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大的生石花能有多大,比一比
生石花的品種不一樣,大小也會與所差異。一般3年生的正常有2厘米左右,紫勛有的可以長到4-5厘米。一般春秋會各蛻皮一次,夏天遮陰生長緩慢,冬天近似於斷水休眠,如果有條件給予溫室恆溫環境光照充足,也可能一年會蛻3次皮。
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屬全屬植物的總稱,約有40種。多年生肉質草本,幾乎無莖;球狀葉色彩多變,葉表皮較硬,色彩多變,頂部具有深色樹枝狀凹陷紋路,或花紋斑點,稱作「視窗」。植物頂部有一裂縫,裂縫中開花,花單生,雛菊狀,花莖2-3厘米,花白或黃色,花期盛夏至中秋。
形態特徵
生石花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株具肥大肉質根,在自然狀態下植株很少有側根,僅在逐漸變細的主根末端有少數連有毛細根的須根,但當主根折斷後會萌發側根。
根狀莖極短,植株卵圓形,高2-3.5厘米。地上部分是兩片對生、基部聯結的肉質葉,呈倒圓錐體,葉色白、淺灰、棕、紅、藍灰、黃、灰綠、紫紅等。]葉楔形、半圓形、橢圓形或腎形,對稱或不對稱。單株葉長18-50毫米,寬13-38毫米,群生植株一般2-50頭。植株頂部具有深色枝狀凹陷花紋,稱作「視窗」;該屬植物葉肉透明,葉片底部富含葉綠體,陽光從視窗進入植株內部並進行光合作用。
『貳』 生石花(生石花)自己家裡怎麼養
1、土質要求。盆土可用腐葉土4份、石灰質材料(貝殼粉、蛋殼粉、陳灰牆屑等)3份、河沙3份混勻配製。
2、水分需求。生石花的耐旱能力很強,在乾旱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長。其根系怕水漬,如果花盆內積水,或者給它澆水澆肥過分頻繁,就容易引起爛根。給它澆肥澆水的原則是「間干間濕,干要干透,不幹不澆,澆就澆透」,澆肥澆水時晝避免把植株弄濕。
3、溫度要求。生石花喜陽光,春秋季節宜放在南向陽台上或窗檯上培養。生石花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怕高溫悶熱,在夏季酷暑氣溫33℃以上時進入休眠狀態。忌寒冷霜凍,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7℃以下也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4℃時,會因凍傷而死亡。
4、疾病防治。生石花主要發生葉斑病、葉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螞蟻和根結線蟲危害,用換土法減少線蟲侵害。防止螞蟻,可用套盆隔水養護,使螞蟻爬不到柔嫩多汁的球狀葉上。
(2)可愛生石花圖片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播種
播種為生石花屬通用繁殖方法。生石花通常春季4-5月播種,因種子細小,一般採用室內盆播,播種後不必覆蓋泥土,否則不能發芽,盆土干時應採取浸盆法澆水,切勿直接澆水,以免沖失種子。播種溫度15-25℃。
播種後約半個月發芽,出苗後讓小苗逐漸見光,幼苗僅黃豆大小,生長極其遲緩,管理必須謹慎。一般長出後及3-5天澆一次水,實生苗需2-3年才能開花。
分株
生石花每年春季從中間的縫隙中長出新的肉質葉,將老葉脹破裂開,老葉也隨著皺縮而死亡。新葉生長迅速,到夏季又皺縮而裂開,並從縫隙中長出2-3株幼小新株,從基部切開分栽幼株即可。
『叄』 請問這個紫色生石花是什麼品種的,我好像不確定了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多肉植物,石生花品種裡面的日輪玉。
日輪玉是生石花的一個系,夏季不休眠,容易養,適合新手種植,品種有日輪玉、赤陽玉、光陽玉、陽月玉等。著名園藝品種有酒紅日輪玉、全窗日輪玉、綠光陽玉、綠陽月玉、黃日輪玉等,不易群生 。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厘米。葉片直徑長2厘米,對生,深綠至褐色,頂端附著深色斑點。夏末至秋季開花,黃色,呈雛菊狀。
『肆』 幫我看看,我的生石花,是什麼品種
沒有圖片嗎?
生石花的品種有很多,常見的有6種。福來玉是小型種,球體卵圓形,花大,白色。花紋玉就是紫花紋玉,有顯眼的紫紅色頂部和體色。日輪玉葉表面基本色調為褐色。朱弦玉淡綠至粉紅葉有凹凸不平的端面。李夫人開白色小花,黃色花粉。荒玉是大型種,生石花屬的貴貨,單頭最大可到50mm左右。
生石花是番杏科生石花屬多肉植物的總稱,莖很短。變態葉肉質肥厚。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從對生葉的中間縫隙中開出黃、白、粉等色花朵,多在下午開放,傍晚閉合,次日午後又開,單朵花可開3-7天。開花時花朵幾乎將整個植株都蓋住。異株授粉花謝後結出果實,可收獲非常細小的種子。
栽培技術
生石花屬於室內花卉,一年四季都要放在溫室內養護,不宜露天種植,也不宜地栽。盆栽也要用磚將花盆墊高或放在有一定高度的架子、檯子上,以避免暴雨時溫室進水將花盆淹沒,造成植株腐爛,同時多通風,以免發臭。
換盆
生石花的換盆、栽種均在秋季進行,換盆時將植株從土壤中取出,抖掉根部的土,盡量不要傷及毛細根。對於乾枯的老根以及腐爛的根系則予以剪除,然後再用新的培養土栽種。既可將同一個品種的生石花,甚至不同品種的生石花栽種於一個較大的花盆內,也可每株單獨栽種於一個小花盆中。盆土要求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具有較粗的顆粒度。可用腐殖土2份、粗河沙或蛭石3份混合配製,摻入少量的骨粉作基肥以及殺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葯物。也可用赤玉土、仙土等人工合成材料栽種,效果很好,但生產成本較高。
水肥
春季的2至4月是生石花的蛻皮期,此時應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使原來的老皮及早乾枯。有人喜歡在植株開始有脫皮跡象時用手將老皮剝掉,讓裡面的小植株盡快見到陽光,以利於生長發育,使其矮壯敦實,但經驗不足的種植者剝皮時會傷到幼株,應謹慎操作。在脫皮基本結束時再追施一次復合肥,使其生長健壯。
澆水時間一般在晚上或清晨溫度較低的時候,不要在白天溫度較高的時候澆水,以免因溫度突然降低對植株造成傷害。栽培中要避免雨淋,特別是長期雨淋或暴雨淋,否則會因吸水過多造成植株頂部破裂。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每20天左右施一次拉姆拉翠姆水溶肥肥,也可將少量低氮高磷鉀的復合肥放在土壤中供其慢慢吸收。
『伍』 生石花種植時,需不需要每天澆水
生石花在種植的時候,是不需不需要每天澆水。
生石花,又一種多肉家族裡的另類但可愛的存在,它那獨特的魅力,令太多的肉友為它著迷!但也因為它與其他多肉植物存在著諸多不同,尤其是澆水養護方面,稍有不慎,輕則狀態不佳,重則魂歸那世去了。
『陸』 為什麼生石花能在沙漠里生長
1、因為生石花寬大的肉質葉儲存有大量的水分和營養。在經歷乾旱時期時,肉質葉就是儲倉,土壤乾燥時,肉質葉的水分會反哺根系,以保持根系活力,此時生石花的肉質葉會逐漸干癟,外表布滿了褶皺。但如果此時遇到了雨水,寬大的肉質葉就會迅速吸收水分,這也就是為什麼旱了很久的干癟生石花遇到了雨水,可以很快飽滿起來的原因。
2、蛻皮期,老皮不是曬乾的,而是水分和營養在完成從老葉到新葉的轉移,植物開花後直接進入休眠期,新葉於老葉內部中央分生處發育,隨後老葉枯萎,蛻去,並提供營養給新葉。蛻皮末期,老葉完全乾枯,新葉則進入生長期。所以這個時候不可以撕皮,撕皮就會導致長不大或長得慢。如果此時處於乾旱的狀態,那麼會更促進和強化這個轉移過程。生石花長大分頭,表象是時間的流轉,實質是營養的積累。以上耐旱性的前提是植物已服盆,根系良好。否則會導致根部木製化,之後即使條件適合了,發根速度也大大減慢。
3、生石花形態別致,株型小巧,一枚枚如紐扣一般鑲在土壤之中。高度肉質,葉形、葉色及花色都富於變化,而栽培又有一定難度。顯得既可愛又神秘,也以此成為多肉植物愛好者的收集熱點。又因其形如彩石,色彩豐富,享有「有生命的石頭」的美稱。生石花品種繁多,精緻自然,是市場上較受歡迎的小型多肉植物之一
拓展資料:
『柒』 這三個PP花是什麼品種的,白白的很好看
從你的圖片上看,你這個是多肉植物石生花,品種為白曲。
生石花 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屬全屬植物的總稱,約有40種。多年生肉質草本,幾乎無莖;球狀葉色彩多變,葉表皮較硬,色彩多變,頂部具有深色樹枝狀凹陷紋路,或花紋斑點,稱作「視窗」。
植物頂部有一裂縫,裂縫中開花,花單生,雛菊狀,花莖2-3厘米,花白或黃色,花期盛夏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