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挖竹筍有什麼竅門
竹筍,味美、肉嫩、無污染,是席上佳餚,而用其製作的筍罐頭、筍干、玉蘭片等,更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如何在不影響竹林正常生長發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竹筍資源,合理選挖竹筍,增加竹筍產量呢?
一、要看成筍時間。竹農有「九前冬筍怕春雨,九後春筍喜春雨;九前冬筍迎春爛,九後春筍清明出」的經驗總結。竹筍受季節氣候的影響,以「冬至」為界,「冬至」以前形成的筍稱為冬筍,冬筍大多難過春雨關,成竹率較低,宜挖不宜留;「冬至」後形成的筍稱為春筍,春筍能迎春雨破土而出,成竹率高,宜留不宜挖。春筍出土後要經常檢查林地,發現退筍要及時挖掘。
二、要看竹筍形狀。挖冬筍的最佳季節是「冬至」前後,如挖掘過遲,難免傷害已萌發的春筍,影響成竹。如因天氣不良或勞動力緊張,挖筍時間稍推遲時,則要以筍的形狀來判斷挖留。竹農的經驗是:「兩頭尖、中間彎,逢春爛成醬;上頭細、下頭粗,春來成新竹」。如果筍形彎曲,兩頭尖、扁,或筍籜老化鬆散的,說明幼筍發育不良,應挖掘;若筍的莖部豐滿呈「寶塔形」,根系發達,應留不應挖。
三、要看立地條件。「高山筍不優,平地筍成竹,坡上出鉤竿,坡下出良竹」。挖筍還要看立地條件,一般竹林地勢越高,竹筍營養條件越差,生長發育緩慢,出土遲,成竹率低,竹材質量差,可適當多挖;平地竹林的幼筍大多營養條件好,生長發育快,筍粗壯,成竹率高,可多留少挖。
四、要有「隔土找黃金」技術。竹葉濃綠帶黃點竹為孕筍竹,在其周圍表土龜裂處挖掘,即可獲筍。有人則把毛竹分為所謂的「公」與「母」,成熟的毛竹第一節如果分枝成雙、對稱生長,則為母竹,其周圍定有竹筍;第一節若為單枝,則為公竹,無筍。找到孕筍竹後,要仔細觀察母竹頂梢下垂的方向,竹梢上露珠滴落的地方,就是竹筍生長的地方。另外,每條竹下部都有一條主竹鞭,此竹鞭走向與第一節對稱竹枝組成的平面平行,筍總是生在竹鞭的伸展方向上。
總之,在竹筍選挖的同時,要注意蓄留竹用筍的密度和均勻度,防止顧此失彼。挖筍後,一定要及時做好培土、埋鞭,穴和坑要用土填平,以防積水、爛鞭。
㈡ 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能否曬曬照片
農村的山間田野無人耕作打理,時間久了自然就遍地都是生長的野菜,而且野菜種類特別多,前幾天我剛回答了「南方有什麼好吃的野菜嗎?」的問題,可以看下,現在又看到農村有哪些野菜堪稱美食?能否曬曬照片?,也是忍不住想進一步完善問題。野菜要絕對堪稱 美食 的話,得因人因地域不同評價也不同,但野菜不是經常吃,偶爾吃一頓也算是嘗鮮,所以每一種野菜都可以說是堪稱 美食 。下面就通過名稱和照片曬出來吧!
1.假蒟
2.魚腥草
3.垂柳芽
4.薴麻
5.紅蓼
6.虎杖
7.野蕎麥
8.地膚
9.豬毛菜
10.商陸
11.土人參
12.婆婆指甲菜
13.麥藍菜
14.野芥菜
15.諸葛菜
16.蔊菜
17.委陵菜
19.野鴉椿
20.蕹菜
21.豬殃殃
由於篇幅有限,圖片只有曬到這里了。其餘美味野菜還有石胡荽、東風菜、清明菜、菊芋、秋英、茼蒿、革命菜、菊花腦、茵陳蒿、金盞菊、兔兒傘、刺兒菜、泥胡菜、蒲公英、苦苣菜、黃鵪菜、多頭苦蕒菜、眼子菜、野慈姑、毛竹筍、鴨跖草、野百合、野韭菜、小根蒜、牛尾菜、野黃花菜、孔石蒓、鵝腸菜、鵝掌菜、裙帶菜、羊棲菜、條斑紫菜、圓紫菜、長紫菜、雞毛菜、角叉菜、毛木耳、地錢、蕨菜、薇菜、蠣菜、石蒓……太多了,只要處處留心,在美麗鄉間小路邊,隨處都能找到你喜歡的野菜。
春暖花開、萬物蘇醒,又到了挖野菜做各種 美食 的最佳季節。不過,今年初春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還未結束,因此在城裡的大小菜市場里,各種野菜依舊難覓蹤跡。
其實談到野菜,我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同齡人,會與我一樣內心深處五味雜陳——挖野菜、吃野菜是我們既痛苦又甜蜜的童年回憶。
1. 紫背菜 (這種菜有專家說會致癌,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野菜也不宜多吃的。)
我們那個年代的大多數農村人,全家無論男女老少每天早出晚歸、累死累活,卻依然窮得叮當響。
七八歲的小孩子不管是放學還是周末或多或少都得幫家裡分擔一些家務或農活,比如洗衣做飯、帶弟弟妹妹、放牛放羊、打豬草、喂豬喂家禽等等。嘿嘿,用現在的話來說,當年我們的童年可真是非常接地氣啊!
2. 白花菜 (此種野菜比較常見,在兩廣、雲南等地一年四季均有,跟豬肝、瘦肉、雞蛋煮湯味道鮮美,餘味回甘。)
那個缺肉少油的年頭,誰會稀罕吃什麼鬼野菜哦!煮野菜不僅耗油多,而且大多數野菜都具有自身獨特的芳香或苦澀味,吃下肚刮腸洗胃的寡水得很,餓得快。
一般是在三種情況下才會吃野菜: 一是家裡實在是沒什麼菜煮;二是有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咳嗽、上火咽喉痛、積食、中暑之類的,不需要或沒錢去醫院治療,就摘些有針對性的野菜或草葯或煮或煨水吃;三是用時令野菜做糕點、粑粑改改口味,圖一下新鮮感。
3. 鼠麴草 (也叫清明菜,多用於做糯米糍,廣東潮汕以之做出的糯米糍稱之為「清明粿」。)
那時候野菜的最大作用就是喂豬。一般家庭都養有兩三頭豬,開春時買小豬崽回來,養到春節前賣一兩頭,剩下一頭劏做年豬。
一頭豬要吃的潲水多得很,但是家裡連人都吃不飽,哪來的余糧喂豬!所以,周末我們這些小孩子的任務就是背上個比自己身體還要大許多的竹簍,去田間地頭找野菜喂豬。
4. 艾草 (艾草是我們最常見、也是用途最廣泛的一種野生植物,可用嫩芽做粑粑、煮湯,亦可用其老葉洗葯浴、製作艾條等。)
講真,以前用野菜養的豬那種肉質、那種香味才真正是讓人吃了唇齒留香、餘味無窮啊!主要是我們撿的野菜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剁碎煮成潲水再喂豬,豬相當於每天都在喝百草湯,而且養殖時間比較長,與現在養殖的速成豬真是沒有可比性的!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幾十年就過去了,真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老話,恐怕連野菜自己也沒想到,當年四處泛濫只能喂豬的它們,如今居然可以身價不菲,從每斤十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地擺在人們的餐桌上。並且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許多曾經的野菜如今都正兒八經的由人工繁殖和種植了。 5. 益母草
當然,這么貴的價格一般都是吃膩了大魚大肉的城裡人、或長期在城裡務工的人員才會買,野菜或苦或甘或清香的滋味讓他們的味蕾享受到不同的體驗及對身體 健康 的益處。
6. 茵陳
不過,即便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再也不需要去挖野菜喂豬了,但是長住鄉下務實的農村人也不會經常吃野菜。
7. 五加皮
畢竟在農村,勤勞的村民隨便扒拉一小塊地種各種各樣的蔬菜,吃都吃不完,沒必要去挖野菜吃,而且各種野菜的性味不同、效果不一,也不宜常吃和多吃。除非想要達到某種針對性的療效,才會常吃。 8. 灰灰菜
他們仍然像當年那樣,只是偶爾挖些時令野菜製作各種傳統 美食 或糕點等,換換口味,改改饞而已。
9. 莧菜
記憶中,我曾經認識的野菜多達七八十種,但是現在已有許多種類的野菜銷聲匿跡了,加之有部分野菜無法找到圖片,所以只能給大家在此文中推薦約40餘個品種的野菜。各個地方對野菜的稱呼不同,有些我只知道我本地方言版名稱,不知學名,還望大家海涵! 莧菜 (莧菜有很多種類,如紅莧、白莧、反枝莧、凹頭莧、皺果莧、刺莧等等。)
10. 刺莧菜
11. 香椿 (香椿近年大受城裡人的青睞,看看價格可見一斑。)
12. 紅蕨 (蕨菜也有好多種類,我只羅列了三種。) 13. 山蕨
14. 苦山蕨 15. 地皮菜
16. 薄荷
17. 野生竹筍 (野生竹筍的種類也不少,比如金竹、毛竹、刺竹、苦竹、甜竹等,野生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數清明筍和重陽筍口感最佳。)
18. 水芹菜
19. 車前草
20. 紅花菜(紫雲英)
21. 水蠟燭(香蒲)
22. 竹葉菜 23. 菊花菜 24. 紫蘇 (紫葉) 紫蘇 (綠葉)
25. 野藠頭
26. 假蔞
27. 魚腥草 28. 野洪菜
29. 枸杞芽
30. 鵝腸菜
31. 鬼針草
32. 薺菜
33. 蒲公英
34. 面條菜
35. 麥蒿 36. 馬齒莧
37. 雷公根
38. 馬蹄金
39. 木耳菜
40. 一點紅
農村野菜那就多了去了。能做 美食 的也不計其數,例:蒿子,薺菜,蕨菜等等。堪稱 美食 的就數蒿子粑粑了!下面給大家分享這道 美食 的源遠文化以及製作方法。蒿子粑粑不僅是一道 美食 也是一篇 歷史 ,它傳承了千年的文化,每年的寒食節江淮都要吃蒿子粑粑,是這一帶民間傳統習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說法,因為每年寒食節(農歷三月初三)這天家家戶戶都吃蒿子粑粑是紀念先人亡者,祈願家人不為邪惡所侵,祝願家人健 健康 康,平平安安。
(野蒿)
蒿子要選香蒿,香蒿比較稀少,可用白蒿代替。葉底微白帶點絨毛。老話說的好:三月的茵陳四月的蒿,這種白蒿必要在清明節的前後也就是二三月分,打春之後野草發芽,我們掐其嫩芽即可。錯過了這一季就得等到下一年。採集於田埂野地,洗凈搗碎,泡去汁水,揪干,臘肉爆香,米面燙熟,製成蒿子粑粑。貼滿一大鍋,底殼香脆,表面香糯可口。其乃最具地方代表特色的美味佳餚。
(野薺菜)
江淮地區的蒿子粑粑和安徽皖南一帶(長江以南例:池州,宣城,黃山,廣德等)是以另一種製作方法我稍微了解過,那邊是用糯米面加上蒿汁製作出出來的裡面夾心可配筍干,豆沙等。那邊稱為蒿子饃饃或青團。因為以前皖南居民為了躲避戰亂跑到江北城市(舒城,六安,霍邱,金寨,霍山)安家,就把小吃也帶過來。皖北還沒有完全認識這種小吃。
(野香椿)
製作方法
所需材料:牡蒿(找不到香蒿就用白蒿),米面(就的大米磨的面),糯米粉少量,農家臘肉,大蒜,菜籽油。
1、把田根野地里摘的嫩鮮蒿葉尖,洗干凈,找一塊干凈的石板把蒿子搗碎並搓出汁水,在再放入清水漂去汁水,並且擰干汁水(汁水沒有擰
干蒿葉會發苦,發黑)。
2、把做好的蒿子切成末,農家臘肉切丁,大蒜切末。
3.鍋底留油把臘肉丁炒出油,加入准備好的米面和糯米面(少量),切好的蒿子,,大蒜末。用開水澆入,攪拌均勻。手蘸涼水做成粑粑形
狀即可。
4.另起鍋,農村大鐵鍋由於過的形狀和過的本質特點不需要帶油,鍋底留水,貼滿粑粑蓋上鍋蓋等著聞香即可,一鍋能做好幾十個呢!!沒
有大鍋的條件就平底鍋放油煎制就行了。
好了一道特色風味的蒿子粑粑製作完成,底殼香脆,表面香糯可口,入口滿口蒿香和臘肉的芬芳,回味無窮。別吃太多,吃多了猝心。。。
在農村,不僅僅是野菜是美味,在每個季節,特別是春天,那些滿山遍野,地頭的野花也是難得的美味,一起來看看吧。
圖一,棠梨花,採摘回來後,焯水浸泡兩天,洗凈可以超韭菜或者酸腌菜吃。
圖二,白刺花。採摘回來後,焯水浸泡兩天,洗凈可以超韭菜吃,或者青煮豆米吃。
圖三,小黃花,採摘回來後,洗凈,舂細,放紅糖和糯米面,油煎做粑粑吃。好香,還有葯用。
圖四,羊耳朵花,採摘回來後,洗凈,舂細,放紅糖和糯米面,油煎做粑粑吃。好香,還有葯用。
農村美味,到處都是,歡迎關注交流。
今天剛採的馬蘭頭(圖一二),前幾天採的野小蒜(圖3.4),還有薺菜,忘記拍圖片了
地菜,也叫薺菜,做餡,包餃子,包包子,還有直接燙火鍋或者涼拌
你能吃出春天的味道
開花就不能吃了
我們這里經常能見到的野菜有六、七種,比如竹筍,每年陽歷五月中旬,有許多竹子,竹筍是可以搬來吃的;這段時間是薺菜、魚星草、莆公英,見圖2,圖3;到四、五月份,還有水琴菜,(大多生長在山野水塘邊、水庫邊緣),到四月底五月初,又能見到一種名叫谷根菜的野菜(見圖1),此菜微苦,聽說有清熱去火之功效。總致陝西農村野菜很多,被當地的農家樂用到了極致。
我是河南的,現在春季正是吃野菜的時候,麥田裡很多的芨芨菜。灰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芨芨菜包包子,包餃子都很好吃的,小時候經常吃的。
小時候經常去地里邊挖野菜,想想那個時候還真是很快樂呢,現在就分享一下我小時候挖的最多的野菜。
1.薺菜,這個真的是我最愛吃的了,可以做湯,下火鍋,包子餡兒,餃子餡。。。薺菜要數田埂邊野生的好吃,葉子深褐色,根很粗,吃的時候連著根一起吃,麥地里長的薺菜就是綠油油的,因為有肥料的關系,根很細,這種吃的時候要把根去掉。
2.野蔥,小的時候靠近河灘的地里經常長這種野菜,但是大人老是嚇唬我們說這個是死人的頭發[捂臉][捂臉][捂臉],我估計是怕我們挖著挖著就去河裡洗澡了,河裡水流很急,到夏天的時候還經常發洪水,所以大人最怕小孩子往那邊走。
3.野枸杞,這個經常長在池塘邊,雜草叢生的那種野外池塘,下面會經常有蛇,所以也是大人禁止去的,好像墳地也經常長野枸杞。所以這個大人編什麼謊言來騙我們就忘了,反正都是和鬼有關,也枸杞小的時候就是偷偷吃過一兩回,就被大人嚇回來了。
4.野莧菜,要用開水燙一下去除苦味,然後拿來涼拌,味道很好。小的時候大人嫌比較麻煩,畢竟家裡種的莧菜長得快,一般都吃不完,所以野莧菜比較少吃。
5.馬齒莧,這個小時候都拿來喂豬了,也是怕麻煩,其實夏天的時候大人忙著收割,都比較忙,好多人都不願意做,偶爾媽媽會拿來蒸,和蒸槐花一樣。
6.香椿,拿來炒雞蛋。也是美味啊。
7.黃姑娘果,這個我們老家叫什麼忘記了,這個是大人唯一允許我們吃的野果子,等到它變成黃色,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春天來了,農村郊野各種野菜應有盡有,我最喜歡的是薺菜,沒有特殊味道,涼拌做餡或做湯都可,每天早上荒野徒步,方圓幾里哪兒地方長哪種野菜都一清二楚,老同學或朋友們想吃哪種野菜去哪裡能挖到都會問我,有時我就多采些送給他們,我的冰櫃里現在還存著不少野菜,前幾天發了盆面,冰櫃里找出一袋槐花蒸了一大鍋槐花包子,滿屋槐花香,特別好吃。
㈢ 竹筍有幾種吃法,哪種做法好吃
春筍5種吃法
用料
涼拌春筍
筍尖部分 250g
青豆 50g
香菜根 若干
特級頭抽 20g
油 5g
外婆菜炒春筍
筍尖部分 200g
外婆菜(雪菜也行) 100g
干辣椒 3g
薑片 10g
鹽 3g
糖 3g
黃酒 10g
生抽 10g
紅燒春筍
筍子中上部分 500g
非廚房紅燒肉醬汁(可以用自己家的紅燒醬油) 80g
美人椒(可以不放) 適量
薺菜春筍燒年糕湯
筍子中下部 400g
年糕 200g
薺菜 50g
水發香菇 100g
香油 3g
油 9g
水 500g
鹽 5g
白鬍椒粉 3g
腌篤鮮
筍子根部 500g
鹹肉 200g
百葉結 100g
薑片 20g
黃酒(最好選擇老一些年份的) 150g
清水 1000g
鹽 5g
春筍5種吃法的做法
筍子買回家先洗干凈
用刀從中間劃一刀,稍微深一點哦。然後用手一撥所有的筍子皮就拿下來了!
小貼士
1,有的朋友就是喜歡焯水這些筍子,可以的,不用糾結!
2,紅燒的部分大家可以用自己家傳統的辦法炒,油,加入香料,蔥姜蒜,冰糖醬油熬,然後放入筍子一起燒好就行!
㈣ 村民挖筍,竟然把人家祖墳挖了,此舉是否違法
當然違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把人家家族的祖墳給挖了,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承擔法律責任也是在意料之內的。
不過具體的事件信息還是有誤的,並不是村民挖筍,而是遊客挖筍,並且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肇事者。該事件究竟有何隱情?事發細節又是如何?且聽筆者慢慢分析。
確實,很多時候一些錯誤只是無心之失,但誰都不能因為錯誤不被發現,就產生自我僥幸的心理。
社會法制在此,知法守法方得始終。
結尾聲明:本文所有文字內容,均由作者(囚與社會)原創寫就,任何組織、單位或個人不得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轉載,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圖片來自於網路
㈤ 早春春筍詩詞七首:久雨值新晴,門前春筍生
早春春筍詩詞七首:無數春筍滿林生,為留春筍作長竿
早春立春節氣和雨水節氣,是春筍萌發的最初階段。筍子是竹子地下鞭莖上的嫩芽,冬天藏在泥土中的成為冬筍,立春之後,破土而出的稱為春筍。
在上古人們就發現了筍子的食用價值,周朝的祭祀食品里,就有筍子,已經樹著名的山珍。
那麼竹子的筍子挖掘和吃掉它們對於竹子有沒有影響呢?
通常冬筍埋在泥土裡,固然是竹子感受地氣而生長出來的小芽,但往往在冬天破土而出是不能收忍受地面的低溫和嚴寒的,往往會凍死,所以,挖掘冬筍,對於竹子來講影響不大。而且淺埋在地表層的冬筍也成了過冬動物,最好的冬季食品。
那麼早春時節的筍子,因為溫度和雨水相對充足,很容易一場春雨之後,就茁生出來,形成壯觀的筍林,此時的筍,固然可以長成竹子,但是因為多而密,且適合筍子生長的最豐沛的春雨季還沒有到來,所以此時的筍子,適合挖掘食用,一方面保持竹林的養分不被過多的竹筍消耗掉,另外一方面,可以等到仲春出的竹筍,選擇強壯的保留,利於竹林的管理和成材。
所以早春的筍子,不但可以吃,而且要抓緊挖掘。
因為我們聽說過雨後春筍,這句成語吧。早春的筍芽,多而強悍,那種破土而出的壯觀,讓人感受春天竹子勃勃的生機。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 · 杜甫三絕句 其三 春筍
50歲的杜甫,這年早春正在杜甫草堂,附近竹林一場春雨之後,無數的春筍茁生。現代的人嚮往杜甫的草堂生活,實際真沒有那麼美好。為了逃避安史之亂,杜甫帶著家人孩子來到四川,基本也算窮途末路,在朋友的幫助下,建了一座草堂,是僅僅有個住的地方,他給人當幕僚,薪水有限,也常年不在家裡,妻子和孩子拿著有限的薪水生活,極度貧困,沒有辦法的他只要回家就開荒種地,就是這樣,家裡也常常飢一頓飽一頓。
去年秋天,本地一場颶風,捲走了茅屋上遮風避雨的茅草,想必這茅草還是當地難得的建築材料,當地的人撿到了成捆抱回家,也不還給他,狂風之後是暴雨。可憐的杜甫想必又是節衣縮食,四處告貸才修繕了屋頂。
說這些,是說杜甫為什麼為了筍子,竟然拒絕了朋友的上門,不耐煩迎接他們。
這片竹林是杜甫草堂邊上的,或者是天然就有,又或者是他種植的,已經成林。此時春雨之後,無數的竹筍長出來,他可不是為了看竹筍,而是因為竹筍可以提供家庭用食品。
他必須盡快的挖掘出來,否則竹筍長得非常快,一兩天功夫,可能就不能吃了,而且竹筍太密,是無法獲得好的成竹的,所以他要盡快的大部分挖掉,並且有選擇性保留一部分竹筍。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杜甫請不起僕人,家中主要的勞動力就是他。
所以這段時間,他非常辛苦,心裡牽掛著竹林,對於來訪的客人,也有著一種內心的疲勞和無奈,因為應酬是要花時間的,而他們家的生存,卻不得不靠這竹林維持。這已經是酸澀困窘的底線了。
他乾脆把門關掉,任憑客人來了不回應,不出迎。
因為此時他正拿著鋤頭,刨筍子,一邊刨著筍子,一邊研究,該留哪些。這竹林管理是體力活也是智商活。大概外面所有的動靜,對於杜甫來講都不重要了。
而且身在竹林和春筍間,自然也有一種勞作的樂趣,看那身邊無數的春筍,給了他無限生存和未來的希望。
杜甫也知道立春的頭道春筍最甜美新鮮,如果這片竹林夠大,他獲得的春筍,也會賣些錢回來。杜甫是個慈悲的人,他不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如此陪著他吃苦。
他累並且快樂著吧。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唐 · 白居易《食筍 》
筍子作為山珍,尤其是新鮮的筍子,不僅是味道鮮美,實在是過去交通不方便。並不是每片竹林的筍子都好吃,竹筍以多雨的山林地帶,最好吃。但竹筍既然是竹子的嫩芽,在保鮮技術落後的古代,經過層層運輸損耗到達城市的春筍,上了達官貴人的桌子上,用李商隱的話說,那是貴如黃金。
但靠山吃山的山民則不一樣,喜歡竹筍的白居易來到竹鄉,簡直快樂得不得了。
又是春筍滿山谷的季節,農民上山挖竹筍,幾個就抱滿了胸前,他們將挖到的竹筍趕早集賣掉,一顆也不過兩個錢。這里物多為賤,平常吃的就是它,直接放在水裡煮,飯煮熟了,筍子也熟了。
白居易是在長安洛陽見過大世面的人,知道那裡對春筍的態度。
因為價值昂貴,所以竹筍的紫衣,叫作錦綉,竹筍細膩的肉,比作如玉肌膚。
但在這里,大家不僅習以為常,家常飲食,還恨不能你多吃一點,因為這些竹筍不挖出來,不吃掉,幾天功夫就會長成小竹子,不但不能吃,還消耗竹林的營養。
所以竹筍真是竹林奉獻給人類無私的禮物,窮人開心,富人也開心。有了竹筍,窮人多點食物多點收入,富人多點口福,多點傲嬌。
「東園長新筍,映日復穿籬。
迸出依青嶂,攢生半綠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將老,青青獨爾為。 」盛唐 · 李頎《籬筍 》
竹林幾乎不要進行太多的管理,就自然茂密,可以自然成蔭,當然如果你想獲得優質的竹材,那麼就得挖掉許多筍,以防止竹子生長的營養消耗。
但是田園里的竹林,往往也是半天然放養狀態,看著雨後春筍,從土裡冒出來,長成竹子,很多人都有生命的喜悅感。
比如這首詩里的竹林,根莖在地下生長,出筍的時候,已經穿過了泥土上的籬笆柵欄,生命無畏,探尋遠方。
它們已經探出籬笆外,背靠青山岩石,在一叢水塘邊上,長出了很多新筍。
這首詩不是寫的一個竹筍,而是寫的竹子的根,有著極其強韌的生命力和擴張力,那些竹筍,都是大竹子延伸的子孫,是它根部的力量。一條竹鞭,就像龍一樣行走,沿著地勢長出高下的竹筍。
而且竹筍也有方向,有著依靠地勢而形成的弧度。這也是很多人看到竹筍是彎彎的。
所以古人將竹子比喻成龍,而竹筍是龍孫,就是強調竹子的生命力。
竹子又四季長青,代表高潔長壽,所以詩人才有,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擔心春天過去,只有竹子和竹筍,永遠青青,充滿內在的張力和活力。
「春來春筍滿豐陽,祇把盤餐勸孟光。
犀角錦文雖可惜,也須分惠紫微郎。」 北宋 · 王禹偁《戲從豐陽喻長官覓筍 》
不要認為挖筍是山民的生活,因為筍子昂貴,挖筍也是春天的樂趣,尤其無主的竹林,那是挖筍最好的地方,也生出尋覓山珍的過程和趣味。
比如這個豐陽就盛產竹子和筍子。
地方長官也自有本地特色招待客人,要不要去挖春筍,那是將城市裡昂貴的春筍,自己找出來,不花金錢哦。
這山村游深得關在都市裡的士大夫的歡喜,惠而不費,還滿足了田園之想,還有親自從山上找出的山珍禮物。
結果到了春筍的山上,看到一大片紫色的竹筍,那個壯觀那個欣喜。
要知道,這一顆春筍,在城裡,中小戶人家是買不起的。就算是大宴席,還要先將整個筍拿出來給大家看看,驗明正身,以表示尊貴。但在這里,卻滿坑滿谷。
王禹偁是翰林學士,他看到的紫色的筍苞,想起了犀牛角,紫玉袍。
他打趣地方官,你擁有這么雄厚的珍寶,也分我一點吧。
這雖然是打趣,但是也可以看到山林春筍給人帶來的歡喜震撼。
「雲鬟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懶,
為誰和淚倚闌干。」 南唐 · 李煜《搗練子 其二 春恨》
南方的竹子品種繁多,自然還有一種纖細的如同手指的春筍。
這首詩並沒有什麼看頭,李煜南唐後主的富貴生活,不缺山珍海味,但似乎他是將春筍比作美女手指的第一位詩人。
正是因為他的比喻,手指如春筍,就成了美女玉手的常用比喻和代詞。
那是極其的泛濫,在古代詩文中,常常就看到形容美女手指是春筍尖尖。
我想曹雪芹也是忍無可忍,才將美女的手指改做水蔥。
其實我也忍無可忍,幹嘛都和吃的攪合在一起?
「故人喚我去,久雨值新晴。
草暗鼯鼠出,山深鶗鴂鳴。
齋廚半盂粥,草具一杯羹。
尚肯頻來否,門前春筍生。 」宋 · 呂本中《昭亭廣教寺 》
這首詩很有意思,其實勾住人心的就兩句,一句是久雨逢新晴,一句是門前春筍生。
但是有這兩句也就夠了。
一位朋友住在深山,很是寂寞,邀請他過去遊玩說話。
山中真的沒有什麼太吸引人的地方。比如這里春天有黃鼠狼,還有杜鵑聲,但是除此之外就是浩大的寂寞。
好在兩個人是知己話題也多,邊煮著粥邊說話。
臨到離別時,朋友依依不捨,忽然說了句,這門口的春筍可以吃了,你願意經常過來,陪我吃掉這里的筍子嗎?
這個要是我,如果有閑,絕對笑開花。
春筍被稱為菜王,主消渴,利水道,通血脈益氣,可久食,那是神仙食品啊。在山中,有閑煮著春筍,看著雲卷雲舒,朋友相對,無需多語,就是最好的放鬆和友誼。
「南山千畝龍蛇窟,半夜春雷起屈盤。
欲釣六鰲滄海去,為留春筍作長竿。」 北宋 · 蔡肇《和慎思寄次張弟 》
竹子被譽為地龍,應對春天雨水和雷聲,那些春筍如同龍抬頭一樣冒了出來。
所以這里將千畝的竹園,形容成是龍蛇的老家,竹根如龍,盤踞在山林岩石里。
等待春雨春雷,喚醒了它,到處都是春筍,那是龍要騰飛的鱗爪,已經顯示勃勃生機。
既然竹子有這么強韌的生命力,那一定要留下最強壯的春筍,讓它長大成竿。
這帶著龍氣的竹竿一定會陪你垂釣滄海,降伏海中的龜鰲。
這是寫給一個年輕的兄弟晚輩,叫他保有竹筍向上的的精神氣質,努力成長,將來必有大用。
又是一年春雨春筍的時節,祝你吃得到最新鮮的筍,也祝你人生如筍茁壯,長成參天綠竹,青如君子,韌如青龍。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㈥ 竹筍是什麼樣的
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竹筍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熱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氣等功效。竹筍還含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減肥的好食品。總的來說,竹筍的功效有:
1.開胃健脾。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胃脹、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纖維素在腸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減少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
3.開膈消痰。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竹筍的圖片(20張)
用竹筍、竹筍干製作出來的菜餚風味獨特,煙筍燒肉、煙筍燒鴨、油燜煙筍、煙筍火鍋、泡椒酸筍的營養風味都不錯,深受廣大食客朋友的喜愛和青睞。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竹筍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鐵、磷、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18種氨基酸。竹筍還含有多種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質,是一種理想的養生保健品。
㈦ 金竹的圖片
金竹這個比較常見哦。
㈧ 冬筍什麼樣現在季節是嗎
冬筍
㈨ 新鮮的竹筍怎樣做好吃
做為吃貨,當然是要吃盡天下美食,吃從來沒有吃過或不常吃的東西。竹筍就是不怎麼常吃,但是也會想著吃。下面我來炒一道這樣的菜。
㈩ 大器維緣新筍繼,寒貞獨有老松知什麼意思
長得大的竹筍被挖走後自然有新的竹筍相繼而長出,寒冷冬天的堅貞只有年老的松柏才能知曉。
這是一幅描寫大寒節氣的對聯,對聯中的首字相連就是大寒兩個字,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正所謂冬去春來。在我國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
這副對聯採用的是七字聯,也是藏頭聯。
(10)美女大山裡挖竹筍圖片擴展閱讀
其他描寫大寒節氣的對聯:一犁耕破路邊土今日芒種。雙手捧住爐中火明朝大寒。
相傳明代江南有一位進士出身的知府,頗有文才,善能應對。一次,他出外郊遊,見道旁地中一農夫正扶犁耕田,觸景生情,當即口佔一聯之上句。即:一犁耕破路邊土,今日芒種。
農夫聽了,以為此出句是在考自己,便停下來想了想,然後對道:雙手捧住爐中火,明朝大寒。
知府見農夫以節氣名「大寒」對「芒種」,連聲叫好,當即鼓勵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