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妲己的的姓是什麼
姓蘇。
妲己,己姓,蘇氏,名妲,有蘇國(今河南省溫縣)人。商紂王帝辛的妃子。
帝辛攻打有蘇國時,獻給商紂王為妃。依仗商紂王寵幸,干預政事。牝雞司晨,禍亂朝綱,導致政治昏暗、國力衰弱。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妲己被太公親自操刀斬於朝歌城外的街市。
民間神話傳說之中,妲己是貪狼星中的桃花星,姜子牙是貪狼星中的殺星(天樞上相)。在貪狼星中:桃花星專指女性,主管情愛姻緣之事,若為君後,必定禍國亂政,毀一朝之數百年根基,亂一朝之數百年江山,與後宮主星勾陳、太陰為敵;殺星專指男性,主管殺伐戰亂之事。
(1)美女妲己翹臀讓你捅進去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史載罪狀
1,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
2,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
3,妲己目睹一孕婦腹部隆起,因為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4,妲已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 說法。
『貳』 溫碧霞版封神榜(溫碧霞所飾演的妲己讓人難忘)
最近電視劇《封神演義》上線開播,由羅晉、王麗坤、鄧倫等組成的主演陣容,讓不少網友感到驚喜,紛紛開啟追劇模式。但是追了兩集發現感覺不對啊,這楊戩怎麼跟妲己是青梅竹馬?二郎神這眼睛咋成了黑天眼?更過分的是,帥氣鄧倫化成的狐妖,怎麼比妲己還嫵媚!
這滿滿的不和諧感,讓很多網友看了兩集之後望而卻步。不知道是繼續追下去還是……看看當年那部,記憶中的《封神榜》。記憶中的《封神榜》,是由陳浩民和溫碧霞主演的那個版本,TVB出品。該劇是2001年在TVB首播,之後數年時間在內地各大衛視輪番開播上線,每逢暑期放假,總能看到它的身影。
所以該作品,對於80.90後的很多網友來說,絕對不陌生,絕對是記憶中的經典。讓我們通過兩點方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的那份精彩,來感受一下溫碧霞版妲己給你我留下的驚艷吧。
首先第一點,劇情。電視劇《封神榜》講述的是姜子牙領導哪吒、雷震子、楊戩、土行孫助武王伐紂的故事。該劇以哪吒、雷震子和楊戩的成長和妲己的逐步改變魅惑紂王這四點為主線,最終推動凝聚出諸神齊聚武王麾下伐紂的場面出來。合理性極佳,邏輯在線且不乏精彩,對於諸多神話故事都有比較新穎卻不突兀的詮釋!不得不感慨一聲,那時候的TVB,真是強無敵啊。
第二點,角色人物。《封神榜》這部劇對角色的刻畫簡直用心到令人發指!尤其是對於主角哪吒的刻畫。前期的哪吒頗具少年傲氣、好勝反叛、驕傲自恃、自幼受溺愛,形成任性嬌縱性格,處事只憑喜好,不顧後果。後來殺死龍王三太子創下大禍,之後為了不連累母親,毅然剃骨還父削肉還母。之後以蓮藕重新化身,被殷十娘母愛感化,變得孝順聽話,終成伐紂大將。只是母親卻為其而死,讓觀眾對哪吒這個前期頑劣的角色,倍感憐惜。
除了陳浩民飾演的哪吒角色精彩之外,其餘角色也非常的生動!比如葉璇飾演的楊蓮花!楊蓮花善良溫柔、單純隨和,對頑劣時期的哪吒便已經傾心,盡心陪他成長,與他一起走過風光與苦難!她對愛情的那一份憧景,專一與執著,讓人如今想來不僅淚目。果然那時候的自己根本沒看懂這個角色,如今想來才覺得的感動。
還有錢嘉樂飾演的楊戩!楊戩這個角色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威武霸氣,武力超絕!但是在《封神榜》中的這位楊戩,是個「飯桶」!他生性魯鈍,其貌不揚,額頭長有一顆如眼睛般的疤痕,且不擅說話,故常被別人作為笑柄。自幼受盡白眼,卻樂天知命,自得其樂,笑容常掛在嘴邊。最終點開天眼獲得神力開啟智慧,那一刻所有觀眾都會為他激動。強無敵的二郎神,終於崛起了!
還有苑瓊丹飾演的殷十娘!她是李靖的妻子,哪吒的母親。因為對哪吒從小離開自己身邊有虧,所以一直找尋兒子,在找到兒子之後也是百般的對他好。無論打罵,皆愛兒如常。最終以母愛感化這哪吒這塊頑石,將其變成孝順懂事的人。但幸福沒有享受多久,便為救子而死。范瓊丹把這個角色演繹的搞笑認真且深情,把母愛詮釋的讓人常記在心。
最後還有一位,便是溫碧霞飾演的妲己了!這是真少年女神,無數人心目中的最美妲己。《封神榜》對這個角色的呈現,非常令人震撼。前期的妲己純真善良,活潑可人。本足以傾國傾城,顛倒眾生,但對伯邑孝一往情深,用情專一。入宮以後,遭遇許多,終於性格巨變!在被狐妖蠱惑之後,終於心狠手辣,酷愛權力,攻於心計,事事能討紂王歡心!
溫碧霞將這個角色的美與魅,詮釋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展現了一代妖後的狠與辣!溫柔漂亮下的狠辣,遠比齜牙咧嘴的狠辣更讓人心寒。溫碧霞飾演這個角色之後至今十八年,也沒有一個女星飾演的妲己,敢說比溫碧霞詮釋的更生動。這也是為什麼溫碧霞明明多年無作品年紀也大了,但仍時長被人提及的原因吧。那時候的她,真的很美!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看過陳浩民和溫碧霞主演的這版《封神榜》,是否提起劇中角色仍印象深刻呢!是否,也曾為殷十娘與哪吒的母子情而淚目,也曾被溫碧霞版的妲己所驚艷呢!
『叄』 妲己是誰
妲己,為中國殷商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人稱:一代妖姬。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商紂王征服有蘇氏(今河南省武陟東)。有蘇氏獻出美女妲己。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延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懸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 蘇妲己劇照 的淫盪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斬首而死。
『肆』 妲己cosplay尾巴是肛塞嗎
不是啊你想多了
妲己的尾巴上是連著帶子可以綁衣服上的
如果你要妲己尾巴的肛塞的話某寶也不是沒有
『伍』 揭秘殘忍至極荒淫無恥的蘇妲己,蘇妲己是怎麼死的
妲己,己姓,字妲,有蘇氏部落之女,世稱「蘇妲己」,據《左傳》記載,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美人妲己,就是商紂王的戰利品,這個女人就像是一朵罌粟,在商朝的後宮糜爛地開著。
貪戀美色的商紂王,把妲己擄進宮中,兩個人算是遇到知己了。二人沉溺在驕奢淫逸的生活中,盡情享受物質、肉慾帶來的快樂。商紂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花重金布置自己的庭院,多方收集狗馬和珍奇玩好,充滿宮廷。
進一步擴建沙丘花園樓台,大量捕捉飛禽走獸在裡面放養,而這些錢財都是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又讓樂師作淫盪的曲子和頹廢的音樂,編排鄙俗的舞蹈,整日沉醉在「靡靡之音」里,這樣任性揮霍的商紂王還不夠。還要把酒灌滿池,把肉掛成林,整日在沙丘園中聚會玩樂,讓男女脫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飲酒取樂,不堪入目。
妲己之死
蘇妲己雖然貌美,卻有著一顆狠毒的心。妲己喜觀「炮烙之刑」,炮烙是古代酷刑的一種,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病態地享受地看著受重刑的人猙獰痛苦的表情。因此,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便愛濫用重刑。
耳根子特別軟的商紂王,最聽妲己的話,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這樣以來,天下就無法太平起來,老百姓埋怨,各諸侯謀劃反叛。同時,妲己打擊排擠紂王的子女們,因為紂王的武庚並非妲己所生,所以排擠他,又陷害太子殷郊與宮女狼狽為奸,使紂王即令侍衛錘死殷郊,最後因梅伯勸導,太子殷郊才逃過一死,而改為流放。九侯的女兒因看不慣妲己的狠毒及紂王的殘暴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後又慫恿紂王,殘酷讓比干剖心而死。妲己,把人的性命當做兒戲,她在宮里放肆笑著,肆無忌憚與商紂王做出種種不堪入目的行為,殊不知殺機一點一點向他們靠近。
商紂王的無道,妲己的狠毒,激起人民強烈的反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討伐商紂王,在牧野之戰一舉擊敗商軍,商朝滅亡,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也被周軍所殺。自此,一朵毒花也就開到荼蘼了。
『陸』 妲己的歷史
1、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護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庄。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系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
商紂王征服有蘇氏(今河南省武陟東)。有蘇氏獻出美女妲己。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懸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盪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斬首而死。
在《封神榜》中妲己被寫成了是受了女媧娘娘派遣迷惑商紂王,使商紂王江山斷送的狐狸精,相當於西施這種女間諜,可惜最後寸功未表,反被割掉了一顆如花似玉的大好頭顱。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正事,使商朝滅亡。當周人滅掉商朝後,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在殺死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
《封神榜》畢竟屬於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宮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比如:
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圓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荒廢國事。
有一年嚴冬,妲己看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紂王命人將他雙腳砍下來,研究那兩只腳不怕寒凍的原因。
有一回,妲己看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為了好奇,不惜叫紂王命人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白白送了母子的性命。
有一回妲己與紂王打賭,說自己能看清孕婦腹中胎兒的性別,於是紂王名人找來十多個快臨盆的孕婦讓妲己一一辨別,而後剖開每個孕婦的肚子驗證,導致這十多個孕婦與胎兒死亡。
妲己慫恿紂王殺死一個叫比乾的忠臣,還殘忍地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的說法。種種傳說,已家喻戶曉。
2、據說妲己是個狐狸精。
是當時紂王參拜女媧時,垂涎於女媧的美貌。題淫詩猥褻女媧。所以女媧娘娘大怒,派人間的九尾狐妖和琵琶精等小妖來傾覆商紂。並幫助周武王伐紂。但沒有想到妲己貪戀人間榮華,塗炭百姓,最後被處罰斬首。這只是傳說,但這樣為她「造謠」,也可見妲己所作所為確實是令人發指。
[編輯本段]【《封神演義》里的人物形象】
妲己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個美艷無比的女子,不過她本性善良仁慈,後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方有後期一連串令人發指的惡行。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後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讓周文王吃下。喜愛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可怖酷刑。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隨即慫恿紂王,將比干剖心而死。還嘗設計讓大將黃飛虎的妻子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其羞憤自盡而亡,其殘酷個性由此可見一斑,結局也是在商朝滅亡後被周軍所殺。後來周武王姬發來討,紂王於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
『柒』 妲己的傳說~!
【傳說】
1、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護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庄。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系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
商紂王征服有蘇氏(今河南省武陟東)。有蘇氏獻出美女妲己。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懸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盪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斬首而死。
在《封神榜》中妲己被寫成了是受了女媧娘娘派遣迷惑商紂王,使商紂王江山斷送的狐狸精,相當於西施這種女間諜,可惜最後寸功未表,反被割掉了一顆如花似玉的大好頭顱。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正事,使商朝滅亡。當周人滅掉商朝後,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在殺死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
《封神榜》畢竟屬於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宮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比如:
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圓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荒廢國事。
有一年嚴冬,妲己看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紂王命人將他雙腳砍下來,研究那兩只腳不怕寒凍的原因。
有一回,妲己看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為了好奇,不惜叫紂王命人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白白送了母子的性命。
有一回妲己與紂王打賭,說自己能看清孕婦腹中胎兒的性別,於是紂王名人找來十多個快臨盆的孕婦讓妲己一一辨別,而後剖開每個孕婦的肚子驗證,導致這十多個孕婦與胎兒死亡。
妲己慫恿紂王殺死一個叫比乾的忠臣,還殘忍地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的說法。種種傳說,已家喻戶曉。
2、據說妲己是個狐狸精。
是當時紂王參拜女媧時,垂涎於女媧的美貌。題淫詩猥褻女媧。所以女媧娘娘大怒,派人間的九尾狐妖和琵琶精等小妖來傾覆商紂。並幫助周武王伐紂。但沒有想到妲己貪戀人間榮華,塗炭百姓,最後被處罰斬首。這只是傳說,但這樣為她「造謠」,也可見妲己所作所為確實是令人發指。
[編輯本段]【《封神演義》里的人物形象】
妲己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個美艷無比的女子,不過她本性善良仁慈,後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方有後期一連串令人發指的惡行。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後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讓周文王吃下。喜愛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可怖酷刑。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隨即慫恿紂王,將比干剖心而死。還嘗設計讓大將黃飛虎的妻子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其羞憤自盡而亡,其殘酷個性由此可見一斑,結局也是在商朝滅亡後被周軍所殺。後來周武王姬發來討,紂王於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
『捌』 妲己到底有多美艷古屍容貌復原圖曝光,怪不得紂王痴迷不已
重量級美人
大家好,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一比特重量級的歷史人物,而且是個十足的美人,那就是妲己。眾所周知,妲己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甚至連紂王都因為她而無心理政,對她百依百順,很多的文學作品中都把她用來形容美。就連扮演妲己的演員也無一例外都是娛樂圈公認的美女,甚至在動漫作品中,妲己也是非常漂亮的。很多人都一定很好奇妲己的容貌。幸運的是,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古代人物的容貌可以被復原了。妲己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網民看了以後,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真不愧是歷史美人啊。
千古美人
看到了妲己古屍容貌復原圖,不過大家會想想歷史上蘇妲己是否真的存在。因為封神榜的深入人心,因此在大多數人在心中對於妲己的印象都是那個無惡不作的九尾狐,然而妲己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蘇妲己的圖片極其美麗,她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美女,因為背上禍害商紂滅亡的罪名最終被處死。妲己,有蘇氏部落之女,世人稱之為蘇妲己,根據左傳中的記載,商紂王發動大軍討伐其部落,最終該部落因為難敵商軍,為了謀求苟活於是獻出部落中的食物、牲畜、馬以及這位絕世美女妲己。
『玖』 商紂時一代妖姬蘇妲己的真實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蘇妲己
在《封神演義》中,蘇妲己是個大名鼎鼎的狐狸精。據文獻記載,蘇妲己確有其人,並非宋明以來的說書人和小說匠人杜撰的。《尚書》、《史記》等書目中均可以找到其客觀存在的證據。蘇妲己是人,不是狐狸精,但是,在其人辭世幾千年之後,為何能夠衍化為一個狐狸精的代名詞?
蘇妲己是有蘇部落部落頭領的女兒。有蘇部落,在商紂時期,是個半耕半牧的氏族公社,每年向商朝進貢。這個部落的活動范圍,在今天的河南武陟縣一帶。
商紂王其實叫帝辛,紂字是後人為了反映其暴虐給人為添加的。商紂王這人長的英俊瀟灑,能言善辯,最主要的,是能打仗,善征伐,在當代,適合做外交部長或者國防部長。他這輩子,三十幾歲上台,然後就南征北戰、東伐西討的,開拓商朝的疆域。當時那個年代,開拓疆域也不是為了中央專政,只是為了多一些納稅國,解決商朝內部的財政問題罷了。這個朝代一久了啊,統治階級就難免臃腫,歷朝弊病,商朝也一樣。紂王不打仗多找點進貢的出來,真不行。
有蘇氏部落跟中央商軍一次短兵相接就嚇尿了。當時部落里邊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民主,一人一票的。最後就投票決定,把部落頭領的閨女送給商紂王算了。這事,後來叫和親,當時不叫。有蘇部落頭領的閨女妲己就過去和親去啦。妲己當時正是二八佳麗,長得非常漂亮,商紂王當然高興啦。成熟老男人有兩大高興,第一,是老來得子,第二,便是老夫少妻。
但是,不能忽視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商紂王得到有蘇氏妲己的時候,可都快六十歲了。為了解決性的問題,他們上演了一場真人表演,這個段子,也被後世稱為「酒池肉林」,就是讓讓男男女女裸奔其中,隨便行好事,紂王自己欣賞著跟蘇妲己也行男女之事。中國古代啊,有看著春宮圖進行交配的,帝辛畢竟是皇帝,能玩真人秀,從而讓自身興致勃起。
這個時候,陝西那邊的周武王鑽空子了,趁著商朝征討東夷,國內兵力空虛之際,直搗黃龍,直接在牧野一戰,把商紂給滅了。後代儒生們,就根據這個斷定商紂王好色且昏庸、蘇妲己是禍國殃民了。
《世說新語》曾記,商紂王死的時候,蘇妲己才跟了他兩年,加上年輕貌美,讓周公旦給收了。因為中國古代打仗很有原則的,尤其戰勝國,不殺前朝皇族。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很久。商不殺夏的皇族,周也沒殺商的。商朝的皇族被周武王封在了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還有一說,商紂王的兄弟被封到了朝鮮等等。
蘇妲己後來為什麼被人們編排為狐狸精了呢?這里邊有這么幾點原因。
1、有蘇氏的部落圖騰是九尾狐,因此,視妲己為狐,久而久之,成為狐狸精。還有一說,有蘇氏的部落圖騰為叫做紫蘇的一種草。這個按著諧音來胡亂編排的習氣,是在明末的文字學家那裡形成的,不可取。有蘇氏這個半游牧半農耕的部落,拿動物當圖騰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說蘇妲己是狐,也是有來源的。
2、周武王他們成心編排人家商紂王,以論證人家好女色雲雲。中國古代歷史很有意思的一點便是,末朝皇帝總是昏君,開朝皇帝大抵賢明。真的如此嗎?未必。孔子的《論語》里邊也不得不承認,周武王這人不怎麼樣。當然,孔子的先人是商朝的後裔這事,也很有意思。商朝編排人家夏桀好色,周朝編排商紂,也算是幾百年就是一個輪回,欠的債總得要償還的。魯迅先生說中國歷史是重復的,可見一斑。歷史這事,就是,說的多了,自然就成真的了。然後,良家女子蘇妲己也就被醜化了,後來,隨著狐狸精這個詞越發的小三兒化與乾女兒化,「蘇妲己」這三個字也便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詞了。
『拾』 誰有妲己資料
妲己
開放分類: 中國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商朝、古代後妃
目錄
• 【簡介】
• 【史籍記述】
• 【傳說】
• 【《封神演義》里的人物形象】
• 【妲己:古今第一怨女】
• 妲己之古籍文獻摘錄
【注音】dá jǐ
【簡介】
妲己,為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寵妃。傳說姓蘇,不過有關蘇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其父親乃是諸侯蘇護;另外一種說法是,妲己來自一個叫蘇的部落。
【史籍記述】
根據《史記》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之女,乃一個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國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紂王徵伐蘇部落時被好酒貪色的紂王擄入宮中,尊為貴妃,極盡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紂王為博她歡顏而創,並為了討好她發明炮烙之刑。後被周武王所殺。
【傳說】
1、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護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庄。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系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對象。
商紂王征服有蘇氏(今河南省武陟東)。有蘇氏獻出美女妲己。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懸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盪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己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自縊而死。
在《封神榜》中妲已被寫成了是受了女媧娘娘派遣迷惑商紂王,使商紂王江山斷送的狐狸精,相當於西施這種女間諜,可惜最後寸功未表,反被割掉了一顆如花似玉的大好頭顱。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正事,使商朝滅亡。當周人滅商後,在殺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
《封神榜》畢竟屬於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宮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比如:
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圓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荒廢國事。
有一年嚴冬,妲己看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和常人的不同,叫紂王命人將他雙腳砍下來,研究那兩只腳不怕寒凍的原因。
有一回,妲己看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為了好奇,不惜叫紂王命人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白白送了母子的性命。
妲己慫恿紂王殺死一個叫比乾的忠臣,還殘忍地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的說法。種種傳說,已家喻戶曉。
2、據說妲己是個狐狸精。
【《封神演義》里的人物形象】
妲己在小說《封神演義》中亦被描述為一個美艷無比的女子,不過她本性善良仁慈,後在入宮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並被其附身,方有後期一連串令人發指的惡行。她慫恿紂王殘害忠良,濫殺無辜,曾在情挑周文王之子伯邑考未遂後下令將他剁成肉醬,做成包子讓周文王吃下。喜愛聽人痛苦的慘叫聲,為此紂王濫用酷刑,創出炮烙、錘擊、蛇咬等可怖酷刑。大臣比干在紂王面前諫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隨即慫恿紂王,將比干剖心而死。後來武兵來討,紂王於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亦被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還嘗設計讓大將黃飛虎的妻子賈氏被紂王逼奸,使其羞憤自盡而亡,其殘酷個性由此可見一斑。結局也是在商朝滅亡後被周軍所殺。
【妲己:古今第一怨女】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里,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如果按《史記•殷本紀》里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里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有著嚴重的「施虐狂」傾向。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不足為信。這位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變的。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征戰得勝的「戰利品」。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雖然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五迷三道,惟「妲己之言是從」。
根據正史記載,他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台,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徹夜長飲,歡嬉達旦。真可謂荒淫之極。
最過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別軟,最聽妲己的話,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這樣以來,天下就無法太平起來,老百姓埋怨,各諸侯反叛。這時,妲己又給紂王出了一個「狠」招,發明了一種懲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銅柱橫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後命「有罪者行其上」,沒走幾步,就紛紛掉進火紅的炭火里,活活燒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掙扎慘加,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還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對於這種冷酷而變態的做法,紂王的叔叔比干實在看不下去,就向他進諫說:「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這話戳到紂王的痛處,非常生氣,覺得他這是「妖言」惑眾,給他難堪。這時,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櫻桃小口一開,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話來:「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紂王一聽,愛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開看看吧。於是,「剖心而觀之」。
史書還記載,他還將九侯、鄂侯兩位臣公醢之、脯之,就是一個剁著肉醬,另一個做成肉乾;而另一位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聰明 ,馬上服軟,並獻給紂王「美女奇物善馬」,以及自己的洛西領地,紂王這才鬆口,把他放了。後來,有點頭腦的大臣,裝瘋的裝瘋,賣傻的賣傻,投敵的投敵,流放的流放,這樣以來,自然民心向背,諸侯離心,很快,西伯昌的兒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將他打敗。他不願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寶物,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結果更慘,被砍了頭不算,還被掛在小白旗上,給天下人看,說要讓天下的女子都引以為鑒。
妲己真有這么壞么?無論正史典籍,還是稗官野史,妲己都是一個蛇蠍美人,可謂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這樣論調已經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但問題是,歷史的真實情況真是這樣么?
先說紂王,歷代已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春秋時期,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而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比乾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在晉朝,皇甫謐因為職業是醫生的緣故,寫些文史文章的時候,也不免會犯些「職業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慫恿下,還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紂王縱是不好,也不至於如此之壞。後世書生們根據個人好惡,紛紛加工演繹,以訛傳訛,其謬豈不大哉?
而關於紂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記載,春秋時也沒有,可到了戰國末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繪起來:「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 ,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
據說韓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辯,這樣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便是明證。但那時「諸子百家」個個口才了得,為了推銷個人的主張,論證自己的觀點,不免只顧激揚文字,「強」詞奪理了。很多論據,也多是「想當然耳」。便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譬如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想像。當然,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在酒池面積上大做文章,說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 這樣的想像力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紂王形容得再淫盪、再荒唐也無妨。歷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於是,他們的想像和潤色,便常常顯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台的面積升級為「大三里,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築面積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時,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級。從《尚書》里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像力就愈濃厚,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因為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提供的諸多素材,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惡女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
那麼,不禁要捫心自問:那些關於妲己近乎變態的行為,雖是後世杜撰,可我們為什麼一直津津樂道,而且好像還很樂意把這些臟水潑在一個女人身上嗎!?
妲己之古籍文獻摘錄
九尾野狐
尾狐象徵子孫繁息,亦禹娶於塗山氏之女的遺意。後世反其意,以「食人」之九尾狐為妖,六朝時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已謂妲己為九尾狐,明人小說《封神榜》則更發揮其說,因而乃成為妖媚工讒的女子主詈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註:「即九尾狐。」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龍龍。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
妲己-商紂妃
妲己,有蘇氏的女兒。商紂王子辛的寵妃,有美色。
商紂王王征服有蘇氏(今河南省武陟東)。有蘇氏獻出美女妲己。紂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艷迷人。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紂王還在衛州(今河南省淇縣)設『酒池』,縣肉於樹為『肉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臨漳)有一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應召入宮,因看不慣妲己的淫盪被殺,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醬分給諸侯。
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聲。妲已聽到犯人的慘叫,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紂王為了博得妲己一笑,濫用重刑。
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在牧野(今酒南省淇縣南)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自縊而死。
秦樓月 ----妲己 (滿雪瑩)
情絲截,不願回憶傷心切,傷心切,心如蛇蠍,心似碎屑。
夢魘打出同心結,心中血淚不停瀉,不停瀉,酒池之外,枯風殘月
《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歷史上的妲己】
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女人有關,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時的龍涎,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
傳說周幽王為博褒姒的一笑,亂舉烽火,導至西周的滅亡,留下傾國傾城的無窮思索,至今陝西驪山距華清池不遠還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跡。
事實上,歷史上這類女子多被冤枉,商紂王時的妲妃也算一個,把一個政權的滅亡完全算到一個女人的頭上是欠公允的。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斬首了。
《封神榜》屬於神話小說,還有許多稗官野史,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具體的事實約有這么四條:
第一,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
第二,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婦大腹便便,為了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說法,結果什麼也沒能看得出來。
此外根據正史的記載,是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海南溫縣),俘獲到美艷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代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以上的種種記載及傳說,久已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首先,「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臉上抹灰吧!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熱衷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是事實,虐殺比干也有確切的記載,然而砍掉赤腳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腳,以及剖開孕婦的肚皮就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了,特別是「唯婦人之言是聽「這一條罪狀,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商人頗重迷信,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卜來決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妲己能夠影響的力量,實在微乎其微。
再說帝辛性情剛猛,好自用,不喜聽人擺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言聽計從,干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的一族人,始終就沒有能夠得勢呢?妲己的惡名是周人宣傳的結果。
帝辛二十歲嗣位,當時商朝開國已經三百年了,國力雄厚。物阜民豐,帝辛血氣方剛,孔武有力,能手格猛獸,神勇冠絕一時,又能言善辯,還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剛愎自用,於是憑豐沛的國力與自己過剩的精力,大舉向東南方發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從而拓地無算,國威遠播。
他在位的第四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他又對有蘇部落發動進攻。這時他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征伐有蘇部落,載回的戰利品之一就是妲己,當時帝辛已經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勻,眉宇清秀,混身充滿了幾近爆炸性的火熱氣韻,加上游牧民族那種粗擴而開放的氣質,迅速地在帝辛的內心深處,重新點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當時的商朝,已經從游牧社會進入農牧社會,十分迷信鬼神巫卜為了酬神祭把,時常載戰載舞,飲酒歡唱,甚至作長夜之飲,幾至醉死,宮廷如此,民間也是這樣。
妲己進入帝辛的生活領域時,正是商朝國力如月中天的時候,那時新的都城正在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縣)建造起來,四方的才智之士與工匠,也紛紛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熱鬧與繁榮。離宮別館,次第興築,狗馬奇物,充盈宮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絲竹管弦漫天樂音,奇獸俊鳥遍植園中,從此戎馬一生的商紂王帝辛,終於在妲己這個小女人的導引下,寄情於聲色之中。
就在帝辛寵愛妲己時,在陝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漸發展壯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後稷的後裔,早在古公時代,便有了東下圖商的企圖,《詩經》中的《魯頌》中有這么一段;
「後稷之孫,實維大王,居歧之陽,實始鎮商。」
事實上對付強大的商朝,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一直傳到姬昌,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開始沿黃河東下,把觸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周文王,他的長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覲時,竟然感於妲己的美色,展開熱烈的追求行動,因而觸怒帝辛,把他剁成構醬,賜食姬昌,並把姬昌囚禁在安里兩年,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帝辛納賄,才獲得釋放,種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後的日子裡,帝辛的臣子們似乎都刻意地在經營東南一帶的廣大地區,而忽略了雄踞兩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並吞了涇、渭平原上的密須、阮等部落;更越過黃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黃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風歸附,用人的勢力漸漸威脅到商的中心地區。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遷到渭南的豐邑(今陝西鄂縣),一面整軍經武,一面展開對帝辛的宣傳攻勢,重點放在污衊妲己與醜化帝辛上。說妲己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妖孽、心腸毒辣的蛇蠍美人;說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殘酷昏淫的暴君,歸結到「唯婦言是用」的傀儡。
姬昌死亡,由他的第二個兒子姬發繼位,他的第四個兒子姬旦(周公)有賢德,多才藝,對於政略的掌握和戰略的運用都十分嫻熟,爭取馬國、離間商朝君臣、爭取民心與鼓舞士氣,自封其二哥姬發為周武王,貶抑帝辛為商紂王,並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狀,於是聯合天下諸侯,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進軍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領一批東南靈人組成的軍隊,把周武王的聯軍拒於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周人望見商軍整齊的陣容和精良的裝備,先是為之膽怯不已,想不到這些夷人組成的軍隊,忽然一夜之間嘩變,用人居然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勢已去,舉火自焚而死。
據司馬遷的說法是:紂王自焚而死,妲己為周武王所殺。另外《世說新語》中引孔融的話說,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妲己為周公所得,後來成為周公的侍姬,這可以從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再也沒有貶抑妲己的話語,得到一些側面的證實。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於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醜化妲己只是一種政治手段。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經轉往長江下游地區,使得中原一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國,推到一個女人身上,就常識的觀點看,也是很難使人苟同的。
頂多隻是蘇妲己入宮以後,由於爭寵而與其他的妃嬪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沖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已是亡國的禍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