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

發布時間: 2022-09-08 08:31:31

① 民族舞蹈8個基本動作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腳背的優劣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把桿訓練組合:(雙手/單手)轉腰組合這些組合,相宜於少年小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5、踢後腿: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著看前方。在踢後退的歷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6、劈叉跳: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重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

7、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秋水注視前方,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8、下腰: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氣力,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儀態。

(1)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擴展閱讀:

通過民族舞基本功的訓練,能夠從小養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態,使其身體的協調、柔韌、力度、靈活等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無論是屬於哪個民族或哪種類型的舞蹈,都會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著東方民族所具有的久遠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來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遼闊草野,充滿豪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間歌舞,無疑會給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縷無盡的清新、一種神奇的嚮往,同時還能從中領略到各民族充滿異域風情的方方面面。

② 常用舞蹈基本功訓練

常用舞蹈基本功訓練

對於初學者而言,基礎的舞蹈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些練習中也有練習技巧、練習方法等!以下是常用舞蹈基本功訓練及技巧,基礎舞蹈練習方法。想了解更多關於舞蹈訓練技巧的請看下文,,我已經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給大家參考,覺得有用的.話就快快收藏吧。

第一節:基礎動作的練習

1、頭部練習:向前低頭,向後仰頭,向左右歪頭,繞頭練習。注意立腰,兩肩下垂,腳尖綳直。

2、肩部練習:雙手扶肩,雙肩通過向前,向下,向後,向上繞肩。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練習:上身向前含胸低頭,闊胸雙肩向後夾起,仰頭。注意兩肩後夾,兩腿夾緊綳直。

4、腰部練習: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前腰、胸腰、旁腰、涮腰)

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時,雙腿吸起。注意含胸時,不要鬆散。

6、壓胯練習:雙手扶膝,雙腿吸起來,並攏雙腿膝蓋向旁打開,向旁壓。注意膝蓋用力下壓,腰立直。

7、勾綳腳練習:腳上向上勾起,腳跟用力向前蹬。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長。

8、繞腳練習:腳經過勾腳,向外打開綳腳,然後綳腳,打開,綳腳,再綳腳。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長。

9、振臂練習:雙臂上舉的同時向後振,然後放下雙臂下垂。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體前屈):上身前彎曲和腿平行,雙手扶地,然後起身。注意腿要直,腰部放鬆。

11、雙屈膝:雙腿全蹲的同時,雙手扶膝,起身。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鬆。

12、腰的軟度練習:腰要放鬆、注意韻律。(前腰、旁腰、後腰、涮腰)

13、胯部的練習: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雙胯向前頂,左右擺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練習:雙膝彎曲半蹲,起身。注意腰立直,膝蓋打開。

15、腳腕練習:腳尖向里轉成正步,再打開成小八步,半腳尖立起落下。注意立腰,腿緊夾。

16、手腕練習:繞手。注意收腹手臂要直。提壓腕。(繞手、提壓腕)

17、仰卧、舉腿、壓胯:雙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開。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18、地面踢腿:注意爆發力,腰要直。(仰卧踢前腿、仰卧踢旁腿、仰卧踢後腿、仰卧跪倒踢)。

19、地面搬腿:注意兩腿要直,身體要正。(仰卧搬前腿、仰卧搬旁腿、仰卧搬後腿)。

20、腰的地面練習:注意:腰一定要放鬆,(胸腰、雙腿跪下腰,控腰)。

21、仰卧起坐:上身向前起身,然後再仰卧。注意:腿直,上身用力起。

22、背肌練習:上身和雙腿同時向上抬起,注意手臂要直、腿要直。

第二節:腳部動作的部分練習

舞台的8個方向示意圖

腳的三種形態:

勾腳:腳尖向上,腳跟朝下用力向外蹬。

綳腳:腳尖用力向下綳。

拐腳:腳腕向外拐,向外頂。

腳的基本位置

正步:兩腳跟腳尖靠攏,重心在雙腳上。

一: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踏步、點步。

二:弓箭步、大掖步、芭蕾一位腳、芭蕾二位腳、芭蕾五位腳

第三節:手部動作的部分訓練

手的三種形態:蘭花掌、空心拳、單指。

手的基本位置: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揚掌位。

芭蕾手位: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八位手。

把上單手的基本動作:

一:撩手、蓋掌、切掌、端掌、分掌。二:穿掌、攤掌、推開平收、雙晃手。三:小五花、順風旗、山膀按掌、斜托掌。

第四節:把上動作部分訓練

雙手扶把,兩手寬度同肩相等。

單手扶把,手放在身體前一點位置上。

一:1、擦地2、蹲3、小踢腿。

二:4、跨掖腿5、腰6、壓腿。

三:7、搬踢腿8、下叉9、大踢腿:踢前腿、踢後退、踢旁腿

第五節:把下動作的組合訓練

一、跑跳步組合:

二八拍:跑跳步,雙手叉腰。

第三八拍:下叉,雙腳晃腳一圈。

第四八拍:單腿跪地,一腳後揚起,雙手撐地。

二、後踢步組合:

二八拍後踢步,雙手叉腰。

第三八拍:1-4拍坐下,雙腳並攏向前,雙手放兩側。5-8拍雙腳並攏彎曲在一側,雙手並攏作睡覺狀在一側。

第四八拍:1-4拍跪起,雙手側舉。5-8拍往後彎腰。

三、圓場步組合:

第一八拍:雙手側舉,圓場步走成一圓形。

第二八拍:坐下,雙手撐地,躺下。

第三八拍:用頭、手撐地,胸向前拱起。

第四八拍:左腿向上屈起,在右膝蓋處點地。

四、小踢腿組合:

第一、二八拍:拉手,左右交替側踢腿。

第三八拍:叉腰,碎步。

第四八拍:雙手撐地,單腳向後踢起,一腿跪起。

五、手絹挽花組合:

第一八拍:左右交替向上挽花至下。

第二八拍:雙手側挽花,左右交替。

第三八拍:雙手側上挽花,側腰花,重復一次。

第四八拍:雙手側平挽花,左右交替。

六、手絹片花組合:

第一八拍:斜舉,片花。

第二八拍:碎步轉一圈雙手平舉片花。

第三八拍:同第一八拍。

第四八拍:後點地,雙手上舉片花,慢慢蹲到最低上,亮相。

;

③ 中國舞基本功動作27個

1、1級(4-5歲):行走、音樂反射、手指擴張、手臂運動、彎曲、轉身、前腿壓、雙吸、足位、頭部運動、手臂擺動、跳躍、平步、游戲。

2、2級(5-6歲):行走敬稱、音樂反射、手位、鉤伸、提腰、松腰、側開腿、推、扭、頭動、半蹲、跳蛙、走雞、游戲、模仿、想像。

3、3(6-7歲):吸收跳步和敬禮、音樂反射、波、弓、鉤伸腳、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腳走、鴨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

4、4級(7-9歲):二拍舞、三拍舞、單手位、揮手、交叉壓身、張開嘴、前提、後提、抱腿、壓腿、前踢、後踢、腳位、斷步、斷臂、小舞、打節拍練習、藏舞、東北秧歌、尾動作。

(3)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一個范疇,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歷代專業人員提煉、整理、加工、創造,經過長期藝術實踐考驗而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特色舞蹈。

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古典舞曾被一些人稱為「歌劇舞」,它本身就是歌劇和舞蹈的混合體。中國傳統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技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訓練體系,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范,以及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他訓練體系所無法替代的。

④ 舞蹈基本功動作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動作有:

壓腿、壓肩、推腳背、劈叉跳、大踢腿、下腰這幾個方面。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腳背的優劣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劈叉跳: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重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歷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5、劈叉:左腳在前劈叉,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

6、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秋水注視前方。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⑤ 民族舞基本功16個動作是什麼

民族舞基本功動作: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推腳背組合,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

把桿訓練組合,注重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踢後腿,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著看前方;劈叉跳,打開歷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

(5)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擴展閱讀

舞蹈本身具有多種社會意義和功能,包括體育運動、社交求愛、祭祀、禮儀等。在文明開始之前,舞蹈是重要的儀式,禮儀,慶祝和娛樂。

運動的工作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舞者需要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困難的技巧能力,但是,顯示困難的技巧動作的舞蹈作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達和塑造的想法和感受,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

⑥ 舞蹈基本功動作

舞蹈基本功動作

舞蹈基本功動作,跳舞是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項興趣,有很多家長都會送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舞蹈。作為一名學習舞蹈的人員就要練習一些動作,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舞蹈基本功動作吧。

舞蹈基本功動作1

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基本功不扎實不用你出手,往那裡一站, 行里人就知道你沒戲了!如果連站都不會,你也就不要學其他的基本動作啦。提高你站的方法為: 張開腳、膝要直、包臀、立齊腰、立齊背、展肩平、立項穩、沉住氣、 頭抬起這九句而已。

立。

作為站的的延伸,立要求舞者保持站的姿勢下,保持自己重心的穩定。提高你立的方法為:把桿半腳尖、單腳半腳尖;把下半腳尖、單腳半腳尖。

直。

這一個直的話主要講述的是2個方面,一方面是腿直,腿直的話主要包含腳背、膝蓋兩個大關節的直;另外一方面是後背直。直如果要練的好,要求舞者直的線條美,挺而不僵。腿直的提高方法為:腳背壓到最低、膝蓋骨綳到凹陷。後背直的提高方法為:包起臀、立起胯、立起腰、立起背、立起項、沉住氣、拔起頭這幾個要點。

行。

行要求舞者做到的是提高舞者的舞姿准確度,提高舞者對重心的把控。提高的方法為:進行步伐單一的練習,步法組合的話,進行步法+舞姿的綜合組合訓練。

韌。

這個的話,說的就是我們身體的柔韌度啦,這個裡麵包含了我們的腳背、腿、胯、腰、肩等韌帶及關節柔韌度的拓展訓練,這些一般會有老師教你具體的'動作。

快。

這個的話指的就是你的舞蹈步伐要快的有張有弛,快慢的把控要和你的音樂節奏完美的契合,讓你的舞蹈顯得不是那麼不倫不類,不會脫離音樂的節奏區間。

慢。

慢的話,也就是和快一樣的啦,當然慢這里的話還有個要訣,就是輕,要求舞者騰空要輕飄、落地要輕緩。提高的方法有:蹲組合、控制組合、跳躍組合這三個組合教學。

穩。

這個穩字突出的就是舞者的動作啦, 穩中有急有緩,穩到適中,這對舞者的要求就比較的高啦。要求舞者動作過程行雲流水,張弛有度。提高的方法有:移重心組合、氣息控制組合和舞姿靜立這三種方式進行提高。

舞蹈基本功動作2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 兩 腿 之 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渡到踢後退。

5、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⑦ 民族舞基本功16個動作

民族舞基本功動作: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推腳背組合,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

把桿訓練組合,注重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踢後腿,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著看前方;劈叉跳,打開歷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

(7)簡單舞蹈基本功圖片動作擴展閱讀:

中國民間舞蹈很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歌唱的緊密結合。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可以比純舞蹈易於表現更多的生活內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巧用道具,技藝結合。

中國的很多民間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長綢、手鼓、單鼓、花棍、花燈、花傘等等,這就大大地加強了舞蹈的藝術表現能力,使得舞蹈動作更加豐富優美、絢麗多姿。

⑧ 兒童舞蹈基本功動作16個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沒有縫隙。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撒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四、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五、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⑨ 舞蹈基本功有哪些動作

舞蹈基本功有:

1、上動作有:擦地、劃圈、蹲、腰、跨掖蹲(單腿蹲)、大踢腿、小踢腿、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等。

(1)擦地:一、五位、前旁後擦地;帶勾、綳腳、及與半蹲組合;前後擺動和環動;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2)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小涮腰、橫擰組合;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卧點、撲步。


(3)腰:前後胸腰、前後、大腰;療腰、大技步、卧點;雙跪後腰、單腿後腰;大涮腰探海輾轉;風火輪。


(4)單腿蹲:前、旁、後、帶勾腳;單腿帶端掖腿;帶邁移、前旁後、擺動加半蹲;與單腿變身組合。


(5)小踢腿:一、五位前、旁、後、小踢為25度;帶點地小踢腿;前後擺動、單腿變身。


(6)大踢腿:前窮、後大踢腿;前腿接後腿、後腿接前腿;旁腿接拔腿;踢腿接擺腿、接探海;旁腿接立身射燕;踢紫金冠;片蹁、蓋腿。


(7)控制:前、旁、後吸伸腿、半、全環動,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搬前、旁、後腿。

2、下動作有:大踢腿、蹲或控制、擦地、腰或翻身、轉、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還包括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

(1)大踢腿: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紫金冠;中速行踢前、旁腿。

(2)控制: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大射燕、探海。


(3)腰:單跪下腰、單腿後腰;慢、快涮腰;卧雲;風火輪。


(4)翻身: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點翻身3-5個。


(5)大跳: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級跳、錯步射燕;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6)中跳:一、二、五位跳;變位跳、交叉跳。

(7)五跳: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小射燕跳;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8)、轉:平轉2-3個;斜線平轉:8個。

學舞蹈的技巧:

1、增強律動、多聽音樂


(1)可以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比如古典的、流行的、爵士等等,這不僅是對腦子的律動練習,也是身體對音樂的練習。嘗試不同的風格都練習,讓身體去接觸不同的動作,從而練習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2)在情緒上的律動,舞蹈的最終表現也就是情緒的表現。不管是哪種風格,都是由情緒來帶動肢體,由肢體來提升情緒。因此在多聽多跳的同時,也可以練習到情緒或情感,訓練情感上的控制與律動。

2、練習身體協調性


(1)如果身體不協調,就缺乏舞蹈的感覺,把握不了舞蹈的節奏。對於新手或者基礎比較差的人群,可以先選擇簡單的入門舞蹈動作,一般入門的動作比較簡單、音樂也比較適中。


(2)此外,可以多聽音樂來培養舞蹈的節奏感,可以將在音樂中聽到的節奏、旋律和鼓點都記錄下來,為了更高強化自己的律動,使其慢慢變得協調,這樣對舞蹈動作也有一個好的把控。

3、調整張力與力度


調整張力和力度之間的方法,就是要強化肌肉的素質,可以多加練習仰卧起坐和俯卧撐,來提高肢體的控制力,從而達到張力和力度同時存在的可能。

4、練習力度的控制


(1)力度的控制需要花費時間來練習與強化,可以通過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撐,來提高手臂和中段力量。每個動作出力的地方,需要將擁有的力量運用進去,主要增強手臂、腹部和大腿的肌肉。


(2)可以每天練習5到10分鍾的仰卧起坐、俯卧撐與負重深蹲,次數可以在15至25之間,時間久了就可以感受到。

5、核心力量運用


(1)在做仰卧起坐時,在起身時腹部會往裡收縮,這也就是核心力量。在舞蹈時每次的呼吸也會讓腹部有頻率地收縮,需要將收縮和舞蹈時的節奏合結合,從而增加動作的力度與身體的張力。


(2)將每個呼吸點和節奏點之間配合好,就會讓舞蹈看上去更有生命力和韌性,所以學跳舞蹈的過程中,需要將這個習慣慢慢養成。



⑩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是什麼

一、素質訓練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二、形體訓練

形體訓練即塑造身體的形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訓練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一般分為「扶把動作」和「離把動作」訓練。

扶把動作是藉助把桿進行對身體的柔韌、力量、重心、美感的訓練。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訓練為主。腰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須柔韌地靈活地運用。在把桿上,我們可以用胸腰、前旁後下腰、單腿前後下腰、跪下腰等訓練項目。腿的訓練包括胯的開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腳踝關節的柔韌靈活和腳背的綳提。

在訓練中,可以圍繞芭蕾基本元素「開、綳、直」來完成。

開:指髖關節向人體兩側外開。腿部運動過程中,從髖關節到膝關節再到腕關節、腳趾尖全部向外轉開,這樣可以舒展人體的線條,使整條腿看上去更修長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以用蹲等練習。

綳:指腳背有力地綳提。使腳的線條顯得更加修長漂亮。訓練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劃圈、控制等項目練習。

直:指在動作中,主力腿和動力腿的膝蓋都必須直立穩定。訓練過程中,在沒有特定動作需要下必須要求直,使腿更修長優美,增強了身體的表現力。另外,扶把動作訓練的應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樂伴奏,然後再用快速的音樂。但必須節奏鮮明,使學生易懂,從而增強動作的記憶力。

離把動作訓練主要訓練學生在完全脫離把桿的情況下身體做到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通常都以小組合練習。如離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組合的音樂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採用一些歡快跳躍節奏鮮明的音樂可以增加學生對動作的興趣,促進組合的完成。

三、技巧訓練

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包括「轉、翻、跳」等特技。無論從數量、質量、速度及姿態等方面都要「精」。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

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訓練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1、轉即旋轉,以身體垂直於地面的軸心,給予恰當的動力,沿著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轉運動。旋轉一般有原地自轉,移動轉和空中轉。

2、翻即翻身。以身體的中心線為軸心,翻轉三百六十度。教學中,我們可以用腰翻身、點翻跟串翻項目進行訓練。

3、跳就是跳躍,即在空中形成一中優美的造型姿態。

四、舞姿訓練

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基本舞姿包括手腳的基本形態姿態,基本位置,部法的訓練,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

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3、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4、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五位腳,單手扶把小踢腿組合

5)、五位腳,單手扶把移重心組合

6)、(雙手/單手)轉腰組合

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5、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

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9、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1。

10、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