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遮陽避雨發型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遮陽避雨發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1 19:28:51

㈠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作者是誰

出自唐·盧照鄰的《長安古意》
長安古意
(49人評分) 9.1
朝代:唐代
作者:盧照鄰
原文: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綉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譯文
長安的大道連著各種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馬,香木車子在街上來來往往。王公貴族的車子縱橫在貴族家外,絡繹不絕。有雕著龍的華美車蓋,車蓋上的鳳嘴掛著流蘇的車子從早到晚穿行於長安。飄搖著的蟲絲有百尺長,都繞在樹上,一群嬌小的鳥兒朝著花啼叫。成群的蜂蝶飛在宮門兩側,綠色的樹,銀色的檯子,在陽光下映出許多顏色。府第的閣道、交窗上刻著合歡花的圖案,兩座望樓連著的房脊的雙闕上像金鳳垂翅。梁家的畫閣高大入天,漢武帝建的銅柱高聳觸雲。樓閣上的仕女與別人相對望而不知對方是誰,路上相逢又會知曉對方?問她們可曾吹簫,她們答說曾經學習舞蹈度過花樣年華。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願做凡人不羨慕神仙。比目和鴛鴦真是值得羨慕,只是君看不見他們成雙結對。最恨帳前綉著孤鸞,願將門簾貼上雙飛的繞著花木樑的燕,帷幔和翠色的羽被被撒上鬱金香料。鬢發如浮動的輕雲,把它梳成蟬翼般的式樣,在額頭塗上嫩黃色新月狀的圖形。一個個額頭塗著嫩黃色新月狀圖形、唇紅齒白的美女隨車出遊,她們千嬌百媚,風情萬種。輕浮子弟騎著白底青點的馬,盤龍紋的鉸鏈圈著車里坐著歌女。不久御史府前靜得可以聽到烏鴉的叫聲,廷尉府門前的樹上有雀鳥想休息。車上隱約可以看到府第旁的豪華道路,車上的帷幕隱沒了遠處堅固河堤。有人在杜陵北打獵,有人在渭橋的西邊刺殺官吏,後來帶著寶劍的刺客都被吸引入住妓院,和妓女共宿。娼客日夜想著妓女,她們婉轉的歌聲和身上散發出的香氣充溢著房間。娼客每晚都和漂亮如月的妓女行樂,到早晨騎著馬像行雲。娼客腳下的路連著妓院,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孱弱的翠柳、槐枝垂在地上,車馬雜沓的熱鬧聲音也在夜晚響起了。禁軍的騎隊來了,他們在妓院飲酒。妓女美麗的衣裳為他們而解開,舞蹈也為他們而跳起。顯貴的人做起將相,左右在皇帝身邊而不相讓。權貴將相容不下賢臣,處處排擠他們。專權的人自以為是英雄豪傑,騎著馬得意洋洋。妓女認為自己的舞蹈之技優於千古,梟雄認為自己的富貴超過五公。世間的事必定會有大改變,昔日的豪華府第,只見幾棵青松。漢代揚雄,仕途失意後,甘於寂寞,年年歲歲潛心著書,終於以文章名世。只有凄靜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紛飛,點點打在人的衣上。
注釋
1.古意:「古意」是六朝以來歌中常見的標題,表示這是擬古之作。
2.狹斜:指小巷。
3.七香車:用多種香木製成的華美小車。
4.玉輦:本指皇帝所乘的車,這里泛指一般豪門貴族的車。
5.主第:公主府第。第,房屋。帝王賜給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稱「第」。
6.絡繹:往來不絕,前後相接。
7.侯家:封建王侯之家。
8.龍銜寶蓋:車上張著華美的傘狀車蓋,支柱上端雕作龍形,如銜車蓋於口。寶蓋,即華蓋。古時車上張有圓形傘蓋,用以遮陽避雨。
9.鳳吐流蘇:車蓋上的立鳳嘴端掛著流蘇。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
10.游絲:春天蟲類所吐的飄揚於空中的絲。
11.千門:指宮門。
12.復道:又稱閣道,宮苑中用木材架設在空中的通道。
13.交窗:有花格圖案的木窗。
14.合歡:馬纓花,又稱夜合花。這里指復道、交窗上的合歡花形圖案。
15.闕:宮門前的望樓。
16.甍:屋脊。
17.垂鳳翼:雙闕上飾有金鳳,作垂翅狀。《太平御覽》卷一七九引《闕中記》:「建章宮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號曰鳳闕也。」
18.梁家:指東漢外戚梁冀家。梁冀為漢順帝梁皇後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陽大興土木,建造第宅。
19.金莖:銅柱。漢武帝劉徹於建章宮內立銅柱,高二十丈,上置銅盤,名仙人掌,以承露水。
20.「樓前」兩句:寫士女如雲,難以辨識。詎:同「豈」。
21.吹簫:用春秋時蕭史吹簫故事。《列仙傳》:「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一旦圖隨鳳凰飛去。」
22.向紫煙:指飛入天空。紫煙,指雲氣。
23.比目:魚名。《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故古人用比目魚、鴛鴦鳥比喻男女相伴相愛。
24.生憎:最恨。
25.帳額:帳子前的橫幅。
26.孤鸞:象徵獨居。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
27.好取:願將。
28.雙燕:象徵自由幸福的愛情。
29.翠被:翡翠顏色的被子,或指以翡翠鳥羽毛為飾的被子。
30.鬱金香:這里指一種名貴的香料,傳說產自大秦國(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這里是指羅帳和被子都用鬱金香熏過。
31.行雲:形容發型蓬鬆美麗。
32.蟬翼: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類似蟬翼的式樣。
33.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是當時女性面部化妝的一種樣式。鴉黃,嫩黃色。
34.妖童:泛指浮華輕薄子弟。
35.鐵連錢:指馬的毛色青而斑駁,有連環的錢狀花紋。
36.娼婦:這里指上文所說的「鴉黃粉白」的豪貴之家的歌兒舞女。
37.盤龍:釵名。崔豹《古今注》:「蟠龍釵,梁冀妻所制。」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紋。
38.屈膝:鉸鏈。用於屏風、窗、門、櫥櫃等物,這里是指車門上的鉸鏈。
39.「御史」兩句:寫權貴驕縱恣肆,御史、廷尉都無權約束他們。御史:官名,司彈劾。烏夜啼:與下句「雀欲棲」均暗示執法官門庭冷落。廷尉:官名,掌刑法。
40.朱城:宮城。
41.玉道:指修築得講究漂亮的道路。
42.翠幰:婦女車上鑲有翡翠的帷幕。
43.金堤:堅固的河堤。
44.挾彈飛鷹:指打獵的場面。
45.杜陵:在長安東南,漢宣帝陵墓所在地。
46.探丸借客:指行俠殺吏,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行為。《漢書·尹賞傳》:「長安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賄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又《漢書·朱雲傳》有「借客報仇」之語。借客,指助人。
47.渭橋:在長安西北,秦始皇時所建,橫跨渭水,故名。
48.芙蓉劍:古劍名,春秋時越國所鑄。這里泛指寶劍。
49.娼家:妓女。
50.桃李蹊:指娼家的住處。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則桃李可喻美色,二則暗示這里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的地方。蹊,小徑。
51.囀:宛轉歌唱。
52.氛氳:香氣濃郁。
53.北堂:指娼家。
54.人如月:形容妓女的美貌。
55.南陌:指妓院門外。
56.騎似雲:形容騎馬的來客雲集。
57.北里:即唐代長安平康里,是妓女聚居之處,因在城北,故稱北里。
58.「五劇」一句: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五劇,交錯的路。三條,通達的道路。控,引,連接。三市,許多市場。「五劇」、三條」、「三市」都是用前人成語,其中數字均非實指。
59.佳氣紅塵:指車馬雜沓的熱鬧景象。
60.金吾:即執金吾,漢代禁衛軍官銜。唐代設左、右金吾衛,有金吾大將軍。此泛指禁軍軍官。
61.「翡翠」一句:寫禁軍軍官在娼家飲酒。翡翠本為碧綠透明的美玉,這里形容美酒的顏色。屠蘇,美酒名。鸚鵡杯,即海螺盞,用南洋出產的一種狀如鸚鵡的海螺加工製成的酒杯。
62.羅襦:絲綢短衣。
63.燕趙歌舞:戰國時燕、趙二國以「多佳人」著稱,歌舞最盛。此借指美妙的歌舞。
64.轉日回天:極言權勢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天」喻皇帝。
65.灌夫:字仲孺,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將軍,勇猛任俠,好使酒罵座,交結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終被田蚡陷害,誅族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66.蕭相:指蕭望之,字長倩,漢宣帝朝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漢元帝即位,輔政,官至前將軍,他曾自謂「備位將相」。後被排擠,飲鴆自盡。
67.青虯、紫燕:均指好馬。屈原《九章·涉江》:「駕青虯兮驂白螭。」虯:本指無角龍,這里借指良馬。紫燕:駿馬名。
68.坐春風:在春風中騎馬飛馳,極其得意。
69.凌:超過。
70.五公: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皆漢代著名權貴。
71.節物風光:指節令、時序。
72.桑田碧海:即滄海桑田。喻指世事變化很大。《神仙傳》卷五: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
73.金階白玉堂:形容豪華宅第。古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74.揚子:漢代揚雄,字子雲,在長安時仕宦不得意,曾閉門著《太玄》、《法言》。左思《詠史》詩:「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與。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75.一床書:指以詩書自娛的隱居生活。庾信《寒園即目》:「隱士一床書。」淮南小山《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言避世隱居之意。
76.裾:衣襟。

㈡ 布油傘,折疊傘,收不攏的紙傘,尼龍傘這幾個傘怎麼排急!!!

油紙傘
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傘,亦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寮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一些客家人遷到台灣定居,
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亦有所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傘」。 在早期客家莊里,由於「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傘)」字里有四個人字,也象徵著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予一對紙傘。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太陽傘
太陽傘
太陽傘,就是主要用於遮防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傘。 選擇防紫外線傘主要看傘的面料。研究表明,傘面厚的布料比薄的抗紫外線性能好,一般來說,棉、絲、尼龍、粘膠等面料的防紫外線效果較差,而滌綸較好;有些消費者認為,傘面越厚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其實不然,如天堂傘系列開發出一種輕薄但十分緊密的面料,防護性能遠優於一般織物;此外,防紫外線性能顏色越深越好,以緞紋織物最佳,其次依次是斜紋、平紋。 有關專家還提醒消費者認清防紫外線性能標識。目前,國內外的標准對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一般都使用UPF值,即紫外線防護系數值進行評定。UPF值是紫外線對未防護的皮膚的平均輻射量的比值,UPF值越大,表明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即將出台的國家標准規定:只有當UPF>30時,並且UVA的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防護等級標識為UPF30+;而當UPF>50時,則表明該產品的紫外線防護性能極佳,防護等級標識為UPF50+。 今夏的防曬用品市場上,防紫外線太陽傘備受青睞。在挑選防紫外線太陽傘時,消費者應掌握其特性,以便挑到一把從外觀到質量都滿意的好傘 。
兒童傘

注音:Er Tong San 兒童傘是生產傘的廠商專門為兒童設計製作的傘。 兒童傘分為三大類: 一、大童傘;這種傘適合6到9歲的兒童使用,一般傘面要大,比起成人的傘要稍小,而且輕.傘柄,傘身都是專門設計出來。 二、中童傘;這種傘適合5到7歲這個年兒童使用,傘面要小於大童傘,材質等都採用比較柔的料,保護小手的皮膚。 三、小童傘;這種傘小巧,其目的不只是為了平時大人們用來遮陽避雨,最重要的是用來玩的,並沒有太大的實用用途。 市場上一般有:楓葉傘,卡通傘,等。配有各色的花樣。圖片案,很大程序上吸引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從而佔有這一部分的雨傘市場。
滑翔傘
滑翔傘起源於1984年,是由法國一批熱愛跳傘、滑翔翼的飛行人員發明的一
種飛行運動,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等國 非常流行,在台灣也掀起了一股旋風。滑翔傘與傳統的降落傘不同,它是一種飛行器。大約在20年前,居住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沙木尼小鎮的法國登山家貝登,利用一頂方形降落傘從阿爾卑斯山上成功地飛降到山下。許多登山家們紛紛效仿,並對降落傘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將降落傘與滑翔翼的特點相結合,製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飛,能夠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傘。1984年法國登山家菲隆(RoterFillon)從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飛出,使滑翔傘名聲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今天,在世界各地,滑翔傘愛好者達數十萬之多。滑翔傘本身毫無任何動力,它之所以能夠飛行,除了傘衣充滿空氣後顯出特殊的形狀外(飛行翼),全靠飛行員控制,結合大氣中種種特性(空氣動力)飛行。傳統式的降落傘,即一般降落傘,在空中只能產生下降阻力,沒有升力,而滑翔傘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會產生速度和升力,而且它的速度和升力遠遠大過它的阻力。因為在構造上,滑翔傘傘衣內層結構設有氣囊,在沒有充滿空氣前,滑翔傘沒有實質的稜角,一旦內層氣囊充滿空氣,滑翔傘的前沿就會出現稜角。這樣,滑翔傘在在空中飛行時將相對的氣流由翼面上下分別引開流動,阻力與對方的風力平行,重量與翼上方空氣相結合,使滑翔傘產生速度前進。
高爾夫傘

高爾夫傘最常見的有直桿手開高爾夫傘,直桿自動高爾夫傘,也有二折自開高爾夫傘等,由於傘大,往往比較兜風,一陣大風過後,力氣小點的,往往拿不穩,越來越人性化的設計,將這難題較好的得到了解決,在高爾夫傘面上做了改良,常見的做法是把傘面做成雙層,下面的一層傘面的頂端透空,然後上面的一層蓋在下面的一層上面,比透風的孔大一些,剛好蓋住,上下兩層少量針線縫合,正常使用的時候,雨水進入不了傘裡面,風吹過來的時候,順差透空的頂被排了出去。
三折傘
三折傘是雨具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能折三疊,能撐開,便於攜帶的傘具。三折傘結構緊湊牢固、耐用,晴雨兼用。 19世紀是傘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發明了許多新材料,造出了各種各樣既輕便又實用的傘。就在這一時期,就有了三折傘的出現。 隨著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三折傘 ,三折傘的利潤也受到一定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危機呢?義烏市雨傘行業協會積極開展品牌意識宣傳,倡導高品質高效益,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義烏小商品城的三折傘經歷了十數年的發展,從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雨傘行業體系,逐步提高折疊傘在雨傘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以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多折傘
一種多折傘,包括中棒(1)、固定在所述中棒(1)頂部的上巢(2)、與所述中棒(1)滑動套接的下巢(3)、以及支撐傘面(8)的多根傘骨(5);所述傘面(8)為不等幅傘面,即傘面前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小,傘面後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大;相應地,所述傘骨(5)包括前部傘骨(53)、兩側傘骨(52)和後部傘骨(51),所述前部傘骨(53)折數較少,所述後部傘骨(51)折數較多。本實用新型的多折傘後部有較大的遮蔽面積,可避免下大雨時人後面被淋濕,且前方視線好,並具有防風的效果。

㈢ 青島民俗的服飾

服飾民俗是指人們在服裝、鞋帽、佩戴、裝飾方面的風俗習慣。服飾和飲食一樣,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
時代、氣候以至人的地位、職業、性別、年齡都對服飾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服飾民俗也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人們為了適應季節變化,製作出了單衣、夾衣、棉衣、皮衣等各類服裝;為了裝飾和美化生活,按照不同性別、年齡,創造了各個時期不同的發型、首飾和佩戴方式;為了區別不同的職業分工,又出現了樣式各異的職業服裝,使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穿著者的身份和職業。
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服飾民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舊時,青島地區農民大都一年只有兩套服裝(一套單衣和一套棉衣),還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並不是為了節儉,而是貧窮所致。穿衣只是為了遮蔽身體、抵禦風寒,根本談不上裝飾和審美功能。50年代以後農民開始穿針織或細布內衣,服裝布料不斷更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款式的服裝爭奇斗艷,人們的服飾再不是單純為了蔽體禦寒,而更多的則是為了美化生活而從款式、用料、色彩等多方面進行選擇和穿戴。
帽子 辛亥革命前,男子多戴瓜皮帽,俗稱「半帽」或「瓜皮子」,因其形狀象半個西瓜而得名。瓜皮帽是用上尖下寬的多塊綢布做成,用琉璃蛋或絨布結為頂飾(叫「帽葫蘆」)。紅色頂飾為青年人所戴;中老年戴的頂飾為藍色;家中遇有喪事,則頂飾用白布包住。
氈帽,又稱「氈帽頭」,農民和商販多在天冷時戴用。帽分左、右、後3塊,翻上去是一圓形帽頭,折下來可蓋住面頰和後頸,多為褐色。
「老頭樂」是老年人冬季愛戴的一種帽子,也叫「擼頭帽」或「滿頭擼」。帽子為圓筒形,卷上去是一軟胎絨線帽;擼下來,則臉和後頸全可遮掩,僅露出雙眼,由於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
為防嚴寒,男子出門多戴「耳捂」。耳捂是用藍黑綢布作面料,里絮棉花,邊緣縫上兔毛,中系一繩,掛兩耳上。也有人叫其為「耳套」。
20年代起,禮帽在民間流行,多與長衫配合穿用。
葦笠為農民和市販勞動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葦篾或高梁千篾編制而成,布帶系頦下,用以遮陽和避雨。城鎮男人夏季則多戴草辮編的形同禮帽的草帽或圓頂草帽。
中青年婦女多不戴帽,有的老年婦女戴一種叫頭箍的「箍帽」,是用兩片約6厘米寬的絨布做好後,用兩根小帶箍在頭上。另一種是用黑色平絨做成的軟帽,帽前飾以綠色琉璃「帽珠」,叫「老婆帽子」。
「虎頭帽」是7歲以下小孩戴的風帽,前短後長,帽頂的兩旁縫一撮白色兔毛,正中綉一「王」字。嶗山民間認為,山中野獸很多,易傷孩子,虎為獸中王,戴虎帽可消災避難。
建國後,「幹部帽」流行,「鴨舌帽」卻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戲劇電影以至民間秧歌中,扮演特務者都戴這種帽子,所以人們都叫它「特務帽」。
軍帽在「文革」初期特別受人喜愛,一些青年人以戴上一頂綠色軍帽而感榮耀。
進入80年代,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帽子除實用功能外,其裝飾美化生活的功能日顯突出,不同樣式、不同色調的單帽、棉帽、草帽等,爭奇斗艷,使服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發型 辛亥革命後,男子剪去長辮子,鄉間人多剃光頭,俗稱「和尚頭」。城鎮人多蓄發,發式有平頭、分頭兩種,分頭又有正分、偏分、背頭等樣式。
女子發型是幼年扎「髻」,即在頭部綰雙髻。長大未婚時梳一長辮,辮稍扎頭繩,垂背後。結婚後綰一圓髻,套發網,盤腦後,稱「綰纂」。年老頭發稀疏,纂小,稱「鬏鬏」。
男童發型,有的在前額留片發,其餘頭發全部推光,叫「瓦瓦檐檐」。
40年代,中青年婦女多剪短發,俗稱「披毛」。一種額前頭發隆起的叫做「飛機頭」的發型曾在即墨、嶗山一帶已婚婦女中盛行一時。
解放初期,興梳雙辮,有人認為辮子越長越美,最長者幾可垂地。
70年代,留短發者增多,有的在頭兩側各梳一短辮,叫「扎兩把刷子」。在腦後將頭發攏起,群眾戲稱「鴉鵲尾巴」。
80年代,流行燙發,初傳到農村時,農婦們曾謔稱為「鴉鵲窩」,如今燙發者很普遍,發式越來越多樣化了。
上衣、下衣 清代,豪門富家男子穿長袍馬褂。馬褂是一個半身小罩褂,馬蹄袖,穿時袖口白野子翻出。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長裙或肥褲。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稱「更衣」,上衣分單衫(亦叫「小褂」)、夾襖、棉襖3類。男上衣為對襟,下端左右兩邊有兩個長方兜,一排布制扣子,稱「子母扣」。女上衣都逞大襟,大襟從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老年人還喜歡用約10厘米寬的布帶扎腿,布帶稱「腿帶」,多為黑色。
20年代後,馬褂漸被淘汰,但長袍、長衫(亦稱「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識分子、商人、鄉紳們的常用服裝。戴禮帽、穿長衫是會親放友和禮節交往中的最好穿戴。直到50年代長衫才逐漸淘汰,如今,說唱藝人在舞台上也很少穿用了。
旗袍也從20年代起廣為流行。40年代,一種仁丹士林布的藍色旗袍很受青年學生青睞。
50年代,男子穿中山服和學生服的居多。冬季穿棉大衣或呢子大衣(鄉間人習慣稱呢子大衣為「大氅」),夏季興穿制服短褲。女子多穿列寧服和連衣裙,但流行時間不長,冬季穿一種帽子和上衣連在一起的短大衣,有棉、皮兩種,分別叫「棉猴」和「皮猴」。農民仍多著便衣褲褂,布料有所改善,土布漸汰淘汰,燈芯絨布普遍。春秋衫針織品穿著也很廣泛。
60年代到70年代,化纖、化棉混紡布暢,補丁衣服基本絕跡。80年代,男女穿西服的增多,各類衣服顏色也由灰、黃、藍變為五顏六色。
90年代,服裝樣式更趨多樣化,人們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夾克服、太空服、T恤衫、獵裝、裘皮服裝等絢多彩。老年人服裝也重視款式,追求鮮艷色調。
除常用服裝外,民間尚有一些服飾為不同年齡的人專用。
「緊身」,一種紅色內衣,布扣密密麻麻,穿時緊貼上身,為青年女子婚前必備,婚後也要穿一段時間。
「肚兜」,也是青年婦女的一種內衣,正方形,上部成淺半圓,下角圓形,設布帶系腰圍間,兜面多綉石榴、壽桃等吉祥圖案。兒童也在夏季穿戴。
「*褲」,也叫「套褲」,是老年人穿的一種開襠棉褲。臀部及大腿後上部裸露,穿時套在單褲外。
「百家衣」,亦稱「百納衣」,由百十戶人家討來的各色花布做成,為兒童穿用,舊俗認為穿「百家衣」的孩童好養活。
鞋、襪 布鞋在青島民間已流行100餘年,因穿著舒適輕便,至今仍受到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喜愛。布鞋一般為圓頭、圓口、布幫、布底,做時要經過搓麻繩、納鞋底、做鞋幫、緔鞋等多道工序。舊時,新媳婦過門前要給婆家每一個人做一雙新鞋,婆家以針線活的好壞,評說媳婦的巧拙。如今,機制商品鞋到處都有,已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
30年代到40年代,綉花鞋在農婦中曾廣為流行。綉花鞋亦布底、布幫、圓口,只是在鞋頭、鞋幫處用絲線綉上梅花、蘭花、荷花、菊花等花樣,新婚婦女必穿。
過去還有幾種民間自製的、實用而不美觀的靴鞋受到農民的歡迎。
豬皮靴(俗名「豬皮綁」),是用整塊豬皮縫制的,內裝牛、羊毛,既禦寒,又防滑。據傳此靴源於戰國時期,齊國軍師孫臏為保護被削去髕骨的傷腿,用獸皮製成有史以來第一雙過膝皮靴,供作戰時穿用,齊人盡效仿,流傳下來。
熬皮綁,是用輪胎外帶作鞋底、簾子布作鞋面製成的。因結實耐穿、價格低廉,嶗山、即墨等山區農民多穿用。
夫子履,是在鞋前用較硬皮革做成單條或雙條凸筋,分別叫「單梁夫子履」和「雙梁夫子履」。因其形如抓勾,所以又叫「抓勾鞋」。鞋的前頭堅硬結實,踢到硬物時可保護腳趾,平度一帶山民穿用者較多。
另有虎頭鞋,為孩童穿用,與虎頭帽相同,意在消災。
如今,農民平時勞動多穿膠鞋,節日和會親訪友時穿皮鞋。在城鎮,皮鞋、皮靴、旅遊鞋都很流行,款式繁多。
襪子,從前農民穿布襪,多用手搖紡車織的「小土布」做成,耐穿,但粗糙厚重。後來,機制線襪傳入,因穿著舒適,很快流行開來。線襪不結實,易破,破時用碎布補綴。如今,人們普遍穿尼龍襪,但精製線襪也很時興。
首飾、佩戴 舊時,婦女的飾物佩戴有耳墜、頭簪、手鐲、項鎖、戒指等多種。耳墜俗稱「墜子」,平時佩戴是一對圓圈形的小耳環,也叫「圈兒」,節日和禮儀往來則戴長墜。有的男
手鐲在民間也很流行,成年人戴的為平板式,飾有花紋。小孩戴的為圓形,對接處有兩個小圓豆,以避免損傷皮肉。有的在手鐲上系一對小鈴鐺,小孩搖動小手,嘩嘩作響,饒有情趣。小孩還戴鎖,是鎖住小孩好養的意思。百家鎖(也叫「長命鎖」)是小孩過百日時的必戴飾物。
舊時,除富戶、官宦人家有金鐲、金墜、金戒指外,一般人家的飾物都是銀制的。近幾年,戴金戒指、金耳環很普遍,金項鏈、金手鏈、金腳鏈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服飾民俗中,服飾的顏色、樣式、製作方法都有許多禁忌。如子女在服孝期間不能穿紅、黃、綠等鮮艷色彩服裝,只能穿白、灰、黑等素色;婚嫁、生育、過年等喜慶日子則忌穿白、有的禁忌與諧音有關,如做壽衣忌用緞子,「緞」與「斷」同音,恐斷子絕孫。
黑素色,結婚時甚至新郎穿的襯衣也不用白布;衣服的下擺忌有毛邊,帶毛邊的是喪服,穿了不吉利。
在民間,許多習俗中都認為雙數吉利,衣服扣子卻喜單忌雙,說是「四六不成才」,雙數會影響穿衣人事業的成功。
衣服破了或掉了扣子,忌穿在身上縫補。如果必須在身上補,被縫者口中要銜一根草,說這樣針不扎人。
男人還忌從晾曬的女人褲下走過,說這會妨礙男人運氣,實際上是輕視婦女的一種表現。
孩只在左耳朵上戴一隻小墜子,說是「曳」著好養活。
結婚後的婦女帶簪,梳頭時插在纂上。簪一般為平板式,上部微彎,下部尖細。另有一種針形簪子,簪頭鑲有珠子或珠花。

㈣ 遮陽避雨是不是四字詞語

遮陽避雨是四字詞語
但是:遮陽避雨不是成語
希望可以幫助你。

㈤ 長安古意 文言文翻譯

[編輯本段]
《長安古意》的翻譯(有些牽強)
長安大道接連著小徑曲巷,青牛白馬拉著香木製成的華美小車。豪門貴族的車馬四面八方地經過公主府第,手持金鞭的駕車人往來不絕地向王侯之家而去。車柱上端雕著的龍形像把車蓋銜在口中,車蓋上站立的鳳凰嘴端掛著流蘇,車輛從早到晚往來不絕。幾百尺長的蟲絲爭相圍繞著樹枝,一群小鳥共同啼叫著春色。蜜蜂和蝴蝶飛舞在宮門旁,綠樹銀台呈現萬般色彩。空中的過道和窗上都雕著合歡花的圖案。梁翼家的畫閣平地而起,漢武帝的銅柱直上雲霄。仕女如雲,難以辨別,路上遇到又怎麼能認識?請問這些是如同弄玉一般吹簫飛天的仙女嗎?她們曾經以學習舞蹈度過花樣年華。如果能夠如比目魚般相伴相愛又怕什麼死,相比之下,我寧願如鴛鴦般相守也不會羨慕成仙。比目鴛鴦真是令人羨慕啊,你沒看到它們雙雙而來又雙雙而去嗎?最恨帳前橫幅綉著的孤鸞,願將門簾貼上雙飛的燕子。它們成對繞著畫梁,羅帳和翡翠色的被子都用鬱金香熏過了。蓬鬆美麗的黑發綰成了蟬翼的樣式,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妝面華麗的女子步出小車,帶著嬌柔的姿色表情復雜。浮華輕薄的富家子弟騎著毛色青褐又有連環錢狀花紋的寶馬,富貴之家的歌兒舞女的車門鉸鏈上雕著盤龍的花紋。御史府中只有烏鴉在啼叫,延尉門前鳥雀棲息。高大的宮城面對著修築講究的道路,老遠望去,翡翠的帷幕淹沒了堅固的河堤。杜陵北面獵打得正歡,渭橋西邊助人報仇案件多發。都邀請了手持寶劍的俠客,一起夜宿青樓。傍晚青樓女身著紫羅裙婉轉歌唱,口中香氣濃郁,美麗的她們在青樓夜夜出沒,門外的路上天天都有像雲一樣密集的騎馬人。一家家青樓接連到北里,各條街道市面繁華。柳樹枝葉垂在地上,車馬雜沓的煙塵遮住了天空。大批禁軍軍官來到這里喝酒,海螺盞盛著碧綠透明的屠蘇酒。絲綢短衣為此而解,美妙歌舞為你們的到來而開演。那豪華的場面比得上將帥丞相的享受,權勢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卻互不相讓。自始至終,那種氣勢可以比得上將軍灌夫,武官專權甚至容不下蕭何這樣的人。擁有專權、文武間排斥的氣度本就豪雄,在春風中騎著良馬飛馳,極其得意。自稱這種歌舞昇平的日子能持續千年,誇耀驕傲奢華超過了漢代的五位權貴(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節令時序在發展,時間不會一直滯留在他們風光的時候,滄海桑田轉眼即逝。以前的豪華宅第,現在我只能看見青松依舊。楊雄只有一間凄清的宅子,每年過著以詩書自娛的隱居生活。相比之下,只有隱居者流芳百世,不斷流傳在人心中。

二、解釋
1.「古意」是六朝以來詩歌中常見的標題,表示這是擬古之作。
2.狹斜:指小巷。
3.七香車:用多種香木製成的華美小車。
4.玉輦:本指皇帝所乘的車,這里泛指一般豪門貴族的車。主第:公主府第。第,房屋。帝王賜給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稱「第」。
5.絡繹:往來不絕,前後相接。侯家:封建王侯之家。
6.龍銜寶蓋:車上張著華美的傘狀車蓋,支柱上端雕作龍形,如銜車蓋於口。寶蓋,即華蓋。古時車上張有圓形傘蓋,用以遮陽避雨。
7.鳳吐流蘇:車蓋上的立鳳嘴端掛著流蘇。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
8.游絲:春天蟲類所吐的飄揚於空中的絲。
9.千門:指宮門。
10.復道:又稱閣道,宮苑中用木材架設在空中的通道。交窗:有花格圖案的木窗。合歡:馬櫻花,又稱夜合花。這里指復道、交窗上的合歡花形圖案。
11.闕:宮門前的望樓。甍:屋脊。垂鳳翼:雙闕上飾有金鳳,作垂翅狀。《太平御覽》卷一七九引《闕中記》:「建章宮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號曰鳳闕也。」
12.梁家:指東漢外戚梁冀家。梁冀為順帝梁皇後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陽大興土木,建造第宅。
13.金莖:銅柱。漢武帝劉徹於建章宮內立銅柱,高二十丈,上置銅盤,名仙人掌,以承露水。
14.「樓前」兩句:寫士女如雲,難以辨識。詎:同豈。
15.吹蕭:用春秋時簫史吹簫故事。《列仙傳》:「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一旦圖隨鳳凰飛去。」向紫煙:指飛入天空。紫煙,指雲氣。
16.比目:魚名。《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故古人用比目魚、鴛鴦鳥比喻男女相伴相愛。
17.生憎:最恨。帳額:帳子前的橫幅。孤鸞:象徵獨居。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
18.好取:願將。雙燕:象徵自由幸福的愛情。
19.翠被:翡翠顏色的被子,或指以翡翠鳥羽毛為飾的被子。鬱金香:一種名貴的香料,傳說產自大秦國(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這里是指羅帳和被子都用鬱金香熏過。
20.行雲:形容發型蓬鬆美麗。蟬翼: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類似蟬翼的式樣。
21.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是當時女性面部化妝的一種樣式。鴉黃,嫩黃色。
22.妖童:泛指浮華輕薄子弟。鐵連錢:指馬的毛色青而斑駁,有連環的錢狀花紋。
23.娼婦:這里指上文所說的「鴉黃粉白」的豪貴之家的歌兒舞女。盤龍:釵名。崔豹《古今注》:「蟠龍釵,梁冀妻所制。」此或指金屈膝上的雕紋。屈膝:鉸鏈。用於屏風、窗、門、櫥櫃等物,這里是指車門上的鉸鏈。
24.「御史」兩句:寫權貴驕縱恣肆,御史、廷尉都無權約束他們。御史:官名,司彈劾。廷尉:官名,掌刑法。烏夜啼、雀欲棲:均暗示執法官門庭冷落。《漢書·朱博傳》:「(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25.朱城:宮城。玉道,指修築得講究漂亮的道路。
26.翠幰:婦女車上鑲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堅固的河堤。
27.「挾彈飛鷹」:指打獵的場面。杜陵:在長安東南,漢宣帝陵墓所在地。
28.探丸借客:指行俠殺吏,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行為。《漢書·尹賞傳》:「長安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賄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又《漢書·朱雲傳》有「借客報仇」之語。借客:助人。渭橋:在長安西北,秦始皇時所建,橫跨渭水,故名。
29、芙蓉劍:古劍名,春秋時越國所鑄。這里泛指寶劍。
30.娼家:妓女。桃李蹊:指娼家的住處。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則桃李可喻美色,二則暗示這里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的地方。蹊,小徑。
31.囀:宛轉歌唱。氛氳:香氣濃郁。
32.北堂: 指娼家。人如月:形容娼家女的美貌。
33.南陌:指娼家門外。騎似雲:形容騎馬的來客雲集。
34.北里:即唐代長安平康里,是妓女聚居之處,因在城北,故稱北里。
35.「五劇」句: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五劇:交錯的路。三條:通達的道路。三市:許多市場。控:引,連接。「五劇」、三條」、「三市」都是用前人成語,其中數字均非實指。
36.佳氣紅塵:指車馬雜沓的熱鬧景象。37金吾:即執金吾,漢代禁衛軍官銜。唐代設左、右金吾衛,有金吾大將軍。此泛指禁軍軍官。
38.「翡翠」句:寫禁軍軍官在娼家飲酒。翡翠本為碧綠透明的美玉,這里形容美酒的顏色。屠蘇:美酒名。鸚鵡杯:即海螺盞,用南洋出產的一種狀如鸚鵡的海螺加工製成的酒杯。
39.羅襦:絲綢短衣。
40.燕趙歌舞:戰國時燕、趙二國以「多佳人」著稱,歌舞最盛。此借指美妙的歌舞。
41.轉日回天:極言權勢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天」喻皇帝。
42.灌夫:字仲孺,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將軍,勇猛任俠,好使酒罵座,交結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終被田蚡陷害,誅族(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43.蕭相:指蕭望之,字長倩,漢宣帝朝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元帝即位,輔政,官至前將軍,曾自謂「備位將相」。後被排擠,飲鴆自盡。
44.青虯、紫燕:均指好馬。屈原《九章·涉江》:「駕青虯兮驂白螭。」虯:本指無角龍,這里借指良馬。紫燕:駿馬名。坐春風:在春風中騎馬飛馳,極其得意。
45、凌:超過。五公: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皆漢代著名權貴。
46.節物風光:指節令、時序。
47.桑田碧海:即滄海桑田。喻指世事變化很大。《神仙傳》卷五: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
48.金階白玉堂:形容豪華宅第。古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49.揚子:漢代揚雄,字子雲,在長安時仕宦不得意,曾閉門著《太玄》、《法言》。左思《詠史》詩:「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與。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50.一床書:指以詩書自娛的隱藏居生活。庾信《寒園即目》:「隱士一床書」。
51.淮南小山《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言避世隱居之意。裾:衣襟。
[編輯本段]三、全詩賞析
這是盧照鄰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
自漢巍六朝以來,產生過不少以長安、洛陽為背景,描寫豪門貴族、公子王孫、俠客倡優生活的作品。在這首長篇七言古詩中,詩人用傳統題材寫自身的感受。以鋪陳的筆法,描繪當時京都長安的現實生活場景,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寫權貴階層驕奢淫逸的生活及內部傾軋的情況,深寓諷喻之旨。同時抒發了懷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騷不平之氣,也揭示了世事無常、榮華難久的生活哲理。
全詩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長安大道連狹斜」到「娼婦盤龍金屈膝」,共三十二句,鋪陳描寫長安車馬、宮闕、豪宅的繁華富麗和權貴們竟逐豪奢的享樂生活。第二部分從「御史府中烏夜啼」到「燕歌趙舞為君開」,共二十句,以市井娼家為中心,畫出了一幅王孫公子、軍官俠客等各種人物縱情聲色的夜遊圖。第三部分從「別有豪華稱將相」到「即今惟見青松在」共十二句,轉寫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權臣得意驕縱的情況。第四部分是最後四句,以漢代窮居著書的揚雄自況,寄寓懷才不遇的感慨,並與前面所寫的豪門貴族生活作對照,針砭當世,透言哲理,托物言志,結束全篇。
這首詩的題材、用語與蕭綱的《烏棲曲》等齊梁宮體詩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卻大不相同。它詞采雖然富麗華贍,但終不傷於浮艷。詩的寫法近似漢賦,對描寫對象極力鋪陳瀉染, 並且略帶「勸百諷一」之意。《唐詩鏡》雲:「端麗不乏風華,當在駱賓王《帝京篇》上」。《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周敬語:「通篇格局雄遠,句法奇古,一結更繞神韻。……是詩一篇刺體,曲折盡情,轉誦間令人起懲時痛世之想。」
全詩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從「長安大道連狹斜」到「娼婦盤龍金屈膝」)鋪陳長安豪門貴族爭競豪奢、追逐享樂的生活。首句就極有氣勢地展開大長安的平面圖,四通八達的大道與密如蛛網的小巷交織著。次句即入街景,那是無數的香車寶馬,川流不息。這樣簡勁地總提綱領,以後則灑開筆墨,恣肆汪洋地加以描寫:玉輦縱橫、金鞭絡繹、龍銜寶蓋、鳳吐流蘇……,真如文漪落霞,舒捲絢爛。這些執「金鞭」、乘「玉輦」,車飾華貴,出入於公主第宅、王侯之家的,當然不是等閑人物。「縱橫」可見其人數之多,「絡繹」不絕,那追歡逐樂的生活節奏是旋風般疾速的。這種景象從「朝日」初升到「晚霞」將合,二六時中無時或已。在長安,不但人是忙碌的,連景物也繁富而熱鬧:寫「游絲」是「百尺」,寫「嬌鳥」則成群,「爭」字「共」字,俱顯鬧市之鬧意。寫景俱有陪襯之功用。以下寫長安的建築,而由「花」帶出蜂蝶,乘蜂蝶游蹤帶出常人無由見到的宮禁景物,筆致靈活。作者並不對宮室結構全面鋪寫,只展現出幾個特寫鏡頭:宮門,五顏六色的樓台,雕刻精工的合歡花圖案的窗欞,飾有金鳳的雙闕的寶頂……,使人通過這些接連閃過的金碧輝煌的局部,概見壯麗的宮殿的全景。寫到豪門第宅,筆調更為簡括:「梁家(借窮極土木的漢代梁冀指長安貴族)畫閣中天起」,其勢巍峨可比漢宮銅柱。這文彩飛動的筆墨,紛至沓來的景象,幾令人目不暇接而心花怒放。於是,在通衢大道與小街曲巷的平面上,矗立起畫棟飛檐的華美建築,成為立體的大「舞台」,這是上層社會的極樂世界。這部分花不少筆墨寫出的市景,也構成全詩的背景,下一部分的各色人物仍是在這背景上活動的。
長安是一片人海,人之眾多竟至於「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這里「豪貴驕奢,狹邪艷冶,無所不有」,寫來夠瞧的。作者對豪貴的生活也沒有全面鋪寫,卻用大段文字寫豪門的歌兒舞女,通過她們的情感、生活以概見豪門生活之一斑。這里有人一見鍾情,打聽得那仙子弄玉(「吹簫向紫煙」)般美貌的女子是貴家舞女,引起他的熱戀:「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那舞女也是心領神會:「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綉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借問」四句與「比目」四句,用內心獨白式的語言,是一唱一和,男有心女有意。「比目」「鴛鴦」「雙燕」一連串作雙成對的事物與「孤鸞」的對比,「何辭死」「不羨仙」「真可羨」「好取」「生憎」的果決反復的表態,極寫出愛戀的狂熱與痛苦。這些專寫「男女」的詩句,誠如聞一多贊嘆的,比起「相看氣息望君憐,誰能含羞不肯前」(簡文帝《烏棲曲》)一類「病態的無恥」、「虛弱的感情」,「如今這是什麼氣魄」,「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宮體詩的自贖》)。通過對舞女心思的描寫,從側面反映出長安人們對於情愛的渴望。以下以雙燕為引,寫到貴家歌姬舞女的閨房(「羅帷翠被鬱金香」),是那樣香艷;寫到她們的梳妝(「片片行雲著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是那樣妖嬈,「含嬌含態情非一」呵。打扮好了,於是載入香車寶馬,隨高貴的主人出遊了。這一部分結束的二句「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刻龍紋的闔葉,車飾。「屈膝」同「屈戌」。)」與篇首「青牛白馬七香車」回應,標志對長安白晝鬧熱的描寫告一段落。下一部分寫長安之夜,不再涉及豪門情事,是為讓更多種類的人物登場「表演」,同時,從這些人的享樂生活也不難推知豪門的情況。可見用筆繁簡之妙。
第二部分(從「御史府中烏夜啼」到「燕歌趙舞為君開」)主要以市井娼家為中心,寫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漢書·朱博傳》說長安御史府中柏樹上有烏鴉棲息數以千計,《史記·汲鄭列傳》說翟公為廷尉罷官後門可羅雀,這部分開始二句即活用典故。「烏夜啼」與「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寫出黃昏景象,表明時間進入暮夜。「雀欲棲」則暗示御史、廷尉一類執法官門庭冷落,沒有權力。夜長安遂成為「冒險家」的樂園,這里有挾彈飛鷹的浪盪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漢代長安少年有謀殺官吏為人報仇的組織,行動前設赤白黑三種彈丸,摸取以分派任務,故稱「探丸借客」),有仗劍行游的俠客……,這些白天各在一方的人氣味相投,似乎邀約好一樣,夜來都在娼家聚會了。用「桃李蹊」指娼家,不特因桃李可喻艷色,而且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語,暗示那也是人來人往、別有一種鬧熱的去處。人們在這里迷戀歌舞,陶醉於氛氳的口香,拜倒在紫羅裙下。娼門內「北堂夜夜人如月」,似乎青春可以永葆;娼門外「南陌朝朝騎似雲」,似乎門庭不會冷落。這里點出從「夜」到「朝」,與前一部分「龍含」二句點出從「朝」到「晚」,時間上彼此連續,可見長安人的享樂是夜以繼日,周而復始。長安街道縱橫,市面繁榮(「五劇」、「三條」、「三市」指各種街道),而娼家特多(「南陌北堂連北里」),幾成「社交中心」。除了上述幾種逍遙人物,還有大批禁軍軍官(「金吾」)玩忽職守來此飲酒取樂。這里是各種「貨色」的大展覽。《史記·滑稽列傳》寫道:「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薌(香)澤」,這里「羅襦寶帶為君解」,即用其一二字面暗示同樣場面。古時燕趙二國歌舞發達且多佳人,故又以「燕歌趙舞」極寫其聲色娛樂。這部分里,長安各色人物搖鏡頭式地一幕幕出現,「通過『五劇三條』的『弱柳青槐』來『共宿娼家桃李蹊』。誠然,這不是一場美麗的熱鬧。但這顛狂中有戰栗,墮落中有靈性」(聞一多),決非貧血而萎靡的宮體詩所可比擬。
第三部分(從「別有豪華稱將相」至「即今惟見青松在」)寫長安上層社會除追逐難於滿足情慾而外,別有一種權力欲,驅使著文武權臣互相傾軋。這些被稱為將相的豪華人物,權傾天子(「轉日回天」)、互不相讓。灌夫是漢武帝時將軍,因與竇嬰相結,使酒罵座,為丞相武安侯田蚡族誅(《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蕭何,為漢高祖時丞相,高祖封功臣以其居第一,武臣皆不悅(《史記·蕭丞相世家》)。「意氣」二句用此二典泛指文臣與武將之間的互相排斥、傾軋。其得意者驕橫一時,而自謂富貴千載。這節的「青虯(龍類,指駿馬)紫燕(駿馬名)坐春風」、「自言歌舞長千載」二句又與前兩部分中關於車馬、歌舞的描寫呼應。所以雖寫別一內容,而彼此關聯鉤鎖,並不游離。「自言」而又「自謂」,則諷意自足。以下趁勢轉折,如天驥下坡:「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指墓田)。」這四句不惟就「豪華將相」而言,實一舉掃空前兩部分提到的各類角色,恰如沈德潛所說:「長安大道,豪貴驕奢,狹邪艷冶,無所不有。自嬖寵而俠客,而金吾,而權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謂可永保富貴矣。然轉瞬滄桑,徒存墟墓。」(《唐詩別裁》)四句不但內容上與前面的長篇鋪敘形成對比,形式上也盡洗藻繪,語言轉為素樸了。因而詞采亦有濃淡對比,更突出了那掃空一切的悲劇效果。聞一多指出這種新的演變說,這里似有「勸百諷一」之嫌。而宮體詩中講諷刺,多麼生疏的一個消息!
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縱向對比的基礎上,再作橫向的對比,以窮愁著書的揚雄自況,與長安豪華人物對照作結,這里顯見左思「濟濟京城內」一詩影響。但左詩八句寫豪華者,八句寫揚雄。而此詩以六十四句篇幅寫豪華者,其內容之豐富,畫面之宏偉,細節之生動都遠非左詩可比;末了以四句寫揚雄,這里的對比在分量上似不稱而效果更為顯著。前面是長安市上,轟轟烈烈;而這里是終南山內,「寂寂寥寥」。前面是任情縱欲倚仗權勢,這里是清心寡慾、不慕榮利(「年年歲歲一床書」)。而前者聲名俱滅,後者卻以文名流芳百世(「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雖以四句對六十四句,自有「秤錘雖小壓千斤」之感。這個結尾不但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著對驕奢庸俗生活的批判,而且帶有不遇於時者的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寬解的意味。它是此詩歸趣所在。
七古中出現這樣洋洋灑灑的巨制,為初唐前所未見。而且更好在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它主要採用賦法,但並非平均使力、鋪陳始終;而是有重點、有細節的描寫,回環照應,詳略得宜;而結尾又頗具興義,耐人含詠。它一般以四句一換景或一轉意,詩韻更迭轉換,形成生龍活虎般騰踔的節奏。同時,在轉意換景處多用連珠格(如「……好取門簾帖雙燕。雙燕……」,「……纖纖初月上鴉黃。鴉黃……」),或前分後總的復沓層遞句式(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南陌北堂……」,「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專權意氣……」),使意換辭聯,形成一氣到底而又纏綿往復的旋律。這樣,就結束了陳隋「音響時乖,節奏未諧」的現象,「一變而精華瀏亮;抑揚起伏,悉諧宮商;開合轉換,咸中肯綮」(《詩藪》內編卷三);所以,胡應麟極口贊嘆道:「七言長體,極於此矣!」(同上)雖然,此詩詞彩的華艷富贍,猶有六朝余習,但大體上能服從新的內容需要;前幾部分鋪陳豪華故多麗句,結尾縱、橫對比則轉清詞,所以不傷於浮艷。在宮體余風尚熾的初唐詩壇,盧照鄰「放開粗豪而圓潤的嗓子」,唱出如此歌聲,壓倒那「四面細弱的蟲吟」,在七古發展史上確是可喜的新聲,而就此詩本身的藝術價值而論,也足使他被譽為「不廢江河萬古流」的。

㈥ 請問這是什麼傘

這個不是傘,是公園里的一個景觀建築,用於遮陽、避雨等。

看到圖片右側和下方都有站著人吧。這是效果圖。

㈦ 雨傘的面料分類

1、絛綸布:顏色較艷麗,把雨傘面料放在手上搓揉後,摺痕明顯,不容易還原。布料在搓動的時候,會感覺到有阻力,搓的時候會有沙沙的聲音。在滌綸上塗上一層銀膠,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銀膠傘,銀膠布防紫外線的功能是比較好的,但使用時間長後,折疊的地方銀膠容易脫離。

2、PG布:又叫碰擊布,高密碰擊布是一種新型布料。PG有以下特點:顏色呈啞光,暗色。布料手感像棉布一樣,阻光性較好,PG布成本比較高,但防紫外線功能、質量的穩定程度、色彩的檔次都比較理想,是比較好的雨傘布,一般PG布只用在高檔的雨傘中。

3、尼龍布:是雨傘面料中高檔的一個品種,這種雨布色澤艷麗,摸在手上的感覺有如絲綢,用手來回搓動,阻力很小。但這種布有一個弱點,受空氣濕度影響較大,傘布收縮較嚴重,有時甚至會影響到傘面的正常開合。所以在我們常用的雨傘面料中,不是特別多。

4、透明塑料:近些年開始流行的透明傘,其傘面是用POE或者PVC塑料為面料,有的還帶有各種圖案和顏色。

5、黑膠圖層面料:黑膠圖層面料相比其他雨傘面料超強防紫外線,市面上的遮陽傘因黑膠塗層工藝或面料質量不同,其真實防紫外線性能也是不同的。

(7)遮陽避雨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

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就是最早的雨傘。魯班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