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都有誰
我國民間有四大美人之說,俗話說的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她們是指春秋時期的越國人西施,西漢元帝時的王昭君,三國時期的貂蟬和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
無論從歷史還是傳說上說,這四個人都是權力中心的人物。所以,相貌自不必說,一定是傾國傾城之色。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年越國人,又稱西子。她天生麗質,為了報國,她忍辱負重,以身事吳王夫差,後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惑亂吳宮,助越王勾踐復國。
相傳越國滅吳之後,勾踐的夫人叫人把石頭綁在西施身上,沉入了大江。《墨子·親士》篇中曾提到:「是故比干之一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這里「西施之沈」的意思是說西施之所以被沉江,是因為她的美貌。這里的「沈」,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東漢趙曄《吳越春秋·逸篇》中有記載,「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而終。
② 盤點中國古代那些傳奇的女子都有哪些
入主秦宮的名妓趙姬 趙飛燕姐妹的漢宮韻事
中國第三大美人貂蟬
唯一讓裊雄曹操流淚的女人
梁綠珠魂斷金谷園
蘇小小西冷橋畔情悠悠
張麗華「玉樹後庭花」
紅拂女慧眼識雙雄
義妓李娃情深義重
道姑李季蘭詩會天下友
霍小玉生死酬情郎
才妓薛濤紅箋傳情
杜秋娘「花開堪折」
紅紅曲斷唐宮
關盼盼魂斷燕子樓
殷桂英化鬼死纏負心郎
魚玄機多情才女成盪婦
王幼玉歌斷回雁峰
顏令賓絕代芳華早凋零
花蕊夫人一點痴情總不泯
王朝雲患難相隨蘇東坡
李師師色藝壓群芳
梁紅玉擊鼓抗金
花魁娘子情鍾賣油郎
張怡雲母女皆風流
張紅橋痴情成幽怨
楊玉香玉碎香凝只怨天
玉堂春繁花落盡又逢春
馬湘蘭終生痴戀意中人
俠妓王翠翹柔情除倭寇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柳自華遺情西湖畔
姽嫿將軍林四娘
葛嫩娘淪落風塵存忠義
袁寶兒慷慨悲歌死無憾
柳如是紅顏戀白發
顧橫波眉眼傾進士
李香君桃花扇里見貞情
陳圓圓紅顏傾倒[大順國」
董小宛從名妓到賢妾
賽金花孽海沉浮
王香禪紅顏薄命
秋紅三寸金蓮下的坎坷路
災星女人楊翠喜
小鳳仙高山流水識知音
謝蝶仙幾成幽夢幾成空
陳美美與楊雲史的戀情
天涯書庫里找的《中國古代奇女子——名妓卷》
我最喜歡蘇小小
③ 古代不下於「四大美女」的美女有哪些,每一位都是一段傳奇
在中國茫茫歷史長河中,有故事的“美女”還有很多,例如“沖冠一怒為紅顏 ”的程圓圓、被稱為“亡國妖女”的褒姒、留下“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佳句的才女卓文君等。
卓文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為西漢時期蜀郡富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早嫁人,丈夫過世後居住在娘家。後因和當時還貧窮的司馬相如兩情相悅,於是連夜逃出家門和司馬相如私奔回成都。後來司馬相如得到漢武帝賞識,被封為帝王的侍從官,開始冷淡卓文君,於是卓文君寫詩《白頭吟》給司馬相如。“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以自己的才華喚回了夫君已變之心,而後兩人白首偕老,成為一段佳話。
④ 中國古代著名女性形象有哪些
1、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⑤ 古代十大美女的資料和圖片。還有故事
十大美女,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的西施、閉月的貂蟬、落雁的王昭君、羞花的楊貴妃。另外六位分別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馮小憐、一代妖姬蘇妲己、命運凄慘的趙飛燕、與西施比美的鄭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賦》被傳為「洛神」的甄氏(甄宓)。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被滅後,越王勾踐班師回歸,攜西施以歸。越王勾踐的夫人潛使人引出,負以大石沉於江中,曰:「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用?」後人不知其事,訛傳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遂有「載去西施豈無意?恐留傾國誤君王」之句。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復迷其色,乃以計沉於江中,此是錯誤的說法。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她排第一毫無疑問。
貂蟬
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蟬也跟隨了呂布。呂布死後貂蟬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蟬。而根據我對三國的研究,我認為貂蟬最終是跟隨了曹操,而關羽之所以後來又反叛曹操投奔劉備,就和貂蟬有關。
相傳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貂蟬的傳說,而我看過的就不下十餘種版本,其中更是有傳說曹操、諸葛亮和關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見其美。位居第二,實至名歸。
王昭君
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昭君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以其美貌與貢獻,探花一位非她莫屬。
楊貴妃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省華陰市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當年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因此也就有了羞花的典故。歷史記載楊貴妃體態豐腴,很多人理解成胖。可是一個胖女人怎能成為帝王崇愛?我猜想因為當初沒有一個詞,所以文人不知如何描寫,那個詞就是「性感」。能與前三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說明她有足夠的資本,排名第四沒有問題。
馮小憐
馮小憐可說是北齊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兒,名字緊緊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後。馮小憐是時代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原是皇後穆黃花身邊的侍女,是後來才躍上枝頭作鳳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她的嬌媚與荒唐,使北齊帝國遭到覆亡的命運。
據《北史》記載:馮小憐「慧黠,能彈琴,工歌舞」。是一位聰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尤物,肌膚吹彈可破,吐氣如蘭。玉體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慾死欲仙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內挾淫技,宛若處子。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蘇妲己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後被周武王所殺。
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江都人(今揚州),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驁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鄭旦
鄭旦是歷史上一位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鄭旦好劍,性格剛烈。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據說鄭旦和西施隔江相住,平時很少見面。鄭旦平時聽老人們講西施長得如何如何美,心裡就暗自琢磨:自己已經長得很美了,這西施如此受人誇獎,說不定長得比自己還美,何不抽空去看看她,比比看到底誰美。之後鄭旦和西施比美的結果人們無從知道,只是傳說中,那天,姐妹兩個手拉手來到村外的四眼井前,坐在井台上一邊說話,一邊照影。只見水中兩對明眸,4隻鳳眼,含笑顧盼,相映生輝,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鄭旦的美貌與西施不相上下。
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回此失信於諸侯,公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知,」(《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西周遂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甄氏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植《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建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
⑥ 古代的四大美女、四大才女都是誰
古代四大才女應該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班昭 【蔡文姬】 漢朝末年,各諸侯擁兵自重,最後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後來,曹操假借漢獻帝之口,偽造了密詔,殺了董卓,並將他的屍體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讓過路的老百姓羞辱唾棄。 蔡邕是當時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關系很好。如今,他見董卓人已經死了,而且親離朋散,想到舊日的交情,不免難過。他不顧曹操的禁令,一個人趴在董卓的屍體上放聲大哭,這一舉動嚇得周圍看熱鬧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後,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長眼神,我剛剛奪過大權,還沒穩定,你竟敢當眾和我唱對台戲。於是,他下令賜蔡邕一死,並且命人到他家裡把人都抓起來,發配到邊遠荒涼的地方。 蔡邕有個女兒,叫蔡文姬,名琰,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學識淵博,能言善辯,而且精通音樂。當時她的丈夫剛剛去世,而她又沒為夫家生下一兒半子,正在娘家修養。她父親出事的時候,蔡文姬正在家裡彈琴。聽到下人來通報,說父親去哀悼董卓之後,她不由得仰天長嘆了一聲,心想,大難就要來臨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飛奔而來,將蔡府團團圍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論老幼,全被捆了起來,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亂棍打得皮開肉綻。 當時,漢朝北方邊境極不太平,胡人經常興兵前來侵犯。他們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將裡面的老百姓殘殺殆盡,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一隊隊胡兵的馬背邊上懸掛著一串串男人的腦袋,而馬後面馱著他們搶來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發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虜。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時候,一路上,她們看到到處都是屍橫遍野,惡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後,因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當了他老婆,在那裡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兩個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時候,日夜思念著遠在中原的親人,整天以淚洗面,寫出了流傳後世的凄慘哀絕的《胡笳十八拍》。該曲廣為流傳,最後流入了中原,其憂怨哀傷的曲調讓曹操聽了以後也深受感動。曹操回想起自己當年對蔡家的絕情,不由得羞愧難當。他派人來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贖回來。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與曹操保持良好的關系,另一方面貪戀那些金璧,考慮再三,最後答應將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臨走的時候,她的兩個兒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雙腿,放聲大哭:「娘,您要去哪裡啊?大家都說您要回中原,您還回來嗎?您平常是那樣仁慈,今天為什麼就這么狠心?我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您怎麼就撒手不管我們了呢?」 聽了這些話,蔡文姬只覺得肝腸寸斷,神情恍惚,她撫摸著兩個兒子的腦袋,痛苦流涕,「為娘又能如何呢?當初你父親強行把我搶來,今天又是他強行將我送回去,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這時,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從中原抓來的姐妹們來給她送行,她們跪在地上,哀嚎著哭道,「為什麼只有文姬你一個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們卻要老死在這荒涼的異鄉,永遠沒有機會再見親人一面了。」此情此景,連馬都悲傷得忘記了走路,車夫趕車都忘記了轉彎。圍觀的人更是互相抱著痛哭起來。 回到中原以後,曹操將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將文姬嫁給一個叫董祀的讀書人,並徵求她的意見。 文姬冷冷地說道:「當初你和我父親是至交,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殺了我父親,發配了我家人,至今我還不知道他們究竟還在不在人間。十二年後,我已為人母,你又用金璧強行將我們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經不是我了,還有什麼事情能由我自己決定呢?既然你意以決,又何必來徵求我的意見呢?一席話說得曹操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後來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與自己的兩個兒子只能以書信往來,一生再為謀面。 【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⑦ 古代四大美女誰會彈琴
王昭君吧,琵琶據說就是漢代和親的公主將琴演化而成的。
另外楊玉環可能也會,畢竟能自製舞蹈、曲譜,會彈琴也很正常。
⑧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為何會有落雁之稱有什麼典故
王昭君從小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當時漢元帝昭示天下,海選秀女。王昭君就以縣城第一名的成績被選上了。這些海選上的女子被稱為宮廷待招,也就是說面試只是過了第一輪。因為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一個一個挑太費勁,也太浪費時間了。於是漢元帝想了個好主意:畫師畫好秀女的照片,以供自己挑選。(不得不說,對於這方面,做皇上是真的幸福)
所以第二輪面試是通過畫像選拔的。只有通過第二輪面試,才能有機會得到皇帝寵愛,進一步有晉封的機會。一般來說,以王昭君的容貌得到漢元帝的寵愛應該是很輕松的。卻不想,王昭君得罪了一個小人,錯失了最好的機會。當時給王昭君畫畫像的是一個叫毛延壽的畫師,為人非常貪財。
古代四大美女出身不同,性格也不同因此遭遇也大相徑庭,不過相似的一點是,她們都是被當時社會所犧牲的可憐人。王昭君原本出生在一戶平民家庭,父母兄長都是老實人。由於王昭君的父親老來得女,因此全家人都對她極其寵愛。
天生麗質的王昭君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隨著她一點點地長大,她身上秀氣的氣質也越來越獨特,再加上他父親有意培養她琴棋書畫,致使王昭君雖然年齡尚小,卻已經是遠近有名的美女。
⑨ 淡雅女子秋樹下彈琴的圖片~~不要太濃,要大點~
http://www.blanca.com.cn/bbs/UploadFile/2007-2/2007280393214699.jpg
滿意請採納
⑩ 古代四大美女哪個會彈琴
基本都會吧,琴棋書畫在古代是高雅的象徵,這些有名的女子豈有不會之理?
西施,後來跟范螽在一起,應該是會的。
貂蟬,原來就是歌舞伎出生,這個沒問題。
王昭君,樓上的說彈琵琶倒是真的,像這樣的帝王之家的小姐,琴應該也沒問題吧。
楊玉環,整天迷的唐明皇顛三倒四,你以為長的漂亮就行啊,琴棋書畫應該算是基本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