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壽衣的講究有哪些
1、壽衣選擇
選擇壽衣的關鍵要注意搭配,也就是說衣、褲、鞋、帽、被的款式、色彩、圖案要協調,要呼應。在款式上尤其要將中式和西式區別開來,切不可上穿西裝下著布鞋,中不中西不西,顯得不倫不類;色彩的選擇更要注意整體的格調,將零碎的色彩統一在大調子中,不可使用大面積的對比色,不然會顯得雜亂、刺眼。
圖案同樣有古典的、現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風格上要協調、統一。此外,面料的選擇還牽涉到"殯"禮的檔次,一般緞織料的壽衣較為貴重,家屬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壽衣。
2、壽衣的件數
關於壽衣的件數問題,說道很多,各有各的不同。一般壽衣都是以奇數為准。但是南方部分地區是取偶數的,也就是常說的八件套。從傳統上來講,壽衣是根據親人的年齡、屬相來確定壽衣的件數以及顏色花紋。
古時皇帝駕崩,壽衣是15件套,即9領5腰加披風(寓意九五之尊);王室貴族是13件套,大臣是11件套,富貴人家是9件套,布衣是7件套。花紋上,皇帝是祥雲騰龍,王室是蛟龍,大臣是青蟒,草民多以花草為主。且件數和圖紋不得逾越,也就是說,什麼品級的,就穿多少件數和選什麼圖紋,可少不可多。
古時候,親屬過世,都不會當天下葬。有守靈3天、5天、7天、9天、15天不等。且出殯的日子時辰都得找先生算好,這必然要面臨屍體腐化的問題。平民布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多都是多加些乾草布料,家境好些的,都是多加被褥。
解放以後,國家提倡殯葬簡易化,慢慢演變至今,壽衣的件數一般都是市面上的五件套了:包括大袍、棉衣、棉褲、襯衣、襯褲。這是由於火葬時對棺木的大小有要求,否則,進不了火化爐,所有的紙棺都是固定大小的。較之以往的木棺偏小。如果壽衣的件數,被褥的件數過多,逝者就無法入殮。
(1)美女穿棉褲棉襖壽衣圖片擴展閱讀
死者的壽衣頗為復雜。民國以來不管死者過去有無「功名」,大戶人家都按「官服」穿戴。男性共穿七件:布質單褲褂一身,綢質月色上有小圓壽字的棉襖褲一身,藍色綢質壽字長袍一件,綉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
上衣都沒有領子,不釘扣絆,頭上戴紅纓子官帽,腳穿朝靴,內有棉襪子,戴朝珠。如過去有功名則更麻煩,武官則是武將穿戴。
女性也是七件,內穿布褲褂、棉褲襖、大棉襖、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綉花,頭戴鳳冠,披霞帔,還要蓮花墜一個、如意簪一支、九連環一個、鑲珍珠耳環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鳳冠有用點翠珠花的,九連環有用檀香木製的。
『貳』 壽衣七件都是什麼
是衾、壽衣、壽帽、壽鞋、壽襪、壽枕、壽被。
1、衾:裹屍的包被,形似斗篷,以綢、緞面料織成,綉以花卉、蟲魚、壽星等吉祥圖案,穿在逝者的最外層。
2、壽衣:壽衣包括衣、褲、裙。衣有長衫、短襖、馬褂、旗袍等,並有內衣、中衣、外衣之分,褲和裙皆有長、短及各類中西不同款式。
3、壽帽:壽帽又稱壽冠。男的一般用禮帽、便帽,也有戴傳統的清朝瓜皮帽的;女的特別是我國南方的老年婦女,常戴蚌殼式絨帽,有"老夫人"相,但不適合中青年女性。
4、壽鞋:壽鞋一般是中式布鞋或西式皮鞋。
5、壽襪一般為棉布襪。
6、壽枕:以紙、布做成。按傳統習俗,頭枕飾有雲彩,腳枕為兩朵蓮花,諺曰:"腳踩蓮花上西天"。
7、壽被:壽被是一種蓋在逝者身上的狹長小被,處於最外層,以布、緞作為面料,上綉星、月、龍、鳳等圖案。
(2)美女穿棉褲棉襖壽衣圖片擴展閱讀
現代壽衣
滿族入關後,於順治元年(1644年)厲行「改冠易服」法令,有些鄉間百姓,因不知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被剝得全身精光,咸以保全性命為幸。
因為清朝初年的剃發易服,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被迫改穿滿族服飾(即現代唐裝馬褂),久而久之滿族唐裝馬褂也逐步擴展到生活各個方面,成為現代壽衣的標准形式。
大多綉五蝠捧壽圖案。壽衣顏色,一般為藍、褐色,年輕婦女用紅、粉或蔥白色。此外,還配以被褥,通常鋪黃、蓋白(意為鋪金蓋銀),被面常綉「八仙」。少數鄉村還沿用這類壽衣,但多數農村和城市移風易俗,辦喪事一般給死者穿整齊干凈的日常生活服裝,習慣上仍稱壽衣。
『叄』 95後美女做壽衣模特,穿壽衣躺棺材,你能接受女友去當壽衣模特嗎
那有啥不能接受的,她又不是去跟別的男人約會,更不是跟某個已婚男不清不楚,這只是一份職業而已,沒有損害到任何人的利益還能賺不少的錢,這種獨立自主又安全的女朋友誰不想要啊!
如果我女友是做壽衣模特的,那我會考慮和她一起開個店,畢竟喪葬行業很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