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幫我看看這是什麼水母
桃花水母是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對生存的水環境要求很高,水中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如雲南撫仙湖水質50年來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桃花水母得以在此大量繁衍。
研究水母長達40多年的和振武、許人和兩位專家在無錫翠湖發現桃花水母時,用量杯舀取湖水,測出PH值為6.4。和振武表示,這一微酸水環境最適宜水母生長。水源主要來自附近的鹿頂山山澗。
桃花水母產於淡水中,每到暮春,桃花怒放時,它們就相繼出現。桃花水母有粉紅色的生殖腺,透明的傘頂,在水中浮沉漂盪,有如落水桃花,因此,我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但又明確指出,桃花魚「非魚也」,因其水生,故名之曰魚;又因其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曰「桃花魚」。
桃花水母的生殖揭示了腔腸動物的特殊適應的方式,和前海月水母的生殖相似,即一代有性,一代無性。桃花水母生活淡水,可利用這種方法,渡過逆境,多多繁殖。桃花水母有四個生殖腺(雌雄異體),舉行有性生殖,受精卵可在水底渡過一個時期,還有保護物,可以渡過乾旱或爆曬的環境。到適當時機,適當的「大年」,內中幼芽孵出,成為一個小水螅,這就是無性代。這個小水螅可分枝,變成水螅體和水母體。水母體發芽,變成小水母。小水母是有性代的開始。
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游動,姿態優美。它的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下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藉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游動。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麻醉,以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為食。
我國分布的9種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可能已滅絕。秭歸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信陽桃花水母、中華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6種已列入瀕危級物種。近年來桃花水母在我國其他一些地方一15個市(縣)出現,說明這些地方注重保護環境,水質污染得到治理,有了適宜桃花水母生存的環境,使桃花水母的分布地區擴大了。
❷ 水母小的時候長什麼樣子呢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問題,而且這也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樂趣,而且對於很多海洋生物而言,我覺得他們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就升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水母小的時候長什麼樣子呢?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看來,我覺得他長得像小雪花一樣,看上去非常的可愛,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我們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而且對於一些海洋生物而言,雖然說他看上去非常的可愛,但是他對我們人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所以我們在觀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個人的安全問題。以上就說總結的一些對於這一問題的相關認識,希望這些能夠對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幫助。
❸ 誰知道水母的母的種類,三種就夠了。順便帶相應的圖片O(∩_∩)O謝謝。我很急!!!!!!!!!!快
我國常見的約有8種,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們往往根據它們的傘狀體的不同來分類:有的傘狀體發銀光,叫銀水母;有的傘狀體則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傘狀體彷彿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傘,叫做雨傘水母;有的傘狀體上閃耀著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們的壽命大多隻有幾個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些。普通水母的傘狀體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長,但體形較大的霞水母的巨傘直徑可達2米,下垂的觸手長達20~30米。1865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海岸,有一隻霞水母被海浪沖上了岸,它的傘部直徑為2.28米,觸手長36米。把這個水母的觸手拉開,從一條觸手尖端到另一條觸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長。因此,可以說霞水母是世界最長的動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左右,直徑從1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
❹ 水母小的時候長什麼樣子
水母作為一種海洋生物,他是非常漂亮的,有些水母是無毒的,但有些水母卻含有劇毒,所以我們看見水母一定不要去碰觸它,可以遠遠的觀看。那長大之後的水母已經這么漂亮了,它小時候是不是非常可愛呢?小時候的水母長什麼樣子呢?
- 三、總結
值得注意的是,水母雖然很小,它也含有一些毒素,我們可以遠遠的欣賞,但是不要用手去觸碰水母。這對你的身體不好,對小水母的生長發育也是很不好的,因為它會受到驚嚇。小編其實也非常喜歡這些嫩黃色的小精靈,因為它們實在是可愛的過分,但是遠遠的欣賞就好了。
❺ 水母是一種怎麼樣的動物呢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種低等的海產無脊椎浮游動物,肉食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腔腸動物門(又稱刺胞動物門(Cnidaria))、缽水母綱(Scyphozoa),已知約有200種。或指立方水母綱(Cubozoa)的種類,該綱以前認為是缽水母綱的一目。水母一詞廣義也指具水母型(鍾形或碟形)的刺胞動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屬缽水母綱的櫛水母和海樽。本綱的水母分為兩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營固著生活的種類(以柄棲附於海草及其他物體上)。營固著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種類構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sae)。 形態特徵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大水 水母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從傘狀體邊緣長出一些須狀條帶,這種條帶叫觸手,觸手有的可長達20米~30米,相當於一條大鯨的長度。浮動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長長的觸手,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里,這些游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水母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左右,直徑從1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我國常見的約有8種,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們往往根據它們的傘狀體的不同來分類:有的傘狀體發銀光,叫銀水母;有的傘狀體則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傘狀體彷彿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傘,叫做雨傘水母;有的傘狀體上閃耀著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們的壽命大多隻有幾個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些。普通水母的傘狀體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長,但體形較大的霞水母的巨傘直徑可達2米,下垂的觸手長達20~30米。1865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海岸,有一隻霞水母被海浪沖上了岸,它的傘部直徑為2.28米,觸手長36米。把這個水母的觸手拉開,從一條觸手尖端到另一條觸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長。因此,可以說霞水母是世界最長的動物了。 繁殖水母雌雄異體,有生殖腺在近胃囊處。成熟的精子流入雌水母體內受精。受精卵發育成幼蟲離開母體,在水裡游動一會兒後,沉下海底形成幼體,後變成橫裂體,橫裂體分裂成多個碟狀幼體,再發育成水母成體。
近年,世界各地的海域常常有突如其來的水母群的出現。早前,日本海域便出現兩米長的巨型「越前水母」群,估計中國揚子江流域是越前水母的來源之一。隨著中國沿海業的過度捕撈,減少了與水母爭食的魚類,增加了浮游生物,造成水母繁衍過剩,加上長江流域連場反常的大雨,將巨型水母沖到日本海域。此外,海洋的水溫變暖亦加速水母的繁殖和生長。 ---------更多詳見: http://ke..com/view/1480.htm?fr=ala0_1_1
❻ 是不是所有的水母都是透明的
所有的水母都是透明的,因為水母是由膠狀物質和水組成的,體內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水母不僅是透明的,而且胚層中間的膠狀物質可以讓水母漂浮起來。
最後,如果能夠經常見到水母的話,小編建議不了解情況下不要隨意的觸摸水母,否則容易被水母蟄到。
❼ 八班芮氏水母是啥
八斑芮氏水母也叫八斑唇腕水母,學名Rathkea octopunctata,生活習性跟一般的水母沒有太大區別,你可以直接搜索「水母」詞條。
給你一張這種水母的圖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df83410100c21t.html
❽ 水母的基本資料和圖片
水母基本資料:
水母是一種低等的腔腸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從傘狀體邊緣長出一些須狀條帶,這種條帶叫觸手,觸手有的可長達20米~30米,相當於一條大鯨的長度。浮動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長長的觸手,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里,這些游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水母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左右,直徑從1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我國常見的約有8種,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們往往根據它們的傘狀體的不同來分類:有的傘狀體發銀光,叫銀水母;有的傘狀體則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傘狀體彷彿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傘,叫做雨傘水母;有的傘狀體上閃耀著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們的壽命大多隻有幾個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些。普通水母的傘狀體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長,但體形較大的霞水母的巨傘直徑可達2米,下垂的觸手長達20~30米。1865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海岸,有一隻霞水母被海浪沖上了岸,它的傘部直徑為2.28米,觸手長36米。把這個水母的觸手拉開,從一條觸手尖端到另一條觸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長。因此,可以說霞水母是世界最長的動物了。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們在運動之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好像一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游。當水母在海上成群出沒的時候,緊密地生活在一起像一個整體似的深浮在海面上,顯得十分壯觀。海濤如雪,蔚藍的海面點綴著許多優美的傘狀體,閃耀著微弱的淡綠色或藍紫色光芒,有的還帶有彩虹般的光暈。許多水母都能發光。細長的觸手向四周伸展開來,跟著一起漂動,色彩和游泳姿態美麗極了。水母的傘狀體內有一種特別的腺,可以發出一氧化碳,使傘狀體膨脹。而當水母遇到敵害或者在遇到大風暴的時候,就會自動將氣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靜後,它只需幾分鍾就可以生產出氣體讓自己膨脹並漂浮起來。櫛水母在海中游動時,8條子午管可以發射出藍色的光,發光時櫛水母就變成了一個光彩奪目的綵球;帶水母的周圍和中間部分,分布著幾條平行的光帶,當它游動的時候,光帶隨波搖曳,非常優美。水母發光靠的是一種叫埃奎明的奇妙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和鈣離子相混合的時候,就會發出強藍光來。埃奎明的量在水母體內越多,發的光就越強,每隻水母平均只含有五十微克的這種物質。
水母雖然長相美麗溫順,其實十分兇猛。在傘狀體的下面,那些細長的觸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在觸手的上面布滿了刺細胞,像毒絲一樣,能夠射出毒液,獵物被刺螫以後,會迅速麻痹而死。觸手就將這些獵物緊緊抓住,縮回來,用傘狀體下面的息肉吸住,每一個息肉都能夠分泌出酵素,迅速將獵物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因為水母沒有呼吸器官與循環系統,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獲的食物立即在腔腸內消化吸收。在炎熱的夏天裡,當我們在海邊弄潮游泳時,有時會突然感到身體的前胸、後背或四肢一陣刺痛,有如被皮鞭抽打的感覺,那准又是水母作怪在刺人了。不過,一般破水母刺到,只會感到炙痛並出現紅腫,只要塗抹硝炎葯或食用醋,過幾天即能消腫止痛。但是在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一帶的海面上,有兩種分別叫做海蜂水母(箱水母)和曳手水母的,其分泌的毒性很強,如果被它們刺到的話,在幾分鍾之內就會呼吸困難而死亡,因此它們又被稱為殺手水母。所以當被水母刺傷,發生呼吸困難的現象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或注射強心劑,千萬不可大意,以免發生意外。水母一旦遇到獵物,從不輕易放過。但是就像犀牛和為它清理寄生蟲的小鳥共存一樣,水母也有自己的共生夥伴。那是一種小牧魚,體長不過7厘米,可以隨意游弋在水母的觸須之間,卻一點兒也不害怕。遇到大魚游來,小牧魚就游到巨傘下的觸手中間去,當作一個安全的"避難所",利用水母刺細胞的裝置,巧妙地躲過了敵害的進攻。有時,小牧魚甚至還能將大魚引誘到水母的狩獵范圍內使其喪命,這樣還可以吃到水母吃剩的零渣碎片。那麼水母觸手上的刺細胞為什麼不傷害小牧魚呢?這是因為小牧魚行動靈活,能夠巧妙地避開毒絲,不易受到傷害,只是偶然也有不慎死於毒絲下的。水母和小牧魚共生一起,相互為用,水母「保護」了小牧魚,而小牧魚又吞掉了水母身上棲息的小生物。
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敵,一種海龜就可以在水母的群體中自由穿梭,輕而易舉地用嘴扯斷它們的觸頓,使其只能上下翻滾,最後失去抵抗能力,成為海龜的一頓「美餐」。
水母觸手中間的細柄上有一個小球,裡面有一粒小小的聽石,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氣磨擦而產生的次聲波沖擊聽石,刺激著周圍的神經感受器,使水母在風暴來臨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就能夠得到信息,於是,它們就好象是接到了命令似的,從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學家們曾經模擬水母的聲波發送器官做試驗,結果發現能在15小時之前測知海洋風暴的訊息。
水母雖然是低等的腔腸動物,卻三代同堂,令人羨慕。水母生出小水母,小水母雖能獨立生存,但親子之間似乎感情深厚,不忍分離,因此小水母都依附在水母身體上。不久之後,小水母生出孫子輩的水母,依然緊密聯系在一起。
❾ 這種水母叫什麼
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