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做個守法的人圖片簡單畫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做個守法的人圖片簡單畫

發布時間: 2022-08-17 19:16:58

『壹』 學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手抄報圖片

1.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

但是我們的理想該如何實現呢?在樹立了崇高理想之後,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現實中,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去實現它。首先,就是學好各門功課,具有真才實學,在此,我決定借用朱光潛先生的人生信條「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的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二、此時應該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像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2.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

讀一書,增一智。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後。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幹。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緬甸諺語)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歐洲諺語)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己之長。
自贊就是自輕。 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如果有了鬍子就算學識淵博,那麼,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後退的滑梯。

3.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團結就是力量。——諺語
�3、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牆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路上,擋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腳踢開的。——艾思奇
�4、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俗語
�5、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易經》
�6、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7、民齊者強。——荀況
�8、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9、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齊一的。——法國諺語
�10、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勝。——孫武
�13、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齊,泰山移。——中國諺語
�15、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三國.孫 權
�16、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鄧中夏

4.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在抓青少年工作的實踐中,我們感到:首先應該讓青少年學會自我服務,讓他們在服務中體會自身的價值,才會去服務他人。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區資源,對青少年做好宣傳工作,循序漸進地提升青少年的服務意識,才能真正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創新思路搞宣傳。我們利用假期學生放假的空閑時間,向各中小學校發出了走進農村的通知,受到了青少年的熱烈響應,參與的青少年達到了100餘人,在活動中,青少年不但了解了平時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學會了自我服務的意識,學會了關愛他人,學會了感恩。這樣的活動無形中增加了宣傳效果。二是創新方法搞宣傳。我們通過與學校聯系,在校園內定期對青少年進行各種教育宣傳活動,讓青少年了解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本質區別,增強青少年識別事物的能力。每到節假日以及舉辦各類匯演或秧歌比賽時,我們還在轄區演出現場及主要幹道,展示青少年各類才藝展,有漫畫宣傳板、手抄報宣傳板,這種宣傳方法直觀易懂,同時我們還讓青少年自己充當講解員進行現場講解,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創新形式搞宣傳。建立青少年自我服務教育宣講團,在社區對廣大青少年講解如何自我服務,如何自強自立等知識。我們還充分利用社區家長學校講解法律知識的同時,將青少年自我服務教育納入其中,提高青少年自我服務的能力。

『貳』 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少年繪畫

首先繪畫要符合題目,並含有「知法守法」等法律元素。

『叄』 守法小公民的海報怎麼畫

最好是抱著一個法典的可愛的小孩子吧 Q版的最好了 要不就是帶警察帽子的可愛小孩

『肆』 關於法制宣傳手抄報的畫怎麼畫

1.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12月4日。
2.《全國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提出了什麼目標?
《全國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提出,通過實施「五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檔案法治觀念和檔案意 識,進一步增強檔案部門公務員的檔案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檔案部門依法治理的自覺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3.什麼是檔案法規體系?
檔案法規體系是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為核心,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若干有關檔案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統一體。
4.《檔案法》有什麼作用?
《檔案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它是管理我國檔案事業的法律依據。
(2)它是有效保護檔案財富,開發檔案資源的有效武器。
(3)它是公民、法人及其他各種組織從事檔案事務的行為准則。
(4)它是公民維護檔案權利,履行檔案義務的法律保障。

5.我國檔案工作如何體現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檔案法》第五條將「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原則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同時在第二章檔案機構及其職責第六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即國家檔案局)是全國檔案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即省、地(市)、縣檔案局分別是本行政區域檔案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全國的檔案工作都必須接受國家檔案局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接受國家檔案局和地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6.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應當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 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具體來說應當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從法治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合理確定檔案工作在本單位的法定地位。
(2)健全本單位的檔案機構,並為其完善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3)逐步改善本單位檔案工作條件,滿足本單位檔案工作正常開展所需的物質要求,保障本單位檔案工作依法開展。

7.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單位對在檔案工作中有顯著成績的哪些行為應當予以獎勵?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了 5 種應予獎勵的行為:
(1)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顯著成績的。
(2)對檔案的保護和現代化管理做出顯著成績的。
(3)對檔案學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
(4)將重要的或者珍貴的檔案捐贈給國家的。
(5)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律、法規的行為作斗爭,表現突出的。
8.為什麼《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將向國家檔案館捐贈重要或者珍貴的檔案作為一種獎勵條件?
《檔案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向國家捐贈檔案的,檔案館應當予以獎勵」。《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六條第四項規定,將重要或者珍貴檔案捐贈給國家的應當給予獎勵。我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歷史檔案資源非常豐富,有的檔案本身也是文物。特別是各個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歷史檔案,由於政治及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散存在民間。各級各類檔案館通過大量的徵集活動,已經從民間和其他組織手中收集到一部分重要、 珍貴的檔案,使這部分檔案不僅得到了妥善的保管,而且在更大的范圍內使之得到利用。但這種徵集活動畢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並且迄今檔案館收藏的檔案還不能充分反映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因此,《檔案法》及《檔案法實施辦法》將向國家檔案館捐贈重要或者珍貴檔案作為一種獎勵條件,意在用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鼓勵每一個公民自覺地保護檔案,促進檔案館館藏的豐富和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9.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的職責是什麼?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依照《檔案法》第七條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1)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建立、健全本單位的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2)指導本單位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和歸檔工作;
(3)統一管理本單位的檔案,並按照規定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檔案;
(4)監督、指導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
10.為什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具有監督、指導職責?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監督、指導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與所屬機構存在上下隸屬的關系,對所屬機構的管理就是由這種隸屬關系所決定的。這種管理不是社會管理,屬於單位內部的管理。一個單位的管理涉及許多方面,檔案工作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些下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其檔案工作一般都自己負責,作為上級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並不代替所屬機構具體的檔案工作,所要做的事是對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如果對所屬機構檔案工作監督不力,或者指導不當,造成損失,那就是有關的作為上級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沒有履行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規定的這一職責,是一種失職行為。
11.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為什麼要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
《檔案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在《檔案法》頒布以前,一些單位或個人以種種借口或不進行立卷工作,或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據為己有,長期不進行歸檔或拒絕歸檔,造成檔案文件的流失和損毀。特別是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機構發生變化時,因為平時的文件材料歸檔工作做得不好,造成檔案文件遺失、損毀的案例舉不勝舉。
12.經過整理和立卷的文件材料,如果不由本單位的檔案機構或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二條對《檔案法》第十條的規定進行了細化,規定「按照國家檔案局關於文件材料歸檔的規定,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由單位的文書或者業務機構收集齊全,並進行整理、立卷,定期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任何人都不得據為己有或者拒絕歸檔」。實踐中,有些地方或單位由於沒有重視歸檔和檔案移交工作,一些工作人員將本單位一些重要的檔案文件長期放在個人手中,久而久之造成檔案的丟失,在需要利用檔案的時候,卻找不到這些檔案,由此給單位造成重大損失。也有些工作人員,將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文件材料視為個人財產,據為己有,有的甚至將拒不歸檔作為要挾單位的條件,在單位不能滿足個人私慾時,將個人手中的檔案文件私自出賣,給國家和單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13.什麼是保密檔案?
所謂保密檔案是指記錄國家秘密的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第二條的規定,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14.國家所有的檔案能夠進行買賣嗎?
《檔案法》第十七條規定「禁止出賣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出賣。」因此,國家所有的檔案不能進行買賣。
15.為什麼國家不嚴格禁止檔案所有者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向檔案館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買賣與贈送?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簡單地限制出賣不符合實際需要。應當是既要維護國家、社會的利益,也不要限制集體、公民對其檔案的所有權、處分權。為使這部分檔案的出賣在遵循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合法、公開地進行,全國人大常委會1996年在修改《檔案法》時對集體所有、個人所有的這部分檔案的管理規定作了修改。《檔案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前款 所列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這樣修改以後,既解決了對這部分檔案的嚴格禁止出賣的不實際的規定,同時也解決了對隨意買賣檔案,造成國家重要檔案的流失或者泄密的現象。

16.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買賣與贈送進行審查時應注意什麼?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七條規定,「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級國家檔案館寄存、捐贈或者出賣。向各級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轉讓或者贈送的,必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向外國人和外國組織出賣或者贈送。」經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對國家和社會沒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檔案所有者就可以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出賣。如果經審查認為這 部分檔案屬於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並且不宜出賣給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負責審查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向檔案所有者宣傳我國檔案管理的法律規定,從而要求檔案所有者自覺保護檔案的安全,或通過耐心的工作,將這部分檔案收購或予以征購。檔案所有者憑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 部門的批准文件可以進行合法出售。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審查這部分檔案的同時,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些珍貴檔案的來源,有利於國家對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非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監控與管理。
17.哪些情況下,才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和出賣檔案的復製件?
《檔案法》第十七條規定:「檔案復製件的交換、轉讓和出賣,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根據《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只有在下列情況下,經國家檔案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才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和出賣檔案的復製件:
(1)為了收集和交換我國散失在國外的檔案;
(2)為了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3)為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
(4)為了科學研究的需要;
(5)為了推廣科技成果的需要;
(6)為了國家利益的其他需要。
18.國家對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有什麼具體管理規定?
《檔案法》第十八條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製件,禁止私自攜運出境」。 根據這一原則規定,《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九條將國家所有的檔案進一步具體劃分為幾種類型,並分別明確規定了哪些不允許出境和哪些允許出境、如何出境。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中被確定為一級檔案的,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任何組織與個人均不允許攜運出境。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中被確定為二級檔案的,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需要攜運出境的,必須經國家檔案局審查批准。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的三級檔案以及其他未列入等級的檔案,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需要攜運出境的,必須經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及其復製件,無論其存放何處,如需攜運出境的,也需報經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19.一般情況下,需要攜帶檔案或檔案復製件出境的組織和個人應如何向有關部門申報?
一般情況下,需要攜帶檔案或檔案復製件出境的組織和個人,應當提前1個月向國家檔案局或所在地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申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申報後,應及時進行審查,作出批准與否的決定,必要時,可會同有關檔案形成部門或國家保密部門一起 審查。海關憑批准文件查驗放行。
20.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應當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有具體的開放起始時間嗎?
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應當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有具體的開放起始時間。《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檔案(包括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檔案;民國時期的檔案和革命歷史檔案),自《檔案法實施辦法》實施之日起向社會開放;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
(3)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可以隨時向社會開放。
21.對檔案的開放主體為什麼只限定為各級國家檔案館?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將開放檔案的主體限定為各級國家檔案館,即明確了只有各級國家檔案館才具有向社會開放檔案的法定職責。這里所稱的各級國家檔案館,是指負責接收、保管檔案的中央、省、地、市、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專門檔案館,不包括部門檔案館和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內部的檔案室或具有檔案室性質的檔案館。這是由於部門檔案館主要是收集管理本部門檔案的事業機構,且由於他們檔案內容的特殊性,如外交、安全、公安等部門檔案館,他們所存的檔案開放期限與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專門檔案館有所區別。對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內的檔案室來說,由於其保存的檔案形成年代較近,現實性和秘密性較強,所以他們所保管的檔案不屬於到期應當開放的范疇,也不承擔向社會開放檔案的任務,一般只供本單位內部使用。

22.為什麼對檔案的開放作限制性的規定?
《檔案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少於30年,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多於30年,具體期限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前款所列檔案中涉及國防、外交、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利益的檔案,以及其他雖自形成之日起已滿30年但檔案館認為到期仍不宜開放的檔案,經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延期向社會開放」。這里 對有關檔案開放做了限制性的規定。一般來說,開放檔案並不是毫無保留和無條件的。對一般的檔案而言,滿30年後己失去了秘密性,但其中並不能排除不宜公開的檔案的存在,對這類檔案就要延期開放或控制使用,這是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也是當前國際上許多國家開放檔案的通例。雖滿30年但檔案館認為不宜開放的,經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繼續延期開放,延期到何時則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具體情況決定,這樣規定體現了靈活性。

23.除了屬於國家秘密的范圍以外,還有哪些因素使檔案需延期開放?
按照《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的規定,除了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國家秘密的范圍的檔案不宜對社會開放外,需延期開放的檔案,還有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因為在各級國家檔案館保存的檔案中,有相當一部分檔案是未經科學整理的,有的沒有張、頁號,有的沒有案卷標題,也有的因自然原因,紙張老化、字跡褪變,不做進一步的修復與整理,是無法直接向社會提供利用的。因而,這一部分的檔案也可能延期向社會開放。
24.檔案的利用具體是指什麼形式?
《檔案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組織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開放檔案。《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明確界定了檔案利用的內涵。檔案的利用是指單位或個人通過閱覽、復制和摘錄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級各類檔案館或檔案室保存的檔案的行為。利用檔案的形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閱覽。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內專設的閱覽室、接待室等場所查閱其所需要的檔案原件或檔案縮微品、復製件:
(2)復制。指對利用者所需要利用的檔案內容,由檔案館(室)通過攝影、復印、拓印、打字等方法為其復制檔案原件,供利用者帶回利用;
(3)摘錄。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利用檔案過程中,將其中所需要的部分譽抄下來以供自己今後查證、研究之需。
25.我國對本國公民和組織利用已開放檔案的程序有什麼規定?
依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以及國家檔案局頒布的 《各級國家檔案館開放檔案辦法》等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和組織凡是持有工作證、居民身份證、單位介紹信、學生證等合法證明之一,都可直接到檔案館利用已開放的檔案,有提供利用義務的單位不得以非法借口拒絕提供利用。
26.我國對外國組織或個人利用我國已開放檔案的程序有什麼規定?
根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以及國家檔案局頒布的《外國組織和個人利用我國檔案試行辦法》的規定,外國組織或個人利用我國各級國家檔案館已開放的檔案,凡已經我國有關主管部門的介紹和保存該檔案的檔案館同意的,可以直接到各級國家檔案館閱覽、復制、摘錄或以函、電等方式利用已開放的檔案。這里的有關主管部門一般指的是我國負責外事工作的部門或外國組 織或個人來華的接待單位的主管部門。具體程序是,外國組織或個人根據與我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簽訂的有關文化交流協定利用我國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通過簽訂協定的我國有關部門介紹,提前30天向有關檔案館提出申請。以其他途徑利用中央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提前 30 天向國 家檔案局或有關檔案館提出申請。利用地區(市、州、盟)級和縣(市、區、旗)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提前30天向國家檔案局或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利用檔案者須說明自己的身份和利用檔案的目的與范圍,同時應當交納有關費用。在利用檔案過程中須遵守檔案館的有關規定。

27.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保存在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未到法定開放期限的檔案,應當符合什麼條件?
根據《檔案法》第二十條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保存在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未到法 定開放期限的檔案,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利用主體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個人;
(2)利用目的是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教學科研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需要;
(3)須經保存該檔案的檔案館同意,必要時還須報經有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4)遵守國家制定的有關利用未開放檔案辦法等有關規定。
28.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尚未向檔案館移交的檔案,利用者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嗎?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五款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尚未向檔案館移交的檔案,其他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以及中國公民需要利用的,須經檔案保存單位同意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檔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按照移交期限向有關國家檔案館移交。這些檔案在未向有關檔案館移交前,主要供本單位工作需要查考利用。本單位以外的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須經保存該檔案的單位同意。
29.檔案的公布與檔案的開放有什麼聯系?檔案的利用者有權公布檔案嗎?
檔案的公布與檔案的開放關系十分密切。檔案開放是指將原 來處於封閉狀態的檔案依法向社會公開,供社會各方面利用,將過 去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檔案轉變為供社會利用。凡已開放的 檔案,任何人和組織都有權利用。但依據《檔案法實施辦法》規 定,利用者只有利用權而無公布權,無權」首次向社會公開」。檔 案的公布其意義在於,只要檔案內容一公布和進入公共領域,社會 就都可以自由利用。利用者在利用檔案中,有可能利用已經公布 了的檔案,此時利用者是否向社會公布已不是問題。但如果利用 的是尚未公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伍』 懂法,執法,守法的小公民圖怎麼畫

小學生可以畫以下內容:
1.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不亂跑,按照交通燈的示意過馬路。可以加點違法行為,小朋友去制止。
2.日常生活中,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可以表現制止浪費的小朋友。
除此之外還可以表現其他內容。需要自己觀察發現。

『陸』 遵紀守法的手抄報圖畫

遵紀守法小故事 :西瓜兄弟 在李樓村,有姓李的兄弟兩人,每年每人種畝把好西瓜。因為方圓一二十里地內,只有這兄弟倆種西瓜,大家便叫他們「西瓜兄弟」。西瓜老大的地在村東大路邊上,西瓜老二的地在村西南小路邊上。這年雖然雨水多,可是他們的瓜地高,西瓜還是長得又大又甜。 瓜剛熟的時候,村東走過來一隊蔣介石的保安團,這些餓狼一看見老大的瓜,頓時你搶我奪,不一會兒,一畝多地西瓜就一個也不剩了,地里只留下一片踩爛的瓜藤瓜葉與吃剩的瓜皮瓜子。 在這些保安團過去20多天後,村裡忽然來了八路軍,巧的是這回八路軍從村西南老二的瓜地邊走過。「我這瓜地完了!」西瓜老二想:「我這命不要啦,我就躲在瓜地里,看他八路軍摘我的瓜吧。」西瓜老二灰心喪氣地往西瓜棚底下一坐,看著八路軍過來。誰知道部隊有多少呢?往北看不見尾。「這西瓜長得好呀!」領頭一個兵說。「還有三白瓜哇!」「這瓜一個怕有三十斤。」「吃上兩個才解渴呢。」路過的兵你一句我一句的贊嘆不止。 聽見八路軍說西瓜好,西瓜老二的心就像刀扎一樣痛。但是他卻奇怪,這些人說說就完啦,連腳都不停,一股勁往前走。西瓜老二把頭偏西邊一看,看不見隊伍的頭,也看不見隊伍的尾,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八路軍就是怪呀!」說著就站起來,提著瓜刀,跑到地里抱起一個大西瓜,往路邊一放,「刺刺」地切開了。「吃西瓜,弟兄們!」西瓜老二向八路軍叫,但卻沒有人答應他。「走路渴啦,來吃塊瓜!」西瓜老二又向另外一些士兵叫著,但回答都是:「謝謝你,老鄉!俺不吃。」這一下西瓜老二可急了,大聲嚷起來:「看你們八路軍西瓜切開了怎麼不吃呀!」這時有個16歲的小司號員問他:「老鄉!這西瓜多少錢一個?」「不要錢,隨便吃吧!」西瓜老二邊說,邊拿起瓜往小司號員跟前送,小司號員連連說:「俺不吃,俺不吃!」腳不停地就朝前走了。西瓜老二捧著瓜,直愣愣的在西瓜地邊站著,隊伍還是肩並肩地往前走,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