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神秘的黃河撈屍人:善待死者,不信鬼神,為何最不願遇到花季少女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它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山東……等九個不同的省區,全長5464公里,在秦漢以前,黃河一詞並沒有出現,而是以“河”作為專稱,如《山海經》記載: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
而且打撈起來非常麻煩,一不留神,自己還有可能掉入水中,陳松更加怕看到家屬哭,好好的一個家庭就這樣碎了,由於長時間撈屍,陳松跟岸邊上的人很少交流,想找人吃飯都找不到,只有,有人落水,他們才會來找他,但是陳松已經習慣了,他認為自己是在行善積德。
Ⅱ 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由於我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土葬和火葬相對更常見,所以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水葬的方式除了撒灰式和漂屍式,還有一種叫做投河式。會首先將死者的遺體進行肢解,然後再將用布匹包裹好之後的屍塊連同大石頭一起拋入大河中。這種水葬方式完全不同於將火化之後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那樣灑脫,也不同於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死亡之船上任其漂流,而水葬的盛行主要是古代中國和如今西藏地區。
Ⅲ 黃河浮屍的介紹
綜合黃河蘭州段公安、民政部門以及其他撈屍者的敘述,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黃河蘭州段約80公里的水域,飄盪過至少一萬具浮屍,而且,仍以每年200至300餘具的規模增加。「黃河又沒蓋子,你去跳啊」——在大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人們在激烈的爭吵之餘,偶爾會冒出這樣一句罵人的話。久而久之,「黃河蓋子」成為蘭州俗語,其潛台詞是:你想跳,就跳去。數十年間,墜入「蓋子」的屍身成千上萬順流而下……在這些浮屍中,一部分浮屍被河岸的撈屍人撈起運走,一部分被移交親屬或民政部門火化,而一些無名的浮屍則被隨意棄之,繼續在千里黃河間漂盪。多年來,地方公安、民政、環保部門與水電企業和撈屍人之間,圍繞浮屍污染、隨意打撈、挾屍要價、善後處置的紛爭不斷,凸顯多頭管理無人負責的治理困境,也拷問人道人倫的依歸。
Ⅳ 十宗罪黃河浮屍原型
貴德縣殺人案。
犯罪嫌疑人張某交代,他與被害人韓某是同鄉。有一次兩人聊天,他得知韓某吹嗩吶一年能掙好幾萬元,並且多年來有一定的積蓄,生活窘迫的張某把這事記在了心裡,並將其殺害。
Ⅳ 黃河裡打撈上來的屍體,最後如果沒人認領,都會怎樣處理
近60年來,黃河蘭州段80公里水域內漂浮過至少上萬具浮屍,如今,每年仍然能在黃河蘭州段水域發現至少200具浮屍。
黃河蘭州段水域的地方公安,民政,環保,水電企業不定期的都會在這80公里水域內撈到浮屍。同時,這段水域周邊還有一些人專門從事撈屍這個行業的人,他們每年也會從黃河裡撈出多具浮屍。
每年撈上來的大部分浮屍都會有親屬領回去火化安葬,但仍然會有一部分浮屍無人認領,那麼這些無人認領的浮屍最後會如何處理?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說一說黃河上這些浮屍的來源?以及這些無人認領的浮屍最後的歸宿。
前幾年,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就因為和父母發生了爭吵,被父親打了一耳光,一氣之下跳進了黃河,兩天後,在下游的閘口處發現了早已死去的女孩。
據統計,黃河上的浮屍85%都是來源於自殺,很多人遇到感情不順,事業不順,家庭不順,甚至學業不順的時候往往就會有輕生的想法。在蘭州有一句俗語叫「黃河蓋子」,意思就是黃河又沒有蓋子,你想跳就去跳。,周圍如果有人產生了輕生的想法,黃河就是首選的地方。
去年河南黃河岸邊一個19歲的姐姐帶著7歲的弟弟在放風箏,弟弟牽著風箏線在不停的奔跑,姐姐坐在邊上玩了一會手機。沒多會就發現弟弟不見了,當時就懷疑失足掉進了黃河裡,但是在周圍打撈了很久沒有任何發現。一直到20多天後,弟弟的屍體才在山東的黃河灘邊被發現。
同樣的,也有一些人自認為游泳技術高超,體力耐力又好,所以不聽別人勸阻而在黃河裡暢游,最後卻因體力不支而命喪黃河。據統計,黃河裡的這些浮屍有10%的來源就是失足和游泳而溺亡的。
前幾年,有一對情侶,男方總是喝酒打牌,女孩忍無可忍提出了分手。但是男方不願意,並對女孩展開死纏爛打,要求恢復情侶關系。因為女孩不願意恢復情侶關系,最後,男方將女孩傷害後丟進了黃河裡。
數天後,女孩的屍體被發現,因有明顯外傷,所以警察便已兇殺案展開了調查。在身份確定之後,很快就有線索指向了男方,沒多久男方就被捉拿歸案,女孩也被父母領回老家安葬了。
據統計,5%的黃河浮屍來源於兇殺,很多人以為殺人後將其丟進黃河就沒人會發現,殊不知犯罪必留痕,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以前我看過一篇關於敘述黃河撈屍人的文章,說是在黃河蘭州段流域,有一些專門從事打撈浮屍的專業撈屍人,這份工作可以給他們帶來很不錯的收入。
撈屍人在黃河上看到漂浮的浮屍後,先將他們拖至岸邊的陰涼處,然後往上面上報,最後,那些自殺或者失足落水的家屬就會趕來,給撈屍人一些錢財後就能領回去火化下葬了。
對於黃河裡屬於兇殺的浮屍,當地的警察和法醫會先搜集線索保存證據,然後尋找浮屍的身份正明,最後,根據線索來偵破案件。等到案件偵破了,家屬就可以將浮屍領回去火化安葬。
聽黃河撈屍人說還有一些無人認領的浮屍會一直隨著河水飄盪,然後慢慢的全部溶解。所以黃河周邊的一些居民就抱怨黃河的水都給污染了。也確實是這樣,浮屍要遠遠比生活垃圾對河水的污染更嚴重,近些年來,對於治理黃河浮屍也投入了很多,希望黃河的水質能夠越來越好。
在黃河下游的有一個貧窮的小莊子,村裡有一個年近60歲的老劉,老劉和他唯一的兒子相依為民,生活過的異常艱難。老劉的兒子今年也有 三十好幾了也一直沒有找到對象,這件心事可算吧老劉愁壞了。
其實老劉的兒子找不到對象在老劉看來完全就是自己的責任,由於自己從事著一項特殊的職業-打屍人,老劉自己也托熟人給自己的兒子介紹 過對象,但是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老劉自己的兒子之前是在省城裡面打工,一直從事著裝修的工作,由於自己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在工作上經常騷擾其 他女同事,女同事對老劉的兒子,也特別的厭煩,經常見到小劉直接繞道就走了。久而久之小劉在單位也不就待見小劉,小劉只能每天孤生 一人來來往往。
有一次小劉直接喝多了,跑到女同事家裡騷擾女同事去了,吵著鬧著要與女同事發生一些關系才肯離去。無奈女同事只能報警求助,被帶到 警局因沒有正式發生一些什麼,好在小劉酒醒後,態度比較誠懇,在警局只是被批評教育了一下小劉。就釋放了。
犯事後的小劉正在去公司上班時,就糟到了全體公司的白眼。這個事情被公司老闆知道後,把小劉直接從公司開除了,失去工作的小劉,在 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些同行業的工作,但是小劉感覺,自己當初喝酒犯的傻事,都不願意收留小劉,好像小劉的事情被公眾了一樣,被同行業 的人全部知道了
小劉在找工作無果以後,只能暫時回家,跟隨老劉一直從事屍體的打撈工作。老劉這個時候,也聯系一些人給自己的兒子。介紹過幾個對象 。但是因為老劉從事的職業比較特殊最終就只能以失敗而告終。相親失敗的小劉只能跟隨父親從事屍體打撈工作。
咚咚咚,一大早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有經驗的老劉從睡夢中醒來,憑借著多年的經驗,就知道「來活了」老劉起床後,刁了一支煙,披 上了一件外套就打開了房門。
開門一看原來就經常給老劉介紹活的老李,老李說道。有一具38歲的女性屍體,因感情問題自殺,老劉一聽到女屍,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介 紹人說,聽說屍體家裡人還是挺有錢的,這次的介紹費可要比上次要高一些哦。老劉笑道,沒有問題,打撈只要能打撈上來屍體,打撈費用 全部給你。
簡單吃過早飯後,老劉就收拾著自己的皮劃艇,帶著自己的兒子,拖著疲憊的身軀,往黃河的邊緣走去。只見老劉把皮劃艇熟練的往水裡面 一推,一個健步就直接跳上了皮劃艇上面,然後拿著棍子把兒子也拉上了船。
由於當時的環境比較差,打撈一件屍體是談何容易的一些事情,在打撈過程一般非打撈屍體的東西特別多,比如說一些,豬牛羊的屍體,都 會在河邊的雜草堆裡面被發現,由於長期無人處理,所以只要一靠近這些區域,都會有一些腐爛變質的味道。
老劉在經過二天的打撈之後,還是沒有找到目標屍體,按照這個行業規定,如果未打撈上岸後,則需要退還屍體主人一般的費用,愛財如命 的老劉才不會這么輕易地放棄,再說自己的兒子都30歲了,還沒有結婚,老劉正准備用自己賺的錢,給兒子娶媳婦用,更何況打撈的屍體還 是個女性的屍體,女性的屍體是最值錢的。
所以老劉就懇求,屍體的主人給自己多給一些時間,自己也會加班完成這個打撈的工作,打撈費用也從之前的300-500元一天,降成現在的 200元一天,因為老劉知道,他是不靠這個200多能發家致富的,就是因為對方是個女屍,他才能降低自己的打撈費用。
在屍體的主人同意後,老劉只能和兒子小劉沒日沒夜的工作,尋找屍體,按照他們以前的打撈習慣會在黃河最窄的位置處,設立一道網,就 算屍體順著水流一直往下遊走,也就會檔在自己的拉的網裡面,並不會一直往下走。
老劉再次與尋屍人確定了屍體墜河的時間,地點等等對老劉來說有價值的信息。經過老劉的推算,盡可能地在自己經驗的范圍內,展開捕撈 工作,在捕撈的過程中,尋屍人則就住在附近的賓館內,等待老劉的好消息。
在冬天的時候,晚上夜特別的黑,小劉和老劉穿著大衣。拿著手電筒,劃著自己的製作的皮劃艇在河裡面漂著。他們在晚上打撈的時候,往 往會帶上一些饅頭,等到自己肚子餓的時候,方便食用。
他們負責從這些腐爛變質的屍體裡面,經常翻轉著一些其它動物的屍體,看能不能從這些屍體裡面找到他們需要找到的屍體,小劉常常被這 些難聞的屍體的味道,臭到嘔吐,希望趕緊離開這個地方。
對於其他屍體的處理,也是老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關於老劉對屍體的處理重要有以下幾點。
1、只見他用鉤子翻轉著這些其他的屍體。忍受著屍體發出的味道。尋找著其他屍體上值錢的東西 ,重點會檢查一些手腕、脖子、耳朵上有沒有金銀首飾的存在,如果有的話,老劉立即就會占為已有。
經過老劉的「搜刮」後屍體就會被老劉拋棄。後來沒有人要的屍體,也會殘留在水中,任由微生物的分解,最終變的屍骨無存,隨水流流向別處。
2、對我經驗老道的老劉來說,這時老劉會吧屍體從河裡拖上來。只見老劉的兒子已經在岸邊挖坑了。隨著船的靠岸,老劉和小劉把這些屍體搬上岸後,時不時的用腳踩一踩屍體的衣服口袋裡面看有沒有其他可以利用的物品。
如果口袋裡面有其他值錢的東西,老劉就會忍受著屍體腐爛的味道,從兜里掏出來後,占為已有。屍體也會隨即被推進岸邊挖好的坑裡面,用土進行埋葬。
3、一些與老劉同行的打屍人,這個時候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把屍體放在岸邊的草叢裡面,經過屍體上面的水分流失到差不多的時候。
也會直接打電話報警,讓警方過來處理尋找屍體的家屬。在找到家屬後,家屬也會給這些撈屍人相應的報酬。這也是他們最常見的屍體處理的方式。
4、對於那些報警了,也聯系不上的屍體家屬的人,通常這些屍體撈上岸後。進行被埋葬或者火化。
我想說,這些無人處理的屍體,先都是被這些專業的撈屍人「處理」過之後。然後在通過埋葬或者火化的形式處理掉這些屍體。近年來,黃河中的屍體也在慢慢減少。這些所謂的撈屍人也即將面臨著失業,這也算是一件好事了。你說是嗎?
我有一個親戚家離黃河岸邊很近,小時候暑假去他家玩,親眼看到黃河的河面上漂浮著一具浮屍。那個時候也不知道害怕,跟著周圍的大人一起站在岸邊看熱鬧,我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具女浮屍,因為上衣已經被河水沖刷掉了。
看見浮屍之後就有人打電話報警了,後來警察帶著家屬來認屍,在確認屍體身份之後,家屬圍在周圍不停的哭泣。我聽周圍議論的人說這個女孩是跳河自殺的,好像是因為談戀愛被男朋友給甩了,然後就跳河自盡了。
家屬還在痛哭著,殯儀館的車輛已經來了,有人協助將浮屍搬到了殯儀館的車上,家屬也被親戚給扶著離開了。
聽親戚家的一位長者說經常能在黃河的河面上看見浮屍,尤其是70年代的時候更多,下游的一個村裡有一位50多歲的老人,每天劃著一個羊皮筏在黃河的河面上尋找浮屍,只要找到拉到岸邊後,有家屬來領走,就能得到一筆撈屍費。如果沒人認領的浮屍,老人就會繼續讓它順著水往下游流去。
現在黃河岸邊也有專門的免費撈屍隊,撈到浮屍之後會聯系當地的警察,來查看一下是不是失蹤或是意外落水的人?如果發現是自殺或者意外落水的就會交給家屬領回去安葬。如果沒有家屬認領的浮屍,就會交給當地的殯儀館先行保存,如果一直沒人認領,就會在規定的時間之後進行火化。
保護黃河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這里也想勸一下那些想要輕生的人,和命比起來,其他都是浮雲,我們應該努力的活著,只有活著才可以改變。
滔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策源地,今日才知道竟還有這么多浮屍漂流存在。
我想說的是:生命無價,即使困難與挫折再大,請尊重生命。
自從建好大峽小峽水電站,老魏就成了黃河撈屍人有20多年了。靖遠縣北灣一帶農民,不吃黃河水,自己打井,他們把黃河水叫「黃肉湯」……
?
Ⅵ 男女浮屍臉朝向不一樣嗎
按玄學來講:男性屬陽,即乾,對應天,天是俯察萬物的;女性屬陰,即坤,對應地,地是承載萬物的。(因此,傳統房中術的思想會推崇男上女下式(俗稱「傳教式」),這樣更合乎自然。)當人溺斃或死後落水後,如無人為影響,在水中有如浮於混沌,會體現出原始的屬性,也就形成了男俯女仰的狀態(怪談中使游泳者溺斃的多是女水鬼也是這個原因)。男人的肺部比之女性較大,所以裡面的空氣也就更為多,所以會朝上, 但是也不是絕對,有時候也會朝下。
據我在黃河邊親眼目睹的洪災遇難者的屍體,是男浮屍的臉朝上,而女浮屍的臉朝下。這是因為男屍能浮起時腹腔里已開始充氣,因此身體的重心偏向身體的後半部,而使屍體中最輕的部分在上面,即臉朝上。而女屍雖然也已開始腐敗,腹中也已開始充氣但女人一般腹部較大也重、乳房較重,使女性的身體重心偏向前半部,因而使女浮屍的臉朝下。往往用魚網打撈時會連屍體下的三、四十斤重吃屍體的黃河大鯉魚也一塊撈起來。偶然一次機會在煤礦見到井下突水事故淹死已在水中浸泡了很長時間的屍體,屍身早已泡發腫脹成極大的屍體,極易破碎,只能用木板托起屍體搬運,屍體才不會散架。當時搶救人員是用門板從屍身下面向上托起後,再從井下抬上來的,因為井下工人都是男性,凡用門板托出礦井的屍體都是臉朝上...
Ⅶ 黃河邊上的撈屍人,終日與屍體打交道,為何害怕遇到花季少女呢
但正如《荀子.哀公》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但可以是終結生命的殺手。同樣,作為母親河的黃河,也曾主動或被動地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黃河之水氣勢磅礴,“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在湍急的河水中逝去,要想入土為安,找到屍首並不容易。所以,自五六十年代,就衍生了一類特殊職業——撈屍人。
選擇從事撈屍人職業的通常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黑色事業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的行業,是被逼無奈才會做出的選擇。撈屍人只要選擇從事了這個職業,就會一直做到老。因為任何一家單位都不願意接受有過撈屍人職業經歷的員工。
《河神》劇照
黃河撈屍人在打撈的時候,通常會先用工具將屍體周圍的雜物清理掉,再進行打撈。將屍體打撈上岸之後,立即用白布蓋住屍身,接著用狗毛製成的麻繩綁在死者腰間。再將屍體背陰掛在懸崖邊,等候死者家屬前來認領。經認領核實身份的屍體,才可以搬走。
Ⅷ 黃河「撈屍人」一年有幾十萬的收入,溺水的屍體很難撈嗎
黃河「撈屍人」真實存在,他們不懼「鬼魂」,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特殊職業,這些撈屍人也被稱之為「黃河水鬼」,意思就是專門打撈水中的屍體,因為對死者的敬畏,所以撈屍人人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定,死者的家屬需要請運送屍體的船夫吃飯,不計報酬,這是世代流傳下來的,這部分人可謂是大善人。
溺水的屍體很難撈嗎?
救援:是指在一個特定環境下,發生緊急危險情況,組織機構和行為人,冒著生命安全去積極採取伸出援手去施救,從危難時刻去拯救生命安全和挽回經濟損失,是一種不懼怕危險、不怕流血犧牲、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不管「自殺」和「弱水」,採取救援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冒著生命安全,去拯救生命!站在法律責任的角度看,所有屬於政府行為責任的部門,尤其是專業的救援隊伍,他們對於被救援者的身份、地位、遇險原因等,不能看人論事,只能應用專業技能一視同仁。
Ⅸ 陳喜妹的神話人物黃河女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養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然而,由於黃土高原的樹木植被,經過了歷代的砍伐破壞,成為疏鬆裸露的黃土地,黃河流經這里時帶下了大量的黃土泥沙,成為黃濁濃稠的黃河水;到了潼關轉向東流,經過豫西山區,便流到河南東部的大片平原上,由於這里地形平坦,黃河水流變得緩慢,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慢慢沉積在河床中,日積月累,漸漸形成河床高於四周平地的奇特現象,全依靠著兩旁不斷增高加固的堤壩來維持著黃河水順河道而流。
然後,每到夏秋之間大雨連綿之際,洪水奔騰而下,常常會沖垮兒段較薄弱的堤壩,肆無忌憚地沖毀村莊土地,造成洪災;因而,人們把這片地區稱為「黃河泛濫區」主要包括開封府附近的十幾個郡縣。 陳家村就是黃河泛濫區中的一個村落,緊畔黃河,土地倒是寬闊肥沃,可人們年年都擔心堤壩決口,每到夏秋之際便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由於當地人重視修固堤壩,還算平平安安過了幾十年。陳家村村頭上住著一個七口之家,主人叫陳開洪,年齡五十開外,以在黃河裡打魚為生,家中也種著幾畝旱地,日子過得還算順暢。妻子鄭氏是個善良寬厚的老婦人,勤儉持家,使全家吃穿豐足、融睦和樂。
家中有五個孩子,三男兩女,一歲一個,長子最大,今年二十歲,幼女最小,也已十六,都尚未婚嫁。幼女名叫喜妹,雖是個女孩家,卻不喜歡和長她三歲的姐姐一起紡線綉花,而常常跟著父親和哥哥出船打魚、下地耕種,所以身板子特別結實,性格也象男孩子般豪爽。喜妹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並不恃寵生嬌,反而十分勤快,每天清早都是她最早起床,先把院子內外打掃干凈,再去叫醒家人。 景泰七年初秋,黃河上游一帶連日暴雨不斷,黃河水位猛漲。終於,一日清晨,陰郁的天際剛剛露出一絲晨曦,離陳家村不遠的中牟附近黃河堤壩決口,奔騰渾濁的黃河水從天而降,轉眼間就沖進了潰口附近的七十餘座村鎮,陳家村也在所難免。剎那間,房屋倒塌,大樹連根拔起,村鎮被吞沒在一片黃色的汪洋之中,許多人還在晨睡中沒有睜眼,就被洪水卷得無影無蹤。
這本,陳喜妹照例起了個大早,正在清掃大雨沖涮過的院子,突然,耳邊響起沉悶的轟鳴聲,由遠及近,由小到大,還沒等她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洪水已象猛獸一般,推倒土院牆,沖進院來。陳喜妹根本來不及去喚醒仍在屋中酣睡的親人,洪水就迅速淹沒了土磚屋,陳喜妹也已被洪水浮起來,她只看到自家的屋頂在洪水中晃了晃就散開了。急烈的洪水中,她來不及悲痛,只有恐懼和死亡緊緊纏住她,好在她譜熟水性,飄在洪水中,她本能地抱住了一棵遠處沖來的大樹。這時,她發現二哥陳樂順出現在水面上,離她距離不遠,她竭力大呼一聲,二哥似乎聽到她的喊聲,奮力地游向她,很快也攀住了大樹。就在此時,歇了一天的大雨又開始從天際傾注下來,連著洪水,天地一片迷朦。陳喜妹無法與同在一棵樹上的二哥搭話,也無法考慮失散的家人,在翻滾洶涌的黃色泥漿中,她既要抱緊大樹,又要不斷避開水中不斷撞擊而來的各種雜物,瓢潑大雨更沖得她無法思考。
陳家兄妹隨著大樹忽沉忽浮,隨波飄流,大樹在洪流中不斷與其它漂浮物碰擊,隨時都有把他倆震脫和撞死的可能。陳喜妹覺得十分乏力。突然心頭一亮,她想出了個主意,於是用一個手解下自己的腰帶:把自己的身體牢牢地綁在樹幹上,接著,又使出吃奶的力氣,折下大樹上的一根枝幹拿在手中,隨時撐開其它的漂流物,多次化險為夷。因為大雨滂沱,她無法把這個辦法介紹給哥哥陳樂順。 就這樣漫無邊際的飄流著,天地昏暗中,也不知道過去了多少時辰,漸漸地雨小了些,陳喜妹猛然發現,原本附在大樹另一端的二哥早不在樹上,定是哪陣巨浪把他捲走了,到底把他拋到了哪裡,陳喜妹無法知曉,她欲哭卻已無淚。天色逐漸亮了一些,陳喜妹已能辨清撞向大樹的漂浮物的形狀,有樹木、傢具、淹死的牲畜和各種男女老少的屍體,令人怵目驚心,慘不忍睹。一具浮屍漂到陳喜妹身邊,她用樹枝去撥開,意外地發現那人還略能顫動,並沒有死,於是她設法把那人拖到樹桿旁,在慌亂中,用自己的肩膀抵住那人的腹部,借著洪水的沖擊,擠出那人腹中的積水,慢慢地那個奄奄一息的人竟蘇醒了過來。陳喜妹心生驚喜、用力撕了自己身上的一塊衣服作成布索,把那人綁在樹桿上,使他的頭部露出水面,不再吞喝那黃色的泥漿水。這時,陳喜妹才定睛看清那人的模樣,是一個素不相識的年輕男子。
有了開頭,陳喜妹居然又接二連三地發現了幾個被洪水嗆昏而尚存氣息的人,也就採用同樣的方法,一連救起了五個人,有老的、小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一個一個象是螞蚱一樣被綁附在樹桿上,而陳喜妹的外衣也已撕盡,只剩下一件單薄的內衣在身上。
漸漸地,雨停歇下來,天色也開始變暗。他們在水中已漂浮了整整一天,個個虛弱無力,根本不能交談,只是拚命地摟住樹桿,擋開沖來的漂浮物,苟延著殘存的生命。渾渾沌沌中,長夜也過去了,當曙光初透時,他們的樹擱淺在一處高坡邊,於是六人奮力掙扎著離開洪水,躺在洪水尚未淹沒的高坡上喘息。六個人中有四人已經因受傷而不能動彈,只有陳喜妹和那個首先被救起的男青年稍微好些,但也已是精疲力盡,為了能勉強活下去,他們不得不拖著沉重的雙腿去尋找食物。
洪水滔滔中,根本沒有糧食的影子,他們只好撈些肚皮翻白的魚蝦,水中飄浮著的死雞和野果,沒有火種,六個人只有生吞活剝,勉強咽下些生食來填充飢腸漉漉的肚皮。
素不相識的六個人,這時已形成一個生死與共的集體,陳喜妹因為是救命之人,無形中成了核心,大家都對她十分信服。那個首先被救起的青年叫劉阿貴,因年富力強,此時身體情況較好,尋找食物和探視水情的擔子主要落在了他身上,他也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大雨雖然停歇,洪水卻仍在上漲,時時威脅著他們賴以棲身的高地,可他們絲毫無力改變天命,只有不停地祈求上蒼保佑。陳喜妹畢竟是個女孩子家,一天一夜泡在水中,已是心力交瘁,四肢又開始浮腫起來,身體不適,命運無著落,陳喜妹精神也快垮下來了,她想起被洪水沖得無影無蹤的親人,想起同抱住一棵樹卻又失落的二哥,怎不傷心欲絕。可大夥兒這時都眼瞪瞪地看著她,她不敢哭,她怕大家的精神都隨之崩潰,只有拖著病體到遠處尋食物時,她才敢偷偷哀位,這時幸虧有了劉阿貴給了她不少安慰。
有一位腿受傷的老漢,躺在一堆亂石旁,竟扒拉出了一些乾草,他心機一動,拾起兩塊石頭,夾上乾草不停地摩擦,居然真的磨出火來,這樣既可以烤乾大夥的衣服,又可以把撈來的食物烤熟吃,因而每個人都恢復了不少體力。
有了火,似乎有了希望,大夥兒的興致也高漲了不少。又是一個星光閃爍的夜晚,六個人圍在火邊開始聊天,一個四十來歲的大嬸問劉阿貴可曾結婚,又問陳喜妹可曾嫁人,兩人都回答:「不曾。」於是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念頭,而由那個取火的老漢首先提議道:「這豈不是天賜良緣嗎?」
陳喜妹與劉阿貴同時羞紅了臉,但其他四人一致起鬨,讓劉阿貴向陳喜妹求婚。劉阿貴忐忑不安地抬頭看了看陳喜妹,陳喜妹也正好抬眼看她,目光一相遇,又非常不好意思地分開,劉阿貴不知如何開口才好。老漢又在一旁出主意了,他讓劉阿貴跪下感謝陳喜妹的救命之恩,然後再求婚。劉阿貴果然直挺挺地跪倒在陳喜妹面前,口中哺哺道:「感謝姑娘的救命之恩,讓我照顧姑娘一輩子作為報答吧!」
眾人都稱贊他說得好,可陳喜妹羞澀得不肯表態,劉阿貴就跪著不肯起來,大家又是一陣鼓動,陳喜妹終於滿面紅暈地點了點頭。
於是一樁婚姻就在這么奇特的情況下定了下來,大夥兒只說,現在困在水中,生死難卜,不如趁早成了夫妻,也不枉這一生!既然大家有這份熱情,一對有情人也不便推脫,當夜便在高坡上,面對著四周無際的洪水,拜了天地,大家又草草地為他們搭了茅棚,就充當洞房,在洪水和星星的見證下,倆人結成了夫妻。
三天以後,洪水逐漸退去,就在陳喜妹與劉阿貴雙雙准備去尋找親人和家園時,竟意外地見到了陳喜妹的二哥陳樂順和劉阿貴的父親與妹妹。 原來,陳樂順被一陣巨浪沖離大樹後,並沒有死,憑著他良好的水性,離開大樹後他徒手遊了一陣又抓住了一根竹竿;竹竿浮力有限,他游得十分吃力,眼看體力不支時,幸而遇到了一對父女,合力把他拉向他們抱著的一棵大樹,說來也巧,這對父女竟是劉阿貴的父親和妹妹。
洪水退後,劉氏父女和陳樂順四處尋找失散的親人,於是,在高坡上找到了已成夫妻的劉阿貴與陳喜妹。劫後重逢,恍如夢中,彼此抱頭痛哭,不知是悲是喜。劉阿貴把自己與陳喜妹成親的事稟報了父親,劉父十分高興,當即也宣布了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陳樂順,如此一來,五個人成了一家子,真是大難之後的喜事啊!
因兩家的家園都已被洪水沖毀,所以索性五個人在一個地方重新安家。剛剛拾掇出點眉目來,陳喜妹的浮腫病開始惡化,剛回家不到二十天,她就抱憾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