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簡單木棉花不是國畫繪畫作品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簡單木棉花不是國畫繪畫作品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7 07:46:51

1. 木棉花國畫適合掛在公司的玄關嗎

辦公室是從事腦力工作的地方,正所謂:「好的風水,世人共求;好的字畫,亦惠澤八方「。無論是行政高官還是辦公室職員,無論是集團老總還是大公司經理,辦公室的掛畫風水是至關重要的。通常,人們都喜歡在辦公室掛山水作品例如《心中天地闊》,這是一幅設色山水畫,遠處青山蒼翠,雲霧繚繞,在青山中還有一道瀑布,環看畫的整體,不難發現,此幅作品在構圖上,是「三面環山一面開之勢」,在風水學上講,三面環山一面開,中間是湖水,呈現的是「聚寶盆」之勢,具有聚攬錢財的作用。而且,山為靠山,為人氣。此幅佳作無論是掛在家中客廳或是企業公司辦公室會客廳都會顯得很大氣,不僅起到了裝飾作用,而且還會起到調節風水的作用。送給開公司辦企業的朋友,相當得拿得出來,送得出去的。

喜歡字的朋友可選擇字畫作為辦公裝飾,例如《易道》,《周易》所揭示的對宇宙萬物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為易學的基本內核。八卦源於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人事,是對天地人三才的統一認識。《周易》以卦爻符號為宇宙模式,以占筮吉凶為語言形式,對天理人理進行探究。「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道」為後世諸家諸派不斷豐富發展。此幅作品可作為長期的投資與收藏,也可以作為禮品贈與領導。
解決了辦公室掛什麼畫的問題,但同樣會面臨去哪買字畫比較放心的問題,再次小編為您推薦墨倉字畫網。

2. 吳岳秋的他人評價

吳岳秋,字「聲宇」, 號「萬荷堂」 ,1956年出生於廣東揭陽,職業畫家,嶺南畫派劉春草弟子;
1992年畢業於天津神州書畫學院;廣東省青年美協,揭陽市美協理事;政協揭東縣第二、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揭陽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2011年出版《吳岳秋畫集》;
2011年11月作品與恩師劉春草在北京政協禮堂聯展;
2012年由嶺南出版社出版《劉春草、吳岳秋畫集》;
2013年1月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辦「劉春草、吳岳秋師生畫展」深受藝術界,學者,專家的贊賞;
2013年6月在廣州天天健康館由廣東電視台主辦,廣東萬里馬集團協辦「劉春草、吳岳秋師生畫展」並出版師生畫集;
2013年9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中國夢民族魂」《榮譽獎》;
2013年12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國郵政出版明信片全國發行;
2013年國畫作品《出淤泥而不染》榮獲澳門首屆國際荷花展二等獎;
2014年參加中澳投資重慶臨空旅遊文化商貿合作論壇,國畫作品《松青峻嶺通雲氣》代表中方贈與澳方;
2015年國畫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屆聯合國聯大主席約翰•威廉•阿什收藏;
2015年4月出版《吳岳秋畫集》;
2015年5月義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隆重舉辦個人畫展,並受到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國畫作品《孔雀圖》由聖馬利諾總統姜•弗朗哥•泰倫齊收藏;國畫作品《魚鷹圖》由意中基金會總理事Luini AIcide收藏;
2015年12月參加海峽兩岸視點「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國畫作品《同舟共濟》由主辦方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收藏。

右起:嶺南書畫宗師劉春草先生與其弟子吳岳秋先生

吳岳秋輿我相識於祖國襌城,他是潮汕揭陽人,說起來我萍居海外數十年,以推掦中華藝術為已任,所到處,有水的地方,便有華人,有華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華文化,舉凡教育慈善基構,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壺茶,一杯酒,兩句潮音歌曲,詩詞書畵,多是來自韓江流域。

吳岳秋便是生長於韓江流域了。東方的藝術輿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氣於心間,雅雋的筆墨表現在紙素里,文以載道,吳岳秋的作品了無俗氣,山谷畵師說:「俗氣不可醫,稍落名利則終身不能到藝術的彼岸。」我喜其誠,復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啟藝匙。他擅畵荷花靜直香遠,出污泥而不染,正是從事藝術的人格觀,喫而不舍的原則,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課勤習可以卓然大觀了。

吳岳秋擬東南亞旅遊,故撰數言以壯其行,讀書行路,是畵人應循的道徑,願勉之。 ——嶺南宗師劉春草先生書

3. 木棉樹圖案的十字綉,誰告訴我哪有

有找到兩副,但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要那種開滿枝頭的火紅。。找到的一副是國畫形式,叫木棉花開。另一副也紅的不夠燦爛。。。叫木棉風情我覺得你可以在淘寶那些自配套裝的店家裡。。給照片店家。讓他們給你配一副屬於自己的十字綉

4. 國畫:如何調配木棉花色

先曙紅後蘸朱磦

5. 盧鋒的被收藏作品

《嶺南春》收藏於福建省廈門市政府,《雄震南天》收藏於陝西省臨汾市政府,《秋風》收藏於李苦禪藝術館,《春韻》收藏於福建省漳州市政府,《南粵雄風》收藏於北京豐台區浙商太極學會,《雄峙南疆》收藏於深圳市政府,還有大量作品被社會團體及私人收藏。
2009年4月應首都人民大會堂邀請創作《南粵雄風》。
古樹新花又一枝。盧鋒筆下的木棉花,就取材於深圳市隨處可見的「英雄樹」,他巧妙運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並通過自己的不斷創新,使「木棉花」系列作品濃墨重彩、生機勃勃。或枝幹勁挺,或花苞開放,或筆法秀逸脫俗、清新雅麗、氣勢逼人兼具雄壯之美。
面對盧鋒畫的「木棉花」系列,總是讓人有些震撼。它彷彿是一曲金戈鐵馬的壯歌,是一首凝神屏息才能聆聽的嶺南英雄曲。看那畫面上陰晦的天際,襯托著一叢叢霞映血染的木棉花,讓人想起那曾經熱血遍灑的戰場,英雄已歸去,只有風中隱約傳來枯草的低聲嗚咽。這,就是盧鋒的「木棉花」體現出來的壯美情結。
盧鋒的「木棉花」系列作品,是信手而為,自得其樂,得其天趣,是那通過作品所流露出來對鵬城一往情深的真實情愫。他畫的幾大本木棉畫稿,密密麻麻的墨線,刻畫得繁瑣又精到。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只有這樣沉得下來,潛得進去,不好高騖遠,不急功近利,才能造就出今天這樣具有實力的中青年畫家——盧鋒。

6. 求,關於木棉花的一切

木棉花是南方的特產,是廣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擁有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於緊實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飯碗那麼大,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稱英雄花,連它的墜落也分外的豪氣,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一路旋轉而下,然後「啪」一聲落到地上。樹下落英紛陳,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別塵世。中文學名:木棉花拉丁學名:Bombax ceiba別稱:斑芝樹,英雄樹,攀枝花,吉貝,烽火二名法:Bombax ceiba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目:錦葵目科:木棉科屬:木棉屬種:木棉 B. ceiba
目錄植物屬性中葯屬性功效與作用中醫傳承文化傳承栽培技術膳食營養展開植物屬性中葯屬性功效與作用中醫傳承文化傳承栽培技術膳食營養展開
編輯本段植物屬性形態特徵落葉大喬木[1],高可達25m,常高於鄰樹,故名英雄樹。樹干直立有明顯瘤刺;掌狀復葉互生,葉柄很長;早春先葉開花,花簇生於枝端,花冠紅色或橙紅色,直徑約12cm,花瓣有5瓣,肉質,橢圓狀倒卵形,長約9cm,外彎,邊緣內卷,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合生成管,排成3輪,最外輪集生為5束;蒴果甚大,木質,呈長圓形,可達15cm,成熟後會自動裂開,里頭充滿了棉絮,棉毛可做枕頭、棉被、十字綉棉花等填充材料。種子多數,倒卵形,黑色,光滑,藏於白色毛內。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令人贊嘆。花桔紅色,每年2~3月樹葉落光後進入花期,然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木棉花 海南昌江的木棉花地理分布【原產地】樹木的原產地不詳,但很可能源自印度。它隨著移民被廣泛種植於華南、台灣、中印半島及南洋群島。根據中國的古籍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室天朝獻上木棉樹一株。木棉花還分白色木棉花和紅色木棉花。【我國主要栽種地】我國的廣州、珠海、昆明、深圳、福州、廈門等地都有種植。特別是廣州、廈門滿街都種有木棉花做為行道樹。每年元宵節剛過,木棉樹就開始開花。 木棉花生長環境木棉花屬熱帶樹種,喜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耐寒力較低,遇長期5~8℃的低溫,枝條受冷害,忌霜凍,華南南部的廣州、南寧等地,正常年份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寒冷年份有凍害,華南 北部以至華北的廣大地區,只能盆栽,冬季移入溫棚或室內,室溫不宜低於10℃,喜光,不耐蔭蔽,耐烈日高溫,宜種植於陽光充足處,對土壤的要求不苛刻,沙質土或粘重土均宜,喜酸性土,較耐乾旱,亦稍耐水濕,對肥力的要求不甚高,一般肥力中等、磷鉀肥較高的土壤,開花繁茂,色澤亦鮮艷,水分充足,氮肥較高的土壤枝葉繁茂,開花亦較多,但色澤欠鮮艷,種植時宜施腐熟餅肥或垃圾作基肥,花前及開花盛期,追施磷鉀肥,樹形不甚美觀,但具萌芽性,管理中可用截干或修枝整形,促使樹冠豐滿,也可3~5株種植於一處,以提高觀賞效果。編輯本段中葯屬性葯材來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乾燥花朵。 採收加工春季採摘或拾取盛開花朵。曬干。葯材性狀花朵全長5~8厘米,干時皺縮,呈不規則的塊狀,多不具子房和花柄。[2]木棉花相冊(20張)花萼杯狀,長2.5~4厘米,直徑2~3厘米,頂端3~5裂,厚革質,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縱皺紋,內面被灰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皺縮或破碎,面棕黃色或深棕色,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星狀毛較少;雄蕊多數,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葯腎形,捲曲。氣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黃者為佳。性味功用淡、澀,平。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常用量5~10克。附註說明木棉的根、莖抽取物可用做收斂劑、鎮痛劑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療痢疾,它的根皮、莖皮和刺,磨成粉製成葯膏可用來治療粉刺。還有,木棉花真的秀色可餐!據說,每逢木棉花開,村裡有不少老人、小孩,見有花墜落便拾起,然後曬干,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入葯。木棉的樹皮廣東作海桐皮入葯,稱廣東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祛風濕,通經絡,殺蟲。治風濕痹痛,痢疾,牙痛,疥癬。①《海葯本草》:主腰腳不遂,頑痹腿膝疼痛,霍亂,赤白瀉痢,血痢,疥癬。②《日華子本草》:治血脈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③《開寶本草》:主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癬。牙齒蟲痛,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膚赤。④《綱目》:能行經絡,達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風殺蟲。⑤《嶺南采葯錄》:生肌,止痛,散血,涼皮膚,敷跌打。⑥《南寧市葯物志》:消腫,散瘀,止痛。療咳嗽,止產後瘀血作痛。⑦《貴州草葯》:解熱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癰,骨折。編輯本段功效與作用木棉花的功效
[3]木棉花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乾燥花朵,木棉花別名斑芝樹、英雄樹、攀枝花,木棉花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功效,木棉花有治療泄瀉、痢疾、血崩、瘡毒的作用,木棉的樹皮在廣東作海桐皮入葯,稱廣東海桐皮,味苦,性平,有宣散風濕的功效。
名稱:木棉花
別名:斑芝樹、英雄樹、攀枝花科屬:木棉科 落葉大喬木性味:淡、澀,平。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
用法用量:常用量5~10克。
來源:木棉花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乾燥花朵。
附註: 木棉的樹皮廣東作海桐皮入葯,稱廣東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宣散風濕。
木棉花的作用
1、木棉花治痢症,白者更妙。《生草葯性備要》
2、木棉花治痹症:木棉根30克,水煎服。
3、木棉花能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本草求原》
4、木棉花治便後下血:木棉樹皮30克,豬赤肉90克,煲湯服。
5、木棉花能消暑。《嶺南采葯錄》
6、木棉花治胃痛:木棉根或樹皮30克,刺刁6克,水煎服。
7、木棉花能利尿及健胃。《中葯新編》
8、木棉花能去濕熱。治血崩,金創。《南寧市葯物志》
9、木棉花治肺癌、腸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溫服。
10、木棉花能去濕毒,治惡瘡。《廣西中葯志》
11、木棉花治婦女月內風:木棉根二層皮60克,紅花虱母頭根30克,水煎沖酒服。
12、木棉花治能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
13、木棉花治腰腳不遂,頑痹腿膝疼痛,霍亂,赤白瀉痢,血痢,疥癬。《海葯本草》
14、木棉花治濕熱下痢:木棉花15克,魚腥草12克,刺莧頭30克,水煎服。
15、木棉花治血脈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日華子本草》
16、木棉花治赤白痢疾:木棉花、茶葉各15~30克,水煎服。
17、木棉花治霍亂中惡,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癬。牙齒蟲痛,並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膚赤。《開寶本草》
18、木棉花治痢疾:木棉花、金銀花、鳳尾草各15克,水煎服。
19、木棉花能行經絡,達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風殺蟲。《綱目》
20、木棉花解熱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癰,骨折。《貴州草葯》
21、木棉花能消腫,散瘀,止痛。療咳嗽,止產後瘀血作痛。《南寧市葯物志》
22、木棉花能生肌,止痛,散血,涼皮膚,敷跌打。《嶺南采葯錄》 編輯本段中醫傳承民間葯方1、治痢疾:木棉花、金銀花、鳳尾草各15克,水煎服。 木棉花2、治赤白痢疾:木棉花、茶葉各15~30克,水煎服。3、治濕熱下痢:木棉花15克,魚腥草12克,刺莧頭30克,水煎服。4、治婦女月內風:木棉根二層皮60克,紅花虱母頭根30克,水煎沖酒服。5、治肺癌、腸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溫服。6、治胃痛:木棉根或樹皮30克,刺刁6克,水煎服。7、治便後下血:木棉樹皮30克,豬赤肉90克,煲湯服。8、治痹症:木棉根30克,水煎服。各家論述《生草葯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嶺南采葯錄》:消暑。《中葯新編》:利尿及健胃。《南寧市葯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廣西中葯志》:去濕毒,治惡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文獻記載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廣州人對木棉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嶺南。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葯,每逢春末採集,曬干,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凈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1959年,廣州市長朱光撰《望江南·廣州好》50首,其中有「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編輯本段文化傳承基本信息 木棉花木棉花,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5米。樹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輪生,葉互生。每年3~4月份先開花,後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後結橢圓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木棉花的花語: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身邊的幸福。因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開花,所以4月11被定為木棉花的日子。早在1931年,木棉花曾被定為廣州市花。1982年6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將木棉花定為市花,更加深了廣州市民對木棉的青睞和尊敬。木棉花也是攀枝花市和高雄市的市花。特色介紹[4]木棉花是南方的特產,是廣州市的市花,五片擁有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於緊實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飯碗那麼大,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木棉花是屬於春天的花卉,總要到春暖以後的三、四月間才進入盛花期。木棉樹是一種很奇特的樹,雖然滿樹紅花,卻找不到一片綠葉。它總是抓緊在冬天 李振凱國畫作品《木棉花》落葉,春天開花,花謝後再長葉。在大自然中,很多開花的植物,它們盡管枝葉未能與花兒相守一生,卻也有交集,而木棉花呢?它卻是花朵與綠葉兩時相現,極少交集,它們也許未曾映襯,卻各有美麗。屬於熱帶植物的木棉樹,雖然花開不似櫻花嬌弱,不會因為風吹或風打便落花滿地,但享有「英雄樹」名號的木棉,雖然花期不長,但倒是引鳥效果一極棒,賞花同時還可兼賞鳥,在初春的季節不妨到木棉花樹下感受鳥語和花香。【木棉花花期】每年3、4月開花,花期15天左右。名稱由來烽火源自於南越王趙佗,他以滿樹紅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貝源自於梵語Karpassa的音譯;吉貝相信源自於南洋土語Ceiba的音譯,此名稱原指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因形狀相似故而混淆;瓊枝之名則指木棉於海南(瓊)島生長的樹木因而得名。木棉樹的花呈鮮紅色,就像用英雄的鮮血染成的,故被稱之為英雄樹。情感影響木棉花現為廣東省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灣省高雄市的市花。目前花園酒店、中國南方航空、廣州電視台使用的標志有木棉花的圖案,而廣東電視台過往也曾使用木棉花標志。相關詩句木棉照片集(19張)姚黃魏紫向誰賒,郁李櫻桃也沒些。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宋·楊萬里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宋·蘇軾幾樹半天紅似染,居人雲是木棉花。——宋·劉克庄粵江二月三月來,千樹萬樹朱花開。有如堯射十日出滄海,又似魏宮萬炬環高台。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後出堂榴枉有名,同時桃杏慚輕薄。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無乃群芳主?巢鳥須生丹鳳雛,落花擬化珊瑚樹。歲歲年年五嶺間,北人無路望朱顏。願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清·陳恭尹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參天古干爭盤拿,花時無葉何紛葩!白綴枝枝蝴蝶繭,紅燒朵朵芙蓉砂。——清·屈大均【唐】白居易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晨興好擁向陽坐,晚出宜披蹋雪行。鶴氅毳疏無實事,木棉花冷得虛名。宴安往往嘆侵夜,卧穩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飢凍聲。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竹枝 【唐】皇甫松檳榔花發鷓鴣啼,雄飛煙瘴雌亦飛。木棉花盡荔支垂,千花萬花待郎歸。芙蓉並蒂一心連,花侵槅子眼應穿。筵中蠟燭淚珠紅,合歡桃核兩人同。斜江風起動橫波,劈開蓮子苦心多。山頭桃花谷底杏,兩花窈窕遙相映。李衛公【唐】李商隱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燕台四首·夏【唐】李商隱前閣雨簾愁不卷,後堂芳樹陰陰見。石城景物類黃泉,夜半行郎空柘彈。綾扇喚風閶闔天,輕帷翠幕波淵旋。蜀魂寂寞有伴未,幾夜瘴花開木棉。桂宮留影光難取,嫣薰蘭破輕輕語。直教銀漢墮懷中,未遣星妃鎮來去。濁水清波何異源,濟河水清黃河渾。安得薄霧起緗裙,手接雲輧呼太君。金縷曲/賀新郎【宋】劉辰翁葉葉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紅香,畫橈齊舉。昨夢天風高黃鵠,下俯人間何許。但動地、潮聲如鼓。竹閣樓台青青草,問木棉、羈客魂歸否。盤泣露,寺鍾語。夢回酷似靈均苦。嘆神遊、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滿眼離騷無人賦,忘卻君愁弔古。任醉里、烏烏縷縷。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別還於楚。采澗綠,久延佇。[5]花語象徵木棉花的花語:珍惜身邊人。據說四月的第十一天是木棉花開的日子。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說它詭異,是因為春秋冬它都是綠色的,生長得旺盛的墨綠翠綠淡綠。到了夏天,一切又會不一樣。它開始釋放它的魔力,一點一點,把內心最邪惡最妖嬈的氣質解脫出來,把綠色趕盡殺絕,光禿禿的枝頭兀地綻放鮮艷魅惑的花朵,乾柴烈火那樣奮不顧身熊熊燃燒,顏色單調卻不低調」。民間傳說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曾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大片盛放的木棉比較有氣勢。正值新年,選取火紅的英雄樹,牙齒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快樂,珍惜眼前幸福,明年更加紅火!木棉除了觀賞價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葯用價值。將曬幹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湯,可以解毒清熱驅寒去濕;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功效,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泄瀉、痢疾等有顯著療效。另外,木棉的用途也很廣,它的花蕊是很好的織物材料,古書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 而木棉的木質松軟,可製作包裝箱板、火柴梗、木舟、桶盆等,還是造紙的原料。編輯本段栽培技術栽培概述 木棉花【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櫱性強,深根性,抗風力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栽培技術】 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採集,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 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櫱處,連一段母根和須根截斷分栽更易成活。【田間管理】 實生幼苗不需移栽,苗過密時經1次間苗後,可任其生長,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凍,第1年入冬小苗應澆水井用草覆蓋,防霜凍。扦插苗栽後應遮陰、噴水,緩苗後半個月可追施薄肥,其後常中耕除草。砧木的培育在攀枝花市地區,木棉種子4~5月成熟即可採收。由於種子含油量高,易變壞喪失萌發力,一般要求采後當年及時播種。苗床育苗採用條播和撒播,條播的行距20cm,深5cm,溝內點播種子。覆土2cm,表土蓋草,播後6~7d 開始發芽,13~15d基本出齊。幼苗出土後及時鬆土除草,並適當間苗除草,注意病蟲害防治。幼苗高4~5cm,有初生葉2片以上時,可移入營養袋,苗高40cm左右可移植培育大苗。當苗胸徑有1m~115cm時即可嫁接。嫁接時間在攀枝花地區,宜選2~3月份和6~7月份嫁接木棉。2~3月份氣溫回升快,木棉開始萌動抽梢,此時嫁接易於成活。4~5月氣溫高,易導致接穗乾枯。6~7月份是攀枝花地區雨季較集中時期,氣溫有所下降,嫁接時應避開雨天。選擇接穗從已開花的木棉母樹上選擇兩年生的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未花枝條作接穗。要求所選的接穗徑粗介於0.17cm~1.2cm,芽眼間距1~2cm。採集的取穗條要 立即剪去葉片,以減少枝條的水分散失,並將枝條用濕毛巾裹放於陰涼處,最好隨采隨用。接穗需要貯藏數日時可將其兩端用石蠟封口埋於沙床,覆蓋沙層厚4cm~6cm,並注意保濕通風。嫁接方法 木棉木棉嫁接時採用單芽切接較好,試驗發現無論接穗留幾個芽,當第1個芽萌動抽梢後,,其餘芽眼萌發均受到抑制。嫁接時先削取接穗,方法是:在接穗上選定一飽滿芽,並在反面下端0.15cm處起刀削微帶或不帶木質部的長度為1.5~2cm的平面,在反面削45°的斜斷面,在芽上端1cm處截斷,接穗長度4cm。對砧木苗要求在離地高15 cm處剪砧,在砧木平滑面縱切一刀,長度115cm~2m,微帶木質部為宜,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嫁介面,使兩邊形成層對齊密接,接穗上端露白。最後用塑料薄膜帶由下而上捆紮密實,接穗芽眼處只包紮一層嫁接膜,易於嫁接成活後自動破膜。日常管理【補接】:嫁接10~15d後即可檢查成活情況。芽體呈新鮮狀態,輕觸葉柄即落表明成活;接穗變褐、葉柄不易脫落、手捏接穗變軟表明嫁接未成活,應立即進行補接。【松帶】:嫁接成活後讓接穗芽眼自動破膜。嫁接新芽萌動較慢,起初抽生的數片新葉都是粉紅色,大約過2周~3周後葉色開始轉為嫩綠並展開,當幼葉完全轉綠展平後即可松去包紮的塑料膜帶,以免影響新梢生長。但不能立即對嫁介面癒合處解綁,以保護接穗免受破壞。【除萌櫱】:對嫁接成活的苗木,要隨時除去砧木上的萌芽,以便養分集中供給已經嫁接成活的新梢。【其它管理】:及時中耕除雜草和合理澆水,強調薄肥勤施,重氮肥。新梢多受葉甲類和尺蛾類植食昆蟲危害,如榿木葉甲、黃連木尺蛾幼蟲等。當少量危害時可人工捕殺,危害面積較大時採用化學防治:常選用80%敵敵畏或50%殺螟松8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800~1000 倍液,80%殺蟲脒1000倍液等。編輯本段膳食營養木棉花陳皮粥【原料】:新鮮的木棉花30克,陳皮10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製作】:木棉花和陳皮洗凈,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凈,加水和木棉花陳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蜂蜜,稍煮即成。【功效】:健脾祛濕,涼血止血,潤肺止咳。木棉花具清熱利濕、解毒止血之功效,陳皮和蜂蜜能潤肺止咳,粳米能健脾益胃。三者合用,更增加健脾利濕和潤肺止咳的功能,對年老氣虛者尤為適用。木棉三花飲【原料】:干木棉花瓣15克,金銀花10克,白菊花10克。【製作】:木棉花瓣、金銀花和白菊花洗凈;加水煮沸,可代茶飲。【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木棉花、金銀花和白菊花都有清熱作用,木棉花清熱涼血、金銀花清熱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熱涼血和止痢作用。在暑天,常飲本飲,還有解暑之功效。木棉花鯽魚湯【原料】:鯽魚一尾(約250克),新鮮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筍尖30克,蔥白、生薑、黃酒、鹽、胡椒粉、味精適量。【製作】:鯽魚去鰓和內臟、洗凈,瀝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凈、控水;蘑菇、竹筍尖切片;鍋中油熱時,先放入生薑、蔥白煸出香氣,再把鯽魚放入鍋中煎透,加水,並放入蘑菇、竹筍、木棉花瓣、黃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後以味精、鹽調味盛盤。【功效】:健脾養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木棉花和鯽魚都能清熱利濕,鯽魚還能健脾養胃,加上蘑菇和竹筍則味更鮮美,蘑菇中的多糖還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之功效。木棉花蝦仁豆腐【原料】:新鮮的木棉花瓣30克,豆腐500克,蝦仁100克,竹筍尖50克,火腿30克,青豆50克,雞湯、鹽、味精、胡椒粉、生薑、蔥白適量。【製作】:木棉花瓣洗凈、控水;蝦仁洗凈,控水待用;竹筍、火腿切丁,豆腐切成小塊;鍋中油熱時,先把生薑、蔥白煸出香氣;再倒入蝦仁、筍丁、火腿和青豆共炒;然後把蝦仁、筍丁和豆腐等一起放入砂鍋,加入木棉花瓣,倒入雞湯共煮,以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味即成。【功效】:清熱利濕,解郁除煩。木棉花有清熱利濕之功能,豆腐能解熱除煩,竹筍能潤腸,與蝦仁、火腿、雞湯共煨,不但氣香味美,而且更增加清熱利濕和涼血之功效。豆腐中的異黃酮還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 木棉花菌菇湯【原料】:新鮮木棉花瓣20克,鮮平菇30克,鮮蘑菇30克,鮮杏鮑菇30克,竹筍尖30克,鹽、味精、雞湯適量。【製作】:新鮮木棉花瓣洗凈、焯水,待用;平菇、蘑菇、杏鮑菇、竹筍切薄片;將平菇、蘑菇、杏鮑菇、竹筍和木棉花等倒入鍋內,加雞湯和水共煮,以味精、鹽調味即可。【功效】:清熱涼血,健脾和胃。木棉花有清熱涼血作用,竹筍有去滯消積功效。平菇、蘑菇、杏鮑菇等菌菇中的多糖有調節人體免疫和抗癌的功能。幾者合用不但味美,而且功效增強。煲木棉花靚湯【材料】:木棉花30克,芡實、薏米各35克(中葯店有售),蜜棗4個,鯽魚1條,豬瘦肉50克,生薑4片。【烹制】:各物分別洗凈。葯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功效】:祛濕利水,健脾舒肝。木棉花常為廣東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初春之用。

7. 木棉花國畫適合掛在進門玄關那裡嗎

其實除了山水畫、牡丹畫,玄關也有很多適合的掛畫。我覺得木棉花國畫就很不錯。木棉花又叫做英雄樹,風姿卓立,傲骨崢嶸。花開時節一樹紅火,像是燃燒的火焰。花朵不褪色,常被比喻是不屈的戰士鬥志。木棉花國畫,有著嶺南畫派獨有的酣暢濃烈,利落豪放,掛在進門玄關的位置上,更是極具氣勢。木棉花國畫濃烈的紅色,象徵活力,激情和堅強的意志,這正是企業發展極其需要的精神。六順圖:「六」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之意,「魚」取其萬事如意。六條可愛的魚在嬉戲,寓決吉祥。六順圖玄關,風水上看可以為家人帶來財運與吉利。

六順圖也可掛在客廳中,好意頭的字畫可給你松馳、舒適的感覺,更能消除工作回家後的疲勞,使心情舒暢。九魚圖:顧名思義《九魚圖》描繪的是九條正在水中嬉戲的鯉魚。「九」代表著長久意思,「魚」則代表萬事如意。九條鯉魚在水中玩,寓意吉祥如意。風水學中,紅色的魚有旺運勢的作用,所以在序貫擺放《九魚圖》能有助旺運生財。田園類的風景畫:現在都市人都面臨著繁重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所以沒有太過多餘的時間去散心,而在玄關掛一些山水田園類的風景畫則能夠給廣大的業主朋友們打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於緩解生活壓力等也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花開富貴牡丹圖:牡丹作為待定的國花,雍容華貴,花大色美,寓意富貴吉祥,這是很多家中裝飾畫中常見的題材。牡丹花開,甚是生機蓬勃,掛牡丹花顯示著整個家運的昌盛。

8. 木棉花是什麼花誰能簡單介紹一下

花語:英雄之花
科屬:木棉科 落葉大喬木
別名:斑芝樹、英雄樹、攀枝花
原產地: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又名攀枝花,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25米。樹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輪生,葉互生。每年3-4月份先開花,後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後結橢圓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en:Bombax ceiba vi:Gạo (cây)
木棉花的花語: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身邊的幸福.
因為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開花,所以4月11被定為木棉花的日子。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樹干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復葉,葉柄很長;花朵大型,橙黃或橙紅色;果實為蒴果,成熟後會自動裂開,里頭充滿了棉絮,棉毛可做枕頭、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花桔紅色,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木棉最早見載於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向漢帝進貢烽火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據說此烽火樹即木棉樹。廣州人對木棉有著特殊的情感,這是因木棉一直造福嶺南。
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葯,每逢春末採集,曬干,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凈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
木棉花較大,色橙紅,極為美麗,可供欣賞。古代廣州木棉樹種植甚廣,其中以南海神廟前的十餘株最為古老。每年舊歷二月,木棉花盛開,每天來觀者達數千人,場面熱鬧,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廟古木棉花歌》頌之。現在南海神廟仍有兩棵古木棉,久經風霜,挺拔依然。
木棉樹屬於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總是高出附近周圍的樹群,以爭取陽光雨露,木棉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及鮮艷似火的大紅花,被人譽之為英雄樹、英雄花。最早稱木棉為「英雄」的是清人陳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1959年,廣州市長朱光撰《望江南·廣州好》50首,其中有「廣州好,人道木棉雄。落葉開花飛火鳳,參天擎日舞丹龍。三月正春風」之句。
木棉花為廣州市和高雄市市花。
木棉花亦為攀枝花市的市花,攀枝花市也是我國唯一以花名作為城市名的城市。
葯用價值
來源 本品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的乾燥花朵。
原植 物木棉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莖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圓錐形硬刺,樹皮灰白色。葉互生,掌狀復葉具5~7片小葉;小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O~20厘米,寬5~7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稍狹,邊全緣。花早春先葉開放,紅色,直徑約10厘米或更大,簇生於枝的近頂處;萼杯狀,長3~4.5厘米,頂端5淺裂,裂片闊而鈍;花瓣5片,肉質,長圓形,長8~1O厘米,兩面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排成多輪,花絲基部合生。果大,木質,長10~15厘米,果瓣內面有豐富的綿毛;種子多數,倒卵形,黑色。 喜生於氣候乾熱的山地。分布海南、台灣、廣西、雲南和四川南部;廣東及福建中部以南廣為栽培。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至熱帶澳洲均有。
採收加工 春季採摘或拾取盛開花朵。曬干。
葯材性狀 花朵全長5~8厘米,干時皺縮,呈不規則的塊狀,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狀,長2.5~4厘米,直徑2~3厘米,頂端3~5裂,厚革質,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縱皺紋,內面被灰黃色短絨毛。花瓣5片,皺縮或破碎,面棕黃色或深棕色,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星狀毛較少;雄蕊多數,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葯腎形,捲曲。氣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黃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淡、澀,平。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常用量5~10克。
附註 木棉的樹皮廣東作海桐皮入葯,稱廣東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宣散風濕。
功用: 清熱,利濕,解毒。用於泄瀉,痢疾,血崩,瘡毒。
性味: 淡、澀,平。
各家論述
1.《生草葯性備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紅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飲。
3.《嶺南采葯錄》:消暑。
4.《中葯新編》:利尿及健胃。
5.《南寧市葯物志》:去濕熱。治血崩,金創。
6.《廣西中葯志》:去濕毒,治惡瘡。
7.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菌痢。
葯用植物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櫱性強,深根性,
抗風力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栽培技術 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採集,
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櫱處,連一段母根和須根截斷分栽更易成活。
田間管理 實生幼苗不需移栽,苗過密時經1次間苗後,可任其生長,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凍,第1年入冬小苗應澆水井用草覆蓋,防霜凍。扦插苗栽後應遮陰、噴水,緩苗後半個月可追施薄肥,其後常中耕除草。

9. 木棉圖的介紹

《木棉圖》是中國明代畫家孫艾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紙本設色,縱75.4厘米,橫31.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