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田石雕彌勒佛!大家幫我看看這件作品怎麼樣是青田封門青雕刻而成的嗎
紋理規矩,應該是機雕並非手工。材質是青田封門青沒錯。手工雕刻的看起來會更有靈性
❷ 彌勒佛坐在銅錢上左手拿元寶的玉石掛件。。。/想請教彌勒佛有哪些雕刻形象謝謝
彌勒形象共有三個。第一個形象出現在十六國時期,是交腳彌勒菩薩形象。該形象依據彌勒上生經,說他本是世間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預記,上生兜率天,成為登十地成等正覺的菩薩,演說佛法,解救眾生。第二個形象出現在北魏時期,演變為禪定式或倚坐式 莫高窟第275窟交腳彌勒(北涼,412~460)
佛裝形象。該形象依據彌勒下生經,說他將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間,接替釋迦牟尼佛進行教化,由菩薩變為未來佛。第三個形象五代開始出現,再演變為肥頭大耳、咧嘴長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該形象依據後梁時期一個自稱彌勒化身的僧人契此的模樣。最後這個形象不再具有以前形象那種庄嚴凝重的宗教意蘊,變得隨和,貼近生活。可以由人隨意調侃、揶揄。這是彌勒世俗化的必然結果。 彌勒佛的形態至元代發生巨大變化,大肚盤坐、喜笑顏開的新型彌勒佛流行。學術界普遍認為它的原型是五代時期的明州高僧契此(?一約916年)。他常持一布袋乞食,並口誦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江浙間多以契此是彌勒"分身"示現,故多圖畫其形象。最早的一例是宋代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為他建閣塑像。明清寺院則將此種大肚彌勒佛置於天王殿中央,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杭州靈隱寺飛來峰雕刻的布袋彌勒佛,高約2公尺,約作於元代。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石刻布袋彌勒佛,高6.4公尺,寬8.9公尺,創作於元末明初。
❸ 彌勒佛身上五個小孩的瓷器,造型生動栩栩如生!底部有福建會館的款,請問是否真品價值如何請高人解答!
拿去問問專家
❹ 怎麼雕刻彌勒佛
第一步就是打胚。彌勒臉部盡量留的大一點,為了體現彌勒的慈眉善目!
打胚,雕出大致的彌勒佛造型,然後再進行修光,開臉。
在彌勒的雕刻過程中開臉尤為重要,神韻,寓意集中在開臉上,在形意的刻畫上要盡量體現彌勒的慈悲、忍辱、寬容、樂觀的精神,形體盡量圓潤飽滿。
最後是打磨調整階段為了保持核表面的光滑度和飽滿度,可以按照砂紙的目數分四步打磨!第一遍320砂紙、第二遍800砂紙、第三遍1500砂紙、第四遍2000砂紙!依次類推,慢慢打磨!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日日攜定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曾無了局;經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脫,卻是上乘。
❺ 如來佛和彌勒佛有什麼區別
1、如來即是佛,如來和佛實際是一個意思。一般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或諸佛通號有十大名號。但是,雖稱十號,一般皆列舉十一號。《佛說十號經》雲:「如來、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2、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在大乘佛教經典中,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
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里,常見到袒胸露腹,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5)簡單的彌勒佛雕刻圖片擴展閱讀:
陝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於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法。
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借口來行此事。
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於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
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作「春節」。有人說,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❻ 不同形象的彌勒佛圖片及介紹
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有人會去廟里祭拜,也有人會在家供奉佛像。彌勒佛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和看到的,他有什麼來歷,又有什麼寓意呢?接下來小編將給您介紹彌勒佛圖片,以及彌勒佛的其他介紹。
彌勒佛簡介
彌勒佛其全稱是彌勒菩薩摩訶薩,也被稱彌勒尊佛。其意思是慈氏,在佛教的經典中,常常被稱之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並且也是世尊釋迦牟尼的繼任者,深受中國人們的推崇。
雖然它在名義上被稱之為「彌勒佛」,但是實際上它仍然是菩薩。
彌勒佛來歷及形象
彌勒佛在中國的廣大的佛教中的形象一共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個形象:這個形象是出現在十六國的時期,通常是以交腳的彌勒菩薩形象而出現。這個形象的出現是依據《彌勒上生經》而衍生出來的,其意義是解救眾生。
第二個形象:這個形象則是在北魏時期出現的,它演變為了禪定式或者是倚坐式
佛裝形象。該形象由菩薩則變為未來佛,並定為標准佛相。
第三個形象:這個形象是從五代就開始出現的,並且在江浙一帶出現的比較早。它是以和尚為原型的並且帶有笑容的大肚僧人的形象。這個形象也是現在人們最熟悉的彌勒佛的形象。這個形象常被中國的人們亂稱為歡喜佛、大肚彌勒佛,它們通常被塑造成和藹慈祥、滿面笑容、坦胸露腹的慈愛形像。
彌勒佛不同稱呼的寓意
1、大肚彌勒佛
大肚彌勒佛的這個稱呼的寓寓意是神奇而又平淡的,既顯示出顯庄嚴又有詼諧的趣味。大肚彌勒佛慈顏善目,笑口常開,這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和善、智慧、幽默並且快樂的精神體現,也蘊含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成為中國佛教的形象代表。
大肚彌勒佛通常被尊俸在寺廟的前面,當人們一進門的時候就能看到它。大肚彌勒佛笑口常開的形象代表了佛教的慈悲為懷而且有詼諧幽默,因此深受人民大眾的喜愛。人們看見他時,都能激發出自己輕松愉快的心情。
2、未來佛
未來佛也稱為東來佛祖,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強巴」,能夠主宰世界的佛。它是中國人們普遍信奉一尊佛。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這個稱呼寓意著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以一個樂觀向上的姿態來生活。
彌勒佛道場
梵凈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辟支佛在梵凈山活動時期就有「古佛道場」之謂;凈土宗傳入梵凈山後,彌勒道場建立;明萬曆年間,欽命僧妙玄重開梵凈山,把臨濟宗帶到彌勒凈土道場,使梵凈山禪凈雙修盛極一時。「彌勒道場」不止一個,是因為各地與彌勒因緣甚深,古有「天下不平,彌勒出世」之說,中國古代多動盪,所以彌勒現世的地方就很多。梵凈山被稱為「天下眾名岳之宗」,可見梵凈山彌勒道場的地位及其影響。
當然,古有「天下不平,彌勒出世」之說,中國古代多動盪,所以彌勒現世的地方就很多,於是「彌勒道場」自然也就不止一個。由此,除梵凈山彌勒道場之外,還有浙江岳林山彌勒道場、浙江雪竇山彌勒道場、遼寧千山彌勒道場、雲南錦屏山彌勒道場等。另外,浙江紹興有新昌大佛、江蘇南京有棲霞山大佛、河南有浚縣大佛、四川有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寧夏有須彌山大佛,都是以彌勒形象依山就勢雕塑的大佛像。可見,各地與彌勒因緣甚深,信眾也不少,說它們是彌勒道場也未嘗不可,只是傳說不同、歷史遠近、規模有別、影響大小而已。
彌勒佛生日是哪一天
每年農歷正月初一是彌勒佛生日
2015年彌勒佛生日是陽歷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2016年彌勒佛生日是陽歷2016年2月8日,星期一。
2017年彌勒佛生日是陽歷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2018年彌勒佛生日是陽歷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在家彌勒佛佛像擺放位置
a、佛像一般擺放在大廳
請來的佛像不可安置在卧房中,這樣不僅會影響人的睡眠也是對佛的大不敬。佛像可以擺放在大廳,但是佛像兩側不可對著門或走道,易造成家運衰退。
b、佛像應擺放在清凈的地方
佛像不可設在大門的進口或房間進門的牆上,因為進出口通道人流嘈雜對佛不敬重。廁所門口以及儲藏室口也是要避開的,這個地方污穢不潔褻瀆佛祖,容易引起家人的口舌之爭。
c.要有靠:佛像擺放除了高度適中,還要注意佛像必須要有靠,方能靠譜。
d、宜在靜方,安放的地方要清靜,整潔。佛龕或神台附近最好不要有音響,電視機等東西。
e、不可對著床鋪。不可對著餐桌。廚房,廁所,因菩薩見不得不雅的行為和葷腥之類。如條件所限,有的把佛龕或神台放在卧室,那麽在睡覺時要拿個黃布簾擋上。
總結
上面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關於彌勒佛的知識以及彌勒佛圖片,不管它有什麼樣的稱呼和什麼樣的形象,都希望人們能夠有大肚彌勒佛所寓意的樂觀、寬容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