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軍軍裝為什麼分為綠色黃色和灰藍色
這是不同的派系的軍隊,就穿不一樣的衣服,有中央軍,川軍,桂軍,滇軍,東北軍等等
中央軍(zhōnɡ yānɡ jūn)泛指國民政府時期聽命於中央政府,實際由蔣介石直接控制的軍隊,整軍計劃開始之後,中央軍按德式標准優先配備人員和武器裝備,堪稱當時國軍中戰斗最強的部隊,所以後來又稱德系部隊。其後的松滬抗戰中,中央軍主力與日軍在上海血戰三個月,死傷30餘萬人。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
與中央軍同時存在的還有表面服從中央軍令,實質由地方軍閥首領控制的派系軍隊。比較大的有桂系、粵系、晉系、滇系、川軍、西北軍、東北軍等。這些武裝部隊均參與了整個抗日戰爭。在解放戰爭時期基本被人民解放軍殲滅戰和改編。
新中國成立後再無地方軍閥,所有國家武裝力量統歸中央直接管轄,故再無中央軍一說,
② 抗戰時國軍有幾種顏色的軍服
國民革命軍的標准服制
國民革命軍的軍服沿用了北伐時期黃埔軍校學生軍的軍服樣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裝為主,手持蘇制7.92毫米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配大蓋帽、軍褲、皮帶和布綁腿,士兵足穿草鞋.軍官則配皮鞋。這種服裝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基本上被沿用。中山裝式樣的上衣成為軍裝的基本制式,而大蓋帽由於不易製作,且不便於實戰,後改為布制野戰帽。
在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夏常服主要以黃綠色為標准色,是由蔣介石聘請的德國顧問們建議使用的。讀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教授的文章可知,從1931年前後到1942年,這種顏色的夏季制服一直是國民政府中央軍主要採用的制服顏色,後來才換成土黃色的夏常服。除黃綠色軍服外,也有部分部隊在抗戰前後穿卡其色軍服(例如淞滬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中央軍的第87師和第88師)。
在原地方軍閥部隊所屬的非嫡系雜牌軍中,北方部隊大多數以灰棉布制服為主,即使嫡系部隊也有不少穿灰布棉軍裝的。此外據文獻記載,兩廣部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余漢謀的粵軍)穿著土黃色軍服。龍雲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裝,這可能是受到法軍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就是穿著這種軍裝。
冬裝方面,無論中央軍還是雜牌部隊,都是以灰色棉布制服為主。所謂的灰色,實際是略帶淺藍色的灰色。在國外出版的大多相關書籍中,經常被描述成深藍色。這種誤解有可能是源於大戰後期來華美軍的回憶。當時的滇軍即穿著藍色棉製服,甚至還有一個師(陸軍暫編第19師,師長龍繩武)接受了美軍裝備。
國民革命軍的上衣以中山裝為標准,但各個時期均有不同變化,如上衣的衣領、口袋式樣以及布料色澤等。直到1936年1月20日。國民黨頒布《陸軍服制條例》後,才將所有軍服統一:上衣為中山裝,衣領較寬,胸口袋無褶襞,袋蓋中央有尖角,胸口袋上緣是平齊的,位於第二顆鈕扣處,其它方面則和以前相同。
③ 長沙保衛戰里國軍軍官的軍裝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沒看過,不過隨便說兩句:首先,國軍就沒有過統一的軍裝。各地的部隊都是自行解決著裝的,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樣式。這個是關於軍官的著裝。至於士兵的著裝就更混亂了,中央軍和有地盤的地方軍稍好一點,基本能做到大致有個樣子,一些沒有地盤的雜牌軍連軍服都沒有,壯丁抓來是什麼衣服就還穿什麼衣服。此外,國軍的後勤一塌糊塗,基本靠就食解決,反正一句話,就地徵集,或買或搶,只有少數樣本部隊能夠解決軍裝統一樣式的問題。
比如下面這個也是國軍:
④ 民國時期藍色軍裝,帽徽上五色五角星的是什麼軍隊
民國時,國旗是五色旗,所以當兵的帽徽上的五星是五色的,後來的青天白日旗其這間國民黨的黨旗發展過來的。
民國元年(1912)五月十二日,北京政府設立陸軍部,10月24日制定新軍服以統一全國兵馬服飾,常服型制頗多前南京國民臨時政府之風,也就頗多日式風格。常規陸軍領章使用五角形領章,帽徽使用五色五角星。
⑤ 國民黨時期的各地軍閥都有哪些還要他們的軍旗照片
主要是指北洋軍閥:
直系軍閥,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控制范圍直隸、河南、湖北、江西、江蘇;
皖系軍閥:代表人物段祺瑞,控制范圍有陝西、山西、山東、安徽、浙江(包括上海)、福建;
奉系軍閥:主要人物有張作霖、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楊宇霆等,占據東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後又佔領了直隸大部、山東、江蘇(囊括上海)、安徽,東南震動,奉系盛極一時。國民黨「二次北伐」後,僅保有東北四省(含有熱河);
桂系軍閥(舊桂系):主要人物陸榮廷,活動范圍廣東、廣西、湖南南部;
滇系軍閥:主要人物唐繼堯、顧品珍,活動范圍有雲南、貴州、四川南部。
由於當時各軍法之間沒有固定的旗幟,僅有當時的國旗,如下:
⑥ 國民黨軍隊的服裝
1912年民國成立,是北洋式軍服,與同時代日軍服類似,為藍灰色,領章外翻。至黃埔軍校成立,1924,為大蓋帽,灰軍服,無領章,有臂章。國共十年內戰時,1926-1936,中央軍為德式軍服,圓頂帽,黃軍服,有領章。地方軍,雜牌軍為大蓋帽,藍軍服,有領章。抗戰時期,1937-1945,統一為中央軍的德式軍服。解放戰爭時,1946-1949,中央軍為美式軍服,地方軍,雜牌軍為德式軍服,無領章,有胸章。撤到台灣後就不太清楚了。
⑦ 國軍軍裝怎麼有土黃色軍裝和藍色軍裝有什麼區分
你好,解放前中國的軍隊並不統一,國民黨的中央軍,各省軍閥都有自己的軍隊,雖然都服從國民政府領導,但是軍隊的控制權都在自己手中,還是各干各的。最開始的時候軍裝都是灰藍色的,後來蔣介石把國軍的軍裝都改成了黃綠色,但是錢有限,只能裝備中央軍,所以就會出現軍裝顏色不同的情況,一般來說土黃色的是國民黨的部隊,藍色的有川軍,東北軍,晉綏軍,所以看軍裝的顏色就能區分是不是嫡系部隊。
⑧ 國民黨軍隊軍服的變遷是什麼,為何國民黨軍隊的軍服五花八門
所謂的國軍,指的就是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雖然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從未停止,但一直到黃埔軍校成立後,國民黨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也從這時候開始,屬於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才正式成立。當然也是從此時起,國軍開始有了軍服。
黃仁宇
而黃仁宇所在的第十四師,屬於陳誠的土木系,是國民黨軍隊嫡系中的嫡系。中央軍最受重視的嫡系部隊官兵待遇尚且如此,其他國民黨軍隊,尤其是規模龐大的雜牌軍的軍服情況,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