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中描繪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圖
作者為表現江南冬景的美好,為我們展現了曝背談天圖、冬郊植被圖、微雨寒村圖、江南雪景圖、旱冬閑步圖等畫面。
通過描寫 白色的蘆花,紅葉,頂著白色桕子的烏桕樹,赭色、根部帶點綠意的小草,雜木樹林、白雨、 烏篷小船、酒客、月暈,圍爐對酒、月映梅花、美酒飄香,柴門犬吠、行人投宿、紅梅怒放 全方位展現江南的冬景。還通過和北方的冬景相比和北方的夏夜相比和閩粵的冬景相比 和德國的寒郊散步相比突出江南的冬景。
創作背景
1933年至1936年,郁達夫從上海到杭州,是苦悶低沉時期,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這篇散文作於1935年12月1日,正當郁達夫中年時期。當時郁達夫生活舒心,工作順利,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出了這篇文章。
折疊編輯本段文學賞析
豐腴而潤澤的大地,風和日暖的午後,清朗日暮的雪景,微雨寒村的冬霖……文章刻畫了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天氣下的江南的冬景,表達了作者對江南冬景的鍾愛。
② 求江南的冬景賞析
全文沒有直接寫景,可是優美的詩句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想像。日暮時候見到老朋友了是「能飲一杯無」,更深人靜後,也許雪已經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時地遠處還會飄來酒香,偶爾會傳來幾聲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興奮的嬉戲著,忽有一孩童驚喜地跑來:「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好一幅清麗雪中梅花圖!這幅圖景里有色有聲還有味!雖沒有直接寫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詩句、避實就虛的寫法,是郁達夫散文常用的筆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舊詩,以補散文里沒有說盡的余意,沒有抒發的情愫,使文章在整個行文上顯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麼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於秋女士的「秋雨秋風愁煞人」 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郁達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詩句。(暮雨瀟瀟江上村)「江上村」,即詩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欄砂;「知聞」,即「久聞詩名」。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這似乎是「遇盜」的典型環境;此處卻不經意地點染出在瀟瀟暮雨籠罩下一片靜謐的江村。環境氣氛既富詩意,人物面貌也不猙獰可怖,這從稱對方為「綠林豪客」自可看出。看來詩人是帶著安然的詩意感受來吟詠這場饒有興味的奇遇的。「夜知聞」,既流露出對自己詩名聞於綠林的自喜,也蘊含著對愛好風雅、尊重詩人的「綠林豪客」的欣賞。
③ 江南冬景中有哪些雪景這些雪景具有什麼特點
曝背談天圖 冬郊散步圖 微雨寒村圖 江南雪景圖 旱冬閑步圖
明朗 生機 悠閑 雪趣 晴和
江南雪景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日暮(生活的悠閑,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入夜(美麗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深夜(夜深人靜後的溫暖)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清晨(雪後冬晨的驚喜)
景物特點:色彩濃淡相宜,對比強烈。
④ 江南冬景中有哪些雪景這些雪景具有什麼特點
曝背談天圖
冬郊散步圖
微雨寒村圖
江南雪景圖
旱冬閑步圖
明朗
生機
悠閑
雪趣
晴和
江南雪景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日暮(生活的悠閑,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入夜(美麗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深夜(夜深人靜後的溫暖)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清晨(雪後冬晨的驚喜)
景物特點:色彩濃淡相宜,對比強烈.
⑤ 江南的冬景問題 本文一共描繪了幾幅圖,每幅圖分別用10個字以內概括.謝謝
1.人居冬晨談天圖,晴暖可愛
2.植被寒郊草木圖,生氣易體會
3.冬雨農村微雨圖,悠閑迷人
4.冬雪江南雪景圖,閑雅美麗
5.旱冬旱冬閑步圖,晴和受歡迎
⑥ 江南的冬景 全文郁達夫
一、原文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裡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後,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
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並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住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
「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
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
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
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
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象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二、郁達夫簡介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
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李歐梵:與郭沫若所代表的叛逆、反抗、英雄式的「普羅米修斯型」浪漫主義者相比,郁達夫可說是消極感傷的「維特型」的代表,《沉淪》中的主人公。
可以說正好符合這一類型人物的特質——「多情和神經質」、「憂郁成疾和宿命論者」。[25]
郁達夫兒子郁飛: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家,對朋友也很熱心,但做人處世過於沖動,以至家庭與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麼聖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醜化。
(6)江南冬景圖片大全可愛擴展閱讀
一、郁達夫的故事
文學與戀愛,在郁達夫是互為表裡的。戀愛的激情,本來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觀其一生,無時不在飛揚著由戀愛所激發的才情,然後表現到文學的創作之上,寫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同樣。
他的戀愛經歷也如同他的文學名篇一樣,煥發著迷人的光彩,悵惘也罷,迷離也罷,悲歌也罷,總之都成了傳世的名作。
以世道艱難而著詩勸郁達夫不要移居杭州,可他「兒時曾作杭州夢,初到杭州似夢中」,終於在1936年-1938年,郁達夫實踐了「把家安在杭州」的那個夢,雖只匆匆居杭兩年,可他漂泊一生,故居多處,只有杭州這座屋,他出手親自設計。
二、郁達夫的散文
"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第三輯十六種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優秀散文,並輔以反映其人生歷程的珍貴照片若干幅。可謂美言語與華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賞之佳作,又為珍藏饋贈之上品。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雲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
為了展示二十世紀以來中華散文的創作業績,我們在新世紀之初即編輯出版過"中華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種。我們在此基礎上先後選出二十六種,作為"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第一輯、第二輯出版。此次又選出十六種,作為第三輯出版。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因為對傳統道德觀念提出了挑戰,並且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對當時一批青年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一股浪漫派的壯觀潮流。
郁達夫還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已出版日記的作家。從他的小說中找到了與自己心靈相撞的東西,那些不敢與封建道德決裂的文人,也把矛頭直接指向了郁達夫.郁達夫在自傳體小說中。
除了反映下層知識分子失意、苦悶外,還有一些作品通過知識分子的視角反映處於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表現了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關懷,如《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三、郁達夫故居
郁達夫故居,在富陽市區郁達夫公園內、低矮圍牆,一方庭院,郁達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畫像清瘦、儒雅,蕭然獨立。
在陳列窗里,兩張先後由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頒發的烈士證書,成為人們今日追思郁達夫抗戰事跡一個最近的起點。樓房的客堂里陳列著郁氏故交互贈的字畫,其中有魯迅先生《自嘲》七律詩軸。
郁達夫故居建於30年代,屬中式花園別墅,位於杭州市上城區大學路場官弄63號,叫「風雨茅廬」,是1933年4月郁達夫為暫避國民黨的政治迫害,從上海舉家移居杭州時購置的寓所。故居由當時學人馬君武題為「風雨茅廬」,由郁達夫自己設計。
⑦ 你看到的江南冬景是什麼樣子的請用學過的一首古詩來體現把這首古詩寫在橫線上
喜歡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⑧ 郁達夫的《江南的冬天》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脫盡。寒風——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
我生長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名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裡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後,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並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裡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一字來做他們的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說十九世紀的那位鄉土詩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1843——1918)罷,他用這—個「散步」做題目的文章尤其寫得多,而所寫的情形,卻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國江浙的山區地方來適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裡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裡,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景緻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裡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村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1934)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大冷的日子,將在1936年的2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像這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於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只會得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閑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⑨ 你看到的江南冬景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你是在江南的話,又有許多的不同,冬至過了以後,江南的樹葉也不至於全部脫凈,寒風西北風瞬間的吹來。最多也就冷個一兩天。
等到烏雲散去,落葉已經是滿大街了,晨霜白得象黑女臉上的脂粉是的早晨,太陽就像掛在了,屋檐上一樣,你而變的樹枝上歡快的叫著,泥地里放出的那水蒸氣,老人和小孩又可以上前坐著背對背討論自己的生涯了。你們說這一種江南的,東京不好嗎?我生長在江南,在我小的時候,記憶里的江南景象特別的美,對我的記憶也非常的深刻,雖然我慢慢的長大,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書寫字的人。
就會比往常晚來七八天左右,像這樣的冬天,鄉下人把他們叫做了旱冬,那麼這個時候,對於那些做麥子的農民,收成會更好一點,但是人口卻又受到非常大的損傷,如果乾旱得久了。就會得那種流行性的感冒。如果作為一個非常想欣賞,江南冬景的人,在這個冬天一定要,玩得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太多了。我想大家沒事的時候就出去多散散步,看一看江南的冬景到底是怎麼樣。
⑩ 江南的冬景問題
1.人居冬晨談天圖,晴暖可愛
2.植被寒郊草木圖,生氣易體會
3.冬雨農村微雨圖,悠閑迷人
4.冬雪江南雪景圖,閑雅美麗
5.旱冬旱冬閑步圖,晴和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