1. 游泳有什麼壞處
百無一害是游泳?醫生:游不好也會受傷
「你還跑步?多傷骨關節,游泳最好!」也許很多人都會認同這句話,理由是,相比於地面上的運動,水的浮力可以將我們浮起來,不會給關節造成負擔。
但現實是,除非你是美人魚,可以成天呆在水裡,否則游泳絕不會無條件地使你的關節避免受傷。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常見的4大泳姿對關節會造成哪些損傷。
蛙 泳
與其他泳姿相比,蛙泳對於膝關節的傷害確實是最大的,我們俗稱「蛙泳腿」。
當蛙泳蹬腿時,需要完成收腿、翻腳、蹬夾水一系列動作,這就需要膝關節突然的內收和外翻,這是個反關節運動。如果長距離、劇烈、單一集中地進行蛙泳蹬夾腿,會對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或半月板造成傷害。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有膝關節損傷,比如半月板撕裂、交叉韌帶損傷等,盡量避免蛙泳;如果不是專業運動員,也不需要去刻意高強度的訓練,否則會因為訓練手段不正確、強度增加過快,造成膝關節負荷過重,導致損傷。
蝶 泳
蝶泳採用雙臂劃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再從空中遷移的技術,主要靠腰腹部及雙上肢發力,對下腰部的拉伸幅度比較大,故以蝶泳為主項的運動員損傷一般都會發在腰部。
其中,腰背肌力量不足,腰部在蝶泳過程中發力不平衡,或是運動量或強度安排不當,忽略了准備活動或放鬆活動的重要性等,都會造成腰部損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腰背肌使用不會太頻繁,甚至有肌肉僵硬,所以剛開始練習蝶泳時,腰背肌會很酸痛,建議在下水蝶泳前,配合進行陸上腰背肌訓練,輔助提高背肌力量,不然很容易造成腰肌勞損。
自由泳和仰泳
在自由泳或仰泳過程中,因為水的阻力,使得上臂旋轉外展時,對肩部的壓力很大,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游泳肩」,表現為肩部疼痛,肩關節旋轉活動受限。
如果游泳前沒有充分熱身,肩關節肌肉沒有拉伸開,突然運動造成肌肉動作過猛,或者游泳過度,胳膊反復做打水、迴旋的動作,頻率掌握不好,都會引發「游泳肩」;另外,肩峰形態異常的人也容易患「游泳肩」。
當你開始覺得劃水越來越吃力時,甚至不能完成劃水動作,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游泳肩的問題了。此時,應馬上停止游泳,對疼痛部位進行冰敷,同時口服非甾體抗炎葯物,一般7-10天疼痛會明顯緩解。如果病情嚴重,及早至醫院進行核磁檢查,必要時需手術治療。
適度游泳,遠離損傷
對於職業運動員,由於速度和力量的要求,以及巨大的訓練量,所以造成運動性損傷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游泳更多是為了放鬆壓力,同時減脂減重,沒必要過分追求速度和運動量,所以適度的游泳不會對關節造成太大傷害。
但為保險起見,小編仍建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游泳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不僅可以預防水下抽筋,更是為了讓肩、膝、踝關節、腰部、腿部等各個部位預熱起來,避免運動時太僵硬,造成損傷。
2、控制游泳時間
建議每一次游泳的時間盡量在1小時以內,對於新手來說更要循序漸進,不要讓身體過度疲勞。
3、調整游泳姿勢
時不時地也要換一換泳姿,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交替練習,避免同一方向用力過多,也不要使用蠻力。
4.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
正確規范的游泳動作才能在水中最省力,而且能避免損傷,尤其是初學者,最好在游泳教練的指導下進行。
總之,游泳並不是百無一害,但只要適度、正確的游泳,也不是那麼容易受傷!
2. 游泳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游泳的好處一:
游泳消耗的能量大。這是由於游泳時水的阻力遠遠大於陸上運動時空氣的阻力,在水裡走走都費力,再游游水,肯定消耗較多的熱量。同時,水的導熱性大於空氣24倍,水溫一般低於氣溫,這也有利於散熱和熱量的消耗。因此,游泳時消耗的能量較跑步等陸上項目大許多,故減肥效果更為明顯。
游泳的好處二:
可避免下肢和腰部運動性損傷。在陸上進行減肥運動時,因肥胖者體重大,使身體(特別是下肢和腰部)要承受很大的重力負荷,使運動能力降低,易疲勞,使減肥運動的興趣大打折扣,並可損傷下肢關節和骨骼。而游泳項目在水中進行,肥胖者的體重有相當一部分被水的浮力承受,下肢和腰部會因此輕松許多,關節和骨骼的損傷的危險性大大降低。
游泳的好處三:
可享受天然的按摩服務:游泳時,水的浮力、阻力和壓力對人體是一種極佳的按摩,對皮膚還可起到美容的作用。
游泳的壞處:
一、游泳的人,皮膚下面會長出一層脂肪來保護體溫。時間長了人會發胖。這種脂肪還很難減下去。所以你看經常游泳的女生都不苗條。
二、游泳池裡面有很多氯氣。天天游泳皮膚和毛發受損很大。時間長了頭發乾燥分叉,皮膚像老年人。愛美的人千萬不要游泳哦。公共泳池容易得紅眼病和皮膚病。
3. 游泳對於女生來說的弊端有哪些
1.游泳時長不要太久
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 2.游泳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備活動
水溫通常總比體溫低,因此,下水前必須做好充足的准備活動,否則易導致發生抽筋、痙攣等不適。
3、部分病患者不能游泳
高血壓、心臟病、中耳炎、癲癇、傳染性皮膚病等患者不能游泳。這是為了避免在游泳中發生意外或者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