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天到了,樹上的"毛毛蟲"是什麼
樹上的毛毛蟲是刺蛾的幼蟲。
刺蛾是鱗翅目刺蛾科昆蟲的通稱,大約有500種。分布全球,多數在熱帶。幼蟲肥短,蛞蝓狀。有的幼蟲體色鮮艷,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亂蓬蓬的頭發,受驚擾時會用有毒刺毛螫人,並引起皮疹。以植物為食。在卵圓形的繭中化蛹。刺蛾幼蟲多被稱為毛毛蟲。下圖為黃刺蛾的幼蟲、繭及成蟲:
2. 柿子樹上的毛毛蟲洋辣子的圖片及毒性
褐邊綠刺蛾在浙江1a可發生2代,其寄主十分廣泛,常取食植物的葉、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斷枝梢,減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騰,嚴重時可使枝條或整株枯死。另外,褐邊綠刺蛾幼蟲蟲體有毒毛,人體接觸後會引起皮膚腫癢。
3. 這是什麼蟲子,出現在桔子樹上
這種蟲子是: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蟲俗稱豆蟲、豆丹、豆蟬,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雲紋天蛾亞科豆天蛾屬,生長周期1年發生1代(河北、山東、江蘇、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
豆青蟲是豆天蛾的幼蟲主要分布於我國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綠豆、豇豆和刺槐、葡萄藤葉等。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間,如果雨水適中,分布均勻,發生就重。雨水過多,則發生期推遲,天氣乾旱不利於豆天蛾的發生。在植株生長茂密,地勢低窪,土壤肥沃的淤地發生較重。豆天蛾的天敵有赤眼蜂、寄生蠅、草蛉、瓢蟲等,對豆天蛾的發生有一定控製作用。
(3)樹上毛毛蟲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豆蟲的繁殖:
豆天蛾每年發生1~2代,一般黃淮流域發生一代,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發生2代。以末齡幼蟲在土中9~12厘米深處越冬,越冬場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邊、田埂等向陽地。
成蟲晝伏夜出,白天棲息於生長茂盛的作物莖稈中部,傍晚開始活動。飛翔力強,可作遠距離高飛。有喜食花蜜的習性,對黑光燈有較強的趨性。卵多散產於豆株葉背面,少數產在葉正面和莖稈上。每葉上可產1~2粒卵。
初孵幼蟲有背光性,白天潛伏於葉背,1~2齡幼蟲一般不轉株危害,3~4齡因食量增大則有轉株為害習性。在2代區,第一代幼蟲以危害春播大豆為主,第二代幼蟲以危害夏播大豆為主。
4. 這樹上的是什麼毛毛蟲
光照太強,顏色可能不正,應該是
長斑擬燈蛾幼蟲
,Asota plana(Walker,1854),為鱗翅目夜蛾科擬燈蛾屬的一種昆蟲。
中文學名
長斑擬燈蛾
5. 麻椒樹上生什麼蟲,現在家裡的麻椒樹上有種蟲子,長的挺可愛有黃色的觸須,會伸縮,頭挺大,上邊有紋路
花椒樹上常見的是柑橘鳳蝶,它的大齡幼蟲就是綠色(可網路圖片自行核實),在察覺到有危險的時候,會伸出臭丫腺(平時縮在身體里),釋放一種氣味來驅趕敵人。
這個蟲子拍出來還是比較好看的。
6. 楊樹的毛毛蟲是什麼
楊樹上的毛毛蟲叫楊樹吊。春天的時候,楊樹總是先長出來好多像毛毛蟲一樣的東西掛在樹枝上,等到這些毛毛蟲掉了以後,楊樹才長出嫩綠的葉子。
楊樹形態特徵
喬木樹干通常端直,樹皮光滑或縱裂,常為灰白色,有頂芽芽鱗多數常有粘脂,枝有長短枝之分,圓柱狀或具棱線。葉互生,多為卵圓形、卵圓狀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在不同的枝上常為不同的形狀齒狀緣。
葉柄長側扁或圓柱形,先端有或無腺點,葇荑花序下垂,常先葉開放,雄花序較雌花序稍早開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條裂膜質,早落花盤斜杯狀。
雄花有雄蕊4多數,著生於花盤內,花葯暗紅色,花絲較短,離生,子房花柱短,柱頭2到4裂,蒴果2到4裂,種子小多數子葉橢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