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名畫人物簡單
世界名畫人物簡單
世界名畫人物 簡單,世界名畫是每個藝術家的結晶, 作為一名美術生,我們要從心裡去感受,欣賞名畫對於提高我們的藝術素養,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領域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關於世界名畫人物 。
世界名畫人物簡單1
米勒原作《播種者》
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這也是米勒第一次被官方沙龍所接收的作品,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工人農民等下層階級的反抗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向保守的官方沙龍對《播種者》作者一反常態,這或許是由於米勒在這幅畫中所刻畫的乃是時代中真實的個體,而不是他們之前所青睞的那些神話人物。—— 勞動光榮
《拾穗者》1857年,讓.弗朗索瓦.米勒
83.5x111cm,布面油畫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讓·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繪於1857年,是一幅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畫面很簡單,三名農婦正弓著腰撿麥穗。從整體上來看,《拾穗者》是一幅「運動」的畫作,人物都排列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動作,雖然是農民題材的作品,卻能感受到畫面帶給我們的美感。米勒的整體構圖嚴格按照黃金分割比來安排,黃金分割是公認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
《拾穗者》反映的是農民的疾苦,如同在富裕階層的一片汪洋中扔下了一塊石子,它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如實記錄生活,把現實中的細節搬進了畫作。
米勒出生於農民家庭,但從小熱愛繪畫,為了練習繪畫技巧,接觸更大的世界,米勒去了巴黎,當時巴黎的很多畫家都為貴族工作,出現了許多貴族肖像畫,這都跟米勒的藝術追求背道而馳,最終他選擇搬去巴比松村,就是在這里,他畫出了《拾穗者》。
19世紀70年代以前的法國農村,還處在封建宗法制度下,農民生活艱苦,富人階層卻無動於衷,法國報紙上曾有一篇文章寫道:「這三個突出在陰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後面,有農民暴動的刀槍和1793年的斷頭台。」
《拾穗者》具有警示作用,它太過真實,使人產生可怕的憂慮。
梵高很崇拜米勒,曾說:「在米勒的作品中,現實的形象同時具有象徵的意義。」
世界名畫人物簡單2
梵高《夕陽下的播種者》1888年
《夕陽下的播種者》屬於文森特後期的畫作。從這幅作品的色調上來說,一如既往的繼承了文森特後期作品炙熱的感覺,主體色調採用鈷藍和橙色的對比色調。這是太大膽的做法,對,他在人們眼裡一向是不可理喻的人!他身邊的人都懼怕這個紅頭發的怪物。整幅畫對比色調的拿捏度的精度要求高,而文森特在這一點上的准確度很精確,整幅畫彰顯給人明亮醒目的視覺效果。就是這樣的一個畫家,將他的畫作留給了整個藝術節,並成為一個桎梏,這種影響力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將來都給人們帶了震撼。
從文森特的內心來解讀,這幅畫具有「收獲季節」的含義,從事畫家這一行業的這些年來,他只得到了弟弟提奧的支持,因此他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來自家庭和外界的支持和認可。
拉大透視視角,除了美感上的需求,更給了人們在欣賞這幅作品之餘,對了遠方的世界有了更多所的遐想。這是否代表著文森特對於未來的翹首期盼呢。夕陽照耀散發的光芒採用了斑駁的筆觸,以及在西山將要日落之時,夕陽仍然陳浮現出完整光芒四射的狀態,更加堅定無疑的表達出來文森特的內心的吶喊——渴望生活!
狂熱,奔放,大膽,是《夕陽下的播種者》的定義。或者文森特對於人物的比例概念不如其他的畫家來的功底深厚,但他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視覺的高端享受。要讀懂文森特,就要讀懂他的畫,而他的話有來自於他內心激昂自我以及對藝術的熱誠。
▲米勒 《晚鍾》 油畫 66 x55.6cm
1859年作 現藏於巴黎奧塞美術館
看到這對在田間默默祈禱的農民夫婦,我們彷彿也聽到了遠方依稀可見的教堂傳來的鍾聲:這「鍾聲」好象越來越大,傳得越來越遠…… 也許是這對佇立在農田裡剪影一般的農夫與地平線交叉的形式使人聯想到了庄嚴、神聖的「十字架」,從而,拉近了農夫、教堂與觀賞者的距離並強化了教堂鍾樓的「音響」感應;
也許是由於日暮余輝的籠罩、屏息靜思的農夫和靜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襯;也許是由於畫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虛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傳出的「鍾聲」可以融為一體,好象觀賞者為畫中人、畫中景、教堂及教堂鍾樓里傳出的鍾聲也融成了一體……
這濃郁強烈的宗教情感,這凝重聖潔的宗教氣氛,這庄嚴、肅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貧樂道的【基】督徒形象,這深沉、悠遠、悲壯的詩意境界,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沒有在宗教境界修煉到一定程度,沒有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沒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眾的繪畫技藝,是很難創作出這樣的傑作的。
這外在粗陋、朴實,甚至木納、痴呆,而內心純凈虔誠、溫順善良的農民形象,不僅體現了米勒對農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體現了19世紀後半葉藝術家強烈的民主意識以及現實主義的求實精神。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俄文名:бурлак на волге ,英文名:Volga River trackers)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於1870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國立美術館。該畫描繪了在伏爾加河畔一組在沉悶壓抑的氣氛中奮力拉纖的纖夫群像,反映了俄國纖夫苦難的生活,寄託了畫家對下層人民群眾悲慘生活的同情,也藝術地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
▲《贊省的割麥女人從田野歸來》
瓦西里格列高里耶維奇彼羅夫(1834-1882)
1874年,布面油畫,25.8×65厘米左下方簽名:1874 В. Перовъ1939年從莫斯科黑爾策爾處收藏
《梁贊省的割麥女人從田野歸來》尺寸並不大,卻體現了畫家在若干造型問題上進行嘗試的努力。農婦經過勞累的一天從金色的田野回家,這個主題和真實的農村生活直接相關。同時,「道路」母題在俄羅斯藝術中非常流行,它直接關繫到人類存在的普遍話題,關繫到流浪、徘徊、生活道路等問題。畫面描繪了不同年齡的農婦,有些人靜靜地走著,有人則停下來沉思,聆聽大地母親的聲音。
彼羅夫採用橫向構圖,人像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割麥女人在收割的穀物中行走,給人留下動作緩慢、平穩的印象,讓畫面充滿音樂旋律,令人想起俄羅斯的民歌。(塔季揚娜尤堅科娃)
《拾麥穗的女人》
萊昂·奧古斯丁·萊爾米特(雷歐·來爾米特)
1891年 畫布油畫
萊昂·奧古斯丁·萊爾米特(法國,1844―1925年)作為19世紀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萊爾米特的聲望在創作這幅畫時達到了最高峰。他對現實主義繪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和許多同時代的畫家不同,萊爾米特從未放棄對繪畫技術的追求,他在紙上繪制的炭筆畫和膠彩畫成就斐然。
1890年,對官方美術沙龍感到失望的.萊爾米特組織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建立了法國全國美術家協會。《拾麥穗的女人》在該協會的第二次年展中展出,獲得極高評價。
世界名畫人物 簡單3
《聖佩爾山的割麥人》
萊爾米特 法國 1883年 畫布油畫
76.80×97.20厘米
1880年後,畫家用幾張大幅描繪家鄉聖佩爾山鄉親們生活和勞作的畫作參展並大獲成功,其中就有這幅《聖佩爾山的割麥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萊爾米特幾次將同樣的人物畫進作品裡,幾幅畫里的面孔完全可以辨識。這幅畫的割麥人就是一個名叫喀什米·德罕的農夫,沉重的勞作後正在休息,對身旁兩位粗壯農婦的交談不理不睬。
萊昂·奧古斯丁·萊爾米特(1844―1925年),出生在法國皮卡第大區的埃納省,並在那裡生活了20年。這正是他眷戀農村生活,幾乎所有的作品都用來描繪農事勞作的原因。1874年在法國沙龍取得成功之前,他一直往返於法國和英國之間,靠賣畫為生。1880年後,他用幾張大幅描繪家鄉聖佩爾山鄉親們生活和勞作的畫作參展並大獲成功,其中就有這幅《聖佩爾山的割麥人》。
《第二次收獲》 杜普荷 1879年
不僅僅是米勒,田園風光也是法國畫家杜普荷的最愛,這幅《第二次收獲》,作者用背影搭建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構圖,向人們傳遞著某種堅定和永恆的信息。
《篩麥婦》庫爾貝 131x167cm 1853年
1848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庫爾貝積極投身法國革命。在畫布上開始了描繪勞動人民的題材創作。 從30歲往後的10年,是庫爾貝創作的高峰期。他成功塑造了一批勞動者的藝術形象,創作於1854年的《篩麥婦》就是其中的一幅。
穿紅色馬甲裙的年輕農婦是畫面中的主角。她背對著觀眾,跪在鋪在地上的白布上。她挽著一個方便勞作的發髻,露出修長曼妙的脖子,高舉著篩子的兩條手臂圓潤結實,露出的鞋底似乎告訴我們她可不是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富家大小姐。農婦沒有任何裝飾,卻有著無以倫比的健美。她身上的紅裙更彷彿一面歌頌勞動的旗幟,振奮著人心。
畫面左側系著頭巾、身著灰色衣裙的另一名農婦盤坐在白布上,細心地挑揀著麥粒。畫面右側的男孩翻開木櫃,正在搜尋著什麼。也許是按照媽媽的吩咐,幫著做家事吧。年幼的男孩穿著綠格子襯衫,臉蛋圓鼓鼓的,一副樂在其中的模樣。可以說,庫爾貝對整幅畫的樸素拿捏得十分精確。他沒有過分渲染貧困辛勞,而是將日常勞作表現得欣欣向榮、趣味盎然。
他這樣解釋自己的畫作:「藝術應放在較低的水平上。」他口中的「低水平」當然不是指畫畫的技法,而是說藝術家的目光應當聚焦於底層勞動人民的樸素之美,獻媚上流社會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
❷ 人物油畫應該怎麼畫
1.起稿
用具:底子一一半吸收性底子畫布,油畫顏料一一土黃和熟褐色油畫顏料,畫用液一一松節油,畫筆一一小號硬質油畫筆。
步驟內容:用小號硬質筆和松節油調和顏料,調出接近皮膚的顏色勾勒出人物的形體特徵。這時要注意整體地觀察頭部的動勢和五宮的比例,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特徵,畫面大小與人物大小的比例要適合,位置要適當。
2.鋪大色
用具:油畫顏料一一黑色、白色、土黃色、熟褐色及群青色油畫顏料,畫用液一一松節油,畫筆一一中號和大號硬質油畫筆。
步驟內容:先用大號硬質筆和松節油調和顏料。通過對人物整體的觀察確定畫面的大色調,同時確定人物臉部、頭發、胡須、背景和衣服的色相和明暗等關系。然後調出各部分的大色塊來畫出大體的色彩關系和明暗關系。在這一階段始終不能忘記整體的觀察比較和畫面整體包彩關系的塑造。不能拘泥於小的細節和小的色彩變化。
3.刻畫
用具:油畫顏料一一黑色、白色、土黃色、捕石色、熟褐色及群青色油畫顏料,畫用液一一松節油和調色油,畫筆一一小、中、大號硬質油畫筆及畫刀。
步驟內容:松節油中加一些調色油來調色。具體刻畫五官和面部的造型,找出大的色彩變化及明暗變化。為了使人物形象與性格更為生動突出,可以進行一些色彩上和造型上的調整。如鼻子和翻骨部分的紅色的強調。
❸ 急尋適合畫油畫的 風景人物照片
張艾莉純手繪油畫客廳裝飾無框畫夢幻湖40*60258元
❹ 請問右下角這幅油畫叫什麼
叫做:裝飾油畫。
裝飾油畫是裝飾畫中最具有貴族氣息的一種,它屬於純手工製作,同時可根據消費者的需要臨摹或創作,風格比較獨特。現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油畫題材一般為風景、人物和靜物。
風景裝飾油畫的題材、內容十分廣泛。在大自然中,人們所接觸和觀察到的物象,它們的形態、色彩以及大自然自身所產生的變幻莫測的許多現象,都可用裝飾油畫來表現。如行雲流水、電閃雷鳴、長河落日、大漠孤煙、古剎雄關、小橋流水、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春夏秋冬、風土人情等,都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環境條件。然後將內心的感受通過視覺形式表達出來,以尋求自然美與人工美相結合。
風景裝飾油畫,有其創作的規律。首先必須有對景物的熱愛之心,融情入景,以景寄情。一方面通過寫生的手段抓住景物的造型特點,收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運用所學的美學知識和裝飾方法對所收集的素材進行加工整理,概括表現。
裝飾油畫的設計與布局,可以按以下方式來考慮:
一、空間的功能限定 居室空間的功能決定了其使用功能及方式,而使用功能和方式結合裝飾藝術才是完整的室內設計美。卧室宜以人物或與人貼近的題材作情感交流;兒童卧室則最好是兒童題材的抽象畫;客廳以風景為主,使環境更加開闊、明朗;而餐廳則可掛一些疏果鮮花類的靜物,它能增進人們的食慾。
二、裝飾風格的統一 局部風格應協調並服從於整體風格。油畫是室內裝飾中點睛之筆,它應該具有與室內裝飾整體和諧之美。抽象派和現代派的簡明快捷,較適宜於寬敞明亮、裝飾風格新派、用材新穎的空間;而寫實、古典的風格適應於豪華、典雅的裝飾風格;印象派畫風,不管是走廊上還是書櫃上,都能體現其色彩斑斕、光色效果好的特色,具有極強的裝飾性。
三、注意色彩的溝通 油畫能在室內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色彩上和室內的牆面傢具陳設有呼應,不顯得孤立。如果是深沉穩重的傢具式樣,畫就要選與之協調的古樸素雅的畫。若是明亮簡潔的傢具和裝修,最好選擇活潑,溫馨,前衛,抽象類的。色塊鮮艷的房間可選色彩對比較強的油畫;溫馨淡雅的房間須考慮色彩柔和的作品。
四、盡量選擇手繪油畫,現在市場有印刷填色的模擬油畫,時間長了會氧化變色。一般從畫面的筆觸就能分辨出:手繪油畫的畫面有明顯的凹凸感,而印刷的畫面平滑,只是局部用油畫顏料填色。
❺ 適合初學者臨摹的油畫風景畫
初學油畫的臨摹順序一般是靜物——風景——人物。風景畫畫著比較隨意,錯幾筆無關緊要,不像人物肖像畫形似要求那麼高;二是圖像效果好,適合自掛或者送人美化居室,試想誰會在家裡掛一個無關人士的肖像呢?哪怕是名人名作。
風景畫構圖相對比較簡單,起稿就直接用熟褐勾畫了。之後按先上後下,先遠後近的原則作畫。先畫遙遠的天空,山水背景,遼闊的大地,最後畫樹木花草什麼的。大約畫三遍,第一遍普遍鋪色、基本成形、確定冷暖調子,第二遍深入刻畫、力求形准色准,最後一遍整體調整、提高光深暗部。要注意每畫一遍都應當整體推進,無有遺漏。老師常說:作畫的進程中,隨時停下來看都是一副完整的作品。
貼兩幅臨摹風景畫:
1、美國印象派畫家布倫特詹森的不知名作品
❻ ANMI手繪油畫 歐式有框畫 美克美家 寫實人物畫 愛在鞦韆 B43 這個是在哪...
你去網上找一下,應該會有
❼ 這種畫怎麼畫,是什麼畫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顏色攜帶方便,也可作為速寫,搜集素材用。
目錄
簡介
詳細介紹
特點
起源
題材選擇
工具材料畫筆
畫紙
顏料和調色盒
其他
作畫技巧
特殊技法
構圖方式
國外的早期水彩畫
藝術風格水彩風景畫
抒情水彩風景畫
現實主義諷刺畫
寫實風景畫
現代主義
欣賞與收藏
電影簡介
詳細介紹
特點
起源
題材選擇
工具材料 畫筆
畫紙
顏料和調色盒
其他
作畫技巧
特殊技法
構圖方式國外的早期水彩畫藝術風格
水彩風景畫 抒情水彩風景畫 現實主義諷刺畫 寫實風景畫 現代主義欣賞與收藏電影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水彩畫顧名思義,就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完成的繪畫作品。 查閱國際君友會資訊中心對水彩畫的釋義是: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顏色攜帶方便,也可作為速寫,搜集素材用。 另一個水彩畫重要的關鍵就是挑選良好的水彩紙。良好的水彩紙能夠在大量水份和快速反復塗抹下不起毛球,但也十分昂貴,所以學習水彩畫的學生常常一紙雙面都用來練習。 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水彩畫相當注重表現技法。成功的水彩畫除了要掌握水分,色彩,也必須掌握如何僅用水跟薄薄的色彩來表現質感,量感。 水彩的畫法通常分干畫法和濕畫法兩種,干畫法是在前面的基本干後再進行畫,一般可以畫出很多層次。濕畫法則是一氣呵成,因此不同的筆觸的墨彩相互滲透,有一種類似於中國畫的效果。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水彩畫是藝術實踐的一種手法。由於水彩畫顏料比較便宜,使用方便,而且色彩感覺也很理想,所以一般人都樂於使用。其次,水彩畫本身具有十分迷人的魅力。 它的清爽神俊,濃淡相宜,都具備瀟灑風雅的格調。水彩畫顏色的透明性,重色彩技法,干濕技法運用,使畫面顯得水乳交融,帶著令人陶醉的特殊風韻,對觀眾就像感受爽朗的清風。 作為藝術創作活動的一種形式,水彩畫是藝術情感流露的語言中的一種。畫面中水的滲化作用, 流動的性質,以及隨機變化的筆觸,讓人感覺得到那種光波的流動。 這種意境是其他畫種難以比擬的。從字義上來看,所謂的水彩畫就是用水作為稀料來專門調合能被水稀釋的
顏料,所繪制在特別的水彩紙上的圖畫。由於它們採用的工具與所用材料和製作過程的特點,水彩畫與其他各種繪畫有著顯著的區別。當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繪畫材料的增多,用水作為稀料的顏料又多了水粉、丙烯、透明水色等。這樣我們就得對水彩畫的概念重新下定義。從水彩畫的特點下定義,水彩畫並不單指用水調和顏料這點而言,水彩畫有著自己豐富的內涵和一整套與別的畫種截然不同的技法。水份多少的控制,水份與顏料的比例,水份在紙上留下的痕跡都成為畫面韻律形式及體現的表素。總之,水份是水彩畫的生命與靈魂,它起著支配畫面效果的主要作用。從兩三百年前到現代,水彩畫的概念有所拓展,內涵更廣,內容更豐富,大大拓寬了原來的含義,認為只用水來調合顏料畫在紙上,畫面色彩節奏由水份含量來控制就稱之為水彩畫。因為現代水彩不僅用水彩色,也用水粉色,丙烯色,國畫色,透明水色,局部甚至還用油畫色、油畫捧、油漆、食鹽、沙石等等,也有幾種顏料混合使用。總之,水彩畫發展的每個階段的共性就是整個畫面的節奏、關系、色彩都是通過水份含量的多少來體現的,畫面效果是通過對水份的控制達到的。
水彩畫(2張)水彩畫並不是一開始便為人們所認識的,在水彩藝術的早期,人們認為水彩畫沒有油畫那樣豐富,缺少美學價值,也沒有版畫那樣的經濟價值,是用來速記色彩或勾勒草圖,是一種附屬、低級的畫種。油畫優越論占據了人們的心理,水彩畫只被看作繪畫的偏門末技。 在水彩藝術發展的初級階段,有很多的水彩藝術家曾借用油畫的繪制技巧,他們想以油畫技巧提高水彩畫的表現能力。但到了後來,水彩畫藝術在自己的道路上突飛猛進的時候卻是在完全摒棄了油畫技法的影響之後,才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獨特的技法,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立的畫種。 西涅克的水彩畫
如今我們在許多優秀的水彩畫中,很難再看到修改、揩擦和小毛點彩的痕跡,更少看到油畫技法的影子,因為水彩畫的特性就是在第一筆中便飽含了自己的特色——顏色純凈、透明、清晰、自然。 水彩畫一般分為透明水彩畫法和不透明水彩畫法兩種。透明水彩畫法就是用水調和顏料,薄薄的塗畫一層,使畫面上的色彩清晰明快,具有透明的感覺,不透明畫法除清水之外,還可用樹膠,使畫面色彩更微妙,更柔和。由此可以想到,隨著觀念的更新、題材和技法等領域的拓寬,水彩畫的概念將更加廣闊和深遠。
❽ 手繪一些簡單的人物圖畫,不上色,畫在信紙上,用什麼筆比較好
你好!
針管筆最好,因為針管筆不會出現筆頭一落一大塊黑水的情況~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❾ 怎樣畫油畫 我需要詳細的步驟
工具/原料: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刷、細筆刷。
1、然後用鉛筆把照片的主體部分,用淡淡的鉛筆線條,勾畫出來。
❿ 求卡通朦朧(油畫般的效果)頭像,,
是這種效果的嗎?你可以把要求說的具體些,比如男孩或是女孩,或是可愛的小動物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