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鐵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1、70年代,第二次印巴之戰,美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
為了拉攏當時投靠蘇聯的印度,美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取得了制空權。
東巴(孟加拉國)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中國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
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巴國內部開始一場「大反思」行動,就此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2、巴國政治家的座右銘: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
在巴國分析中,中國最大的優越性是黨的領導,認為中國是一個有傳承的國家,可以穩固堅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這完全不同於美國的變化無常,這對於巴恰恰太重要了。
80年代中國走親美路線,對巴國的政治態度也有所改變。從以往十分親密無間,到了略有瑕疵。但是巴國還是堅持自己的方針策略。
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巴國感到十分緊張,而美國此時正欲藉助中國來遏制前蘇聯。巴國果斷建立了一條通往阿富汗抵抗軍的道路,美國出錢、中國提供武器、巴國負責運輸到抵抗者手裡,最終導致了前蘇聯鯨吞阿富汗計劃徹底破產。
2. 作為中國老鐵的巴鐵,他們和我們的關系究竟有多好
巴基斯坦是咱們這個友好的鄰居,雖然它只有88.0254萬平方公里,但是它和中國的友誼卻是銀河般的距離,猶如大山般的雄厚。巴基斯坦到底和我們國家關繫到底有多好,我簡單舉幾個列子,在512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齊心一起度過那個悲痛的時刻,巴基斯坦為了能夠將更多的物質運送到我國,將客機的座位全部拆掉,只為能給我國災區帶去更多的物質,眾多資助中國的國家中只有巴基斯坦才能做到這樣了。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兄弟巴基斯坦,在課本上我們就了解了,巴基斯坦雖然不是我們的親兄弟可是比親兄弟還親,我要繼續和巴基斯坦合作,巴鐵關系天長地久。
3. 中國的老朋友巴鐵巴基斯坦的國民是怎麼來的
巴基斯坦是我國的傳統盟友,在我們國內一直被稱為巴鐵,據說中巴兩國的友誼已經被巴基斯坦人寫在了教科書里,中國對於巴基斯坦無私的幫助,也換來了巴基斯坦人民同樣的友誼。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名字的由來。
所以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的概念,根本就不足100年,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大幅衰退,無暇顧及英屬印度那麼一大攤子事,於是就來了個蒙巴頓方案,印巴分治,於是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的名字出現在了世界列國之林。
4. 作為中國最好的朋友,你知道「巴鐵」人民都開什麼車嗎
近日,巴基斯坦阿爾維總統就任後首次訪華,也是在中國正在為奪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後勝利而努力奮斗的特殊時刻到訪,這再次彰顯中巴之間的特殊情誼,巴基斯坦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與中國關系最好的國家之一,被中國民眾親切的稱為「巴鐵」。
那今天和訊汽車就為你介紹「巴鐵」的汽車工業發展,看看「巴鐵」人民都開什麼車?
日系車佔領巴基斯坦汽車市場
與汽車價格同時上漲的還有巴基斯坦國內的燃油價格,根據世界汽柴油價格網站數據顯示,巴基斯坦2020年2月平均油價為0.7美元/升(約合人民幣4.9元/升),盡管油價低於中國,但考慮到平均收入和中國存在較大差異,油價上的壓力對於巴基斯坦來說還是不小的。
當前巴基斯坦每年汽車銷量僅約為15萬輛,其中有近3萬輛二手汽車,這阻礙了起國內汽車產業和新車的發展,但不得否認的是,作為人口超2億的大國,巴基斯坦國內的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巴基斯坦政府近些年也在大力加強與中國和土耳其大型車企的合作,希望通過合資形式引進先進的汽車生產線,並打造巴基斯坦的民族汽車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巴鐵」是什麼意思
巴鐵是一個網路詞語,是中國軍迷網友對巴基斯坦的友好稱謂,意思是巴基斯坦跟中國是「鐵哥們兒」「鐵桿朋友」。在中國,人們常常用「巴鐵」一詞指代巴基斯坦。來源於中國大陸網路軍事論壇。
1857年莫卧兒帝國(包括今印度和巴基斯坦)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6月英國頒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4日宣布獨立,成為巴基斯坦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為英聯邦成員國,1971年東部地區脫離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巴基斯坦是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貿易組織、伊斯蘭會議組織、77國集團、不結盟運動、上海合作組織和英聯邦成員國。
(5)巴鐵朋友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是中巴關系的轉折點
印度獨立建國以後,總理尼赫魯就雄心勃勃,試圖在南亞建立起強大的印度。於是尼赫魯採取積極的擴張政策,派兵佔領克什米爾三分之二的領土,收回被法國、葡萄牙等國占據的殖民地,對周邊國家實行羈縻之策,出兵藏南,對我國進行挑釁,對我國邊境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中國出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目的,1962年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戰,給氣焰囂張的印度迎頭痛擊。中印戰爭發生後,由於中國和巴基斯坦有著共同的對手印度,為了國家利益需要,中巴兩國關系開始轉暖。
中印戰爭發生後,美國趁機抓住機會向印度示好,向印度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轉而冷談巴基斯坦,甚至暫停了對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這使巴基斯坦認為美國並不可靠,這也加速了中巴兩國合作的步伐。
從1962年開始到1965年,中巴逐步建立了比較密切的關系。此後,在印巴戰爭中,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巴基斯坦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問題上也由以前的反對轉而支持。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後,中巴兩國為了加強彼此的交流和合作,兩國開始聯合修建喀喇昆侖公路(中巴公路)。喀喇昆侖公路北起中國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長1224公里。
喀喇昆侖公路1966年開工建設,1979年正式建成,中巴兩國建設者歷經14年才最終建成,這其中凝結了中巴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是中巴友誼的見證。
6. 巴鐵和中國的關系多硬
中巴關繫到底有多硬?美國人的視角不一樣,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了中巴友誼的硬度。
在中國,不少人親熱地稱呼巴基斯坦為巴鐵,這是基於中巴關系的友好。鑒於歷史的、地理的以及兩國人民往來各種原因,中巴關系一直被國人津津樂道,去過巴基斯坦旅遊的國人往往回國之後會感嘆巴基斯坦人的熱情和友好。
這也鬧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出來,出現亞洲一些國家(如韓日)的人去巴基斯坦冒充中國人,在巴享受著「巴鐵」待遇。
當然,有不少人問,為什麼中巴關系如此友好?
實際上,在古代,中國同巴基斯坦的關系一般,兩國沒有多少直接交流。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關系也不冷不熱。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中巴關系才走上了快車道。
眾所周知,第四次印巴戰爭,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成為了兩個國家。這個時候,巴基斯坦抱上的是美國的大腿,此前一直承諾為巴基斯坦提供安全支持的美國人口惠而實不至,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巴基斯坦面臨滅國的危險。
翻一下上世紀80年代前的南亞次大陸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這段時間印度對自己周邊的小國實施瘋狂的侵略或是吞並政策,錫金就是那個時候滅國的。如果不是中國出手相助,巴基斯坦會不會被滅國是個未知數。
指望不上美國的巴基斯坦,只能朝北望。有一點巴基斯坦還是比較靠譜的,這些年,作為中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對中國的友好是持續穩定的。
美國人看到中國同巴基斯坦友好關系的角度不太一樣,有點酸葡萄的心理。畢竟巴基斯坦以前算是美國的准盟友,但是美國人現在一眼望去發現,巴基斯坦的陸軍隊伍中清一色的中國坦克,美國人稱這顯示中巴關系的硬度。
美國軍事專家卡勒·拉爾森評論道,自從近年美國同巴基斯坦關系惡化以來,巴基斯坦陸軍部隊裝備的坦克說明了問題。
拉爾森指出,巴基斯坦陸軍在役的拉扎爾坦克和哈立德系列坦克均源自中國,特別是哈立德坦克,他在中國陸軍中的原型是99型主戰坦克,這是一款讓世界軍事專家印象深刻的陸軍裝備,現在源於同樣技術的VT-4主戰坦克正在向全球銷售,成為中國武器裝備技術輸出的一大標志。
巴基斯坦VT-4坦克
拉爾森指出,中國同巴基斯坦關系硬是有道理的,這一點從巴基斯坦陸軍的坦克可以看得出。
相反,美國人在早期出售過巴基斯坦的F-16戰機,現在看來,這並不是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美國人還對巴基斯坦做出了限制條款,不得使用美國製造的F-16戰機對付印度軍隊。
試問,如果巴基斯坦采購了戰斗機不用於對付印度,還能用來干什麼?難道買戰斗機來犁地或是噴灑農葯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武器在巴基斯坦軍種服役,包括梟龍戰斗機、預警機以及無人機,可以預見,美國人的武器裝備,將很快從巴基斯坦武裝部隊中消失。
7. 世界上有幾個巴鐵這樣忠心的朋友…我們真不能忘記,更應義無反顧地支援、幫助和帶動發展巴鐵這樣的兄弟!
確實,人與人的關系和國與國的關系有類似的地方。我們可以無償的盡可能的去幫助和我們真心相處的朋友
8. 巴鐵指的是巴基斯坦還是巴勒斯坦
巴鐵指的是巴基斯坦。
巴鐵是一個網路詞語,是中國網友對巴基斯坦的友好稱謂,意思是巴基斯坦跟中國是「鐵哥們兒」和「鐵桿朋友」。在中國,人們常常用「巴鐵」一詞指代巴基斯坦。
在2014年11月APEC會議期間,央視新聞聯播中,習近平主席與巴基斯坦總統見面,習主席稱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鐵桿朋友」。中國和巴基斯坦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
巴鐵的外交:
中巴建交初期,由於巴是西方陣營的盟國,與我關系較為冷淡。兩國間交往較少,僅保持一般關系。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與巴總理穆·阿里舉行了兩次友好會談,雙方一致認為應加強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兩國總理的會談對增進兩國之間的了解和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萬隆會議後,兩國高層往來逐漸增多。1956年10月,巴總理蘇拉瓦底應邀正式訪華。12月,周恩來總理訪巴。一年內兩國總理的成功互訪,極大地推動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和兩國人民友誼的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