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女圖片 » 綏芬河美女司機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綏芬河美女司機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25 22:24:27

A. 綏芬河在哪

4月15日,綏芬河口岸。這也是綏芬河第三代國門。張濤攝
76歲的李恩泰在中俄邊境小城綏芬河生活了一輩子,他從沒想過,這座中國東北邊陲的「百年口岸」,會以這樣的方式「出名」,比當年用暖水瓶換魚的故事動靜還大。
1987年,綏芬河市與俄羅斯的波格拉尼奇內市,用兩張白紙和復寫紙完成了第一筆交易。1000隻氣壓暖水瓶和10萬公斤蘋果,交換了3萬公斤比目魚和5萬公斤明太魚,小城從此成為中俄邊境線上耀眼的「珍珠」。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這個位於黑龍江東南角、曾被人戲稱為「要用放大鏡才能在地圖上找到」的中俄邊陲小城,突然成為舉世目光聚集的焦點: 3月27日至4月13日,經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確診新冠肺炎,還有無症狀感染者38人,一時間常住人口僅7萬的小城成了抗「疫」前線。
綏芬河在哪?為什麼是綏芬河?這座百年口岸的誕生與發展,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偶然,也孕育著各種各樣的必然,從幾個歷史長河的精選片段中,我們來尋找答案。
因融通而生
每天上午9點30分左右,都會有一趟「綠皮」火車緩緩駛離綏芬河火車站。和大多數「綠皮」火車一樣,它的內飾十分普通,不過這趟列車車頭上懸掛著中國國徽,彰顯了它國際列車的身份。
火車開行5分鍾左右,會從一座橋身上鐫刻著「1903年造」的鐵路橋上穿過,這座曾被稱為「遠東第一橋」的俄羅斯風格鐵路橋歷盡滄桑。
再過幾分鍾,它會穿過擁有高高穹頂、俄式窗廊的百年綏芬河老火車站,穿過3號洞、2號洞,穿過國境線,駛向不遠的俄羅斯小站格羅迭科沃……
1903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綏芬河鐵路交涉局」,綏芬河第一次以一個城市的身份出現在地圖上。
如果沒有鐵路,也許根本不會有這座城市。最初,小城與鐵路本無緣。
19世紀末,沙皇俄國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在中國領土上修建了一條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連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東鐵路」。
這條鐵路原本打算在當時的東寧縣三岔口修建,並以東寧境內水系綏芬河作為站名。可修築中工作人員發現,當地的地質結構並不適合修建鐵路,鐵路只得向北移動了50多公里,這就是現今沒有綏芬河流過的綏芬河市。當時,小城依山而建,林木豐茂,我們至今也很難在文獻中准確找到對其之前歷史的更多記載。
1903年中東鐵路建成,因其距俄羅斯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16公里、距俄遠東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的獨特地理位置,迅速成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這也奠定了綏芬河地區交通、通訊、通商的基礎,使它得以與符拉迪沃斯托克、哈爾濱近乎同步的發展。
據綏芬河市官方史料記載,1923年3月,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設綏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東省特別行政區綏芬河市;1933年7月,綏芬河公署成立,隸屬偽北滿特別區公署。1930年代,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個國家的使節和商賈雲集於此,文化和經貿交流異常繁榮活躍,五顏六色的各國旗幟林立市區,時稱「旗鎮」和「國境商業都市」,並獲得了「東亞之窗」的美譽。綏芬河還在中國東北邊陲最先開通了火車、汽車,最先有了電燈、電話,被冠之「文明中心」。彼時,來自內地和多個國家的商人有1萬多人,常年往來於綏芬河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之間,從事邊境貿易,人稱「跑崴子」。
在今天已經被改造為中東鐵路紀念館的綏芬河老火車站內,通過一幅幅老照片,我們可以窺探到鐵路為這座邊陲小鎮帶來的繁榮,而在綏芬河老城內,一座座俄式建築,也記錄了這座小城曾經的繁榮。
與鄰國俄羅斯的交流、融通,是綏芬河與生俱來的特質。
因窗口而興
在綏芬河新國門的連廊內,在綏芬河老火車站的展廳內,在綏芬河博物館的展示牆上,你都會看到一張關於元宵節燈會的老照片。
1987年,當時的國務院經貿部授予綏芬河市對蘇開展貿易和經濟合作的許可權。山城站在了新的歷史起跑線上。從此,田園般的生活中注入了「國際意識」。燈會,亦是如此,那時候,每年的元宵節燈會,幾乎就是一場貿易洽談會。
改革開放初期,綏芬河還是一個「一條馬路、一盞燈,一個喇叭全城聽」的萬人小城。隨著中蘇關系緩和,上世紀80年代末,綏芬河市開始與相鄰的波格拉尼奇內開展貿易合作。貿易一開,綏芬河迅速成為中國東北開放的一扇窗口。
在不斷探索中,邊境貿易在綏芬河慢慢展開了。1987年10月26日,綏芬河與濱海邊疆區易貨貿易正式開通,在天長山腳下小綏芬河南中俄邊境附近,雙方設立一處鑄鐵手動擋桿,用以規范過境人流和車流,這就是綏芬河的第一代「國門」,現在,這道國門正安靜地佇立在綏芬河的中俄邊境線上。
已經退休的原綏芬河市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李恩泰,以前總願意和老伴一起到綏芬河國門那走一走,看看已經正式投用的第三代國門,再看看已經「退役」的第一代、第二代國門。
「興邊通貿,讓綏芬河有了今天。」李恩泰說。
1991年10月1日,第二代國門落成使用,綏芬河擁有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國門。
如果說第一代國門見證了綏芬河現代邊境貿易的開始,那麼這座集過客、過貨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建築,見證的則是綏芬河口岸的迅速成長。從上世紀80年代末汽車臨時過貨運輸口岸到1994年成為國家客貨運輸一類口岸,綏芬河在貿易中迅速成長,一個邊陲小鎮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境商都」。
2012年8月,綏芬河第三代國門正式開始建設,2014年底新國門建成。第三代國門高51.8米,長81.8米,跨度54.1米,雙向8車道通行,國門主體建築共分九層,氣勢雄偉。
站在新國門上,人們可以眺望對岸的俄羅斯和往來中俄兩國的車輛、人群,還可以看到手動擋桿的一代國門和已經「退役」的二代國門。
「從鑄鐵擋桿、到二代國門,再到今天雄偉的新國門,它們記錄了綏芬河市的發展,也記錄了綏芬河作為中俄經貿往來窗口的日益繁榮。」李恩泰說。
作為中國向北開放的窗口,從來都是綏芬河的使命。
因流動而靚
初到綏芬河的外地人,常會誤以為自己走出了國門。
這里可以用盧布作為流通貨幣,滿大街都是俄語標牌,金發碧眼的俄羅斯人在街道上幾乎隨處可見,其貌不揚的老大爺,可能也會說上幾句俄語。
在綏芬河,幾乎人人心裡都裝著買賣,如果你和一位等紅燈的計程車司機在不經意間提起匯率時,多半他會隨口說出來,因為他很可能還經營著一家小型貿易公司。
這一切,都源於市場給綏芬河人留下的深刻烙印。
「不管在街上還是商店,大人小孩見到老外就說『欠欠』(交換之意),隨時隨地就做買賣。」綏芬河商人李佰波回憶當年場景時說。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輕工產品匱乏,成就了綏芬河的「易貨貿易」。當時綏芬河幾乎全民「欠欠」,當地人站在街上用旅遊鞋、運動服等輕工產品交換俄羅斯人的手錶、呢子大衣、望遠鏡等物品。
「那時候在此地做買賣的,三分之一是本地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綏芬河每天有一列回俄的列車,乘客全是扛著各種大旅行包滿載而歸的俄羅斯人。」李佰波說。
幾年前,「欠欠」重現綏芬河,不少俄羅斯人又來「擺攤」,一時間勾起了許多綏芬河人深處的記憶。起初,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不能直接溝通怎麼做買賣,有一個計算器就夠了。要多少錢,直接按下數字,你來比劃我來猜,其實也不是問題。
「隨著『欠欠』,語言什麼的也就都會了。」李佰波說。
為解決這種散亂無序的交易狀態,綏芬河市籌建起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五層樓宇,取名青雲市場。正是這個擁有560個攤位的市場,讓綏芬河一躍成為當時中俄沿邊開放地區最活躍的商貿中心之一。
「那時生意太火了,一個月賺幾十萬的人有不少。」48歲的浙江商人蔡慶輝是第一批入駐青雲市場的客商。他回憶,那時的商場人山人海,喧囂不絕,成為中俄商家眼中的「淘金地」。隨著中俄傳統邊貿變化,如今青雲市場商品覆蓋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等上萬個品種,成為中國南方輕工產品和機電產品開拓俄羅斯市場的「門面」。利用多年積累的俄羅斯客商與人脈,青雲市場正向對俄電商、娛樂、餐飲、文化、旅遊等多領域進軍,近幾年平均年交易額達10多億元人民幣。
疫情來襲前,俄羅斯女孩列娜非常喜歡來綏芬河購物。「中國商品性價比很高。」列娜告訴記者,她來自俄羅斯海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距離綏芬河約200公里,她常搭乘客車往來兩地。
先購物,再去馬克西姆餐廳吃飯,周末的時候可以在綏芬河的電影院看看電影,在酒吧里聊聊天……
那時,寬敞、整潔的綏芬河客運站國際候車大廳里,經常可以看見數十位像列娜這樣喜歡中國商品的俄羅斯女士,帶著厚重的包裹排隊候車,符拉迪沃斯托克、烏蘇里斯克、斯拉維揚卡,在這些城市中,綏芬河是個響亮的名字。按規定,她們每人每次最多可攜帶50公斤貨物出入境,這里的長途客車特意加掛了貨物拖車。
流動,是口岸和口岸人的天然基因。
因「大愛」而「戰」
許多綏芬河人都說,這座小城現在太難了,小小的肩膀扛起了不能承受之重。疫情來襲之初,綏芬河一直保持著本土病例為零的紀錄。如今,往日繁華的口岸,不得不按下客流暫停鍵。
綏芬河是中國僅有的兩個擁有公路、鐵路兩個一類口岸的對俄口岸之一,也是中俄經貿大省黑龍江最大的口岸,其公路口岸擴能改造完成後,有24條出入境旅客通道、12條貨檢進出境通道,口岸年通關能力達到600萬人次、車輛55萬輛次、貨物550萬噸。鐵路口岸經過多年擴能改造,換裝能力達3300萬噸。
客流雖然按下了暫停鍵,但口岸的窗口職能,依然在發揮著作用。綏芬河是俄羅斯遠東地區許多城市的「菜籃子」,這幾天,綏芬河的蔬菜大棚里,員工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依然忙碌著,他們種植的蔬菜,將由俄羅斯運輸公司協助出口至遠東地區。作為中俄最大的鐵路貨運口岸站之一,標志著這座城市活力的火車笛聲依然不斷在小城上空鳴響,一輛輛俄羅斯進境的貨運列車,還在承載著兩國的經貿往來。
邊陲小城拉響疫情警報,國家和黑龍江省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國家衛健委日前已經組派工作組和專家組趕赴綏芬河;一些從湖北歸來的黑龍江省醫護人員,剛剛結束休整,又重新披上白色「戰衣」趕赴口岸一線,為了同胞的健康,為了全球攜手抗疫,保持拼勁打好新戰「疫」。
黑龍江省對所有入境人員實行閉環管理、分層救治,綏芬河則全市總動員,全力戰「疫」。
小城大愛,春暖無聲。邊境線上冰凌花已經破冰盛開,戰「疫」過後,百年口岸必將煙火重生,喧鬧重現。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B. 橋四爺的身份

在哈爾濱伏法喬四喬大俠,很多哈爾濱人的第一反應不是厭惡而是崇拜,都說他死的壯烈,是條漢子,還說在他統制下治安好的多,至少黑槍不泛濫。

其實四爺本來不姓喬,姓宋,名永佳。四爺小時候在家裡排行老四,在他家的村頭有一座橋。他每天早上都去橋上呆上一會(狠人都有怪癖),後來出來跑江湖不能把真實姓名透露出來,所以就化名成與橋諧音的:喬姓了,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喬四。至於四爺的真實姓名很少有人知道。

關於四爺發跡的歷史那就長了要是說估計比壞蛋那部書還要長,大概的一個過程就是他本人從一個包工頭起家與各個道上的勢力爭斗,最後統一了黑龍江乃至整個東北的黑道,其實四爺不是象「謝文東」說的那樣有勇無謀,如果四爺沒頭腦能一統黑道嗎?能跟政界要員打交道嗎,至於後來得罪中央某位領導人,那也是不知情的情況下得罪的

喬四的起家主要靠的是當時承包老城改造的拆遷工程,哈爾濱遍地是刺頭,這拆遷的活雖然利潤豐厚可決不是個好乾的活。眼看工程要開工,喬四把住戶招到一起,一菜刀把自己的小指給剁了下來。當眾說:「誰要能照著做一遍,就可以不搬。」結果沒人應聲,拆遷任務很快圓滿完成。因為事情乾的乾脆利索,喬四就此紅了起來,結交了不少包括副市長在內的大員,從此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護傘。

喬四在發家後手下攏落了不少炮手,最有名的是個姓李的朝鮮族人,個頭只有1。68,下手卻特別狠,在喬四落網後他隻身闖了京城,控制了北京西城的多數朝鮮飯館,直到幾年前才伏法。喬四在有了錢後除了賄賂高官就是每天歌舞昇平,花天酒地。當時有個說法是「夜夜做新郎」,但不破壞社會治安。

八十年代末哈爾濱的黑社會主要有2大1小3股勢力,其中能和喬四相提並論的是開舞廳的郝瘸子,楊饅頭。喬四和郝瘸子最後因生意問題翻了臉,郝瘸子被喬四手下的炮手用獵槍打斷了雙腿,落下殘疾。從此喬四一人獨大,稱霸了整個哈爾濱市。

喬四的被捕很偶然,有兩個版本,一是說李瑞環在哈爾濱視察時,車隊正行進,被喬四的賓士車給超了,李瑞環很納悶叫查查,最後一查發現是黑社會。

喬四就此上了黑名單。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瑞環下榻酒店時,看見前呼後擁來了另外一群人,李瑞環就問是哪位中央領導。手下的不敢說,李瑞環回京後知道了真實情況馬上批示要嚴辦。

後來的抓捕過程是中央直接派人接管了下屬的公安局。喬四團伙主要骨幹基本是同一時間全體落網。

最後喬四被判了死刑,立即執行,死刑的地點是在個荒山的上,四面圍滿了武警,據說喬四死的時候很鎮靜,只說了句:「我這輩子,夠了」

行刑的當天,哈市人民大奔喪,人人黑西服,胸前白花,幾百輛車排成長龍在警察眼皮底下遊街,警察也無可耐何。

喬四死後,哈爾濱的黑社會勢力一時間如鳥獸散,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不久就又恢復了原氣。喬四的姐姐後來還在靠近大學的地方開了個舞廳,每天門外停的居然全是警察牌照的車。

喬四的故事在幾年前被搬上了影幕,拍成了電視連續據,不過主人公換成了個英勇的公安戰士。

喬四喬大俠的故事在哈爾濱已經成了一個真正的傳奇,很多哈爾濱人懷念喬四統制下的好治安,至少黑槍不泛濫。。

傳聞這位大哥在行刑前連斃七槍才倒

自然 這也是聽說...

當年在超李瑞環車的時候李問這黑A88888的賓士是誰的?

陪同省長想了半天回答說是:喬四爺的。沒說喬四而是帶個爺子

可見這位大哥當時的地位。

唯一一個統一了黑龍江地下社會的人,不能說統一,

只能說在黑龍江沒人不給他面子,因為他狠。出來混的人都講狠,

可在當時的黑龍江沒人比他更狠,在哈爾濱更是囂張,

電話一響市局副局馬上到,更為人所知的就是太陽島別墅,

在當時價值400萬以上。裡面很奢華。用來賭博,娛樂聚會。

東北這些年來向來都只是一個地方一個霸.

而喬四的名聲經歷多年也未成被人淡忘。

很多四,五十歲的人至今也都記得他

道上的人更多的是羨慕和敬佩這位大哥。

喬四行刑後由其姐姐開了家飯店每天爆滿

門前車水馬龍而數最多的則是公安市委的車具多。

這也正應了他那句話:「我這輩子,夠了」。

如果知道是LRH ,不用說他就是咱們也知道不能硬碰更何況四爺,所以說有時候也的認命啊,最後抓四爺的人都是中央派來的特警和國家安全局的人來的,大約幾千人吧

四爺跟政府談判說只要不殺他他就給中國修一條高速公路(一條高速起碼要20億以上,還的是最短的高速),但後來也沒成功。最後也被斃了。

至於四爺當年怎麼具體叱吒風雲的你來東北隨便找個混過的人都能給你講上幾天。

好了 就說這么多再次希望各位不熟悉的人不要裝明白你裝不要緊不要壞了我們四爺的名

喬四爺當初在哈爾濱號稱「夜夜作新郎」,當時在哈爾濱可謂橫行一時。他最開始包建築工程,發了家,同時養了一批打手專門替他收保護費,搶女人,砍人。當時所有的工程項目都必須經他的手往出包,第一,他和黑龍江省高層關系很密切。第二,沒有人敢和他搶生意。他還收取保護費,沒有人敢不交。喬四在哈爾濱的坐駕是一輛黑色賓士,車號是黑A88888,他的車沒有交警敢攔,所有哈爾濱的車見了都要讓路,比警車開道還管用。只要他看上了大街上哪個女人,就如同香港電影黑社會一般,車停到你身邊,然後竄出兩個人給你架到車里,開起來就走,他強奸過後一般會給10000元,那時好象是90年代中期,10000不少啊。被他糟蹋的良家婦女可以說不計其數。加上妓女,交際花,所以他號稱「夜夜作新郎」。如果哪個有錢人想把仇家作了,只要找到喬四,給足夠的錢(據說一條腿10萬,一條命30萬),保管哪個仇家死掉。喬四不僅和黑龍江省公安廳等狼狽為奸,而且是省長的座上客。當時喬四在哈爾濱可謂風光無限,連我們家鄉那裡(在哈爾濱東北380公里)只要誰說和喬四爺有關系,那馬上成老大。可以說在黑龍江的范圍內,沒有人能夠管得了喬四。但喬四有些太過囂張了,所以造成了日後的失敗。李瑞環到哈爾濱視察,前有警車鳴笛開道,所有的車都讓了,只有一個車竟然從李瑞環的車旁超了過去,就是喬四的賓士。李瑞環當時大為憤怒,但是只是問了一句是「誰的車」,答是「喬四的車」。然後在沒說什麼。後來在哈爾濱有人向他反映喬四的事情,他最後痛下決心,要敲掉喬四。回北京後,為了怕黑龍江省公安廳走漏了風聲,直接從公安部派人下來抓喬四,結果還是被喬四提前知道,並逃脫了。最後在一個計程車里被抓獲

李正光在哈爾濱人的記憶中整整消失了十年。

十年前的「8.10」之夜,操縱冰城黑道數年的「老大」喬四栽了,當地黑社會的25個總舵主中傾刻間19個落入法網,惟獨他--號稱喬四集團的「一號殺手」的他,神秘地消失了。
十年前審理喬四一案的工作人員或調動或退休,我們頗費周折地找到了當年黑龍江省高法刑一庭副庭長李奎海,當時他是喬四一案的審判長。現已升任法院院長的李奎海回憶說,喬四一案中對李正光有所涉及,從案卷看李的罪行好象比喬還要重。但因為時間久遠,具體的就記不清了。

李正光何以一逃就是十年?媒體說李是「憑借復雜的社會關系和多年的反偵查經驗」。哈爾濱市公安局辦案人員鄭映則透露,李正光得以逍遙法外,是因為無論黑道、白道都敬重他是條血性漢子,很多人當他是朋友。他舉了一個例子。喬四那年和楊饅頭爭拆遷工程--當時政府的動遷、規劃、基建等部門在城建中十
李正光很快成了喬四的左膀右臂。哈爾濱南崗公安分局的方波印象最深的是,楊饅頭、小克、小飛、郝瘸子四個在哈爾濱響當當的黑幫頭面人物幾年後被喬四收編時,五人每每言語不和,欲拿刀動槍時,都是靠李正光上下協調。這五個黑幫頭目誰都不是吃素的,但李正光說話,他們肯聽。以「仁義」打天下,李正光的名聲至今仍存。采訪中我們遇到一個已經洗手不做的黑道人物,他的回答斬釘截鐵:你們放心,關於李正光的事,我什麼都不會說,我不會出賣朋友。
官方的統計數據說,以喬四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集團三年間作案130多起。喬四靠威脅恫嚇「釘子戶」起家到發跡也就是那三年時間,李正光功不可沒。
不管是黑吃黑、還是爭霸逞強,沒有李正光出頭,精彩程度就要打折。一些知情人回憶說,每次惡斗都是李正光砍出第一刀,打出第一槍,沖在最前面。他是純粹的職業殺手,動作麻利,彈無虛發,刀刀致命。他緊綳的嘴角,冷睃的目光很配他「第一殺手」的名號。
喬四。此人真名叫宋永佳,因家住某橋頭,排行第四,故得此綽號。
當時在哈爾濱橫行一時的除了喬四以外,還有兩個人,一個叫郝瘸子,另一個叫小克。郝瘸子有一個令人同情的童年。從小因患小兒麻痹致殘,一歲時父母離異,在缺少愛的環境里鑄就了他一副冷酷的心。他對人生、對社會有的只是恨。他說"別看我瘸,我要在社會上立根棍兒(即出人頭地)。"在學校時,稍不隨意他就揮拐打人,別人的一分錢他也要搶。從1980年起,先後就因流氓、賭博、斗毆、盜竊被拘留六次、判刑一次(三年),還因賭博被罰款2000元,因嫖宿被罰款5000元。在道里區誰要觸犯了他,他就斷喝一聲"我是道里雙拐",隨即指使其走卒刀槍相見。l987年11月,郝瘸子從蘇州往哈爾濱市批發魚,在蘇州居住期間與同去的一人發生爭吵。為報復此人,他糾集了20餘名同夥,分乘三輛計程車,手持大刀、鐵棍、螺絲刀等凶器,到各處尋找這個人。當發現此人跑進一飯店後,他就指揮同夥沖進飯店大打出手。店主聞訊出來勸阻,竟被砍傷左臂。隨後,他們將此人綁架到一大壩旁,不顧天寒地凍,扒掉他的衣服,用樹條劈劈啪啪一頓抽打,直打到這個人鑽進車底下再三求饒,郝瘸子與其同夥才揚長而去。 喬四馬上應和道:"這小子太狂了,是得修理他。"
曾幾何時,喬四還僅僅是一名小小的瓦工,但在工作中他發現政府的動遷、規劃、基建等部門在城建中十分頭疼"釘子戶",喬四瞅准了這個行當,網羅幾十個弟兄,專門"幫"政府拔"釘子戶"。憑借耍手腕、行賄和施暴,沒過多久,即成了哈爾濱市龍華建築工程公司副經理、龍華一工區主任。

1986年5月,喬四因為承攬新發小區拆遷工程與另外兩個拆遷隊發生糾紛。他在工地大打出手,先傷一人,後又用啤酒瓶打昏另一人。他還氣焰囂張地宣稱:"這兒的活不準你們干,都滾。"迫使另外兩個拆遷隊退出了這一拆遷工程。

喬四以8萬元承包了道里菜市場的一部分拆遷工程,轉手一倒賣,就賺了10萬元。在北環路拆遷工程中,喬四獲暴利63萬元。幾年過去,喬四就霸佔了哈爾濱市大部分拆遷市場,拆遷一行幾乎變成了"喬四天下"。

小克和郝瘸子也均有合法身份作掩護,一個是公司經理,一個是酒店老闆,但他們得以發家和積累財富的主要手段是賭博。在賭博中,小克最高一次抽頭就達9萬元。他們賭博,常常一次輸贏就是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

喬四等人不僅手段殘暴,生活也可以說是花天酒地,荒淫無恥。

他們有的建有佔地4000平方米的豪華鄉間別墅,有的擁有高級轎車和現代化通訊工具。在酒席上點一首歌,喬四隨手即可甩出2000元酬金;去酒店吃飯,要佔最好的單間;到高級賓館住房,要包最高級的房間,即使已住了客人,也得給他馬上搬走…… "喬四"等人也明白,要想不出事只靠打打殺殺是不行的,必須要找到靠山。於是他們利用金錢和美女將幹部隊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拉下了水,其中包括個別公安司法機關的幹警。他們被拉下水後,置黨紀、政紀和法律於不顧,有的為其巧取豪奪大開綠燈,有的為其出謀劃策充當"軍師",更有甚者,在他們犯罪被抓獲後,竟利用職務之便為其開脫。這些人成了他們進行犯罪活動的保護傘。
據有關部門調查,在這些"保護傘"有關案件中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有九起,涉及到省人民銀行、省委辦公廳、哈爾濱市車輛廠、省供銷社、哈爾濱市汽車公司及其他部門的一些幹部。
喬四自認為是幾個團伙中的"老大",是所謂"上海灘的黃金榮"。有一次他和公安局的人半開玩笑說:"你們要抓哈爾濱的混混嗎?交給我喬四好了,保險無一漏網。"

喬四披著合法的外衣,頭上掛著哈爾濱市龍華建築工程公司副經理和龍華一工區主任的頭銜,冠冕堂皇,平時裝成正人君子,和一些"上層人物"打得火熱。當他聽說專案組調查他的問題時,笑嘻嘻地對專案組的同志說:"你們查我干什麼,我喬四比松花江的水還清。"就在被捕不久前,喬四還給專案組傳話,要求"有空聊聊"。

01小組分析了喬四的心態,決定將計就計:"你不是要探聽我們的虛實嗎?我們就請你來,讓你自投羅網。"

彭蘭江在電話里找到了"喬四",約他下午6點鍾來專案組"聊聊"。

果然,6時整,喬四坐著"別克"轎車來到了專案組。

他下了車,抬頭看了看道里區經緯頭道街調查組的駐地,悠然自得地走進大門。心想,你們今天終於請老子上門了,看你們能把老子怎麼樣?

夏日的余輝抹在辦公室的玻璃窗上,整個房子鍍上一層橘黃色,彭蘭江像個沒事人似地坐在椅子上和黃治國下棋。喬四進門以後,他沒有站起來,只是欠了欠身,說了聲請坐,喬四找了個位置坐下。他和黃治國繼續進行"楚漢大戰"。

在門外,機警的幹警已把喬四的"別克"調出調查組大院,司機也被嚴密監視起來。這些,老奸巨滑的喬四竟然一點也沒察覺。當司機發覺想要反抗時,特警們一個漂亮的擒拿立即把手銬戴到了他的手腕上。

屋內,喬四一看氣氛"融洽",也大模大樣的翹起了二郎腿,點燃了一支煙,優哉游哉地吸了起來。

"彭處長,聽說你們在調查我,我可是恨死那些黑社會的人了。"

"你的情況,我們知道。"彭蘭江一語雙關地說,"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遭劫的在叫,在劫的難逃,對吧?"

喬四不知所措地點了點頭,他正想再對彭蘭江進行試探,沒想到彭蘭江單刀直入地問了他一句:"你說你不是黑社會,可別人說你喬四是,昨天還有人看見你和小克在一起吃飯。"

喬四一聽"小克"二字,一下緊張起來,"哪的話,彭處,天理良心,我喬四絕不幹那種傷天害理的事。至於小克,我和他沒關系,再說他前兩天去了綏芬河,不在哈爾濱。"

這正是老彭所要了解的,今天的行動一開始就聽說小克不在哈爾濱。小克到哪去了呢?從喬四嘴裡知道了小克的下落真是意外的收獲。

彭蘭江不由得眼睛-亮,立即又逼問一句:"你胡扯,昨天我還在電話里找小克了呢!"

彭蘭江順手抄起電話,表示要撥號,順嘴問了喬四一句,"小克的呼號是多少?喬四沒察覺到彭蘭江是用計賺他,順口答道:"126呼10號,你呼吧,保險不在,我還能騙你?"

老彭緩慢地放下電話,轉身很嚴肅地問喬四:"你還知道小克些什麼?"

喬四見彭蘭江面色不對,這才下意識地往樓下一看,幾個晃動的人影已把樓道堵死,他一下覺得勢頭不妙,趕緊站起身來,要走。

彭蘭江把手一揮說:"你走不了啦!"

"怎麼,彭處,你要抓我?"

"抓你喬四就不行嗎?"說著老彭把大手往桌子上一拍。

01行動組的成員聽到暗號,迅速沖了進來,幾支槍口同時對准了喬四,喬四狼狽一笑:"彭處,別開玩笑吧?"

彭蘭江掏出早就准備好的逮捕證說:"誰開你的玩笑,宋永佳,你被捕了!"
其實這樣一個人 我也不明白東北人為什麼這么崇拜他

C. 坐長途汽車中有沒有發生過浪漫或值得追憶的事分享一下好嗎

1995年2月8日,我去深圳打工,坐的是那種並鋪的長途卧鋪客車,兩個人的座位是連在一起的,還蓋一床被子的那種車,和陌生人睡在一起,特別得尷尬。

偏偏那時長途車少,去打工的人特別多,因此一般都很擠。我坐在最後一排,那一排是五個人連在一起的,結果出了車站在路上,司機又讓上了十幾個人,其中四個安排在我們最後一排,讓我們特別擠,所有的人不得不側躺著,才能勉強躺下。

在我身邊的兩個都是女人,不管我側向哪邊睡,都有可能騷擾到她們,因此我七個小時保持一個姿勢,收緊身體,一動不敢動,甚至大氣都不敢出。

第二天早上到了車站下車時,一個女孩子主動跟我打招呼,後來我們就認識了,並且有了不錯的關系。

她在熟悉之後跟說我,之所以會主動打招呼,是因為她從我在車上的表現就知道我是一個老實可靠的男人。她說要是換了任何一個男人,那一晚可能她都會被騷擾,要度過非常艱難的時刻。

這一次的坐車,我想一輩子都不能忘記,時常追憶起,都非常感慨。

不要說,我還真的坐長途車上,遇到過又有趣又尷尬的事。

那是十幾年前。我跟我老公到坐車到浙江去承包沙場。剛好那次車票比較緊張。兩個人的車票是分開的。我這個人一直坐車都是暈車。我看到有一個靠窗的位置,就坐了過去,旁邊還有一個空位置。

車子開了一段路。上來一個男人。他上車左顧又昐的看到我旁邊有個空位置。就坐了過來。我暈車人難受死了,閉著眼睛,不想說話。

誰知這男的坐在旁邊滔滔不絕。東西南北的說個不停。還對我問寒問暖,關心的不得了。我懶的搭理他。

車又開了一段路。那時候長途車是一路有人就搭的。上來一個女人,她也是拿著票左看又看,走到我位置旁邊指著我說。說我的位置是她的,我暈暈沉沉的剛要起來。旁邊的男人,對我說,不要起來,他轉身對那女人說好話,說後面還有位置,這是我老婆,她懷著孕。坐車不舒服,加上他的聲音又大。大家都聽見了,眼睛都望向我這邊,包括我老公。

我又羞又氣,不管這男人出於什麼心裡,人本身就是不舒服,聽他這么一說,心裡就更不舒服。我對那女人說,是你的位置,你就過來坐吧,他瞎說。我不是他老婆,我老公就坐在最後面的位置上。

說完。我就到我老公旁邊的位置上去坐了。

有啊,只不過我要說的不是長途 汽車 ,而是火車,

去年有幸去廈門 旅遊 ,是隨 旅遊 團去的,下午四點的火車,三點我還沒拿到車票呢,送站的旅行社導游,和隨團去的導游都很著急,我不著急,我以為大家都沒有拿到票呢,後來才知道,我們二十五人的小團,只有四個人沒有票,其中就有我,(那次去的大團有千人)

快三點半了,導游告訴我,您的票來了,馬上就到,您太幸運了,是軟卧,(應該是硬卧)我高興的緊接著問,上鋪還是下鋪,導游說下鋪,這事,是不是值得追憶呀?

我拿到票後,隨團導游李姐跟我說,你先進去吧,我說不著急,一塊進去吧,李姐說,有幾個人沒出過遠門,我要照顧她們,還有一家三口,帶小孩的現在還沒有票呢,她告訴我在幾號候車室等她們,我照李姐說的先進去了。。。

眼看到檢票票的時候了,我左顧右看也不見她們的人影,這時再也不能等了,我拿起行李,直奔去廈門的檢票口,這時檢票口已沒有人了,檢票人員說,快點吧,就要開車了,我一路小跑直奔我要乘的車廂,剛放好行李,列車開了,好險呀。。。

車廂里四個人,我跟她們互不相識,其中有兩個男遊客他們是一起的,這一路上我們相處的還不錯,我背的包拉連壞了,我上鋪的男遊客幫我修拉鎖,沒有工具,就到列車員那借工具,雖說沒修好,也還是很感動,表示感謝。

旅遊 七天還是很愉快的,回來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大家都是坐硬卧一起回來的,六個人一起,其中有兩個不是我們一起的,她們兩個是親姐倆,經過一路了解,妹妹五十多歲了,她很有個性,(不知道用什麼詞比較合適)她是先進車廂的,是下鋪,把行李放好她就躺在床上了,當別人問她,你是這床鋪嗎?她很不高興的說,怎不是呀,別人說,你再看看你的車票,看了車票,她才意識到自己弄錯了位置,她很強勢,也沒道歉,我當時坐的下鋪正是她的鋪位,我坐的靠近床頭,因為其他人正在進來,放行李,我坐在門口礙事,此時那女的對我說,你往那邊坐,其實我不礙她的事,

看得出來,她怕別人坐在她的床鋪上,一直都躺在床上,餓了就吃餅干,渴了喝點礦泉水,一路很少起來,

我不拒怕她,而是想了解這人,就找話說,我問她是哪的人,做什麼工作。。。她說她們那的女人都不工作,只有男人們幹活,我問她,平時你都干什麼啊,她說,做飯,照顧孩子,沒事就打打牌。。。我說,你們那的女人挺好的,挺享福的。。。我又說,是這次 旅遊 ,讓咱們相識,咱們這是千里有緣來相會,這也是緣分,她的態度好多了,我們有說有笑,她還讓我看她女兒和外孫女的照片,說著她打開手機,放了一首歌兒,都是緣分惹的禍,氣氛好了很多。。。過了一會她對我說,你冷嗎?我說還行,她說,把她的枕頭給我,讓我靠在床的另一邊,還讓我蓋上她的被子。。。車到站了,她要在這換車,我們互相道別。。。

我想說,出門不管你乘坐任何交通工具,都要守規矩,尤其是那些搶座的,霸坐的。。。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和為貴忍為高,高高興興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跟團出去 旅遊 ,做過幾次大巴,沒有浪漫事情,也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事情,基本是上車走不遠就睡了,醒了時也快到站了。

不過,有一次印象很深,就是遇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

那是去承德壩上,一上車,前座那姑娘就以最大仰角調整了座椅,我後座是個抱小孩的媽媽,我就不忍調整座椅了。就直挺挺的端坐在那。時間長了,困意上來,我就將手搭在前座背上昏昏欲睡,可悲的是,我的手壓住了姑娘的頭發,車一顛簸,她可能感覺到了,突然轉過頭大聲說:「把手拿開!」。我下意識的收回了手,卻發現,這姑娘真漂亮,完全符合三庭五眼的審美標准,且眉清目秀,膚白眼亮。她完全沒有感覺到我的驚訝,回頭又坐那了。到了承德西邊一站,可能是灤平吧,她下了車,我求前面旁邊座位的大叔調整了座椅,恢復了身型。

前兩年坐大巴車從昆明下普洱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要發車了上來一小姑娘,車已出發窗外的小夥子仍在依依不捨的揮手再見,小姑娘也是不忍離開。車還沒出城,小姑娘已經昏昏欲睡,依偎著我了,我問她是不是暈車,她點頭說是,我就說那你睡吧,睡著就不暈了。她就靠著我肩膀睡著了,我雙手相扣抱著她避免她身體晃動和剎車的影響,幾個小時不敢亂動,一直怕打擾她睡覺還怕她說我趁機佔便宜,車到元江她才睡飽了,我問她怎麼會這么困,她說是與朋友K歌一個通宵,是從K廳直接到車站的,加上還有點暈車,所以睡的昏昏沉沉的,我開玩笑說這一路上你是睡舒服了,搞的我腰酸屁股疼。她說等會下車請你吃飯順便喝點墨江紫米酒解解乏!下車後互相留了電話和微信互道珍重,幾年過去了彼此現在還保持著聯系。

記得剛到綏芬河不久,第一次回老家,由於時間緊我已經來不及買票了,只有到車上補票。

結果上了火車,三四個列車員在查票,問我的呢?我說忘買了,就看見其中一個像極了在綏芬河認識的好友,只是個子高了點,我一下子❤亮極了,說我的就免了吧!

人家文縐縐的遞給我一張車票說買票!其實他根本不認識我,太像了,我默叨著順手交出了車票。

天下之大原來像的人這么多,緣分很戲人,以後

我也沒能和以前的朋友在一起,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也很充實的一生!

非常感謝您的邀請,坐長途 汽車 我沒有遇到過什麼浪漫的事情,不過值得追憶的事情倒是有,記得第一次坐長途 汽車 跟我二姐去廣東南海玩,最 搞笑 了,因為從我們家坐車到廣東南海要六個小時,其間我就不停的問我二姐,到了沒有,六個小時我問了五次我二姐,到了沒有,我說怎麼這么久還不到,最知道我不來了,到現在我二姐還會拿這個事情來說,說我第一次跟她去廣東太 搞笑 了

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小的時候有一年冬天,母親帶著我,抱著剛滿一歲的弟弟,我們回老家看望姥娘、姥爺。

那時候,交通不是很方便,長途 汽車 也很少,要等很久才來一趟。

我們上了 汽車 後,就發現這輛車很擁擠,許多的人都在站著。按現在的安全標准,這就是嚴重超載,但在那個年代,這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在這輛擁擠不堪的長途大客車上,乘坐著各行各業的乘客,其中還有幾位解放軍叔叔。

大客車裝載滿滿一車人,在起伏不平的山間公路上喘著粗氣,費勁的向前行駛。當時天氣很寒冷,這輛車上裝有暖氣管。由於人多擁擠,可能是什麼東西挨在暖氣上面了,散發一股焦糊味道,再加上這滿滿一車人,車內空氣十分混濁。

我那時還小,一直在車上站著,時間久了,兩腿發木,感覺很累很累。再加上車里這些難聞的氣味,渾身非常的難受,很不舒服,當時好像都快暈厥了。母親看到我的不良反應,也很著急,但也是毫無辦法。

這時,我身邊邊一個解放軍叔叔,可能是回家探親的吧,他隨身背著挎包,還帶著一個大手提包。當他看到我不舒服的樣子,趕緊從邊上拿過來自己的手提包,放在我腳下,讓我坐在上面,並且小聲的安慰我,鼓勵我。由於自己坐下來得到休息,我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得到了緩解,身體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母親看到了,對那個解放軍叔叔十分的感謝。我內心對他也是很感激。

一路上,多虧了這位讓人尊敬的解放軍叔叔,讓我在這幾個小時的顛簸、擁擠旅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他把他的提包讓給我當座位,他自己卻一路上一直站著,除了安慰我,再從沒有說過其他什麼。

我想解放軍叔叔當時也一定很累,但他一直堅持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軍人的那種堅毅、勇敢的精神和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我們到了終點站,我母親又一次表示感謝,並拿出幾個蘋果給他和他的戰友。這幾個解放軍叔叔說什麼也不要,我也說:「謝謝你叔叔」,他拍拍我的肩膀,用略帶著南方的口音對我說:「不要客氣,我是解放軍嘛,再見」。我們懷著感激之情,目送這位解放軍叔叔和他的幾個戰友漸漸走遠。

經過多年以後,這件事我一直沒有忘記。每當想起來這件事,我還是對那位解放軍叔叔充滿感激,還讓我那麼感動。也是這次難忘旅途經歷,也改變了我。我那時就想,長大了,我也要去當兵,去學雷鋒,去幫助別人。

多少年以後,我也實現自己願望。我一直想對那位解放軍叔叔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謝謝你的邀請!

記得我八十年代初從廣州坐長途客車到廣東的粵北城市工作,那個時候因為還沒有水泥路,都是公路,好像從早上坐到下午足足坐了六七個鍾頭,搞得人昏腦脹,好在同坐位的有個小美女聊天,一路的和我、我和她談得津津樂道。她姓楊,是個地道的粵北籍姑娘,人長得很漂亮,是中師畢業,已經在粵北城市市轄區的一個民辦學校參加了工作一年了,所以對粵北城市的情況比較了解,並一一二二的向我這個外地人詳細的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這對於我這個陌生人來說是一個最難得的入門教科書,可以說是一個向導。她也知道了我才大學畢業,二十二三歲,年輕有為,加上那個時候大學畢業生還比較少,所以對我是很羨慕也很傾情的,在相談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會向我暗示交個男女朋友之情的渴求,但卻也很含蓄,這也突顯了美女的優美之貌,而我當時還沒有進入到這個角色,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到了單位報到之後擔心以後不知如何開展工作,所以對男女關系的問題上還沒有考慮上來,只答應交個一般朋友就可以了。最後車到了終點站後各自拿了行李准備就分手了,不過她還是送了我一程,叮囑我到單位報到了之後一定要到她學校找她並請我吃飯。

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雖然我們沒有結合在一起,但卻交了個很好的朋友,平時大家有什麼困難的都會做到互相幫助,互相共勉提高,互祝家庭美好!這就是我第一次坐長途車發生的浪漫故事了,現在想起來還是蠻甜蜜的。

有一年從蘭州坐長途車到嘉峪關,茫茫的戈壁,整整開了一天一夜,很巧坐在我邊上的一個小姑娘非常的單純。我們在車子的巔波下漸漸的靠在了一起,那一夜的長途……感覺非常的快,一轉眼天就亮了。

D. 誰知道喬四爺是誰

喬四(1948年-1991年6月9日),原名宋永佳(송영가) ,朝鮮族,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1980年代末哈爾濱乃至黑龍江勢力最龐大的黑社會首領之一。1991年被處決。 宋永佳小時候在家裡排成與橋諧音的:喬姓了,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喬四。至於喬四的真實姓名很少有人知道。 因家住在橋邊,且家中排行第四而被通稱為「喬四」。
1980年之前,他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瓦磚工人,後來糾集流氓幫助政府和發展商用暴力處理拆遷問題而扶 搖直上,由於其手法乾脆利落,得到許多開發商的拆遷工程合同。從1986年開始承包了哈爾濱市內大量的拆遷工程,獲取暴利,也幾乎壟斷了哈爾濱的拆遷市場和建築市場。1986年5月,喬四因為承攬新發小區拆遷工程與另外兩個拆遷隊發生糾紛。他在工地大打出手,先傷一人,後又用啤酒瓶打昏另一人。他還氣焰囂張地宣稱:"這兒的活不準你們干,都滾。"迫使另外兩個拆遷隊退出了這一拆遷工程。 喬四以8萬元承包了道里菜市場的一部分拆遷工程,轉手一倒賣,就賺了10萬元。在北環路拆遷工程中,喬四獲暴利63萬元。幾年過去,喬四就霸佔了哈爾濱市大部分拆遷市場,拆遷一行幾乎變成了"喬四天下"。喬四的起家主要靠的是當時承包老城改造的拆遷工程,他發現政府的動遷、規劃、基建等部門在城建中十分頭疼"釘子戶",喬四瞅准了這個行當,網羅幾十個弟兄,專門"幫"政府拔"釘子戶"。憑借耍手腕、行賄和施暴,沒過多久,即成了哈爾濱市龍華建築工程公司副經理、龍華一工區主任。哈爾濱遍地是刺頭,這拆遷的活雖然利潤豐厚可決不是個好乾的活。眼看工程要開工,喬四把住戶招到一起,一菜刀把自己的小指給剁了下來。當眾說:「誰要能照著做一遍,就可以不搬。」結果沒人應聲,拆遷任務很快圓滿完成。因為事情乾的乾脆利索,喬四就此紅了起來,結交了不少包括副市長在內的大員,從此有了可靠的政治保護傘。喬四在有了錢後除了賄賂高官就是每天歌舞昇平,花天酒地。當時有個說法是「夜夜做新郎」,但不破壞社會治安。1980年起,前後因為流氓、賭博、斗毆、盜竊等罪名總共被拘留六次、和被判處一次三年有期徒刑。
喬四在發家後手下攏落了不少炮手。最有名的李正光吉林朝鮮族人,個頭只有1米68,下手卻特
被捕入獄後
別狠,在喬四落網後他隻身闖了京城,控制了北京西城的多數朝鮮飯館,但是這樣一個人在哈爾濱人的記憶中整整消失了十年。十年前的「8.10」之夜,操縱冰城黑道數年的「老大」喬四栽了,當地黑社會的25個總舵主中傾刻間19個落入法網,惟獨他號稱喬四集團的「一號殺手」的他,神秘地消失了。 據人民網北京青年報報道,90年到2000年中間,以李正光為首、橫行北京的一個惡勢力犯罪集團的15名成員,無惡不作經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審查起訴,昨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該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李正光、鄭相浩、陳洪光、朱慶華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其餘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至有期徒刑兩年。 李正光為首的犯罪集團成員主要由黑龍江籍人員組成,他們大多是刑滿釋放、解除勞教及社會閑散人員,李正光處在集團「老大」地位。1990年12月李正光因涉嫌殺人被黑龍江警方通緝,此後一直在逃。近年,李正光來往於北京、東北之間。 自1997年李正光與鄭相浩相識,在京積極發展黑惡勢力。為進一步控制北京朝陽區部分餐飲娛樂業,掃除金重德這一障礙,並為自己的兄弟金華報仇,李正光與鄭相浩、陳洪光、崔始得、朱慶華等人多次追殺金重德,並最終在1999年12月16日晚6時,將剛從賓館走出來的金重德槍殺致死。 據了解,李正光集團作案13起,預謀殺人致6人死亡,傷數人,同時搶劫、綁架、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私藏槍支彈葯,無惡不作,社會危害性極大。此案為本市「嚴打」掛牌督辦案,經過公、檢、法機關的艱苦偵查,這一橫行北京的最大惡勢力犯罪集團最終覆滅。 據新浪網文化教育版生活周刊報道,十年後的2000年歲末,已經39歲的李正光的名字出現在大小報紙上--前面被冠以一系列修飾詞:黑龍江警方一號網上通緝犯、稱霸北京娛樂行業、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集團頭目……,李正光在京落網,由此而再次成為焦點人物。據媒體介紹,自1999年以來,他控制著北京朝陽區麥子店、亮馬河、團結湖等地朝鮮族人開辦的歌廳、酒吧、餐館等娛樂消費場所,霸佔洋酒供銷市場,收取保護費,持槍、持刀殺人……,北京警方歷時九個月才將其捉拿歸案。 李正光身上有太多的謎需要解開。12月26日,本刊記者開始尋訪李正光作為「一號殺手」的鮮為人知的經歷。 黑道義士十年前審理喬四一案的工作人員或調動或退休,我們頗費周折地找到了當年黑龍江省高法刑一庭副庭長
在法庭上
李奎海,當時他是喬四一案的審判長。現已升任法院院長的李奎海回憶說,喬四一案中對李正光有所涉及,從案卷看李的罪行好象比喬還要重。但因為時間久遠,具體的就記不清了。 李正光何以一逃就是十年?媒體說李是「憑借復雜的社會關系和多年的反偵查經驗」。哈爾濱市公安局辦案人員鄭映則透露,李正光得以逍遙法外,是因為無論黑道、白道都敬重他是條血性漢子,很多人當他是朋友。他舉了一個例子。喬四那年和楊饅頭爭拆遷工程--當時政府的動遷、規劃、基建等部門在城建中十分頭疼「釘子戶」,喬四瞅准了這個行當,網了幾十個弟兄,專門「幫」政府拔「釘子戶」。那時李正光還名不見經傳,他被派去擺平此事。黑幫間這種爭地盤、搶生意的事通常是以死傷多寡定勝負,結果李正光和幾個弟兄安然回來了,拆遷工程也記在了喬四的名下。楊饅頭還差人捎話來--這次出讓,是看李正光的面子。 楊饅頭絕非善類,是喬四一直要「滅」卻又奈何不得的人物,他卻將僅有一面之緣的李正光當作朋友。也是從那件事起,喬四開始注意李正光--這個說話不多、心思縝密的朝鮮族小夥子。 李正光很快成了喬四的左膀右臂。哈爾濱南崗公安分局的方波印象最深的是,楊饅頭、小克、小飛、郝瘸子四個在哈爾濱響當當的黑幫頭面人物幾年後被喬四收編時,五人每每言語不和,欲拿刀動槍時,都是靠李正光上下協調。這五個黑幫頭目誰都不是吃素的,但李正光說話,他們肯聽。以「仁義」打天下,李正光的名聲至今仍存。采訪中我們遇到一個已經洗手不做的黑道人物,他的回答斬釘截鐵:你們放心,關於李正光的事,我什麼都不會說,我不會出賣朋友。 道上的人很多願意跟李正光混,他們對一件事津津樂道:李手下的一個弟兄失了勢,被一夥「刀槍炮」抓走。那是個很底層的小打手,在道上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李正光一個人去了,連他平日放在懷中的鋸短獵槍也沒拿就去了。他說:你們要是砍我兄弟,我來替他挨。我自己把手剁下去。在他手起刀落的一剎,被攔住了,小打手隨後也被放了。 這件事采訪中很多人提及,說法雖然大同小異,但人們對李正光的「重義氣」感慨依舊。 職業殺手官方的統計數據說,以喬四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集團三年間作案130多起。喬四靠威脅恫嚇「釘子
在民警的看守下
戶」起家到發跡也就是那三年時間,李正光功不可沒。 不管是黑吃黑、還是爭霸逞強,沒有李正光出頭,精彩程度就要打折。一些知情人回憶說,每次惡斗都是李正光砍出第一刀,打出第一槍,沖在最前面。他是純粹的職業殺手,動作麻利,彈無虛發,刀刀致命。他緊綳的嘴角,冷睃的目光很配他「第一殺手」的名號。 最讓李正光大振聲名的是李正光與小飛的那場惡斗。參與處理此案的宋平描述了打鬥的前後經過:小飛原名叫陳建濱,是與楊饅頭齊名的黑道人物,靠上百次的沖殺打鬥在道上混出了名堂。有一年在哈爾濱松花江邊的青年宮,李正光與小飛兩伙人在此遭遇,因為買門票的小事結下宿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互相捉對方的人打,雙方都有死有傷。最終的火並在李正光與小飛之間展開。槍、刀等等武器都派上了用場。在激戰中,李正光用獵槍將小飛的右腿踝部擊成粉碎性骨折,他又用刀片將小飛的左腳跟腱割斷。小飛雙腳被廢掉,從此成了殘廢。 小飛的弟兄張曉光發誓要為小飛報仇,但他知道自己不是李正光的對手,只得將怒火發在李正光的同夥袁新蘭身上,袁被其開槍打死。 此次李正光被抓獲,公安部門評價其犯罪特徵時說,他們分工明確,交叉作案,幹完立刻就撤,具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這些特徵無疑都得自李正光的影響。李正光作案多起,殺傷力極高,而且每次打鬥、射殺都是速戰速決,對頭也不禁感嘆他的「活」漂亮。 同大多數道上人一樣,李正光中途輟學,好勇鬥狠,屢屢被公安機關收容教養。但道里區安寧街他的老街坊們告訴記者,這孩子十七、八歲時還挺本分的,很多同齡的孩子願意找他踢足球、打籃球。二十歲左右他開始走上另一種生活道路。當李正光混成大「炮子」後,就很少回來了,人們看到的是更冷酷,也更實際。據說他不相信愛情那種虛無緲緲的東西--他一直單身,雖然身邊不時也會有女人的身影。 我們一直想找到一張李正光的照片,人們評價說李正光長得「不討厭」,中等身材,一張四方臉,一雙濃眉,一點也不張狂。我們一直想在哈爾濱尋找到他的家人,但李正光在安寧街的家自打他潛逃後就搬了。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十年前的事,李正光「第一殺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80年代當時在哈爾濱橫行一時的除了喬四以外,還有兩個人,一個叫郝瘸子,另一個叫小克。郝瘸子有一個令人同情的童年。從小因患小兒麻痹致殘,一歲時父母離異,在缺少愛的環境里鑄就了他一副冷酷的心。他對人生、對社會有的只是恨。他說"別看我瘸,我要在社會上立根棍兒(即出人頭地)。"在學校時,稍不隨意他就揮拐打人,別人的一分錢他也要搶。從1980年起,先後就因流氓、賭博、斗毆、盜竊被拘留六次、判刑一次(三年),還因賭博被罰款2000元,因嫖宿被罰款5000元。在道里區誰要觸犯了他,他就斷喝一聲"我是道里雙拐",隨即指使其走卒刀槍相見。l987年11月,郝瘸子從蘇州往哈爾濱市批發魚,在蘇州居住期間與同去的一人發生爭吵。為報復此人,他糾集了20餘名同夥,分乘三輛計程車,手持大刀、鐵棍、螺絲刀等凶器,到各處尋找這個人。當發現此人跑進一飯店後,他就指揮同夥沖進飯店大打出手。店主聞訊出來勸阻,竟被砍傷左臂。隨後,他們將此人綁架到一大壩旁,不顧天寒地凍,扒掉他的衣服,用樹條劈劈啪啪一頓抽打,直打到這個人鑽進車底下再三求饒,郝瘸子與其同夥才揚長而去。 暴富之後的喬四迅速拓展其勢力,霸佔了大量的夜總會、酒店、舞廳,同時擊敗了哈爾濱市內的黑社會對手郝瘸子、楊饅頭、小克等人,成為哈爾濱的黑社會領袖。喬四還以錢色收買黑龍江省內的許多政府官員,成為不少高官的座上客,從而得以庇護其黑道活動。被冠予「企業家」稱號的喬四還被任命為龍華建築公司的副總經理。小克和郝瘸子也均有合法身份作掩護,一個是公司經理,一個是酒店老闆,但他們得以發家和積累財富的主要手段是賭博。在賭博中,小克最高一次抽頭就達9萬元。他們賭博,常常一次輸贏就是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 喬四等人不僅手段殘暴,生活也可以說是花天酒地,荒淫無恥。 他們有的建有佔地4000平方米的豪華鄉間別墅,有的擁有高級轎車和現代化通訊工具。在酒席上點一首歌,喬四隨手即可甩出2000元酬金;去酒店吃飯,要佔最好的單間;到高級賓館住房,要包最高級的房間,即使已住了客人,也得給他馬上搬走…… "喬四"等人也明白,要想不出事只靠打打殺殺是不行的,必須要找到靠山。於是他們利用金錢和美女將幹部隊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拉下了水,其中包括個別公安司法機關的幹警。他們被拉下水後,置黨紀、政紀和法律於不顧,有的為其巧取豪奪大開綠燈,有的為其出謀劃策充當"軍師",更有甚者,在他們犯罪被抓獲後,竟利用職務之便為其開脫。這些人成了他們進行犯罪活動的保護傘。 據有關部門調查,在這些"保護傘"有關案件中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有九起,涉及到省人民銀行、省委辦公廳、哈爾濱市車輛廠、省供銷社、哈爾濱市汽車公司及其他部門的一些幹部。 喬四自認為是幾個團伙中的"老大",是所謂"上海灘的黃金榮"。有一次他和公安局的人半開玩笑說:"你們要抓哈爾濱的混混嗎?交給我喬四好了,保險無一漏網。"喬四當初在哈爾濱號稱「夜夜作新郎」,當時在哈爾濱可謂橫行一時。他最開始包建築工程,發了家,同時養了一批打手專門替他收保護費,搶女人,砍人。當時所有的工程項目都必須經他的手往出包,第一,他和黑龍江省高層關系很密切。第二,沒有人敢和他搶生意。他還收取保護費,沒有人敢不交。喬四在哈爾濱的坐駕是一輛黑色賓士,車號是黑A88888,開始是一輛進口的蘇聯小轎車,後來被捕時是一輛美國進口的A88888別克車,他的車沒有交警敢攔,所有哈爾濱的車見了都要讓路,比警車開道還管用。只要他看上了大街上哪個女人,就如同香港電影黑社會一般,車停到你身邊,然後竄出兩個人給你架到車里,開起來就走,他強奸過後一般會給10000元,那時好象是80年代中期,10000不少啊。被他糟蹋的良家婦女可以說不計其數。加上妓女,交際花,所以他號稱「夜夜作新郎」。如果哪個有錢人想把仇家作了,只要找到喬四,給足夠的錢(據說一條腿10萬,一條命30萬),保管哪個仇家死掉。喬四不僅和黑龍江省公安廳等狼狽為奸,而且是省長的座上客。當時喬四在哈爾濱可謂風光無限,連我們家鄉那裡(在哈爾濱東北380公里)只要誰說和喬四爺有關系,那馬上成老大。可以說在黑龍江的范圍內,沒有人能夠管得了喬四。 喬四被捕喬四披著合法的外衣,頭上掛著哈爾濱市龍華建築工程公司副經理和龍華一工區主任的頭銜,冠冕堂皇,平時裝成正人君子,和一些"上層人物"打得火熱。1990年喬四有些太過囂張了,所以造成了日後的失敗。李瑞環到哈爾濱視察,前有警車鳴笛開道,所有的車都讓了,只有一個車竟然從李瑞環的車旁超了過去,就是喬四的賓士。李瑞環當時大為憤怒,但是只是問了 一句是「誰的車」,答是「喬四的車」。 然後再沒說什麼。後來在哈爾濱有人向他反映喬四的事情,他最後下定決心(原文"痛下決心"表述不準確),要敲掉喬四。回北京後,為了怕黑龍江省公安廳走漏了風聲,直接從公安部派人下來抓喬四, 組成了以彭蘭江為首的「社會治安調查組」。結果還是被喬四提前知道,並逃脫了。最後在一個計程車里被抓獲。 一次抓起來數百人,斃了幾十.抓喬四時沒用黑龍江當地的警察,直接從北京調去了多名特警,喬四在獄中出價數十萬,想過了春節後再死,沒辦成.同年8月10日,「8·10行動」突擊展開,逮捕了喬四、郝瘸子、小克等黑社會頭目。 當他聽說專案組調查他的問題時,笑嘻嘻地對專案組的同志說:"你們查我干什麼,我喬四比松花江的水還清。"就在被捕不久前,喬四還給專案組傳話,要求"有空聊聊"。 小組分析了喬四的心態,決定將計就計:"你不是要探聽我們的虛實嗎?我們就請你來,讓你自投羅網。" 彭蘭江在電話里找到了"喬四",約他下午6點鍾來專案組"聊聊"。 果然,6時整,喬四坐著"別克"轎車來到了專案組。 他下了車,抬頭看了看道里區經緯頭道街調查組的駐地,悠然自得地走進大門。心想,你們今天終於請老子上門了,看你們能把老子怎麼樣? 夏日的余輝抹在辦公室的玻璃窗上,整個房子鍍上一層橘黃色,彭蘭江像個沒事人似地坐在椅子上和黃治國下棋。喬四進門以後,他沒有站起來,只是欠了欠身,說了聲請坐,喬四找了個位置坐下。他和黃治國繼續進行"楚漢大戰"。 在門外,機警的幹警已把喬四的"別克"調出調查組大院,司機也被嚴密監視起來。這些,老奸巨滑的喬四竟然一點也沒察覺。當司機發覺想要反抗時,特警們一個漂亮的擒拿立即把手銬戴到了他的手腕上。 屋內,喬四一看氣氛"融洽",也大模大樣的翹起了二郎腿,點燃了一支煙,優哉游哉地吸了起來。 "彭處長,聽說你們在調查我,我可是恨死那些黑社會的人了。" "你的情況,我們知道。"彭蘭江一語雙關地說,"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遭劫的在叫,在劫的難逃對吧?" 喬四不知所措地點了點頭,他正想再對彭蘭江進行試探,沒想到彭蘭江單刀直入地問了他一句:"你說你不是黑社會,可別人說你喬四是,昨天還有人看見你和小克在一起吃飯。" 喬四一聽"小克"二字,一下緊張起來,"哪的話,彭處,天理良心,我喬四絕不幹那種傷天害理的事。至於小克,我和他沒關系,再說他前兩天去了綏芬河,不在哈爾濱。" 這正是老彭所要了解的,今天的行動一開始就聽說小克不在哈爾濱。小克到哪去了呢?從喬四嘴裡知道了小克的下落真是意外的收獲。彭蘭江不由得眼睛-亮,立即又逼問一句:"你胡扯,昨天我還在電話里找小克了呢!" 彭蘭江順手抄起電話,表示要撥號,順嘴問了喬四一句,"小克的呼號是多少?喬四沒察覺到彭蘭江是用計賺他,順口答道:"126呼10號,你呼吧,保險不在,我還能騙你?" 老彭緩慢地放下電話,轉身很嚴肅地問喬四:"你還知道小克些什麼?" 喬四見彭蘭江面色不對,這才下意識地往樓下一看,幾個晃動的人影已把樓道堵死,他一下覺得勢頭不妙,趕緊站起身來,要走。 彭蘭江把手一揮說:"你走不了啦!" "怎麼,彭處,你要抓我?" "抓你喬四就不行嗎?"說著老彭把大手往桌子上一拍。 01行動組的成員聽到暗號,迅速沖了進來,幾支槍口同時對准了喬四,喬四狼狽一笑:"彭處,別開玩笑吧?" 彭蘭江掏出早就准備好的逮捕證說:"誰開你的玩笑,宋永佳,你被捕了!" 依法執行1991年6月9日,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大會」,判處了宋永佳(即喬四)死刑,立即執行。喬四在一個荒山處被槍決,死前最後一句話是「我這輩子,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