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抖音大頭娃娃什麼樣子
大頭娃娃是抖音上的特效,在特效功能那裡。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類的軟體,通過抖音短視頻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時也可以在這里認識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種奇聞趣事。
2019年1月18日下午,中央電視台與抖音短視頻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抖音將成為《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獨家社交媒體傳播平台。
柳翠手執扇子或手帕,有搔面、搔耳等表演。後來隨著表演人數的增加,大頭面具種類的增多,服裝樣式的改變,表演動作的豐富。
舊唐書·音樂志中就有「上元佳節,百戲之雅馴者,莫如南十番,其餘裝演大頭和尚」的記載。古時,表演人數一般為兩人,其中一人飾和尚,一人扮柳翠。和尚手拿佛塵或蒲扇,有撣塵、拜佛等動作。
Ⅱ 兒童歌曲主要有哪些
一)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1
01 歡喜與和氣
02 雪珂
03 蝴蝶
04 媽媽真偉大
05 瑪麗有隻小羊羔
06 不老的爸爸
07 稻草里的火雞
08 山地小姑娘
09 我是小金魚
10 三月里的小雨
11 擺一擺
12 高山青
13 小水牛
14 懶惰蟲
15 快樂人生
16 小小羊兒要回家
17 三隻小白豬
18 種樹歌
19 小天使
20 丑小鴨
21 蟋蟀合唱
22 媽媽的眼睛
23 新鞋子舊鞋子
24 月朦朧鳥朦朧
25 花園里的洋娃娃
26 我家門前有小河
27 玩具國
28 爸爸的草鞋
29 溜溜的他
30 小雨滴
31 三隻老虎在吵架
32 哥哥爸爸真偉大
33 太空人
34 快樂孩子愛唱歌
35 水手
36 狐狸和葡萄
37 新娘子
38 西風的話
39 讓我們看雲去
40 再試一下
41 魚兒水中游
42 魚兒水游
43 畫老虎
44 布穀鳥
45 搖籃曲
46 我是一隻小小鳥
47 媽媽你可知道
(二)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2
字串5
01 小母雞
02 快樂向前走
03 飛翔,飛翔,我飛翔
04 海洋歌
05 母親,你真偉大
06 南屏晚鍾
07 中華民族
08 踏雪尋梅
09 西北雨
10 小牛小羊逃跑了
11 龍龍的笑
12 小小豬
13 雁兒在林梢
14 小紅帽
15 落大雨
16 哈羅
17 老爺車
18 三隻小豬
19 上山打考慮
20 杜鵑
21 小小貝殼
22 伊比亞亞
23 蹺蹺板
24 古老的棉被店
25 小烏龜
26 赤足走在田埂上
27 天然音樂
28 紅彩妹妹
29 捉迷藏
30 春天的故事
31 跳繩
32 歸來的燕子
33 木瓜
34 青海青
35 鳳尾草
36 春神來了
37 明天會更好
38 螢火蟲
39 上學
40 雨中即景
41 問候歌
42 森林音樂家
43 在這個時刻
44 放學歌
45 今天看我
(三)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3
01 小猴子
02 下雨了
03 小毛驢
04 捉泥鰍
05 世上只有媽媽好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壓歲錢
08 哈巴狗
09 小青蛙
字串2
10 鴿子
11 踏浪
12 農家的小女孩
13 賣湯圓
14 牆上一株草
15 雞園
16 母鴨帶小鴨
17 外婆的澎湖灣
18 童年
19 清晨
20 一隻鳥仔
21 台灣島
22 小象
23 星星寶貝
24 快樂寶貝
25 小棉羊的銅鈴
26 農村曲
27 麻雀吵架
28 祈禱
29 木馬和鮮花
30 弟弟不聽話
31 大家歡笑
32 小蜜蜂
33 野菊花
34 大塊呆
35 趁你還年輕
36 月亮月光樂
37 紛紛飄墜的音符
38 小花朵
39 我想有個家
40 蝸牛的家
41 紡織娘
42 猜拳歌
43 小妹妹
44 奉獻
45 潑水歌
(四)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4
01 小羊
02 小老鼠
03 原野牧歌
04 大象拔河
05 燕子
06 小雨點
07 獅子理發
08 小雨中的回憶
09 城門城門雞蛋糕
10 拜訪春天
11 平安回家
12 中秋節
13 棒棒糖
14 送別
15 含羞草
16 新年到
17 我願
18 夢里的爹娘
19 小螞蟻
20 河畔青草青 字串1
21 畫老虎
22 送你一把泥土
23 火車快飛
24 大公雞
25 蝸牛與黃鸝鳥
26 娃娃國
27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28 鄰居
29 大力水手
30 我們的春天
31 小栗子
32 泥娃娃
33 蘭花草
34 螢火蟲
35 鄉下老鼠
36 搖船調
37 鄉間小路
38 捕漁歌
39 我愛我們的家
40 我願做個好小孩
41 天烏烏
42 娃娃的故事
43 青蛙和小姑娘
44 三個和尚
45 我的朋友在哪裡
(五)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5
01 造飛機
02 小羊
03 游戲機
04 小貓捉老鼠
05 郊遊
06 拔蘿卜
07 兩只老虎
08 顛倒歌
09 懶惰貓
10 小弟弟
11 酒干倘賣無
12 大駿馬
13 蜘蛛的歌
14 搖籃曲
15 婉君
16 誰最快樂
17 上學校
18 爸爸去捕魚
19 野餐
20 小茉莉
21 丟丟銅
22 禮貌歌
23 小螃蟹
24 小媳婦回娘家
25 咪咪小花貓
26 白鵝學唱歌
27 我是一顆小小草
28 星星點燈
29 狼與小孩 字串4
30 蜻蜓
31 驕傲的大公雞
32 搖籃曲
33 小駱駝
34 小馬
35 拍手做游戲
36 南方故鄉吹來的風
37 青蛙大嘴巴
38 那一年我十七歲
39 龜兔賽跑
40 故鄉的雲
41 四季
42 荷花池
43 大頭和尚
44 小花貓
45 月姑娘
46 再見-BYE BYE
(六)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6
01 小驢和老鴉
02 蜜蜂做工
03 牽牛花
04 小城故事
05 山上的孩子
06 荷包蛋
07 魯冰花
08 彈鋼琴
09 小蝌蚪找媽媽
10 青蘋果樂園
11 不倒翁
12 一把小雨傘
13 王老先生有塊地
14 龍的傳人
15 小紅妹妹和小熊
16 小白狗
17 雪花飄呀飄
18 恭喜新年到
19 春姑娘
20 賞月舞曲
21 春天到
22 小烏鴉
23 我知道
24 壟上行
25 小貓咪
26 我的中國心
27 老鷹抓小雞
28 熊貓咪咪
29 橄欖樹
30 大家唱歌又跳舞
31 春滿小城
32 阿里巴巴
33 青蛙跳下水
34 路燈下的小姑娘
35 小白兔
36 小小水仙花 字串1
37 小拳頭
38 蝴蝶花
39 老烏鴉
40 捉蝴蝶
41 種一棵小樹
42 我的朋友在哪裡
43 小白兔請客
44 故鄉
45 紅莓果
46 秋蟬
47 當我們同在一起
(七)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童話小公主
01 泥娃娃
02 瑪麗有隻小羊羔
03 四隻小天鵝
04 花仙子
05 老鼠畫貓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機器貓
08 米老鼠之歌
09 三隻老虎在吵架
10 快樂的小蝸牛
11 可愛的藍精靈
12 青蛙和小姑娘
13 小音符多美妙
14 可愛的小獼猴
15 冬冬是個膽小鬼
16 勞動最光榮
17 看誰懂禮貌
18 我心愛的波斯貓
19 驕傲的小公雞
20 奇妙和螢火蟲
21 嘰嘰嘰和哩哩哩
22 買火柴的小女孩
(八)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香港小歌星
01 IQ博士
02 醒目仔
03 沒有門牙
04 星仔走天涯
05 小飛俠
06 齊跳跳
07 記住你,記住我
08 跳飛機
09 龜兔賽跑
10 爸爸媽媽去哪裡
11 畫公仔
12 世界真是小
13 頭頂長西瓜
14 機靈小和尚 字串3
15 小時候
16 仙巴歷史記
(九)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中外經典合唱輯
01 月奶奶
02 趕會
03 找饃饃
04 泥咕咕
05 打巴掌
06 紙鴿子
07 放風箏
08 編花籃小景
09 我們熱愛和平
10 飛來的花瓣
11 致音樂
12 乘著歌聲的翅膀
13 哈利路亞
14 天鵝
15 獵人合唱
16 藍色多瑙河
(十)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小手拍拍
01 快樂的小音符
02 小手拍拍
03 大公雞
04 老師教我們學數數
05 不聽話的小星星
06 快樂的小蝸牛
07 大公雞打架
08 老爺爺
09 小小飛行員
10 上學校
11 奇怪的娃娃
12 山羊公公
13 老鷹捉小雞
14 美麗的春天
(十一)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台灣小歌星
01 小猴子
02 下雨了
03 小毛驢
04 捉泥鰍
05 世上只有媽媽好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壓歲錢
08 哈巴狗
09 小青蛙
10 鴿子
11 踏浪
12 農家的小女孩
13 賣湯圓
14 牆上一株草
15 雞園
字串5
16 母鴨帶小鴨
17 外婆的澎湖灣
18 童年
19 清晨
20 一隻鳥仔
21 台灣島
22 小象
23 星星寶貝
24 火車快飛
25 大公雞
26 蝸牛與黃鸝鳥
27 娃娃國
28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29 鄰居
30 大力水手
31 小栗子
32 泥娃娃
33 蘭花草
34 螢火蟲
35 鄉下老鼠
36 搖船調
37 鄉間小路
38 捕漁歌
39 我愛我們的家
40 我願做個好小孩
41 天烏烏
42 娃娃的故事
43 青蛙和小姑娘
44 三個和尚
45 我有朋友在哪裡
(十二)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大笨象會跳舞
01 雞公仔
02 大笨象會跳舞
03 五更調
04 大懶蟲
05 搖啊搖
06 天光光
07 看牛仔
08 團團轉
09 打掌仔
10 一粒粒豆豆四邊開
11 排排坐吃粉果
12 雞公仔尾婆娑
13 好媽媽
14 落雨大
15 月光光照低堂
16 記住你記住我
Ⅲ 重慶黔江、彭水一帶的舞獅,除了獅子以外,一般還有大頭和尚、猴子等角色,不知是何意是佛教故事么
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所以樣式也不一樣,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所以舞獅的時候有一個人帶著大頭和尚的頭像來指引獅子,象徵菩薩帶著坐騎來到人間。
孫悟空和獅子,意為孫悟空棒打獅子精,西遊記裡面有這么一段。
Ⅳ ( )的老鷹、( )的蜻蜓、( )的金魚、( )的螃蟹
(一)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1
01 歡喜與和氣
02 雪珂
03 蝴蝶
04 媽媽真偉大
05 瑪麗有隻小羊羔
06 不老的爸爸
07 稻草里的火雞
08 山地小姑娘
09 我是小金魚
10 三月里的小雨
11 擺一擺
12 高山青
13 小水牛
14 懶惰蟲
15 快樂人生
16 小小羊兒要回家
17 三隻小白豬
18 種樹歌
19 小天使
20 丑小鴨
21 蟋蟀合唱
22 媽媽的眼睛
23 新鞋子舊鞋子
24 月朦朧鳥朦朧
25 花園里的洋娃娃
26 我家門前有小河
27 玩具國
28 爸爸的草鞋
29 溜溜的他
30 小雨滴
31 三隻老虎在吵架
32 哥哥爸爸真偉大
33 太空人
34 快樂孩子愛唱歌
35 水手
36 狐狸和葡萄
37 新娘子
38 西風的話
39 讓我們看雲去
40 再試一下
41 魚兒水中游
42 魚兒水游
43 畫老虎
44 布穀鳥
45 搖籃曲
46 我是一隻小小鳥
47 媽媽你可知道
(二)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2
字串5
01 小母雞
02 快樂向前走
03 飛翔,飛翔,我飛翔
04 海洋歌
05 母親,你真偉大
06 南屏晚鍾
07 中華民族
08 踏雪尋梅
09 西北雨
10 小牛小羊逃跑了
11 龍龍的笑
12 小小豬
13 雁兒在林梢
14 小紅帽
15 落大雨
16 哈羅
17 老爺車
18 三隻小豬
19 上山打考慮
20 杜鵑
21 小小貝殼
22 伊比亞亞
23 蹺蹺板
24 古老的棉被店
25 小烏龜
26 赤足走在田埂上
27 天然音樂
28 紅彩妹妹
29 捉迷藏
30 春天的故事
31 跳繩
32 歸來的燕子
33 木瓜
34 青海青
35 鳳尾草
36 春神來了
37 明天會更好
38 螢火蟲
39 上學
40 雨中即景
41 問候歌
42 森林音樂家
43 在這個時刻
44 放學歌
45 今天看我
(三)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3
01 小猴子
02 下雨了
03 小毛驢
04 捉泥鰍
05 世上只有媽媽好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壓歲錢
08 哈巴狗
09 小青蛙
字串2
10 鴿子
11 踏浪
12 農家的小女孩
13 賣湯圓
14 牆上一株草
15 雞園
16 母鴨帶小鴨
17 外婆的澎湖灣
18 童年
19 清晨
20 一隻鳥仔
21 台灣島
22 小象
23 星星寶貝
24 快樂寶貝
25 小棉羊的銅鈴
26 農村曲
27 麻雀吵架
28 祈禱
29 木馬和鮮花
30 弟弟不聽話
31 大家歡笑
32 小蜜蜂
33 野菊花
34 大塊呆
35 趁你還年輕
36 月亮月光樂
37 紛紛飄墜的音符
38 小花朵
39 我想有個家
40 蝸牛的家
41 紡織娘
42 猜拳歌
43 小妹妹
44 奉獻
45 潑水歌
(四)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4
01 小羊
02 小老鼠
03 原野牧歌
04 大象拔河
05 燕子
06 小雨點
07 獅子理發
08 小雨中的回憶
09 城門城門雞蛋糕
10 拜訪春天
11 平安回家
12 中秋節
13 棒棒糖
14 送別
15 含羞草
16 新年到
17 我願
18 夢里的爹娘
19 小螞蟻
20 河畔青草青 字串1
21 畫老虎
22 送你一把泥土
23 火車快飛
24 大公雞
25 蝸牛與黃鸝鳥
26 娃娃國
27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28 鄰居
29 大力水手
30 我們的春天
31 小栗子
32 泥娃娃
33 蘭花草
34 螢火蟲
35 鄉下老鼠
36 搖船調
37 鄉間小路
38 捕漁歌
39 我愛我們的家
40 我願做個好小孩
41 天烏烏
42 娃娃的故事
43 青蛙和小姑娘
44 三個和尚
45 我的朋友在哪裡
(五)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5
01 造飛機
02 小羊
03 游戲機
04 小貓捉老鼠
05 郊遊
06 拔蘿卜
07 兩只老虎
08 顛倒歌
09 懶惰貓
10 小弟弟
11 酒干倘賣無
12 大駿馬
13 蜘蛛的歌
14 搖籃曲
15 婉君
16 誰最快樂
17 上學校
18 爸爸去捕魚
19 野餐
20 小茉莉
21 丟丟銅
22 禮貌歌
23 小螃蟹
24 小媳婦回娘家
25 咪咪小花貓
26 白鵝學唱歌
27 我是一顆小小草
28 星星點燈
29 狼與小孩 字串4
30 蜻蜓
31 驕傲的大公雞
32 搖籃曲
33 小駱駝
34 小馬
35 拍手做游戲
36 南方故鄉吹來的風
37 青蛙大嘴巴
38 那一年我十七歲
39 龜兔賽跑
40 故鄉的雲
41 四季
42 荷花池
43 大頭和尚
44 小花貓
45 月姑娘
46 再見-BYE BYE
(六)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快樂小歌星6
01 小驢和老鴉
02 蜜蜂做工
03 牽牛花
04 小城故事
05 山上的孩子
06 荷包蛋
07 魯冰花
08 彈鋼琴
09 小蝌蚪找媽媽
10 青蘋果樂園
11 不倒翁
12 一把小雨傘
13 王老先生有塊地
14 龍的傳人
15 小紅妹妹和小熊
16 小白狗
17 雪花飄呀飄
18 恭喜新年到
19 春姑娘
20 賞月舞曲
21 春天到
22 小烏鴉
23 我知道
24 壟上行
25 小貓咪
26 我的中國心
27 老鷹抓小雞
28 熊貓咪咪
29 橄欖樹
30 大家唱歌又跳舞
31 春滿小城
32 阿里巴巴
33 青蛙跳下水
34 路燈下的小姑娘
35 小白兔
36 小小水仙花 字串1
37 小拳頭
38 蝴蝶花
39 老烏鴉
40 捉蝴蝶
41 種一棵小樹
42 我的朋友在哪裡
43 小白兔請客
44 故鄉
45 紅莓果
46 秋蟬
47 當我們同在一起
(七)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童話小公主
01 泥娃娃
02 瑪麗有隻小羊羔
03 四隻小天鵝
04 花仙子
05 老鼠畫貓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機器貓
08 米老鼠之歌
09 三隻老虎在吵架
10 快樂的小蝸牛
11 可愛的藍精靈
12 青蛙和小姑娘
13 小音符多美妙
14 可愛的小獼猴
15 冬冬是個膽小鬼
16 勞動最光榮
17 看誰懂禮貌
18 我心愛的波斯貓
19 驕傲的小公雞
20 奇妙和螢火蟲
21 嘰嘰嘰和哩哩哩
22 買火柴的小女孩
(八)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香港小歌星
01 IQ博士
02 醒目仔
03 沒有門牙
04 星仔走天涯
05 小飛俠
06 齊跳跳
07 記住你,記住我
08 跳飛機
09 龜兔賽跑
10 爸爸媽媽去哪裡
11 畫公仔
12 世界真是小
13 頭頂長西瓜
14 機靈小和尚 字串3
15 小時候
16 仙巴歷史記
(九)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中外經典合唱輯
01 月奶奶
02 趕會
03 找饃饃
04 泥咕咕
05 打巴掌
06 紙鴿子
07 放風箏
08 編花籃小景
09 我們熱愛和平
10 飛來的花瓣
11 致音樂
12 乘著歌聲的翅膀
13 哈利路亞
14 天鵝
15 獵人合唱
16 藍色多瑙河
(十)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小手拍拍
01 快樂的小音符
02 小手拍拍
03 大公雞
04 老師教我們學數數
05 不聽話的小星星
06 快樂的小蝸牛
07 大公雞打架
08 老爺爺
09 小小飛行員
10 上學校
11 奇怪的娃娃
12 山羊公公
13 老鷹捉小雞
14 美麗的春天
(十一)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台灣小歌星
01 小猴子
02 下雨了
03 小毛驢
04 捉泥鰍
05 世上只有媽媽好
06 我心愛的小馬車
07 壓歲錢
08 哈巴狗
09 小青蛙
10 鴿子
11 踏浪
12 農家的小女孩
13 賣湯圓
14 牆上一株草
15 雞園
字串5
16 母鴨帶小鴨
17 外婆的澎湖灣
18 童年
19 清晨
20 一隻鳥仔
21 台灣島
22 小象
23 星星寶貝
24 火車快飛
25 大公雞
26 蝸牛與黃鸝鳥
27 娃娃國
28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29 鄰居
30 大力水手
31 小栗子
32 泥娃娃
33 蘭花草
34 螢火蟲
35 鄉下老鼠
36 搖船調
37 鄉間小路
38 捕漁歌
39 我愛我們的家
40 我願做個好小孩
41 天烏烏
42 娃娃的故事
43 青蛙和小姑娘
44 三個和尚
45 我有朋友在哪裡
(十二)中外最經典兒歌大全之——大笨象會跳舞
01 雞公仔
02 大笨象會跳舞
03 五更調
04 大懶蟲
05 搖啊搖
06 天光光
07 看牛仔
08 團團轉
09 打掌仔
10 一粒粒豆豆四邊開
11 排排坐吃粉果
12 雞公仔尾婆娑
13 好媽媽
14 落雨大
15 月光光照低堂
16 記住你記住我
Ⅳ 大頭和尚魚能長多大
和尚魚是一種小型的魚類,不會長得太大,一般雌魚在6.5到7.5厘米之間,雄魚的個頭會稍微大一些。
和尚魚生活的自然水域溫度在22到26度之間,水的pH值在6.0-8.0之間。飼養期間想要它更好的生長,要注意水的溫度,水的pH值才行,這樣才會旺盛生長。它屬於雜食性的魚類,喂活餌,顆粒飼料,豐年蝦都行。
Ⅵ 大頭和尚出自什麼民間故事
大頭和尚是我國民間舞蹈。
也稱「大頭舞」、「跳羅漢」、「羅漢舞」,流行於全國各地。此舞原出自民間故事《月明和尚度柳翠》。
一般都是由兩人扮演,一人飾和尚,頭戴紙質的大頭面具,手持蒲扇或拂塵;另一人飾柳翠,手執巾帕。
表演時有扭、擺、追、拉等即興動作,十分誇張詼諧。
Ⅶ 大頭和尚的介紹
大頭和尚,亦稱大頭舞、跳羅漢、羅漢舞,流行於中國各地。有些地方,根據舞蹈內容,叫《大頭和尚戲柳翠》、《月明和尚逗柳翠》等,多在節日里或喜慶活動時表演。
Ⅷ 為什麼對民間社火大頭娃娃恐懼
我也是對大頭娃娃有恐懼感,這可能和看的有些恐怖情節的電影有關,有些刺客隱藏在唱社戲的大頭娃娃裡面,發動突然襲擊,給觀眾一個驚險的刺激,但是膽小的人就會留下恐懼感。因為人天生對未知的重要事物,有恐懼感,建議你,看到大頭娃娃不要聯想太多,告訴自己那就是一個節目,一個可愛的玩具,有機會的會可以接觸它,摸摸它,了解了就不怕了。
Ⅸ 誰有關於「年文化」的手抄報啊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關於火把節的起源,各省的彝族地區民間流傳著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說: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體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間收稅。由於人間鬧災害而歉收,人們交不起租稅,人間有位能吃銅鐵的大力士俄體拉巴把收稅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發洪水想淹歿地上的人類,但洪水被人們戰勝了。天神又放出各種害蟲到人間來吃百姓的莊稼,俄體拉巴和大夥兒圍在火塘旁商量治蟲的辦法,無意中發現一隻掉進火塘里的蟲很快就被燒死了。於是,俄體拉巴就組織大夥兒舉火把燒蟲,最終戰勝了蟲害,奪得了豐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節。彝族火把節一般都歡度三天,頭一天闔家歡聚,吃酒祝賀。人們把牲畜肉煮熟後切成坨坨,祭祀神靈和祖先,然後用來下酒。晚上燃火把四處照燎,一般持續三個晚上。人們情緒十分熱烈。人們以村寨為單位,高舉火把繞著村寨和田地照燎,猶如千條火龍騰飛。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節進入高潮,整個涼山沸騰了。小夥子穿上民族盛裝,纏著有英雄結的頭帕;婦女們穿著百褶裙,聚集在廣闊的草壩上,進行各種傳統的體育競賽。小夥子們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婦女們則唱歌、跳舞,彈口弦琴。
有的地區,節日期間要打豬打羊祭神;有的地區要宰一隻狗到田邊地頭祭「田公地母」。人們認為火把可以驅鬼除邪,所以點燃火把後要挨家挨戶去照燎,邊走邊在火上撒松香,人們稱之為「送祟」。無疑,這是古老的火崇拜觀念的遺跡。
火把節期間,最熱鬧的地方要算鬥牛場了。鬥牛不僅是一種文娛活動,也是選擇良種牛的好方式,對農業、畜牧業生產很有積極意義。比賽中誰的牛獲勝,意味著該養牛青年是個勤勞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們選擇配偶的好對象。摔跤是火把節中另一項吸引觀眾的活動。兩人摔跤,萬眾聚來,親朋好友,都來助威。賽前賽後,圍觀的姑娘彈著口弦琴,小夥子彈著月琴,表示愛慕之情。
「選美」活動則獨具風采。「選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選美」開始後,參加競選的彝族姑娘就圍成圓圈,後者拉著前者手中的花帕,邊走邊唱優美動人的民歌。這里圍觀的小夥子最多,也最慷慨。小夥子們覺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備好的禮物交給裁判,請裁判代為轉交給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禮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當選為美女。當選為美女的姑娘背著許多禮物,臉上帶著紅霞走出會場的時候,親朋好友都圍攏來表示祝賀;小夥子們更是圍在姑娘的前後,叮叮咚咚地撥彈月琴,表述自己的心聲。
第四天,由少數人將火把的灰渣掃起來,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一清晨,接財神的爆竹喚醒了黎明。街坊鄰里、朋友、同事,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恭祝新年好。春節是人們增進感情,鞏固友誼的好時機,人們互相拜年,寓情於樂,回顧過去,憧憬未來,情濃意濃。
街頭巷尾,一隊隊拜年的瑞獅邊舞邊行,十分活躍,許多孩子尾隨獅子隊去看獅子拜年的熱鬧。當獅子隊走到一家商店門前,主人便點響鞭炮迎接,獅子在門前向主人行拜大禮,領隊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獅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禮、領隊致的吉祥辭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會生意興隆。這時,獅子在鞭炮聲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氣,舞出一身雄風。它那喜氣洋洋的大腦袋、寬闊的額頭、神氣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紅色的長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態,逗人喜愛。只見獅子剛健而勇猛,出洞、過橋,在抬頭亂雲飛渡,低頭"萬丈深淵"的橋上奮起神威。此時驚獅鼓點如疾風驟雨,驚險而精彩的獅子表演驚心動魄。然後是上下山、飲水吃青、踏星走樁、上雲梯,九天攬月等,獅頭、獅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時,疊羅漢采青,獅子採得青後點頭向觀眾作揖。然後理毛、理項,頗有趣味。鼓聲嘎然而止,獅子從九天廣寒直落,驚得全場嘩然,待定睛看時,獅子卻穩穩地落在眾羅漢的手中,正在回頭望月。這一絕技於無聲處攝人心魄,贏得了滿場掌聲。
獅子拜年是桂林人喜愛的傳統項目,因此每到春節前夕,獅子隊都將獅子裝扮一新,苦練獅子舞的傳統套路。春節一到,獅子抖擻精神舞上街頭,到預先約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獅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闖、凜、吼、踏、躥等表演得生氣勃勃。耍獅的大頭和尚、大頭娃娃一步三扭,逗獅的猴子猴勁十足,獅於隊的鑼鼓聲,給桂林增添了喜氣,帶來融融春意。
桂林的獅子拜年還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種形式。有些獅子隊的獅子,能夠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條板凳疊起的高山,並能在上面運動自如,逗趣逗樂!舞罷,獅子還從從容容地緣凳而下,神態依然那麼自然。當然,吃地青的獅子與采高青的獅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籌。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還放上一盆水,獅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後也要漱口,這些極富動物情趣而又擬人的動作,令人忍俊不止。
獅子拜年,在臨桂的一些鄉間,還伴以祝福吉祥的獅子歌:獅子頭上三點黃,今日拜上貴廳堂,恭喜主家生貴子,五湖四海把名揚。獅子頭上三點青,今日拜上貴阿庭,恭喜主家福氣好,又添財來又添丁。獅子尾巴一個球,來到你家拜豬牛,恭喜主家豬快大,有吃有穿總不愁。獅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氣,有福六畜得興旺,有鵝有鴨又有狗。
獅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年年春節為鄉鄰祝福助興,使人們歡樂不已。
不知不覺到了元宵節,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雖沒有火樹銀花的盛景,卻是萬家燈火。
昔日桂林的元宵節,從正月十三起就有龍燈出遊。龍燈走街過巷,連游三個晚上,所到之處,家家燃放鞭炮,焚香點燭,祈求龍燈帶來吉祥如意。龍燈出遊時還有各種笙蕭鼓樂,高蹺、牌燈、鑼鼓棚等一起湧上街頭,形成一支浩浩盪盪的龍燈遊行隊伍,景況十分壯觀。節日的夜晚,萬家燈火徹夜長明,它和飛舞的龍燈一道把桂林城點綴成一座不夜城。
現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著燃燈的習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遠望萬家燈火,令人心曠神恰。閃爍的燈光匯成一條燈的河,猶如天上銀河落幾間。那燈光或寧靜、或流動,閃躍在高大的建築物上,開放在綠葉叢中,使桂林的夜空燦爛輝煌。此時家家的廳堂、房間,所有的燈都閃閃發亮,闔家坐在燈下吃著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絲絲、香噴噴的傳統食品,使家家戶戶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燈",這是桂林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除夕的火盆紅紅火火,而這十五的燈呢,想必也與"火"緊密相關,同樣是對新年寄予一種希望吧。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在中國民間,最深廣的文化,莫過於「年文化」了。
西人的年節,大致是由聖誕到新年,前後一周;中國的舊歷年(現稱春節)則是早早從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熱的臘八粥時,就微薄地聽到了年的腳步。這年的行程真是太長太長,直到轉年正月十五鬧元宵,在狂熱中才畫上句號。算一算,四十天。
中國人過年,與農業關系較大。農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為一輪。年在農閑時,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騰;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熱望熊熊燃起。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是非要強化不可的了。或者說,年是一種強化的生活。
這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過年上。平日竭力勤儉,歲時極盡所能,緣故是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過年是人間生活的頂峰,也是每個孩子一年一度燦爛的夢。
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那麼中國人崇拜什麼?崇拜太陽?崇拜性?崇拜龍?崇拜英雄?崇拜老子?崇拜男人?崇拜祖先?崇拜皇帝和包公……非也!中國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過日子」往往被視為生存過程。在人們給天地間的諸神眾佛叩頭燒香時,並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神佛降福人間,能過上美好又富裕的生活。這無非藉助神佛的威力,實現嚮往,主高無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在過年的日子裡,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這生活與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過了年,人們走出這年所特有的狀態,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覺也隨即消失,好似一種幻覺消散。是啊,年,實際是一種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種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於是,無論衣食住行,言語行為,生活的一切,無不充溢著年的內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說鞭炮、春聯、福字、年畫、吊錢、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燈謎、花會、祭祖、拜年、壓歲錢、聚寶盆等等這些年的專有的物事,單說餃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節,卻非比尋常。從包餃子「捏小人嘴」到吃 「團圓餃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與年的心理。
而此刻,瓶子表示平安,金魚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綿,桃子表示長壽,馬蜂與猴表示封侯加官,雞與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來圖解理想。生活敷染了理想,頓時閃閃發光。
對於崇拜生活的民族來說,理想是一種實在的生活願望。
生活中有欣喜滿足,也有苦惱失落;有福從天降,也有災難橫生。年時,站在舊的一年的終點上,面對一片未知的生活,人人都懷著這樣的願望:企盼福氣與懼怕災禍。於是,千百年來,有一句話,把這種「年文化心理」表現得簡練又明確,便是:驅邪降福。
中國人對生活的態度十分了有趣,比如鬧水的龍和吃人的虎,都很兇惡,但在中國的民間,龍的形象並不可怕,反而要去耍龍燈,人龍一團,喜慶熱鬧;老虎的形象也不殘暴,反被描繪得雄壯威武,憨態可愛,虎鞋虎帽也就跑到孩子身上。通過這種理想方式,生活變得可親可愛。同樣,雖然生活的願望難以成真,但中國人並不停留在苦苦期待上,而是把理想願望與現實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創造,將美麗而空空的嚮往,與實實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為一體。一下子,生活就變得異樣的親近、煌煌有望和充滿生氣了。這也是過年時我們對生活一種十分特別又美好的感覺。 好的東西。
Ⅹ 十二生肖中大頭和尚是指哪肖
在12地支的萬物類象中,戌代表僧道之人,戌是狗,所以狗可以代表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