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書法作品圖片簡單鋼筆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書法作品圖片簡單鋼筆

發布時間: 2022-08-17 10:05:12

Ⅰ 鋼筆字作品

硬筆書法是用硬筆書寫漢字的藝術。然對『硬筆』概念的界定不出以下二類:一類是鉛筆、鋼筆、圓珠筆、水筆等由西方工業文明所造就的半自動化書寫工具;另一類是較難確證起源的竹筆、羽毛筆等傳統性工具。由這二類工具通過各類媒介而在紙等媒體上留下的痕跡,並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可稱之為「硬筆書法」。書法在當今日趨發展的形式下,線條的藝術性越來越被書界所重視。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鵬曾說:「在書法表現的要素中,我看重線條。線條是由條形到神韻的最重要的手段、橋梁,更確切說是基因。」各大書體、各書家字體,各書法作品品位高低的差異,也與其線條特性及水平高低的不同重要相關。書法作品的創造,首先是線條美的獨特的發現和創造。可見,線條是書法的基因,是書法風格和品位高低的標志,是書法創作的首要。
線條這一說法(或曰概念)是否適用於硬筆書法?人們常常認為,鋼筆線條一細二硬三露四單一,故應放棄或淡化對其線條的追求,而應重視對其結字、章法、神韻等的探索。這種看法是「鋼筆字」的一個誤區。毛筆尚且講多大筆寫多大字,鋼筆也應說多粗筆寫多大字,常用鋼筆粗細的單一,與寫出的字相比,主要矛盾是筆細,或曰字大,就其硬筆書法意義而言,應有一套粗細不同、彈性各異的筆,再加之對紙和墊板的精心選擇,事實可以證明,鋼筆線條能夠由單一走向豐富。硬筆書法的成熟就在於其線條的完善,它不僅具備書法線條的一般屬性,而且也應獨具硬質彈性的特性,由此構成了獨立的硬筆書法線條。
硬筆書法的線條如此重要,然而線條在實際中又顯得薄弱,因此我想就本文對其在性質、類型、線條美學價值方面作系統的探討,藉以拋磚引玉。
一、硬筆書法線條的性質
「 硬筆書法線條的性質總體定位在『骨形筋露微肉』六字上。具體有九個性質,曰『九感』:一曰「形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得其形,其走勢於骨,肇於自然,而微肉裹其外,其形或直,若針、若錐、若枯槁等;或曲、若蛇形、或蘭葉、若扁舟等。二曰『力感』。『善筆力者多骨』,『多力微筋者聖』。骨生於力,鋼筆用力由用力方向及大小而定,並非力大便有『力感』,而是善力者方有『力感』,善力者筆穩筆健且融自然,有力透紙背之感。」(1)三曰「律感」。即節奏之感。由用力大小、書寫速度、線條粗細等諸方面變化的節奏而構成,律感便是諸方面「陰陽」變化的韻律,是心感手感的律動合一。四曰「意感」。它乃線條所借自然諸物之意象,是其抽象的「原始美」,它既單純、基本、典型,又豐富,「沈鵬曾說過『單純包括萬物,豐富趨向一體』。五曰『質感』,即為『內勁之美』,是線條的『真質美』。或挫或巧或丑或媚或俗或雅或今或古等,此感靠字內外功夫去涵養。六曰『靜感與動感』。靜者穩定但單一也,在乎於線條單純、粗狂;動者飛揚也,在乎於線條豐富、變化及線條間的意連。楷書線條以靜為主以動為輔。(2)七曰「個性感」,即「風格感」,是硬筆書法家個人風格、書寫習慣、基本功底、審美情趣等在線條中的反映。「個性感」具有典型性、唯一性、借鑒性和可借鑒性,是書家成熟的表現。八曰「含蓄感」。「線條的單純不是平鋪直過,用硬筆作書最忌平直而過,當暗藏波瀾;線條之含蓄表現為美學思想的「中和」和用筆復合用力漸動和微動(甚至不易察覺)之統一。」(3)九曰「遷移感」,即有移植、改造、提煉、簡約毛筆書法線條的「表象感」,雖然是硬筆書法線條,卻有毛筆味。
現代硬筆書法既植根於傳統毛筆書法之中,又寄否定於毛筆書法之外,全賴出新於硬筆書法特色之上。硬筆書法線條尤為如此。
二、硬筆書法線條的類型
如果說線條性質是它的「內涵」,那麼線條類型則是它的外延。硬筆書法線條的種類也隨著其發生、發展、繁榮而逐步豐富起來,真是千姿百態。「但按線條衍生的源頭對其邏輯劃分,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流暢的線條、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及刻寫之間的線條。」(4)
(一)、偏重發鋼筆特性的「流暢的線條」。這種線條產生緣於鋼筆書寫流利便捷的實用性。提倡這種線條的有八十年代的龐中華、顧仲安等。龐中華在平動基礎上又注意了用力輕重變化,其線條光滑且有粗細之變,由起收筆簡約、實用而美感;顧仲安楷書線條注意了對起收筆的適當強化,然中間用力較均勻,其線條端莊而單一。後來人們開始注意了線條全程書寫,既抓兩頭又重視中間變化,形成了這類線條的規范,這類線條實用美觀,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和實用派硬筆書家所喜愛。
(二)、借鑒毛筆書法線條——「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早期涉足硬筆書法的書家,大都是毛筆書法家,如鄧散木,他十分強調仿效毛筆線條的特徵,但這僅僅是起步,卻是可喜的。「到八十年代的硬筆書法熱,硬筆書界開始注意了毛筆線條用硬筆技法的詮釋,這樣便出現了『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它的出現是硬筆書法發展的必然,是書法傳統鋼筆化的時代的結晶。澀重的線條採用的是逆鋒運筆或勻或非勻用力的筆法,而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往往採用『小巧靈活的調鋒』,使順峰變為逆鋒或反之而實現。」(5)顯然,這種線條具有傳統性與藝術性,頗有「帖味」,為書界所青睞。
(三)、借鑒篆刻單刀法的「刻寫之間」的線條。「以刀代筆」的甲骨文、單刀法的篆刻、篆刻的邊款、浩瀚的碑林,對以硬質材料為筆的鋼筆書法影響很大。「謝非墨由此提出『將硬筆書法本質界定在寫與刻之間』『並咬定青山不放鬆』。這種線條不僅留有墨跡,而且還有深深的劃痕,作品背面粗糙不平。其筆法筆先沖入紙面,行筆間用力下壓『其穎如錐』,深入進紙,或停或回收筆。其線條具有『簡潔、剛健、稜角分明』的韻味;」(6)這種線條頗有「金石氣」,有時還有濃烈的「碑味」,為書界所喜愛。
三、硬筆書法的線條美
硬筆書法藝術是線條的藝術。線是書法中最基本的元素,線在我國造型藝術中,又是最簡潔、最概括、最單純而又最深刻的,是人類生命的象徵。「日本近代畫家村上華岳說過『線是貫穿整個宇宙的最根本的東西』」。(7)線條是書法家表情達意、精神、氣質、學養得以流露的媒介。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首先映入欣賞著眼目的也是線條,也是欣賞者溝通書家的橋梁,通過線條欣賞者可以獲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心靈上得以慰藉、凈化和震撼。線條是硬筆書法藝術的主旋律,是靈魂,作為純藝術的尋繹,書法家可以緊緊抓住線條反復「錘煉」反復「謳歌」。如果說,毛筆的線條能充分自由的在點、線之間快速變幻身形的話,硬筆的線條唯有可憐的拖著自己清瘦的身段翩翩起舞。如此的先天不足使硬筆在表現形態上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點、線方面。
然而在近年來硬筆書法熱潮的興起,在硬壇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卻佳作紛呈,風格迥異,或秀美,或老辣,或雄強,或生挫……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硬筆的線條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和特殊的美學價值。那麼,硬筆書法線條的美學價值具體體現在哪裡呢?「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有論毛筆書法的名句『書法貴瘦硬方通神』,正好為硬筆書法的線條題寫了具有前瞻性的絕妙評語。(8)與毛筆書法相比,硬筆書法的基本形態特徵是「瘦」,工具的本質使其特點體現為「硬」這硬非生硬,而是使觀者有綿里藏針般的感受。用風格化的名詞來提煉它的理想??剛健。剛者,堅強也,如千仞鐵塔,穩定壓倒一切,充滿力度美;健者,挺勁也,是彈性的張力與紙面接觸時耕下的軌跡。它決不是拖泥帶水,又非蜻蜓點水。其實,比其毛筆書法來,硬筆要達到筆筆中鋒的程度要快得多。「晉衛夫人的《筆陣圖》中提到:『善筆力者多骨,骨微肉者謂之筋書』」。(9)「米芾在《自述學書帖》中論述的更為深刻:『要得筆,謂骨筋皮肉、脂澤風神皆全,猶如一佳士也。又筆筆不同,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異。……。又,得筆則雖細如鬢發,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櫞,亦褊。此雖心得,亦可學』」。(10)因此,剛為骨,健為肉,硬筆書法線條的本體基調大致可定。
基調一定下,線條在作品中的表現就可以加以衡量了。一幅硬筆書法作品的鑒賞跟其它藝術品一樣,首先關注的當屬整體美。而組成整體的正、負空間的分割,黑白色塊對比的節律,都是線條的長短、粗細、方圓、正側、疏密等諸因素有機調和的結果。抽象地看,是點線在一定時空中按某種一定的節奏所構成的造型。經過對整體的掃描之後,基本的點線品質則是我們要進一步加以賞析的重心。傳統的毛筆書法對點線的追求歷來是擺在一個很高的層次,甚至在評價一位書法家作品時,往往先看點線功力如何,崇尚無一筆無來歷。對硬筆書法來說,工具特性的局限使毛筆書法式的標准稱為不太實際的參照系統,但如果作品的點線任其自編自演,一點也不參照前人的寶貴經驗,恐怕作品的耐看程度要大打折扣了。畢竟,歷史證明:缺乏對線條的理性錘煉將無法產生真正完美的作品,其風格或許能流行一時,但決不會墨澤千秋。二王、顏真卿、米芾、王鐸等歷代書法大師的傑作可以為證。因此,提高一幅書法作品線條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即是提高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在剛健的基調規范下,高品質的硬筆書法線條應具有的審美標准可分為:
(一)力量美 力量感是書寫著力度的運用在觀賞者心理的投射。此力量並非可簡單地理解為物理學上的概念,雖說只要寫字,就肯定要注入力量,但這種所謂的力量,是書法中的一種巧力,是手、指、腕的運作技巧在意識高度協調、控制下且化合了書寫者本身審美觀念、書寫經驗的自然運動。體現的感覺一般是「勁挺」。古代書法術語在這方面有很多強調,如力透紙背、萬毫齊力、全身力到、筆力千鈞。「中國書法在很早的時候就強調筆力,但也有一個過程。在甲骨文時代,筆力表現是無意識的,它受工具的限制,要拿刀刻,當然不會想到筆力有力與否。到漢代隸書的時代,線條應該說表現得比較充分了,但線條的力量感還沒有被絕對重視,線條還是依附於文字而存在。真正主動追求線條力量感,要到漢末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以後,其標志是蔡浥《九勢》的提出。」(11)硬筆書法雖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二者同為書法,就必然有內在的相同的聯系。我覺得硬筆在表現力美方面還要優於毛筆,硬不是生硬,硬是力的象徵。這種力跟自然力是沒有關系的,它完全是一種感覺,是書家在長期書法實踐中功力的積累,力是訓練有素的筆墨技巧的體現。離開了筆力,整幅作品就會顯得毫無生氣。這種「力」賦予了硬筆書法作品的生命意義,「生命來源於運動,有力才能有運動,一運動起來便會對線條直接產生效果:有粗有細,有枯有潤,有長有短,有變化,有生氣,有動感,有質感。」(12)硬筆書法作品力求的就是這種效果,「剛勁之力如鐵畫銀鉤,柔和之力似綿里裹鐵。盡管有風格的不同,然而都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他們的作品中體現出共性的力度美。富有力度感的作品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能使觀賞者在這種凝固而靜止的字形中領略到生命的風采、心靈的律動。如果筆力弱薄,書法美就無法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揮。」(13)
(二)節奏美 節奏感的存在就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活潑的存在。我們從節奏感裡面發現了一種活力,然後在活力裡面體驗到了生命的價值。毛筆書法能夠表現出很多書法家的個性,硬筆書法也如此,在硬筆書法線條裡面熔鑄了每一位書家的獨特的生命價值,龐中華是龐中華,王正良是王正良。再進而言之,每位書家生命的活力都體現了線條節奏感的審美價值。如:空間節奏、用筆起伏節奏、空白節奏、方向節奏等。「硬筆雖然筆尖的彈性較小,不能像毛筆『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但要表現線條輕重變化的節奏感,必須重視筆下的提按、起收、行筆變化,即古人謂『一波常過三折』,否則線條便顯得蒼白無力,狀若死蛇,」(14)無一派生機活力。
(三)立體美 這是一個矛盾的說法,因為線條本身是平面化的存在,根本不可能符合三維空間長、寬、高的物理標准,可缺乏立體感,線條就單薄乏味,不耐看。真正的立體感應是沉著、渾厚的並能讓人感受到線條中蘊藏的豐富信息。其實,硬筆工具不像毛筆那樣由「萬毫」製成,它的筆頭構造也就由薄薄的二片鋼片組構;簡單的說,書法所強調的立體感是一種抽象地經過提煉的空間。在創作具體的硬筆書法作品中,又因書體不同、書者的審美趣味各異而自具形態。如寫謝繼東的行書運筆流利,以露鋒為主,線條清勁有力,作者似乎偏愛流暢的力度美。王正良的長篇力作《文心雕龍》則帶有較濃的毛筆位,此作點線內斂,典雅含蓄,秀潤清朗,作者憑借深厚的毛筆書法功底,使觀者領略到了硬筆線條的另一種風采。
綜上所述,如沈鵬所說:「線條是單純的,也是最豐富的;難以單純,所以其豐富更可貴,也更難得。」(15)在層層探索了硬筆書法線條的物質形態、審美標准後,再就深層挖掘的話,勢必觸及線條的本體。應為,線條是作者內在意蘊的外在狀態。「美國藝術家羅伯特.亨利認為:『每一部真正藝術品的背面,是存在狀態的到達。即比尋常的存在瞬間更長的時刻,無論這種活動性是依賴於毛筆、鋼筆、鑿刀,還是藉助語言,其結果不過是這種狀態的副產品。』」(16)概括而言,每幅硬筆書法作品都稱得上是書寫者的一篇「心情故事」,是每一個人生片段的濃縮記錄。對硬筆書法而言,作品是硬筆線條由形到神的美學展露,是對生活當下這一片刻的詩性體驗通過筆尖凝聚在紙上的留痕。因此,每位書家保存的等身作品,既是他書風的演變史,又是一輩子的藝術人生記錄。
作為線條化的硬筆書法更需要藝術線條無窮的魅力,作為逐步走向獨立的硬筆書法藝術更需要硬筆書法線條的獨立。作為硬筆書法愛好者,我們在具體的書寫過程中,如何把握線條的本體基調並巧妙運用,以及怎樣准確表現書寫內容的深層內涵,使之和諧結合,並豐富線條的形態趣味,將是我們長期探索的課題。(出自

Ⅱ 鋼筆字作品有哪些

鋼筆字作品有如下:

1、鋼筆書法作品,如下圖所示:

Ⅲ 弘揚傳統文化硬筆書法作品有哪些

如下:

1、鋼筆書法作品,如下圖所示:

掌握正確方法

實際上,練字確是一件並不太難的事情,只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關鍵是多臨摹。試想想,寫字,也就是點、橫、豎、撇、捺,再加幾個轉折筆畫罷了,把這些寫好了,再注意一下筆畫之間的搭配,作為一般日常使用的寫字,就行了。

寫字其實是一種書寫的習慣,對於寫不好字的人,練字,就是要克服掉不良的書寫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水平沒有進步,是因為你還不知道好的書寫習慣是怎樣的,或者是你還沒有注意到這些。多看、多琢磨,反復臨摹好的字帖,就能讓你自然地形成好的書寫習慣了。

Ⅳ 求漂亮的鋼筆字圖片

鋼筆字圖片:

這些作品具有形態、神情、風韻、意境和氣勢之美,形成了結構嚴謹、筆畫呼應、骨力開張、筋脈相連之妙,增強了鋼筆書法藝術的感染力,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許,使鋼筆字由單純的實用型向藝術型邁進了一大步。

(4)書法作品圖片簡單鋼筆擴展閱讀:

書寫工具

鋼筆字書寫工具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書寫時的效果,因此必須重視書寫工具的選擇與使用。書寫鋼筆字的工具有鋼筆、墨水和紙張。

1、鋼筆

鋼筆的種類和型號很多,其區別主要在於筆尖的用料上。根據鋼筆筆尖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筆、銥金筆和普通鋼筆三種。

挑選鋼筆時,要看筆尖兩片是否粗細均勻對稱,頂端是否圓滑,書寫是否流暢。試筆時,可書寫「永」和「8」字多次。如筆尖不刮紙,出水均勻,書寫圓滑流暢,那麼筆尖就合乎使用要求。至於筆桿筆套是次要的。鋼筆的筆尖有粗細之分,練字適用筆尖稍粗一些的鋼筆。

2、墨水

練字宜用藍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尤以碳素墨水最佳。它有濃度,有光澤,寫在紙上黑白分明,十分醒目。一支鋼筆要使用同一顏色、同一牌號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則,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沉澱而影響書寫流暢。若要換一種墨水使用,應先將筆尖、筆膽洗凈、晾乾,再吸入新的墨水。

3、紙張

練習鋼筆字用紙一般以不洇不滑,略有澀感、吸墨性較強的60克至80克的書寫紙、有光紙、復印紙為好。練習楷書字體時,最好在印有方格的紙上書寫,以便安排字的大小、結構,增強練字的效果。

Ⅳ 求古詩詞的硬筆書法作品。

Ⅵ 正楷鋼筆作品

正楷鋼筆作品

詩詞書法作品正楷鋼筆


四尺整張以內詩詞聯賦書法楷書作品
參考一下人家的布局、行書、草書用用豎格寫,這些都可以自己畫的。

最後建議在網上找一些名家作品,也可以豎寫,一般空兩格寫,有標點,寫完落款即可,楷書用方格寫,隸書。

一般情況下,落款格式參照橫寫的,從右到左進行書寫,一般不用標點,一般是頂格。

橫寫的話格式沒有特別的要求:李白詩將進酒王羲之書於壬申年初夏。

豎寫的話,如。

落款就寫詩作者詩題目,再寫書寫者的名字和書寫的年份月份,剩下的多就接寫在最後一行,剩下的少就另外起一行。

落款根據最後一行剩餘空白的多少書法可以自己畫格來寫的。

可以橫寫...

適合寫硬筆書法的詩詞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 唐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2、沁園春·雪作者: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沁園春·長沙作者: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4、定風波/定風波·三月七日作者: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5、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一、硬筆書法簡介: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

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

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

二、硬筆書法歷史:敦煌文獻中保存的兩萬多頁硬筆寫本,以實物推翻了以往「中國古代沒有硬筆書法」的說法,將中國硬筆書法的歷史上溯到兩千多年以前。

目前發現和已鑒別出的敦煌硬筆寫本達2萬多頁,多為紙本,也有絹本;有漢文,也有(人旁加去)盧文、粟特、梵文、突厥、於闐、吐蕃、回鶻、西夏等十多種古民族文字;書寫內容涉及文學作品、契卷書信、經帖雜文和佛經;使用書體包括硬筆楷書、行書、行草和草書。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委員李正宇說:「敦煌硬筆寫本的發現和研究,無可置疑地證明了硬筆書寫在中國古代實用領域的存在和流行。

」據李正宇介紹,這批硬筆寫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經洞,也有近百年來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遺址的陸續發現,從筆畫造形看,敦煌硬筆寫本字體平整,粗細均勻,富有現代硬筆書法的「線」感,沒有毛筆書寫頓筆、回峰、肥瘦結合、點面相間等「面」的特徵,「顯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筆蘸墨寫成」。

與寫本相印證的是書寫工具的發現。

上世紀進行的探險和考古發掘中,西方探險家和中國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國西部發現過10多枚由竹管、蘆葦管、竹批、紅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筆。

Ⅶ 鋼筆字作品圖片欣賞(大約30字)

從審美的角度看,鋼筆字的線條表現形式和藝術感染力雖不及毛筆書法那樣豐富,但遠遠勝於鉛筆、圓珠筆等其他硬筆,因為鋼筆的筆尖富有彈性,寫出的筆畫同樣有粗細、輕重之分。



欣賞鋼筆書法,就是欣賞其令人引起審美愉悅的藝術性,這藝術性不外乎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和風格美四個方面。

1、鋼筆書法的線條美。概括表現在鋼筆的特性,點畫的形態,用筆的節奏上。試拿楷書「永」字來說,線條流利、挺拔,肯定,具有鋼筆的特性:點如墮石,撇如蘭葉,勾如鐵釘,點畫分明,各具形態,有輕有重,輕細粗重,速度有快有慢,快駿慢沉,富有節奏感,唯其如此 「永」字八種筆法才有力度、動態、韻味,線條很美。

2、鋼筆書法的結體美,主要表現在各種字體的造型上,不論正草行等,都要按照比例、勻稱、均衡、平穩對比、照應等多樣而統一美的規律來造型。

3、鋼筆書法的章法美,那是表現在整幅作品的構圖上,鋼筆書法的形式有兩種,一種傳統的直寫,一種現代的橫寫。但都 要求「行行要有活字,字字須求生動」,構圖完整、自然、貫氣、和諧、渾然一體有情趣,給人的感覺是工整優美的形式,如同圖案畫,裝飾性強。

4、鋼筆書法的風格美,則表現在作者身獨特而強烈的個性色彩上「字如其人」,由於各人的技巧、修養、個性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有的如高山大海,十分豪邁;有的如小橋流水, 非常優美;有的如飛天,輕盈飄逸;有的如蒼松,朴實;有的如清新的帶露的荷花;有的端麗如映月玉蘭。不同的風格,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

(7)書法作品圖片簡單鋼筆擴展閱讀

寫字姿勢非常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充分發揮書寫技能,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脊錐彎曲等疾病的發生,有益健康。這也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有些學書者雖有寫鋼筆字的基礎,但寫字姿勢還不夠正確,必須注意糾正。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身直、頭正、臂開、足開。身坐端正。兩肩擺平,腰背自然伸直,並略向前傾,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頭正、微向前傾,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一尺左右。

兩臂自然向左右張開,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握筆,使筆桿略斜偏向右側,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筆尖卻落在鼻樑正前方;兩腳自然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

Ⅷ 27字的古詩詞硬筆田英章

田英章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創作的書法字體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與魅力,對我國書法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田英章經典的古詩鋼筆書法圖片。

田英章精美的古詩鋼筆書法欣賞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田英章優秀的古詩鋼筆書法作品
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 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 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 七古。 四言詩,遠在《 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 五言、七言為代表。

古詩的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系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復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後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在句法方面,由於漢語的特點(如缺乏形態、結構靈活等等),以及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後面移到前面的情形。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鸚鵡粒, 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Ⅸ 好的,硬筆書法作品

建議搜索歷屆全國硬筆書法大賽的獲獎作品(正規的,如中硬協舉辦的,而非隨便哪個野雞機構舉辦的那種比賽。)網路圖片上會有一些,通常章法布局會參考書法中的小楷及行書的布局,鋼筆篆書有少量可觀者,通常可以看到毛筆書法的功底,隸書亦然,楷書多從北碑出,所以,現在通常為人所稱道的硬筆書法作品,都是書法藝術與展廳效應的結合的產物,還要加上用印及紙張的粘貼拼接、多幅作品的整體營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