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新疆美女冬不拉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新疆美女冬不拉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4 17:02:06

❶ 冬不拉的簡介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是哈薩克人的傳統樂器。

❷ 冬不拉是哪個民族的

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

冬不拉(Dombra(英語);Домбыра(哈薩克語);Домбра(俄語))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以及新疆的哈薩克族中尤其流行。

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桑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

樂器特點:

冬不拉音量並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運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表現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和駿馬疾行的蹄聲等。

指法有一彈一挑、兩彈兩挑、兩彈一挑、一彈兩挑、連奏、撥奏等,還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內弦配和音)。彈奏冬不拉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種變化。尤宜於表現快速樂曲。

❸ 天山小娃娃,彈起冬不拉描述的是哪一民族

「天山小娃娃,彈起冬不拉」描述的是哈薩克族。

冬不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冬不拉的製作需要三至十天,主要用松木、杏樹、核桃樹、桑葚樹等木材來製作樂器的主體,其中冬不拉弧形形狀是最難製作的。冬不拉藝術由樂曲、彈唱音樂、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與製作工藝五大部分組成。

(3)新疆美女冬不拉圖片擴展閱讀

2008年,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能歌善舞的哈薩克族人已將冬不拉藝術融入他們的歷史文化,將冬不拉藝術世代傳承下去。

在新疆,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薩克族人的足跡。世代以游牧為生的哈薩克人喜歡擇水草而居,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以冬布拉彈唱方式記述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冬不拉也是哈薩克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據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介紹到,哈薩克人把冬不拉樂曲稱之為「冬不拉奎依」,根據音樂節奏和演奏技法不同,分為彈擊樂曲和撥奏樂曲兩大類。


❹ 冬不拉是什麼樣的

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以及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桑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

❺ 冬不拉有幾根弦

冬不拉有2根弦。

冬不拉的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音域范圍寬廣,適合彈奏一些節奏快速、奔放的曲子。冬不拉琴桿細長,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兩種。一般用松木或樺木製作,琴頸即指板,過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發音小孔,張羊腸弦兩根,琴身有羊腸弦品位。冬不拉是哈薩克人的傳統樂器。


(5)新疆美女冬不拉圖片擴展閱讀:

冬不拉的相關文化

冬不拉作為新疆音樂的素材之一,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例如電影《帶上我的冬不拉》主要藉此來體現人與人的情感寄託,反映現實生活。

冬不拉藝術歷經歷史的積淀,主要由彈唱音樂、樂曲、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與製作工藝五大部分組成。然而,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流行文化風靡草原,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藝術受到猛烈沖擊,一些傳統曲目和製作工藝已處在失傳邊緣。

由於這種藝術形式長期以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因而未能得到系統的整理和保護。經過兩年多的准備,我國於2009年正式啟動了哈薩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冬不拉藝術」保護項目,使這種古老的音韻能夠和鐵爾麥一樣繼續流傳。

❻ 冬不拉是個什麼樣的人

冬不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一個不顧個人安危的人(2自然段)

2、膽大心細、不辭辛苦的人(5、6自然段)

3、勇敢無畏、不怕犧牲(7自然段)

相傳在很久以前,——只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入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

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為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為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6)新疆美女冬不拉圖片擴展閱讀: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所以說什麼都不答應」):一隻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第二部分(從「第二天一早……」到「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冬不拉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

第三部分(從「國王派出的人四下尋找……」到「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為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

第四部分(最後一段):為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❼ 冬不拉是什麼不是植物嗎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中亞地區的哈薩克,諾蓋,卡拉卡爾波克等民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以及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中尤其流行。所以它不是植物,而是樂器

❽ 紅指甲的歌手簡介

蘇梓玲,她是來自新疆草原上的美女歌手,自幼學習音樂,因其激情高亢的聲音特質,少數民族女子特有的野性,西域風情下淬煉出的豪爽性格,2012被音樂公司發掘。由公司聯合打造了華語樂壇《傷不起》《老婆最大》《思密達》《走天涯》內地神曲教父「老貓」劉原龍操刀製作的《紅指甲》亦將在11月重磅來襲,超6位數的豪華MTV製作成本,「神曲大帝」老貓的激情出演,更是讓歌曲成為2012年不得不聽的音樂之一。
後記:《紅指甲》是內地「神曲教父」老貓聯合「西域歌後」蘇梓玲的一首2012年壓箱底作品,延續了老貓上一首神曲《走天涯》的風格,描寫了多情女子思念遠在天涯的情人,而此首作品老貓特意為蘇梓玲更多的加入了西域「草原風格」。


關於歌曲中金鳳花一詞的註解(詞作者楊望注)金鳳花又名鳳仙花,別名染指甲花元代女詞人陸琇卿的《醉花陰》曲闌鳳子花開後, 搗入金盆瘦。 銀甲暫教除,染上春纖,一夜深紅透。 絳點輕襦籠翠袖,數顆相思豆。 曉起試新妝, 畫到眉彎,紅雨春心逗。還有諸多詩詞描寫金鳳花染指甲,如「洞簫一曲是誰家,河漢西流月半斜。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夜聽金盆搗鳳仙,纖纖指甲染紅鮮。投針巧驗鴛鴦水,綉閣秋風又一年。」可見自古女子就用金鳳花「美甲」。而這樣的習俗至今在內蒙、新疆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依然保留。
自古以來,中原女子多婉約,而西域女子則多豪放蘇梓玲來自美麗的新疆,與生俱來的豪放和大方的性格,不但從她的外形,亦從她的歌聲展露無余。由她來演繹這樣一首表達回疆女子愛情的歌曲再合適不過了。「一見鍾情」是被多少人稱頌的美麗愛情,有緣人千里相會,在對視的剎那間找到心靈的歸宿,一種多麼美妙和浪漫的情景。也只有豪放和大膽的追求,才使得這美麗的一見鍾情得以延續。那一曲冬不拉彷彿一直傳進了心裡,大方的回疆女子用同樣美妙歌聲來回答遠方的來客。一見傾心,沏上一盅濃香的蓋碗茶,一如我濃濃的愛意。表達就是那麼簡單和直接。北塔山的胡楊,伊犁河的魚兒,旅行的人一定載著這樣的美景而來,所以眼中有那迷人的深邃,少女的豪放中略帶一絲矜持,喋喋不休的提問,只為你目光多作些許停留。流浪的旅人心屬四方,大愛的少女不想讓自己成為流浪者的牽絆。於是將心化作彩霞,成為陪伴旅人最美的風光。這又給這豪放的愛的畫卷融進了淡淡的幾筆凄美。只願你歸屬四方的心能留下一絲牽掛,為我採摘一束金鳳,染紅指尖。
歌詞大量使用西域美景和風土人情。冬不拉、蓋碗茶、北塔山胡楊、伊犁河……等等,用極強的畫面感和民俗感,把這種愛寄情於景,先展開一幅美麗的畫卷,最後融歸於一個最小的細節,將回疆少女的情愫表達得淋漓盡致。 該歌曲是繼《走天涯》後,又一首描寫相思天涯有情人的歌曲,同時加入了大量的草原風,以及西域風情,是一首值得耐人尋味的意境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