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慕名而來發型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慕名而來發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20 03:40:56

1. 冒險島皇家理發券隨發型是隨下圖這幾種還是一下這幾種的幾率高一些呢求解!

當然是托隨到的幾率高了!其實除了這些以外也有很多好看的發型。


側扎,貓耳啦之類的。


如果隨到好看的收手,那還ok啦。


十張以內總會出一款的。

2. 三個女人的旅行

一直想把我們三個一起的旅行用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卻是一直沒有付出實際行動,要是我說太忙了,好像是在找借口,實際上我是真的抽不開時間來,現在就開始吧,不然永遠都沒有時間。

燕是我上學時的好朋友,在學校里就是形影不離的,工作後同在台資企業上班,我在外貿部,她在財務部,我們相伴著從花季少女走到為人妻,為人母,一起走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直到我和先生一起單獨打拚,才各奔前程!燕是個灑脫干練的女子,卻也不失溫柔細致,比如說我們三人一起旅行,像換登機牌,酒店入住辦理,跑前跑後的事情,都是她風風火火的在辦理,我和琴就負責看著行李,坐享其成,說笑打鬧,玩自拍!這種感覺很是受用!

琴是個優雅嫵媚的女子,那種骨子裡的優雅,對我特有吸引力,她是我們當時公司的采購,和供應商談事情,很有氣場,很有范兒,我是相當服氣,所以我必須和她是好朋友!她和我說,女人只有在閨蜜面前才能笑的沒心沒肺,前仰後合,在工作場合,父母朋友面前一定要有把握有度,只可微笑,不可大笑,不然有失形象還會產生皺紋的!我聽後很是懊悔:怪不得我不夠優雅,還有皺紋,原來是自己笑的太囂張所致!以後得慢慢改變……

為了這次旅行,我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鼓搗旅行的物品,為此三人建了一個群,誰有時間了就在群里吆喝下:比如我今天買了什麼新衣服,買了什麼防曬品,相互提醒要准備什麼……真正興奮的時間可能不是旅行期間,而是准備旅行的那段日子,三個人心裡都有相同的一件事,為了促成這件事,我們都在努力,連發型都要爭取一致,感覺特別開心,有期待則無限美好!

我和琴都屬比較自戀的類型,看到美景必須拍照,並且相當合拍,我才打開相機,琴便擺好了造型,絲毫不耽誤時間,於是合作愉快!燕呢,不太注重這些,拍照時總比我倆慢那麼半拍,所以常被我倆嫌棄。在月亮山腳下拍照,燕擺pos時不小心掉到公路邊上的荊棘叢中,我倆趕忙把她拉出來,繼續拍照,也不關注她有沒有受傷,拍完照發現燕的手和腿都被荊棘劃破流血了,心裡很是愧疚。為了拍照太不顧姐妹感情了,因此而得來的照片必須很有紀念意義,我把它放在記憶的VIP存儲區。

桂林讓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山和水,灕江水清澈可見底,又碧綠似寶玉。水流緩緩,竹筏劃過泛起漣漪。水美在清、綠、靜。桂林的山並不險峻,但挺拔連綿,近處的山色深,遠處的山色影影綽綽,一重一輕相應,有寫意之美。

去桂林是因為那兒有我們三個共同的老友,去看看她,看看景,還有向導,吃喝玩樂一條龍不用我們煩神!第一天朋友開車帶我們去了銀子岩,桂林4A級景點,當地人說:遊了銀子岩,一世不缺錢,所以慕名而來的遊客很多,岩洞內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鍾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故名銀子岩吧!全程游完差不多兩個小時。

遇龍河漂流也是蠻好玩的,河水清澈,水流緩緩,白雲悠悠,盪著竹筏在河中漂流,微風拂面,發絲飛揚,有多少凡塵瑣事都會被拋之腦後,只想放開嗓子唱起山歌才能應情應景,縱然是沒那好嗓子,但是可以想像一下劉三姐的歌聲: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灘險彎又多……

旅行不只是為了美景,還要有美食才好,朋友是陽朔本地人,所以帶我們吃的都是經濟實惠又好吃的本地特色菜,啤酒魚是我最喜歡的,湯汁酸爽,魚肉細膩鮮美,關鍵是那魚沒有小刺啊,又是灕江野生的,據說叫毛骨魚,是我們幾人每餐必點之菜!在此要特別感謝朋友的盛情,吃的非常滿意!

游灕江的時候,在岸邊遇到很多當地的大爺大娘,頭戴竹編斗笠,肩上扛著一根竹桿,上面蹲著一兩只鶿鶘,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很是稀罕,孩子們也沒有見過,要體驗一下扛竹桿,我們可以給孩子拍照,收費10元或20元,看著自己扛著竹桿,鶿鶘也不飛走,孩子可開心了。在灕江中的一個小灘上,有藝人在耍蛇,我們的小朋友居然不害怕,敢把蛇盤在身上,還用眼神和大蛇一番惡斗:小樣,我還治不了你了?

去了桂林,一定不能錯過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劉三姐》,山做屏幕,水做舞台,天然的演出現場算是別出心裁,演出畫面恢弘震撼,激盪人心!不過更能滌盪心靈的莫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一座座連綿起伏的秀麗山巒才是我心頭摯愛。

說起來我們三人還真是「臭味相投,惺惺相惜」,出去旅遊一定要住上好的酒家,環境好,服務好才能首選,價格是其次,對此我們三人意見一致。男人掙錢女人花,所以我們要好好瀟灑才是,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可都是獨立的女性,哪個掙錢都不比男人少(我就排除在外吧,有點裝不下去,嘻嘻),花的還是自己的錢嘛!手機上選了半天,決定住在朋友家村口的嬉朔源月舍酒家,單獨一個院子,院子里有個露天游泳池,自製的籬笆上爬滿了羅漢果藤,還掛著幾個羅漢果。一樓是餐廳,娛樂區,書吧,客房在二樓,房間布置精緻,大床房,落地窗,拉開窗簾陽光就灑進來,還可以看到遠處的群山。不錯,符合我們三人的氣質,滿足了偽文青自拍,發呆,聊人生的場地配置,哈哈……關鍵是孩子們也喜歡啊,檯球室,游泳池基本上被他們包場了,嗨爆全場的節奏……

世外桃源是朋友陪同我們一起去的,所以有了我們的合影,在景區,第一次見到手工織布機,還有各種民族樂器擺賣,孩子們不厭其煩地試個遍,最後一個沒買,還好我們的桂林人民熱情好客,絲毫沒有因為只看不買而遭受白眼。美景豈能不拍照留念,照片奉上,哈哈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朋友的家就在陽朔縣的一個古老的村子裡,那是一個古老而寧靜的村落;朋友一家人熱情好客,質朴善良,在朋友家吃到了地道的農家菜,菜式和味道真是教我至今想念,看到朋友洋溢在臉上的笑容,就知道她過的幸福快樂,這次的旅程非常完美,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希望朋友在這么美麗的地方一直幸福快樂下去!

山水靜謐,人心淡然。歲月靜好不過如此。旅行就是跑到一個讓你身心放鬆的地方,放開一切,盡情去擁抱大自然,適時放空,是為了更好地填充,積蓄能量,才能更好的前行,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

我們相約,每年都要一起來個遠行,如此,甚好!

3. 發型師的簡介

與理發師有所不同的就是,發型師加入了設計元素,秉承讓技術更藝術,讓藝術更健康的心態,投身美容美發行業。那麼一個優秀的技術是來自反反復復練習基本功底,再經過開拓創新才得到的,而藝術則是源於生活中不可復制的靈感。

發型師特別是優秀的發型師,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你的人生,時刻牢記,正確的心態是靠後天培養的,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與修煉來改變人生。

取決於審美的素質:要有美的整體觀,綜合判斷顧客的臉型,以美學的角度來修飾缺點及展現優點。除了先天稟賦之外,平日多加觀察研究及吸收旁人的經驗、專家解說,是可以強化之方面素質的。

發型師的審美觀和客人的審美觀可能有差異良好的素描能力可以預先簡單地描繪,讓客人一目瞭然,很容易就能產生一致的共鳴或取向決定,也可少減少事後客人感覺不滿意的情況發生。簡單的臉部素描、身體素描是用心練習或通過素描專家的指導,而培養的素質。

(3)慕名而來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發型師必備的素質:

1、外在素質

對於發型師而言,基本自然素質的嚴格掌握是必要的,如:五官端正、體形適中等。發型師的職業是對美的創造和維護,其儀表應和高尚的職業形象相呼應,要求:服裝整潔;舉止禮貌;表情親切;自我尊重。語言美:語言的魅力是無限的。發型師的語言美,包括:准確;簡潔;感情豐富;幽默;文雅。

2、內在素養

內在美最主要表現在一個高度負責的行為及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上,敬業、和群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不驕傲、親切的待人處事,謙恭有禮。事實上,美發是一種技術和理論高度結合的事業,內在素質是慢慢讓客人體察出來的,一旦被肯定之後,顧客會主動投以「信心」、「信任」、「信賴」。

3、技術素質

技術素質即表示打理客人發型的能力,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實際應用的水準,不是為了裝飾門面,發型師要重視基礎理論的吸收,同時不能忽視基礎技能的培養和提升。新的手法,新的應用技術與諸多儀器結合,可以使美發的工作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4、知識素質

面對美發發展模式的快速變化以及新觀念的建立。發型師應認真審視自己知識結構及信息收集能否趕上時代步伐,及時充實及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發型師所要的信息及知識,不僅在專業領域中要深入,對一般知識要有博學的觀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發型師

4. 秦陵兵馬俑在哪兒

秦始皇陵
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亟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撞,工程十分艱難。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內城略呈方形,周長3890米,除北面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外城為長方 形,周長6294米,四面各開一門。陵家位置在陵園南部。秦始皇兵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 500米處。昔日,這里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 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桶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秦始皇兵馬桶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捅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捅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文化遺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位於陝西臨潼縣城東5公里, 距西安36公里, 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 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 ,頂部略平, 高55米,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 也是最大的皇帝陵。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 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對外開放

5. 青島日報社附近有個秦始皇兵馬俑的博物館嗎

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發現的,隨後在這里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博物館,於1979年國慶節開放。

舉世罕見的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後,很快就轟動了中外,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嘆不已。古城西安由於有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很快就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國內外遊人紛紛慕名而來。來我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兵馬俑坑在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先後發一、二、三號三個坑。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先後發現二、三號坑。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12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在這個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個。在地下發現形體這么大,數量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只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銅色,高1.8至1.97米,一個個威武雄壯,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還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一組,拖著木質戰車。

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雖為面南和面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武士俑朋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裡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里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杴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總之,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批兵馬頌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兵馬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戟、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據化驗數據表明,這些銅錫合金兵器經過鉻化處理,雖然埋在埋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在1991年以前,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的是一號坑。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開放。三號坑面積只有一號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從這個坑出土的戰車、武士能和其他物品分析,這個坑可能是作為一、二號坑的統帥部。

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自 197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沐浴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著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馬俑是 1974年3月發現的,當地農民在一片砂石堆積、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兵馬俑坑由於規模宏偉,陶俑、陶馬的數量巨大,發掘工作要延續數年乃至幾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如何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它免遭風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憂心的重大問題。當時我們考古工作者曾計劃用竹竿、蘆席搭蓋一個臨時性的保護大棚,以解決燃眉之急。正當我們為此焦急之時,1975年8月26日,當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飛抵西安,傳達了國務院要在此建立兵馬俑博物館的決定,並把它作為國家的專項工程。

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是 1975年底開始的,1976年2月負責籌建工作的人員陸續進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動工。建館伊始正是國家多災多難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許多大的建設工程紛紛下馬,建館資金嚴重不足,建材籌集困難重重。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館的人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於1979年9月底,一座雄偉的佔地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一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竣工,在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慶的10月1日,向國內對、公開開放。兵馬俑博物館初期的建館方案是1975年10月擬定並獲國家批準的。當時僅發現了一號兵馬俑坑,而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過程中才發現的。這就決定了兵馬俑博物館的一期建設方案是不完備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三個坑內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像個龐大的地下軍團,也是座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

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濃烈興趣。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觀眾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馬俑熱。如此,兵馬俑博物館原有的建築規模及較簡陋的設施,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館,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博物館全體人員迫切的願望。在陝西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熱情關懷和支持下,於 1986年將兵馬俑博物館的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列為陝西省的重點工程項目。擴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以及文物庫房、文物綜合陳列廳等二十餘項配套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總投資4850萬元。從此兵馬俑博物館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作為二期擴建重點工程之一的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於1987年5月開始動工,1988年底主體工程竣工。接著進行考古發掘,1989年9月27日,三號兵馬俑坑對外開放。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的基建工程於1988年動工,1993年底主體工程竣工,1994年開始發掘和對外展出。至此作為兵馬俑博物館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已先後全部建成。三座遺址大廳的建築總面積為34730平方米,把三個俑坑全部罩於遺址大廳內,並有較好的通風、採光、防火、防盜等設施,以確保遺跡、遺物的安全。古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保護,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古人留下的遺跡、遺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不注意保護,而是發掘一處就破壞甚至毀滅一處,那將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尤其對於遺址博物館來說,遺址遭到破壞而博物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保護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建造遺址大廳是眾多保護方法中的一種。它適用於較特殊的有重大科學價值,並且保存較好的文化遺存。

這種保護方法的好處是:把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結合起來,不但使現代人而且使子孫後代,也能看到這一文化遺存的基本風貌,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顯著特徵,是它把考古發掘、展示及文化遺存的保護等項任務融為一體。邊發掘、邊開放,把考古發掘現場變為文化遺存的展示的場所。目前,一號兵馬俑坑已發掘了三分之一,三號兵馬俑坑已全部發掘,二號兵馬俑坑正在發掘。三個俑坑內現已出土陶俑、陶馬 2000餘件,各種青銅兵器40000餘件,還有大量的各類遺跡。兵馬俑的種類很多,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俑的形象各異,千姿百態,是古代東方藝術的一顆琅琅的明珠。把兵馬俑的考古發掘現場無保留地全部展現給觀眾,深受人們的歡迎。觀眾在這里可以看到兵馬俑的原始風貌,如兵馬俑出土的原狀、俑坑的形制、結構和俑坑倒塌破壞的情況等。有些跡象只有在考古發掘現場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馬俑坑時工人留下的腳印、挖土時留下的工具痕、向俑坑內運送陶俑、陶馬時留下的車轍印痕、盜掘者挖的盜洞等。考古發掘現場是各種古文化信息的綜合載體,包涵的信息量大,並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使觀眾對兵馬俑可以獲得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另外,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不斷會有新的遺跡、遺物發現。人們每次到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都會看到新的內容,有新的收獲,具有經久不衰的誘人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的二十年間,已接待國內外觀眾近 4000萬人次。另外,兵馬俑還到世界上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個城市展出,累計觀眾近1000萬人次。兵馬俑以它雄渾的氣勢、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給人們以知識和美的享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偉,館區佔地面積20餘公頃,展覽建築的總面積達42000餘平方米。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考古發掘、科學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今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兵馬俑坑僅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經我們二十多年來的考古勘探,在陵園內已發現大小不等的各種陪葬坑及墓葬500餘座,以及許多建築基址。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石質鎧甲坑,以及大型寢殿、便殿遺址等。整個秦始皇陵園像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關系密不可分,因而兵馬俑博物館今後的發展必然要和秦始皇陵園的整體工作結合起來。我們初步設想,在集中精力先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好的基礎上,再逐漸向陵區發展。在陵園內有選擇地再發掘一些有重大科學價值的陪葬坑、陪葬墓,並建館予以保護。這樣就會形成若乾性質、內容各不相問的分館。這些分館和兵馬俑博物館組成秦陵博物院,以負責整個陵園的保護、考古發掘、研究和陳列工作。將來,這里不但是人們參觀旅遊的重要景點,也是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考察和研究的園地,文物保護專家對文化遺產進行科學保護的實驗基地。上述設想雖有待於做進一步地考察和論證使其逐步完善,但總的方向大體是正確的。今後的任務雖然非常艱巨、復雜,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未來的事業,必將更加輝煌

6. 號稱「江浙滬第一女富婆」的賓利姐,車庫停滿豪車,為什麼難找伴侶

導語

愛財之心,人皆有之。號稱「江浙滬第一女富婆」的賓利姐,車庫停滿豪車,找對象本應該是十分容易的,但是至今依舊單身。賓利姐為何難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主要原因還是和外貌、個人風格有關。

賓利姐

隨著網路短視頻的興起,一部分人成為了網紅,而賓利姐就是其中之一。賓利姐號稱「江浙滬第一女富婆」,雖然這個稱號有點誇張,但是她的確很富有。

內在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氣質以及能力,彰顯內在的魅力。如果你足夠優秀,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人們總是會主動靠近你,異性更是如此。同理,要是你不夠優秀,那遇見誰也沒用。

結語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一個人只有內外兼修才能更吸引人,讓自己更具魅力。

只有足夠優秀,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有所選擇,反之,只能被選選擇和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