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美女二人轉說唱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美女二人轉說唱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1-05 19:53:48

㈠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有哪些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

「做」講究「接得嚴,兜得緊,放得下,撒得開」,扮演人物以形寫神,以假代真,講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二人轉」的舞蹈更是別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抖腕等多種,不一而足,令人稱奇。


吉林二人轉的基本特徵:

一、獨特性

二人轉的基本形態:一旦一丑或曰一女一男兩個彩扮的演員又唱又說又扮又舞,跳進跳出地表演一個敘事又兼代言的詩體故事。

二人演多角的靈活性和獨特性,可使觀眾有一種在固定角色的大戲里感受不到的新鮮感;可使台上台下互動,使觀眾有一種參與創造的樂趣,使時空變換、人物變換、技藝發揮有更大的自由。這種演藝方式,在現代表演藝術中仍有很強的生活活力。

二、開放性

二人轉生命力強的另一個原因,是敢於吐納古今中外一些觀眾感興趣的東西。不論從民歌、說唱、戲曲、雜技、甚至風行一時的流行歌舞。

凡是觀眾愛聽、愛看、愛唱的都敢收用,經過演出實踐,化為自己的血肉、自己的技藝,使它身強力壯、神完氣足、多姿多彩、多技多藝,多了開放進取精神,少了泥古不化或保守停滯不前的觀念。

三、綜合性

吉林二人轉是一種介於曲藝與戲曲之間的兩棲兩屬、獨特而獨立的藝術品種,是一種歌舞性、說唱性和戲曲性兼而有之的藝術史上極為少見的藝術形態。觀眾在欣賞二人轉時,可當戲劇看,當歌舞看,當說唱聽,當笑話聽,滿足多樣的審美需求。

㈡ 東北二人轉有一段勸人的說唱大道理的是哪個是一個胖女人說唱的,旁邊那男的是配合的

戲說人生 就是這個,我也挺愛聽的 說的挺好

㈢ 東北二人轉經典唱段有哪些

東北二人轉經典唱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等。

還有《祝九紅弔孝》,《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後》等。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

經典唱段還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弔孝》、《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後》等。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地區漢族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邊說邊唱,載歌載舞。

東北二人轉經典的起源

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音樂唱腔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將二人轉這種東北的藝術推向全國,使更多的人喜歡二人轉。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盪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有記載,清道光二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

㈣ 二人轉呂丫是誰

視頻博主。二人轉是北方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而二人轉呂丫是彈幕視頻平台嗶哩嗶哩中的一名視頻博主,其所發布的視頻主要以二人轉劇情為主,截止至2022年10月30日,該博主擁有粉絲數1.64萬人。

㈤ 東北二人轉也有「四大名旦」,閆淑萍領銜,新花旦是誰

一說到「四大名旦」,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梅蘭芳、荀慧生、尚小雲和程硯秋四位京劇名旦,事實上在秦腔、連環畫、話劇、豫劇、越劇、評劇各領域都有四大名旦,如話劇界舒秀文、白楊、張瑞芳和秦怡,評劇界的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和愛蓮君。甚至連雜志界都有四大名旦,《收獲》、《花城》、《當代》和《十月》。

高秀敏不僅把閆學晶推薦給了趙本山出演了《劉老根》,她還把閆學晶推薦給潘長江登上了春晚舞台,就是那個小品《三號樓長》。從那之後,閆學晶開啟了她的開掛人生,2007年她特招入伍進入海政文工團,如今已經是正師級別的文職演員。

閆學晶堪稱曲藝界的男神收割機,她先後和潘長江、牛群、郭冬臨、句號、馮鞏、孫濤成為搭檔,基本上成了曲藝界最炙手可熱的女演員之一。

除了以閆淑萍領銜的吉林省首屆二人轉「四大名旦」之外,二人轉還有「八大美女」一說,她們是李曉霞、張帆、張可、金玲、楊宏偉、楊宏偉、楊金華和閆淑萍。

如今吉林省比較火的二人轉演員叫董明珠,她也被評為過二人轉四大花旦,還在33歲時就被評為二人轉最年輕的優秀表演藝術家。如今在網路視頻直播里還可以看到這位董小姐。

最後,其實不光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疑問,東北二人轉到底屬於戲曲還是曲藝?筆者個人認為傳統的帶妝二人轉應該還是偏戲曲更多一些,而隨著二人轉的進化,這種藝術越來越向歌舞小品發展,那就妥妥成了曲藝項目了。

㈥ 紅嘴唇,超短裙,白花花的大腿根是什麼二人轉

優酷視頻——劉曉燕說唱段子——劉曉燕嗩吶說唱分享東北二人轉搞笑

㈦ 二人轉演員魏三

魏三原名魏武才。行三,就叫魏三。1987年在吉林省扶余縣榆樹溝中學畢業後,魏三就學起了二人轉,跟著師傅去十里八村「滾地包」(民間的草台戲班子)。沒有學歷,沒有職稱,沒有特殊背景,魏三憑借出色的演技,成了東北家喻戶曉的明星,在東北的知名度很高。

功不可沒:

魏三的光碟不僅在東北三省的老百姓中有著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而且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也深受觀眾喜愛。魏三錄制的光碟已有20多個版本。業內人士將其稱為「魏三現象」。

但在東北,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魏三式的表演「糟蹋」了藝術,使二人轉變成了戲曲不是戲曲、曲藝不是曲藝、歌舞不是歌舞、雜技不是雜技、非驢非馬的四不像。可不管怎麼說,在相聲等曲種生存艱難、演出市場疲軟的時候,魏三的演出卻顯示出了巨大的魅力,他能夠吸引眾多觀眾自發地長久地欣賞。

魏三是從2002年夏在全國尤其是東北地區火起來的「說唱小品」(即二人轉與說、逗結合的表演形式)演員。

翻唱歌曲

魏三演唱歌曲震撼力很強,在舞台表演形體和聲音協調統一,聲情並茂,自然嫻熟,充滿激情和活力,搞笑說逗適度,雅俗共賞,很有親和力。如視頻歌曲《久違的哥們》、《抹不去的淚滴》、《離家的孩子》、《媽媽今天來看我》、《北郊》、《父親》、《母親》、《人在世上飄》、《喀爾那》等。

魏三小品

1.《無品芝麻官系列》

2.魏三2005年的春晚與李詠和孫小寶合作小品《明日之星》。

3.傻男人與壞女人

4.北郊

㈧ 二人轉里唱的貂蟬美女

二人轉小帽《月芽兒五更》
一呀更呀里,月芽兒沒出來,貂嬋美女呀,走下樓來,雙膝跪在地塵埃。燒上香,拜拜月呀,為地我們那個恩呀恩和愛呀!

㈨ 你喜歡的東北二人轉有哪些

我最喜歡的二人轉是小沈陽的二人轉,表演的非常搞笑,還有趙本山的一些二人轉也非常有意思,每年春晚我都會守著電視看趙本山的二人轉。

小沈陽早期學的是傳統二人轉,不是現在大家經常看到的那些搞笑為目的的二人轉,是包公斷案西廂記這類的傳統曲目嚴肅題材,但這種戲愛看的人太少,於是小沈陽不得不走上扮丑搞笑之路,這方面他確實很強,我是從春晚上《不差錢》才認識的小沈陽,當然他也是從這部作品從而一炮走紅,我覺得他演戲方面應該是有潛力的。

觀點粗糙,歡迎評論、互動。

㈩ 二人轉作為東北民間藝術之寶,應該怎麼傳承下去怎麼為世人所熟知

二人轉源自民間,來自泥土,帶些低俗氣息在所難免。一方面,「二人轉」表演中充滿了幽默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二人轉」內容低俗。姜昆就曾指出「二人轉」的「涉黃」問題不容忽視。

「二人轉」植根於東北的黑土地,主要流傳和興盛的地方是黑、吉、遼三省,因為具有地方特色而成就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二人轉」承載了強烈的地域特色,也成為了獨特的地域符號,只要繼續保持下去,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