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甲午戰爭前,日本人發現中國戰艦上的大炮被用來晾衣服是真的嗎
炮管曬衣服這種說法有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人當時為了貶低北洋艦隊社稷的。
甲板晾曬衣服是19世紀海軍的慣例,因為當時沒有衣服烘乾設備,而在艦內晾,潮濕的水汽會引起艦內設備銹蝕,所以當時全世界海軍的做法都是吧衣服放在甲板圍欄或者旗繩上晾曬。
而當戰艦在海上航行時,士兵衣物漂洗是被規定只有固定時間集中漂洗晾曬的,因為淡水有限,如果想洗就洗會造成淡水浪費。
所以零星晾曬只會出現在艦艇靠港後,從常理上,一般洗完零星衣物晾曬會選擇甲板圍欄,因為炮管再矮也有一米多高,掛上去肯定比圍欄困難得多。
日本人說北洋水兵大炮晾衣服最早是出自作家田漢的《整建月刊》,而他解釋的該說法的日本出處是小笠原長生著作《聖將東鄉全傳》。
這小笠原卻是個在退役後幾乎以為東鄉寫贊美詩為業的作家,在1950年再版他1939 年出版的《聖將東鄉全傳》第74頁中,小笠原長生介紹完北洋艦隊1891年訪日的大致情況後,以附記的形式,記載已經是元帥的東鄉平八郎曾對小笠原長生說:「『平遠』因為故障而入港修理,我在岸邊看到一門炮上曬著衣物,很不整潔……。」
但是事實是平遠艦根本就未曾參加1891年的訪日活動,當時北洋訪日的時候平遠甚至連火炮都還沒有安裝完成。
這傢伙後來也心虛,對編造的這則「東鄉對我說……」故事並不放心,《聖將東鄉全傳》譯出英文版時,刪除了「平遠」火炮曬衣的故事。
『貳』 甲午戰爭中,中國軍隊在大炮上晾衣服,是真的嗎
炮管曬衣服這種說法有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人當時為了貶低北洋艦隊設計的。
甲板晾曬衣服是19世紀海軍的慣例,因為當時沒有衣服烘乾設備,而在艦內晾,潮濕的水汽會引起艦內設備銹蝕,所以當時全世界海軍的做法都是吧衣服放在甲板圍欄或者旗繩上晾曬。
而當戰艦在海上航行時,士兵衣物漂洗是被規定只有固定時間集中漂洗晾曬的,因為淡水有限,如果想洗就洗會造成淡水浪費。
所以零星晾曬只會出現在艦艇靠港後,從常理上,一般洗完零星衣物晾曬會選擇甲板圍欄,因為炮管再矮也有一米多高,掛上去肯定比圍欄困難得多。
望採納,謝謝?
『叄』 中日甲午戰爭圖片,急求!!!
網上有很多
『肆』 需要有關甲午戰爭的一些真實的照片
http://news.deafstar.net/html/200603/49199.html
這個網站上有圖片,打開可能有點慢
『伍』 在歷史上,都有哪些流傳百年的甲午戰爭謠言
清光緒二十年(1894),中國和近鄰日本爆發了著名的中日甲午戰爭,而在這場戰爭以日本勝利告終後,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且徹底引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只不過,作為我國近代史上的巨大恥辱,至今人們依然對甲午戰爭中的一些事情存在爭議,且流傳著不少背離事實的謠言。那麼,百年來國人一直弄錯的地方有哪些呢?
最後一個謠言,便是北洋水師實力遠勝於日本海軍。
清光緒十四年(1888),北洋海軍正式成軍,而當時的《美國海軍年鑒》根據噸位、裝備等實力因素,將擁有定遠、致遠這兩艘七千噸級別鐵甲艦的北洋海軍實力評定為了世界第九、亞洲第一。根據這一事件,許多人都表示坐擁亞洲第一頭銜的北洋水師實力遠勝於發展更晚的日本海軍。
『陸』 有哪些關於北洋水師,甲午戰爭的冷知識
在大東溝海戰中,日本人充分使用了夏來火葯,事實並非如此。在大規模使用鋼面裝甲後,人們發現,用黑火葯製成的穿甲彈對此無能為力,它在10次中爆炸了9次。防護甲板(穹頂裝甲)也是如此,它要麼在穿透過程中撕裂射彈,要麼在早期爆炸。
『柒』 被冤枉百年的北洋水師,官兵真的在炮管上晾衣服嗎
在中國的清朝歷史中,存在著很多的外來入侵者引發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大概還是甲午戰爭最讓人揪心,一來,對方是當年混得還不如我們的日本,而來,這場戰爭徹底宣布,大清的洋務運動失敗了,這一下就讓大清陷入到了迷茫之中。很多人都說甲午戰爭的失利是因為官員的腐敗,北洋海軍的散漫和洋務運動的偷懶導致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對,有很多一直都是歷史謠言,這些就很有必要為北洋水師正名了。
另一方面,清朝當時生產的是生鐵開花彈,進口的是因為價格貴,全部放在了實戰中,而國產的則留在平時訓練使用的多,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炮彈,而人們舉得有問題的是國產的,用於訓練而已。
『捌』 甲午戰爭北洋海軍陸戰隊穿什麼衣服
北洋海軍各艦上都有海軍陸戰隊,衣服是大紅色,帽子是米白色,配備步槍和冷兵器。在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海戰中,就曾經企圖靠海軍陸戰隊進行跳幫作戰,即抵近後跳上敵艦,但是最終未能實現。1895年威海衛保衛戰時,威海陸地淪陷,定遠等艦上的海軍陸戰隊隊員三百餘人劃舢板登陸,企圖奪取日軍佔領的炮台,終因寡不敵眾,血灑海灘,全部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