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朱泥可愛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朱泥可愛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02 07:24:39

1. 朱泥和小紅泥有什麼區別

朱泥和紅泥的區別

1、最根本的區別是礦源和泥性。朱泥主要產於嫩泥礦中,紅泥產於黃石夾層中。朱泥泥性較高,砂性較弱,紅泥則相反,砂性重泥性弱。

2、兩者的收縮比不同。普通紅泥13%左右,而朱泥普遍高於紅泥,有的甚至可達25%以上。

3、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柔和溫潤,紅中略帶一點橙色。朱泥,朱紅略泛橘光,鮮明細膩質感極佳。

4、兩者的成型難度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涉及。朱泥,泥性甚嬌,成型難度大,大的壺型成品率低,小壺成形後則可愛靈動。

2. 紫砂 清水泥和朱泥有何不同

1、清水泥和朱泥的泥性不同

朱泥泥性較高,含砂量低砂性較弱,且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由生坯至燒成,收縮率高達30%-40%之間,支撐度差,一般成品率僅約7成。大的壺型成品率低,小壺成形後則可愛靈動。

清水泥泥性:干濕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陳泥須回煉,否則易生黑邊、花泥,提煉時須留意氧化鐵及石灰質之剔除。

2、特點不同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而得名。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朱泥一般來說分三種:1、紅中略帶黃;2、黃中略帶紅;3、紅中略帶紫(高溫朱泥)。

清水泥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紫砂風華;易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2)朱泥可愛的圖片擴展閱讀:

原礦的優質清水泥存世較少,玩家通常所說的老清水多指這種泥。這種泥料泥質細膩,透氣性極好,泡養一段時間之後,壺體表面光滑細膩,手觸上去的感覺如皮膚一般,且有一種油質的光亮感。

熱水注入壺內隨即倒出後,只需放在手裡,就可以很直觀的直接看到通過手的溫度,一會兒便可將壺內水分蒸干。 現在的清水泥指的是一種煉泥的方式,是指不夾雜其他雜料直接粉碎成泥方法煉制的泥料統稱清水泥。

3. 如何鑒別真假朱泥紫砂壺

首先觀其色,由於朱泥的泥性軟嫩,應該呈現出色澤紅艷,嬌妍多姿,柔美可愛的視覺效果。如果看起來紅得過於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購買的時候就要反復考證了。其次聽其聲,用蓋沿在壺口劃圈,聲音清脆,共振性佳。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讓賣家提供生胚和成品放在一起的對比圖,真正的朱泥生胚,是黃色的,而不是紅色的,紅色的是加了鐵紅粉的;其次,朱泥的收縮比很大,生胚要比成品大很多,至少大20%以上!假冒朱泥壺商家是不敢拿對比圖給你看的。

4. 紫砂壺朱泥與清水泥的區別

1、泥種不同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而得名。

清水泥,該泥為純種紫泥礦,宜興丁山陶者呼之「普泥」,為較常見之泥料。

2、泥性不同

朱泥泥性較高,含砂量低砂性較弱,且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由生坯至燒成,收縮率高達30%-40%之間,支撐度差,一般成品率僅約7成。大的壺型成品率低,小壺成形後則可愛靈動。

清水泥泥性:干濕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陳泥須回煉,否則易生黑邊、花泥,提煉時須留意氧化鐵及石灰質之剔除。

3、特點不同

朱泥色調朱紅而不妖艷,使用日久益現沉蘊古老氣息,朱紅微嫣具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中等;熱水沖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時間之掌控要求較高。因冷熱收縮較大,所以一定使用前需要溫壺。

清水泥特點: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紫砂風華;易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5. 如何辨別朱泥大紅袍

朱泥壺堪稱紫砂之最,被諸多紫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朱泥小品更備受台灣紫砂愛好者鍾愛,成為紫砂收藏和把玩之佳品。但是很多愛好者看朱泥紫砂壺如同霧里看花,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朱泥紫砂,它神秘面紗的背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價位呢?帶著諸多疑問,筆者走訪了宜興著名的煉泥專家吳紅娟老師及青年工藝美術師許婕,一探其廬山真面目。 吳紅娟介紹,朱泥壺是紫砂壺之精品,泥料屬紅泥系,興盛於中國清朝初期與 中期,是宜興紫砂的特殊成就。朱泥,《陽羨茗壺系》、《陽羨名陶錄》稱「石黃泥」。作為紫砂中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泥種,以它紅而不嬌、細膩之感令許多愛壺者痴迷忘懷。朱泥含鐵量極高又產在嫩泥礦之下層、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 根據產地的不同和煉泥方式的不同以及燒至過程的不同,成品卻又呈現出不同的外觀特性。比如顏色,朱泥並非都是紅色,而是紅、紫、黑、黃、等皆有,有如各種花朵的顏色。其燒成後色澤呈現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各種效果,色彩的呈現與燒制溫度有很大的關系。至於優劣問題就需要相當豐富的經驗來判斷了。養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漿」的速度以及「潤」度。 關於朱泥的分類,行業內說法諸多,總的來說朱泥一般分三種:趙庄朱泥、趙庄黃金朱泥、小煤窯朱泥等。其命名更是多樣化,所謂梨皮朱泥、水紋朱泥、大紅袍、黃朱泥、紅芯朱泥、這些名稱的來源是唐宮名砂泥源坊根據不同的提煉過程並配合燒制後達到的效果命名。 在選擇朱泥紫砂壺時候,我們如何來辨別它是否是一把原礦的朱泥紫砂壺呢?首先觀其色,由於朱泥的泥性軟嫩,應該呈現出色澤紅艷,嬌妍多姿,柔美可愛的視覺效果。如果看起來紅得過於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購買的時候就要反復考證了。其次聽其聲,以指彈扣,聲音清脆,共振性佳。很多愛好者流傳著這樣一個口訣:「無朱不皺」。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如何來判斷鄒的效果呢?由於朱泥泥性軟嫩,從成型到燒成,收縮率在18%至30%,又因朱泥壺垂直收縮大於橫向收縮,所以朱泥會出現縱向的皺紋,皺紋的大小與朱泥的產地有直接的關系。但是過於誇張的皺紋多數是工藝師在製做過程中為了達到效果加工出來的,不是在泥裡面加入了其它成份就是用某種物理方法,這些特殊的效果基本都是皺紋過大,那麼我們可以肯定這不是一把真正的朱泥紫砂壺。 現在的朱泥紫砂壺價格從200元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到底朱泥壺的市場最合理價格是什麼,我們怎麼判斷價格的合理性呢? 我們從吳紅娟老師這里了解到關於朱泥的存世數據。趙庄黃金朱泥原礦3噸左右,小煤窯朱泥原礦30噸左右,趙庄朱泥原礦15噸左右,可見朱泥原礦礦料之珍貴。 青年工藝美術師許婕是專門製作朱泥壺的行家,對於朱泥製作的手法非常的嫻熟,從她那裡我們了解到,不是任何一個工藝美術師都能製作出朱泥壺,原因就在於朱泥在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所以朱泥壺的製作較其它泥種的紫砂壺製作難度大,成品率低。因燒成不易、一般工手是不願去作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泥本身的價格昂貴,過低的成品率使得很多不熟悉朱泥的工藝美術師望而卻步。 製作朱泥壺的工藝難度大,泥料珍貴,這些決定了朱泥壺的價格高低,一般一把普通工藝美術師的壺也要銷售到1500元以上,這樣的價格還緊緊是泥料本身成本加了少許的工藝價格,如果低於這個價格,連泥料都買不到,怎麼可以買到朱泥紫砂壺呢?所以購買朱泥紫砂壺需要先了解朱泥紫砂的特點,深入了解後慎重選擇,切勿盲目購買。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壺的藝術美在於它集壺泥、壺色、壺形、壺款、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塑、篆刻諸藝術,共融於一體。 更多信息請登陸博寶寶珍商城自行查閱。

6. 朱泥的與紅泥區別

由於泥性的不同,在預熱烘乾、高溫、冷卻這一燒制過程中,朱泥和紫砂紅泥在任何一階段中的處理方式都有所不同。首先,燒制溫度不同,朱泥1000--1040度,紫砂紅泥1100--1200度;其次,預熱烘乾時間必須比紫砂紅泥長,因為朱泥的密度高、氣孔小水分不易散發,只能用時間克服這個問題;甚至在高溫帶,時間也要拉長並緩慢升溫,因為朱泥在燒成結晶過程中比較活躍,特別在最高溫時特別劇烈,這是高結晶度泥質的特性;第三,朱泥的冷卻過程也必須十分緩慢,否則極易炸裂。朱泥壺從泥料製作到燒製成型,成品率大約只有60%左右,這就是連許多制壺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願多做朱泥壺的原因。
純朱泥和紅泥有本質的區別:1、兩者的原礦不同。紅泥是「五色土」裡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石黃石。
2、兩者的收縮比不同。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同。紅泥的窯溫是1100℃,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
4、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純朱泥:朱紅略泛橘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沒辦法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靈動。

7. 朱泥和小紅泥有什麼區別。

純朱泥和紅泥有本質的區別:
1、兩者的原礦不同。紅泥是「五色土」裡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石黃石。
、兩者的收縮比不同。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同。紅泥的窯溫是1100℃,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
4、兩者的色澤、質感不同。紅泥: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純朱泥:朱紅略泛橘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同。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沒辦法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