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圖片分析,從色彩,空間結構,用光,鏡頭,景別,拍攝角度,分析800字左右
色彩是能引起我們共同的審美愉悅的、最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是最有表現力的要素之一,因為它的性質直接影響人們的感情。豐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在色彩學上也稱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屬性。飽和度為0的顏色為無彩色系。
在再現藝術中,色彩真實再現對象,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色彩研究以科學事實為基礎,要求精準和明晰的系統性,人們將考察色彩關系的這些基本特徵,看看它們怎樣才能幫助藝術作品的題材創造形式和意義。
豐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無彩色系
黑白灰
無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調合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無彩色按照一定的變化規律,可以排成一個系列,由白色漸變到淺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學上稱此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變化,可以用一條垂直軸表示,一端為白,一端為黑,中間有各種過渡的灰色。純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體,純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體。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純白與純黑的物體,顏料中採用的鋅白和鉛白只能接近純白,煤黑只能接近純黑。無彩色系的顏色只有一種基本性質——明度。它們不具備色相和純度的性質,也就是說它們的色相與純度在理論上都等於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來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與白做為顏料,可以調節物體色的反射率,使物體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徵。所謂色相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玫瑰紅、桔黃、檸檬黃、鈷藍、群青、翠綠……從光學物理上講,各種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的。對於單色光來說,色相的面貌完全取決於該光線的頻率;對於混合色光來說,則取決於各種頻率光線的相對量。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的光譜成分和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決定的。
純度
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參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參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參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麼,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後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紅、灰、綠、藍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後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三特徵是不可分割的,應用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
PCCS(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色彩體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製的,色調系列是以其為基礎的色彩組織系統。其最大的特點是將色彩的三屬性關系,綜合成色相與色調兩種觀念來構成色調系列的。從色調的觀念出發,平面展示了每一個色相的明度關系和純度關系,從每—個色相在色調系列中的位置,明確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純度的成分含量。
❷ 請問純度和明度怎麼區別呢。純度推移,明度推移怎麼弄啊。。。。謝謝。。(*^__^*) 嘻嘻
一、通過指代區分
1、純度:是指色彩的鮮艷度。
2、明度:是眼睛對光源和物體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覺
二、通過特點來區分
1、純度:純度最高的色彩就是原色,隨著純度的降低,色彩就會變的暗、淡。純度降到最低就是失去色相,變為無彩色,也就是黑色、白色和灰色。
2、明度:人眼對不同波長的光線的感受性是不同的。這種情況可以用光譜敏感函數(或光譜光效率函數)來說明。從右圖可以看出,椎體細胞(明視覺)能吸收可見光譜所以波長的光,但它對光譜的中央部分(約555nm)最敏感,而對低於500nm和高於625nm的波長的敏感性要差得多。
三、通過使用來區分
1、純度:純度是說明色質的名稱,也稱飽和度或彩度、鮮度。色彩的純度強弱,是指色相感覺明確或含糊、鮮艷或混濁的程度。高純度色相加白或黑,可以提高或減弱其明度,但都會降低它們的純度。如加入中性灰色,也會降低色相純度。
2、明度:大多數光線都是經由物體表面反射後進入眼睛的,而不是直接從光源來的,因此,明度不僅決定於物體照明的強度,而且決定於物體表面的反射系數。光源的照度越高,物體表面的反射系數越大(最大為1),看上去就越明亮。
❸ 平面構成基礎知識
平面構成基礎知識
平面構成三要素是 點、線、面(對於色彩構成來說就是色相、明度、彩度),所有平面的構成最終歸納都是點、線、面的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平面構成基礎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先講講形態。
對於做平面設計來說,接觸的多是抽象形態,其他形態就不講了,
偶然形是什麼?就是偶然形成的形態,比如潑墨,碎玻璃。。。
偶然抽象形用的好可以可以製作出極具個性的作品,推薦。
品牌策劃商標注冊包裝公司廣告攝影建站模板婚紗攝影展示公司專賣店設計幾何抽象形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商標,很少看到復雜的形吧?就這個理
有機抽象形主要是流線型這類形態,簡單、單純、合理,產品設計採用較多。
-幾何抽象形
抽象形態--有機抽象形
-偶然抽象形
二。點
點的最大作用是凝聚視線,多點 可創造生動感。大家多多注意。
1。點的視覺特性
點: 單一點具有集中凝固視線作用,容易形成視覺中心。
多點會有生動感,如果大小也不同,就具有一些個性了。
點的連續會產生節奏,韻律和方向,疏密的點陣會產生空間感。
網站設計門面設計婚紗攝影廣告攝影標識設計電視廣告片廣告公司室內設計2。點的構成方法
1)等間隔 2)規律間隔 3)不規律間隔 4)點的線化 5)點的面化
三 線
線可以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這點應用很廣,大家多多注意。
畫面工整感、速度感也是靠線形來表現的。 優雅的形往往是曲線形的。
1。線的特性
線:垂直線陽剛有升降感,水平線靜止、安定,斜線飛躍、積極,
曲線間接優雅動感,曲折線不安定,粗線穩重、前進感,
細線銳利、纖弱、後退、速度感。
2。線的構成
包裝印刷標牌設計設計簽名影視廣告片影視創作包裝袋設計SEO優化產品攝影幾何曲線工整冷淡。 自由曲線 自由 有個性。四 面
1。面的分類
1)積極的面: 點、線 移動、放大產生的面
2)消極的面: 點、線 密集、環繞產生的面
其他分類方法: 1)幾何形面 2)非幾何形面
2。面的分割
這就是在做構成練習了。
四 圖與底關系
圖:簡單說,就是你要表現的`物體,處於畫面前方
底:就是背景、處於畫面後方。
海報設計建築攝影SI設計標徽設計注冊公司網頁設計名片設計動畫培訓生動的作品肯定是圖、底分明的,這樣才有層次。
當然也有矛盾圖形,比如 太極圖,無法分辨圖與底,
一般來說要求圖底分明,當然也可以利用圖底來創作有個性的作品。
五 基本形與骨架
基本形就是構成圖案的最基本的要素, 基本型間的關系: 分離、接觸、覆蓋、透疊、聯合、減缺、差疊、重合。
骨架就是如坐標一樣的dd,用來吧感性的想法理性化。。。
做圖案先畫骨架來作圖可以搞的很工整,推薦。
六 平面構成的表現手段
重復、近似、漸變、發射、特異、對比、立體空間、肌理、韻律。
就這么多方法,一定要多多體會這幾個詞。。。
品牌加盟公交車廣告動畫培訓品牌策劃產品設計包裝公司展覽公司品牌戰略特異解釋一下,萬花叢中一點紅,這個紅就是特異,
特異有形,大小,色彩的變化,用的好很有個性的哦。
平面構成就這么多,少吧,多體會才是最重要的。
;❹ 什麼是色彩純度的漸變
色彩純度的漸變是一種色彩由純色向無色彩的黑、白、灰漸次變化。
純度最高的色彩就是原色,隨著純度的降低,色彩就會變的暗、淡。純度降到最低就是失去色相,變為無彩色,也就是黑色、白色和灰色。
同一色相的色彩,不摻雜白色或者黑色,則為純色。在純色中加入不同明度的無彩色,會出現不同的純度。
以藍色為例,向純藍色中加入一點白色,純度下降而明度上升,變為淡藍色。繼續加入白色的量,顏色會越來越淡,純度下降,而明度持續上升。反之,加入黑色或灰色,則相應的純度和明度同時下降。
(4)彩度推移構成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來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與白做為顏料,可以調節物體色的反射率,使物體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在色彩學上也稱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屬性。
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參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❺ 有誰可以給我發點關於美術色彩方面的圖片,各種色彩推移,漸變,對比,調和等方面的作業圖片!經典作品!
色彩推移:
自然界的物體五花八門、變化萬千,它們本身雖然大都不會發光,但都具有選擇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當然,任何物體對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實際上不存在絕對的黑色或白色。
(5)彩度推移構成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豐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
在再現藝術中,色彩真實再現對象,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色彩研究以科學事實為基礎,要求精準和明晰的系統性。
❻ 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色彩本身並無冷暖的溫度差別,是視覺色彩引起人們對冷暖感覺的心理聯想。下面是我分享的色彩基礎理論知識,一起來看一下吧。
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篇1
1、色彩三原色。
色彩三原色是指紅、黃、藍,從色彩原理上講,這三種顏色能調出大部分顏色,而其他顏色則不能調出這三種原色。由於三原色不能調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三原色外還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顏色。
2、色彩混色。
紅黃相混得橙,紅藍相混得紫,黃藍相混得綠,若進一步相混可得到更多的顏色。要驗證這個結論,只需在彩色列印機上列印一張顏色構成較全面的彩色圖紙便可,在10倍放大鏡下就能大致看到各原色的分布情況。
3、十二色相環。
通過下面這個圖表,我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各色相混所產生的色彩變化,中心的三角形中是三原色,其中任意兩色分別相混得到外圍的紫、綠、橙色。再用三原色與紫、綠、橙組合又得到另外的一些顏色,這些混色與三原色一起構成最外圍的十二種顏色,即十二色相環。如果再進一步組合,則會產生更多的、色彩變化更細微的顏色。
4、對比色。
色相環中直徑兩端相對的兩種顏色,因為色彩差別最大,所以把它們互稱為對比色。把這兩個顏色並列放在一起,它們會相互讓對方的色彩完全顯現出來,以紅綠為例,紅則更紅,綠則更綠。但把這兩者等量相混,就說不出是個什麼色了,色彩學中通常把這種顏色說成臟色。
5、彩度與明度。
色彩的鮮艷度叫彩度,明暗度叫明度。色相環中的任何一個顏色其彩度都是高的(很鮮艷的),欲降低其彩度可加黑色、白色或灰色(黑白灰稱作無彩色),通常白色能增加顏色明度但同時會降低顏色彩度,黑色和灰色則既降彩度也降明度。
6、混色量對色相的影響。
上面色相環中的混色都是理論上的等量混色(色料顆粒大小一致,數量一致),在現實中不可能都按此方法調色,比如紅色和藍色等量相混得到圖中的紫色,而3份紅色和1份藍色相混則得到圖中的紫紅色,如果再用紫紅色和紅色等量相混,那麼藍色就只佔八分之一而紅色佔八分之七,這個混色就應該叫淺紫紅色了,如果再照這種比例相混下去,混色中藍色的影響力就將越來越弱,直到不足以影響紅色。
7、色彩差異。
在現實中,沒有人規定什麼顏色要達到什麼樣的彩度和明度才能叫特定的顏色名,就拿最基本的三原色來說,由於生產工藝和原材料的不同,每個原色都存在著若干不同彩度或不同明度的個體原色,與之相應的混色在色相上肯定也有差異了。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想用同一色系不同色相的兩種原色來分別與另一色系的顏色相混而得到相同色相的顏色,依靠的往往是調配者的感覺而非科學的量比關系。
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篇2
培養孩子敏銳的色彩觀察力和對色彩的意識,意識形成後,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及對色彩有意和無意的觀察,眼睛對色彩的分析逐步提高,為孩子未來從事與色彩相關的工作提供一個視覺基礎。
現將基本的色彩知識總結如下,希望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為孩子對色彩的辨析有一個正確的引導。
1、原色
理論上指不能調和出來的色彩叫原色。三原色指:大紅、檸檬黃、鈷藍;原色又稱為第一次色,或稱為基色。原色的色純度最高,最純凈、最鮮艷。可以調配出絕大多數色彩,而其他顏色不能調配出三原色。
(1)三原色不能通過其他的有色材料混拼而成的顏色。能配合成各種顏色的基本顏色。也叫基色。這三種顏色的組合,幾乎形成幾乎所有的顏色。
(2)光線會越加越亮,兩兩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間色:yellow黃,cyan青,magenta品紅(或者叫洋紅、紅紫)。三種等量組合可以得到白色。
顏料中的原色是紅、黃、藍,藍和黃可以配成綠,紅和藍可以配成紫,黃和紅可以配成橙。
色光中的原色是紅、綠、藍,紅和綠可以配成黃,紅和藍可以配成紫。
2、間色
任意兩個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稱「間色「。紅+黃=橙,藍+黃=綠,紅+藍=紫,等量相加產生的橙、綠、紫為標准,但三個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間色也隨之產生變化(當我們把三原色中的紅色與黃色等量調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紅色與藍色等量調配得出紫色,而黃色與藍色等量調配則可以得出綠色。在專業上,由三原色等量調配而成的顏色,我們把它們叫做間色。當然三種原色調出來就是近黑色了。間色 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調配出來的顏色,是由2種原色調配出來的。紅與黃調配出橙色;黃與藍調配出綠色;紅與藍調配出紫色,橙、綠、紫三種顏色又叫"三間色"。在調配時,由於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產生豐富的間色變化。
3、復色
任意兩間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稱之為「復色「。橙+綠=黃灰,橙+紫=紅灰,綠+紫=藍灰,等量相加得出標准復色;兩個間色混合比例不同可產生許多純度不同的復色。
4、色彩的對比
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由於相互影響的作用顯示出差別的現象,稱為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的重點,是認識色彩對比的特殊性。色彩的千差萬變形成了色彩的多種對比關系。
因明度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明度對比。
明度對比,明度對比為主構成的色調。由於明度對比程度的不同,這些調子的視覺作用和感情影響各有特點,一般為:高明度基調給人聯想到的是晴空、清晨、朝霞、曇花、溪流、女人用的化妝品等。這種明亮的色調給人的感覺是輕快、柔軟、明朗、嬌媚、純潔。如應用不當會使人感覺疲勞、冷淡、柔弱、病態。中明度基調給人以樸素、穩靜、老實、莊重、刻苦、平凡的感覺。如運用不好也可造成呆板、貧窮、無聊的感覺。低明度基調 給人的感覺沉重、渾厚、強更剛毅、神秘。也可構成黑暗、陰險、哀傷等色調。
明度對比強時如:「高長調、低長調、中間長調「給人的感覺光感強,體感強,形象的清晰程度高,銳利,明白。明度對比弱時 如:「高短調、中間短調、低短調「給人的感覺光感弱,體感弱,不明朗,模糊,含混,平面感強,形象不易看清楚。明度對比太強時如最長調有生硬、空洞、簡單化的感覺。
5、同種色
顏色產生不同明度變化,稱同種色。如將翠綠色加白或加黑出現的許多深淺不同的綠色,這深淺不同的綠色為同種色。
6、同類色
兩種以上的顏色,其主要的色素傾向比較接近,如紅色類的朱紅、大紅、玫瑰紅,都主要包含紅色色素,稱同類色。其他如黃色類中的檸檬黃、中鉻黃、土黃,藍色類的普藍、鈷藍、湖藍、群青等,都屬同類色關系。
7、類似色
在色環上任意90°角度以內的顏色,各色之間含有共同色素,故稱「類似色」。
8、鄰近色
在色環上任一顏色同其毗鄰之色稱為「鄰近色「。鄰近色也是類似色關系,僅是所指范圍縮小了一點。從同類色、類似色、鄰近色的含義來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採用此類色彩配合給人以統一而調和的感覺。
9、補色
色環中任何兩色混所得的新色與另一原色互為補色,也稱余色。如綠與紅、黃與紫、藍與橙,皆屬補色關系,綠的補色是紅色,紅的補色是綠色。
10、冷暖對比
用冷熱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稱為冷暖對比。
冷暖本來是人體皮膚對外界溫度高低的觸覺。太陽。爐火、火炬、燒紅的鐵塊,本身覺度很高,它們射出的紅橙色有導熱的功能,其光所及,將使空氣、水和別的物體溫度升高,人的皮膚被它們射出的光照所及,亦能覺得溫暖。大海、蒼天遠山、雪地等環境,是藍色光照最多的地方,藍色光會導熱,而大海、蒼天。雪地有吸熱的功能,因而這些地方的溫度比較低,人們在這些地方會覺得冷。『這些生活印象的積累,使人的視覺、觸覺及心理活動之間具有一種特殊的,常常是下意識的聯系。視覺變成了觸覺的先導,無論光源色還是物體色,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會由於意識的慣性而引起相應的條件反應。
日本色彩學家曾作過一個實驗:將一個工作場地塗上青灰色,另一個工作場地塗上紅橙色。然後比較工作場地的客觀溫度條件,即使物理上的溫度相同,勞動強度也一樣,但色彩影響了人的生理與心理,兩地的感覺反應就不一樣。在青灰色工作場地工作的員工,於華氏59「時感到冷,但在紅彩色工作場地工作的員工們,溫度自65F降到52F時。仍然不覺得冷,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由此,人們產生一個對冷暖色彩比較抽象。似是而非,不易言傳的概念,同時又把冷曖看作是萬能的,把握色彩技巧的鑰匙。
從色彩心理學來考慮,我們把桔紅的純色定為最暖色,它在色立體上的位置稱為曖極,把天藍的純色定為最冷色,它在色立體上的位置稱為冷極,並用冷暖兩極的關系來劃分色立體上茶餘備色的冷暖程度與冷暖差別。凡近暖極的稱暖色;近冷極的稱冷色。與冷極距離相等的各色,冷的程度相等;與暖極距離相等的各色,暖的程度相等;凡與兩極距離相等的各色,稱為冷暖的中性色。由此可知,紅、橙、黃等同暖色,藍綠、藍、藍紫等同冷色,黑。白、灰。彩、紫等色,都屬中性色。
如果根據冷暖關系把色立體劃分為十幾個階段,那麼,凡差別十個階段以上的稱冷暖強對比,差別三個階段以內的稱冷曖弱對比,其餘的稱中等程度的冷暖對比,兩極色的對比稱冷暖最強對比。
從色彩心理學來說,還有一組冷曖概念。那就是白冷黑暖的概念。因此,在色立體上接近白的色塊有冷的印象,接近黑的色塊有暖的印象。一般的色彩混人白色會傾向冷,加黑會傾向曖。
平常說的色彩冷暖,一般並非指單一的橙藍之冷曖,也非指單一的黑白之冷暖,而是二者的綜合。但是,二者的綜合不是均等的,似以橙藍之冷暖為主導。因此冷暖對比的對比越弱,冷暖的傾向趨平緩,對比越強,刺激力量愈強。
11、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具有三種基本要素:明度、色相、純度
A、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以光源色來說可以稱為光度。
對物體色來說可稱亮度,深淺度等。在無彩色類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在白、黑色之間存在一個系列的灰色,一般可分為九級。靠近白色的部分稱為明灰色;靠近黑色的部分稱暗灰色。在有彩色類中,最明亮是黃色,最暗的.是紫色,這是因為各個色相在可見光譜上,振幅不同,對於眼睛的知覺的程度也不同而形成的。黃色,紫色在有彩色的色環中,成為劃分明暗的中軸線。任何一個有彩色滲入白色,明度會提高,滲入黑色明度則會降低,滲入灰色時,依灰色的明暗程度而得出相應的明度色。
B、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色彩的相貌是以紅、橙、黃、綠、青、藍、紫的。
光譜色為基本色相。不同色相是不同波長給人的一種感覺。基本色相的秩序以色相環形式體現,稱為色環。色環分別可作為六色相環,九色相環,十二色相環,二十色相環等多種色彩秩序。
C、純度
純度指色彩的鮮、濁程度。純度也稱為艷度、彩度、鮮度或飽和度。
凡有純度的色彩,必有相應的色相感。各色相最高純度、色的知覺度。
不同,明度也不同。高純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將提高警惕或降低色相的明度,賜教也會降低這它們的純度。如果加適當明度的灰色或其它色相,也可相應地降你色相的純度。美國色彩家孟謝爾的純度色標把色相的純度、明度分別用數字加以標定,這樣能明晰地分出色彩的各自不同純度差別。
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篇3
色彩基本理論 知識
色彩分類:分為三原色、間色、復色。
色彩屬性:分為色相、明度、純度。
色彩對比:分為色相對比,冷暖對比。
相信這些系統的知識對你的色彩起步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
一、顏色 的分類
1、三原色:
繪畫色彩中最基本的顏色為三種即紅(品紅)、黃(檸檬黃)、藍(湖藍),稱之為原色。這三種原色顏色純正、鮮明、強烈,而且這三種原色本身是調不出的,但它們可以調配出多種色相的色彩。
注意: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現在給大家講的是顏料的三原色!!
顏料中的原色之間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調配出各種不同的色彩,而顏料中的其它顏色則無法調配出原色來。
2、間色(二次色):
三原色中任何的兩種原色作等量混合調出的顏色,叫間色,亦稱第二次色。
(紅+藍=紫色、黃+紅=橙色、黃+藍=綠色)
童鞋們注意啦!!如果兩個原色在混合時的分量不等話,又可以產生其他種種的顏色哦。如黃和紅混合,黃色成分多則的中絡黃、但珞黃等的黃橙色等其他顏色。童鞋們也可以用顏色調來練習下,熟練准確的調色也會為你的色彩加不少分的哦。
3、復色(三次色):
任何兩種間色(或一個原色與一個間色)混合調出的顏色則稱復色,亦稱再間色或第三次色。
(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種顏色與黑色混合得到都是復色。即凡是復色都有紅、黃、藍三原色的成分。)
二、顏色 的屬性
1、色相:
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顯著的特徵,是不同波長的色彩被感覺的結果。光譜上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就是七種不同的基本色相。
2、明度:
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的差別,它取決於反射光的強弱。它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指一種顏色本身的明與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間存在著明與暗的差別。
3、純度:
指色彩色素的純凈和渾濁的程度,也稱色彩的飽和度。純正的顏色無黑白或其他顏色顏色混入。純度底顏色,給人灰暗、淡雅或柔和之感。純度高顏色,給人鮮明、突出、有力,但是感覺單調刺眼,而混合太雜則容易感覺臟,色調灰暗。
三、顏色 的對比
1、同類色(相鄰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傾向的系列顏色被稱為同類色。如黃色中可分為檸檬黃、中黃、橘黃、土黃等,都稱之為同類色。
2、對比色(對沖色):
對比色是人的視覺感官所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是視網膜對色彩的平衡作用。指在24色相環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間的兩種顏色,稱為對比色。
3、互補色:
色相環中相隔180度的顏色,被稱為互補色。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互為補色。補色相減 ( 如顏料配色時,將兩種補色顏料塗在白紙的同一點上 ) 時,就成為黑色;補色並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如將補色的飽和度減弱,即能趨向調和。
;❼ 急求一副色彩構成的小稿!
色彩與服裝搭配 冬季男孩服裝搭配 由 葉子 發表於 2009-12-06 19:17 會員等級:普通會員 積分:1 點色彩與服裝搭配
第一講 色彩理論
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一樣東西沒有色彩,所以色彩對於我們是太司空見慣了。只要你不是色弱色盲,你就天生具有分辨顏色和感悟顏色的能力。所以人們去購物的時候,自然而然的用自己主觀的意識(這里包括感情的成分,對美的理解,文化內涵等等)去選擇買什麼顏色的衣服穿在身上。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用學就明白色彩,這是天生的。可是周圍這么多色彩,你如果搭配的好,80%的人會認為美,如果你稍微搭配的不協調,就會給別人帶來很不舒暢的感覺,這是因為人們對美的欣賞基準和判斷基準是一致的。這就給很多人帶來困惑,怕搭配不好,所以就會慢慢變得不敢穿了,越來越來迴避那些有顏色的東西,越來越退縮到黑白灰那些大家認為老式的顏色中去。出現這樣的現象,就說明色彩是需要學習的。在我們工作中不見得都接觸色彩的工作,就算要渡過自己的一生,要想過的多彩一些,繽紛一些,學一點色彩就會特別有用處。學色彩大家會覺得很難,我們不是學畫畫的,也不是服裝設計師,那麼多顏色從哪入手?我想給大家談一點入門的問題,大家作為學習一種常識,了解色彩的分類。色彩的分類有幾大種方法,我會使他逐漸過渡到與大家穿衣配色特別有關的色彩四季理論的方法,在這之前,先學習色彩的分類。
從理論上講,普通的有健康視覺的人,肉眼能分辨的顏色有六七百萬或一千萬種之多,其實我們生活中所用的色彩沒有那麼多,一般來說,適用於我們染頭發的,穿衣的,化妝的顏色,普通人能掌握的有一百多種,專業人士能掌握二百多種已經非常豐富了。再窄一點說,一個普通人能把自己的穿衣控制在三四十種,四五十種顏色中,你的一生已經非常豐富多彩了。色彩雖然這樣多,但其實非常簡單,它是由光反射產生的,光照在物體上,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裡,我們就看見了顏色。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我們把它做成一個環,這就是色相環。世界上,牛頓先發明了二十色相環,奧斯瓦爾多又發現了二十四色相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非常著名的PCCS色相環,這是日本色彩研究所在幾十年前(57年)推出的,它結合了牛頓,奧斯瓦爾多,Mansel三個定理,綜合形成了PCCS色相環,是24種顏色組成的,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各方面經常遵循的一個基礎,由此衍生出其它顏色。
顏色有三個屬性,第一叫色相。一個色相就代表一個顏色。第二是純度(飽和度),在色彩學中鳴做飽和色,顏色越飽和,我們就稱之為顏色正,隨著其他顏色的摻入,顏色會從正開始發生變化,其他顏色摻得越多越雜,它會變得越不純,向不飽和色過渡,在色彩學中我們稱它為純度低,所以所有的正色都是高純度的顏色。如果說一個人適合穿純度低的顏色,就是說他適合穿中間色的服裝。那麼什麼顏色摻入會不純?一般來說,顏色是受黑白灰這個縱軸的影響,所以灰摻得越少,顏色越正,摻的越多,顏色就會變得極暗。第三是亮度,亮度主要靠黑白灰來體現,高亮度即為白,中亮度即為灰,亮度為0即為黑,這是顏色的三個屬性。凡是有顏色的叫有彩色,黑白灰叫無彩色,這是又一大區分。
色彩除了這三個屬性以外,還有其他的區分,這個區分方法,我們叫做tone,色彩學中叫色調。色調如何區分呢?首先觀一看,大家發現它在走這樣一個趨勢,我們來做一下分析。首先縱軸是從高明度向低明度變化的一個無彩色色系,這邊是有彩色色系,這是一個有彩色,最純正最原始的色相環,這都是正色,是鮮艷色調,但是顏色會受其他顏色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最純的紅顏色由於受白的影響就會變成這種顏色,這是紅色相,高亮度,那麼純度就差了,就是低彩度,所以這部分我們叫它明清色調,就是比較亮的,清柔的顏色都在這部分,然後我們看中間部分,隨著摻入灰的多少,色調就會變暗,然後看最下面部分,主要受深灰和黑的影響,這里按照我給大家解釋的順序,色相環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它們分別出現了不同的名字,鮮艷色調,明亮色調,淺色調,淡色調。然後看中間的變化,離紅較近受中度影響的叫強色調,上方走向的叫柔色調,這里叫淺灰色調。下面一個叫濁色調,旁邊的鳴灰色調,最下面的叫深色調,暗色調,最後這個叫暗灰色調,接近黑了。最後我們總結出,由於人們對色調的理解不到位,很容易發生錯覺反映。你有一種這個色調的衣服卻配了另一色調的裙子,回家才發現這是兩往返事,而且很多衣服受質地的影響,肯定會發生兩種色調不搭界,這是第一。第二適合每個人的色調會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目光明亮,皮膚像瓷器一樣,他可能不適合某一色調的衣服,但是他不知道,他買了很不合適自己色調的衣服,這就不對了。所以在這張圖中,首先應該記住什麼顏色適合什麼季節,這部分特別適合夏,冬季穿,這部分適合春季穿,這部分適合秋季穿。黑白灰無彩色系非常適合冬季穿。我們應理解穿衣與季節的關系,如果穿的衣服與季節不符,你會覺得與背景色不協調。我認為人們平時在穿衣季節感上比較欠缺。在歐洲,日本等地,這種季節感表現得非常明顯,一到夏季,人們都穿清淡的服裝,感覺非常舒服。到了秋季,人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顏色中比較濃厚的,有秋野的自然氛圍的那些顏色穿,就會很舒服。讓穿衣的顏色表現有季節感,也是人們表現時尚的一個重要方面。講了色調後首先要把它運用到自己生活中,然後要理解每個人適合哪種顏色,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調子。現在衣櫃里之所以配不成套,是因為色調太亂而找不出自己屬於哪個色調,衣服的件數特別多,能搭配成套的特別少。我們知道了色調的概念之後,就應該知道把自己的顏色控制在哪些色調里。例如我是秋季的調子,暖色調,我的一身都會注意朝這個調子發展,包括耳環,如果這時我不注意耳環的色調,而是選一副金光發亮的耳環,這個顏色就會跳出來,就顯得浮了。服裝師在剪裁服裝時會注意這個問題,扣子和衣服的調子會一致,如果用鮮艷的扣子會感覺不舒服。
另外,為什麼我們說穿衣掌握顏色特別重要?主要是顏色本身給人們的視覺感受造成了一些影響。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顏色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性,即顏色有補色,在色相環上180度對著的顏色互為補色,也就是對比色,能使一種顏色看起來最明亮最漂亮的顏色就是它的補色。黃的補色是紫色,紅的補色是藍綠色。我們穿衣時用點綴色,可以用順色,也可以用補色。咖啡色套裝可以加一條淺咖啡色小圍巾,也可以用一條補色的圍巾,這樣可以起到襯托的作用。只要點綴色的面積很小,選補色一點問題都沒有。臨近的顏色鳴臨近色,在一個顏色里發展叫同類色。顏色中還有補色相殘的問題,當你盯看紅色30秒後,再看白的牆,你會看到和紅色大小一樣的藍綠色,這就是補色殘相。這說明了一個現象,人的膚色有青白,白,暗黃,暗灰,健康的小麥色等等,膚色有各種各樣,當你穿衣服時,兩種顏色在一起,人們看你就受到顏色的影響,如果穿衣不注重搭配,受補色殘相的影響,別人看到你的臉色就會越看越暗,彩度對比,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都會受影響。
其實所有的色相人們都可以穿,但是綜合了頭發的顏色,皮膚的顏色,眼睛的顏色之後,可以找到最適合你穿的一些顏色,知道了這些顏色,你就能比較好把握自己的穿衣色彩。在這里我要插進色彩季節理論中顏色的分類方法。
色彩季節理論是依據色彩學的基礎理論,經過四萬人的調查數據得出的科學的體系。這是冷色系,暖色系的人選了冷色系的衣服,穿上會使人感到不協調。色彩季節理論就是根據你的皮膚的顏色,頭發的顏色,眼睛的顏色,嘴唇的顏色及毛發的輕重來替你找出一大堆適合你的顏色群,簡單說來就是這個道理。通過以上講的這些,人們會在色調上找到理論依據。也就是說,在色彩季節理論中我們定為冬季型的人,適合非常鮮艷的,明確地,對比的搭配色,適合黑白灰各種純色,很亮的色。夏季的人適合淺一點的心灰意冷色調,春季型的人比較明亮比較熱,而秋季型的人適合這部分。色彩四季理論對於人穿衣的劃分遵循的主要是色調的理論,替人找到定位的調子,通過搭配方法使人穿的漂亮,突出。
第二講 個人色彩診斷
一、四季理論的發展過程
四季理論發源於美國,最早的創始人是carol傑克遜女士,她是學哲學美學的碩士研究生,結婚後在家裡當了一段時間的全職太太,撫養兩個孩子,但是她一直沒有放棄對美學的研究,她始終在考慮怎樣讓美學知識為百姓服務。首先她總結出顏色的一些規律,即冷色調與暖色調全然不同,如果搭配在一起,一般人穿起來都會不盡人意。然後她又總結出了人的一些規律,歐美人的膚色,眼珠色,發色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很容易就把他們分成四大部分,而且分成四部分就足夠了。她找到了人與色彩之間的自然關系,這個關系啟示於德國十九世紀非常著名的色彩學家伊頓的理論,伊頓在他的繪畫教學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人體本身的顏色與他所喜歡的顏色,所適合的顏色是有一定關系的,也許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但卻在不經意中表現出來。carol傑克遜把人體色彩學說與色彩理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找到了人與色彩之間自然協調的關系。Color me beautiful 集團所推行的是自然美的概念,最終她的結果是把所有的顏色分為冷色系和暖色系,又把每個顏色之間的特徵按照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個組,在暖色系中,一組淺淡,鮮艷,明亮,感覺很有光澤,一組暗,她分別按大自然的特徵給這兩組顏色取名為春和秋。在冷色系中同樣也分出這樣兩組顏色,一組比較亮,不太純,有點淡和舊,叫做夏,另一組原色系加上白黑灰,對比大,色反差大,叫做冬。春天明亮,夏天清爽,秋天濃重,冬天純正,這就是顏色的四季區分。根據四季理論的原則選用自己適合的顏色會使人顯得很漂亮,而且同一季節里的顏色都可以互相搭配,效果絕佳,還能做到快速選擇,不會弄錯顏色。
二 、四季色彩的特點
首先我們應該確定自己是屬於哪個季節的人。不同季節的人適合的顏色,著裝的搭配是不同的。
1 冬季型
冬季型的色彩由各種純正的顏色組成,是強烈對比的,特別飽和的,純度高的。就是說冬季型的人適合純正的,有光澤感的顏色,不適合柔和的,發舊的顏色。搭配的原則應該是:裡面穿比白稍有一點顏色的衣服,外面穿黑,藍或有顏色的深色衣服,讓里外有深淺對比。例如外穿駝色外套,裡面可穿黑色高領毛衣。夏天,人們都穿淺色,可是冬季型的人沒有深色沒有對比臉上就沒有光彩,所以就需要把耳環,項鏈選成深灰,黑色,寶藍,明黃等顏色,如穿一身套裝,就須考慮手包,鞋或在領口處點綴對比色,用以區別和襯托。冬季型的人適合對比,光澤,鮮艷,明亮的顏色,適合濃艷的口紅,適合黑,藏藍,灰,尤其是藏藍,適合強烈搭配,條紋的花色,帶光澤感的絲巾,由於臉色暗黃,宜用深色眼影,蘭,灰,黑都可以。
2 夏季型
夏季型適合色調發舊,烏光的,淡的,輕柔的,不對比的,要迴避對比色,在同一色相中進行濃淡搭配,色相漸變,彩度漸變,亮度漸變,色相環中相鄰顏色的搭配。首飾的顏色應是白金或銀系列,以及發冷色光芒的玻璃製品,襪子一定要是接近膚色的,灰色的,頭發的顏色染成藍黑色,桃木紫等。夏季型人非常適合在同一色相中進行濃淡搭配,也就是色相漸變,或在臨近色相中變化,適合輕柔淺淡向水彩畫一樣的顏色,口紅適合用玫瑰粉色,夏天型的人穿藕荷色最漂亮,特點是淺淡,穿黑色會感覺過深,顯得臉有些蒼白,但是又要穿深色,那就把紫當黑來穿,適合的紅色是玫瑰紅,而不是正紅,洋紅,紫色越深越好看,當然也可以穿黑,穿黑時披上補色圍巾也就沒問題了。
3、 春季型
春季型明亮,活潑,鮮艷,有對比,與冬季相似,適合對比搭配,適合把鮮艷的顏色穿在上面,到了秋冬季節,可藉助秋季的顏色,穿在下身,如果穿一身同色的套裝,要力求讓鞋,包不同顏色,首飾選亮金色系列,14K或18K。
4、 秋季型
秋季型顏色比春天濃重,濁暗,不適合對比,特點是顏色沉穩,濃郁,醇厚,無光澤,面料本身接近自然,在同一色相或相鄰的色相中進行濃淡搭配,不適合顏色跳躍,但是秋天型和夏天型一樣,盡管不適合跳躍,但如果有5%作為點綴,可以跳躍。染發要深棕色,首飾也是要金色系列,濃金色,暗紅,銅色。口紅應該是磚紅,楓葉紅,咖啡紅。穿綠就選胎綠,老綠會很漂亮。秋季型的人最不適合的顏色是冬季的那些顏色。
四季理論替我們找到了穿衣搭配的規律,每個人運用這個規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掌握這個規律,你不但可以對自己的穿衣有了清醒的認識,還可以與別人有差別,保持自己的個性。掌握了這個規律,可以使我們認清兩個道理,第一,區別對待自己適合的顏色和自己喜歡的顏色,適合的顏色穿在身上,喜歡的顏色用於家居布置或佩戴的飾物等。第二,了解自己的風格,為自己加上合適的形容詞,是古典的還是優雅的,是自然的還是前衛的,如果是優雅的,你所適用的布料應該柔一些,圖案曲線一些,頭發應是稍有彎度的披肩發,眼鏡應圓潤一些,等等。了解了自己的顏色和風格之後就可以揚長避短。
三,搭配原則
搭配有很多原則,今天介紹幾種:
1、漸變搭配法
色相漸變搭配:按赤橙黃綠青藍紫順序,切忌突兀的搭配,
明度漸變搭配:就是亮度漸變,從深往淺或從淺往深穿,
純度漸變搭配:由飽和色到不飽和色,從頭到腳越來越深,點綴色佔全身色彩的5%-15%,可穿對比色的人點綴色至關重要,可以使用180度互補色,也可以使用120度-150度互補色。休閑裝大多用中間色,圍巾用補色,材質棉麻為好。
2、顏色分離搭配法
有時兩種顏色在一起感覺太強,有時兩種顏色在一起感覺太灰,這時很需要中間來一種顏色進行分離,多用於休閑裝。這種插入的顏色適於用淡色,漸變的顏色,當男士穿一身調子很暗的衣服時,雖然有一定的顏色,但是不明顯,不出彩,這時如果系一件淺色毛衣在腰間,就會感覺很好,時尚。分離法條件限制在三種顏色,即兩種顏色被第三種分離。應該用什麼顏色做分離色呢?應該用同類色中淺一點或艷一點的顏色,感覺會好一些。
3、兩色搭配法
一般應用於時尚休閑裝,運動裝,多用一些對比色。
4、三色搭配法
三色搭配的特點是醒目(國旗色)。單色長裙配亮色的上衣,羊絨圍巾披在大衣上,套裝上,毛衣上。
5、補色搭配法
暖色系:紫與黃,舊色的藍與咖啡色
冷色系:藍與黃 等
6、色相環中正三角連線的三色搭配法
7、單色搭配法
適合春夏季,在一個顏色中發展,極具微妙的濃淡搭配。
第三講 風格款式判斷
判斷遵循原則:
面部特徵:臉型,發量多少,五官(眼睛,嘴唇,眉毛)
身材特徵:身高,胖瘦,骨骼大小
性格特徵:都市化或田園化,嚴謹或大大咧咧,隨和或不易親近,
以上因素占診斷比例的90%,5%是色彩顧問的經驗,5%考慮職業
風格款式分類:
一,戲劇型
五官特別突出,誇張,骨骼大,引人注目。
必須是穿非常誇張的服裝,不對稱,怪異,包身裙,曲線剪裁。
發型隨便變化,首飾怪異,很大的耳環,長靴,迴避保守和普通。
二,自然型
敏捷,健康,瀟灑,沒有裝飾最漂亮。
不能燙頭發,自然削剪,淡妝。
簡潔是最大的原則,系絲巾不宜結花,穿正裝可以不系扣,不能穿帶邊的衣服,穿長裙,長靴,男性化的鞋,正裝場合迴避過於華麗,過於太女人味的衣服。,
三,古典型,
骨骼大,五官端正,嘴唇弧線中性化,眉毛平直,目光犀利。
穿衣要端莊,高貴,職業化,只能穿正式的服裝,穿休閑裝不好看,正式的要素越多越漂亮。衣服剪裁應是直線型,小方領,上衣合體,下穿一步裙或直筒裙,小A型裙,質地細的連衣裙,外加一件外套。穿褲子應是直筒褲,帶褲線。
休閑時一定要穿質地好的褲裝,毛衣,T恤必須有領子,如果要穿大V領,里穿男式襯衫把領子立起來。
適合男性化的鞋,短靴,帶鞋帶,高跟鞋應半高,平頭。
適合純羊絨大衣和披肩。
首飾應是鑽石,珍珠等真的飾品或模擬飾品,不宜太大或垂吊,適合戴耳環。
發型應該一絲不苟,非常整齊,有些人必須是短發,有些人應該盤發,發型不宜多變。
應該化妝且要精緻。
四,優雅型
雅緻,溫柔,細膩,柔弱,有女人味,臉部線條優美,嘴唇弧線柔和,眉毛有彎曲度,目光柔和。
服裝適於曲線剪裁,臉部周圍以曲線為主,最適合圓角領子,迴避鋒利直線條,收腰柔和緩慢,適合小喇叭裙,不適合直身裙,適合用紗巾在領口系成蝴蝶結花形,衣服質地應細膩,真絲,綢,紗,薄呢,羊絨,絲絨,兔毛衫等。
休閑裝質地薄,不適合條紋,格子。
發型適合彎曲,飾品小巧,垂吊。
五,浪漫型
非常女人味,都市化,華麗,身材曲線性感,臉部尤其眼睛嫵媚,睫毛長,彎曲,適合華麗高貴的裝束。
衣服曲線剪裁是必須的,大荷葉領,有皺褶,展現曲線的連衣裙,質地柔軟。
飾品大多是假的,很誇張,造型圓潤。
六,前衛型
酷,又分三種類型:
少女型:活潑可愛,把蝴蝶結巧妙地用在頭上,包上,鞋上,適於戴發卡。
少年型:象小男孩,眉毛鋒利,感覺英俊,不適合穿裙子,適合穿短夾克式,小立領,軍裝式套裝,頭發越短越好看。
超前衛型:打扮得怪異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