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可愛建築100張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可愛建築100張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7 17:32:28

❶ 太原理工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本人太原理工大二學子一枚,我簡單介紹一下太原理工大學的地標性建築。

校園內最具有標志性的建築當然是圖書館了

這是學院與學院之間的比賽,是不是很激情,太原理工大學籃球比賽大大小小,如果你熱愛籃球,總有一場籃球比賽你可以參加。

當然我主要放的是明向校區的照片,其他幾個校區也很棒的呢。

❷ 俄羅斯有哪些出名的建築

建築是人類創造的最偉大的奇跡和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是解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最形象、最直觀的語言和符號。

俄羅斯有1000餘年的建築史。俄羅斯的建築是匯聚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風格而又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世界,也是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的形象見證。俄羅斯的建築藝術成就已載入世界建築史冊。從古至今,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建築被保留下來,尤其在18世紀,彼得大帝徹底實施細化政策,俄羅斯建築漸漸踏上歐洲的步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俄羅斯建築藝術。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嚴格的說不是建築,准確地說是一種奇特的設計。

近日,在VKontakte曝光了俄羅斯羅斯托夫的新機場的廁所。可不要小看這個廁所,凡是看了廁所照片的人,無不嘖嘖稱奇,反應都是驚掉了下巴並來回踱步猶豫著是否要進去。

請欣賞照片

沒錯,你沒看錯,除了廁所的門沒有關閉之外,小便池和馬桶之間也沒有隔板!!!

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廁所顯然不是給一個人用的。如果你以「嚴肅的意圖」去那裡- 你會驚訝到忘記自己要做什麼。

女廁所的情形也是一樣的,只有沒有小便池。一位乘客說:就像其他地方一樣,女廁所門口總有長長的隊,自然而然地排到男廁所門口。當有人打開男廁所的門,那麼,廁所里的男士,恭喜你中獎了哦,你的窘態會被外面一排女士們看到。

此外,衛生間的水槽中的水很涼,水壓很低。羅斯托夫公民和旅客都在抱怨這個廁所奇怪的設計。

此前,Lief報道說,為紀念國際民航日,12月7日在頓河畔羅斯托夫,普拉托夫機場正式開始運營。

毫無疑問,你們機場的廁所為這個節日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

俄羅斯發表感言

我沒明白,你們在搞什麼???

這就是給一個人用的吧!!!(如果真的是給一個人用的,不得不說這個廁所很大豪華哦!)

這樣也行?不如把男廁女廁合並算了,呵呵

是經費不夠修擋板了嗎???

真是夠奇葩了,搞不懂戰斗民族設計師是怎麼想的。。。。。。畢竟戰斗民族人民自己也不明白

當然,俄羅斯也有很多正常建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俄羅斯有哪些出名的建築吧。

歷史的演變會使建築風格發生變化。一個城市在建築風格所發生的變化,會在不同的側面反映出這個城市的民眾信仰、權力象徵、經濟實力。

據史料記載,俄羅斯民族最早都居住在森林周圍,他們祖祖輩輩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資源取之不盡,形成傳統的以木質為主的結構建築風格。自10世紀末接受基督教後受,宗教的影響開始出現石造建築,但多用於公共建築。這種石造建築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一切以神為依歸,塑造莊重典雅偉大高尚的氣氛,讓信徒心生崇敬之感。外觀上形成了典雅大方,高闊端正,頂部搭配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圓形頂蓋。在那個多神信仰的時代,對於一般老百姓,的確某種神勝過一切的感受。

但是,人們又發現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建築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獨立的塔形結構與高大宏偉的風格在石造建築上依然發揚光大。

1、斯巴斯基鍾

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鍾塔始建於十四世紀,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它高67.3米,平面呈方形,系石砌。原作防禦之用,1491年改為炮樓。16世紀安裝了第一個時鍾,每15分鍾報時一次;17世紀建塔尖,1937年在塔尖上安裝直徑6米的紅水晶石和瑪瑙石的五角星,每顆重達1噸。由於每顆星都裝在軸承上,風吹的時候,五角星就隨風轉動。白天,五角星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四面金光閃閃;夜晚,五角星里的電燈光照射著紅寶石,似光彩奪目的夜明珠。多年來常被認作莫斯科的標志。

2、尖柱風格

逢高必尖,不高不尖的風格,在前蘇聯的五十年代是頂峰。斯大林時代形成的細長金色尖柱和五角星有多種解釋。

一是說這種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當時中央集權和振興強國的思想;二是講它使人感覺到社會主義工業強國的時代精神;三是直觀感覺塔形結構基礎牢固。

3、經典風格

外牆貼著大理石,門廳內掛枝形吊燈,富麗堂皇。兩側或四角的配樓較矮,中央的主樓高聳,頂部是細細的塔尖。就是俄羅斯建築的典型風格。

4、俄羅斯歷史博物館

這座漂亮的俄羅斯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座有135年歷史的古典主義建築。

5、俄羅斯最大的百貨公司

6、東正教建築風格

尖而圓的洋蔥頭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教堂建築風格。

據報道,這幾個金洋蔥頭,航天員在衛星上看地球時清晰可見。真是個大忽悠?

7、聖瓦西里大教堂

這座聖瓦西里大教堂不是莫斯科最重要的,但卻是最美麗、最經典的教堂。它獨特的外貌和華麗奪目的宮殿舉世聞名,是俄羅斯16世紀民間建築藝術風格的典範。從紅場的遠端望去,那九座帶著五顏六色洋蔥頭般可愛的教堂,宛如童話世界中美麗公主所住的宮殿。

1552年俄羅斯人在沙皇伊凡四世的領導下攻下蒙古人的最後據點喀山,擺脫了這群來自東亞草原的游牧民族的統治,進入歐洲強國之列。為了紀念此次戰役沙皇決定在莫斯科修建這座最華麗、完美的建築——聖瓦西里大教堂。1561年教堂一落成,伊凡四世立即下令挖去義大利建築師巴爾馬的雙眼,以防他再建出類似或超越的作品。看來名人不好當,名建築師更是不好當。

聖瓦西里大教堂一反過去傳統大教堂都建在大公或皇帝的城堡里的慣例,而是緊靠克里姆林宮的外牆,以便讓每個俄羅斯人都能走近它。從表現風格上該教堂又成了俄羅斯森嚴的階級制度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集權統治的象徵。

聖瓦西里大教堂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頂部冠有九座蔥頭狀的穹頂,這種圓頂和伊斯蘭教的造型十分相似,並展現出受東方拜占庭建築風格的影響。它現在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作為建築文物供人們參觀。

莫斯科人有一張很牛的自我介紹名片:別的城市是在城裡種樹,而我們是森林周圍建房子。莫斯科綠化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40%,包括11個自然森林區,89個公園,400多個小公園和100多個街心花園,也許這才是莫斯科的城市建築風格。

編輯 New Her

排版橘子

圖片來源谷歌

❸ 世界上最可愛的建築物是什麼啊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簡介

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跡的名冊編制於公元前三世紀。按今天的標准,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七大奇跡就規模而言並非特別引入注目。但是,它們非凡的美麗和久遠的年代仍然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實際上「世界七大奇跡」只包含了西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跡,那隻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國的長城距離他們太遠了。這一地區在古代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總結這一地區的人造景觀時,把他認為最偉大的七處稱為「世界七大奇跡」,這個提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舊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處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它們是:埃及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是七大奇觀中最古老,也是惟—一處保存得相對完整的遺跡,我們至今仍未揭開它的全部秘密。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所以被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亞歷山大燈塔

遵照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的命令,亞歷山大城的法羅斯燈塔於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島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閃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點:埃及亞歷山大港

當亞歷山大燈塔建成後,它的高度當之無愧地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他的設計者是希臘的建築師索斯查圖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著:「燈塔是建築在三層台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1500年來,亞歷山大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它也是六大奇跡中最晚消失的一個。十四世紀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它。

巴比倫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建造的。見過巴比倫空中花園的作家們都將它描述為一座層疊的平台建築,每一層上種植了棕櫚和其他樹木。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點: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巴格達附近

這座神話般的建築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一個妃子修建的,大約120米見方,高出地面20多米。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里的花草。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系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別不同,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阿爾忒彌斯神廟

克羅伊斯所建造,他是土耳其以弗所古代王國呂底亞的國王。神廟里供奉著生育和多產女神阿爾忒彌斯。公元前356年神廟被燒毀。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城邦埃斐索斯,現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12至18米高。神廟的底座約為60乘120米。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阿爾忒彌斯神殿曾經歷過七次重建,首座阿爾忒彌斯神殿於公元前550年由建築師Samos、Chersihon及他的兒子Metagenes設計,以愛奧尼亞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撐的建築。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以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著阿爾忒彌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後來在公元前356年,神殿為大火及侵略所毀,其後的重建,大理石柱長度增至21.7米,並且多了十三級階梯圍繞在旁邊。最後,由於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毀後,從此永遠在世界上消失了。

宙斯神像

奧林匹斯山的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刻家菲迪亞斯的傑作。他用象牙來製作宙斯神像的軀體,用黃金製成宙斯神像的長袍。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點:希臘奧林匹亞城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Olympia)城,第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776年)的就是在此地舉辦。

神殿是以表面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神殿共由三十四個科林斯式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為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築,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長袍都是由黃金製成,他頭戴橄欖編織的環,右手握著由象牙及黃金製成的勝利女神像,左手拿著一把鑲有閃爍耀眼金屬的權杖,上面有一隻鷹停留著,而他所座的寶座則以獅身人面像、勝利女神及神話人物裝飾,不包括寶座,僅神像就相等於四層高的現代樓宇,使坐在寶座上宙斯頭部差不多頂著神殿頂。位於奧林比亞的神殿於公元5年被大火摧毀。宙斯神像雖然因被運到君士坦丁堡而倖免於難,可是最終亦難逃厄運,於公元462被大火燒毀。

摩索拉斯陵墓

據說,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陵墓約45米高,底座上部呈階梯形的金字塔狀,卡里亞王國摩索拉斯國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頂端。陵墓毀於公元三世紀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現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由兩名希臘設計師設計,外面裝飾以奇異的雕刻花紋。甫一建成就聲名遠播,公元15世紀初毀於大地震。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

摩索拉斯陵墓建造在哈利卡納蘇斯,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輪戰車。此陵墓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Leochares,Scopas,和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陵墓的其中一邊。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德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德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范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❹ 有誰知道這幾個圖片的建築都出自於哪裡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目前知道那個像槍的建築叫Defense(防禦)

這些看上去不是真的,沒那麼誇張吧。也就第3張有點可信度。可能是電腦做出來的建築。第2張這是外星人做的建築嗎,地球人是做不出來吧。

❺ 倫敦有哪些標志性建築物 圖片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有伊麗莎白塔、倫敦眼、倫敦塔、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等

  1. 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倫敦的標志性建築。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2012年6月,英國宣布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鍾樓,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鍾樓高95米,鍾直徑7米,重13.5噸。每15分鍾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鍾聲。自從興建地鐵Jubilee線之後,大本鍾受到影響,測量顯示大本鍾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伊麗莎白塔於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國最大的鍾。塔有320英尺高(約合97.5米),分針有14英尺長(約合4.27米),大本鍾用人工發條,國會開會期間,鍾面會發出光芒,每隔一小時報時一次。每年的夏季與冬季時間轉換時會把鍾停止,進行零件的修補、交換、鍾的調音等。

(5)可愛建築100張圖片擴展閱讀: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人口約828萬(2016年),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❻ 求各種建築的圖片···最好可以做桌面···用來培養訓練建築設計。順便問下有什麼推薦的建築教育片之類

樓主需要的那些圖片,我想你大可到網路圖片進行搜索,相信會很多不錯的。

至於資料類的,我推薦這個給你——《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業集》
匯集了2007,2008年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業評選的全部入選作業,包括各個年級的共計200餘份優秀作業。這些作業顯示了中國建築設計教育的水平和青年學生的創造力,極具參考價值。
相較與以往,這設計作業有很大的提高,它們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設計表達能力的增強,圖面表達效果良好,尤以三、四年級設計作業最為突出,學校之間的質量差異明顯縮小,從中反映出整體水平的提高;二是設計前期分析問題能力增強,特別是採用了一些新的信息資料收集方法和手段,反映出學生有較強的立意構思能力;三是針對綜合性和復雜性問題的選題增多,如舊城改造和舊建築改造、城市設計等作業參評比例增大,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有所提高;四是設計內容出現不少緊密結合國家建設急需的課題,特別是圍繞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等課題不斷涌現,體現了為國家建設服務的設計創作大方向。
下載清單:
2007Revit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業集.iso 詳情 627.2MB
2008Revit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業集.iso 詳情 283.7MB

如果你需要,可以通過網路HI聯系我,我把網站鏈接給你,你可以直接下載。

3、教育片的話,推薦這個給你。《姚仁祿先生的創意講座》,
姚先生的講座,受益良多。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法再看。去年年底跟姚先生主持的大小創意聯系,姚先生開始在土豆網上上傳課程內容。點擊前往不過,土豆網上視頻不是很清晰,特此把清晰版(清晰度是土豆網上的3倍)整理出來,會陸續上傳。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系列正在進行,請耐心等待!
了解姚先生的更多情況請前往姚先生的博客 以及 大小創意網站

下面是下載清單:
什麼是設計1.flv 詳情 156.5MB
什麼是設計2.flv 詳情 193MB
什麼是設計3.flv 詳情 145.5MB
什麼是設計4.flv 詳情 156.4MB
什麼是設計5.flv 詳情 346.3MB
。。。。。。

如果你需要也可以通過網路HI聯系我,我發鏈接給你。由於網路知道無法黏貼網址,黏貼網址後無法顯示答案,所以請見諒。

❼ 有哪些設計得特別相似的優秀建築

看到這個問題,我只想說:剽竊、引用和致敬之間的區別只是邏輯。


  • 總之,大師從來沒有偷偷進行他們抄襲。建築這個概念是一個無比復雜的集合體,它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或是一張建成圖片,任何一個著名的建築從競標開始就已經註定成為歷史。政治符號,意識形態和經濟景氣無一不在影響一座建築的出生和成長。大師抄襲從來都是坦盪盪,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房子只有我建出來,才能成為新的建築範式。

總結:

前者因其龐大的項目和太多的先鋒而失去了公眾的根基,最終卻沒有建成。後者出生在它應該出生的地方。

❽ 求幾張摩洛哥風格建築圖片,求高清照片。

網路 摩洛哥圖案

❾ 有誰知道這張圖片里的建築是哪裡

這座建築是密爾沃基市藝術館(密爾沃基市是美國威斯康星州最大城市和湖港)

位於密執安湖畔的密爾沃基市藝術館,不僅有著海鳥一樣的造型,而且是一座會動的建築。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將建築頂部的兩個像翅膀一樣張開的鋼結構羽翼,在陽光下慢慢張開。這個結構體系是由兩根平行的、傾斜47度的桅桿靠拉力支撐,一根桅桿位於屋面的中軸線上,另一根位於通向藝術館入口的橋上,這些元素共同創造出了詩意般的結構體系和運動感的整體效果。

密爾沃基藝術館位於密執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館建築不約而同偏愛的環境條件。在藝術館旁邊還有另外一座不錯的老建築,是沙里寧1957年設計的戰爭紀念館。卡拉特拉瓦新建起了一條拉索引橋,跨度長達73米,把人們的視線直接引導到了新建的建築上來,筆直地正對著新美術館的主要入口。然而橋下並沒有水,湖水更在美術館的身後。於是,這一道引橋便成了一段空間序曲。

門廳以內的室內空間,更是幾乎通身純白的格局。在密爾沃基藝術館里,卡拉特拉瓦以厚重的混凝土拱作為基本元素反復疊加,沿著南北軸線不斷向北伸展的展覽空間,都歸結在了遵循結構規則的綿長韻律中。最簡單、最朴實的結構功能,造就了極其雅緻而壯麗的美。由於混凝土的拱遠遠伸出的遠端正好為展廊托出了檐口,因此展廊里能照得到的,基本上只是室外地面反射回來的漫射光,既能保證足夠的自然採光,又避免了陽光直射對藝術藏品的破壞。

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新建築師之一,可以說是建築仿生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建築師中的詩人」。密爾沃基市藝術館同樣體現了他血液里那種西班牙人特有的奇異想像力。

❿ 求俄羅斯建築特色簡介和圖片!!

俄羅斯民族早先居住在森林周圍,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資源又取之不盡,傳統建築是以木造為主。自10世紀末接受基督教後受了拜占庭影響開始出現石造建築,但多用於公共建築。然而,俄羅斯人傳統的木造建築技術仍保留下來,混用於石造建築上。

1.木造建築,木造建築只要用很簡單的技術(如接榫、栓合等),較少的人力,即可搭出美觀實用的居所,且靈活變化出繁復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