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歷史可愛考古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歷史可愛考古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05 21:23:49

Ⅰ 中國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1、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綉,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衣長128厘米,通袖長195厘米,袖口寬29厘米,腰寬48厘米,下擺寬49厘米。

2、新石器時代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陶器,於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3、北朝紅地雲珠日天錦,古代經錦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花色和地色的織物組織完全相同,都是雙層結構的復式平紋或復式斜紋,稱為平紋經錦或斜紋經錦,依靠織物縱向彩條經線的顏色來顯現花紋,是一種典型的「彩條經錦」。

平紋經錦是我國傳統的織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紋經錦,隋或初唐時期的斜紋經錦,盛唐時期的斜紋緯錦、織金錦等。平紋經錦到了唐代數量已明顯下降,大量出現的是隋代前後興起的斜紋經錦。

4、青花釉里紅瓷倉,元代樓閣式瓷倉,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

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冥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里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1974年江西省景德鎮出土,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院。

5、竹林七賢磚印模畫,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四人。

榮啟期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

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

Ⅱ 全國100處考古發現代表性文物亮相鄭州,對考古學發展史上具有作用

據了解,此次展覽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為主題,通過百年來中國100個考古發現中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和輝煌成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瑰麗的物質與精神文化。展覽還將引導觀眾探索歷史問題,如人類在東亞的起源,中國文明的探索,夏、商、周三代的青銅文明,以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崛起和發展。據展覽介紹,從全國各地選取的100個考古發現在中國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5處舊石器時代遺址、33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5處夏商周時期的遺址和37處秦漢時期及以後的遺址。

第二單元是對中國文明的探索——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文物包括帶魚紋的彩陶幾何花瓶等。第三個單元是關於三國文明--夏、商、周三代的考古發現,展出的文物有綠松石鑲嵌的獸面銅牌等。第四單元揭示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出現和發展--秦漢時期及以後的考古發現,展示了軍事官員的高端裝甲俑等文物。

Ⅲ 新發現!考古人員在陝西石峁遺址發現大型人面石雕,這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引言:我國考古又有了一個好消息,陝西省石峁遺址有了一個新發現。考古人員在石峁遺址考古時發現了大型的人面石雕,這座人面石雕是在石峁遺址的核心區域皇城台,靠近皇城台的護牆。很多人已經迫不及待地詢問這個人面識相的歷史背景了。相關人員表示,目前還在對正尊人面石像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這尊人民石像很有可能就是石峁先民們尊奉的王。

其中一尊人面浮雕的長度大約是80厘米,高度大約是50厘米,頭上還帶著有皇冠。再看東側的人面浮雕,這面浮雕的雙眼有著弧狀的紋理。西側的浮雕比東側的浮雕尺寸要大得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學家們表示。根據以前的資料,可以推測這種類型的浮雕上會出現三個人像。考古學家們還估測出了石雕的總體長度約為兩米。許多網友們已經在期待考古學家們的下一步進展了。

Ⅳ 中國歷史上,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有哪些呢

讓世界震驚的考古發現有很多,比如敦煌(壁畫)、秦始皇陵(兵馬俑)、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北京人(人類的祖先)、滿城漢墓(金縷衣)等。這些考古發現一次次震驚世界,但我們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秘密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這些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吧。

三、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

千年女屍這件事情在當年可是非常轟動的,因為這是考古學家第一次發現濕屍(也就是新鮮屍體)對於考古來說是一個重大發現,雖然當時還有出土其他文物但那些文物都不及這具女屍受矚目。因為這具女屍出土時全身的皮膚非常完整而且肌膚還具有彈性就連毛發都非常整齊,這具屍體就好像是剛剛離世的人一般根本不像已經歷經千年光陰。

這具屍體已經出土就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關注,畢竟千年不腐的秘密終於可以公之於眾想想都讓人感到激動,所以馬王堆漢墓就被評為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Ⅳ 三星堆考古有重大新發現,這張金面具,有什麼獨特之處

三星堆考古有重大發現,這張金面具有什麼獨特之處呢?我認為首先這張金面具所出土的時期非常特殊,而且金面具的外形,和它本身的材質,也證明了當時一定的文明程度,甚至還有一些人猜測神話故事,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發掘出了多件文物,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我們已經發現了非常多的文物。
一般來說,當我們發掘一個地方的文物的時候,不會有很多,但是在三星堆這一個地方,我們已經發現了600多件文物,這些東西非常的具有價值,既能夠讓我們發現歷史,也能夠讓我們對於當時所發生的一些情況進行研究,俗話說以史為鑒,因此對於我們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特別是某些東西還是不可恢復的,因此,價值更大。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我們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文明,我們對文明進行發掘,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歷史,更加了解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三星堆考古有重大發現,至今為止已經發現了600多件文物,而且金面具非常的獨特,光是外形就讓人們浮想聯翩,很多人認為跟外星人有關,所以很多人都對背後所能產生的文明非常的感興趣,當然這需要進一步研究。

Ⅵ 37次考古只發掘三星堆的千分之二,三星堆究竟有多大

三星堆遺址被發現於四川省廣漢地區,往更大了說,這個遺址是處於我國西南部,屬於古蜀文化遺址,可以說是我國西南部地區已經發現的文化遺址中最大,具有最豐富的文化內涵一個遺址。

雖然經歷了八十多年的37次考古發掘,但是三星堆遺址發掘的面積還不到2萬平方米,什麼?2萬平方米已經夠多了吧,嗯,是很多了,但是三星堆遺址有12平方公里啊,而考古發掘面積才僅僅只佔2/1000,光2萬平方米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就足夠震撼了,而且還考古發覺了八十多年,剩下的我們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考古發掘完畢的那天了。

Ⅶ 史上最大的古墓

迄今為止發掘最大的古墓,這是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南指揮村,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先秦時期最大的古墓。該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層台上環槨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

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秦公一號大墓考古發掘簡介

據了解,秦公一號大墓位於秦公陵園區內,是雍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秦公一號大墓考古發掘開始於1976年,到1986年發掘結束。該墓葬的考古發掘迄今仍占據著我國考古史上五個之最,即:國內發掘出的規模最大、殉人最多、「黃腸題湊」槨具等級最高、出土最早墓碑實物、發現刻有銘文最早的石磬的墓葬。

墓葬形制和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對於研究先秦社會形態、喪葬制度等具有重要價值。秦公一號大墓的考古發掘掀起了先秦歷史文化研究的熱潮,在中國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秦公一號大墓

Ⅷ 三星堆考古90後挑大樑,你對考古感興趣嗎

三星堆考古90後挑大樑,我對考古還是非常有興趣的:

1、現在90後是越來越活躍在各個行業了,甚至有很多已經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我小時候也對考古非常的有興趣,覺得考古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行業;

2、考古是一個神秘的事情,可以通過埋藏在地底的東西,讓我們了解到過去的一些社會文明裡面,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3、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吸引力,對於不了解的東西我們更是非常的有興趣。

四、因為喜歡歷史想當考古學家的人很多。

對歷史有敬畏的心,會對考古更加的有興趣。考古就是在挖掘古代的文明,想要了解自己的歷史,從這些文物上聽聽他們是怎麼說中華五千年。

五、結語

考古行業應該有很多90後的加入,這項工作現在在我們國家也是很重要的,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歷史。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考古的行業。

Ⅸ 徐州出土一夫妻合葬墓,墓中發現一封書信,為何考古隊看後哭笑不得呢

中國古人是視死如生的,在墓葬禮儀中,除了常規的法事以及入葬議程外,隨葬品和墓誌銘也很重要。常人的墓碑一般就是寫上姓名後代一類,當富貴者、功業有成者是在在墓穴中安置墓誌銘的。

這段話或是寫在墓葬的墓誌銘上,也可能是留在隨葬的布帛上,考古專家們看後更是哭笑不得。不知道到此盜竊的人是否看到了這段引文。從當時發掘的現場圖片來看,墓穴內到處都是文物碎片,一些瓦罐尤其顯眼。或許盜墓賊真的來過,也確實沒有撈到好處。

Ⅹ 10張圖了解2020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看完你有何想說的

2020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有這些

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

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

河南淮陽時庄遺址

河南伊川徐陽墓地

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

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

陝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

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

看完以後我會驚嘆道我國的文化遺產豐富多樣,研究科考價值高。

所以文物保護的過程第一步就是對文物上賦存各類信息的識別、提取和重新組合。第二步依據這些信息,對文物本體進行保護,大致的內容包括去除文物的病害,提高文物結構上的穩定性,通過修復使得文物外觀得以重現或接近古代風貌,為文物未來的展覽、儲藏、保養制定合理的方案等等。

所以總結起來,文物保護的意義從狹義上講就是通過延長文物本體的壽命從而盡可能長的保護其上賦存的各類信息,為我們了解古代人類的活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