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可愛圖片 » 蔬菜動態圖片可愛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蔬菜動態圖片可愛

發布時間: 2022-10-01 11:57:53

Ⅰ 用一張照片寫動態結合的小練筆。′

在我過三歲生日的時候,爸爸給我和媽媽拍了一張照片,這是我最難忘的。
那時爸爸在合肥上班,生日那天爸爸給我訂了一個大蛋糕。蛋糕是圓形的,蛋糕頂上有三隻奶油做的小狗,(因為我是屬狗的),非常可愛。蛋糕四周有六朵奶油做的花,都是粉紅色的,我非常喜歡。
生日蠟燭吹過之後,媽媽快速地把粉紅色的奶油抹到我的下巴、額頭、鼻尖和兩邊的臉蛋上,我的臉頓時變得可愛極了。我坐在媽媽的懷里,用手擺了兩個「V"字,媽媽悄悄地在我的腦後也擺了一個」V"字。這時爸爸快速搶拍了,拍的可真好啊!
照片裡面的沙發上有一個漂亮書包,是白雪公主圖案,那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我非常喜歡這個書包了。我想長大了,背著它去上學,好好讀書。
我最喜歡的這張照片現在還擺在客廳的方桌上,一看到它,我就會回憶起那段時光,那是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這真是一張令人難忘的照片啊!

Ⅱ 灰疙針菜的圖片是啥樣

灰圪針菜

嫩的時候,可以採摘,做成菜。

也叫鬼針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50-3100米的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國內外均有分布。別名:鬼釵草(《本草拾遺》),鬼黃花、山東老鴉草(《 鬼針草福建民間草葯》),婆婆針(《蘇南種子植物》),鬼骨針(《江蘇植葯志》),盲腸草、眺虱草(《福建中醫雜志》,豆渣菜、叉婆子(《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浙江民間草葯》),刺兒鬼、鬼蒺藜(《中國葯植圖鑒》),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閩東本草》),脫力草、小鬼針(《江蘇葯材志》),索人衣、一包針(《江西草葯》),家脫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葯》) 等。
鬼針草有一種特殊的氣味,所以,豬、牛、羊等皆不生吃這種草,但因其果實上有倒鉤會粘在 牛、羊等動物的皮毛上,傳播種子,也會粘在人們的衣服上。

Ⅲ 果蔬根生長動態圖片

只能找到蔬菜的,果子的找不到

Ⅳ 數碼相機

數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卷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圖像的原理不同,數字相機的感測器是一種光感應式的電荷耦合-{zh-cn:器件;zh-tw:組件}-(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在圖像傳輸到計算機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碼存儲設備中(通常是使用快閃記憶體;軟磁碟與可重復擦寫光碟(CD-RW)已很少用於數字相機設備)。
[編輯本段]【工作原理】
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和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實時拍攝等特點。光線通過鏡頭或者鏡頭組進入相機,通過成像元件轉化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通過影像運算晶元儲存在存儲設備中。數碼相機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OMS,該成像元件的特點是光線通過時,能根據光線的不同轉化為電子信號。數碼相機最早出現在美國,20多年前,美國曾利用它通過衛星向地面傳送照片,後來數碼攝影轉為民用並不斷拓展應用范圍。
優點:1、拍照之後可以立即看到圖片,從而提供了對不滿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減少了遺憾的發生。
2、只需為那些想沖洗的照片付費,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刪除。
3、色彩還原和色彩范圍不再依賴膠卷的質量。
4、感光度也不再因膠卷而固定。光電轉換晶元能提供多種感光度選擇。
缺點:1、由於通過成像元件和影像處理晶元的轉換,成像質量相比光學相機缺乏層次感。
2、由於各個廠家的影像處理晶元技術的不同,成像照片表現的顏色與實際物體有不同的區別。
3、由於中國缺乏核心技術,後期使用維修成本較高。
[編輯本段]【發展簡史】
1.誕生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於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1970年是影像處理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CCD。當工程師使用電腦將CCD得到的圖像信息進行數字處理後,所有的干擾信息都被剔除了。後來「阿波羅」登月飛船上就安裝有使用CCD的裝置,就是數碼相機的原形。「阿波羅」號登上月球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接收到的數字圖像如水晶般清晰。
在這之後,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於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在數碼相機發展史上,不得不提起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於1981年8月在一款電視攝像機中首次採用CCD,將其用作直接將光轉化為數字信號的感測器。目前索尼每年生產的CCD占據了全球50%的市場,這正是索尼能夠在數碼相機市場上傲視群雄的一個原因,因為核心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冷戰結束之後,軍用科技很快地轉變為了市場科技。1995年,以生產傳統相機和擁有強大膠片生產能力的柯達(Kodak)公司向市場發布了其研製成熟的民用消費型數碼相機DC40。這被很多人視為數碼相機市場成型的開端。DC40使用了內置為4MB的內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動存儲介質,其38萬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504的圖像,兼容Windows 3.1和DOS。蘋果(APPLE)公司的QuickTake 100也同時在市場上推出。當時兩款相機都提供了對電腦的串口連接。
這之後,數碼相機CCD的像素不斷增加,功能不斷翻新,拍攝的圖像效果也越來越接近傳統相機。
2.發展歷程
一、九十年代的數碼相機
(一)早期產品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研製出航天事業用的數字化照相機,通過衛星系統從太空中向地面發送航天照片。1969年美國首次登月拍照,並將一架特製的500EL型哈桑勃特數字照相機長期留在了月球上。
1981年索尼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靜物照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照相機。這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
1988年富士與東芝在科隆博覽會上,展出了共同開發的,使用快快閃記憶體卡的Pujixs(富士克斯)數字靜物相機「DS-1P」,在這前後,富士、東芝、奧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繼發表了數字相機的試製品:如佳能RC-701、卡西歐VS-101、富士DS-1P、富士DS-X、東芝MC2000等。
(二)九十年代初期的產品1991年柯達試製成功世界第一台數碼相機,東芝公司發表40萬像素的MC-200數碼相機,售價170萬日元,這便是第一台市場出售的數碼相機。
1994年柯達商用數碼相機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歐發表了25萬像素、6.5萬日元的低價數碼相機QV-10,引發了數碼相機市場的火爆。1995年佳能EOS·DCS3C問世,同年還推出EOS·DCS1C,開始了佳能數碼單反相機發展的歷史。1995年正式拉開了相機數字化的序幕。為迎接數碼相機的到來,柯達公司董事會於1995年作出了全面發展數碼科學的決策性決定,於1996年與尼康聯合推出DCS-460和DCS-620X型數碼相機,與佳能合作推出DCS-420數碼相機(專業級)。
1995年世界上數碼相機的像素只有41萬;到1996年幾乎翻了一倍,達到81萬像素,數碼相機的出貨量達到50萬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萬像素,數碼相機出貨量突破100萬台。
1996年奧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數碼相機。隨後富士、柯尼卡、美能達、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東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後參與了數碼相機的研發與生產,各自推出數碼相機。
1997年11月柯達公司發表了DC210變焦數碼相機,使用了109萬的正方像素CCD圖像感測器;富士發布了DC-300數碼相機。
1997年奧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萬」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單反數字相機,引起行業巨大震動。
1997年美國PMA國際攝影器材博覽會上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傳統攝影器材與計算機信息處理相結合,圖像的攝入與傳輸成為了光電子行業與計算機行業共同事業,一些IT廠商開始介入數字照相。各大公司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類普及型數字照相機,最廉價的可在200美元以下,這為數字照相機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創造了條件。
1997年度普及型數字照相機的熱點和主流產品是CCD像素數35萬左右,最大解像力640×480像素的數字相機。而「百萬像素」(megapixel)相機才「初露頭角」,僅富士膠片公司、奧林巴斯、柯達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型數碼相機發展的重點,除提高解像力外,重點是開發特殊功能,就是傳統膠片相機不具備和辦不到的一些功能,顯示數碼相機的優越性,如在機身上裝備液晶監視屏作取景器和拍攝後可當場檢查拍攝效果的功能,把鏡頭做成可以旋轉一定度數的功能,結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裝影像數據快速傳輸電腦的功能等。
(三)1998年富士膠片公司推出首款百萬級(150萬像素)最輕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數碼相機;佳能與柯達公司合作開發了首款裝有LCD監視器的數碼單反相機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
1998年是是低價「百萬像素」數字相機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和主流產品的一年,當年發表或出售的新機種60多種,20多個廠商:卡西歐(4種)、富士膠片(8種)、柯達(4種)、美能達(3種)、尼康(3種)、佳能(4種)、奧林巴斯(4種)、三洋(6種)、索尼(6種)、精工愛普生(4種)、發布二種的有「阿克發、惠普、柯尼卡、匪力浦、理光;發布一種的有:東芝、松下電子、日立、JVC、京瓷、萊卡、三星和中國的海鷗。其中達到和超過「百萬像素」的新產品約佔全部新機種的80%。最高達到168萬像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數碼相機,具有2.5倍光學變焦和2倍數字變焦,TTL自動調焦、自動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幀的速度最大連拍5秒功能。
1998年數碼相機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歸納起來大致有:
1.採用光學變焦鏡頭。有2倍、2.5倍、3倍、5倍和10倍,最高達14倍。此外部分相機還有數字變焦功能,有2倍或4倍。
2.具有可接外用閃光燈的功能。個別機種有內置閃光燈和可外接同步閃光燈的功能。
3.裝備有可交換「鏡頭—CCD」單元,具有擴展系統化的能力。
4.具有TTL光學取景或單反取景的功能。
5.單反式可換鏡頭功能。
6.對手動對焦、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控制曝光等參數可自動設定的功能。
7.裝用「Digita」數字影像專用操作系統後,增加了如拍攝程序設定等新功能(柯達、美能達等系列產品裝用)。
8.具有多種拍攝方式。
9.採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快速下載影像數據到電腦的功能。
10.不用個人電腦連接,可直接(或SM卡等記錄媒體)用專用列印機印數碼照片的功能。

主要特點:卡片數碼相機可以不算累贅地被隨身攜帶;而在正式場合把它們放進西服口袋裡也不會墜得外衣變形;女士們的小手包再也不難找到空間擠下它們;在其他場合把相機塞到牛仔褲口袋或者乾脆掛在脖子上也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它們功能並不強大,但是最基本的曝光補償功能還是超薄數碼相機的標准配置,再加上區域或者點測光模式,這些小東西在有時候還是能夠完成一些攝影創作。至少你對畫面的曝光可以有基本控制,再配合色彩、清晰度、對比度等選項,很多漂亮的照片也可以來自這些被「高手」們看不上的小東西。
卡片相機和其他相機區別:優點:時尚的外觀、大屏幕液晶屏、小巧纖薄的機身,操作便捷。缺點:手動功能相對薄弱、超大的液晶顯示屏耗電量較大、鏡頭性能較差。
長焦相機
佳能長焦相機S3 IS長焦數碼相機指的是具有較大光學變焦倍數的機型,而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代表機型為:美能達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達DX系列等。一些鏡頭越長的數碼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
主要特點:長焦數碼相機主要特點其實和望遠鏡的原理差不多,通過鏡頭內部鏡片的移動而改變焦距。當人們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攝者不希望被打擾時,長焦的好處就發揮出來了。另外焦距越長則景深越淺,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的效果是一樣的,淺景深的好處在於突出主體而虛化背景,相信很多FANS在拍照時都追求一種淺景深的效果,這樣使照片拍出來更加專業。一些鏡頭越長的數碼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如今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大多在3倍-12倍之間,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體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數碼相機擁有10倍的光學變焦效果。家用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在10倍-22倍,能比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東西。使用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人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距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上,那麼這台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的1倍、2倍、3倍、4倍變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
變焦范圍越大越好?對於鏡頭的整體素質而言,實際上變焦范圍越大,鏡頭的質量也越差。10倍超大變焦的鏡頭最常遇到的兩個問題就是鏡頭畸變和色散。紫邊情況都比較嚴重,超大變焦的鏡頭很容易在廣角端產生桶形變形,而在長焦端產生枕形變形,雖然鏡頭變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鏡頭會將變形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而理論上變焦倍數越大,鏡頭也越容易產生形變。當然很多廠家也為此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常廠家會在鏡頭里加入非球面鏡片來預防這種變形的產生。對於色散來說廠家通常使用防色散鏡片來避免,比如尼康公司的ED鏡片。隨著光學技術的進步,目前的10×變焦鏡頭實際上在光學性能上應該可以滿足人們日常拍攝的需要。
[編輯本段]【數據存儲】
目前數碼相機的影音存儲格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1、 AVI 檔案格式
擴展名為 .AVI 的影音格式,可說是最早普及化的規格之一。因為 AVI 格式未經過壓縮處理,所以短短數十秒的AVI 影音檔往往就需要5~8MB的存儲空間。加上,由於沒有一套完整的規范給使用 AVI 的格式的廠商做參考,單各家自己演繹出來的規格至少就有一百多種以上。盡管目前流行的影音播放軟體,例如:WINDVD, POWERDVD,甚至 AcdSee 3R-1等號稱可播放多達60%~70%以上的AVI檔。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MicroSoft Mediea Player 8.0才是兼容度最佳的AVI影音播放軟體。目前是最為常見的動態影像格式。
2、MOV檔案格式
MOV是目前大多數碼相機廠商最常採的動畫格式之一。主要的原因在於其精簡的壓縮技術,提供了使用者在低解析度下不錯的影音選擇,再加上播放軟體QuickTime 得到蘋果計算機的免費授權使用,自然更增添其普及率。目前QuickTime 4.12以上版本不僅能處理視訊、動畫、圖形、文字、聲音,甚至 360 度虛擬實境(VR)也不是問題。
3、Motion JPEG - AVI 檔案格式
由於 JPEG 採用的是全彩影像標准,以獨特的失真壓縮技術 DCT,將影像資料中較不重要的部份去除,有效減少檔案大小。將動畫播放能力與JPEG相結合,被稱為MJPEG 即是 Motion JPEG的縮寫。其儲存的擴展名仍沿用 AVI,以配合撥放軟體的兼容性。由於此一影像規格簡單,所佔記憶容量又小,許多不支持同步收音功能的數碼相機,例如:Nikon CoolPix 9XX系列以及一些簡單的視頻會議用之網路攝影機,都喜歡採用這樣的格式。
4、MPG - 檔案格式
隨著 VCD的越來越普及,連帶著 MPEG-1的技術也跟著被推廣起來。雖然,目前僅有極少部分的的數碼相機能夠支持此一規格的動畫錄制 (大多數以日本 SONY居多)。其結合專業CCD,鏡頭加上動畫技術的合成結果,與DV相比幾乎毫不遜色。MPEG 的全名是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屬於 ISO / IEC 標准 (國際標准組織和國際電子技術公會)之一。MPEG-1 的標准出現在 1992 年,被設計用來支持第一代的 CD-ROM的播放規格,傳輸速度為 1.5-4-0 Mbps (每秒兆位,約相當29.97 fps ),解析度:352x240。MPEG 有三種壓縮畫格的方法,分別為 I 畫格 (Intra frame)、P 畫格 (Predicted frame) 與 B 畫格 (Bi-directional frame)增加壓縮效能。通過播放程序的解碼,MPEG-1技術使得長時間的電子影像可以做出快轉、回帶甚至選擇時間點這些動作。而以 MPG錄制的檔案,也可直接刻錄於VCD上,通過VCD PLAYER來觀看。
5、ASF - 檔案格式
MPEG-1的推出,至少為計算機世界帶來了兩大革命,一是使錄制長時間的電子動畫檔案擁有搜索的功能,另一則是全面壓制MP3音樂。由於各大唱片公司長期以來深受MP3的困擾,因此在制定新一代的影音技術時肯定是做出更嚴格、不容易被復制的音效格式來取代MP3。為此作為軟體界的龍頭老大Microsoft全力致力推進ASF格式的普及:ASF格式的特點是影像部分採用最新MPEG4壓縮方式,聲音部分則改用其自行研發WMA格式(WMA強調其壓縮比MP3還強兩倍,音質與MP3相近,加上WMA的保密條款與設計使用權得檔案不象MP3那樣容易被復制。)。
為了避開WMA音效的版權糾紛,業界出現了一種改用制式MP3的DIVX影音格式。DIVX以MPEG4壓縮影像,MP3壓縮音效,並以AVI文件的格式儲存!。但由於播放DIVX規格的影像檔案時必需下載DIVX的CODEC,加上 DIVX播放的系統資源要求相當高,至少要在 AMD K-350或是Pentium II 300以上的CPU才能順利播放。在可見的未來,除非大幅提升數字影音 IC 的處理速度,否則短時間之內不會見到配備這樣規格的數字影音錄制器材上市。
6、RM - 檔案格式
RealVideo是RealNetworks專為網路影音所開發的實時播放軟體,讓網頁製作者可以在網站上提供實時的影音節目。同樣,由RealNetworks所開發的RealAudio,則能在網站上提供聲音的實時播放。使用者可至以下的網址尋找免費下載 RealPlayer 的軟體和信息。除此之外,RM還可以支持線上Stream Line 直接播放,而無須將整個影音檔案下載。不過由於RM畫質不佳的缺點得不到有效解決,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支持 RM錄化格式的數碼相機。但目前國內的一些低端數碼相機製造商已經取得 RM的授權,正在研製這方面的技術,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看到支持RM格式的的網路型數碼相機。
7、GIF動畫格式
GIF嚴格說來,只能算動態圖片展示格式。顏色只支持到 256色色階,無法錄音。標准規格還分為GIF87a和GIF89a兩種,只有GIF89a具有透明背景與動畫播放能力。數碼相機應用上,也只有SONY一家可以直接製作 GIF CLIP。

[ CCD
中文譯為:電子耦合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傳統相機的底片一樣,是感應光線的電路裝置,你可以將它想像成一顆顆微小的感應粒子,鋪滿在光學鏡頭後方,當光線與圖像從鏡頭透過、投射到CCD表面時,CCD就會產生電流,將感應到的內容轉換成數碼資料儲存起來。CCD像素數目越多、單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圖像就會越清晰。因此,盡管CCD數目並不是決定圖像品質的唯一重點,仍然可以把它當成相機等級的重要判准之一。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cle-semiconctor,中文譯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DPOF
DPOF指的是數碼列印順序指令,用於在存儲介質(影像記憶卡等)上記錄信息。在此格式下,你可以設定將數碼相機拍攝的那些影像進行列印以及進行列印多少張。

廣角鏡
即wide angle,又叫短焦鏡頭。廣角鏡因焦距非常短,所以投射到底片上的景物就變小了擴闊鏡頭拍攝角度,除可拍攝更多景物,更能在狹窄的環境下拍攝出寬闊角度的影像。
像素數
數碼相機的像素數包括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和最大像素(Maximum Pixels)。與最大像素不同的是有效像素數是指真正參與感光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數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實像素,這個數據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鏡頭變焦倍率下所換算出來的值。 對於手機的數碼相機像素,目前只能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像素數並不很高,大都在10萬--130萬像素之間。數碼相機的像素數越大,所拍攝的靜態圖像的解析度也越大,相應的一張圖片所佔用的空間也會增大。

變焦
鏡頭的另一個重點在變焦能力,所謂的變焦能力包括光學變焦(optical zoom)與數碼變焦(digital zoom)兩種。兩者雖然都有有助於望遠拍攝時放大遠方物體,但是只有光學變焦可以支持圖像主體成像後,增加更多的像素,讓主體不但變大,同時也相對更清晰。通常變焦倍數大者越適合用於望遠拍攝。光學變焦同傳統相機設計一樣,取決於鏡頭的焦距,所以解析度及畫質不會改變。數碼變焦只能將原先的圖像尺寸裁小,讓圖像在lcd屏幕上變得比較大,但並不會有助於使細節更清晰。
光學變焦
是依靠光學鏡頭結構來實現變焦,變焦方式與35mm相機差不多,就是通過攝像頭的鏡片移動來放大與縮小需要拍攝的景物,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如今的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大多在2倍-5倍之間,也有一些碼相機擁有10倍的光學變焦效果。家用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在10倍~22倍,能比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東西。使用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
數字變焦
即digital zoom,實際上是畫面的電子放大,把原來CCD影像感應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處理手段做放大,將CCD影像感應器上的像素用插值演算法將畫面放大到整個畫面。通過數碼變焦,拍攝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點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數碼變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智能變焦
全新獨有的sony智能變焦功能.可放大變焦拍攝,不會將微粒放大,令放大的影像也能保持原有的細致質素.智能變焦因應不同影像尺寸的選擇,提供不同程度的強化變焦功能.有別於數碼變焦,智能變焦能保持畫質與原本影像相同。
程序式自動曝光
程序式自動曝光是電子技術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產物,採用這種方式曝光時,相機不但能根據光線條件算出合適的曝光量,還能自動選擇合適的曝光組合。
超焦距
由於鏡頭的後景深比較大,人們稱對焦點以後的能清晰成像的距離為超焦距。超焦距范圍內的景物並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於不在對焦點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夠接受而已,這就是傻瓜相機拍攝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LCD取景
這是目前大多數數碼相機必備的取景方式。LCD取景唯一的優點正是改正普通光學取景唯一的缺點,LCD取景的缺點:首先LCD是耗電大戶,他要佔用整部相機1/3以上的電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勢必須是雙手前伸,與眼睛保持一定距離,此時相機無法獲得穩定的三角支撐,用低速快門很難拍出穩定清晰的相片,最後是LCD上顯示的畫面色彩、對比度與實際在電腦中看到的實際影像誤差較大,而且即使標稱百萬像素的LCD看上去畫面仍然很粗糙,無法觀察拍攝體細節,面對這種畫面你很難對你照的照片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作出判斷,所幸的是現在數碼相機幾乎同時配有普通光學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購買只有LCD取景器的數碼相機有一定風險,除非您有足夠把握能得到需要的效果。 LCD取景器

OLED
為了形像說明OLED構造,可以做個簡單的比喻:每個OLED單元就好比一塊漢堡包,發光材料就是夾在中間的蔬菜。每個OLED的顯示單元都能受控制地產生三種不同顏色的光。OLED與LCD一樣,也有主動式和被動式之分。被動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選中的單元被點亮。主動方式下,OLED單元後有一個薄膜晶體管(TFT),發光單元在TFT驅動下點亮。主動式的OLED比較省電,但被動式的OLED顯示性能更佳。
TTL單反式取景
這是專業相機上必備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沒有誤差的光學取景方式。這種取景器的取景范圍可達實拍畫面的95%。唯一缺點就是如果鏡頭過小,取景器會很暗,影響手動對焦。幸好現在都具備自動對焦,這一缺點已無大礙。當然,用了ttl單反取景器為了不至於過暗,廠家會用上大口徑高級鏡頭,所以一般是半專業相機才配備此種鏡頭。奧林巴斯(olympus)的相機上經常使用這種取景器。
電子取景
電子取景器(EVF),使用電子取景的視野率比光學取景器就大得多,如索尼DSC-f707的EVF的視野率就達到99%。而電子取景器也較為實用,這種取景方式不僅價格較便宜,使用時很省電,而且能在任何環境光線下採用。盡管取景器中的畫面視角和色彩效果與最終結果不全相同,但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是很快就會適應的。
光學取景器
傳統普及型相機里常用的那種通過一組與拍攝鏡頭無關(高檔傻瓜機上常與變焦鏡頭連動)的透鏡取景的部件,造價低,但有視差,所看到的並不完全是所拍到的。
普通光學取景
這是最常見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點就是取景誤差大。用過數碼相機的朋友一定知道,數碼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在近距離拍攝時,上下左右位置誤差與實際拍攝景像的誤差很大(遠距離不是特別明顯),一般說來光學取景器看到的景像約占實際拍攝景像的85%。

預閃曝光
特設預閃曝光功能(pre-flash exposure),在一般的拍攝或微距拍攝時,使用預閃時所接收到的圖像數據,能夠更准確地測出閃光強度及曝光值,令拍攝的影像獲得更佳的曝光程度。
防紅眼功能
指在用閃光燈拍攝人像時,由於被攝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個紅點的現象。但一般現在的主流數碼相機都具有防紅眼功能,不過如果不打開的話,依舊不會起作用。
防手震功能
數碼相機的防手震功能有兩種:一是光學的,一是數碼的。光學的防手震和傳統相機是一樣的,是在成像光路中設置特使設計的鏡片,能夠感知相機的震動,並根據震動的特點與程度自動調整光路,使成像穩定。

內置應用「super hole accumulation diode(had)」電子畫質提升技術的ccd影像感應器,提高ccd的感應性能及加強數碼信號處理功能,有效地於拍攝影像時降噪及減低不必要的干擾,令畫面更清晰明麗,色彩層次更分明,對現場光源不足或拍攝夜景時效果尤其顯著。

ISO感光值
ISO感光值是傳統相機底片對光線反應的敏感程度測量值,通常以ISO數碼表示,數碼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強,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顆粒越粗,放大後的效果較差,而數碼相機為也套用此ISO值來標示測光系統所採用的曝光,基準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Ⅳ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與同伴友好相處。

2、仔細觀察圖片,圍繞畫面主要內容連貫、清楚的講述。

3、認真傾聽同伴講述,借鑒他人的講述經驗,豐富自己的講述內容。

教學准備:

手繪教學掛圖四幅、幼兒操作小圖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小熊家有一個漂亮的花園,它可喜歡啦!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

(1)出示圖一並提問,你覺得這是什麼季節?小熊家的花園怎麼樣?小熊在干什麼?發現了什麼?心情又怎樣?

(2)出示圖二並提問,小熊是什麼表情?為什麼有這樣的表情?花園里的花怎麼會沒有了?到哪裡去了?

(3)出示圖三並提問,他發現了長頸鹿把花送給誰了?為什麼送給小松鼠?小松鼠會感到怎麼樣?小熊會原諒長頸鹿嗎?為什麼?

組織討論:長頸鹿這樣做對嗎?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4)出示圖四提問,小熊和小兔、小刺蝟又是怎麼做的?他們對小松鼠說了哪些關心的話?小松鼠心裡怎麼樣?

3、請幼兒相互完整地說出圖片內容,教師注意傾聽幼兒的講述。

4、個別幼兒(2--3名)在集體面前完整講述,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語言的完整和連貫。每位幼兒講完,給以鼓勵和簡單的小結。

5、教師完整的有表情的講述圖片內容。

6、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利用小圖。提醒幼兒說故事前可以說說故事的名字。

故事裡小熊、小兔、小松鼠們心情都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多用一些詞來說說他們的對話。(個別幼兒集體面前講述。)

7、組織幼兒討論:除了送花以外,你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小松鼠的關心。

活動總結:

小朋友的方法都很好,我們平時在和小朋友相處中呢,也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上海市學期課程指南告訴我們,大班幼兒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基於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及能力,合作性的游戲活動會更能激發幼兒內在的合作意識,獲得合作方法和能力。

綱要提出,幼兒園要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的過程。教師的教育方式應從直接傳授知識轉變為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豐富幼兒活動的經歷和體驗,為幼兒提供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尋找游戲夥伴,並協商討論尋求問題答案。

2、對小學生活充滿嚮往,體驗與同學在一起游戲學習的快樂。

重點: 通過游戲情境尋找共同游戲夥伴,並協商討論尋求問題答案,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難點: 理解題意,運用已有經驗,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尋找答案。

活動准備:

活動ppt、游戲桶、游戲紙、答題板、拼板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

(一)去羊村小學讀書師:今天,我們背上小書包去青青草原的羊村小學讀書吧!(跟著音樂背上小書包感受上學的愉快氣氛)

(二)引出問題:需找同班同學師:學校到了,誰在學校門口迎接我們小同學呀?(播放慢羊羊校長視頻)慢羊羊校長對我們說了什麼呀?他讓我們做什麼游戲。(尋找班級同學)

二、尋找同班同學要求:根據自己手中的紙板,與其他小朋友配對成某一小動物,從而成為一個班級的同學。

師: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各有一塊板,他是小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當您能和另外兩位同學拼成小動物,那麼你們就是同班同學啦!很有趣的游戲哦!(講得就是默契)

(一)幼兒操作尋找同班同學

(二)驗證:是否是同學,能否拼成某個小動物。

(三)小結:同學找到了,那麼,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班級里的每個人都非常得重要,是其中的一部分,少了誰都不行!

三、尋找班級鑰匙(一)尋找班級鑰匙:

(一)村長畫外音:你們都很棒,在最短的時間里,尋找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學,那麼接下去你們將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班級的鑰匙。

1、師:班級鑰匙就在這些盒子中,誰能用最快的速度告訴大家,一共有多少個盒子?那麼4個班級就會有4把鑰匙,那麼到底是哪一個?

2、教師介紹需找鑰匙的方法:

我們要將本班桌子上的三個題目完成,然後把三個答案和在一起,具備了三個要素之後就是盒子外的答案。

3、幼兒操作--驗證(根據紙上要求可根據每個成員的不同特長將題目完成)

4、各組獲取鑰匙一起打開班級大門(歌曲喜羊羊灰太狼)小結:在小組中我們發揮了每個同學的特長和聰明的頭腦,齊心協力尋找到了自己班級的鑰匙,你們成功了。

(二)模仿同學間相互進行自我介紹創作感悟:

動畫片喜羊羊灰太狼是孩子們所喜愛和熟悉的,故事中聰明、機智、勇敢的羊羊形象給孩子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選取羊羊小學讀書的活動背景,既帶有一定的游戲情境,同時也是鼓勵孩子們像故事中的羊羊們一樣,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共同去面對難題的精神品質。

在滿足大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中他們積累了大量共同生活的經驗和知識經驗,這些經驗使得他們更加自信、更有活力。如何讓幼兒的這些特質和潛能更好的發揮呢?所以在設計這個活動之前,就試圖將固有的教學形式進行一個打破,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中,在嘗試共同合作解決問題中明白某一個道理,那就是"朋友間的相互幫助,共同努力能讓我們獲得成功"。淺顯的道理蘊含在一個個充滿挑戰的游戲中。

幾個游戲的設計,也是層層遞進,在前一個游戲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下一個游戲。這也是一個幫助幼兒積累和梳理合作經驗的過程,也讓幼兒感受到了共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評析合作活動《羊村上學記》通過歡迎大班小朋友上羊羊小學讀書的故事情節,為幼兒設計了幾個去羊村讀書的小障礙,使得孩子在急於解決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積累游戲合作的經驗。

一、在游戲情境中輕松學習、愉快答題,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

首先游戲的形式符合大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需要。其次在游戲中加入共同實踐操作、共同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合作的經驗。並嘗試協商,運用個人學習經驗去解決共同的問題,面對共同困難,這些心理品質的鍛煉,使得大班的孩子在活動中越發顯得可愛和機智。同時在活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是非常享受這樣的活動經歷的,他們在與同伴的交流和討論中,感受彼此帶來的智慧和力量。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在活動中特別的明顯。

二、活動內容的豐富以及游戲的巧妙設計使得活動更有趣更有益。

活動中的拼板環節是一個有趣的游戲。首先它和以往幼兒接觸的拼板內容不同,沒有形狀、顏色的提示,每人手上有一張,12人同時拼,答案有4個。如果沒有先前的合作經驗,沒有空間感沒有大膽的想像,是很難完成4個小動物拼圖的。游戲的設計使得整個過程讓人心急又充滿挑戰和未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出海洋里的各種水生動物和植物,學慣用油水分離法製作畫面。

2、體驗用多種形式進行繪畫活動的興趣。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准備:

有關海洋生物方面課件的資料(童易軟體--海洋水底下--海底王國--海底生物)、各種海洋貝殼(童易軟體--海洋水底下--小小貝殼)、畫紙,油畫棒,藍色水粉顏色,排筆。

活動過程:

1、以"拾貝殼"情景引入,引導幼兒述說海洋里的各種生物。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邊嗎?你們聽,什麼聲音?(海浪聲)

我們一起去大海邊,找一找有沒有美麗的貝殼被海浪沖上岸來?(欣賞美麗的貝殼)。小朋友,大海裡面還有什麼?它長什麼樣子?

2、欣賞有關海洋生物片段。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美麗的大海和陸地上一樣,有高山,平原,盆地和深谷,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它們色彩非常鮮艷。

3、啟發幼兒想像除了海洋里的水生動植物外,還有什麼?引導幼兒將想像到的都可以把它畫在畫面上。

教師:你們喜歡大海里的什麼?

你們希望大海里有什麼?

小朋友講得真棒,你們喜歡大海是什麼顏色的?

小結:大海是藍藍的,老師也喜歡藍藍的大海,那我們要爭做環境小衛士,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生物才會健康生存,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現在,讓我們一起把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植物,以及想像到的東西畫在圖紙上,我們要相互合作,共同繪制一幅"我們的大海",最後塗上藍藍的海水!

4、在幼兒畫好後,幼兒共同用油水分離法,繪出大海。(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多麼可愛的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離不開美麗的大海,讓我們塗上藍藍的海水吧!海水會不會把你們畫的海洋生物給遮住看不見了呢?(進一步了解油水分離的科學道理)。我們的大海繪製成功了!讓我們乘上快艇,參觀我們的大海好嗎?

5、作品展示。

教師:我們的大海美不美?大家一起將我們的作品豎起來,讓老師們也觀看我們的大海好嗎?

活動反思:

以幼兒身邊喜愛的各種顏色為主要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聽、說、做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美,從而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操,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性情感。活動中教師起到啟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美工活動中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動中不僅要會觀察、會思考,會操作,還要會說話。

小網路:顏料就是能使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顏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無機的和有機的區別。無機顏料一般是礦物性物質,人類很早就知道使用無機顏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礦石,在岩壁上作畫和塗抹身體。有機顏料一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動物,如茜藍、藤黃和古羅馬從貝類中提煉的紫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學會比較粗和細的物品並且知道粗和細的概念。

2、 比較各種蔬菜的粗細。

3、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 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顏料,一整張紙,黃瓜,南瓜,蘿卜,廚房用品(刀,菜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唱「西紅柿」這首兒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西紅柿,紅又圓

水分多,味酸甜

生吃熟吃樣樣好

營養豐富味道鮮

二、展開

1、 向孩子們介紹各種蔬菜並且研究這些蔬菜。

- 你看到了哪些蔬菜?

- 它們是什麼顏色呢?

- 它們有多長?聞起來有什麼味道?

- 它們有多大?

2、比較各種蔬菜的粗細。

① 准備好粗細不同的蔬菜。(黃瓜,南瓜和蘿卜)

② 摸摸蔬菜比較粗細。

③ 按照最粗的開始排序。

④ 把蔬菜切成兩半,看看截面然後再比較粗細。

⑤ 准備好一整張紙。

⑥ 把蔬菜剪成各種大小。

⑦ 把蔬菜蘸上顏料,隨意的印在紙上。

⑧ 說說你印的是什麼圖案。

3、觀察活動紙。

- 這畫的是什麼?

- 我們用蔬菜來畫畫怎麼樣?

4、用准備的材料裝飾出雪人的家族。

① 比較一下黃瓜和蘿卜的粗細。

② 把黃瓜和蘿卜切開,使切出的截面是圓形。

③ 按照雪人的大小用蔬菜印出來。

④ 隨意的畫出雪人的表情。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的是幼兒非常熟悉的蔬菜,利用其切面,引發幼兒作畫,感受印畫的樂趣。與以往的單純畫一幅畫相比,幼兒更感興趣。有蔬菜寶寶玩、有漂亮顏色作畫,真正意義上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幼兒的認知、情感、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漿糊印畫的方法,體驗作畫的樂趣。

2.讓幼兒自己探索發現新方法,培養其想像力與創造力。

3.通過參與相互間的欣賞交流,使幼兒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幼兒操作材料四人一份:三原色漿糊一份,刷子四把,毛巾一塊,白紙四張,廢舊水彩筆四把,廢舊物品製作的勺子三把。

2.教師與幼兒相同材料一份,另加展示板3張。

3.幼兒已有想像畫《一頭奇怪的動物》的繪畫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吃的!(出示三明治)誰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幼兒回答步驟)

2.看我把做三明治的果醬都帶來了。(出示調好色的漿糊)

3.我還能用製作三明治的方法和這些果醬來畫畫呢。

(二)教師示範講解繪畫步驟

1.出示繪畫工具:刷子和兩張白紙。

2.在一張紙上刷上漿糊,重點的詞:蘸果醬、手用勁、走直線、刷得薄刷得勻、塗滿。

3.用廢舊水彩筆在漿糊上刮畫。

4.將另一張白紙覆蓋在畫上印畫。

(三)啟發引導,幼兒作畫

1.出示幼兒作品《一頭奇怪的動物》展板,欣賞並發現問題。師:想一想你們的怪獸變成三明治畫會是什麼樣子?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更合理地刷色、刮畫。

(四)幼兒之間相互欣賞與評價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解決製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能用語言、圖表表達交流製作的過程。

2、體驗、分享製作豆漿的快樂,感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3、鍛煉幼兒的小肌肉,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和力量。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石臼、石磨、電動粉碎機;黃豆、花生、杯子、勺子、抹布;幼兒記錄表(可以園內准備也可以與家長共同准備)

2、經驗准備:

①在點心環節喝豆漿,了解豆漿與黃豆的關系,並與幼兒一起浸泡黃豆放在觀察角,鼓勵幼兒觀察黃豆的變化情況。

②在區域中投入上述工具,認識工具名稱,探究石臼、石磨的使用方法。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認識工具

1、活動形式:

①安排參觀食堂叔叔製作豆漿的過程。

②討論:用什麼工具使豆子變碎、變細?

③集中介紹工具名稱及安全要求,之後投放探索區,幼兒自由進區實踐,充分體驗感知每種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指導要點:

①了解工具的名稱及特徵。

②在操作工具中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3、觀察與推進:

幼兒參觀了食堂叔叔用渣漿分離機製作豆漿,用鍋煮豆漿的過程並懂得了要用泡過的黃豆做豆漿。於是,他們產生了自己做豆漿的願望。「小朋友可以用什麼工具來做豆漿」。帶著這個問題,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有的到花鳥市場買來了石磨,有的從家裡帶來了石臼、電動粉碎機。在區域活動時間晨,幼兒開始嘗試將老師投放的材料如:米、地瓜粉、花生等用石磨、石臼或粉碎機來磨碎、磨細。通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幼兒對帶來的這些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幼兒通過多次操作工具,對工具的使用越來越熟練,操作的動作和方法也更正確了,下一步,可以讓他們開始嘗試製作豆漿了。

活動二:製作豆漿

1、活動形式:

分小組活動形式和區域活動形式投入材料,讓有興趣或體驗不夠的幼兒繼續嘗試、體驗、感知。

2、指導要點:

①鼓勵幼兒自選工具製作豆漿,並仔細觀察自己使用的工具做出來的豆漿是什麼樣的?

②支持、幫助和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製作豆漿過程的問題。

③在嘗嘗自己做的豆漿時,引導幼兒思考有渣的豆漿喝起來感覺怎樣?怎樣才能喝到平時幼兒園里喝到的沒渣的豆漿?

3、觀察與推進:

幼兒對操作工具製作豆漿興趣濃厚,三種工具都有若干幼兒選用。幼兒在操作中發現:不管用什麼工具做豆漿都要加水才行。同時,他們還不斷交流自己的發現的體驗,①大石臼很快就能舂出豆漿,小石臼的錘子小,豆子一直舂不爛;②用石磨做豆漿時,豆子卡在洞洞里可以用小勺的柄把它們捅下去;③而用電動粉碎機時要把黃豆加到有刀的小罐子里,還得蓋緊蓋子,才能磨出豆漿。他們還發現石臼、石磨做出的豆漿是渣、漿混合的,味道口感粗澀。幼兒想到了一些過濾工具來過濾豆渣,如:水果網、魚網、過濾杯、紗布、各種籃子,撈勺,甚至有幼兒說在紙盒上戳上幾個洞來做過濾器。下一步活動中,可引導幼兒在製作豆漿來驗證自己的方法。

活動三、過濾豆渣

1、活動形式:

①收集和製作過濾。

②小組活動後在區角中繼續投入材料,讓有興趣或體驗不夠的幼兒繼續嘗試。

2、指導要點:

①鼓勵幼兒用收集到的過濾工具嘗試過濾豆漿。探索發現過濾豆漿的好工具。

②鼓勵幼兒探究。

3、觀察與推進:

經過師生的.討論,幼兒選用了蒜頭網兜、紗布、撈勺、水果網來做過濾工具。經過嘗試操作,幼兒了解到①網兜洞較大的。「豆渣」會從網洞上掉下去②用紗布比較方便,過濾的豆漿更干凈。通過兩次製作豆漿以及區域活動中的探索體驗,幼兒已積累了用不同工具製作豆漿的經驗,甚至有的幼兒已經發現每次都是選用電動粉碎機的小組做的豆漿又多又快,而有的幼兒則認為石磨做的豆漿挺好玩的。由此,我們認為引導幼兒比較工具進而感知工具的演變的時機已成熟了。

活動四:比較工具

1、活動形式:以區域活動的形式開展。

2、指導要點:給幼兒提供記錄四種工具使用情況的比較記錄表,引導幼兒2-3人使用製作豆漿,並對每種工具的使用狀況進行記錄。附表格如下:

項目

比較

工具衛生情況省力情況快捷情況渣漿分離情況

石臼

石磨

電動粉碎機

全自動豆漿機

3、觀察與推進:

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製作豆漿並對操作工具的省力情況,快捷情況、渣漿分離情況,衛生情況幾個方面進行的比較,並在圖表上用符號記錄。經過一段時間比較工具的探索,每個幼兒對每種工具都體驗過,並記錄自己的操作情況。有了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再加上圖表的記錄幫助他們進一步意識到不同工具的速度和效率的差異,有的幼兒對老師說:我發現電動粉碎機做豆漿又快又干凈,石磨、石臼做豆漿很麻煩。我們認為幼兒有了這一輪工具比較的經驗,下一步可以呈現「全自動豆漿機」引發幼兒對工具演變的思考和感知科技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的認識上。

活動五:了解工具的演變。

1、活動形式:以集中活動形式進行。

2、指導要點:

通過圖表的比較及品嘗教師使用「全自動豆漿機」做豆漿進一步幫助幼兒感受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工具的演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觀察與推進:

幼兒在展示板前相互交流各自的記錄表,並在集體談話時描述了自己的記錄和體會。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知工具演變的過程,教師結合圖表,幫助幼兒比較梳理有關經驗並簡要小結,同時也為了增強幼兒的認識,教師演示了用「全自動豆漿機」做豆漿的過程並讓幼兒品嘗使幼兒切身感到「全自動豆漿機」省力、快速、口感好、又衛生,是現在做豆漿的首選工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體驗玩雪的樂趣,萌發對雪的喜愛,感受大自然的美。

2、 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大膽地創作一幅雪地畫。

活動准備

1、 經驗准備:帶領幼兒到戶外堆雪人、打雪仗,感受玩雪的快樂。

2、 磁帶:詩歌《雪地里的小畫家》。

3、 樹枝、小棍、幼兒玩具(雪花片)等。

活動過程

1、 幼兒體驗玩雪的樂趣,感受對雪的喜愛。在玩耍的過程中,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

比如:踩在雪地上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會發出聲音嗎?雪摸上去是什麼感覺?雪是什麼顏色?

2、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或老師的玩法,引出雪地也能作畫的活動主題。

導語:「孩子們,剛才我們一起快樂地玩雪。其實,雪地就像一張潔白的畫紙,我們可 以在畫紙上盡情地作畫。今天,就請你們都來做一個快樂的上畫家吧。」

3、 幼兒在雪地上自由作畫,可以用腳踩、手掌按等等。教師進行觀察指導,及時給予肯定。

此時,播放《雪地上的小畫家》,幼兒一邊欣賞,一邊作畫。

教師學可以引導幼兒用輔助材料作畫,如樹枝、雪花片等,同時,鼓勵幼兒間的合作或師生間的合作。

4、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互評作品。

幼兒在自願結合的小組里,講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快樂感受,欣賞別人的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5、 幼兒討論雪地作畫的感受,說說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作畫,讓「雪地畫」更美麗。

延伸活動

1、 將彩色水倒在雪地上,讓幼兒在雪地上作畫。「雪地畫」有色彩更美麗。

2、 提供塑料碗、杯和彩紙等,協助幼兒做冰花。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台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台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並請其他幼兒根據台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台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台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並請其他幼兒根據台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Ⅵ 急~~~~~~~~~QQ空間高手請進......

圖文模塊,可以打上一些字,再陪個動態圖片,QZONE.NET.CN很多蔬菜的

...先點空間右上的「自定義」,再點新建模塊,再點圖文模塊,然後裡面「描述」就可以寫字,「圖片地址」那裡放圖片。

Ⅶ 常看見這個動態卡通圖片,這個卡通娃娃叫什麼名字

野原新之助(のはら しんのすけ)是臼井儀人作品《蠟筆小新》中的主角。
第一主角,5歲、B型、昵稱小新,雙葉幼稚園向日葵小班的學生。
總是頂著平頭發型,粗眉毛與父親相似,內雙大眼與媽媽相似,而臉型與祖父野原銀之介相似。
熱情、口無遮攔、早熟、不太積極、容易吃醋、無厘頭、難進入狀況,且行事風格總是超乎邏輯,使得所做所為有時候成為笑點;看到漂亮姐姐就會跑去搭訕(祖孫三代都一樣);平時喜歡睡覺、吃零食(尤其是巧克力餅)、畫漫畫、唱歌(一貫使用「吶喊」的方式);不愛整理房間,還常常把玩具丟得滿房間都是;雖然常常令人討厭,但也有孝順父母、幫助別人的一面,甚至會有180度大轉變,成為一個乖孩子,但往往會令家人、師長和朋友陷入恐慌。喜歡動感超人和點心(常被小新說成「心點」);討厭青椒及紅蘿卜。
其實「新之助」是廣志誤打誤撞下取的,當時廣志在公司把一大堆名字寫在一張卡片,醫院突然打電話說美冴生了小孩,廣志在傾盆大雨沖往醫院,美冴問廣志小孩叫什麼名字,廣志取出被淋濕的卡片,卡片上只剩下しんのすけ(shinnosuke)這幾個日語符號,故以此為名,不過一般稱他為しんちやん(shinchan),華語地區一般譯為「新之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劇場版戰國大合戰中,當廣志在圖書館翻閱關於野原家於天正二年的事跡時,史書上小新名字的漢字寫法是野原信之介。
在TV special中有升上小學1年級的小新,名稱為「鉛筆小新(えんぴつしんちゃん)」。
人物檔案姓名:野原新之助(のはら しんのすけ)
生日:1994年8月21日 (年份請看904集)
血型:A
星座:獅子座
出生地:埼玉縣春我部(現為春日部市)註:在動畫版過去使用的並不是「かすかべ(春日部)」,而是「かすがべ(春我部)」。但現在已經統一為「かすかべ(春日部)」。
學歷:雙葉幼稚園(向日葵小班)
昵稱:小新、新之助
配音員:日本:矢島晶子 香港:黃玉娟、劉姵穎 台灣:馮友薇、許淑嬪、蔣篤慧 大陸:劉海霞
年齡:5歲
身高:105.9cm(漫畫第4卷)
體重:22.8kg(漫畫第4卷)
胸圍:57.5cm(漫畫第4卷)
血型:A型(漫畫第37卷)
身份:廣志、美伢之子、小葵之兄
興趣:模仿發射動感光波、露屁屁外星人、跳草裙舞、做布偶裝、快速脫衣神功
師傅:深瓜龍子(琦玉紅蠍子隊的老大,搞笑師傅)、阿信(滑輪師傅)、武藏野劍太(劍道師傅)
同學:風間澈、(阿獃)、櫻田妮妮、佐藤正男、酢乙女愛(小愛)
家人:野原廣志、野原美伢、野原葵、小白。
老師:高倉文太【園長】、吉永綠(婚後改名石坂綠)【向日葵班】、松坂梅【玫瑰班】、上尾真澄【櫻花班】、高倉太太【副園長、園長太太】
所屬:春日部防衛隊
常到的地方:自己家、風間家、正男家、春日部書店(常添了許多麻煩)、動感百貨商場(常客,成為了迷路中心的黑名單)、妮妮家(妮妮媽媽非常不喜歡他,妮妮媽媽來後總是用兔子出氣)、雙葉幼稚園(小新上學的地方)、石坂綠的家(春日部防衛隊基地)、馬屁公園。
最喜歡的動畫人物:動感超人、康達姆機器人、肥嘟嘟左衛門、鉛筆小新(播出後深受小新和自己的朋友歡迎,但父母卻很抗議)、瑪莉、席拉。
最喜歡的食物:巧克力餅干、納豆拌飯、咖喱、火鍋、炸薯條、刨冰、冰淇淋、布丁、蛋糕、洋芋片(薯片)、仙貝(等零食)
最喜歡的飲料:100%純果汁、可樂、綠茶(濃一點的) pus light(瓶子上有這個標識)
最討厭的食物:青椒、胡蘿卜、牛奶、西蘭花。
最喜歡的動作:光屁屁超人舞、把媽媽的內衣褲套在頭上、大象舞、學動感超人大笑、發射動感光波、摸頭害羞的笑。
最喜歡的運動:睡覺、遛小狗(貌似經常由媽媽代勞) 、跳草裙舞、跳光屁屁外星人舞、大象舞。
最喜歡的歌手:唱《動感超人》插曲的那位叔叔。
最喜歡的節日:廟會 除夕夜 最喜歡的動物:小白(撿來的流浪狗,全名為野原小白)、小雞(被小新取名為:麻雀) 、貓(被小新取名為:問號),大象。
嗜好:看泳裝美女寫真集、和漂亮姐姐搭訕、玩奇怪的游戲(如假裝死人游戲)吃巧克力餅干(可以一口把一盒都吃掉),向別人耳朵里吹氣、破冰(就是到天冷的時候,水都結冰了,只要一踩,會覺得很舒服,見872集)
優點:活潑、好動、可愛、標新立異。
缺點:好色、頑皮、早熟、健忘、遲鈍(有時看情況)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動感超人,康達姆機器人。
最喜歡的歌曲:《動感超人》插曲!
親人:野原廣志(父親)、野原美伢(母親)、野原向日葵(妹妹)、野原小白(飼養的小狗)、野原狹志(舅舅)、野原銀之介(爺爺)、野原鶴(奶奶)、小山良治(外公)、小山高(外婆)、小山真冴(阿姨)、小山夢冴(小姨)、金有久美子(劇場版中成年小新的未婚妻)
喜歡他的人:大原娜娜子(宮本娜娜子)、酢乙女愛、金有久美子(劇場版呼風喚雨我的新娘中成年小新的未婚妻)
最喜歡的人:大原娜娜子、金有久美子、小樁、風間。
喜歡的男生標准;逗弄【例:風間(待考證)】 女生標准:胸部大的高中以上的女生、臉蛋可愛漂亮、身材好。
三角褲圖案:動感超人、康達姆機器人。
通訊地址:〒344-8577日本埼玉県春日部市雙葉幼児園ひまわり組。
興趣
1.裝死游戲
2.動感假面游戲
3.把家裡玩具丟的到處都是
4.沒有鬼的捉迷藏
5.沒有盤子的轉盤子
6.沒有球的棒球與足球
7.變裝游戲
8.露屁屁外星人(又稱屁股星人)
9.脫褲子跳大象舞
10.戲弄風間
11.看內田有紀的寫真
12.喜歡和18-25歲的漂亮姐姐搭訕
13.按時收看動感超人、機器假面、美少女戰士、灌籃高手、康達姆機器人
14.晚上8點看小宮悅子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