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不知道的歷史:弓箭是怎樣來的諸葛連弩又是什麼
諸葛亮是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發明家。不管是八陣圖、連弩,甚至木牛流馬,據傳都是諸葛的發明。
今天我們來討論下"弩弓"。
弩,就是十字弓,也是手槍的前身。而連弩就是機關槍。連弩的記錄相對簡單:"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連弩到底是什麼,有多厲害?讓我們先看看春秋時代的弩。
作軸轉車,車上定十二石弩弓,以鐵鉤繩連,車行軸轉,引弩弓持滿弦。牙上弩為七衢,中衢大箭一,鏃刃長七寸,廣五寸,箭簳長三尺,圍五寸,以鐵葉為羽。左右各三箭,次小於中箭。其牙一發,諸箭齊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隕,樓櫓亦顛墜。謂之"車弩"。唐尺略長,七寸的箭頭跟諸葛連弩,大概差距不到一公分,妙的是,這箭連箭羽都是鐵葉。
軸轉車是什麼我不敢說,但你不覺得聽起來就跟木牛流馬那個獨輪車有87%像?也就是說,李靖跟諸葛亮的發明是非常接近的。
Ⅱ 中國古代的連弩是什麼原理,怎麼實現連發
1,連弩的原理和發射過程:發射連弩比發射普通弩簡單得多。首先將杠桿向前推,箭倉和與之一體的箭槽也隨之往前,箭槽後緣缺刻向上抬升並自動勾住弩弦。正常情況下弩弦橫在箭槽中央起到阻擋箭倉內弩箭落入箭槽的作用,但當弩弦被勾到箭槽後方後,一支箭在重力的作用下就會自動落入箭槽。要完成發射動作只需將杠桿扳回,在這過程中箭槽與箭倉就會向後運動並將弩弦也往後拉,弩干彎曲蓄能。拉到盡頭的同時箭槽後緣也會開始下坐,箭槽缺刻下方頂鈕露出下方的部分與弩臂接觸並被頂起,隨之將弩弦頂出缺刻,弩弦前行將箭槽中的弩箭彈出。這頂鈕由硬木製成,一頭稍大以防止脫出。第一支箭發射出去以後弩弦又擋住了第二支箭的下落,開始了新的一輪循環直到箭倉內的弩箭全部發射完畢。
2,由來:又稱「諸葛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可連續發射弩箭。但由於連弩用箭沒有箭羽,使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且木製箭桿的製作要求精度高,人工製作難度大,不易大量製造使用。明朝以後,由於火器迅速發展,弩便不再受重視。
Ⅲ 蜀漢有哪些特殊的弩具和特殊的部隊,他們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在古代冷兵器中,弓弩幾乎可以說是威力最大的武器,殺傷了無數士兵,在古代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畢竟是遠程兵器,有先發的優勢。在三國時期,蜀漢僅僅佔有益州一州,對南中地區的控制也不算太牢固。人口資源遠遠落後於曹魏和東吳。沒有人口就沒有兵源,沒有兵源導致蜀漢軍力弱小。蜀漢滅亡時舉國之力只有十萬左右士兵,而曹魏僅西線投入作戰的兵力就超過十八萬,兩個國家的實力差距可見一斑。
直到蜀漢滅亡之際,弓弩仍然有利用於戰爭中的記載。蜀漢被鍾會、鄧艾滅亡;鍾會和鄧艾又陷入內訌雙雙斗死;東吳率軍逼近永安,宣稱支援蜀漢復國,實際為了攻克永安打通入川通道。故蜀漢永安都督羅憲已經向西晉投降,固守永安,用弓弩"臨江拒射",不過還是不能阻止東吳軍隊的攻勢。
這個也是很簡單的道理,第一羅憲手中只有兩千人,大部分軍隊被上一任永安都督,右大將軍閻宇調集到前線抵抗鍾會、鄧艾;第二永安在東吳和蜀漢交界處,雙方長期沒有戰事,士兵的戰斗素養和武器的儲備可能都有不足,不能單純地歸咎於蜀漢弓弩威力不足的原因了。
Ⅳ 諸葛連弩是什麼樣子
諸葛連弩: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來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復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參大量生產後失傳
Ⅳ 春秋戰國時期連弩就已經出現了,為何後面的朝代卻幾乎很少見使用呢
如果要問,春秋時期最厲害的武器,那麼很多人就會想到弓弩。秦國銳劍,秦之勁弩,在那個時代都是天下無敵的存在。秦國勁弩在戰國百餘年的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勁弩的威力讓列國士兵聞風喪膽。秦國勁弩對戰國時期來說,都是無法復制和仿造的,因為它的製作工藝近乎苛刻,細致到甚至能細微到箭桿的裂紋。
另外,在製造成本來說,弓弩的製造成本十分昂貴,一個合格的弓弩從弓弦到扳機的製作,在當時的生產力來說,可能與需要數十天的時間。而對於弓箭,它的製造成本十分低廉,士兵的弓弩僅需一個簡單木質弓身和弓弦即可。因此,就製造成本而言,往往選取製造成本更為低廉的弓箭。
Ⅵ 我想看一下清楚的諸葛連弩結構圖
看看吧,給分吧,盡力了哈,希望你滿意
Ⅶ 諸葛亮的發明有哪些呢
一:失傳的連弩
這個其實對熟悉三國的人來說,是最不陌生的武器了。根據《三國演義》當中的描述,連弩最創新的一點就在於,它能讓一個人發揮出十個人的效果。我們都知道,在古代,訓練一個弓箭手可以說,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金錢,而弩箭雖然簡單上手,但是材料和金錢也是個大問題。而連弩就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少數軍隊,就能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但是諸葛亮認為這樣未免太過於血腥,他本身就不打算犧牲士兵的性命,於是不久後,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士兵將麵粉和肉混在一起,然後做成人腦袋的樣子,煮熟之後,作為祭品放在祭壇上。第二天,路上風平浪靜,再也沒有東西能阻攔大軍回朝。而這個祭品,在流傳開來後,被稱為饅頭。而在南方一些地區,完全由麵粉做的,被稱為饅頭。直到現在,饅頭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我們也受惠至今。
Ⅷ 諸葛亮發明了哪些東西
一、木牛流馬
諸葛亮從漢中北伐曹魏,由於征途崎嶇,軍隊不便運輸糧食,五齣祁山時為了便發明了這種運量工具,稱為:木牛流馬。其構造極其像牛、馬。腿由粗木製成。
(8)簡單連弩圖片擴展閱讀: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相關發明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說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
另外,相傳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時,因解決糧食問題,向百姓詢問了當時名為「蔓菁」的野菜的種植方法,並下令士兵開始種蔓菁,補充軍糧,後世便把這菜稱為諸葛菜。
亦有傳說指諸葛亮另有一兒諸葛懷與一女諸葛果。在晉朝時曾召錄漢代名臣之後裔到京城任職,但諸葛懷推辭,自給自足,在家終老。而諸葛果則相傳在成都西南乘煙觀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區的居民過去要放送消息,會施放孔明燈,相傳是諸葛亮傳下來的。在雲南(三國時南中之地),佧佤族有傳說指諸葛亮曾教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傣族傳說指當地的佛寺大殿屋頂就是仿照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說諸葛亮南征時發明一種銅鼓,稱為「諸葛鼓」,白天做飯,晚間可敲它作警報。
而現有許多俚語,如「事後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過後才發表各種高論,自以為先知;也有「三個臭皮匠,勝個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
後世紀念
墓地
諸葛亮之武侯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諸葛亮墓,在陝西省勉縣(沔縣)定軍山腳下,每年,勉縣的人在清明節的那天都要去拜謁諸葛亮游覽定軍山;2008年10月,在勉縣還舉行了三國文化節。
祠堂
四川成都市武侯區和武侯祠,1991年,經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正式成立,區名取自轄區內的武侯祠(原為漢昭烈廟,昭烈為劉備死後的謚號)。武侯祠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明初與昭烈廟合並,為蜀中著名的歷史旅遊名勝之一。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亮庵」,位於河南南陽市卧龍區卧龍崗,始建於魏晉時期,是投魏之蜀漢故將黃權在諸葛亮躬耕地卧龍崗上修建而成的是紀念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陝西省漢中市武侯祠,位於勉縣(沔縣),始建於公元263年,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約50年),故而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廟宇
諸葛亮廟位於諸葛亮逝世之地今寶雞岐山縣五丈原,是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多次修葺而成,布局嚴謹,氣宇軒昂,又因歷代名人雅士題聯贈匾,成為一處文化氣息濃厚的歷史人文景觀。廟群面南朝北,山門為諸葛亮廟大門,由正門和東西兩個耳門組成,廟門古樸厚重,正門楣上書法家舒同書寫的「五丈原諸葛亮廟」赫然在目,門兩邊是一副對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對諸葛亮的一生作了很好的總結。
景區
隆中風景區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襄城區,距襄陽市區13公里,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期在這里隱居長達十年之久。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和劉備「三顧茅廬」的史事都發生在這里。
廣場
諸葛亮廣場是湖北省襄陽市人民為弘揚歷史文化傳統,紀念三代下一人諸葛亮而建。襄陽市標志性景觀之一,襄陽市政府塑諸葛亮銅像於廣場。既彰顯我們中國人民智慧的象徵,又是中國最大的人像雕塑工程。
紀念館
諸葛亮故里紀念館,位於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諸葛村,佔地面積3360平方米,館內有諸葛亮塑像,陳列著在陽都故城遺址出土的代表龍山文化、周代文化、漢代文化三個時期的重要文物5000餘件和諸葛亮及其後裔的有關資料。
Ⅸ 如何製作諸葛連弩簡易A4紙
把紙裹成一根一根的豎條,用樹條編結實。
諸葛神弩是裝有機簧的,傳說一次可以放十四隻弩箭,在那時堪稱機關槍,用紙做的就是簡單的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