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南京大屠殺宮頸簡單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南京大屠殺宮頸簡單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5 03:20:37

A. 請你簡單描述一下918事變和南京大屠殺

1、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

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2、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1)南京大屠殺宮頸簡單的圖片擴展閱讀:

1、九一八事變的影響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

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2、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每日新聞》)報道兩名日本軍官的「殺人競賽」。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佔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

他們從句容殺到湯山,向井敏明殺了89人,野田毅殺了78人,因皆未滿100,「競賽」繼續進行。12月10日中午,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軍刀已砍缺了口。

野田謂殺了105人,向井謂殺了106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100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重新比賽誰殺滿150名中國人。

這些暴行都一直在報紙上圖文並茂連載,被稱為「皇軍的英雄」。日本投降後,這兩個戰犯終以在作戰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中人員「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的罪名在南京執行槍決。

B.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南京大虐殺)是1937年12月至1938年日本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從1946年6月起 ,至9月底全部完成,計有確實人證案件2784件,根據調查結果製成被害人傷亡統計表、侵華日軍罪行各類統計表、可出庭作證被害人住址姓名表,撰寫了南京大屠殺慘案述要,分別供遠東法庭和南京國防部軍事法庭,作為審訊日本戰犯之證據。

從調查罪行種類來看,其中槍殺1159件,用刺刀刺殺667件,集體屠殺315件,拉夫285件,燒殺136件,打死69件,先刑後殺33件,先奸後殺19件,炸死19件,強奸16件等。

從受害者性別來看, 男性死傷及生死不明者計2292件,女性死傷及生死不明者計478件,性別不明者計14件。在個案調查方面,該委員會提供了較為典型的10名受害者的案例,除庄少德案同南京大屠殺沒有關聯外,其他9人如柏鴻恩、李秀英、殷有餘等均為大屠殺受害者。

C. 簡單介紹下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准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D. 南京大屠殺的資料,簡短的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4)南京大屠殺宮頸簡單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整理檔案時發現: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國民政府即公開進行了強烈譴責,並於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間分別派人赴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及日本東京,全方位開展了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行動。

其中,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員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是二次大戰中絕無僅有的在敵國首都宣傳的範例。

1938年3月,秘密組織、派遣四位國際友人赴日本東京等地,用各種宣傳形式,向在東京的各國有關人士與日本有關人士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真相。

按照國際宣傳處的策劃與安排,三名日籍基督徒分別攜帶由英、美等外籍僑民與記者所撰寫的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新聞報道、文章、信件、日記等材料,以及多套日軍自行拍攝的記錄其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照片。

1938年6月中旬,國際宣傳處的翻譯工作完成,中文譯本定名為《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國際宣傳處特地邀請擔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的著名文化人士郭沫若為中譯本作序。

為了向全世界有效地揭露日軍侵華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殺暴行,「國際問題研究委員會」組織著名的專家徐淑希先後編寫出三本揭露日軍侵華暴行的英文論著:《日本人的戰爭行為》、《日本人戰爭行為要論》與《南京安全區檔案》。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E. 我想找南京大屠殺圖片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整理檔案時發現: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國民政府即公開進行了強烈譴責,並於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間分別派人赴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及日本東京,全方位開展了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行動。其中,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員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是二次大戰中絕無僅有的在敵國首都宣傳的範例。這不僅僅是將一段被埋沒的歷史事實披露於世,而且有力駁斥了日本右翼勢力所叫囂的「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編出來的謊言,」「當時從未聽說過中國政府有關日軍南京暴行的說法」等謬論。 據該館副研究員、民國檔案雜志副主編郭必強介紹,他們在整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檔案卷宗時發現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國際宣傳處處長董顯光1938年4月致蔣介石的一封密呈,密呈中稱:「國際宣傳處」曾派外人四人赴日,將國際宣傳處囑其秘密攜去之英日文宣傳品廣為遞送。此中有甚多外人敘述日軍暴行之文件,更攜有外人在南京所攝日軍暴行影片四百尺,曾密約東京各使館人員及開明之日本士紳作數次演映等等。 郭必強說,之後又發現了一份《三名外國友人日本之行報告》的英文檔案,雖然與《董顯光致蔣介石密呈》不是同一案卷,但兩相對照,內容竟相謀合。通過這個案卷,了解到,「國際宣傳處」因為工作需要,一般派外籍人士開展工作,這次秘密赴日宣傳工作的就是4位外國人,其中有3位是日本人,由於當時仍在日軍大屠殺期間,同時這又是一次秘密行動,所以他們都沒有留下姓名、身份、甚至性別。另外一位外國人,我們在費奇的日記中找到了答案。費奇(A.Fitch)1883年生於中國蘇州。南京淪陷前後,在基督教南京青年會工作,受命擔任南京安全區總幹事。他在1月18日的日記中寫到:他將約翰·馬吉攝制的日軍南京暴行的影片送到上海柯達公司沖冼,趕制了四套拷貝,然後在上海美國社區的教堂中放映。「調查委員會(英國)的莫瑞爾.萊斯特(小姐)碰巧看到了一場放映,她認為如果日本一些基督教和政治領導人能看到這些膠卷,他們將會著手停止敵對……幾個星期後,她報告說她已經給東京的一小組基督徒領袖放映。」從時間上看,萊斯特小姐的義舉與3位日本友人赴日是一致的,應為同一行動。 郭必強認為,這兩宗案卷的發現表明,中國政府當時派員赴日本東京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不僅是一次在敵對國首都揭露真相的行動,還是一次受害國政府和人民對日軍暴行的一次近距離的最直接的抗議和呼籲。

F. 日軍在南京進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滅中國軍隊的主力,從而迫使中國國民黨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軍在淞滬戰場苦戰三個月,受到了慘重的損失,日本決策層在是否直接進攻南京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因為顧慮蘇聯在北方的軍事威脅,日軍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等人主張「不擴大」戰事。因此,11月7日東京將上海派遣軍與第10軍臨時編組為華中方面軍的時候,將方面軍的作戰區域限制在蘇州、嘉興一線(即「制令線」)以東。

而日軍戰地指揮官卻強烈要求進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軍無視參謀本部的命令,決定趁中國軍隊潰退「獨斷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擊」;22日,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動參謀本部放棄「不擴大」方針,稱「為了使事變迅速解決,乘現在敵人的劣勢,必須攻佔南京」。

11月下旬,日軍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全面越過「制令線」,分別沿著太湖的南、北兩側開始向常州、湖州進攻。鑒於前線進展迅速的既成事實,24日東京大本營廢除了「制令線」,並在12月1日下達了攻佔南京的正式命令。

進攻南京的作戰開始後不久,瘋狂前進的作戰部隊就把輜重部隊拋在身後,由於日軍原本沒有深入內陸作戰的後勤准備,部隊立即面臨著糧食供給中斷的嚴重問題,日本軍司令部於是下達了實際是要部隊搶劫的「就地徵收」命令。

日軍在搶劫中通常伴隨著姦淫婦女的暴行,為了掩蓋自己搶劫和強奸的罪惡,日軍除了殺死受害人,經常放火燒毀整個村莊。

(6)南京大屠殺宮頸簡單的圖片擴展閱讀

1937年12月12日,就在南京淪陷前一天,日軍飛機炸沉了停泊在南京城外長江上的美國「帕奈號」炮艦。

後人把這起事件稱作「發生在長江上的珍珠港事件」——假若真的如此,歷史將會改寫,南京大屠殺慘案或許能夠避免。但歷史無情:珍珠港事件與接踵而來的美國對日宣戰,是4年後的事情了。

日本人是用偷襲手法炸沉「帕奈號」的。在事先沒有發出任何警告的情況下,日軍飛機俯沖而來,實施轟炸,「帕奈號」3人死亡,48人受傷。當時,三面大型美國國旗明顯地懸掛在船上,而且天氣晴好,能見度高。

當時正好有一位名叫艾利的攝影師在「帕奈號」上,他用4500尺膠卷拍攝了事件的全過程:飛機逼近時的鏡頭,在飛機呼嘯於頭頂時閃避開以策安全,後又沖出去紀錄飛機攻擊造成的破壞。1938年1月版的美國《生活》(Life)雜志,刊登了關於「帕奈號」被襲擊的專題報道,在美國民眾中引起了強烈震動。

「帕奈號」是一艘小炮艇,在南京即將淪陷之際,來護送城內的美國僑民。當時的新聞說:船上的美國人不知道為什麼會遭到無端攻擊。有人推測,日本當時已經與美國宣戰。

事實證明,這完全是日本的蓄意攻擊。《日本帝國衰亡史》一書寫道: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海軍從上海發來的一封報告,該報告說,對帕奈號的攻擊是肆無忌憚的。更重要的是,海軍情報部門截收到並破譯了一份給日本聯合艦隊的密電,表明這次攻擊是由日本航空母艦加賀號上的一名軍官事先策劃的。」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麼?這是日本人的一貫伎倆:冒險,試探。用火力偵察的手段,試探美國的遠東政策,試探美國對日本擴大侵華戰爭的反應。襲擊結束,日本政府馬上表態:絕非蓄意而為,日方承擔事故責任,並迅速向美國政府簽發了220萬美元的補償費用。

美國人怎麼應對?羅斯福很憤怒,美國政府內部要求對日開戰、制裁日本的呼聲一度也很激烈。「帕奈號」事件前一周,日軍還襲擊了英國炮艦「瓢蟲號」。羅斯福召見了英國駐美大使,建議兩國聯合對日本進行海上封鎖,切斷日本的原料供應,但後者沒同意,說這可能導致戰爭。

羅斯福要求採取經濟手段制裁日本的強硬主張,也最終被否定,美國政府認為:採取經濟手段制裁日本,仍具有冒險性,且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當時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成為美國在遠東的最大貿易夥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它所使用的廢鋼鐵、石油、精煉汽油等戰爭物資幾乎全部從美國進口,雙方貿易關系十分密切。這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為了中國,與日本開戰是非常不值得的。

這一年的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華盛頓正式接受了日本「真誠」的道歉,日本摸准了英、美的底牌。此事完結。

此時,南京已成人間地獄,恐怖的屠殺已持續兩周。屠殺仍將持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大屠殺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南京大屠殺,為什麼會發生?

G. 南京大屠殺每隔12秒就有1人遇難,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祭奠是在南京大屠殺死去的30多萬中國人民,警鍾響起許多人民停下腳步,為他們默哀,這是一個沉痛且令人悲傷的故事,我們對在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人民有惋惜,對實施暴行的日本皇軍表示憤怒。那場悲慘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不可忘記的傷痛,是用血換來的。

我們現在正處於和平年代,我們不能替死去的人們和他們的親人原諒日本人在南京這片土地上的惡行,但是我們期待和平能夠長長久久,勿忘國恥,緬懷先烈!

H. 誰讓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殺

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讓全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殺。

1968年3月28日,張純如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醫院,祖籍江蘇淮安,父母為她取名「純如」,在中文裡,這兩個字是純潔、天真的意思。

1991年,張純如選擇成為一名傳播新聞的自由撰稿人,並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她的職業讓她有機會接觸到更高的平台,也終於有機會開始「解封」有關當年的真相。1994年,她參觀了一個南京大屠殺主題圖片展。一張張慘絕人寰的血腥照片,赤裸裸地出現在張純如眼前,更刺痛的她的中國心。

身為一名中國人,她想以作家的身份,為祖國做些什麼。帶著極強的愛國使命感,張純如決定探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將其寫成一本書,讓後人了解那段真相。

1997年,張純如完成《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這一書籍。在書中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罄竹難書的罪行,最真實地還原了當年南京屠殺的真相。用豐富准確的歷史資料,讓日本軍國主義無話可說。此書立刻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有國外學者評價,這是60年以來首次讓世界各國知道這場罪惡的存在,在此之前無人敢去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作品。張純如用這本書徹底在西方國際社會面前,撕開了日本的偽善面具。

書籍的創作完成了,張純如並未停下腳步,而是繼續為中國30萬冤魂發聲。為了讓更多人受到南京大屠殺的警醒,張純如帶著作品去世界各地進行演講。為死者發聲,為生者吶喊。

在演講時,張純如頂著巨大的壓力,勇敢說出真相。她相信真相是不可銷毀的,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牢記那段歷史,讓悲劇永遠不再發生。

張純如坦然站在陽光下直面黑暗,黑暗卻牢牢盯上了她。日本右翼分子躲在暗處對張純如進行一系列的恐嚇和威脅,她因此患上了抑鬱症,經常突然發脾氣,或者懷疑有人在窺視她、跟蹤她。

張純如的家人將她送到醫院,病情始終不見好轉,這樣的狀態一直折磨著她。直到2004年11月9日,36歲的張純如選擇在車內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替我們揭露黑暗的人,不幸跌入了黑暗。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65人

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群體而言,如果「12·13」標志著被黑暗吞噬,那麼「8·15」則意味著光明重來。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數量定格在「65」。

2021年以來,已有7位倖存者離世,分別是楊翠英老人、蔡麗華老人、李如富老人、陳文英老人、戚振安老人、金同和老人、馬繼武老人。倖存者們承載了民族苦難的記憶,在他們的口述實錄面前,任何企圖歪曲歷史的言論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他們以個體生命歷程傳達出比宏觀敘事的歷史事實更加震撼的感受,真正喚醒人們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認同。

I. 南京大屠殺 高分懸賞

要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