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古代補衣服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古代補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13 19:09:46

A. 清朝官員的衣服上的補子圖案都是什麼

明代的補子為清代繼續沿用,圖案內容大體一致,各品級略有區別,通常是:一品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服。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准。女補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閑雅為美,不必尚武。

補子又稱胸背,簡稱補,指中國明朝及清朝、朝鮮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國官員服裝上,位於胸前和背後的方形裝飾。不同等級的官員補子的圖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將的補子又不同。文官的補子的圖案用飛禽,武將的的補子用猛獸。

綉官服上的補子,是識別官員等級的一種標識。補子隨官職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製作。因此有極高的工藝價值和歷史價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種珍貴的文物藏品

(1)古代補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起源:據說補子的源頭可以追溯至武則天時。

《舊唐書輿服志》「延載元年五月,則天內出緋、紫單羅銘襟、背衫,賜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監門衛將軍等飾以對獅子,左右衛飾以對麒麟,左右武威衛飾以對虎,左右豹韜衛飾以對豹,左右鷹揚衛飾以對鷹,左右玉鈐衛飾以對鶻,左右金吾衛飾以對豸,諸王飾以盤石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

但實際上僅知那時開始有以在服飾上裝飾動物表示一定的等級、職務,其與明、清的補子存在者怎樣的關系、或是否有關系尚需材料進一步證明。

B. 古代狀元服飾上是什麼圖案有什麼含義

歷代唯有明朝以後的狀元服才有補子紋樣,一般慣按品級使用胸背綉樣。文官綉禽,以示文明,武官刺獸,以顯威猛。(見《明會典》)


關於狀元服分有朝服及常服兩種。黃榜張貼之日,會於長安門外鼓樂奏聞舉子生員,並以順天府官用傘蓋儀從送狀元歸第,次日於禮部賜宴並結束後前往鴻臚寺學習禮儀,至第三日才會賜狀元朝服冠帶與進士寶鈔,及上表謝恩一事。到此為止,常服不在此列。(見《明狀元圖考》)


賜服(謝恩日)所賜狀元朝服,制式與官員朝服近同,但皆為緋色,只是此時狀元品級未定,所以不會有補子紋樣的出現。

(註:原文部分「狀元冠服,朝冠、二梁。朝服、緋羅為之。」)


至第四日於國子監孔廟拜先師行『釋菜禮』時,常服才會賜下,也才會定下狀元的品級。因為狀元大多會先入翰林院做修撰,所以默認是六品文職,因此使用的大多都是鷺鷥補,如圖。


六品官員是正官之始,餘下七八九品多有雜官。而鷺鷥古稱絲禽體態優雅寓意吉祥,更難得的是飛行時天然有序。所以使用鷺鷥只是為了告誡這些六品官員,一不可殿前失儀,二則借喻百官班次。(註:見《禽經》「寀寮雍雍,鴻儀鷺序。」)

C. 中國古代的服裝為什麼是寬袖大袍

首先古代的服飾可以簡單的分為禮服和常服類,正如我們現在也不會穿著西裝去下地幹活一下,古人在下地幹活的時候也不會穿玄端之類,他們有短打這種制式的衣服,比較的收身,利於活動和工作。

寬袍呢,一個是上面說到了,穿得起寬袍大袖的一般是士族豪商,寬袍要更加體面和顯示身份。另一個是因為東方的審美要更加的含蓄、婉約和內斂,漢服很少有露肌膚的部分,因為東方傳統的審美認為那是對人的不尊重。實際上中世紀歐洲的服飾風格也是比較寬大的。但是現在的西方的審美影響了我們,現在西方的審美比較的熱情奔放,追求人體自然的曲線美,讓身體的線條更加的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