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簡單的科學手抄報怎麼做
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例子: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雜交水稻之父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2007年4月29日,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出席了有世界數百名頂級科學家參加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年會。袁隆平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的唯一當選者。
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在新當選院士就職典禮上介紹袁隆平院士的當選理由時說:袁隆平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表彰袁隆平在基層潛心研究,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現在我國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已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平均增產20%。
從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以來,已累計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8117)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貳』 怎樣做手抄報,要簡單點,關於科技之類的.不怎麼會畫畫.
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__^*)
『叄』 科學知識手抄報簡單好看5張
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決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科學知識 手抄報 ,供大家參考。
科學知識手抄報1
科學無處不在,大至充滿神秘色彩的宇宙,小至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事物,你會寫生活中的什麼科學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科學 作文 500字3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生活中的科學作文1牛頓在一隻蘋果的落下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斯在開水瓶蓋被氣體沖得不斷跳躍中發明了蒸氣機,阿基米德在洗澡時水上升的現象中發現了浮力定理……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的不在蘊藏著科學。只要你善於發現,你會明白,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有一天看電視,我看見一輛摩托車在一個圓形大桶的內壁飛速疾馳卻不掉下來,我被這一獨特的現象吸引了,於是我查閱資料,終於弄清了它的奧秘:因為車子沿桶壁行駛時,它會產生很大的離心作用,正是這種離心作用將車子推向桶壁,車子像被吸附在桶壁上一樣落不下來。這不正是我們物理中所學的向心力嗎?一個小小的現象,裡面蘊藏著巨大的科學知識,我們學到的,只不過是生活這座寶庫中萬分之一。
在放學的路上,道旁的一隻小螞蟻引起了我的興趣。它正在往一個2米高的桿子上爬。突然一失足,螞蟻從一米多高的地方摔下來,正當我對這只螞蟻的命運表示不幸時,這只螞蟻卻還安然無恙的在地上爬!回家查閱資料,原來其中也有大 文章 。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時會受到空氣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與物體和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大小有關,越小的物體表面積大小和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大,即阻力越容易和重力相平衡,從而不致於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微小的物體可以在空氣中以很小的速度下落,所以螞蟻落地時速度很小,不致於摔死,原來螞蟻也有如此多的學問啊!
生活里富含科學,讓我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掘每一個獨特的現象,所收獲的將會是成功與喜悅!
科學知識手抄報2
記得去年暑假,媽媽帶了幾個 乒乓球 回來,我們爭先恐後地拿乒乓球。我們把乒乓球當做彈彈球一樣,扔在地上,讓它彈起來。突然,「嘎」的一聲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原來是我表弟的球不小心被他踩扁了,他頓時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把它的球放在一個裝了開水的碗里,慢慢地,球鼓了起來。表弟不要那個濕了的球,就和我換了一個。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扁了的乒乓球放在開水了一會兒就鼓起來了?」媽媽說:「這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原理,乒乓球里的空氣受熱後體積膨脹,把扁的地方頂起來,乒乓球就復原了。」
一年冬天,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一天晚上,在我脫下厚厚的毛衣准備睡覺的時候,聽見毛衣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我很好奇。我跑去問媽媽:「媽媽,我脫毛衣的時,毛衣怎麼會發出聲音呢?」媽媽說:「可能是靜電,我也不清楚。」
我立刻穿好衣服去查資料。哦,原來,這是摩擦產生的靜電發生了放電現象。我們白天穿著毛衣的時候,由於不停地運動,毛衣與襯衣,襯衣與身體之間不斷地摩擦,使得身體和衣服上都帶上了電荷。這些正負電荷重合,發生放電現象,於是,我們就會聽見「噼啪」的聲音。啊,原來是這樣啊。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關於科學的小竅門呀!
所以,我們要勇敢地去探索、探究,靠自己獲得知識。
科學知識手抄報簡單好看5張相關文章:
★ 高質量科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內容圖片
★ 科技的手抄報版面設計簡單又漂亮圖片
★ 五年級科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科學發展我成長
★ 最簡單最好看的科技手抄報圖片
★ 小學關於科技的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 科普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 簡單科技手抄報圖片大全
★ 六年級科學手抄報簡潔又美觀
★ 初中生簡單漂亮科技手抄報
『肆』 科學手抄報,急用!
自然界的閃電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能量。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做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其吸引力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電是個一般術語,包括了許多種由於電荷的存在或移動而產生的現象。這其中有許多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像閃電、靜電等等,還有一些比較生疏的概念,像電磁場、電磁感應等等。
『伍』 關於科技小製作的手抄報
一、 主題突出
黑板報受面積所限,一般每期都應突出一至二個主題,不易主題繁多。讀者能通過明確的主題,知道編輯者所要傳達的信息,起到良好的效果。
黑板報的主題應適時,及時,健康。
適時:既要根據每個時段選擇不同的主題,採集不同的材料來編排黑板報。如寒假生活不宜成為暑期的黑板報主題。六一節宜選擇以少年兒童為主題的內容。
及時:黑板報有較強的時效性,內容不宜長期不變,要及時更新,一般以一至兩周出一期較適宜。
健康:黑板報的主題要健康,要反映下面的典型和鞭撻丑惡的現象。
二、 版式合理
版式是黑板報的通篇布局、結構安排。版式的合理性、新穎性是黑板報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1.圍繞主題設計版式。重大節慶活動的黑板報要求端正、嚴肅,而文體、游樂性黑板報則需要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2.編排有序。要事先對稿件進行疏理,精確計算,合理安排報頭、標題、文章、圖片等,畫出准確的版樣,照樣編排。而不宜隨意安排,文圖雜亂,疏密無序。
(1)先排重要文章或長文章,後排次要文章或短文章。
(2)長文章和短文章要錯開排。
(3)主要文章一般排在整版的左上位置。
(4)文章之間的標題要橫排且錯開,兩個標題不要並在一起。
(5)長文章要按題意配插圖。
(6)兩篇文章要空兩行,並配上花邊。
3.版式要新穎。黑板報每期的編排要有新意。不僅內容要新,版式編排也要新穎,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千篇一律的版式是很難吸引人們目光的。
三、 刊頭突出
刊頭即報頭。由名稱、出版編輯班級、時間和期數組成。
刊頭的構成主要是主題畫、刊頭字等。刊頭的畫面結構要緊湊、均衡,在刊頭字、畫之間要注意互相響應、互相襯托。刊頭字可壓在圖案上,而圖案卻不可壓在刊頭字上。
刊頭在版面的位置一般在整個版面的中間、中上部、左上角或右上角。
刊頭字、圖的色彩要鮮亮,造型要美觀,視覺感要突出。
四、 標題醒目
標題是文章主題的直接反映,因此要求言簡明了,要和文章內容相統一,標題的字體、色彩和大小要有藝術性和感染力。
嚴肅性的標題可選用黑體、宋體、魏碑體等。排列上可採用橫排、豎排、斜排、圓弧排等形式。遇到重大節慶日也常用通版式標題。
五、 字體美觀
黑板報的主題、內容主要是通過文字來體現、表達的,因此,黑板報字體的使用一定要規范、美觀、合適。
1.根據主題選擇字體。有關重大節慶的黑板報用字要端莊、大方,一般的主題內容可以生動活潑一點。
2.字體可以通過藝術加工進行美化,增加宣傳的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3.書寫要規范化。
六、 色彩豐富
黑板報是一種視覺藝術,色彩的合理搭配、調度能增加視覺感,引起人們的興趣,使人樂於觀看。
色彩不但要豐富,而且要有的放矢,不要以為顏色用得多就是美,有時候不合理的使用,讓觀眾反而無所適從。
色彩的特性及聯想:
1.紅色—熱烈、節日、喜慶、血液、煩躁等。
2.綠色—生命、希望、休閑、自然、清新等。
3.黃色—收獲、高貴、富有、喜慶等。
4.藍色—希望、寧靜、理想、理智、清潔等。
5.紫色—高雅、富貴、幻想、浪漫等。
6.白色—典雅、純潔、清潔、中性等。
7.黑色—高雅、寂寞、壓抑、中性等。
『陸』 科學手抄報,四年級下冊,要圖片和內容
科學手抄報內容:我熱愛大自然,因為它帶給我自然的感覺。它沒有城市的矯揉造作,「天然去雕飾」的一切帶給人的都是脫俗的自然感覺。自然的感覺往往可以消除人們的勾心鬥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計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們才能完全敞開胸懷,還一個真我,因為「水往低處流」的永恆不變給予我們安全感。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需要一股自然之風,拂去社會「機器」的油污和人們心靈上積淀的塵灰。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拋開一切煩惱、卸去所有的「壓力」,自然的感受會使你完全放鬆,享受一頓心靈的美餐
『柒』 關於科學技術的手抄報有哪些
科技是一種對人類有幫助的高超的科學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接觸到:比如我們平常每天都在看的電視,它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精彩的節目?因為這里運用了科技,電視台的工作人員發出信號,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五彩繽紛的畫面呀。
航空航天手抄報資料:
太空,一個讓人無限遐想的地方,一個讓人似乎永遠猜不透的神秘地方,就埋在我的心底——那顆神奇的種子里,我有一種感覺,太空那個地方對我來說好親切!我似乎感覺到了太空那種令人嚮往的氣息,多麼美好!多麼自在!無限的宇宙。
人類科技手抄報資料: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新的形勢必然會呼喚新的思路與對策,必然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導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作為教育者應時時關註: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的學生究竟能依靠什麼素質應對未來?為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教師應以素質教育為己任,努力培養兼有各種技能的綜合型人才。
科技手抄報資料:
科學帶給我無限的快樂,我愛探索,我也愛發現。我更愛科學。生活中的種種事情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現代的科學技術飛速地發展,給人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樂趣,帶來了不少的便捷,更給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作為現代的中小學生,我們更該走近科學,去探索新知。
科學的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要認真學習科學愛科學讓科學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們愛科學手抄報資料:
科技小知識: 仙人掌的形狀就像一隻奇形怪狀的大手,極力地張開著,外表著實不好看。一身黃中透綠的衣裳,渾身溢滿了小刺兒,只要你的手指與其親密的接觸,那怕是輕輕地一觸,定會紮上那麼一根,嚴重時,還會有血痕呢。也許「仙人掌」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新科技手抄報資料: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
『捌』 科技手抄報可以用什麼樣的簡筆畫圖片
科技手抄報簡筆畫圖片
『玖』 求簡單又好看的科技手抄報圖片
手抄報內容可以寫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對生活的改變。
隨著全球的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豐富。地鐵、高鐵、飛機、電話、手機、自動電梯等。這些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磁懸浮列車不是緊貼鋼軌行駛,而是以懸浮形式,行駛在軌面上。原來,它利用了電磁感應的相吸和相斥的原理,使列車的車身浮起來,再由太陽能、風力或水力等發動的電力來推動列車前進。這種列車不會有噪音,安全平穩,不會污染生態環境。
水泥攪拌車是來運泥的,而工地要用分散的泥塊。為了不讓泥水結成硬塊,於是就邊走邊滾動。有一種大型的運動輸車也是圓廂,它是用來運輸液體的車。液罐車的圓形設計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以同樣面的材料,以圓形圍成的體積最大;再是圓形的沒有邊角,不容易破損。
人造衛星是一種高科技的傳播建築,每過幾年全球必須發射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由星體、轉發器及接收與發射天線、太陽能電源系統、姿態控制與軌道控制系統等組成。我們看到千里以外的電視節目是由衛星發射天線到各個地區的接收戰,還會分別提供一些輔助器。
高層建築在城市常有,是因為地價昂貴,所出只好採用高層建築。高層建築的形成多種多樣,有方柱形、圓形、棱形等。常見的有一字形的建築,像一個長方形的積木,抗風能力較差。圓柱形建築抗風能力較好,採用圓柱形著名建築有美國亞特蘭大桃樹中心廣場飯店,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錐形旅館。錐形建築的抗風能力最好,而且抗震的能力比較強大。
科技在改變我們生活,科技正把我們領進一個全新的社會。只要我們熱愛科學,研究科學,觀察科學,就能創造出完美的境界!
『拾』 科學手抄報圖片大全字能看清楚
字可以換成下面:
母雞生蛋後,為什麼要咯咯地叫?
母雞生蛋後會咯咯地叫,這是一種高興的行為,也是在向公雞通報。母雞生一個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短的要10~20分鍾,長的要4~5個小時。剛進產蛋窩的母雞,如果你去捉它會很快地逃出來。但是等它到一定時間時,即使你去捉它,它也不過是反毛豎起來寧可用嘴啄你的手,也不願起立。因為這時候雞蛋已經到了泄殖腔口(腔門口),母雞正在集中集中精力把它生下來了呢!
同時,由於母雞生一個蛋要消耗不少體力,所以生蛋之後,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它才會離開窩。這時候,它的精神呈興奮狀態,因此就咯咯地叫個不停,除了體現母性的自豪,還在通知伴侶,讓公雞在母雞「高歌」的時候配種。
牛奶加熱後為什麼會有層皮?
那層浮在牛奶表面的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質。牛奶中含有牛生長發育的所 有必需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養成分。
蛋白質一旦受熱就會凝固。煮熟的雞蛋之所以會凝固,就是因為雞蛋里的蛋白質凝固了。牛奶中的蛋白質也會因加熱而凝固。
蛋白質,特別是牛奶的蛋白質,即便不加熱,一變質就會凝固。蛋白質變質時會產生酸,酸能使牛奶凝固。用乳酸菌凝固的酸乳酪雖然能吃,但自 然變質而凝固的牛奶還是不吃為好,因為不知道裡面會含有什麼樣的能使人致病的細菌。
為什麼地球上的氧氣用不完?
地球上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開氧氣,一切物質的燃燒,動植物的腐爛,鐵的生銹等也離不開氧氣。那麼,長此以往,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用完呢?
19 世紀時,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克爾文曾十分憂慮地說:「隨著工業的發達與人口的增多,500 年以後,地球上的所有的氧氣將被用光,人類將趨於滅亡!」事實證明,這種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地球上的氧氣不會用完。
瑞士的科學家謝尼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採集了許多植物的綠葉,浸在水裡,放在陽光底下。葉子很快就不斷地發出一個個小氣泡,謝尼伯用一隻試管收集了這些氣體。這些氣體是什麼呢?當謝尼伯把一片點著了的木條扔進試管時,木條猛烈地燃燒,射出耀眼的光芒。這說明試管內是氧氣,因為,只有氧氣才能幫助燃燒。接著,謝尼伯又往水裡通入二氧化碳。
他發現,通進去的二氧化碳越多,綠葉排出的氧氣也越多。謝伯尼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陽光的作用下植物靠著二氧化碳營養而排出氧氣。」
原來,在陽光下,綠色植物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與從根部吸入的水分發生化學作用,化合成他們需要的營養物,同時放出氧氣,這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放出氧氣的總量比它呼吸時的需要氧量要多20 倍左右。這樣氧氣在空氣中就不會減少,而且經常保持21%的含量。同時二氧化碳也經常保持在0.03%的含量。
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聽見雷聲?
天空驟然一亮,接著,雷聲從遠處「隆隆」響起。這使我們覺得先有閃電,後有雷鳴,閃電先於雷鳴發生。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閃電是雲團內產生的大量靜電向外放射時,摩擦碰撞出的巨大電火花。
它使周圍的空氣溫度突然增高,體積隨之膨脹,發出雷聲。電閃雷鳴可以說是同時發生的。
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呢?
原來,光的傳播速度要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得多。光先從閃電發生的地方傳到地面,雷聲才接著「隆隆」而來。
所以,它們雖然同時發生,我們卻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水滴入熱油里為什麼會濺起來?
用油炒,炸食物的適當溫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這時,就等於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溫中。我們知道,水到100℃就沸騰。液體的沸騰就是汽化,此時,其體積不僅發生很大變化,而且還是在很短的時間里變化的。 少量的本進入了多量的高溫的油里,水便爆發性地汽化蒸發。這樣,周圍的油被帶得飛濺起來,由此,就產生了「濺油」現象。 炸葯是一種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為炸葯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氫,氮,氧組成的,這些東西在爆炸時,各自都因急劇的化學變化而產生氣體,其體積突然猛增,於是發生爆炸。
炒,炸食品時發生的「濺油」現象,就是急劇蒸發的少量氣體在非常短的時間里激起了周圍的液體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