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絲襪是何時進入中國的,當時的人們如何看待絲襪
絲早已經成了如今女性穿裙子時候的標配,它既能夠滿足女性愛美的心理,同時又能夠讓身材看起來更加誘惑,自從絲襪誕生一來,也一直引領著時尚界的潮流。
不過,絲襪並不是中國發明的,它是由美國的杜邦公司在1939年的10月開始銷售,這個東西一經問世,就在當時的國際上引起了極大轟動。既能夠讓女人瘋狂,也能夠讓男人痴迷。

穿旗袍的女性
翻閱從前的民國雜志,就能夠知道絲襪在當時有多火,那些黑白照片里的電影明星,復古的燙發頭,精緻極具韻味的濃妝,凸顯婀娜身材的旗袍,再搭配上一雙薄絲襪,讓那一代的美人極具風情,又不顯得艷俗,所以絲襪很快成為了民國的一種時尚,人們對於絲襪也沒有那麼抗拒。時至今日,這種配飾對於女性來說仍然不可或缺,而且魅力不減當年。
❷ 李一桐究竟腿有多細,才能把橡膠襪當鞋穿
李一桐算是回報率很高的一位藝人了,雖然她目前主演的作品都是網劇,但幾乎每一部都有著不低的熱度,她主演的電視劇在播出期間都有著很不錯的口碑,李一桐也是隨著作品的播出而使得人氣越來越高了。其實不僅是在影視作品上的成績很不錯,李一桐在時尚圈也是很有一手的,她的穿搭總是能夠帶給一般人驚喜,像這次她穿上一條裙子簡直美上天了!
圖
一身紅色的花朵裙顯得非常的有氣質,大多的花朵的圖案一點也不顯得土氣,反而很有貴族的小姐氣息,裙子是收腰的款式,能修飾身材,搭配腳上用「吸管」綁成的鞋子,襯得李一桐的雙腿非常的纖細,而且還很修長,這樣的腿也可以說是腿精了吧
❸ 難怪迪麗熱巴一直不穿絲襪,看到她穿白絲襪說她是未成年我都信,你咋看
很多人喜歡迪麗熱巴,因為她很美。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造型,就很美。看到她那個美麗的樣子,很多人表示愛了。迪麗熱巴不大願意穿絲襪,穿上白色絲襪的她,嫵媚妖嬈。有人說她未成年,這是真的嗎?有點誇張了,是真的。
一個人,關心演技,提升演技,才能讓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好。很多人喜歡迪麗熱巴,不僅僅是因為她的顏值,還因為她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積極向上的行為。迪麗熱巴,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一位正能量的女明星。大家喜歡這樣的迪麗熱巴嗎?歡迎留言!
❹ 黑絲為什麼覺得美再誘惑人
提起黑絲,你會想到什麼?誘惑、性感、撩人?打開搜索引擎輸入 " 黑絲 ",這些詞總是捆綁出鏡的常客。
你總是忍不住一次次點進高清美圖、寫真鏈接,明明心裡也知道都是一樣的兩條長腿半遮半露,還是每每心潮澎湃,感慨一句千嬌百媚、風情萬種。
到底為什麼男人總會被黑絲深深吸引?穿著絲襪的女性有何迷人之處?
透過黑絲看本質
早在男人察覺到 " 黑絲性感 " 之前,女人早已發現了 " 黑色顯瘦 " 這一顛撲不破的穿衣真經。黑色作為最經典的收縮色,所有光譜內的可見光都被它的黑色所吸收,明度最低,所以從視覺上看,黑絲下的腿比實際要瘦很多。
紅色這種膨脹色一穿就容易顯腿粗
雖然有人喜愛溫香軟玉,有人偏愛帶點肌肉的健美,但可以肯定的是,男人們絕不會喜歡米其林輪胎,因為纖細的腿是判別一個女人年輕與否的重要標志。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曾對全國城鎮居民身體脂肪分布做過一項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體脂始終呈現逐漸堆積的趨勢,且更多地累積在下肢。也就是說,大肚子和大粗腿即意味著中國女人已經人到中年,揭露了殘酷的事實:" 你不再年輕了 "。
換句話說,細長直美腿是典型的青春少女身材。不僅如此,黑絲還可以遮掩疤痕、腿毛,蒙上一層朦朧的濾鏡,又勾勒出腿部的優美線條,還在半遮半露、虛虛實實之間所帶來了充分的遐想。
為什麼一個男人只是看到黑絲包裹下的雙腿,就能在腦海中補充腿部的細節並加以美化,甚至,他還能更進一步地想像腿部以上的細節,以構造一個完整的美女?
2014 年 10 月 15 日,重慶,平均年齡接近 60 歲,穿絲襪、緊身衣大媽們跳起了勁舞
腦補的力量不可小覷,也許從他的目光停留在黑絲上的那一瞬間開始,腦中的情節就已經飛速發展到二人共度一生的程度了。利用不自覺的自我暗示改變呈現在眼前的畫面,這是大腦的一種適應性反應。
這種自我暗示首先與我們的視覺成像過程有關。在不同的外界環境中,人的視覺成像效果有著很大的差異。比如,晚上人們也許還能看清物體的形狀,卻不能分辨顏色。此時,大腦會對視覺上的損失和誤差進行補充。
也就是說,朦朧神秘的黑絲觸發了大腦自動自覺的補缺機制。
"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這段話確實是魯迅說的。
2015 年 10 月 23 日,操場穿絲襪的姑娘站在塑膠跑道上
那為什麼大腦補充的就是美腿的形象呢?其實,這樣的聯想並非沒有道理。大量研究表明,視知覺和想像過程中激活的腦區,有很大程度上的重疊。
在聯想思維中,存在一種叫做 " 時近聯想 ",當你常看到在時間、空間和經驗上比較接近的事物,看到其中一個,就會不自覺聯想到另一個,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銀幕上我們都看過許多穿著黑絲的女性形象,這些形象被大腦儲存在記憶系統中,當你再看到黑絲襪時,就很可能會根據經驗聯想:誰穿絲襪?穿在哪裡?答案呼之欲出:女人穿絲襪,穿在腿上。
穿上裙子、絲襪的主播你或許都分辨不了性別
而且,這種聯想絕大多數都會是細長直的美腿,這要歸功於大腦的整理功能。我們將存在於人腦中的曾經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稱為 " 記憶表象 ",它是想像的基礎,常常綜合了很多次知覺映像,然後將對於同一對象的多次印象概括起來,形成一般特徵。比如,頭腦中的山峰、樹木都不是特定的某一座或者某一棵,由黑絲引發的聯想,也不再是特定的某一雙腿,而是 " 美腿 " 和 " 美人 "。
性感不是絲襪的天生屬性
那麼,到底是誰最早發現黑絲性感,並把它和女人的腿聯繫上的?
事實上,最早的襪子並不是給女人穿的,而且不是黑色的,擴張色的白色、紅色居多。最早的長襪是歐洲十字軍創造的一種配合腿部鎧甲一起穿著的羊毛吊帶襪,學名叫做 " 肖斯(Chausses)",功能更像秋褲,一直從腳踝包裹至大腿根,為了防止滑落,襪口還要依靠絲帶或松緊帶系在腰帶上——就是如今吊襪帶的原型。
當男人們穿著 " 肖斯 ",露出健壯結實的小腿,與 " 性感 " 是絕緣的。即便後來西班牙人用真絲編織出了絲襪,也因為成本昂貴,只是歐洲男貴族們的擁躉。
畫面中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就穿著紅色的絲襪,不僅是他,他的兒子、孫子都鍾愛用緊身絲襪搭配皇家
女人開始穿絲襪已經是 18 世紀的事情,而且只有當時的時尚偶像格蕾絲 · 艾略特這樣的蘇格蘭貴婦才穿得起長筒絲襪。要知道,1799 年想在倫敦買一雙絲襪需要 12 英鎊,接近當時一個普通女工半年的薪水。
整個 18、19 世紀,貴婦們長裙下的絲襪都很短,盡管偶爾上面也會有一些俏皮的圖案,但為了保暖和體面一直被遮得很嚴實,功能也接近秋褲。在眾多歐洲名畫中,女人們需要手動拉高裙擺,才能露出一小截。
incroyables et les merveilleuses
女人與絲襪關系的轉變發生在 20 世紀 20 年代。一戰後的劫後餘生催生了爵士樂和享樂主義,女人們戴著羽毛頭飾,穿著串珠連衣裙和長襪在舞池裡搖曳身姿,2013 年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里女主角黛比的造型就是 20 年代時尚的重現。
裙擺越來越高,為了蓋住裸露的腿絲襪也隨之變長。可以說,絲襪是當時先鋒女性的一種態度,她們晚上穿著淺綠色、黃色、粉色的彩色絲襪去酒吧跳舞,這些誇張的色彩完全與顯瘦的黑色相背離,甚至會配上更膨脹視覺的圖案,例如格子、支票、鑽石和條紋等等。
1927 年代的女性絲襪廣告
真正讓絲襪進入每個女人衣櫥的,還是 1937 年美國杜邦化工公司發明尼龍絲襪之後。幾克尼龍就可以製作一雙絲襪,降低了成本,而且尼龍的彈性遠勝於羊毛和真絲,更能滿足女性不同的體型。
1937 年杜邦公司製造的第一對尼龍長襪,當時還沒有成熟的尼龍染色工藝,一開始尼龍絲襪大部分都是
1939 年美日關系惡化,美國人開始抵制日貨,其中就包括來自日本的絲襪,女人們被迫尋找替代品。等到 1940 年 5 月杜邦公司開始賣第一批絲襪時,每雙賣 2 美元,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平價的尼龍絲襪才逐漸變成大眾時尚。截止 1942 年尼龍長筒襪就已經占據了襪子市場的 20%。
因此,女性對絲襪的追捧,並不只是為了顯瘦,穿長筒絲襪的女性是為了穿更短的裙子,為了不受束縛地外出約會,為了更自由地選擇未來伴侶,甚至偶爾拉高裙擺、長襪滾到膝蓋以下、露出吊帶是她們表達開放和自由的態度。
越來越多的人穿絲襪,女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比如長筒的尼龍絲襪無法固定,越長越容易向下滑落,所以女人們會像過去的歐洲紳士一樣綁一個 " 吊襪腰帶 "。這對好萊塢的女演員和舞台劇演員來說並不方便,於是便有電影工作人員嘗試著把絲襪和內褲縫起來,所以黑絲最早其實是一種 " 工裝褲 "。這一做法啟發了絲襪廠商,才誕生了今天的連褲襪。
為什麼黑絲性感
穿脫便利只是連褲襪在絲襪市場佔領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它真正風靡起來還是得益於 1960 年代中期 Courrèges、和 Mary Quant 幾家服裝公司推出的迷你裙,去掉吊襪腰帶,只有包裹了整條腿的連褲襪才可以把裙擺直接上拉到大腿中部。
1968 年 3 月 18 日,Mary Quant 在希思羅機場帶著一隊穿短裙的模特
但 60 年代的迷你裙和今天完全是兩種概念,在當時,裸露大腿的女郎大多出現在海灘、酒館,或者紅磨坊舞場,普通職業的女性穿著迷你裙上街是不可想像的。
60 年代又是一個充斥著動盪與運動的特殊時代。民權法終結了美國社會對有色人種的隔離,兄弟和男朋友被國家送往了世界的另一端越南,去打一場他們也無法理解的戰爭,女權主義者推廣口服避孕葯和性解放運動,為了讓女性從生育中解放出來,自由地決定什麼時候成為媽媽、誰可以當自己孩子的父親,她們剪掉了長裙和繁瑣的吊帶襪,穿上了迷你裙和連褲絲襪走上街頭,首先從衣服上宣告 " 身體的解放 "。
穿著迷你裙走上街頭的女權主義者
當時的男人們並沒有覺得這是一種性感,甚至有憤怒的保守主義者用雨傘去砸設計師 Mary Quant 店鋪的櫥窗,咆哮著罵道 " 簡直傷風敗俗,令人惡心 ",甚至連香奈兒都質疑 " 他們是瘋了嗎 "。曾經的男人們不僅能夠抵禦黑絲,甚至抗拒過迷你裙和光腿。
但在當時的年輕人眼裡,這是身體力行地與當時的社會反抗,從迷你裙、T 恤衫、牛仔褲,甚至性解放運動帶來的比基尼泳裝、無上裝著裝和無性別服裝,到 1966 年巴黎時裝展上的模特兒甚至不穿內褲、女性服裝的情色化,無不表現出這場運動對於摧毀西方傳統理念的決心,並且這股熱潮伴隨著皮靴、甲克蟲樂隊和滾石樂隊席捲了全球。1968 年前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 · 肯尼迪在與亞里士多德 · 奧納西斯結婚時,便身穿華倫天奴白色百褶短裙。
在迷你裙流行的十年裡,黑絲成功占據了絲襪市場的最大份額,而且不僅是喜歡迷你裙的女生愛穿,另一方面 60 年代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職場工作,她們也更需要穿脫方便的連褲襪。
盡管穿迷你裙和黑絲是女人們的主動選擇,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穿著迷你裙、黑絲露出更多大腿的女人比穿褲子的更性感。首先因為長褲並不貼合肌膚,它和男性的很多衣服一樣,是直線條勾勒形體,更加中性。其次,黑絲在修飾腿型、遮蓋瑕疵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腿部原始的曲線,而這種曲線決定著腿的美。
1968 年哥本哈根街頭穿迷你裙和黑絲襪的年輕女性
從 2000 年開始,Fahd Benslimane 醫生開始觀察具有性吸引力的雙腿。他分析了模特、運動員和芭比娃娃的腿部模型,還研究了達芬奇的畫作和希臘雕塑,最終得出結論:腿部吸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腿的平直度和腿部曲線。
想像一下美好的曲線形態——股骨、膝蓋骨和腳踝三點連成一條直線,小腿內外側曲線都呈柔和的弓形,外側曲線較內側更加平滑,這是 Fahd Benslimane 總結出的美腿標准。如果擁有這樣的腿部曲線,誰還會想把它包裹在什麼都看不出來的長褲下呢。
一列從喀什發出的列車上,一名婦女把錢放在絲襪里
讓我們來設想一種極端的反例:一雙又粗又短、脂肪分布不勻、腿毛濃密到遮不住的腿,穿進了一雙黑絲襪里 …… 你能抵禦這雙黑絲的誘惑嗎?
❺ 民國時期女人們旗袍里穿的是褲襪還是絲襪
絲襪。
民國時期褲襪還沒有出現,所以,旗袍里應該是穿的絲襪。
20世紀60年代,英國設計師瑪麗·奎恩設計的超短裙風靡全球。裙子越來越短,高筒襪相形見絀,吊帶襪被拋棄。襪子與內褲成為一體,連褲襪誕生。它的舒適和方便性令全球女性對它寵愛有加,這一款型經久不衰。同長襪一樣,連褲襪材質很多,有棉質、尼龍、天鵝絨、包芯絲、羊毛混紡等。通常為絲襪。
(5)中國女人穿絲襪圖片欣賞擴展閱讀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清朝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國傳統袍服在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
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
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葉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應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
旗袍與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說明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當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
❻ 短旗袍黑絲襪就是低俗穿短旗袍配黑絲襪如何穿出優雅大氣的感覺
短裙袍配上黑色的絲襪,有部分人會認為多此一舉,旗袍更適合溫婉端莊的女性來穿,這樣會破壞旗袍本身的美感。她們覺得旗袍本來就是性感的,嫵媚的話沒有必要再穿黑絲襪。
要讓旗袍穿出優雅大氣、迷人魅力來,第一步要根據季節來選擇旗袍。春季選擇顏色比較鮮亮的短款旗袍,夏季選擇顏色較淺的短款旗袍,秋季根據春夏季節來的顏色來互搭,冬季選擇顏色略微深沉一些的旗袍。除了根據季節來選擇旗袍,旗袍的面料選擇也馬虎不得,絲綢材質的旗袍適合春秋季節穿著,棉麻材質的旗袍適合夏季,毛呢、夾棉類的旗袍具有防風禦寒的特點比較適合冬季穿著。穿著旗袍時舉止儀態都要優雅姿態,穿上一雙亮皮尖頭細高跟不僅能凸顯出女性的高挑身材,還可以讓女性在走路時有一種婀娜多姿的感覺。
❼ 楊冪穿絲襪出席活動,如今的她怎樣了
楊冪(Mini,1986年9月12日- ),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影視製片人。
楊冪出生於北京市宣武區(已並入新的北京市西城區),父親楊曉林是民警,母親楊春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因為一家三口都姓楊,也就是「楊」的3次方(數學中乘方的結果叫做冪),所以給她起名楊冪
繼《真正男子漢》之後,時隔三年楊冪再上真人秀《密室大逃脫》,和鄧倫還上演了一段霧里開花的緋聞。不過,單身女明星、特別是備受關注的單身女明星很容易被大眾「拉郎配」。楊冪和鄧倫在節目中的舉止稍有親密,大家就覺得他倆之間有貓膩,這段緋聞一度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