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州侗寨梳妝盒的年代,見圖片
傳統樣式的奩常被人視為工藝品收藏。中國古代的奩多用漆木或陶製成,戰國至唐朝、宋朝年間以圓形、矩形或多邊形常見,大多分層,後來發展成為可以開合的梳妝鏡匣。由於奩在中國古代常用作女子出嫁時的嫁妝,所以「奩」和「妝奩」也常用來借代嫁妝。
梳妝箱即「官皮箱」,南方俗稱「梳妝箱」。是一種體量較少製作較精美的小型庋具,是從宋代的鏡箱演進出來的,它上有開蓋,蓋下約有10厘米深的空間,可以放鏡子,古代用銅鏡,里畫有支架。再下有抽屜,往往是三層,抽屜前有門兩扇,箱蓋放下時可以和門上的子口扣合,使門不能打開。最下是底座,是古時的梳妝用具。
鏡奩即「鏡箱」,盛放梳妝用具的匣子。又稱「鏡匣」、「妝奩」,也指裝著鏡子的梳妝匝。見「鏡籢」。
《急就篇》卷三:「鏡籢疏比各異工。」 顏師古 註:「鏡籢,盛鏡之器,若今鏡匣也。」
《後漢書·皇後紀上·光烈陰皇後》:「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後鏡奩中物,感動悲涕。」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絕,瑤台傾兮鏡匳空。」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鏡籢屑桂,閬鷁搴蓉。」
庾信 《鏡賦》:「暫設粧奩,還抽鏡屜。」
白行簡 《李娃傳》:「幃幙簾榻,煥然奪目;粧奩衾枕,亦皆侈麗。」
劉禹錫 《泰娘歌》:「妝奩蟲網厚如繭,博山鑪側傾寒灰。」
徐照 《清平樂》詞:「貪教玉籠鸚鵡,楊花飛滿妝奩。」
高明 《琵琶記·兩賢相遘》:「寳劍賣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夫人妝匳衣服在此。」
《紅樓夢》第四二回:「﹝黛玉﹞忙開了李紈的妝奩,拿出抿子來,對鏡抿了兩抿。」
楊炯 《和崔司空傷姬人》:「妝匣凄餘粉,薰爐滅舊煙。」
《世說新語·巧藝》有「彈棋始自魏宮內用妝奩戲。」
李商隱在《驕兒詩》中說:「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戌。」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鳳凰台上憶吹簫》中寫道:「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另有王易簡句:「相思日暮,恨洛浦娉婷,芳鈿翠剪,奩影照凄楚。」
奩不僅僅見於詩歌中,在古代畫卷中也不少見,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畫有兩位正在梳妝的計女,身旁除有四個奩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蠟台的鏡架,銅鏡插掛在架頂上。
宋人的《半閑秋興圖》中也畫有一個奩及一些梳妝用品,中間擺鏡架,銅鏡中映出仕女面容。
在遠古時,人們就已經知道用「止水鑒容,流水沐浴」,穿貝殼獸牙飾以頸項。「晨起對鏡奩,曉妝點絳唇」。唐朱慶餘詩曰:「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女為悅己者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不論是古代「雪肌雲鬢、明眸皓齒、面若桃花、氣若幽蘭」的美人,還是現代時尚風情的靚女,都會有著一些自己的駐顏之物,裙帶衣裳和簪環釵佩就更不用說了。現代人有化妝盒來裝各式化妝品,那麼古代人用什麼放梳妝用品呢?古代人放梳妝用品的器具稱之為「妝奩」。
在古代,妝奩精緻而款式多樣,既實用性又有藝術觀賞性。據史料可知,古銅奩、陶奩當時既可作梳妝用具,還可作貯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
在西周至秦漢時,奩多為銅、陶器,呈圓筒形,直壁、並帶有博山式蓋子,且一般器腹較深,底有三足,旁有獸銜耳環,風格別致,很是美觀。
後來,在奩的使用和演變過程中,產生了「妝奩制度」和「妝奩文化」。
鏡奩經明清兩代演繹派生出繁多款樣,有鏡台、鏡架、鏡箱、鏡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優,前所未有。雕刻鑲嵌包銅綴玉,玲瓏可愛,極具藝術觀賞性,成為明清婦女閨房小姐的終日伴侶,有的甚至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來製作,故宮嬪妃寢室里陳列著一具長高約40×30厘米的滿地浮雕象牙鏡箱,可以設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長達幾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嘆為觀止。
梳妝盒,亦稱「梳妝匣」,老百姓俗稱「梳頭匣子」;因梳妝首先要用鏡子,梳妝匣又稱「鏡匣」,古時亦稱「鏡奩」,《說文解字》中寫作「鏡籢」;又因梳妝時需將鏡子支起,故北方人也慣稱為「鏡支兒」。我國早期的梳妝匣,所用材質多為木胎髹漆,也有藤編或竹葦制者;唐代發現有瓷製品,宋代已有純木製品;至明便有了用貴重木材如黃花梨、紫檀、紅木等製作的梳妝匣;清代以降,所用材質基本與明代無異。明清時期的梳妝匣多為硬木所制,間或也有樟木、楠木製品。「便攜」是這類梳妝匣的基本特性,由此又構成了其形體小巧的特徵。這種梳妝匣現在存世量尚大,從大量實物看,無不精緻美觀。結構上也可謂爭奇鬥巧,各運匠心:有的多屜多鏡,上蓋打開,支起一鏡,面板抽出,板背又是一鏡,可雙鏡前後對照;有的屜形各異,多者有四五具之多;有的前臉不是面板,而是兩扇10厘米左右的厚門,打開,每扇門體上各置小屜二隻;有的匣體開窗,鑲理石、玉石;有的所用銅活飾件造型生動,銅合頁或蝶狀、或蝠狀,鏨出花紋;銅包角鏤空;屜鈕多綴銅花籃、果什等。這里附帶要講的是,鏡匣之「鏡」,歷史上曾經歷了巨大變革,即從幾千年一直沿用的銅鏡,到二三百年前開始使用的水銀玻璃鏡。這一變革,對梳妝匣的演進,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首先玻璃鏡清晰度的大幅度提高,使人對化妝的完美性有了更高更嚴苛的要求,這就使化妝程序、手段更呈多樣,化妝品、化妝用具的專用性不斷增強,由此導致了梳妝匣功能的擴大和結構的日趨復雜。同時,因銅鏡幾千年來多為圓形,這不能不對梳妝匣製做匠人的思維產生影響,故早期的梳妝匣有相當數量為圓形。而自從有了玻璃鏡,梳妝匣則逐漸改成方形。
木製彩繪工藝品屬於觀賞性木製工藝品,是陳列、擺設於櫥、窗、台、幾、案、架之上,供人觀賞的小型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或半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制,產品形象逼真、生動可愛、色澤鮮艷,表現的題材、內容廣泛,有花卉、飛禽、走獸、仕女、歷史人物等。
典型圖案是古代流傳下來而有典範性的圖案。中國古典圖案的遺產很多,按歷史時期劃分,主要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圖案,戰國時期漆器、金銀錯器、刺綉等圖案,秦漢時期瓦當、畫像磚、石刻、織錦等圖案,南北朝時期石窟裝飾圖案,唐代唐三彩陶器、銅鏡、碑刻、金銀脫漆器、織錦、印染等圖案,宋代瓷器、織錦、刺綉、緙絲等圖案,元代雕漆、織金錦、釉里紅瓷器等圖案,明清時期青花瓷器、景泰藍、織錦、刺綉、玉器、雕刻等圖案。它們在藝術上都各具特色。
圖案的思想內容取決於社會的經濟基礎,也是古代社會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的反映。例如,原始社會彩陶圖案的人面魚紋、雙體魚紋就寓意生活富裕,種族繁衍。商周時期以誇張的張目巨口、獰厲威嚴的獸面紋象徵奴隸主階級的權威。在形式上,採取器形中軸線、兩旁對稱的方法,表現出雄偉、穩重、庄嚴的藝術效果。戰國時期青銅圖案常以活潑優美的幾何形與動物變形穿插組合,並採用耕耘、戰斗、狩獵、宴饗、比射、樂舞、採桑等題材,反映封建地主階級政治理想的萌芽。秦漢時期,建立了封建統一的帝國,耕耘、狩獵、宴饗、比射、雜戲、樂舞、車馬等圖案風格寫實,形象概括,姿態生動;在瓦當、銅鏡、漆器、織錦等圖案中還應用「延年益壽」、「子孫無極」、「長樂明光」等吉祥文字,加強思想內容的表達。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長期戰亂流徙的痛苦中追求安定的天國世界,宣揚修生可以輪回轉世的佛教思想成為人們的精神支柱,清瘦俏長、柔美寧靜的圖案形式和超凡脫俗的佛教題材,便成為南北朝圖案風格的主調。隋唐政治安定,物質生活充裕,象徵人間溫暖幸福的圖案題材,如繁花茂葉的卷草,安詳溫馴的瑞獸,嘴銜花枝瑞草、纓珞珠寶、同心結帶的珍禽,綜合各種花卉特徵的寶相花以及象徵豐收的瑞花等,造型豐滿,線條飽滿圓潤、色彩富麗,反映出太平盛世的繁榮景象。宋代,封建主追求靡麗的生活享受,圖案以工緻細膩的寫實風格為主。元代,蒙古族剛勁粗獷的裝飾風格和大量用金的審美嗜好改變了南宋圖案的柔麗之風。明清時期,不少圖案在吸收前代裝飾傳統的基礎上,造型已趨於程式化,在思想內容方面則把社會的政治、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及生活理想與圖案形象結合起來,表現一定的含義,即所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稱為吉祥圖案。吉祥圖案通過以下各種手法來表達它的思想內容。①象徵:根據某些花草果木的生態形狀、色彩、功用等自然屬性表現某一特定的思想內容,如石榴果內多子,象徵多子;牡丹花大色艷,象徵富貴;瓜瓞藤蔓不斷生長,不斷開花結果,象徵子孫繁衍;靈芝配製補葯,服之延年益壽,象徵長壽等。②寓意:用某些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神話傳說,文學典故等題材來寄寓特定的思想內容。例如《漢武內傳》記載東方朔偷食王母仙桃而長生不死的神話,故以桃子象徵長壽。③比擬:賦予某種題材以擬人化的性格。例如梅花在一年中花期最早,被比擬為花中之魁;《孔子家語·在厄》謂蘭花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而被比擬為君子。④表號:將某些題材當作代表某種特寫意義的記號。例如「暗八仙」的八種器物圖案分別為八仙所執的器物,其中葫蘆代表八仙中的李鐵拐。萱草也稱宜男草,表達了婦女祈求生育男孩的願望,也作為母親的象徵。⑤諧音:借用題材名稱的同音字拼成某種吉祥語。例如,蝙蝠、佛手象徵福,鹿象徵祿,金魚象徵金玉等。⑥文字直接表意:如直接用「福」、「壽」、「喜」等字。
2. 。。古代女人用的化妝盒叫什麼。。
中國各朝代妝奩
中國的妝奩文化歷史可謂久矣,遠古人已知用「止水鑒容,流水沐浴」,穿貝殼獸牙飾以頸項。「晨起對鏡奩,曉妝點絳唇」。唐朱慶餘詩曰:「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女為悅己者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
鏡奩同妝奩文化是一對與生俱來的孿生姐妹,也是妝奩文化的重要內涵,鏡奩,俗稱梳妝箱,舊時寧紹一帶也有叫梳頭婆的。若要探尋妝奩文化,遠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新石器時代,1924年甘肅齊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銅鏡,乃是中國最早的鑒容器具,而山東大汶口遺址曾發現一把迴旋紋透雕象牙梳子竟有五千歲的高齡。
春秋戰國時期,漆器製作已有相當水平,至漢更臻完美。江蘇邗江出土的漢代九子方漆奩,外黑里紅,周有三道鎏金銅箍,蓋為銅皮平脫柿蒂紋,內藏絲織物包裹鐵鏡,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銅刷、毛筆、胭脂、首飾等用品,精美絕倫,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對妝奩文化的理解和卓越的設計才能。
古代的銅奩陶奩多呈圓筒形,直壁、並帶有博山式蓋子,一般器腹較深,底有三足,旁有獸銜耳環,盛行於秦漢。其實古代的銅奩陶奩既是梳妝用具,同時還兼作貯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這讓當代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古奩在晉唐後漸漸演化,東晉大家顧愷之在《女史箴圖卷》中畫有兩位正在梳妝的仕女,身旁除有四個奩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蠟台的鏡架,銅鏡插掛在架頂上。
多年前河南鄭州宋墓的壁畫中曾發現畫有鏡台,宋《魏武雜物疏》載:「鏡奩之大者,鏡台出魏宮中」,《法書要錄》亦記有:「恆書如插花美女,舞笑鏡台。」之句,可見鏡台在宋時已很普遍。
1977年武進出土了一具南宋朱漆錢金鏈瓣式漆奩,奩盒上的人物服飾和園林布局成為專家研究南宋習俗和歷史的重要資料。無獨有偶,後來離其不遠的蘇州盤門外又發現一架元末吳王張士誠為其母曹太妃打制的純銀鏡架,架上整鏨的龍須、鳳翼、雀羽、兔毫、花心、葉脈,細如發絲,纖毫畢現,堪稱鬼斧神工,成為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鏡奩經明清兩代演繹派生出繁多款樣,有鏡台、鏡架、鏡箱、鏡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優,前所未有。雕刻鑲嵌包銅綴玉,玲瓏可愛,極具藝術觀賞性,成為明清婦女閨房小姐的終日伴侶,有的甚至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來製作,故宮嬪妃寢室里陳列著一具長高約40×30厘米的滿地浮雕象牙鏡箱,可以設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長達幾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嘆為觀止。
提起官皮箱,人多以為乃官府所用皮箱,其實官皮箱並非官用,亦不是皮製,乃是尺半高前有兩扇門,里置抽屜數只,上有空蓋內藏銅鏡支架的木製梳妝箱。
3. 古代女子塗在指甲蓋上的叫什麼
古代女子把染指叫做「蔻丹」,一般是用顏色比較鮮艷的紅色花朵(鳳仙花,千層紅)。
現在我們做美甲,會把染指甲的東西叫指甲油,古代女子也會染指甲,但所用材料卻是純天然的花瓣,她們管這種天然「指甲油」叫做蔻丹。
最常見的染指甲用的花朵,就是鳳仙花,也叫指甲花。把新鮮的鳳仙花用工具搗碎,直至看到花汁充分搗出,加少許的明礬,然後敷在指甲上,用布包好,等待一段時間,拆開後就會看到指甲呈現自然鮮艷的紅色了,非常美麗。
還有一種染指甲的花,叫做千層紅,染法和鳳仙花一樣。古人用最天然的東西,來美化自己的手指,可見染指甲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很流行了。
(3)古代女人化妝盒圖片擴展閱讀
美甲
美甲,古埃及人就率先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發亮,並塗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現迷人的艷紅。在一次考古中有人曾在埃及艷後的墓中發現了一個化妝盒,裡面記載著:塗上「處女指甲油」為通向西方極樂世界之用。
在我國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染甲的風尚。所用的材料是鳳仙花做法是取腐蝕性較強的鳳仙花的花和葉放在小缽中搗碎,加少量明礬,便可以用來浸染指甲。也可將絲棉捏成與指甲一樣的薄片,放入花汁,等到吸入水分後取出,放在指甲表面,經過連續浸染三到五次,數月都不會褪色。
美甲不僅是美麗的標志,還是地位的象徵,中國古代官員還用裝飾性的金屬假指甲增加指甲長度,顯示尊貴地位。
參考資料
網路-美甲
4. 古代女子洞房讓人臉紅的壓箱底寶貝,究竟有哪些
中國古代,封建思想嚴重,重男輕女。所以中國古代自有女子足不出戶,笑不露齒,男女授受不親,的說法。她們只能在家裡相夫教子。
第六件:「白綾」。這個作用是男女在性交過程中,女性第一次會有落紅,把白綾鋪在身下,可以用來證明女子清白。
第七件:銅盒,裡面說白了裝的就是性葯物,但具體是什麼性葯物,無從知曉。
第八件:銀托子,說通俗點就是女方送的男性自慰器。用在女子懷胎或者不可避免地月經之時。
5. 女人在古代是什麼樣的呢

唐朝前期是婦女著男裝的盛行時代。一次唐高宗和武則天舉行家宴,他們的愛女太平公主一身男性裝束,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皂羅折上巾,身上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飾物,有紛(拭器之巾)、礪石(磨石)、佩刀、刀子、火石等,以赳赳男子的儀態歌舞到高宗面前,高宗、武後笑著對她說:女子不能做武官,你為什麼作這樣的打扮(《新唐書五行志》)?太平公主男裝,就其個人來講也不是偶然的,她是一個「多權略」的女子,是唐初在武後、韋後之下的第三個有權干預政治的女人,而韋後自知智謀不及她,因而對她有所畏懼。她參與武則天的謀議,武則天也最喜歡她。武則天末年,她與唐中宗、張柬之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等,使中宗繼位,以後又與唐玄宗清除韋後勢力。玄宗初年有七個宰相,其中五位是她的人,因此「軍國大事,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這種情況為玄宗所不能容忍,乃誅其黨,賜死公主(《舊唐書太平公主傳》)。太平公主的男裝,一是她的性格像男人,故喜著男服;一是干預政治,不願脂粉氣太重,以男裝具其威儀,助其施展政治才能。
《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玄宗時宮中婦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即宮內宮外,貴族民間,多有女子身穿男式衣衫,足蹬男人皮靴,女子服裝男性化了。唐武宗時也有女子身著男裝。武宗妃子王氏,善於歌舞,又曾幫助武宗獲得帝位,是以深得君王的寵愛。王妃體長纖瘦,與武宗的身段很相似,當武宗畋獵時,她穿著男子的袍服陪同,並騎而行,她與武宗的形象差不多,人們分不出來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妃子。武宗還想把王妃立為皇後,宰相李德裕以妃子娘家寒素和本人無子為理由,反對冊立,遂使王妃失去執掌後宮的機會(《新唐書後妃傳》)。王妃的男裝顯然是武宗所欣賞的,至少是被武宗所接受的。男人女人生理不同,服飾式樣有差別也是自然的事情。但古人的傳統觀念,把男女服裝絕對分開,不得摻雜、逾越,否則將要遭到譴責。如男子穿婦人服。
三國時以清談著名的思想家何晏「好服婦人之衣」,被另一思想家傅玄指斥為穿「妖服」。女子穿的男裝,也被視為妖服,所以正史《五行志》里往往設有「服妖」一目,責備女子的男裝,如《新唐書五行志服妖》在寫出太平公主男裝事實後,接著說「近服妖也」,加以貶責。
男女裝混穿,在正統的觀念里是嚴重的政治問題,而不是生活小事,更不是個人興趣的事情。傅玄說:「夫衣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內外也。」原來統治者認為男子主於外,女子主於內,故有男女的服飾制度,使男女各守本分,不得僭越,若女子男裝,會
出現牝雞司晨的事,是家庭的不幸,國家的不幸。傅玄還舉例子,說夏桀因寵末喜戴男子冠亡國,又說何晏本身遭到殺身之禍,而且三族皆被夷滅(《晉書》)。所以封建時代,男女服制的不同,是男尊女卑的反映,不許女子著男裝是統治女子的一種手段。
6. 山西北白鵝墓地,檢出美白化妝品遺存,距今有多久的歷史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我們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化妝品也是各式各樣,讓人們更顯得年輕態。但是古人們也是很愛美的,而且古代雖說沒有如今先進的提取技術,但是在那時也有美白產品。也許很多人都不會相信,覺得怎麼能那麼神奇,但是古代人們就是那麼具有智慧,最近在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就發現了距今有2700多年的女性化妝盒子,並且經過檢測在化妝盒內還有類似美白的殘余物質。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挖掘那些古代墓地,不僅能夠了解古代時候發展速度,更能對我們如今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讓我們通過歷史有更多面對當今生活的靈感。不僅如此,這些出土文物更是我國歷史源遠流長的體現,能夠通過了解文物講我國歷史的記憶碎片拼成完整的歷史畫卷。
7. 山西垣曲出土化妝盒全公布,古人的化妝品盒有多精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買櫝還珠的故事,大概講的就是一個人去到賣珠寶的店裡,看上了一款精美的盒子,於是為了得到盒子,就買下了這個珠寶,最後把珠寶退了回去,只拿走了盒子。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發生。
從這就能看出一個東西它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他的外在也固然重要,好的外在能夠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而在我們古代,化妝品也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在2021年6月2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在山西垣曲縣北白鵝墓地出土的七件青銅盒的信息,這是目前所有同期墓葬中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盒。這七件青銅盒出土於三座墓葬,這三座墓葬均為女性墓,這七隻青銅盒有兩件為車型盒,五件為長方體盒,造型非常的小巧精緻。這七隻青銅盒有的青銅盒中有殘留的油脂性物品,所以專家猜測這七隻青龍盒可能是墓葬主人生前用來裝化妝品的化妝盒。而且根據這批青銅盒的造型和材質,這可能是當時貴族女性的首飾化妝品盒。
從這就不難看出,我國在很早以前,人們對於化妝品首飾盒就十分重視,而且從這些物品的能夠更加了解當時社會貴族人民的審美。也能夠幫助人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的歷史。而這些化妝品首飾盒造型,我想也會給很多設計師一些設計方面的靈感。
8. 唐朝女子梳妝用的銅鏡,能照清楚人嗎
可以。
在唐代的時候,銅鏡的製造業已經非常完善了。鏡子一面打磨光亮,用來照,另一面裝飾各種復雜的紋理圖案,中間有些還配有圓孔,用來搭在專門放鏡子的台柱上。
我們現在看到的以前的鏡子都是埋在了地底下不知道多少年,肯定會磨損嚴重,所以給我們一種看不清楚的錯覺。以為以前的銅鏡看人都是模模糊糊的,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隋唐時期銅鏡的特點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
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致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9. 古代化妝盒薛匣值錢嗎
要看它是哪個年代的,手工好不好也是一方,還要看他它是用什麼料做的,光憑一點是不能決定他值不值錢的的。
10. 山西垣曲出土了古代的化妝盒,這些文物距今有多久的歷史了
2021年6月2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北白鵝墓地的發掘結果。 墓地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發現一些製作精美的銅盒,應該是女貴族存放化妝品的容器,對研究古人的生活狀況具有重要意義。那麼,這些文物距今有多久的歷史呢?我們來看一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根據墓葬及其他出土物的排列分析,出土的銅盒墓葬中埋藏了大量的青銅容器,墓葬的規格非常高。根據現有的考古資料推斷,這些文物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