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水墨畫山水加詩圖片簡單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水墨畫山水加詩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 2022-09-01 02:07:48

❶ 適合用水墨畫,表現的詩句都有哪些

個人覺得,適合用水墨畫表現的詩句大多為淡然山水和靜默鄉野之景,用詞上沒有“奼紫嫣紅”、“紅橙橘綠”等明顯的色彩詞,有的只是冬日白雪、黑灰老樹等偏黑白灰色調的景物,畫面內斂不跳脫,甚至會有淡淡的憂傷孤寂之感,多有遐想留白空間。

3、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這句詩出自白樸的《天凈沙.秋》,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有很多相似之處,用鋪陳的意象寫出了秋天的蕭瑟與凄涼。孤寂的村落在落日殘霞里靜立,炊煙裊裊升起將老樹籠罩,但忽地有鴻雁俯沖而下。單看這句,以墨之濃淡表現層次,勾勒畫面的朦朧與動感再合適不過了。當然,這首小令後半部分不適合水墨畫,在此不做探討。

❷ 描述水墨畫的詩句有哪些

1、飛透紙窗斜取勢,吹回溪面舞因風。身游水墨畫圖中。——宋 李洪《浣溪沙▪梅菁山遇雪》

白話譯文:風通過紙糊的窗戶吹到畫上,畫中的溪水因風的吹動開始舞動,我如同身在水墨畫中一樣。

2、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 王冕《墨梅》

白話譯文: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宋 張嵲《墨梅》

白話譯文:在山邊的幽谷里和水邊的村莊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讓過客魂斷不舍。一直遺憾的是東風沒有情趣,越發地吹拂著煙霧似的朦朧細雨使黃昏更加暗淡。

4、天教水墨畫羅漢, 魁岸古容生筆頭。——唐 歐陽炯《貫休應夢羅漢畫歌》

白話譯文:上天教我用水墨畫羅漢圖,魁梧的身體和久遠的容貌出自於筆下。

5、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清 鄭燮《墨竹圖題詩》

白話譯文: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❸ 我想找一幅山水水墨畫。最好氣勢磅礴一點,能符合李白的一首詩中的一句:輕舟已過萬重山。

http://pm.cangdian.com/Img/CD002958/CD002958-1519.jpg

http://pm.cangdian.com/Img/CD002902/CD002902-0081.jpg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08-27/1156671996.jpg

http://www.wwssh.com/hj1/upload/輕舟已過萬重山.jpg

http://www.nhclxx.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08/20060815101639674.jpg

❹ 關於水墨畫的詩句有哪些

1、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2、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譯文

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誇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3、墨梅

宋代: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譯文

在山邊的幽谷里和水邊的村莊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讓過客魂斷不舍。一直遺憾的是東風沒有情趣,越發地吹拂著煙霧似的朦朧細雨使黃昏更加暗淡。

4、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螿。

譯文

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彷彿是屏風上畫出的水墨畫。能否請求高高的梧桐樹和燒殘的燈燭細做掂量,不要在此時再添人的愁緒池塘里,荷葉已經被秋風吹殘,那今夜誰來代替荷葉為鴛鴦們遮風擋雨呢?你將上路遠行,從此旅途勞頓,夢醒之時,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

5、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圖題詩

清代:鄭燮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

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❺ 中國潑墨山水畫 最好帶有詩句 的壁紙!



❻ 關於水墨畫的詩句

《陳式水墨山水》
年代: 唐 作者: 方干
造化有功力,平分歸筆端。
溪如冰後聽,山似燒來看。
立意雪髯出,支頤煙汗干。
世間從爾後,應覺致名難。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雁側風前字,煙凝雨後情。
不知誰氏子,持鈞立江城。

《題王起宗大橫披水墨作遠淡勢》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卧龍峰下草廬幽,門外橋橫水自流。
瀟灑王郎只數筆,淡雲疏樹一天秋。

《觀水墨障子》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
若非神助筆,硯水恐藏龍。
研盡一寸墨,掃成千仞峰。
壁根堆亂石,床罅插枯松。
嶽麓穿因鼠,湘江綻為蛩。
掛衣嵐氣濕,夢枕浪頭舂。
只為少顏色,時人著意慵。

《題水墨雲山雨意畫》
年代: 明 作者: 止庵法師
雲壓樹頭兼雨氣,水流溪口夾秋聲。
就岩著個茅亭子,不必青山定有名。

《題水墨蓼花草蟲》
年代: 明 作者: 劉基
為愛江頭紅蓼花,秋來獨作草蟲家。
尋香粉蝶應隨夢,采蜜黃蜂不趁衙。
絡緯語殘涼露滴,蜻蜓立困晚風斜。
畫圖水墨驚初見,卻似扁舟過赤沙。

❼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在閱讀這樣的詩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會搭配上一些畫來一起欣賞,這樣給人的感覺更加直觀,下面是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1

1、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籠罩著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2、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3、早發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盪,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4、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5、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2

《七里瀨》——謝靈運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孤客傷逝湍,徒然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山水詩配畫簡單又好看3

山沒清波內,帆在浮雲中。出自南朝梁·吳均《憶費昶》。前句寫群山倒映於水中之景,後句寫船帆高聳入雲之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出自宋·王觀《卜運算元》。水像美人的目光流盼閃動,山像美人的.眉峰收放聚攏。此乃以美人之眉眼分別比喻山水之句,造詞新穎,比喻出人意料,但又貼切形象。故歷來為人所傳誦,成為寫山水的名句。

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出自南朝梁·何遜《慈姥磯》。前句寫平疇沃野與河流沙岸之景,後句寫遠山連綿、霧隱峰巒之象。前後句配合,遂構成了一幅田野與河流交融、山巒與遠霧相伴的圖畫,氣象闊大而又渾然一體。

三十六峰凝翠靄,數千餘仞鎖嵐煙。出自宋·魯宗道《登黃山》。靄,雲霧。仞,古代長度單位,八尺或七尺為一仞。嵐,山上的霧氣。詩句描寫黃山眾峰籠罩於煙霧之中的景象。

鍾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出自明·高啟《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鍾山,即紫金山。此以比喻修辭手法將鍾山比作乘風破浪的大舟,形象地寫出了鍾山由東向西延伸並逐漸抬升的雄偉氣勢。

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出自唐·可朋《賦洞庭》。詩句描寫湖水映天影、高山拔地起的景象。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出自明·楊基《岳陽樓》。三楚,秦漢時將戰國時代的楚國一分為三,故稱三楚。九疑,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詩句描寫登臨岳陽樓所見洞庭湖景色:水面寬闊,似乎能吞下三楚之地;群山連綿,看似與九疑山連成一體。這二句不僅氣象闊大,而且對仗工整,讀來也別有韻味。

蕘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出自唐·崔顥《行經華陰》。蕘,山高峻的樣子。太華,即華山。咸京,指唐代國都長安。三峰,指芙蓉峰、玉女峰、明星峰。詩句描寫華山的高聳險峻之貌。前句寫高,用「俯」字;後句寫險,用「削」字。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出自唐·裴迪《華子崗》。雲光,指落日的余暉。詩句描寫落日余暉追著詩人腳步慢慢沒於華子崗的情景以及山色青翠得幾乎觸手可及的感覺。由於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以動詞「侵」、「拂」與「雲光」、「山翠(山色)」匹配,將非人類的無情之物———落日余暉與山色寫活了,讓人頓感親切、倍感溫馨。

山平水遠蒼茫外,地辟天開指顧中。出自宋·陸游《初發夷陵》。指顧,指回顧來路、指點眼前。詩句描寫夷陵地段江面壯闊的景象:被約束於三峽中的江水,至夷陵江面頓如一匹掙脫了韁繩的野馬一瀉千里。江面至此也頓然變得開闊起來,兩岸群山遠望猶如平地,江水浩盪無際無涯。站在船頭,回顧來時路、眼觀面前景,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地辟天開之感。

❽ 給簡單的山水畫配什麼樣的詩句最好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❾ 水墨畫古詩配畫

《浣溪沙(梅菁山遇雪)》
宋代
李洪
矢矯翔鸞溪上峰。飄蕭雪霰打船篷。天花凌亂水晶宮。
飛透紙窗斜取勢,吹回溪面舞因風。身游水墨畫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