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刀刻剪紙時如何不留毛邊,工具很重要,你知道嗎
我認識一個大姐她的剪紙非常有特點,她沒念過書,沒有文化,但她喜歡動腦子,也有一些簡單的繪畫基礎,所以它非常熱愛剪紙,而且也能根據她的理解創作些剪紙作品,發表在報刊雜志上或者參加展覽。作為一個沒讀過書的人,能夠做到這些真的很了不起了。但是大姐的作品有個缺點,她不會用剪刀,而是用自製的刻刀創作作品,不知什麼原因她的作品總帶毛邊,拉拉巴巴,看上去就不那麼太專業,不過正是因為這個帶毛邊的特點,被一個搞畫畫的專家看到了,說她的作品特點鮮明,讓她保持自己的風格。
其實大姐作品的毛邊是她的工具不好用造成的,她用的刻刀是自己用鋼鋸條磨製的,一個大斜邊,刀柄部分用膠布纏的,她沒有吧鋸條從中間破開,達到2毫米左右的寬度。刻作品時她的大斜邊刻刀很難刻畫細的部分,沒辦法轉動自如,自然會留下毛邊。所以說,刻刀的鋒利程度和寬窄角度是保證作品流暢與否的關鍵,而並非是什麼獨門絕技。如果初學剪紙的朋友,當你們遇到毛邊的情況首先檢查一下刻刀是否鋒利,墊板是否平整,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作品就不會出現毛邊了,大家明白了嗎?
❷ 如何才能做出一張栩栩如生的剪紙
想要做好一個剪紙你比較了解它的方法。剪紙方法主要有兩個大的系列:直線系和曲線系。其中直線系列包含了垂直線剪法,水平線剪法,斜線剪法、折線剪法等;曲線系列包含了弧線剪法、波浪線剪法、螺旋線剪法等等。直線系列剪法很多初學者一看,喔....這么簡單,其實不簡單,不信你試一下,在不提前畫線,不折疊的情況下,初學者是很難做到的,而且如果你平常夠細心你會發現,我們在使用剪刀時,是會慢慢向懷中方向偏的,這是由於我們使用剪刀的用力偏向和刀面形成的視覺誤差照成的,所以剪短直線容易,剪長直線難。折線剪法,常用於人物和動物毛發、鬢角的線條。可以用於鋸齒形符號的裁剪,在使用折線剪法時,注意剪刀與手的安全距離,左手捏住紙張的姿勢應該是食指和中指夾住折好的紙的上端,大拇指和無名指夾住紙的下端,這樣手心空出來,給了剪刀裁剪空間。需要注意的是,鋸齒形符號剪裁過程中,當剪刀剪到交叉處,要慢下來,使交叉兩刀剛好閉合,這樣才不會出現紙張翹起的現象。
❸ 誰知道刀刻畫怎麼刻
刀畫是長白山藝術大師林寶君獨創的一門繪畫藝術。
刀畫以鋼刀為主要工具,刀筆結合,採用油畫顏料,
通過刀具在紙上的運動與色彩在紙上被削減,達到
塑造行體為目的。畫面效果即含有國畫蒼勁古樸的
深運意境,又有油畫的質感、立體感 。
❹ 用刀按塑料板上線條刮出來的畫,這種畫片叫什麼名字呀,請知道的指教下呀
這種畫叫刀刻畫,
刀刻畫是長白山藝術大師林寶君獨創的一門繪畫藝術,以鋼刀為主要工具,刀筆結合,採用油畫顏料,通過刀具在紙上、塑料板或者玻璃等載體上的運動與色彩在載體上被削減,達到塑造行體為目的。畫面效果即含有國畫蒼勁古樸的,深運意境,又有油畫的質感、立體感 。
❺ 立體折紙,在一張紙上用刀子刻畫,然後對折,會出現立體效果,這種表現形式叫什麼
國外統一叫Pop-up Card,可以叫90度折卡,一般說法可以歸為紙雕
❻ 油畫有哪些技法啊刮刀怎麼用啊
透明覆色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製作過程工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於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作情感。
不透明覆色
也稱多層次著色法作畫時先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後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塗,或蓋或留,形成色塊對比。由於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別,畫家經常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
表現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感;不透明覆色法則易於塑造處在暗部以外的形體,增加畫面色彩的飽和度。19世紀以前的畫家大都採用這兩種畫法,製作作品的時間一般較長,有的畫完一層後經長期放置,待色層完全乾透後再進行描繪。
刮是油畫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颳去畫面上畫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颳去不必要的細節或減弱過於強的關系,讓顯得緊張的畫面關系鬆弛下來。在一天作業結束時往往需要把本畫完的部分顏色用刀颳去以便及時乾燥,待第二天接著畫。
顏色干後也可用畫刀或剃須刀把高低不平處颳得平整一些。還可在未乾的顏色層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從而顯現各種肌理。
(6)刀刻畫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對繪畫材料等加以改良後發揚光大。後人因揚·凡·艾克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譽其為「油畫之父」。
近代油畫多用亞麻子油調和顏料,在經過處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畫,因為油畫顏料干後不變色,多種顏色調和不會變得骯臟,畫家可以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油畫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繪畫產生立體感。
油畫逐漸成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存世的西方繪畫作品主要是油畫作品。隨著時間的發展油畫逐漸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麗莎》表現的一個普通婦女並廣為流傳。19世紀後期,由於科技發展,許多新材料應用於油畫領域,如丙烯顏料,油漆等。
油畫的流派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第二類是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
在第一類中如文藝復興後出現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義、學院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寫實主義、照相寫實主義、印象主義都是以再現自然為基礎,表現畫家不同的思想與目的。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於17世紀至18世紀。
「巴洛克」一詞原意有不整齊、扭動、怪誕的意思。推崇運動的扭曲,形體的豐腴與量感,其藝術語言強烈、誇張、動、浮華,這是巴洛克派繪畫的特點,其代表人物為魯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貝殼的形狀,其藝術風格為繁瑣、精巧、纖細、甜膩、流行於18世紀,其代表畫家有華多和弗朗索·布歐等。
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古典主義是以尊重古希臘、羅馬的審美原則,構圖上對稱、均衡,氣勢上庄嚴、輝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的奉行的原則。
正如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所講「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爾、安格爾等等。
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起源於法國19世紀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構圖、光線、色彩、動態、表情都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它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構圖中的水平與垂直,光線的柔和與均勻,使畫面產生了一種激情。這也是浪漫主義繪畫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洩與表達。
現實主義——現實主義繪畫指19世紀中葉,以米勒為首的畫家主張用忠實於對象的手法去表現正常的視覺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質。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寫實主義和照像寫實主義——寫實主義就如它的創始人庫爾貝在1885年所講的:「象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我這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話,創造藝術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寫實主義是對生活以一種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畫面,如克洛斯的《約翰像》。它繪製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燈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細地放大到布上,更細膩、更逼真地表現出對象的細節,如臉上的每一絲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義——印象主義是19世紀的畫家們走出了自己的畫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與色的瞬間變化,打破了傳統觀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樹是蘭綠色、陰影是黑色,它把周圍的環境色對固有色的影響進行了客觀的繪制。其代表畫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諾阿等。
如果說以上提到的畫派還是畫家在忠實的再現自然,只是對其進行了發揮添加,強調和發展的話,下面所介紹的第二大類,即後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它們不再是對客觀對象的真實描繪,而是根據畫家的主觀意圖進行自由創作,它們大多出現在20世紀以後。
後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畫家強調表現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對比和事物的內在結構,其代表畫家有梵谷、高更等。這個畫派對現代西方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野獸派——野獸派以誇張的造型、強烈的色彩、粗獷的線條表達內在激情,馬蒂斯是這一畫派的創始人。
立體主義——立體主義畫派,畫面的視點已不再是一個方位,而是對事物進行全方位的表現,使物體還原成幾何形體。其創始人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和法國畫家布拉克。
未來主義——未來主義畫家以抽象的形式,運用色彩、線條表現運動速度、力量及其組合與分隔。
抽象主義——抽象主義是依靠線條、塊、面、色彩,進行無具象的抽象進行組合,其代表畫家為荷蘭畫家蒙德爾安。
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對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活動雕刻、波普藝術直到後現代主義都有一定影響。
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畫派受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及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的影響,主張表現人的潛意識和夢幻。代表畫家有西班牙畫家達利、米羅。
❼ 立體賀卡怎麼做簡單又漂亮
工具/原料
卡紙、平板包裝紙、木棍、鑷子、膠水、剪刀、織針等日常器具。
步驟/方法
首先,把需要使用的所有工具放在桌面上,以便使用,並做到心中有數,畢竟賀卡製作是一個細心活兒,需要用心去完成。
將彩色卡紙用剪刀剪成細條狀,每一條在中間位置做好摺痕,做出一種彎曲的弧形造型,美觀不失情趣;(注意:剪刀剪得過程中一定不要留下齒輪,那樣會不好看的)
接下來,將剛剛剪好的並且帶有摺痕的細條卡紙在圓珠筆上做好彎曲動作,也就是製作賀卡常見的「自然卷」,這里用力不要過猛,防止彎曲處痕跡過於明顯。具體過程是:以先前折疊好的中心為基點,彎曲兩邊,做出愛心造型。
按照同樣的方法,再製作三個愛心,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圈圈的造型,注意不要靠的過於緊密,保留一點點縫隙即可,否則會把美麗的成果弄彎曲的。這就是花瓣的造型了。
相信大家都使用過媽媽的織衣服的竹針吧,尤其是織圍巾的那種,非常常見了。在這里,我們需要使用這樣的器具哦,將藍色卡紙按照之前的方法繼續做好「自然卷」的基本狀態,使本來較為硬硬的紙片變得自然彎曲。
做好的自然彎曲形狀就是這樣了,這就是立體的花蕊,是不是很漂亮呢,也很簡單。
用鑷子將先前做好的花蕊下方塗上膠水,粘貼在花瓣中間,這就叫「萬里紅中一點藍」~立體的造型和盤托出。
在「一朵花」完成之後,我們繼續完成圖片的加工和美化,比如說給花朵增加一些枝葉、枝幹之類的造型,做到生動形象~
注意事項
步驟一中剪刀剪得過程中一定不要留下齒輪;
步驟二以及後續的「自然卷」步驟中用力都不能過猛,以免造型的失真和不美觀;
在使用膠水和糨糊的過程中,不要把多餘的臟東西弄在賀卡表面了,提前我們要准備好紙巾,做到賀卡的清潔和完美。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