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訓練小孩子的思維能力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
在孩子遇到困難,就會有些家長把答案直接的去告訴孩子,這種方法對他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聰明的家長去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時,不會去直接幫助孩子,而是先去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去啟迪孩子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結合去自己尋找答案。
關於分類這些,家長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去慢慢引導孩子,例如可以把相似的東西去進行分類。可以根據物體的形狀,顏色,作用去進行劃分等。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去引導孩子尋找分類的根據,也就是說尋找事物的相同點,為什麼這么分類。
讓寶寶去多注意事物的細節,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樣更能去增強寶寶的觀察力。
四、引導孩子一起討論關於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思路
在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去正確的引導孩子,並和孩子一起去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案,並去進行實施。在整個過程當中需要去進行分析、推理、總結歸納,需要去假設問題的方案,這對於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能力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與孩子一起去閱讀一些關於動腦筋的趣味書籍,故事資料等等
這種動腦筋的資料,書籍有很多,有的是那種真人真事系列,還有的是寓言故事,或是科普性等等。與孩子去一起整理這些書籍資料,閑余的時間去翻一翻,討論一些感興趣的問題。
2. 孩子感統能力訓練有哪些方式啊
一、本體覺感統訓練方法
本體感訓練可側重進行手指小肌肉的精細運動、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球類運動等,具體方法如下:
1、精細運動: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可自行設計抓、捏、扔等游戲,如捏橡皮泥、投球、擺積木等,鍛煉控制手部力量;
2、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進行洗臉、吃飯、穿衣、系鞋帶等;
3、球類運動:較小的孩子可以在家拍皮球,大一些的孩子建議選擇羽毛球、籃球等肢體活動較大的運動。
二、前庭覺感統訓練方法
前庭主要掌握人的平衡感和信息處理能力,前庭感統訓練需要通過前後、上下、旋轉等有規律和無規律的豐富刺激,促進前庭系統的正常發育,可以藉助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和活動方式,例如玩旋轉木馬、跳蹦床、騎兒童腳踏車、滑滑梯、玩沙坑、盪鞦韆等活動,孩子參與訓練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在玩樂的同時得到能力提升。
三、觸覺感統訓練方法
觸覺感統訓練以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調節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為訓練目標,增加對皮膚感受的刺激,如溫度、重量、痛覺、癢覺等,同時鍛煉各部位肌肉的活動能力,通過擠壓、拉伸、碰撞等方式對關節進行訓練。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按摩和撫摸是促進寶寶觸覺發育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做到足夠撫觸,能夠有效預防觸覺失調。
四、聽覺感統訓練方法
聽覺感統訓練一般不只是單純的對聽力進行訓練,大多情況下,孩子的聽、說、讀、寫是相互促進的,通過訓練聽覺辨別力、聽覺記憶力、聽覺排序力、聽覺理解力等方面開始進行。
1、聽覺辨別力:通過訓練聽到聲音的高低、大小、不同的音色,來增強聽覺的辨別能力,分辨聲音的方向;
2、聽覺記憶力: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讓其進行仿說,如聽完立刻復述;
3、聽覺排序力:訓練孩子對事情的排序能力,如用先、後、才等表述說出通順的一句話;
4、聽覺理解力:通過改變聲音的大小、發出聲音的方位和距離,讓孩子判斷聲源的遠近和變化。
五、視覺感統訓練方法
視覺感統訓練方法主要訓練孩子准確接收視覺信息,並由大腦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訓練方式主要分為視覺精度訓練、辨別力訓練、視覺記憶力訓練、視覺整合訓練等方式。
1、視覺精度訓練:訓練其主動、准確的分辨事物的能力,例如在相似的兩張圖片中尋找出不同的地方;
2、視覺辨別力訓練:例如區別同一系列圖片中,找出與其他不同類型的一個;
3、視覺記憶力訓練:包括符號訓練、數字與字母之間的記憶訓練;
4、視覺整合訓練:需要孩子對整體的物體進行觀察、整合,常見的訓練方式如拼圖。
3. 如何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據兒童教育專家提示,孩子的忍耐力其實與其年齡成反比,所以「耐性」這種特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專家建議家長應在幼兒園至小學階段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耐性及堅持力。如果他在這一階段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長大後就可能要承受「惡果」,比如變得霸道,不能遵守社會規范,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不能夠冷靜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等,以至於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專家強調,父母應該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齡、能力及脾氣秉性。其次,還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遇事總是急躁,就很難去訓練孩子的耐性。 很多孩子,尤其在優越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在長期的生活習慣中,產生一種「節省心理」,覺得能偷懶就偷懶,能看到結果的東西,絕不關注過程。這些孩子常常認為自己「心中有數」——我會,只是我不願意那樣認真做,久而久之,往往導致他們眼高手低。 高招出擊通過小游戲鍛煉專注力 專注力是耐力的基礎,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好,自然容易有耐性。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與孩子進行一些有助提高專注力的游戲,例如找不同、找錯誤、拼圖、聽故事……引導小朋友集中注意力,長時間專注於某一件事情。 實現目標給予獎賞 擁有了自己的目標,孩子做事自然有毅力。當他渴望得到某種東西時,媽媽可以要求他先達到某一個目標,達到後及時給予獎勵。孩子越大,要求也要相應地越高一些,最重要的是為孩子訂下的目標,必須清楚、明確、合理。此外,不妨採用「獎勵卡」或「獎勵貼紙」這些小道具,讓孩子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努力成果。 活動過程中給予鼓勵 當孩子完成一些任務,到達某個階段的時候,要及時地鼓勵,「孩子,你真棒,做了這么多!」「好孩子,你一定能堅持到底,你會做得很漂亮!」「真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孩子!」這些贊美都會讓孩子樂於繼續努力。
4.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訓練方法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10種方法
10、採用盯點法隨時訓練
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鍾就可以的,可以採用舒爾特訓練法為寶寶進行訓練。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
舒爾特方格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 1 — 25 ,共 25 個。訓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
當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質,在培訓孩子的專注力時,要從他的專注力基線(他對事物的平均專注時間)開始,耐心地加以培訓才是成功之道。
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採取適當有效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只要你採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5. 兒童從小做什麼腦力訓練,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相信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其實,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並不是先天就完全決定了的,還與後天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
邏輯思維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對萬事萬物都無比好奇的年齡段,經常會問家長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其實家長也不用覺得心煩,孩子的問題多正說明了他處於一個愛動腦的階段,只不過因為自己的常識和知識還不夠豐富,並且想像力比較豐富,所以好奇的問題就會比較多。
但是家長可以趁此機會,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當孩子提問的時候用簡單的因果句式回答孩子,或者反問孩子:“你覺得呢?”,有時間還可以陪孩子做一些邏輯思維上的訓練。
6. 孩子專注力訓練
聽覺注意訓練
1、聽數報數法:讓孩子聽一組數字,如375985,然後立即報出來。每天訓練的數組可逐漸加長
2、聽數倒背:讀給孩子一組數字,讓孩子倒背出來,如426,孩子背出「624」。數組隨訓練的進程逐漸加長。
3、復述詞語:家長從書中隨意讀出5個詞,要求孩子復述;家長從書中讀出6個詞,要求孩子復述;
數數法:從3開始,隔3就數,如3、6、9、12、15……數到300;從300開始,隔三就數,數到3。也可選擇從其它數字開始。不管怎樣數,先記下時間,看多長時間數完。然後看後一次數是否能快於前一次……真實!這才是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正確方法!查看詳情>>廣告
2
讀書訓練:
家長和孩子各拿一本相同的書,選一篇文章讓孩子大聲朗讀,家長記下孩子讀錯的地方;再讓孩子從頭讀起,看讀書的時間能否加快,錯誤能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