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舞蹈基本功動作有哪些
1、壓腿
這是舞蹈培訓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3-4拍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5-8拍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4、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
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5、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9、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
10、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② 幼兒舞蹈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幼兒舞蹈的基本功有橫叉、豎叉、青蛙胯、跪下腰抓腳、搬後腿、搬旁腿、搬前腿、地面壓後胯、地面壓旁腿、反弓撐腰、勾腳、跪下腰、耗豎叉、後卷腰、伸坐、豎叉抓後腿、推胸腰、胸倒立、站下腰、坐立搬旁腿、坐立搬前腿。
幼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以及高貴的氣質,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
同時,學習幼兒舞蹈還能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舞蹈基本功的要素:
1、基本功第一要素:站。
「站」不好,不要談其他基本功和動作,所以站為第一要素!
2、基本功第二要素:立。
立是站的延伸,在立的過程中在保留站的所有要領同時,還需穩定身體的重心。立得好則姿態准、腳下穩、旋轉穩、舞步輕。
3、基本功第三要素:直。
「直」主要指腿直、後背直這兩大塊,腿直又包含腳背、膝蓋兩個大關節的直。「直」練得好,線條漂亮,挺而不僵。
③ 兒童舞蹈基本功動作16個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沒有縫隙。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撒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四、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五、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④ 學舞蹈最基本動作是什麼
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1-2拍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3-4拍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5-8拍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要求。
4、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5、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6、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的給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7、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8、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學習舞蹈要怎麼訓練
1、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
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
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2、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即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扶把動作是藉助把桿進行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
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須柔韌地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後下腰、單腿前後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
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綳提。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綳、直」來完成。
3、技巧訓練
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包括「轉、翻、跳」等特技。無論從數量、質量、速度及姿態等方面都要「精」。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訓練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4、舞姿訓練
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腳的基本形態姿態,基本位置,部法的訓練,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學習舞蹈有什麼好處
1、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參加有計劃、有系統的舞蹈訓練,可以增強體質,增強身體體抗力,減少得病的機會。在舞蹈練習的過程中,呼吸、心跳、骨骼、循環系統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加快機能的發育和新陳代謝,使身體健康持續的生長發育。
2、啟迪智慧,激發潛力
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等智力因素的培養有多種渠道,舞蹈訓練無疑是其中極為有效的一種,舞蹈中的步態、手勢、動作比日常生活中葯誇張變形一些,在舞蹈表演時既不會脫離基本動作又可以選擇不同的形體表現方式,能積極、主動、自信地融入到音樂和動作中去。
3、陶冶情操,養成性格
情感、審美、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在旋律優美、動作規范的兒童舞蹈訓練中,可以在活躍、輕快的氛圍下,用身心去感受音樂的形象,吸收音樂和舞蹈形象中蘊含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潛移默化地陶冶的情操,培育良好的審美能力。在舞蹈基本功的訓練中,能培養正確的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⑤ 舞蹈的所有基本動作有什麼
彎曲;靠合、延伸;滑行;腳在地面畫圓;打擊;溶解、溶化;空中畫圈;上升;抽起、拔起;手的運行;腳與身體的方向。
一、Plie(彎曲)Plie是一個股關節向外轉開、身體重心下沉的活動,不可停在蹲的姿勢,下沉 時,背部同時相對拉長並提氣,Plie是踝關節、股關節和膝關節的暖身動作以及 為一切跳躍作準備的動作。
注意事項執行Plie動作時腳背必須垂直向上,不可前傾或後倒。
1、Demi Plie(一半、彎曲)舞蹈動作膝蓋往腳尖的方向盡可能的彎曲,直到腳跟不離地為止,腳掌要很確實的在地板上。一個好的Demi Plie應有一種彈性、伸縮自如的動作質地。沒有好的Demi Plie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芭蕾舞者。
2、Grand Plie(大、深、彎曲)舞蹈動作膝蓋完全彎曲到大腿接近水平線的位置,身體保持在正上方,第一、第四、第五這幾個位置的Grand Plie腳跟會被動且自然上升而離地,第二位置Grand Plie的腳跟不提起且平踩在地面。
Grand Plie的目的在於增加和延伸踝關節、膝關節及股關節的柔軟度和張力。
二、Battement Ten(靠合、延伸)活動腳和支撐腳有靠合的動作,我們大都會加上Battement,分為Grand Battement(大靠合)和Petit Battement(小靠合)。Ten是延伸、拉長、伸張的 意思。
舞蹈動作將活動腳在地板上滑行,往外到一個延伸、拉長的腳尖點地位置,可以 向前、旁、後,腳尖不可離地,再用同樣的方法擦地板回到本來的位 置,可以是從第一、第五位置出發。
1、Battement Ten Releve(上升)或稱Battement Ten Double(復數)舞蹈動作活動腳作Battement Ten往外延伸到點地的位置,再重新提起腳跟變成Battement Ten點地的位置,然後再回到原來的第一或第五位置。
2、Battement Ten With Demi Plie舞蹈動作執行Battement Ten回來的同時作一個Demi Plie。
三、Battement Ten Degage(義大利學校說法)Battement Ten Jete(法國學校說法)Battement Ten Glissade(俄國學校說法)這三種說法基本上是同一個動作,但是要仔細區分的話,區別如下:
1、Battement Ten Degage(解脫、離開)舞蹈動作活動腳往外延伸至離開地面幾英吋的地方。
2、Battement Ten Jete(投、擲)舞蹈動作同樣的執行動作,但活動腳離地較高,約45度的地方。
3、Battement Ten Glissade(滑行)舞蹈動作同樣的執行動作,活動腳只是離開地板一點點的地方。
大體上這三種說法是同一個動作,都是活動腳擦地經過Battement Ten而離地,動作質地於出去的時候需要快速、敏捷,推地板很快的到達外面並延伸,回來時用力壓地板。
四、Rond De Jambe A Terre(腳在地面畫圓)這個動作應該注意的地方是活動腳往外延伸的畫圈必須盡可能的大,支撐腳和股盤必須固定,不可以因為活動腳往外畫圈而使固定的一邊晃動,尤其是股盤不可前傾或後仰。
1、Grand 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hor舞蹈動作活動腳執行Battement Ten往前,經過旁邊再繞到後面,然後回到第一 位置。
2、Grand 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dan舞蹈動作活動腳執行Battement Ten往後,經過旁邊再繞到前面,然後回到第一 位置。
3、Demi 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hor舞蹈動作活動腳執行Battement Ten往前,繞到旁邊,然後回到第一位置。
4、Demi 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dan舞蹈動作活動腳執行Battement Ten往後,繞到旁邊,然後回到第一位置。
五、Battement Frappe(打擊)舞蹈動作活動腳從Sur Le Cou De Pied(靠在腳脖子上)的位置使腳背有力、快速地往外打並延伸出去(向前、向旁或向後),可以到達地面或空中,此項動作是用來訓練腳背往外推的力氣。
六、Battement Fon(溶解、溶化)此項動作的目的在促進支撐腿和活動腿同時工作的協調性,因為也是屬於彎動作,為了教學的方便,兩腿的彎曲稱為Plie,單腳的彎曲稱為Fon。
七、Rond De Jambe En Lair(空中畫圓)舞蹈動作動作的執行與Rond De Jambe A Terre相同,但是活動腿在空中執行動作。然後兩腿同時伸直,活動腿向外延伸並遠離軀干到達地面或空中。
八、Battement Releve Lent(上升、慢慢的)舞蹈動作活動腳執行Battement Ten(往前、旁、後)慢慢地離開地面。
九、Battement Retire(抽起、拔起)舞蹈動作活動腳腳尖沿著支撐腿往上拔起到達支撐腿膝蓋的前、或旁、或後。
十、Port De Bras(手的運行)舞蹈動作舉凡手的運行皆稱為Port De Bras。手的位置因為學校和派別的不同而有各種的主張,以俄國派為例有一個預備位置和三個基本位置:
1、預備位置兩肩自然下垂,手在身體下方(離開身體約一個拳頭距離)成橢圓形。
2、第一位置手保持橢圓形上升至肚臍的高度,手心向自己。
3、第二位置兩手打開到身體的兩旁(也是延長的橢圓形狀),好象抱一棵大樹一般,手臂不高於肩膀且手心向前,手掌不高於胳臂。
4、第三位置兩手往上提到頭頂的斜前方,檢查正確位置可以在眼睛平視時動一動手指,以餘光可見後三指為標准。
十一、腳與身體組成的方向(以Battement Ten為例)
1、Devant(在前面)形容活動腳已經在前面。
2、En Avant(往前面)形容活動腳正在往前移動。Battement Ten En Avant時 活動腳腳跟主動往前,回來時改為腳尖主動往後,這樣的作法才能夠執行一個外開的要求。
3、Derriere(在後面)形容活動腳已經在後面。
4、En Arriere(往後面)形容活動腳正在往後移動。Battement Ten En Arriere時活動腳腳尖主動往後,回來時改為腳跟主動往前。
5、A Le Seconde(在旁邊或在第二位置)形容活動腳已經在旁邊或稱在第二位置。
6、De Cote(往旁邊或往第二位置)形容活動腳正在往旁邊或稱往第二位置,活動腳在執行動作時腳跟必須往前推。
7、En Croix(成十字狀)它是一種交叉的形式,活動腳作往前往旁往後或再往旁(反之亦然),這樣的連續動作進行方式稱為En Croix。
(5)兒童簡單舞蹈肢體動作圖片擴展閱讀:
一、舞蹈語言是由舞蹈動作、舞蹈組合、舞蹈語匯所組成的,不過它們還必須具備下列某一種的前提因素:
1、具有一定的傳情達意的表達功能;
2、具有表現某種抽象精神內容的象徵功能;
3、具有以此物幽彼物和寄託隱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功能。
二、舞蹈語言是舞蹈創作的主要表現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繪人物行動的環境和特寫的氛圍等,都離不開舞蹈語言的各種藝術表現功能。也可以說,舞蹈作品就是用舞蹈語言為主體建造起來的審美實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舞蹈動作
⑥ 幼兒舞蹈的基本功有哪些
地功:勾綳腳、地面上的壓腿、壓垮、踢腿、下腰、橫豎叉。把上練習:站姿、一位擦地、蹲、畫圈、五位擦地。中間練習:手位、腳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毯子功:前軟翻、後軟翻。
⑦ 兒童舞蹈基本動作16個
如果是為了塑身塑形,可以讓孩子參加訓練。如果是為了走專業藝術道路,那麼,舞蹈是非常苦的,常常早早起來練功,晚上加課。疲憊不堪,無法從事其它學習工作。
⑧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一、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二、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即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扶把動作是藉助把桿進行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須柔韌地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後下腰、單腿前後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綳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綳、直」來完成。
開:指髖關節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到膝關節再到腕關節、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練習。
綳:指腳背有力地綳提。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訓練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
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求直,使腿更修長優美,增強了身體的表現力。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後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奏鮮明,使學生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
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採用一些歡快跳躍節奏鮮明的音樂可以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三、技巧訓練
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包括「轉、翻、跳」等特技。無論從數量、質量、速度及姿態等方面都要「精」。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
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訓練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1、轉即旋轉,以身體垂直於地面的軸心,給予恰當的動力,沿著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轉運動。旋轉一般有原地自轉,移動轉和空中轉。
2、翻即翻身。以身體的中心線為軸心,翻轉三百六十度。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腰翻身、點翻跟串翻項目進行訓練。
3、跳就是跳躍,即在空中形成一中優美的造型姿態。
四、舞姿訓練
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腳的基本形態姿態,基本位置,部法的訓練,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4、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五位腳,單手扶把小踢腿組合
5)、五位腳,單手扶把移重心組合
6)、(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5、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
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9、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1。
10、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⑨ 兒童舞蹈的基本動作大概有哪些
舞蹈基本都是要訓練腰部,腿部,身體各個部位的柔軟度。
則形體是腿部,腰部。尋求到位。練習基本是劈叉,(腿部)。
啦啦操講究的也同樣,舞蹈和健美操都講究的一樣。啦啦操講究的是動作快。練習基本是腳部,腰部。
拉丁舞主要是手部,腳部。動作要快,利落,練習基本便是手部。
拓展資料:
兒童舞蹈
由兒童表演或表現兒童生活的舞蹈。0576街舞俱樂部是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綜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特點是邊歌邊舞,形象直觀,易於被兒童理解和接受。兒童舞蹈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感、審美、注意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明顯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作用
1、形體優美:隨著Urbandance.Cn編舞網的傳播,正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時期的孩子,經過舞蹈訓練
(如挺胸、抬頭、收腹)能使他們站得直,形體優美,且能糾正駝背、端肩等形體問題。
2、動作協調: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過音樂與舞蹈動作的和諧達成動作協調性的訓練,並且使孩子更有節奏感。
3、肢體靈活性、柔韌性:由於經常練習壓腳,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韌性,動作靈活性好。
4、鍛煉毅力:從基本功開始訓練能培養他們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練堅強意志。
5、提高身體素質:舞蹈需要一定的體力消耗,剪除練習後能促進孩子食慾、增強消化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機會。
6、提高合作能力和集體榮益感:舞蹈有獨舞,雙人舞,集體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訓練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紀律,培養了協作的觀念。
7、培養審美情感:舞蹈是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表現內心世界,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的熏陶,使孩子們熱愛生活,並能欣賞美、體驗美。
8、培養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養孩子當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們不怯場,表現力強,增強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質。
9、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舞蹈是通過形體、動作、眼神來表現的,在跳舞的過程中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尤其是自編自演的作品,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