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肺結核家裡養的雞蛋會有結核病毒么
問題分析:
你好,肺結核為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乏力、低熱、盜汗、咳嗽、咳血等症狀。
意見建議:
由於肺結核目前只發現人人傳染,而沒有與動物的傳染途徑,所以患者家養的雞,不會感染結核病毒,請不必擔心。
B. 肺結核病毒接觸到溫水殺得死嗎
結核菌抵抗力較強,對濕熱、酒精及紫外線敏感。溫水不能殺死結核菌。
C. 肺結核的名詞解釋
肺結核的意思是什麼呢?怎麼用肺結核來造句?下面是我為你整理肺結核的意思,欣賞和精選造句,供大家閱覽!
肺結核的意思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菌,下同)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通過呼吸道傳播。健康人感染結核菌並不一定發病,只有在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才發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發生結核病800~1000萬,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結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傳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 認為結核病已成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結核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結核菌屬分枝桿菌,於1882年由德國微生物學家Robert Koch發現。在顯微鏡下,結核菌為細長稍彎曲或直的桿菌,大小為(0.3~0.6 μm)x(1~4μm)。單個散在,呈V、Y形,或條索狀、短鏈狀排列。結核菌是專性需氧菌,生長很緩慢,在固體培養基上,結核菌增代時間為18~20h,培養時間需8天以上至8周。在大部分培養基上菌落呈粗糙型。具有抗酸和抗酸性酒精脫色的特點,故又稱之為抗酸桿菌。結核菌實際上包括人型、牛型、鼠型和非洲型,為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其中人型、牛型和非洲型為致病菌。
肺結核造句欣賞
1. 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麼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個在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
2. 肺結核患者躺在床上嗟嘆的時分,他怎樣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即是那個在馬路上隨意吐痰的人呢?
3.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不少人對肺結核談虎色變。
4. 目的探討中草葯石吊蘭片治療肺結核的效果。
5. 結論加強對結核患者及綜合醫院醫生的防癆宣教,重視肺結核患者的督導管理,是提高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唯一措施。
6. 誤診的主要疾病有:結核性胸膜炎、肺炎、肺結核、肺膿腫等。
7. 我遇見過好幾位因患肺結核而有勢利感的年輕人,他們覺得很像濟慈或瑪麗?巴什基爾采夫那樣在青春妙齡時死去是很浪漫的一件事。
8. 這說明他是多重抗葯性肺結核,但不是廣譜抗葯性肺結核.
9. 結果肺結核咯血患者有復雜多樣的心理特點,應針對性的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
10. 目的探索適合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肺結核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方式。
11. 肺結核是一種接觸傳染性非常高的疾病,通常通過感染者咳嗽而傳播。
12. 方法:120例肺結核大咯血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採用酚妥拉明靜滴,對照組採用垂體後葉素靜滴。
13. 庫柏恩醫生說,生殖的泡疹,而且肺結核也被懷疑增加傳染的可能。
14. 我們報告一個肺結核病例咳血為其最開始症狀.
15. 肺結核,或“癆病”,是一種人們普遍認識的疾病,它作為城市貧民的地方病在19世紀以及20世紀早期得到了眾人的最廣泛關注。
16. 有助治療肺部疾病,如支氣管炎,哮喘,乾咳,肺結核,淋巴結和黏膜炎。
17. 他們無止無休地談論人生、肺結核、書籍。
18. 我們診斷一78歲男性病人為肺結核並發抗利尿激素不當癥候群。
19. 目的:觀察硫酸捲麴黴素靜脈滴注在復治塗陽肺結核中的臨床應用。
20. 本中葯用於治療肺結核、骨結核、腰椎結核和咳血期使用。
21. 結果鶴峰縣肺結核患病率高,治癒率低,疫情嚴重。
22. 醫療活動是具有探索性和科學性的工作,盡管隨著醫學的進步,過去許多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例如肺結核,都已經得以克服,但是醫學並非無所不能,如果期望所有疾病都可以預防和治療仍然是不現實的。
23. 我們在此報告一個高雄榮民總醫院進行全肺沖洗術的病例,這個病人曾有肺結核病史,並經由開肺取樣術證實為肺泡蛋白質沉積症。
24. 如果當時科學家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住房條件或飲食衛生方面,那麼肺結核的原因就會被認定為這些因素。
25. 托克維爾開創了法國革命歷史的新篇章,但直到他54歲患肺結核死去的時候,舊的封建制度仍然囂張於世.他所創作的作品共有17卷.
26. 臨床特點以反復發熱為主,主要臨床表現為念珠菌病、單純皰疹、肺孢子蟲肺炎、肺結核等。
肺結核造句精選
1. 我們正在利用各種由原子彈、化石燃料製造的熱力學毒葯來謀殺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統,這個大家都知道,但誰也不在乎,可見我們有多麼瘋狂。我想這個星球的免疫系統正在極力用艾滋病毒、各種變異流感病毒和肺結核病毒等把我們驅逐出去。我們這個星球應該驅逐我們。我們真的是一群可怕的動物。庫爾特·馮內古特
2. 目的研究肺結核病歸口管理對提高病例發現率的影響,探討結核病控制方法.
3. 協助舉辦各種項目相關培訓並提供相關主題的培訓,如肝炎,肺結核防治知識等。
4. 研究表明,截止到年,將會有四千萬的吸煙者死於肺結核。
5. 他們得的是肺結核,但那時仍然滿懷樂觀地稱之為癆病。
6. 目的研究績溪縣肺結核病發病特徵,為制定控制對策提供科學依據。
7. 目的探討煤工塵肺合並肺結核及其並發症的致死原因.
8. 結論岑鞏縣年肺結核疫情呈全縣散發,局部地區聚集性發病。
9. 我遇見過好幾位因患肺結核而有勢利感的年輕人,他們覺得像濟慈或瑪麗?巴什基爾采夫那樣在青春妙齡時死去是件很浪漫的事。
10. 虐疾、肺結核之類的傳染病奪去許多人的生命。
11. 至於患有某些疾病的母親,如肺結核、精神病、惡性腫瘤等,她們的嬰兒也不宜吃母乳。
12. 本文認為,形成濟慈獨特的感覺主義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肺結核疾病。
13. 結核桿菌抨擊襲擊肺脹,發生咳嗽、體重減輕、虛弱、發燒和冷汗等症狀。如不雅概念不到正確的治療,肺結核也會致命。
14. 在此我們報告一例歲男性病患同時罹患肺結核合並腕結核性腱鞘炎,結核性腱鞘炎經三個月延遲後才被確認.
15. 目的:探討肺結核繼發麴菌球的影像學診斷與誤診分析。
16. 他的大部分顧客都是按日領薪的紡織工人,飽受肺結核的病痛之苦.
17. 誤診依次為肺結核、肺炎和結核性胸膜炎等疾病。
18. 別太悲觀。只要你遵照指示服葯,肺結核幾乎都是可以被治癒的。
19. 紫黴素一種抗生素,chno,由放射菌素鮮紅鏈黴菌產生,用於治療肺結核。
20. 亨利,泰德和紫宸一起在一個動物照顧中心工作,這個動物照顧中心在一個研究所的邊上,是一個兩層的磚砌樓,在一百多年前,它曾經是一個用來照料肺結核病人的醫療所。
21. 恰當及時的心理護理能降低肺結核患者心理負荷,提高治療效果。
22. 目的探討結素試驗及血清抗結核抗體對成人肺結核診斷的預測價值。
23. 同時,環境衛生組織指出,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艾滋病和肺結核一樣嚴重,但卻缺少和他們一樣的用於對抗的體系化的全球系統。
24. 胸痛常伴有咯血:肺結核、肺栓塞、原發性肺癌.
25. 目的探討肺結核化療期類赫氏反應的臨床特徵和治療對策.
26.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結核病人也不例外。
27. 家族成員用這些色彩繽紛的畫裝飾他們的庭院,但在他們被告知拉米瑞茲有肺結核後,把畫燒了。
28. 移徙到別國可以增加感染艾滋病毒,肺結核或流感的風險,但移徙者受到的歧視可阻礙他們獲得保健護理。
29. 部分得到蓋茨夫婦的資助,AERAS全球肺結核疫苗基金會的工廠將有能力研製出一種新型肺結核疫苗並生產出二億人使用的劑量。
D.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肺結核
結核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有個過程的,所以說此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不僅僅是在肺部,人體各個器官都可以患結核病。但在人體中患結核病,比如肺、腎、肝、胃、腦、腸、膀胱、皮膚、睾丸、骨等等。但是,我們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肺結核。
由於人的體質有差異,細菌對人體傷害程度不同,肺結核的臨床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下面我們就說一下,怎樣能根據臨床表現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結核。
我們在前面說過,肺結核的形成不是一夜之間,患病過程緩慢,前期症狀輕微,患者往往不會感到明顯的不舒服,不會引起大家注意。
只有當病情進展到一定地步的時候,才會有明顯症狀出現,如果你抵抗力強,症狀出現晚;如果你抵抗力低,症狀出現就早,症狀也明顯,就會出現全身不適。
1、發熱。
因為咯出的血,是來自血管,只有病變損傷到血管時才會呈現。
5、其他。
一般來說,輕微的肺結核引起肺呼吸功能的障礙。
但是我們都知道,肺是人體與自然環境進行氧交換的主要器官,而氧交換主要靠我們人體肺組織中的肺泡組織來完成的,肺結核病變一般來說肯定是從肺泡開始,當病變廣泛,大量肺泡組織被破壞氧交換受阻時,機體缺氧不但會發生呼吸困難,還會使全身處於缺氧狀態。
具體體現在嘴唇紫紺(舌尖發紫可以先出現),手指末節指骨也會出現鼓錘狀的改變。
由於全身缺氧機體所有器官組織功能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比如消化系統缺氧的話,自然就會發生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腦缺氧的話,會嗜睡不醒,嚴重的會出現昏迷。心臟一旦缺氧,就會有心絞痛發生等等。
E. 肺結核治好後有後遺症嗎
肺結核患者在治癒之後,一般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也不具有傳染性。
大部分患者在痊癒之後,肺部就會出現陰影,這種情況是肺結核治癒的現象,不會對平常的日常生活產生過大的影響。但是患者如果在治癒後,與患有肺結核的患者進行密切的接觸之後,就有可能再次感染肺結核病毒,進而就會發展為肺結核病。有些患者在治癒後,體內仍然存在一部分結核菌體,一旦人體的免疫力呈現下降趨勢,就存在一定的復發的可能。
所以,患者在痊癒之後,一定要採取對結核病的預防措施。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行為習慣。
F. 常熟農商銀行多名員工查出肺結節,到底是什麼引發群體性肺結核
常熟農商銀行多名員工查出肺結節,到底是什麼引發群體性肺結核?
常熟農商銀行有多麼員工查出有肺結核。引發這種肺結核病的情況並不出奇。但是多名員工同時感染,這就令人覺得匪夷所思。因為銀行是一個封閉式的工作環境。一旦有一個同事出現這種情況,一整班同事都會被感染這種肺結核病毒。這應該都是因為沒有及時去處理的原因才會導致傳染的范圍這么大。我覺得銀行應該對手下的員工進行每天體檢處理。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很容易傳播下去。
感染病毒和流感並不可怕,肺結核也如此,只要你敢於去面對它及時去治療,都會去治療好的但是平時要加強自己自身的鍛煉,還有注意飲食,注意自己的,作息規律,只要自己的抵抗力強了,病毒就沒那麼容易感染到。特別是在銀行上班的,雖然每一天都坐在辦公室上,但是鍛煉的時間可是很少的。就更應該花多點時間在下班之後去鍛煉一下自己的身體。人總是要逃離舒適圈的。自己的身體也一樣。平時注意鍛煉,一旦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就及時去治療。
G. 請問各位
不用擔心拉。有情人終成眷屬。你女朋友那麼年輕。沒事的。我看了一下那資料,傳染性一般,解除不要過於親密。葯物還是化療治療要看程度。至於是時間的問題。希望你們一起度過這段時間。不要放棄她啊。~
以上
浸潤型肺結核:多見外源性繼發型肺結核,即反復結核菌感染後所引起。少數是體內潛伏的結核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進行繁殖,而發為內源性結核,也有由原發病灶形成者。此型多見於成年人,病灶多在鎖骨上下,呈片狀或絮狀,邊界模糊,病灶可呈乾酪樣壞死灶,引發較重的毒性症狀,而成乾酪性(結核性)肺炎,壞死灶被纖維包裹後形成結核球。經過適當治療的病灶,炎症吸收消散,遺留小乾酪灶,鈣化後殘留小結節病灶,呈現纖維硬結病灶或臨床痊癒。有空洞者,也可經治療吸收縮小或閉合,有不閉合者,也無存活的病菌,稱為「空洞開放癒合」。
原發感染經血行播散(隱蔽形成菌血症)而潛伏在肺內的結核菌多數逐漸死亡,僅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潛伏在病灶內的結合開始有機會繁殖,形成以滲出與細胞浸潤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乾酪樣病灶,稱為浸潤型肺結核( 內源性感染)。原發病灶亦可能直接進展成浸潤型肺結核。
此外,與排菌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反復經呼吸道感染,亦可因再感染而法身浸潤型肺結核(外源性感染),但較少見,也不致發生菌血症。浸潤型和多未成年患者,起病緩慢,早期及病灶較小者,往往無明顯症狀及體征,常由健康檢查或因其他原因作胸部X線檢查而發現。臨床症狀視其病灶范圍及人體反應性而定。病灶部位多在鎖骨上下,X線顯示為片狀、絮狀陰影,邊緣模糊。當人體處於過敏狀態,且有大量結合菌進入肺部時,病灶乾酪樣壞死、液化,進而形成空洞及病灶的支氣管播散。浸潤型肺結核伴大片乾酪樣壞死灶時,常呈急性進展,出現嚴重毒性症狀,臨床上稱為乾酪樣(或結核性)肺炎。乾酪樣壞死灶部分消散後,周圍形成纖維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氣管阻塞,空洞內乾酪物難以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稱「結核球」。
治療方案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控制結核病起決定作用,合理化療可使病灶內細菌消滅,最終達到痊癒。休息與營養療法僅起輔助作用。
一、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簡稱化療)
(一)化療原則
化療的主要作用在於縮短傳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對於每個具體患者,則為達到臨床及生物學治癒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療是指對活動性結核病堅持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葯物的原則。所謂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療患者,一旦發現和確診後立即給葯治療;聯合是指根據病情及抗結核葯的作用特點,聯合兩種以上葯物,以增強與確保療效;適量是指根據不同病情及不同個體規定不同給葯劑量;規律即患者必須嚴格按照化療方案規定的用葯方法,有規律地堅持治療,不可隨意更改方案或無故隨意停葯,亦不可隨意間斷用葯;全程乃指患者必須按照方案鎖定的療程堅持治滿療程,短期化療通常為6-9個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安全上述原則規范治療,療效高達98%,復發率低於2%。
活動性肺結核是化療的適應證。對硬結已久的病灶則不需化療。至於部分硬結、痰菌陰性者,可觀察一階段,若X線病人無活動表現、痰菌仍陰性、又無明顯結核病毒性症狀,亦不必化療。
1、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葯
活動性病灶處於滲出階段,或有乾酪樣壞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內結核菌A群菌為主,生長代謝旺盛,抗結核葯物常可發揮最大的殺菌或抑菌作用。病灶局部血運豐富、葯物濃度亦當,有助於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縮小或閉合、痰菌轉陰。故對活動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療,效果滿意。
實驗證明肺內每1g乾酪灶或空洞組織中約有結核菌106-1010。從未接觸過抗結核葯物的結核菌,對葯物的敏感性並不完全相同。大約每105-106個結核菌中可有1個菌因為基因突變而對異煙肼或鏈黴素耐葯。同時對該兩種葯物均耐葯者約在1011個結核菌中僅1個,同時耐3種葯的菌則更少。可見如單一用一種葯物治療,雖可消滅大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數耐葯菌繼續繁殖,最終耐葯菌優勢生長。如聯用兩種或兩以上葯物,耐葯菌減少,效果較單葯為佳。耐葯劑量要適當。葯量不足,組織葯物難以達到有效濃度,且細菌易產生繼發性耐葯。葯量過大則易產生不良反應。結核菌生長緩慢,有時僅偶爾繁殖(B、C菌群),因此應使葯物在體內長期保持有效濃度。規律地全程用葯,不過早停葯,是化療成功的關鍵。
2、葯物與結核菌
血液中(包括巨噬細胞內)葯物濃度在常規劑量下,達到試管內最低抑菌濃度(MIC)的10倍以上時才能起殺菌作用,否則僅有抑菌作用。常規用量的異煙肼及利福平在細胞內外運能達到該水平,稱全殺菌劑。鏈黴素及吡嗪醯胺亦是殺菌劑,但鏈黴素在偏鹼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且很少滲入吞噬細胞,對細胞內結核菌無效。吡嗪醯胺雖可滲入巨噬細胞,但僅在偏酸性環境中才有殺菌作用,故兩者都只能作為半殺菌劑。乙胺丁醇、對氨基水楊酸鈉等均為抑菌劑,常規劑量時葯物濃度均不能達到MIC的10倍以上,加大劑量則容易發生不良反應。
早期病灶內的結核菌大部分在細胞外,此時異煙肼的作用最強,鏈黴素次之。炎症使組織局部pH下降,細菌代謝減慢(C菌群),連同一些被吞噬在細胞內的結核菌(B菌群),均對利福平及吡嗪醯胺敏感。殺滅此類殘留菌(B菌群),有助於減少日後復發。
(二)化療方法
1、「標准」化療與短程化療
過程常規採用12-18個月療法,稱「標准」化療,但因療效過長,許多患者不能完成,療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問世後,與其他葯物聯用,發現6-9個月療法(短程化療)與標准化療效果相同,故目前廣泛採用短程化療,但該方案中要求必須包括兩種殺菌葯物,異煙肼及利福平,具有高強殺菌(對A菌群)及滅菌(對B、C菌群)效果。
2、間歇用葯、兩階段用葯
實驗表明,結核菌與葯物接觸數小時後,常延緩數天生長。因此,有規律地每周用葯3次(間歇用葯),能達到與每天用葯同樣的效果。在開始化療的1-3個月內,每天用葯(強化階段),以後每周3次間歇用葯(鞏固階段),其效果與每日用葯基本相同,有利於監督用葯,保證完成全程化療。使用每周3次用葯的間歇療法時,仍聯合用葯,每次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劑量可適當加大;但鏈黴素、對氨基水楊酸鈉、乙硫異煙胺等不良反應較多,每次用葯劑量不宜增加。
3、督導用葯
抗結核用葯至少半年,偶需長達一年半,患者常難以堅持。醫護人員按時督促用葯,加強訪視,取得患者合作尤為必要。強化階段每日一次用葯,即可形成高峰血葯濃度,較每日分次用葯療效尤佳,且方便著,提高患者堅持葯率及完成全程。
(三)抗結核葯物
理想的抗結核葯物具有殺菌、滅菌或較強的抑菌作用,毒性低,不良反應少,價廉,使用方便,葯源充足。經口服或注射後葯物能在血液中達到有效濃度,並能滲入吞噬細胞、腹膜或腦級液內,療效迅速而持久。
1、異煙肼(H)
殺菌力強、可以口服、不良反應少、價廉等優點。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結核菌脫氧核糖核算(DNA)的合成,並阻礙細菌細胞扇的合成。口服後,吸收快,滲入組織,通過血腦屏障,殺滅細胞內外的代謝活躍或靜止的結核菌。胸水、乾酪樣病灶及腦脊液中的葯物濃度亦相當高。常用劑量為成人每日300mg(或每日4-8mg/kg),一次口服;小兒每日5-10mg/kg(每日不超過300mg)。結核性腦膜炎及急性粟性型結核時劑量可適當增加(加大劑量時有可能並發周圍神經炎,可用維生素B6每日300mg預防;但大劑量維生素B6亦可影響異煙肼的療效,故使用一般劑量異煙肼時,無必要家用維生素B6),待急性毒性症狀緩解後可恢復常規劑量。異煙肼在體內通過乙醯化滅活,乙醯化速度常有個體差異,快速乙醯化者血葯濃度較低,有認為間歇用葯時須增加劑量。
本葯常規劑量很少發生不良反應,偶見周圍神經炎、中樞神經系統中毒(興奮或抑制)、肝臟損害(血清病氨酸氨基轉移霉升高)等。單用異煙肼3個月,痰菌耐葯率可達70%。
2、利福平(R)
為利福黴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廣譜抗生素。其殺滅結核菌的機制在於抑制菌體的RNA合成。利福平對細胞內、外代謝旺盛及偶爾繁殖的結核菌(A、B、C菌群)均有作用,常與異煙肼聯合應用。成人每日1次,空腹口服450-600mg。本葯不良反應輕微,處消化道不適、流感癥候群外,偶爾有關短暫性肝功能損害。長效利福黴素類衍生物如利福噴丁在人體內半衰期長,每周口服一次,療效與每日服用利福平相仿。螺旋哌啶利福復黴素(利福布丁)對某些已對其他抗結核葯物失效的菌株(如鳥復合分枝桿菌)的作用較利福平強。
3、鏈黴素(S)
為了廣譜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結核菌有殺菌作用,能幹擾結核菌的酶活性,阻礙蛋白合成。對細胞內的結核菌作用較小。劑量: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歲以上或腎功能減退者可用0.5-0.75g),間歇療法為每周2次,每次肌肉注射1g。妊娠婦女慎用。
鏈黴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第8對顱神經損害,表現為眩暈、耳鳴、耳聾,嚴重者應及時停葯,腎功能嚴重減損者不宜使用。其他過敏反應有皮疹、剝脫性皮炎、葯物熱等,過敏性休克較少見。單獨用葯易產生耐葯性。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卡那黴素、捲麴黴素、紫黴素等雖亦有抗結核作用,但效果均不及鏈黴素,不良反應相仿。
4、吡嗪醯胺(Z)
能殺滅吞噬細胞內,、酸性環境中的結核菌。劑量:每日1.5g,分3次口服。偶見高尿酸血症、關節痛、胃腸不適及肝損害等不良反應。
5、乙胺丁醇(E)
對結核菌有抑菌作用,與其他抗結合葯物聯用時,可延緩細菌對其他葯物產生耐葯性。劑量:25mg/kg,每日1次口服,8周後改為15mg/kg,不良反應甚少為其優點,偶有胃腸不適。劑量過大時可引起球後視神經炎、視力減退、視野縮小、中心盲點等,一旦停葯多能恢復。
6、對氨基水楊酸鈉(P)
為抑菌葯,與鏈黴素、異煙肼或其他抗結核葯聯用,可延緩對其他葯物發生耐葯性。其抗菌作用可能在結核菌葉酸的合成過程中與對氨苯甲酸(PABA)競爭,影響結核菌的代謝。劑量:成人每日8-12g,每2-3次口服。不良反應有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等。本葯飯後服用可減輕胃腸道反應,亦可每日12g加於5%-10%葡萄糖液500ml中避光靜脈滴注,1個月後仍改為口服。
(四)化療方案
視病情輕重、有無痰菌和細菌耐葯情況,以及經濟狀況、葯源供應等,選擇化療方案。無論選擇何種,必須符合前述化療原則方能奏效。
1、初治方案
未經抗結核葯物治療的病例中,有的痰結核菌陽性(塗陽),病情較重,有傳染性;也有的塗片陰性,病變范圍不大,所用化療方案亦有強弱不同。
初治塗陽病例,不論其培養是否為陽性,均可用以異煙肼(H)、利福平(R)及吡嗪醯胺(Z)組合為基礎的6個月短成化療方案。痰菌常很快轉陰,療程短,便於隨訪管理。
(1)前2個月強化期用鏈黴素(或乙胺丁醇)、異煙肼、利福平及吡嗪醯胺,每日1次;後4個月繼續用4個月繼續用異煙肼及利福平,每日1次,以2S(E)HRZ/4HR表示。
(2)亦可在鞏固期隔日用葯(即每日用葯3次),以2S(E)HRZ/4H3R3。(右下角數字為每周用葯次數)。
(3)亦可全程間歇用葯,以2S3(E3)H3R3Z3/4H3R3表示。
(4)強化期用異煙肼、鏈黴素及對氨基水楊酸鈉(或乙胺丁醇),鞏固期用2種葯10個月,以2HSP(E)/10HP(E)表示。
(5)強化期1個月用異煙肼、鏈黴素,鞏固期11個月每周用葯2次,以1HS/11H2S2表示。
以上(1)、(2)、(3)為短程化療方案,(4)、(5)為「標准方案」。若條件許可,盡量使用短程化療方案。
初治塗陰培陰患者,除粟粒性肺結核或有明顯空洞患者可採用初治塗陽的方案外,可用以下化療方案:①2SHRZ/ZH2R2;②3H2R2Z2/2H2R2(全程隔日應用);③1SH/11HP(或E)。
對初治患者,國際防癆及肺病聯合會推薦的適用於國家防癆的化學方案,可供製定治療方案時參考。
2、復治方案
初治化療不合理,結核菌產生繼發耐葯,痰菌持續陽性,病變遷延反復。復治病例應選擇聯用敏感葯物。葯物敏感試驗有助於選擇用葯,但費時較久、費用較大。臨床上多根據患者以往用葯情況,選擇過去未用過的或很少用過的,或曾規則聯合使用過葯物(可能其致病仍對之敏感),另訂方案,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敏感葯物。
復治病例,一般可用以下方案:
(1)2S(E)HRZ/2HR,督促化療,保證規律用葯。6個月療程結束時,若痰菌仍未轉陰,鞏固期可延長2個月。如延長治療仍痰菌持續陽性,可採用下列復治方案。
(2)初治規則治療失敗的患者,可用2S3H3Z3E3/6H3R3E3。
(3)慢性排菌者可用敏感的一線葯與二線葯聯用,如卡那黴素(K)、丙硫異煙胺(1321Th)、捲麴黴素(Cp),應嚴密觀察葯物不良反應,療程以6-12個月為宜。氟喹諾酮類有中等度抗結核作用,對常用葯物已產生耐葯的病例,可將其加入聯用方案。若痰菌轉陰轉,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均為停葯指征。
(五)病情判斷與療效考核、治療失敗
1、病情與療效考核
按病變的活動程度已如前述可分為進展期、吸收好轉期及穩定期。一般吸收好轉期及穩定期為病情好轉,進展期為惡化。其判斷應根據臨床症狀、X線表現及排菌情況綜合分析。
(1)臨床症狀:注意觀察有無午後低熱、夜間盜汗、食慾不振、全身乏力、體重下降等結核惡化症狀及其程度變化。此類症狀減輕或消失提示病情好轉;若症狀顯著或由輕度變重則表明病情惡化;此外,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症狀的變化亦可作為參考。
(2)X線檢查:是判斷病情不可缺少的指標,亦是監測病情轉歸的重要依據,對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則主要依靠X線檢查,X線既可確定病灶位置、范圍,性質,又可前後對照觀察動態變成。雲絮狀浸潤性病變吸收、消散、范圍縮小;或轉為密度增高、邊界清楚的增殖性病變如纖維化、鈣化;原有空洞縮小、閉合等均表示病情好轉或痊癒。反之,由增殖性病變轉為滲出性病變,為浸潤性病變范圍擴大,發生支氣管播散或急性、亞急性血行播散,出現乾酪樣壞死病灶、空洞形成等均為病情惡化表現。
(3)痰菌:肺結核患者痰內排菌與否是判斷病情程度及考核療效的重要指標。且痰菌檢查特異性高,較少受認為因素干擾。若痰菌持續陽性,則為開放性肺結核,提示病變活動程度高,且為結核病的社會傳染源,對周圍人群構成威脅。經治療後反復檢查,發現結合菌量減少或陰轉,表明為好轉期;如每月至少查痰1次,連續6個月均陰性,則表明進出穩定期。此後若再次出現排菌,為病變惡化的表現。血沉加速提示病變活躍、惡化;但活動性肺結核並非均有血沉增速,而病變好轉,穩定期患者的血沉幾乎均正常。
2、治療失敗
療程結束時痰菌未能陰轉,或在療程中轉陽,X線心室病灶未吸收、穩定,而進一步惡化,說明治療失敗,形成所謂難治性肺結核。究其產生原因,除感染耐葯結核菌、用葯不規范、間斷用葯或單葯治療外,尚與部分患者得化療葯物過敏,不能使用化療葯物或因化療葯物的嚴重不良反應難以堅持治療、機體免疫力低下(HIV感染者),體制極差等因素有關。
耐葯結核病(DR-TB)特別是耐多葯結核病(MDR-TB)的流行嚴重,正在使抗結核治療面臨新挑戰。1994年WHO及國際防癆肺病聯合會開始了抗結合葯物耐葯性檢測選求規劃,歷時3年的工作結果顯示,代表全世界20%人口的五大洲中35個國家的檢測發現雙耐HR的MRD-TB佔2%-14%,大多數屬於單葯、不規則、不合理聯合方案治療等認為因素造成的繼發性多耐葯。在結核病控制工作薄弱的國家,原發性多葯耐葯亦呈上升趨勢。一旦發生耐多葯結核病後,其所使用的化療費用價貴、效差,不良反應嚴重,治療費用可為新塗陽肺結核患者的100倍。堅持合理使用化療方案,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有助於防止耐葯結核病的發生。
為有效地防止治療失敗,化療方案必須正確制定,患者應在督導下堅持早期、適量、規律、全程聯用敏感葯物。只有在已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確已證實細菌已產生耐葯性的情況下,才改換新的化療方案。新方案應包括兩種以上敏感葯物。
二、對症治療
(一)毒性症狀
結核病的毒性症狀在有效抗結核治療1-2周內多可消失,通常不必特殊處理乾酪樣肺炎、急性米粒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有高熱等嚴重結核毒性症狀,或結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積液者,均應卧床休息及盡早使用抗結核葯物。亦可在使用有效抗結核葯物的同時,家用糖皮質激素(常用潑尼松,每日15-20mg,分3-4次口服),以減輕炎症及過敏反應,促進滲液吸收,減少纖維組織形成及胸膜粘連。待毒性症狀減輕後,潑尼松劑量遞減,至6-8周停葯。糖皮質激素無抑菌作用,而能抑制機體免疫力,單獨使用時有可能促使結核病變擴散。糖皮質激素對已形成的胸膜增厚及粘連並無作用。因此,應在有的抗結核治療基礎上慎用。
(二)咯血
若僅痰中帶血或小量咯血,以對症治療為主,包括休息、止咳、鎮靜,常用葯物有噴托維林、土根散、可待引、卡巴克絡(安絡血)等。年老體衰、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強鎮咳葯,以免因抑制反射及呼吸中樞,使血塊不能排出而引起窒息。要除外其他咯血原因,如二尖瓣狹窄、肺部感染、肺梗死、名血機制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等或大量咯血時應嚴格卧床休息,胸部分置冰袋,並配血備用。取側卧位,輕輕將存留在氣管內的積血咳出。垂體後葉素10U加於20-30ml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中,緩慢靜脈注入(15-20分鍾),然後以10-40U於5%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點滴維持治療。垂體黑葉素有收縮小動脈、包括心臟冠狀動脈及毛細血管的作用,減少肺血流量,從而減輕咯血。該葯尚可收縮子宮及平滑肌,故忌用於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患者及孕婦。注射過快可引起惡心、遍意、心悸、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
若咯血量過多,可酌情適量輸血。大咯血不止者,可經纖支鏡發現出血部位,用去甲腎上腺素2-4mg+4℃生理鹽水10-20ml局部滴入。或用支氣管放置Fogarty氣囊導管(外徑1mm,充氣0.5-5.0ml)堵塞出血部位止血。此外尚可用Kinoshita方法,用凝血酶或纖維蛋白原經纖支鏡灌洗止血治療,必要時應做好搶救的充分准備。反復大咯血用上述方法無效,對側肺無活動性病變,肺功能儲備尚可,又無明顯禁忌證者,可在明確出血部位的情況下考慮肺葉、段切除術。
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需嚴加防範,並積極准備搶救,咯血窒息前症狀包括胸悶、氣憋、唇甲發紺、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煩躁不安。搶救措施中應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採取頭低較高45°的俯卧位,輕拍背部,迅速排出積血,並盡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塊。必要用硬質氣管鏡吸引、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三、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已較少應用於肺結核治療。對大於3cm的結核球與肺癌難以鑒別時,復治的單側纖維厚壁空洞、長期內科治療未能使痰菌陰轉者,或單側的毀損肺伴支氣管擴張、已喪失功能並有反復咯血或繼發感染者,可做肺葉或全肺切除。結核性膿胸和(或)支氣管胸膜瘺經內科治療無效且伴同側活動性肺結核時,宜作肺葉-胸膜切除術。手術治療禁忌證有:支氣管粘膜活動性結核病變,而又不在切除范圍之內者;全身情況差或有明顯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