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底有什麼怪物
1、大烏賊。
由於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們對神秘的「大烏賊」了解得並不多。而在水手們之間流行的一個傳說讓這種神秘顯得更加具有傳奇色彩:它們巨大的觸須能夠從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們強有力的吸盤可以撕裂船身。據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烏賊,體長可達20米左右,重約2-3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的性情極為兇猛,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並能與巨鯨搏鬥。事實上,「大烏賊」一般最大可以長到18米長900公斤重。
2、抹香鯨。
抹香鯨是齒鯨中體型最龐大的一個物種,頭極大,前端鈍,所以又稱為巨頭鯨,也名真甲鯨,成年抹香鯨體長18~25米,體重20~25噸。它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
3、紅王蟹。
紅王蟹的學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達10公斤,巨大的鉗子能一下夾掉人的手指。展開身長1.5米、重達10公斤的紅王蟹能夠給海洋世界裡的其他生物帶來巨大的災難。紅王蟹成群結隊,瘋狂吞吃蛤和各種貝類動物,也吃海藻、死魚和魚卵。
❷ 為何說藍色龍蝦是罕見的海洋「怪物」
2012年6月,一名加拿大漁民在大西洋海域捕獲一隻罕見藍色龍蝦,據稱,藍色龍蝦出現的概率為200萬分之一。據這位51歲的漁民稱,「我已經從事龍蝦捕撈已經33年了,正常的話每天能打撈3000隻,捕獲到藍色龍蝦這還是首次。」據悉,藍色龍蝦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出現概率為200萬分之一。
當地居民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海岸發現一些罕見海洋生物,該生物外形酷似水母,卻在一端長有綠色觸角與能夠收縮的肢體。據報道,這種罕見生物呈凝膠狀,半透明,其一端並排長著觸角與能收縮彎曲的肢體。當地專家也稱,首次發現這種奇怪的海洋生物,暫不清楚其名稱。
❸ 侏羅紀時代有恐龍,那泥盆紀有什麼專家:全是海底怪物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對於恐龍都是有所了解的,雖然我們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但是我們可以從恐龍化石或者影視劇中了解到它們。恐龍也是一種比較“悲劇”的物種,它們原本是地球的主宰,但是卻因為一顆隕石而導致滅絕了。
另一種魚類,海納螈。這種魚和其它的魚類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別的魚都是有魚鰭的,而這傢伙不但沒有,而且還有著四隻腳,看起來極為詭異。因此,海納螈也被稱為是“海洋走獸”。
圖片中的這只魚叫做提塔里克魚,它有著極為鋒利的牙齒,無論是什麼東西,都能給它咬個粉碎,它的咬合力和帝王鱷是有的一拼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的國外的專家猜測,這種魚很可能就是人類最早期的祖先。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❹ 海底有怪獸嗎
關於海怪的聳人聽聞的消息,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常見於書報雜志之端,然而人們卻從來未捕獲過這種怪物。盡管人們花費了高昂的代價考察和尋找,甚至動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裝備,但神秘的海怪至今仍是個謎。
19世紀末,法國海洋學家蓋勒披露:1897年7月,「阿瓦蘭什」號炮艇在龍川海灣發現600米遠的海上,有兩條長約20米、粗約2—3米的巨蛇,該艇當即開炮,巨蛇頃刻就消失在浩渺煙波里。翌年2月,該艇在同一海區再遇巨蛇,炮擊後全速前往靠近,巨蛇卻潛入炮艇下面,少頃又在炮艇的尾部露出海面。9天後,該艇又在此海區發現兩條巨蛇,追擄了35分鍾但未獲成功。
蓋勒披露的內容令人疑惑不解:為什麼碰上巨蛇的均是同一炮艇?為什麼巨蛇總是出現在同—J海域2為什麼近距離炮擊對巨蛇毫無傷害?這些疑問連蓋勒本人也無法解釋。他說,有人稱這是一種「集體的幻覺」。
關於對海怪的「幻覺」,不久前加拿大科學家勒思等人經多次試驗提出一種解釋:在一般情況下,海面上空的氣溫下熱上冷,若有一股權冷的空氣掠過海面,氣溫就會變成下冷上熱,從而產生海市屆樓效應,海面上突出的物體就會成倍地增大。這時,艦船上的水手如果處在不超過海面2米的位置,就會看到這種膨脹現象。正是這種光學作用給人們造成視覺上的錯誤,使水手把一般的海獸,諸如海象、海豚或鯨類等,看成為巨大的怪獸。當然,這種解釋還沒有得到實踐的檢驗。
事實上,發現海怪的報道還遠不止上述一起,從1822年到1890年,就有134次記錄。本世紀也經常有人見到過海怪。盡管人們常與海怪不期而遇,但至今尚無人捕到過,也無人在現場拍成一張象樣的照片,這是為什麼呢?也許神秘的海怪總是不等人們打開相機拍照便鑽入水下,逃之天天。也許這的確是一種幻覺。
被眾人描繪的海怪,形象各不相同,稀奇古怪。1926年在馬達加斯加海岸邊發現一種怪物,法國科學家普季是這樣記述的:這種怪物不象海蛇,當地人說從未見過,它有20~25米長,軀體寬大而扁平,外殼有一層薄而梗的鋁甲,尾部象蝦尾,嘴在腹部。當它露出海面時,頭部會發出時隱時現的光。有人說它無腳無阻,有人則說它有類似鯨與海豹那樣的鰭腳。
1883年,一個越南人說在龍川海岸邊見到過一具腐臭的海怪屍體,其形態很象巨大的蜈蚣。
1977年4月,日本「瑞祥丸」號拖網漁船在紐西蘭近海撈到一具海怪屍體,轟動一時。屍體長13米,重約2噸,身上有4個肢端,其尾巴特別長,細細的脖子上長著個小腦袋。船員們對它作了測定和拍照,並分離出一個完好的肢端存放在冷凍艙里,由於屍體已經腐爛,不宜保存,人們便把它拋入海中。
此後,圍繞這具海怪的爭論迭然而起。日本國立科學館動物處處長吉則令泉教授確認這是早巳滅絕的爬行動物蛇頸龍。約l一2億年前,蛇頸龍象海豹一樣棲息在沿海水域,在淺水沙灘上爬行。同大多數爬行動物一樣,它的骨骼相當發達。但據船員回億和照片分析,這怪物似乎沒有骨架。
法國古生物學家傑內斯.布魯克認為,這是一種早已絕跡的巨大海豹,大約生活在2千萬年之前,比蛇頸龍晚多了。
而許多科學家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半腐爛的鯊魚魚或小鯨的屍體,根本不是什麼海怪。他們還認為,如對當時放進冰凍艙的肢端結構進行研究判斷,就能弄清這個問題,遺憾的是這個肢端的擁有者仍卻一直保持緘默木語,致使這場學術爭論至今不見定論,這個海怪之謎仍為懸案。
有人認為,從理論上說任何種類的動植物均不可能子然一身存在於世,生物一旦數量減少到某一臨界數,必將導致消亡滅絕。因此海洋里不大可能有什麼海怪,人們說遇見海怪,很可能是一種錯覺。
但也有人認為,海洋對於人類來說畢竟還有許多不解之謎,不能排斥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神秘之物。如本世紀30年代末人們在南非東南海域捕獲一條生活在3億年前而在7千萬年前早已絕滅的海洋生物——空棘魚,就沒有一個學者相信。直至本世紀50年代,人們在同一海域又捕獲到15條活的空棘魚,才使人們不再懷疑這種史前怪魚的存在了。
看來,海怪的存在是可能的,只不過由於數量極少,人們很難捕捉到罷了。從這
個意義上來說,要解開海怪之謎,還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❺ 海底有什麼怪物呢
海底有大王烏賊。它棲息在900米深的地方,它們的眼睛足有飛盤那麼大,抹香鯨會捕捉這些怪獸,但大王烏賊也會反擊,在1100米處坐落著西馬塔火山,這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底火山之一,它最後一次噴發是在2009年,甚至還有遙控車拍攝到當時的景象。
海底怪物
斧頭魚 這個名字的由來,源於它們纖薄的體型,特別是胸部附近的輪廓,像極了斧頭的刃,而且呈現銀色的金屬光澤,斧頭魚的體長在3厘米到12厘米,盡管外形很嚇人,但它們並沒有什麼致命的特徵。
水滴魚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布丁,它們奇特的外形在過去幾年中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很多人甚至認為水滴魚是世界上最為醜陋的動物之一,柔軟的外形對水滴魚在深海的生存至關重要,它們生活的區域靠近海底,那裡的水壓極高,使得水滴魚皮膚的密度與水相差無幾。
❻ 求上古凶獸或妖怪的資料和圖片,尤其是生活在海底的。
中國上古四大凶獸,分別是四名「大惡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共工,與鯀,他們都因為反抗權力者而被殺,死後精神不滅,被當權者侮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獸,分別對應:饕餮(tao tie),渾沌,窮奇和檮杌(tao wu)
混沌
《神異經》雲:「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 有目而不見,行不
混沌
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傳說它形狀肥圓、象火一樣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
窮奇
窮奇
《神異經》雲:「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斗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言此為大惡之獸。
《山海經·西山經》道:「(邽guī 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胃(同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háo 狗,是食人。」
《山海經·海內北經》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發,在蜪犬北。一曰從足。」
窮奇是中國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蝟的毛皮、長有翅膀,窮奇的叫聲象狗,靠吃人為生。據說窮奇經常飛到打架的現場,將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送給他,並且鼓勵他多做壞事。古人也把那種不重心意、遠君子近小人的人稱為窮奇。
後來「窮奇」用來比喻背信棄義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但是,窮奇也有為益的一面。在一種稱為「大儺」的驅鬼儀式中,有十二種吞食惡鬼的猛獸,稱為十二神或十二獸,窮奇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一種說法說窮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島上全身火紅,狀如牛的怪獸就是窮奇(身上有五色石南葉哦)。
《幻想三國志四》中被紫丞收服的神獸。
檮杌 táowù
檮杌
《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
《孟子·離婁下》道:「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此謂檮杌同乘與春秋,為國史名,楚史名《檮杌》。也就是說有本記載楚史的書,名字為《檮杌》。
檮杌一般作上古凶獸。《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謂舜流放四凶,以檮杌況鯀。
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
饕餮: (tāotiè掏帖)
傳說軒轅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
饕餮
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páo xiāo,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里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亦有傳說為「龍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後來,饕餮變成了圖騰,刻於各種祭祀用的器皿之上。《呂氏春秋·先識覽》有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殷周時代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腦袋猙獰,雙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樑凸出;首部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其彎曲的方向似無定製,或內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張,利齒如鋸,嘴略彎曲內勾,或嘴巴緊鎖。則作正面盤踞狀,身軀拱起,頭著地或水雲氣,兩邊有一對利爪,象狗爪或虎爪。兩側有一對肉翅,形如耳朵。
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徵!
因富貪欲故後世喻貪婪之人為「饕餮」。《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白澤:
昆侖山上的神獸,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 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
《軒轅本紀》有神獸白澤的故事:「(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夔:
出生於東海流破山,其形狀如牛,無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隻腳支撐,也叫獨腳夔。
夔是一種惡獸,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
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麒麟:
是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個國家,分別由十二個王來統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績來評選,而是由天命來決定。麒麟就是傳達天命,為自己的國家選出王者的神獸。
檮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已然是一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驗失敗核泄漏的產物。
獬豸:
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餘談》有載。
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或一年來數次,或數年都不來。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
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現在,都刻木像、造銅像或畫圖像,故現在畫雞於門上。
華方: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華方。《海外南經》:「華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汜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華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華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徵。《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
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狍(號鳥):《山海經?北次三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號鳥),是食人。」郭璞註:「為物貪(忄林),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遠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鴿子的異種)
《洞冥記》有載。
腓腓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高級寵物)
《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絕對惡靈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說,另行說明,不歸此處)
《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應聲蟲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語?)
《續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稱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管子(水地)》、《太平預覽》有載。
❼ 什麼動物爬的比蝸牛還慢
一、香蕉鼻涕蟲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這種奇怪的動物屬於腹足類軟體動物科,最奇怪的地方是它沒有殼。它躺在地下是為了覓食和產卵。它可以在潮濕的條件下在地下呆很多年。香蕉鼻涕蟲在肌肉收縮的幫助下運動,所以它的運動非常緩慢。它只能以每小時0.2英里的速度移動,這使它們成為最慢的動物之一。
二、吉拉怪獸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這種動物是蜥蜴家族的一員,這是一隻有毒的蜥蜴,它存在於美利堅合眾國的西南地區。這種動物最有趣的特點是它藏在地下,很少出現在外面。這種動物體內儲存脂肪,因此,通常不會為了覓食而外出,這可以說是留在地下的原因之一。它棲息在地下,這使它們免受食肉動物的侵害。這種有毒動物的大小是22英寸。它的重量在350克到700克之間(0.77磅到1.54磅)。
三、花園蝸牛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一種陸生蝸牛,這個小生物是地中海地區的本地人,屬於陸生軟體動物類群。這些蝸牛是在濕地中發現的。沒有腿,它在移動的小徑上留下了濕漉漉的小徑。身上有一層厚厚的捲曲的殼,這也可能是他們行動緩慢的原因之一。它們通過肌肉收縮運動。關於這些蝸牛,除了它們最慢的速度之外,還有一個更有趣的事實,那就是它們能冬眠好幾年,並且一直躲在陽光下。
四、海馬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它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水域的魚類,遍布世界各地,這種海洋動物大約有54種。這條魚最著名的特點是它的身體結構,魚的軀干像馬,大小從0.6英寸到14.0英寸(1.5厘米到35.5厘米)不等。獨特的身體結構限制了它的快速運動,使它成為一種緩慢移動的動物。它直立游泳,這使得游泳過程真的很慢。一匹海馬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僅為每秒0.04厘米。
五、巨龜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巨型烏龜是地球上最慢的動物之一,它常見於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塞席爾。它棲息在草原和潮濕的土地上。有關烏龜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它可以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生活一年左右。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這種爬行動物是生命最長的動物,壽命為190歲,令人難以置信。烏龜的體重約為660磅(300公斤),長度為1.3米。烏龜有很重的殼和很厚的腿,也許這就是他們行動緩慢的原因。這種動物以每秒76厘米的速度移動。
六、羅里斯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這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動物,這只靈長類動物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它有一個奇怪的外觀歸因於他的長手,這是非常像人類和網球的眼睛,它普遍存在於東南亞。為了躲避捕食者,這種動物會排出輕微的毒素和木材。它是一種夜間活動的動物,也是非常大膽和無畏的,也是一種有毒的哺乳動物。
這種動物以非常慢的速度做扭曲的動作。它的運動速度約為每秒55.5厘米。最高時速可達2公里。
七、 三趾斯隆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這種動物原產於美國,可以以每小時0.003英里的速度移動。這只可愛的動物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美國熱帶雨林的樹木上。
八、海牛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它是一種食草的水生動物,在印度洋、亞馬遜和加勒比海很常見,生活在淺水裡。你可以看到這些動物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是游泳。它很懶。這種海洋哺乳動物長4米,體重約590公斤。
海牛是世界上最慢的動物之一。原因可能是它們體型大,或者沒有食肉動物,這使得它的壽命是無害的。它以每秒139到222厘米的速度移動。
九、星魚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這種魚大約有兩千種,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所有海洋中。首先,這條魚沒有大腦,也沒有血;第二,如果把魚切成小塊,每一片魚都會長出一條全新的星魚。
星魚有一個星狀的身體,這個身體是這條魚緩慢運動的罪魁禍首,它甚至不能長途旅行。有趣的是,它和洋流一起運動,只能以每小時0.02英里的速度移動。不同種類的星魚以不同的速度運動。皮星魚以每秒0.25厘米的速度運動。沙星以每秒4.7厘米的速度移動,它是所有明星魚中最快的。
十、考拉熊
蝸牛是爬得最慢?盤點世界上十大最慢的動物
一種哺乳動物,屬於一群叫做有袋動物的動物,它是最可愛的動物之一。由於它類似澳大利亞的熊,它被稱為考拉熊。它是一種食草動物,有強壯的四肢和爪子,可以幫助它在樹上快速爬行。它的尾巴很厚,視力很差,但是它有一種非同尋常的聲音和嗅覺,這有助於他很容易地認出食肉動物。熊長時間坐在樹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
❽ 世界十大怪物
1、卓柏卡布拉
一種被懷疑存在於美洲的吸血動物。最早被發現在1990年代初波多黎各出現,後來在墨西哥及美國南部(尤其在拉美裔社區)也傳說出現,據說會攻擊並吸食牲畜的血。
2、雪人
又被稱為大腳野人、夜帝(Yeti)、野人,意思是居住在岩石上的動物,藏語稱為米戈,意為人形怪物。傳說中喜馬拉雅山區的大雪怪,曾經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中多次被發現蹤跡,但至今沒有證實它是什麼。雪人是存在於世界各地但未被證實存在的高等靈長目動物,其能夠直立行走,身高能達到7英尺。
3、歐肯納根水怪
傳說中居住在歐肯納根湖的生物。歐肯納根湖位於加拿大的哥倫比亞省的歐肯納根的核心地帶,湖約150公里長,1.6公里深,附近水域是歐肯納根水怪常出沒的地區。
4、塔斯馬尼亞虎
也稱袋狼,是一種食肉的有袋類動物,身上有虎皮斑紋,後腿像袋鼠的腿,腹部有育兒袋,實際上更像狼,曾生活於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塔斯馬尼亞島。
5、尼斯湖水怪
1500多年前,就開始流傳尼斯湖中有巨大怪獸常常出來吞食人畜的故事。古代一些人甚至宣稱曾經目擊過這種怪獸,有人說它長著大象的長鼻,渾身柔軟光滑;有人說它是長頸圓頭;有人說它出現時泡沫層層,四處飛濺;有人說它口吐煙霧,使湖面有時霧氣騰騰各種傳說頗不一致,越傳越廣,越說越神秘。
6、肯偉島怪物
是1954年和1955年於英國肯偉島發現的海洋生物屍體,目前認為肯偉島怪物是鮟鱇魚。
7、巨齒鯊
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這種鯊魚平均14米長、40噸重。已發現的巨齒鯊的部分椎骨化石與大白鯊相比大很多,推測它的最大身長范圍是21~22米,體重50~70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魚類。
8、銅山湖水怪
1980年9月,位於駐馬店市泌陽縣的銅山湖水庫突現「水怪」魅影,隨後的20餘年,「水怪」頻頻出現,被傳得神乎其神,尤其傳出竟然出現長100餘米的「水怪」魔影。
9、長白山天池水怪
因為長白山天池是活火山,湖地有火山活動,礦物質豐富,這為翻車魚提供了食物,同時火山活動使湖地溫度溫暖,所以適合翻車魚生存。但最重要的是,最近的水怪目擊照片和錄像顯示,水怪有打轉的習慣,它還可以越出水面,這都與翻車魚極其相似。
10、沼澤怪物
剛果沼澤,從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化石開始,就不斷有恐龍並未完全絕種的傳聞。1910年,在中東的剛果,當地人宣稱在沼澤里看見了遠古遺留的生物,他們把它叫做Mokele Mbembe。見過Mokele Mbembe的人描述說,它的體形有點像大象,不過有長長的脖子和尾巴。
❾ 海洋巨蟒真的存在嗎
多次阻遏丹麥大軍入侵英倫的英格蘭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是公元9世紀智慧而博學的一位大帝,關於傳說中的海洋巨蟒,他曾在他的羊皮紙簿中這樣寫道:「在深不可測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經沉睡了數個世紀,並將繼續安枕在巨大的海蟲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蟲的火焰將海底溫暖,人和天使都將目睹,它帶著怒吼從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都將毀於一旦。」
阿爾費雷德大帝在羊皮紙中所提到的北海巨妖,也就的北歐傳說中至少有30米長的巨大海怪,或稱海洋巨蟒。傳說它們平時伏於海底,偶爾會浮上水面,有的水手會將它的龐大軀體誤認為是一座小島。這種海怪威力巨大,據說可以將一艘三桅戰船拉入海底,因而說起這種海怪,人們總是毛骨悚然、談之變色。那麼這個看似言之有據的傳說究竟是真是假呢?
一個叫索羅門·阿連的船長聲稱自己曾親眼見過傳說中的海洋怪獸,他說那是在1817年的8月,地點是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格洛斯特港海面上。他這樣描述了當時的場景,「當時,像海洋巨蟒似的傢伙在離港口約130米左右的地方游動。這個怪獸長約40米,身體粗得像半個啤酒桶,整個身子呈暗褐色,頭部像響尾蛇,大小如同馬頭。它在海面上一會兒直游,一會兒繞圈游。它消失時,會筆直地鑽入海底,過一會兒又從180米左右的海面上重新出現。」我們不能確定,他所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但是同一條船上的其他人也聲稱自己見到過巨蟒,那麼這個人又是誰,他當時有看到了什麼呢?
還見到過海洋巨蟒的人是和索羅門·阿連船長同一條船上的木匠馬修和他的弟弟達尼埃爾及另一個夥伴,他們說他們遇到巨蟒市正乘坐一條小艇在海面上垂釣。馬修之後回憶說:「我在怪獸距離小艇約20米左右時開了槍。我的槍很好,射擊技術也不錯,我瞄準了怪獸的頭開槍,肯定是命中了。誰知,怪獸就在我開槍的同時,朝我們游來,沒等靠近,就潛下水去,從小艇下鑽過,在30多米遠的地方重又浮出水面。奇怪的是,這只怪獸往下潛時並不像魚類那樣有幅度的往下游,而是做垂直方向的下沉。我是城裡最好的槍手,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射中了目標,可是海洋巨蟒似乎根本就沒受傷。當時,我們嚇壞了,趕緊劃小艇返回到船上。」如果說這條船上的人說的都是假的,可還有人聲稱也見過這樣的場景。
時間精確到1851年1月13日的清晨,發現者所說當時航行在南太平洋馬克薩斯群島附近海面的美國捕鯨船「莫儂加海拉號」的一名海員,他在桅桿上瞭望時驚呼起來:「那是什麼?從來沒見過這種怪物!」船長希巴里聞訊奔上甲板,舉起單筒望遠鏡向遠處看去:「唔,那是海洋怪獸,快抓住它!」隨即,從船上放下三條小艇,船長帶著多名船員手執鋒利的長矛、魚叉,劃著小艇向怪獸駛去。那隻怪獸是個身長30多米的龐然大物,單單是頸部的粗細就有幾米,而它身體最粗的部分竟達10米左右。該獸頭部呈扁平狀,有清晰的皺褶,背部為黑色,腹部則為暗褐色,中間有一條不寬的白色花紋。這只怪獸在海中游弋起來像一條大船,讓大家都看的目瞪口呆。
當微小的小艇快靠近那隻巨大的怪獸時,船長一聲令下,十幾只魚叉、長矛立即向怪獸刺去,頓時,血水四濺,突然受傷的怪獸在大海里掙扎、翻滾,激起陣陣巨浪。船員們冒著生命危險,與怪獸殊死搏鬥,最後怪獸終因寡不敵重,力竭身亡。船長將怪獸的頭切下來,撒下鹽榨油,竟榨出10桶像水一樣清徹透明的油。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莫儂加海拉號」在返航途中遭遇海難,說以向大家講述這個奇遇的是倖存的幾個。
1848年8月6日英國的戰艦也經歷過這樣的海洋奇遇,當時的英國戰艦「迪達爾斯號」從印度返回英國時途經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當從好望角向西駛去約500公里時,瞭望台上的實習水兵薩特里斯突然大叫了起來:「一隻海洋怪獸正朝我們靠攏!」船長和水兵們急忙奔到甲板上,只見在距戰艦約200米處,那隻怪獸昂起頭正朝著西南方向游去,這只怪獸僅露出水面的身體便長約20多米。當時的船長拿著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那隻怪獸,並把當時發生的一切都詳細的記載在當天的航海日誌上,並親手繪制了一張海洋怪獸的圖像。
這種關於海洋怪獸的目擊事件不僅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發生過多次,在瀕臨北極或者南極的海域也時有發生。1875年,一艘英國貨船在距南極不遠的洋面發現海洋巨蟒,當時,它正與一條巨鯨在搏鬥。1877年,一艘豪華郵輪在格拉斯哥外海發現巨蟒,在距郵輪200多米的前方水域,巨蟒在迴旋游弋。1910年,在臨近南極海域,一頭巨蟒還向一艘英國拖網漁輪發出攻擊。1936年,在哥斯大黎加海域航行的定期班輪上,8名旅客和2名水手曾目擊海洋巨蟒。1948年,在南太平洋航行的4名遊客,看見的海洋怪獸不僅身長30多米,而且背上有好幾個,在其他傳說中的巨蟒身上沒有見過的瘤狀物。
有傳言說在20世紀初,還有人還專門建造過一隻特別的探險船,目的就是為了捕獲傳說得沸沸揚揚的海洋巨蟒。探險船上還裝備了能吊起數噸重物的巨大吊鉤,以及長達數千米的鋼纜,同時船上還特別准備了12頭活豬作為誘餌。可惜該船遠赴大洋幾經搜索,終因未遇海洋巨蟒而悻悻而歸。迄今為止,人們對於這種海洋怪獸的底細還一無所知,它們的神秘身份仍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