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彩色蠟染怎麼製作
製作彩色蠟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在白布上畫出彩色圖案,然後把它「蠟封」起來,浸染後便現出彩色圖案;另一種方法是按一般蠟染的方法漂凈晾乾以後,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民間蠟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楊梅汁 染紅色,黃梔子染黃色。
希望你滿意!
Ⅱ 想學蠟染畫怎樣製作
製作彩色蠟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在白布上畫出彩色圖案,然後把它"蠟封"起來,浸染後便現出彩色圖案;另一種方法是按一般蠟染的方法漂凈晾乾以後,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民間蠟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楊梅汁染紅色,黃梔子染黃色。
蠟染布畫完全手工製作,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用機械化,自動化來代替。
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ll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絲、染色當時都設有專官主管,楚國還設有主持生產靛青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蠟染古時候稱為蠟纈,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織物上,然後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美麗的花紋。
蠟染畫是在布匹上塗蠟、繪圖、染色、脫蠟、漂洗而成。因為在染制的過程中,蠟白布的表面會產生自然龜裂,從而往白色坯布滲入染料而著色,出現許多或粗或細無規則的色紋也叫龜紋,這些龜紋就是區別真、仿蠟染布的標准,因為任何仿蠟染布設計進去的「龜紋」都是有規律可尋的。
Ⅲ 怎麼做有很多顏色的蠟染畫
我有一件蠟染服,不過我不會做的~上面的那位講得很詳細的啊!!!
Ⅳ 蠟染布製作過程和簡介
導語:小小藍色花布中的偉大文化,小編帶你走進蠟染布的時間,去看看如何製作蠟染布。
一、蠟染布的簡介
在我國的貴州地區,蠟染使用的布料多種多樣,原先都是自己紡織的布,在貴州的東南部和南部地區使用的是棉布,多為平紋的棉布。有些地區的苗族喜歡用斗紋布,就是布上有細小菱形的家裡紡織的布,尤其是服飾上的裝飾品多用斗紋布,在開陽、福泉一些地區的苗族喜歡用麻或者是棉麻紡織而成的布。這些布大多都是她們自己加工成的。

二、蠟染:
蠟染是種古老的染布工藝,它是因為用蜂蠟作為染劑而聞名的,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記載了,蠟染的製品花樣多,層次豐富,多以幾何形狀和花草樹木為題材,有時會有魚蟲鳥獸。在蠟染時可能會出現龜裂,顏料滲入到細縫中,便得到多樣的花紋。同一個圖案,經過蠟染後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花紋。
三、蠟染布料的製作與洗練
蠟染布就是在布上經過塗、繪畫、染色、脫蠟和漂洗形成的。布經過漿料,要反復的浸泡、捶打、清洗和日曬。
畫蠟前的處理:將紡織好的布用草灰進行漂白並且洗凈,然後將煮熟的芋頭搗成漿糊狀,塗抹在清洗干凈的布的反面,放在太陽底下曬干,用牛角把它磨平和磨光,石板當做天然的磨熨台。
點蠟:把白布平鋪在平穩的桌面上,進行點蠟花。點蠟花的方式就是把蜂蠟放在一個陶瓷碗或者是金屬器皿里,用木炭灰使蠟熔化掉,然後用銅刀蘸取蠟油在布上繪畫。大多地區都是按照剪紙花樣來確定要繪畫的大致輪廓,後繪制出圖案和花紋。
染色的方法:把畫好的蠟放在藍靛的缸里,浸泡五到六天。第一次浸泡後拿出來進行曬干,會呈現出淺藍色。把布再次放到藍靛的缸里,經過反復的數次後,布就會呈現出深藍色。如果想讓布出來深淺不一的顏色,就在淺色的地方再塗上一次蠟,這樣就會出現不一樣的藍色了。
製作彩色蠟染的方法:在白布上先畫出彩色的圖案,然後用蠟把它封起來,浸染後就會出現彩色的圖案,或者是按照一般的蠟染方法,經過漂洗晾乾,用彩色的顏料在白布上繪畫。在我國民間,染布的燃料是天然的,染成紅色是用的楊梅汁,染成黃色是用的黃色梔子。
手工蠟染後會產生獨一無二的花紋,它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Ⅳ 蠟染畫怎麼做
染的工藝流程 蠟染製作方法,是將白布平鋪於案上,置蠟於小鍋中,加溫溶解為汁,用蠟刀蘸蠟汁繪於布上。一般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中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折疊起來能吻合不差;所繪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繪成後,投入染缸漬染,染好撈出用清水煮沸,蠟溶化後即觀出白色花紋。 蠟染的材料: 繪制蠟染的織品一般都是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但也有採用機織白布、綿綢、府綢的。防染劑主要是黃蠟(即蜂蠟),有時也摻和白蠟使用。蜂蠟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它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這一特點作為蠟染的防腐劑。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生產的藍靛。貴州盛產藍草,這是一種蓼科植物,莖高約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收割。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貴州鄉村市集上都有以藍靛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藍靛買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繪制蠟花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製的鋼刀。因為用毛筆蘸蠟容易冷卻凝固,而鋼制的畫刀便於保溫。這種鋼刀是用兩片或多片形狀相同的薄銅片組成,一端縛在木 柄上。刀口微開而中間略空,以易於蘸蓄蜂蠟。根據繪畫各種線條的需要,有不同規格 的銅刀,一般有半圓形、三角形、斧形等。 貴州民間蠟染的製作方法和工藝過程: 『1、 畫蠟前的處理 』 先將自產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凈,然後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狀塗抹於布的反面,待曬干後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點蠟 』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融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的第一步是經營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另外一些地區則不用花樣,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畫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3、染色 』 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後取出晾乾,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後,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後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封"因折疊而損裂,於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4、去蠟』 經過沖洗,然後用清水煮沸,煮去蠟質,經過漂洗後,布上就會顯出蘭白分明的花紋來。 蠟染的染料 既然蠟染能染出藍底白花的花布,那麼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見過紅底白花、黃底白花、綠底白花的民間蠟染布呢(現代染色工藝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做到這一步了)?這是因為靛藍染色屬於氧化還原反應,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進行;而紅花素和梔子黃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較高溫度的熱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則就很容易掉色。而在這種高溫下蜂蠟已經融化,無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難做出其他顏色的蠟染花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