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古代蒙古族女人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古代蒙古族女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0-08 07:09:17

⑴ 元朝被朱元璋的起義軍盪平後,朱元璋是怎樣對待那些蒙古女子的呢

元朝被朱元璋的起義軍盪平後,朱元璋是怎樣對待那些蒙古女子的呢?這個問題大答案大概是:

1,沒有好臉,主觀態度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元末是一個基層出身的強悍義軍人,而其人受到歷史局限,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朱元璋義軍,在那時的大用的政治口號!所以,對於朱元璋義軍,以及後面的明軍來說,蒙族女子,在當時的夷夏之分的觀念下,其待遇能好到哪裡去!

同時我們也知道,畢竟封建時代下,除了所謂的華夷觀念。還有將”夷“族女俘,使用優選的實用主義的存在!那就是很多漂亮年輕的,有政治身份蒙族女子俘虜,會被當成戰利品,送給達官貴人,戰爭英雄,不是為妻妾。 而壯年的常人之色的女犯,則會變成奴役,或者被人殺掉,故此,朱元璋是怎樣對待那些蒙古女子態度。其實是多個方面的!

⑵ 蒙古女子長得那麼丑, 為何清朝前期4位皇帝還娶了17位蒙古後妃

海蘭珠(宸妃)是漢譯姓名,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姓名叫哈日珠拉,生於約明萬??7年(1609年),是孝庄的親姐姐,她比孝庄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分現已26歲,比孝庄晚嫁皇太極9年,但與皇太極的感情很深。

有意思的是,從清太祖、太宗,到清世祖和聖祖,先後有四後、十三妃出自蒙古科爾沁等部。那麽,清帝為何愛娶蒙古族女子呢?專家解說了其間的因素。

明代後期,蒙古族逐步分紅三大部分: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爾盆地一帶的漠西厄魯特各部;貝加爾湖以南、河套以北的漠北喀爾喀各部;蒙古草原東部、大漠以南的「漠南」各部。

「漠南」與努爾哈赤樹立的後金國接壤,其地理位置坐落後金右翼,對後金進入遼沉區域有牽制的作用。為免除後顧之慮,努爾哈赤以武力逐個降服了「漠南」各部。而「漠南」的科爾沁部,是努爾哈赤最先降服的目標。通過屢次的比賽,科爾沁部撤兵請盟,聯婚結好。

明萬?閹氖?輳?612年)正月,努爾哈赤以科爾沁蒙古貝勒明安之女「頗有風韻」為名,「遣使欲娶之」,明安所以將女兒送給太祖。努爾哈赤以禮親迎,大宴成婚。所以明安貝勒成為蒙古王公中第一個與清聯婚的人。

明萬?閹氖??年(1615年),努爾哈赤又娶科爾沁郡王孔果爾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妃。努爾哈赤不只自己娶科爾沁兩貝勒的女兒,同時指令他的兒子們納蒙古族王公的女兒做老婆,其間包含次子代善、五子莽古爾泰、八子皇太極、第十子德格類、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四子多爾袞等都娶了蒙古族王公的女兒為妻。這也是貫穿清王朝始終的「滿蒙聯婚」的初步。

清天聰三年(1629)十月,皇太極起兵征明,科爾沁部二十三位貝勒率領部眾跟隨,為擊敗明軍立下戰功;天聰五年,科爾沁部隨皇太極攻擊大凌河,大北明將祖大壽。可見,軍事意圖也是滿蒙聯婚的一個重要因素。

⑶ 內蒙古歷史上的十五位美女明星,分別是誰呢

1、王麗坤

王麗坤(Claudia),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本科班。200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七劍下天山》,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5年,在家庭倫理劇《河流如血》中飾演陸保珍。2006年,主演諜戰劇《五號特工組》。2015年,憑借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獲得“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同年,主演都市職場愛情喜劇《漂洋過海來看你》。2016年,主演古裝玄幻劇《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同年,主演古裝玄幻武俠劇《武動乾坤》。

14、郟捷

15、哈琳

哈琳,7月21日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蒙古土爾扈特部第十五代公主,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畢業,蒙古族歌手。在1997年,哈琳成功報考了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民族舞系。為了在音樂技巧和專業素養有進一步的提高,哈琳在2006年又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在2003年,哈琳發布了自己的首張專輯《蒙古人之歌》。

⑷ 百年前,晚清時期的蒙古是什麼樣子的

蒙古人是清朝皇權建立的一大助力,所以清朝建立以後清朝的皇帝對蒙古也是照顧有加,雖然清朝注重滿漢平等,但是蒙古在當時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從清朝皇帝的皇後有不少都是出自蒙古就可以看得出來,就在今年大火的兩部同題材同時期的宮斗劇裡面都出現了來自蒙古的妃子,兩部劇對比下來人們就會發現,如懿傳裡面很多細節都是符合史實的,就比如說裡面嫁到蒙古的公主的行頭。所以我也找了不少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來自晚清,裡面記錄了晚清時期真實的蒙古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無論是哪個民族,貴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級,這張照片所記錄的就是蒙古的一個大家庭,從這張照片來看人可真是不少,而這些女子的打扮完全就是蒙古貴族的打扮,雖然怪異,但含金量很高。

⑸ 蒙古族女孩性格是什麼樣子的

大方,開朗,會騎馬的有點野。

⑹ 古代蒙古的一夫多妻制,妻妾為何能長時間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是社會的常態,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一夫一妻制逐漸取代了一夫多妻制。說起一夫多妻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爾虞我詐的後宮爭寵,似乎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度就必須與陰謀詭計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在同樣實行一夫多妻制度的古代蒙古,多位妻子之間反而能長時間保持十分和諧融洽的關系,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絕大多數蒙古女性對於這種婚姻現狀還是能接受的,正因為此她們才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而不會向中原地區的女子一般一心想要爭奪丈夫的獨寵。

⑺ 蒙古婦女戴的「姑姑帽」起源於何時呢

「姑姑」一詞,因譯寫之故又寫作「罟罟」「顧姑」「固姑」等,是指古代蒙古女性的頭飾或帽子,其蒙古語又稱之為「孛黑塔」。

十三世紀中期,歐洲有一個叫威廉•魯不魯克的旅行家在蒙古草原上見到了蒙古族婦女幾乎都戴著一種稱之為「鮑卡」的帽子,十分特別而新奇,讓他十分感興趣。便在自己著的《行記》中記載:「鮑卡」用自然界中的樺樹皮、柳枝以及鐵絲等物製成骨架,高約一臂(約是一尺半左右),帽頂製成四邊形,上面插著一根用草桿或翎羽或細葦做成的「枝條」,也有一臂高。

但看這些資料眼前很難出現准確的「姑姑」帽的形制,還好,一九七四年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烏蘭花鎮西南面的王梁古墓中出土了一批「姑姑」帽,這些「姑姑」帽呈長筒狀,高約一尺左右,用樺樹皮製成,外麵包裹著花綢子,嵌綴著各種珍珠,插著藍色孔雀羽毛。其中一個比較特別,頂上安了一根三四寸高的木棍子,上端連著一個圓球。

「姑姑」帽,是元朝蒙古族婦女最流行的帽子(頭飾),具體這帽子始於何時,沒有確切的史料證明,但從成吉思汗時期,就十分普遍,並且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習俗。

⑻ 為什麼古代蒙古人沒「那麼重男輕女」

不同的地域環境以及風俗習慣,最終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就蒙古族而言,最終成了與漢族具有較大差異的文化特色。僅僅就重男輕女這個觀念而言,古代的蒙古族對於女性是相當尊重的。而在古代的中原地區,重男輕女思想則由來已久,很多女子都深受該思想的禁錮。那麼究竟為什麼古代蒙古人對於重男輕女思想不那麼看重呢,這又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古代蒙古人對母親的熱愛



古代蒙古族女子也有著與男性共同參與政治以及軍事活動的權利。這在古代中原地區是不可想像的。古代的中原女子被要求在閨房中從事女工等等活動,並且不可以輕易踏出自己的房門。長期生活在自己孤獨的小天地里的中原女子,她們的一生與古代蒙古族女子截然不同,要知道在古代,蒙古族的女子可以與男子一起參與政治事務成為官員,更加有與男子一同上戰場打仗的權利,就女子打仗而言,蒙古族女子也一樣,英勇強壯如同男兒。

但是古代中國女子行軍打仗被認為是不合規矩的。而且中國古代也流傳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思想觀念,一個女子如果處理政治事務被認為是謀反甚至權力僭越會受到嚴格的責罰甚至迫害。不同的社會環境孕育出了兩種不同性格以及命運的女性,古代中原女子與古代蒙古女子最終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由於在社會事務處理中佔有一定的地位,蒙古族女子群體並沒有受到社會的歧視,相反她們處於一定尊貴的身份。從古代蒙古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軟文化以及規范要求來看,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並不苛刻,整個社會上上下下流行著尊重女性、熱愛女性的良好的社會風氣,相反在古代中原地區,女子地位卑微,不得不成為男性的附庸以及生育的工具。

古代蒙古族對於女性還明文規定了特權保護,在著名的古代蒙古族法典《衛拉特法典》當中就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對於古代蒙古族女性的權利和地位予以了規定。甚至賦予了中原女子所難以想像的蒙古族婦女特權。譬如在該法典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那就是如果古代蒙古族婦女在自己的蒙古包里辱罵客人,甚至做出一些侮辱客人的行為,任何人都不得冒犯她。此時蒙古族婦女的身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僅僅就這一則記錄,也可以窺見蒙古族人對於婦女地位的重視。

⑼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蒙古女英雄

蒙古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所以蒙古的英雄大多數都是男人,女英雄很少,但是也不能說沒有。

像成吉思汗的母親就是一個偉大的女英雄,成吉思汗的母親是在搶婚制度下被強行許配給成吉思汗父親的,但是盡管是這樣,成吉思汗的母親仍然盡到了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她辛苦的撫養著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兄弟姐妹,並且在其丈夫死之後她就一直艱難的維持著蒙古國的秩序,在成吉思汗稱帝之後,他都感慨自己的母親是多麼的不容易。

蒙古的女英雄還有就是成吉思汗的女兒阿刺合別吉,在成吉思汗率領軍隊出去打仗的時候,成吉思汗把守護國家的重任就交給了她,並且她也光榮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在出嫁之後還成為了自己丈夫民族的靈魂人物,可以說是非常英勇的一位蒙古女英雄,值得我們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