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種只吃不拉象徵聚財的神獸叫什麼
叫貔貅
貔貅(拼音:pí xiū),又名天祿、 辟邪、百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 被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有開運、 辟邪還有 鎮宅、 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
傳說貔貅觸犯天條, 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 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此典故。
(1)少兒神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貔貅的歷史起源:
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此典故。
貔貅的外貌形態:
貔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並後仰。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大熊貓,《史記·五帝本記》中記載,4000多年前,黃帝馴養虎、豹、貔貅(大熊貓)等威猛動物為軍隊沖鋒陷陣,在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戰敗了炎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
神獸寓意:
據記載,貔貅其形似獅而帶翼,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鍾紐等物常用貔貅為飾,取其守護避凶之意。
傳說典故:
貔貅是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隻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並當做自己的坐騎。
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雲」。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後無不爭先恐後,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其它聚財類的神獸介紹:
1:三足金蟾
三足金蟾在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月宮有一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月宮叫蟾宮。古人認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吸財鎮宅辟邪。道教中三腿的蛤蟆被稱為「蟾」,傳說它能口吐金錢,是旺財之物。古代有劉海修道,用計收服金蟾以成仙,後來漢族民間便流傳「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
2:麒麟
麒麟:中國傳統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中國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另一種麒麟形象是龍頭,馬身,龍鱗。尾毛似龍尾狀舒展。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3:招財貓
招財貓起源於日本,是日本一種常見的貓型偶像擺設,通常用陶瓷製作。一般為白色,形態為其中一手高舉至頭頂,作出向人招倈的手勢。招財貓被視為一種招財招福的吉祥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江戶。
一般招財貓舉左手錶示招福;舉右手則寓意招財;兩只手同時舉起,就代表「財」和「福」一起到來的意思。此外,招財貓胸前掛著的金鈴,也有開運、招財、招福、緣起之意。不同顏色的招財貓代表了主人不同的願望,表達了人類亘古不變的對幸福、美滿、好運的希冀。
② 故宮屋脊上神獸都有哪些
逛故宮的時候,除了能看到宏偉的皇家建築以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小物件。比如傳說中的「龍椅之謎」,「皇宮鬼影」,還有就是「屋脊六獸」,也稱為「五脊六獸」。
五脊指的是房頂上有五條脊,這個不在本文介紹之列。
而六獸,指的是屋脊上裝飾的神獸,主要是用九個,也有用十個的。九是陽數之極,表示建築的等級很高貴,能使用這樣裝飾的建築,足見主人地位尊崇
使用十隻神獸則表示圓滿,用十的建築是很少的,只有故宮太和殿上的走獸是十個。
【左起:仙人騎鳳、末位為鴟吻】
這屋脊上的走獸,排列的順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的,仙人在前,一龍二鳳三獅子,這是第一梯次的走獸;中排的是:四海馬五天馬六押魚七狻猊,第三梯次的是,八獬豸九鬥牛十行什。先看仙人,為什麼要在屋脊上安放一個騎鳳仙人?傳說:戰國時齊宣王之子齊?⊥跫次緩螅?畋?蛭洌?咀葑源螅?率咕?臣不和、內外樹敵,終於引來五國聯軍的討伐,奔逃之時被各國驅逐。眼看齊?⊥踝咄段蘼分?保?恢環鍩朔傻剿?矍埃??⊥醴繕碸縞戲鍩吮誠睿?鋶俗潘?曬?大河,絕處逢生。所以,這脊端的仙人騎鳳也有「逢凶化吉」的寓意。
【太和殿十大神獸】
然後是龍,也就是第一位神獸,為龍所生第三個兒子叫嘲風,性好望,多用於裝飾屋檐。然而帶有神話色彩的是,基於「防火」的觀念而來,將屋面寓意為湖海,有了水,就能克火。其實,這是巫術中,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叫做「厭勝」。因此用嘲風為第一隻神獸,既有象徵皇家真龍天子的身份,又能防止火患。
【鴟吻,位於神獸末端有驅災避禍的寓意】
第二個是鳳,比喻有聖人之德。自孔孟之後,儒學逐漸成為正統文化,在儒家經典中,記錄了許多盛世出麒麟、明主降世彩鳳現世之類的故事,從這個角度上看,作為鳳出現在建築之上,寓意天子有聖人之德,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三個是獅子,代表勇猛、威嚴。獅子能排到這個位置,還真是靠佛教傳入所賜。中國過去是沒有獅子的,獅子這種動物,是隨著佛教的傳播,而逐漸深入人心的。而且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文殊師利菩薩的座騎,就是一頭青獅子。《傳燈錄》記載:「??-獅子吼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第四位是海馬。
第五位是天馬。
第六位是狻猊,龍的第五個兒子,形如獅子。
第七位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第八位是獬豸。獬豸,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第九位是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虯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嫡[蟲旁]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
③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有哪些
1、白澤
青龍: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是帝王的象徵。同時也是東方的代表,在五行之中,龍屬木,而青色亦為木屬,故多有以青龍相稱。
白虎:虎,為百獸之長,同時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辟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常常跟著龍一起行動 。
朱雀:朱雀又可說是鳳凰或者玄鳥,在古籍的記載中鳳是一種美麗的鳥類,而以它的歌聲與儀態為百鳥之王,它能給人間帶來祥瑞。而且由於它是[羽蟲]之長,所以和[鱗蟲]之長的龍在傳說中就漸漸成了一對,一個變化多端,一個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輔相成的一對。
玄武:玄武是由龜和蛇組合而成的一種靈物,為北方水神,兼具有長生不老的象徵含意。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而後世亦有人尊稱為真武大帝。
④ 上古洪荒異獸、神獸、惡獸有哪些
異獸
1、鯤鵬,鯤鵬的食物就是龍,所以,其他的異獸再強大,最終還是要入它的嘴。它的體型龐大。
2、應龍,是皇帝的坐騎,也是他的得力干將。
3、補天神鱉,女媧補天時,補天神鱉出過大力,它的四足被砍下來當做天柱,支撐著天和地。
4、夫諸,鹿王,有著漂亮的外表,但是美麗的皮囊下隱藏著的卻是暴戾的性格。
5、板角青牛
牛王(不是牛魔王),在《西遊記》中有自己的出境,因為它把天兵天將一下子全擺平,就連十八羅漢也奈何不了它。
6、陸吾,給皇帝把守山門的,體型怪異,身長九尾,在昆侖山腳下守護著它的安寧。
7、騰蛇,是以專吃大蛇而生存。
8、九頭獅子,在《西遊記》當中,它也有出鏡,因為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九靈元聖。
神獸
1、青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東方之神,於八卦為震、巽,於五行主木。
2、白虎,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
3、朱雀,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
4、玄武又名龜蛇,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同時也代表五帝之一的黑帝顓頊。
惡獸
1、窮奇,四大凶獸之首,行為乖張,兇狠殘暴,《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說窮奇外貌像老虎,大小如同牛般,長有一雙翅膀。
2、諸懷,四大惡獸第二,諸懷的體型有一頭牛那麼大,長著四個角,長著人的眼睛,豬的耳朵,發出如大雁一樣的聲音。皮糟肉厚,力量巨大。
3、檮杌,體型像老虎,身上的毛很長,長著人面,嘴巴里長有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尾長丈八尺,在西方稱霸,能斗不退。
4、饕餮,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蚩尤是上古時期一位驍勇善戰的部落首領,但是在與軒轅黃帝的戰斗中被打敗。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首級,落地後帶著怨氣化為「饕餮」。
⑤ 故宮十二神獸叫什麼
十二神獸:甲作、巰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上古的儺,簡單而又粗獷,保持著濃厚的原始群舞特點。進入秦漢時期,由於信仰和藝術活動的新發展,要求儺禮也要有所提高。
從秦和西漢的儺禮開始,逐漸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隸的基礎上加進了童男童女,東漢前期又將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擔任的「侲子」。到了漢末,更增添了「十二獸吃鬼歌」及其表演過程。
晉代司馬彪《續漢書·禮儀志》記載的這種漢末儺制,其他所有後漢史書全都沒有提及。其中,十二獸(又稱「十二神獸」或「十二神」)的多數出典無從查考,被十二獸「吃」的十一疫大多也找不到來源。這很可能是這種儺制經歷的時間極短,又逢兵荒馬亂,使典故失傳,終成千古之謎。
「十二獸吃鬼歌」的內容是說:甲作、巰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十二位神獸,分別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夢、磔死、寄生、觀、巨、蠱等十一種鬼疫。
⑥ 中國的神獸例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鳳凰等還有什麼
1、黃龍(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並稱天官五獸)
黃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黃龍的化身,古時候有傳說為黃帝化成黃龍飛升。大禹之母是「修巳」,修巳的意思就是一條長蛇。
2、應龍(應龍與天之四靈、黃龍合為六大神獸。)
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應龍於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為雲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亦是天龍之神,天神太一之妃,號曰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
而應龍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鳳凰、麒麟的父母;二則是龍修煉一千五百年所化,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
(6)少兒神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洪荒凶獸介紹
1、饕餮(tāo tiè)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饕餮在以中國傳說或玄幻武俠為題材的網路游戲、網路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關於饕餮的形象並不相同,有的像狼,有的只有一個頭,還有的豬首熊身。
2、窮奇
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凶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山海經·西山經》一篇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
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蝟的毛發,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凶獸。
⑦ 四大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間的是誰
一、四位神獸
在古代封建的時候,人們都會把這四種神獸放在四個位置,讓他們遵守四個方向,每個神獸都代表他們各自的顏色,東區西北南至北黑,所以就有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不過有很多人是特別懷疑的,為啥中間就沒有人說呢?這個中間的位置神獸是特別重要的,所以一般的神獸是不可以去中間的。
這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這個中間的位置是黃龍的位置,它代表著權力的象徵,也代表了古代人們對黃龍的尊敬,現代來說有很多紋身的人,把自己的身體完成了這種形式也是代表自己的權力象徵。
⑧ 山海經的神獸
比如異獸蠃魚、異獸孰湖、異獸窮奇、異獸駁、冉遺魚、異獸鵸鵌、異獸讙、神靈帝江、異獸天狗、異獸畢方、異獸猙、異獸勝遇、異獸狡、西王母、異獸鸞鳥等。
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記載的極具神秘感奇異怪獸,這些長相奇特的異獸也為眾多美術愛好者、藝術家提供了無盡的遐想,讓大家總是樂此不疲的創造著。
(8)少兒神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一、異獸蠃魚簡介:
原文:
冉遺魚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注釋:
眯:夢魘。
譯文:
英鞮山,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水裡有很多冉遺魚,長著魚的身子蛇的頭和六隻腳,眼睛長長的像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覺不做惡夢,也可以辟凶邪之氣。
⑨ 上古四大神獸分別都是什麼,各自有什麼樣的來歷
第一次聽到四大神獸的概念來自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一大漢很囂張的喊著「左青龍右白虎」。言歸正傳,四大神獸是我國古代先輩,研究星宿而得來的,它們已經超越了我國古代傳說的其他神獸異種,它們是真正的鎮守一方的神明!
一、四大神獸簡介
古代中國傳說的四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東方青龍為木,西方白虎為金,南方朱雀為火,北方玄武為水,中央黃為土。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淮南子》有提到五龍之一的黃龍是中央,乃四聖獸之長。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
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