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巨齒鯊是什麼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物種之一,其牙齒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
中文名稱:巨齒鯊
巨齒鯊像與化石(24張)
中文別名:大牙鯊、巨牙鯊
現狀:已滅絕(150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分布時代:新生代(漸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
地位:時間離現代最近的海洋霸主、地球史上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歷史悠久的鯊魚唯一一次在海洋中占據不可動搖的頂端地位、身為最低等的脊椎動物的魚類卻捕食比自己智商高多的鯨類。
身長:平均13米、最大17米
體重:平均20噸,最大40噸競爭對手&主要食物:長野鯨、原鮫鯨、梅爾維爾鯨。
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50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因為鯊魚是軟骨魚類,別的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現在只找到它的一些象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一般大約13-17厘米長,是現在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而且早期的牙齒側面沒有小牙尖,年代離現在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
巨齒鯊(BBC圖片)
,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樣子就像大白鯊牙齒的粗壯放大版。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2米,體重大約有2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1.7-2.2米。
巨齒鯊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是獵食不了虎棘鯊。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游動,從獵物下方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游泳能力,再將其撕開並報銷。
資料來源自網路。
如果對您有幫助,記得採納我的回答哦,謝謝!
Ⅱ 虎棘鯊到底長什麼樣圖片
身長18米,「皮」厚1米,因「皮上」有小刺而取名。巨齒鯊吧里有一個sb,說它被滄龍滅絕,笑話!!!它是白堊紀的。。。經常獵食魚龍、蛇頸龍以及各種鯊魚鯨魚。咬合力輕輕鬆鬆超過16噸。尾巴輕輕一掃恐怕就得300千克
Ⅲ 地球出現過哪些曾經稱霸海洋的巨型海怪它們為什麼都滅絕
在距今260萬年-1500萬年前,地球海洋中曾經生活著一個頂級獵食者——巨齒鯊,而在這同一時期,海洋中還生活著和巨齒鯊一樣的頂級獵食者-梅爾維爾鯨,這兩種生物一同統治了深海幾百萬年的時間。
梅爾維爾鯨
2008年,科學家在一次野外考察時,意外發現了梅爾維爾鯨的顱骨以及牙齒和碎片,根據這些發現,科學家們推測出該生物生活在距今990萬年-890萬年前,和巨齒鯊生活的時代有重合。
科學家們推測,這是已經滅絕的抹香鯨科里的一個物種,體型大約17米,重約65噸,如此笨重的體型,之所以能夠成為海洋頂級獵食者,其實和海洋的浮力有關。我們知道,在陸地上生活,全身的重量會集中在四肢上,因此體型越大的生物,行動能力越遲緩,比如:大象的奔跑速度沒有豹子快。
但在海洋中則不同,海水中的浮力可以幫助梅爾維爾鯨快速移動尋找獵物。
梅爾維爾鯨雖然是抹香鯨科里的一種,但它的獵物不僅限於頭足類,科學家發現它們的牙齒長度大約在36cm左右,這意味著它可以捕食更為強悍的動物,甚至是體型比自己大的須鯨。
巨齒鯊
巨齒鯊雖然和梅爾維爾鯨同是當時頂級捕獵者,但它和梅爾維爾鯨最大的區別是,梅爾維爾鯨是哺乳動物,而巨齒鯊是軟骨魚綱,彼此之間差異較大。
巨齒鯊是當時體型最大,最兇狠的魚類,但它和梅爾維爾鯨之間並不存在著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因為它們同屬於頂級捕獵者。
這里多說一句, 它們之間之所以不捕食,底層邏輯其實是由能量傳遞決定的。
我們知道,動物並不能自己生產能量,只能通過吃植物,或者捕食其他動物獲取能量,但是能量在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之間傳遞時,會產生大量損耗。
比如:100畝土地可以養活100隻羊,而100隻羊只可以養活1隻豹子,如果老虎以捕食豹子為生,那麼100畝土地也養不活1隻老虎,但如果老虎以捕食羊為生,那麼100畝土地就可以養活1隻老虎。
巨齒鯊不捕食梅爾維爾鯨的原因,也是如此, 它們之間存在著食物競爭,但並不存在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
巨齒鯊體型大約在21米左右,重約6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由於巨齒鯊屬於軟骨魚,因此骨骼結構相對不容易保存,科學家至今仍未發掘到完整的巨齒鯊脊椎化石。
根據巨齒鯊的頭骨化石推測,巨齒鯊或許是地球 歷史 上咬合力最強大的生物,咬合力已經超越了霸王龍,可以輕易撕碎鯨魚的骨骼因此它的捕食對象里,也包含著各種鯨魚類。
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為什麼會滅絕?
其實,生物滅絕在地球 歷史 上算不上什麼新聞,因此物種在每個時代都有發生,不過這兩個巨型海怪的滅絕原因,其實有共同點的。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總能量並不是恆定的,比如:100畝土地在豐年時可以供200隻羊生活,但在災年只能養活50隻羊。如果災年一直持續下去,那麼羊就有可能被滅絕。
其實,像羊這種體型的生物,對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因為它們每天所攝入的能量有限。
但 對於體型較大,每天所需攝入食物能量巨大的生物來說,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它們就有可能立馬滅絕。
比如腕龍,它們每天需要攝入1500公斤的食物,而雞每天只需要攝入0.5公斤的食物,也就是說,一旦出現食物危機時,需要食物更多的腕龍就會被滅絕,而雞由於攝入的植物更少,因此可能種群的數量會下降,但還不至於全部滅絕。
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的滅絕原因,也和食物有關,由於它們每天需要大量食物,所以, 一旦海洋中環境發生變化,海洋生物數量減少,大量的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將會因為食物短缺而死亡,嚴重時會造成整個物種滅絕。
其實,這也是今天巨型海洋生物面臨的危機。
我們知道,很多國家都明確禁止捕食鯨魚(日本除外),但大量的遠洋捕撈船以及人為污染,導致海洋生物數量進一步下降,人類雖然沒有直接捕食鯨魚,但鯨魚卻因為食物下降而導致物種數量下降,未來甚至有可能滅絕。
如果想要保護鯨魚,不能僅僅只是不捕獵鯨魚,而是要保護海洋生物數量,嚴禁過度捕撈,嚴苛制定休漁期,並投放各類魚苗,以恢復海洋自然環境。
史前海洋中巨型動物很多,體型最大的就是以魚龍為代表的海爬,以利茲魚、巨齒鯊為代表的史前巨型魚類,以梅氏利維坦鯨為代表的史前巨鯨 。 它們滅絕的原因肯定和人類沒有任何關系,都是因為海洋環境劇變,無法適應而逐漸消亡的。現在人類只能根據化石來復原這些巨型史前生物了。 我就來列出體型前十的已滅絕海洋動物, 數據和圖片都來自RAX博士 。
體重計算方式如下。
1、現代動物的科考數據和古生物研究者的估測。
2、按同體型,同屬種動物等比例放大。
3、按體積和身體密度估測。
Top10、薩斯特魚龍 生存年代:2.27-2億年前
體長:15米
體重:30噸
Top9、利茲魚(存疑) 生存年代:1.74-1.64億年前
體長:16.5米
體重:31噸
Top8、秀尼魚龍 生存年代:晚三疊紀
體長:15米
體重:35噸
Top7、丘布特擬噬人鯊 生存年代:3390-2588萬年前
體長:15米
體重:38.5噸
Top6、喜馬拉雅魚龍 生存年代:2.37-2億年前
體長:16.3米
體重:42.8噸
Top5、西卡尼薩斯特魚龍 生存年代:2.27-2億年前
體長:22米
體重:55噸
Top4、梅氏利維坦鯨 生存年代:1400-1200萬年前
體長:17.5米
體重:65噸
Top3、巨齒鯊 生存年代:2000-1200萬年前
體長:19米
體重:70噸
Top2、平克山魚龍 生存年代:2.3-2億年前
體長:30.5米
體重:152.5噸
Top1、紐西蘭大魚龍
生存年代:2.3-2億年前
體長:38.6米
體重:311.5噸
紐西蘭大魚龍堪稱「究極大衛星」,無法確切證實它存在,也無法確切證實它不存在,列出來只供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
在距今260萬年-1500萬年前,地球海洋中曾經生活著一個頂級獵食者——巨齒鯊,而在這同一時期,海洋中還生活著和巨齒鯊一樣的頂級獵食者-梅爾維爾鯨,這兩種生物一同統治了深海幾百萬年的時間。
梅爾維爾鯨
2008年,科學家在一次野外考察時,意外發現了梅爾維爾鯨的顱骨以及牙齒和碎片,根據這些發現,科學家們推測出該生物生活在距今990萬年-890萬年前,和巨齒鯊生活的時代有重合。
科學家們推測,這是已經滅絕的抹香鯨科里的一個物種,體型大約17米,重約65噸,如此笨重的體型,之所以能夠成為海洋頂級獵食者,其實和海洋的浮力有關。
我們知道,在陸地上生活,全身的重量會集中在四肢上,因此體型越大的生物,行動能力越遲緩,比如:大象的奔跑速度沒有豹子快。
但在海洋中則不同,海水中的浮力可以幫助梅爾維爾鯨快速移動尋找獵物。
梅爾維爾鯨雖然是抹香鯨科里的一種,但它的獵物不僅限於頭足類,科學家發現它們的牙齒長度大約在36cm左右,這意味著它可以捕食更為強悍的動物,甚至是體型比自己大的須鯨。
巨齒鯊
巨齒鯊雖然和梅爾維爾鯨同是當時頂級捕獵者,但它和梅爾維爾鯨最大的區別是,梅爾維爾鯨是哺乳動物,而巨齒鯊是軟骨魚綱,彼此之間差異較大。
巨齒鯊是當時體型最大,最兇狠的魚類,但它和梅爾維爾鯨之間並不存在著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因為它們同屬於頂級捕獵者。
這里多說一句,它們之間之所以不捕食,底層邏輯其實是由能量傳遞決定的。
我們知道,動物並不能自己生產能量,只能通過吃植物,或者捕食其他動物獲取能量,但是能量在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之間傳遞時,會產生大量損耗。
巨齒鯊不捕食梅爾維爾鯨的原因,也是如此,它們之間存在著食物競爭,但並不存在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
巨齒鯊體型大約在21米左右,重約6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由於巨齒鯊屬於軟骨魚,因此骨骼結構相對不容易保存,科學家至今仍未發掘到完整的巨齒鯊脊椎化石。
根據巨齒鯊的頭骨化石推測,巨齒鯊或許是地球 歷史 上咬合力最強大的生物,咬合力已經超越了霸王龍,可以輕易撕碎鯨魚的骨骼因此它的捕食對象里,也包含著各種鯨魚類。
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為什麼會滅絕?
其實,生物滅絕在地球 歷史 上算不上什麼新聞,因此物種在每個時代都有發生,不過這兩個巨型海怪的滅絕原因,其實有共同點的。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總能量並不是恆定的,比如:100畝土地在豐年時可以供200隻羊生活,但在災年只能養活50隻羊。如果災年一直持續下去,那麼羊就有可能被滅絕。
其實,像羊這種體型的生物,對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因為它們每天所攝入的能量有限。
但對於體型較大,每天所需攝入食物能量巨大的生物來說,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它們就有可能立馬滅絕。
比如腕龍,它們每天需要攝入1500公斤的食物,而雞每天只需要攝入0.5公斤的食物,也就是說,一旦出現食物危機時,需要食物更多的腕龍就會被滅絕,而雞由於攝入的植物更少,因此可能種群的數量會下降,但還不至於全部滅絕。
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的滅絕原因,也和食物有關,由於它們每天需要大量食物,所以,一旦海洋中環境發生變化,海洋生物數量減少,大量的巨齒鯊和梅爾維爾鯨將會因為食物短缺而死亡,嚴重時會造成整個物種滅絕。
其實,這也是今天巨型海洋生物面臨的危機。
我們知道,很多國家都明確禁止捕食鯨魚(日本除外),但大量的遠洋捕撈船以及人為污染,導致海洋生物數量進一步下降,人類雖然沒有直接捕食鯨魚,但鯨魚卻因為食物下降而導致物種數量下降,未來甚至有可能滅絕。
Ⅳ 有大牙鯊這種魚嗎
大牙鯊和巨齒鯊是同義詞
巨齒鯊
網路名片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物種之一,其牙齒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
中文學名: 巨齒鯊
拉丁學名: Carcharodon megalodon(Agassiz,1843)
別稱: 大牙鯊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目: 鼠鯊目(Lamniformes)
科: 鼠鯊科(Lamnidae)
屬: 噬人鯊屬(Carcharodon)
名稱含義: 希臘文意指巨大的牙齒
目錄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研究發現
物種簡介
體型推測
攻擊方式
史上最強咬合力
分類爭議
滅絕理論
大眾文化與圖書
巨齒鯊耳機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研究發現
物種簡介
體型推測
攻擊方式
史上最強咬合力
分類爭議
滅絕理論大眾文化與圖書巨齒鯊耳機展開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巨齒鯊
巨齒鯊像與化石(24張)中文別名:大牙鯊物種 現狀:滅絕 分布時代:新生代(中新世-上新世) 物種食性:肉食 體長:最大體長20-21米 典型體長 (Length):長16米 咬合力:約20噸 天敵(Natural Enemy):長野鯨 發音(Pronounced):MEG-a-la-don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500萬-20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因為鯊魚是軟骨魚類,別的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現在只找到它的一些象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一般大約13-17厘米長,是現在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而且早期的牙齒側面沒有小牙尖,年代離現在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 巨齒鯊(BBC圖片)
,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樣子就像大白鯊牙齒的粗壯放大版。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1.7-2.1米。 巨齒鯊身體強壯,呈流線型,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是獵食不了虎棘鯊。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游動,從獵物下方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游泳能力,再將其撕開並報銷。
編輯本段研究發現
巨齒鯊的撕咬力量是大白鯊的6-10倍,這也足以表明它們是地球歷史上最可怕的掠食性動物。相比之下,科學家認為有「暴君蜥蜴」之稱的霸王龍並不是巨齒鯊的敵手。霸王龍最大的撕咬力量可達到3.1噸,比現今的大白鯊強一些,但卻無法與巨齒鯊相匹敵。 遠古巨齒鯊的進食器官復雜而又微妙,澳大利亞的生物機械學家、古生物學家斯蒂芬·朗伊 巨齒鯊
觀察過所有的哺乳類掠食動物中,許多物種都接近喪失口腔肌肉撕咬力量,而巨齒鯊則具有更有效的口腔撕咬獵物的能力。這種可怕的撕咬力量賦予巨齒鯊新的獵手生活方式。 斯蒂芬·朗伊解釋稱,巨齒鯊可以追逐傷害比它們更大體型的獵物,而它們卻很少在搏鬥中受到傷害,通常它們會對獵物進行致命性的一次咬傷,然後遠遠地游到一旁等待獵物失血過多而死。遠古時期其他物種也存在著類似的獵食特徵,其中包括巨蜥和類似異龍的恐龍。 巨齒鯊的撕咬能力或許尤為與眾不同,它們的口腔中並沒有任何骨骼,而是由軟骨組織構成,該軟骨組織非常類似於人類的耳朵。斯蒂芬·朗伊說,「軟骨要比骨骼更富有彈性,軟骨根本上不會形成更低的撕咬力量。」他強調稱,這種軟骨組織非常強的彈性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巨齒鯊會具有如此有效的撕咬力量。 從體重和撕咬力量進行對比,鯊魚的撕咬力量並不是特別有效,一些貓類和許多狗類動物從身體比例上有更強的撕咬力量。只是鯊魚物種體型很大,它們便具有更強的撕咬力量。 斯蒂芬·朗伊解釋稱,巨齒鯊對獵物構成致命的傷害還是由於其可怕的牙齒,它的牙齒十分鋒利,像牛排刀那樣呈鋸齒狀,因此它們不再需要更多的力量去刺破或撕破獵物的肉體。同時,它們的牙齒之間有運送帶,可以持續長出一排排牙齒,因此當牙齒脫落或變鈍之前會有新的牙齒進行替換。 不可否認,評估一條已經死亡大魚的撕咬力量的確有些難度,但是斯蒂芬·朗伊和同事們通過分析這種掠食者的下顎,目前有助於更好地重建人們受損的面部。這項研究同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鯊魚。
編輯本段物種簡介
巨齒鯊與其它現代鯊魚相似,其骨骼都為軟骨而非骨頭,但其形成骨骼化石的紀錄缺乏。巨齒鯊的嘴直徑可超過兩米,身體強壯,呈流線型,使巨齒鯊可以輕易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 巨齒鯊
化石收藏家Vito Bertucci曾構築了一個巨大的巨齒鯊頜骨,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鯊魚顎骨,量出來有3.4米寬2.7米高。 巨齒鯊獵食鯨類(想像圖)
編輯本段體型推測
推測巨齒鯊最大體型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事。巨齒鯊頜骨的第一次重建是由Bashford Dean 教授於1909年完成的,基於那個頜骨的尺寸,巨齒鯊的大小推測為30米,但是由於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以及科學認識的進步,當年的這個頜骨重建被認為是不正確的,畢竟,在Bashford Dean 所處的年代,人們對巨齒鯊的齒列所知甚少,錯誤也就在所難免了。 1973年,魚類學家John E. Randall 提出用一個計算大白鯊大小的方法去估算巨齒鯊的體長。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巨齒鯊的體長(米)= [(0.096) ×(牙齒琺琅質高度 mm)]。然而,1991年,兩位鯊魚專家,Richard Ellis, John E. McCroker,指出了這種方法的缺陷。因為牙齒琺琅質高度並不會隨鯊魚體長成比例增加。 1996年,, Michael D. Gottfried, Leonard J. V. Compagno ,S. Curtis Bowman,三位科學家,參考對大白鯊的研究,針對巨齒鯊體型提出了一個保守但更准確的估算方法,巨齒鯊體長(米)= –(0.22) + (0.096) ×[(牙齒斜高(毫米))]。 根據這個方法,由一個斜高 168 mm 的牙齒,可以得到15.9米的身長。由巨齒鯊目前發現的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mm),可算出這顆牙齒屬於一條近18.4米的巨齒鯊。 在發布這個公式的同時,Gottfried等專家建議最大的巨齒鯊可能達到20.3米的體長。 然而後來,鯊魚專家Gordon Hubbell指出Gottfried的公式可能有誤,2002年,Clifford Jeremiah 提出了一個新的計算公式, Total Length in feet = [(Root width of an upper anterior tooth in cm) x (4.5)] 即齒冠寬度(cm)乘以4.5得到身長(英尺),[Gordon Hubbell支持此種方法] 用這個公式計算,化石收藏家Vito Bertucci手裡的那顆斜高184 mm (7.25 in) 齒冠寬度140 mm的大牙屬於一條超過19.1米的巨齒鯊。而最大牙齒化石(斜高194mm),依此方法很可能會超過20米。 另一些說法: 此外,在1994年,海洋生物學家Patrick J. Schembri 在自己的著作里聲稱巨齒鯊可達25米。 部分海洋生物學家目前還在用1英寸=10英尺體長的演算法,如此一來7.625寸的牙齒來自76.25英尺的鯊魚。 當然這兩種說法缺乏系統的研究做支持。
編輯本段攻擊方式
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化石研究已經發現巨齒鯊和現存大白鯊的攻擊方式是不同的, 並且其攻擊更加有效, 須鯨類的化石顯示巨齒鯊是針對鯨魚身上較堅固的地方進行攻擊,包括肩骨,肋骨,上脊椎部,這些地方往往是大白鯊避開下口的地方。 Bretton Kent 博士的觀點認為巨齒鯊攻擊時試圖粉碎獵物的骨骼進而破壞被肋骨保護的心,肺等重要器官,對這些重要部位的攻擊能夠確保固定住獵物並讓其在短時間死亡。
編輯本段史上最強咬合力
2008年,由專家Stephen Wroe 領導的科研小組針對巨齒鯊以及大白鯊咬力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最大的巨齒鯊後端咬合力為[182201N(41000 磅),前端為93127N。這一咬合數據無疑是史上最大的,為鄧氏魚(咬力1400磅)的28倍,大白鯊(咬力4100磅)的10倍。 這是08年大白鯊,巨齒鯊的咬力研究表格。 大白鯊,巨齒鯊的咬力研究表格
編輯本段分類爭議
1995年,有學者建議將巨齒鯊分類於另一個新的屬中,稱為古鯊屬。此後很多古生物學者主張將其分類至古鯊屬,而另一些有海洋生物學背景的學者則堅持巨齒鯊與大白鯊的關系,而將其分類至噬人鯊屬。 主張古鯊屬的學者認為巨牙鯊的祖先應為於始新世的Otos obliquus,而大白鯊的祖先則為Isurus hastilis。
編輯本段滅絕理論
有理論指出,由於巨齒鯊主要以鯨類為食,因兩極的海水變冷而不適合巨齒鯊生存,鯨魚因而可以逃避巨牙鯊的捕食,令巨齒鯊缺乏食物而滅絕。 其它解釋認為任何對食物鏈的影響(大約16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類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都會將以龐大新陳代謝需求的獵食者淘汰。 但也有科學家指出巨齒鯊仍未滅絕,仍然在現今生存著。 其滅絕原因據猜測是因為大約200萬年前,地球的水循環出現了變化,上升流減少,由於食物缺乏,大量的鯨死亡了,多樣化的鯨品種變少,巨齒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滅絕了。
編輯本段大眾文化與圖書
由於巨齒鯊的體型巨大及其兇猛,不少作品都會借用巨齒鯊作為主題或內容: [美]斯蒂夫.奧頓1996年推出的《巨齒鯊》(原名為MEG)在21個國家出版暢銷。中文版由「霍格沃茨翻譯學院」鮑碩超(Flying)等干將翻譯,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7月出版。
Ⅳ 十二星座中星座中專屬鯊魚,對應的鯊魚分別是什麼呢
鯊魚有很多種。不同的鯊魚有不同的特徵,不僅在外觀上,而且在行為上。十二星座有自己的鯊魚,可以在鯊魚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十二星座中,十二星座中唯一的鯊魚是什麼?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射手座:扁鯊
射手座會是奸詐的扁鯊,射手座知道如何隱藏自己,每個人眼中的射手座形象都是完全不同的,射手座通過一些隱藏來蒙蔽大家。
摩羯座
摩羯座:灰鯨鯊
摩羯座是灰鯨鯊,很難相處。摩羯座不喜歡生活中的人情,經常拒絕別人的要求或善意,這給人帶來了一種冷漠的感覺。
水瓶座:長尾鯊
水瓶座是一條具有合作精神的長尾鯊。面對生活,我們應該了解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合作,運用合作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發展。也有團結精神,水平不斷提高。
雙魚座:大龍鯊
雙魚座將是一條龍鯊,習慣於獨處。面對生活,雖然雙魚座渴望等待,但大多數時候,他們獨自面對生活,很容易慢慢適應這種生活。
Ⅵ 這是巨齒鯊的牙齒化石嗎還是大白鯊的 是真化石嗎(古生物學)
以下是巨齒鯊牙齒與大白鯊牙齒的對比(左邊是巨齒鯊的牙齒,右邊是大白鯊的牙齒):
所以題主給出的圖片從外形和顏色上更像巨齒鯊的牙齒,只不過這只巨齒鯊可能還處於幼年時期。
Ⅶ 深海現罕見巨鯊牙,或有數百萬年歷史,史前巨齒鯊是否還存活
深海現罕見巨鯊牙,或有數百萬年歷史,史前巨齒鯊現在沒有存活的。
一、深海現罕見巨鯊牙
巨齒鯊的咬合力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它的最大咬合力估計在20噸以上,它的咬合力比暴龍獸還要強大,可以輕易地將一頭鯨魚的肋骨咬斷。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當時最大的海洋捕食者。
他們被許多古生物學家稱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它的滅絕原因,推測是在一百五十萬年以前,地球水循環發生了改變,海平面上升流量下降,鯊魚因缺少食物而死去,種類繁多的鯨魚也越來越稀少,而巨齒鯊也逐漸滅絕。
那個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進化到了180萬年前的直立人階段,但遺憾的是,我們的祖先沒有發明出海洋的交通工具,所以在我們和巨齒鯊的交界處,我們的祖先沒有親眼見過它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