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獨坐敬亭山的插畫圖片簡單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獨坐敬亭山的插畫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 2022-10-04 04:48:12

① 艾青詩選手抄報初中簡單漂亮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② 山水田園古詩手抄報簡單又美麗

1. 關於山水和田園的古詩句
關於山水和田園的古詩句 1.關於山水田園的古詩句
8、《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0、《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1、《過靈石三峰》 宋·陸游 奇峰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

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 12、《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陸游 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13、《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4、《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5、《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唐·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筿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晚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16、《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7、《彭蠡湖中望廬山》 唐·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 18、《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9、《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尚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騖。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20、《萬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於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2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22、《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唐·孟浩然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 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

23、《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4、《歸園田居·其二》 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5、《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6、《歸園田居·其四》 晉·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圬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27、《歸園田居·其五》 晉·陶淵明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28、《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思遠客。

29、《積雨輞川庄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30、《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1、《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2、《田園樂·其一》 唐·王維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33、《田園樂·其二》 唐·王維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卧東窗。

34、《田園樂·其三》 唐·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35、《田園樂·其四》 唐·王維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36、《田園樂·其五》 唐·王維 山下。
2.關於山水的詩句和田園的詩句
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春日田園雜興十二首》 宋·范成大 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

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 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

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騎吹東來里巷喧,行春車馬鬧如煙。

系牛莫系門前路,移系門西系碡邊。 寒食花枝插滿頭,蒨裙青袂幾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靈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掃回,新開醪酒薦青梅。

日長路好城門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尋春有好懷,雨余蹄道水如杯。

隨人黃犬攙前去,走到溪邊忽自回。 種園得果廑賞勞,不奈兒童鳥雀搔。

已插棘針樊筍徑,更鋪漁綱蓋櫻桃。 吉日初開種稻包,南山雷動雨連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漲看看拍小橋。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 3、《晚春田園雜興十二首》 宋·范成大 紫青蒓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

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盪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

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胡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湔裙水滿綠蘋洲,上巳微寒懶出遊。

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綠園林曉氣涼,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飄盡桑麻小,來路風來阿魏香。 三旬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

猶是曉晴風露下,採桑時節暫相逢。 污萊一棱水周圍,歲歲蝸廬沒半扉。

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田歸。 茅針香軟漸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紅。

采采歸來兒女笑,杖頭高掛小筠籠。 海雨江風浪作堆,時新魚菜逐春回。

荻芽抽筍河魨上,楝子開花石首來。 穀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

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雨後山家起較遲,天窗曉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4、《夏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一)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二)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三) 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四) 百沸繰湯雪涌波,繰車嘈囋雨鳴蓑。

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五)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

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六)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 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

(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八) 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 三公只得三株看,閑客清陰滿北窗。

(九)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 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十)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

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十一) 采菱辛苦廢犁鉏,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十二)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不把痴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5、《秋日田園雜興十二首》 宋·范成大 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蛩相應語莎叢。 蟲絲罥盡黃葵葉,寂歷高花側晚風。

朱門巧夕沸歡聲,田舍黃昏靜掩扃。 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蠶入化機,枝間垂繭似蓑衣; 忽然蛻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學飛。 靜看檐蛛結網低,無端妨礙小蟲飛。

蜻蜒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垂成穡事苦艱難,忌雨嫌風更怯寒。

牋訴天公休掠剩,半賞私債半輸官。 秋來只怕雨垂垂,甲子無雲萬事宜。

獲稻畢工隨曬谷,直須晴到入倉時。 中秋全景屬潛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身外水天銀一色,城中有此月明無。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租船滿載候開倉,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菽粟瓶罌貯滿家,天教將醉作生涯。 不知新滴堪篘未?細搗棖虀買鱠魚, 細搗棖虀賣膾魚,西風吹上四腮鱸。

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新霜徹曉報秋深,染盡青林作纈林。

惟有橘園風景異,碧叢叢里萬黃金。 6、《冬日田園雜興十二首》 宋·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葯繞江郊。

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後困蒙蒙。

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從教屋外陰風吼,卧聽籬頭響玉簫。

松節然膏當燭籠,凝煙如墨暗房櫳; 晚來拭凈南窗紙,便覺斜陽一倍紅。 乾高寅缺築牛宮,巵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無瘟犢兒長,明年添種越城東。 放船開看雪山晴,風定奇寒晚更凝。

坐聽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撥雪挑來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榾柮無煙雪夜長,地爐煨酒暖如湯。 莫嗔老婦無盤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臘後蒸,一年長饗瓮頭清。
3.關於山水田園的古詩句
8、《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0、《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1、《過靈石三峰》 宋·陸游 奇峰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

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 12、《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陸游 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13、《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14、《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5、《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唐·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筿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晚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16、《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7、《彭蠡湖中望廬山》 唐·孟浩然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 18、《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9、《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尚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騖。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20、《萬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於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2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22、《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唐·孟浩然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 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

23、《歸園田居·其一》 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24、《歸園田居·其二》 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5、《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6、《歸園田居·其四》 晉·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圬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27、《歸園田居·其五》 晉·陶淵明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28、《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思遠客。

29、《積雨輞川庄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30、《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1、《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2、《田園樂·其一》 唐·王維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33、《田園樂·其二》 唐·王維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卧東窗。

34、《田園樂·其三》 唐·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35、《田園樂·其四》 唐·王維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36、《田園樂·其五》 唐·王維 山下。
4.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句古詩
優質解答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王維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王維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5.關於「山水」和「田園」的詩句分別有哪些
1.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2.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3.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4. 《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5.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6. 王維《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7. 《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古代漢族詩歌之一。

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

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陶淵明等詩人形成東晉田園詩派,謝靈運、謝朓等詩人形成南朝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園詩派。

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代表詩人編輯陶潛陶謝作為山中田園派開宗立派的詩人,他們都明顯地受到了玄學思潮的影響,但由於地位及生活道路不同,玄學在他們詩中又有不同的印跡。

陶詩中的玄旨和理趣,不只表現在詩中多有飽含人生經驗的理悟,更重要的是那種玄旨就滲透在詩中「此中有真意」的田園畫面上。而謝詩主要是通過那些「空翠難強名,漁鉤易為曲」「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之類的玄言理悟來表達,「玄旨」並未完全化入到他的詩中。

陶詩雖然以自然為審美對象,並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靈之趣。他的詩,是寫意,而不是摹象。

陶淵明原本是飛翔於田園的慧鳥,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濁世態下的好官,一旦脫離樊籠,復返自然,喜慶之情,不能自已。

《歸園田居》(五首),《移居》(二首)活脫脫勾勒出一個超然物外,悠閑、適性的偉大詩人。透過晨霧暮靄,他葛衣芒鞋,荷鋤走來。

簡朴的居處,平常的村落,作者卻以十分欣賞的口吻一一道來,甘於淡泊、守拙歸真。詩人率真的心性和卓邇的氣節,猶如芰荷滾露,月白風清。

他的田園詩,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寫景物重在寫意,只追求平和悠閑的心境與沖淡樸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著渾然天成的大境界。寫詩,對他來說只是那種「曠而且真」的懷抱的自然流露。

蘇東坡說「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元好問說:「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謝靈運如果說陶淵明開寄意田園山水之先河,與陶同時代而稍後的謝靈運則開模山范水、雕縷字句的先河。

謝靈運山水詩句秀辭巧,如善於調度語言的匠師,往往一字而傳山水情態,在提煉詩意,感悟語言方面有過人的才氣,這一點連李白也佩服之至。如「林壑斂冥色,雲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亂流趨正絕,孤嶼嵋中川。」(《登江山孤嶼》)「白雲抱幽石,綠蓧媚清連。」

(《過始寧野》)「池塘生春草,柳園變鳴禽」。(《登池上樓》)「春晚綠野秀,岩高自雲屯。」

(《入澎蠡湖口》)「野曠河岸凈,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對山姿水態、昏曉陰晴的變化窮貌極形精雕細刻,細微獨到描摹,再現了一種自然美的藝術境界。

從這一點上看,謝靈遠絕對的靈慧,觀察事物十分精微,駕馭語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山水風光,經他妙手剪輯,即刻製成了流光溢彩的清麗畫面,因而在魏晉時代漢族詩歌中獨樹一幟,令後人有「謝詩如新發芙蓉、自然可愛」之說。孟浩然幽居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一生不仕,是封建時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詩人之一。

李白有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乃真隱者。古代士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他選擇了第二條路,清心寡慾,淡泊寧靜地陶醉於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詩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他的詩近於陶詩,而又自有風格。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這類氣象雄渾的詩並不多見。有代表性的還是那些呈現著清寂、冷峭意境,深印著隱者情調的詩作。

他詩寫隱者的情懷:「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天。

……」。(《秋登蘭山寄張五》)他詩寫田家的歡趣:「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林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庄》)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飾不了內心的孤清和寂寞。

抱卷沉思,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心高氣傲的詩人鬱郁獨行在山道上,山風吹拂著飄逸的長衫。王維王維寫過政治詩,邊。
6.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詩句
孟浩然的《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杜甫《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三.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王維的山水田園詩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③ 單獨的獨坐敬亭山詩意,不要再加什麼內容啊、什麼的。反正要簡單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獨坐敬亭山的詩意:
鳥兒成群的往天邊飛走了,那片孤單的白雲,也悠閑的飄得不知去向;只有敬亭山始終立在那兒,與我對望,誰也不覺得厭煩。

④ 獨坐敬亭山整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1、原文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2、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縣志》記載:「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國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雲: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2)盡:沒有了。
(3)孤雲:陶淵明《詠貧士》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朱諫註:「言我獨坐之時,鳥飛雲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4)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5)厭:滿足。
3、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4、創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覽宣城,這首五絕作於753年(天寶十二載)秋遊宣州時,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後,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遊,來到宣城時所寫。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遊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

⑤ 迎中秋慶國慶手抄報圖小學簡單又好看

迎中秋慶國慶手抄報

(5)獨坐敬亭山的插畫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國慶節祝福語祖國簡短

1、祖國媽媽我愛你!我要刻苦學習,讓您更加美麗富饒。

2、祝祖國強盛,國旗是我們的驕傲,就讓我向國旗敬禮,向祖國敬禮。我是炎黃子孫,要為祖國爭光。

3、祝福你祖國,我把青春獻給你,願你永遠年輕永遠快樂;我把赤誠獻給你,願你永遠堅強永遠蓬勃。

4、不一樣的民族,同一個祖國。母親的生日,同喜同喜。

5、祖國強,我強;祖國富,我富,我和祖國血肉相連!

6、我驕傲我的國,我永遠愛你我的國。

7、祝福我親愛的祖國,永永遠遠朝氣蓬勃。

8、祖國媽媽,多謝您!我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做一個禮貌有禮的好孩子。

9、我們就是中國,中國就是我們。我們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使命,祝祖國更加美好!

10、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我。國慶來臨,讓我們一起祝願國圓家圓,家和萬事興。


有關於國慶節的詩句大全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⑥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這兩句詩畫一副簡單的畫圖片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展現的是一個極其空曠寂寥的世界.其意思應該是:與敬亭山朝夕相處的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萬物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地間一片肅靜,只有詩人獨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那裡.兩句詩寫的雖是眼前實景,字里行間卻透露出詩人強烈的孤獨寂寞之情.
李白寫這首詩時,距他離開長安已將近十年.這時的李白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已經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無法容於現實,於是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烈,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尋求慰藉,尋覓知音,這首詩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心情.

請採納~

⑦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原文: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意思:山中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7)獨坐敬亭山的插畫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詩中「眾鳥」、「孤雲」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里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

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恆,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詩人引恆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了。就算長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隨「眾鳥高飛」而去。

⑧ 關於思念的詩句以及插畫

1. 關於插畫山詩句
關於插畫山詩句 1.關於插花的詩句
一、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時過花枝空,人老酒戶衰。

出自:陸游《插花》

意思是:

有花的時候你不插,有酒的時候你不喝,等到時間過了花謝了,人老了酒也不能喝了。

二、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出自: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意思是: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三、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出自:歐陽修《豐樂亭游春三首》

意思是: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四、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出自: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譯文:

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五、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出自:張元干《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譯文: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2.描寫天游峰的詩句
【詩歌名稱】:九曲棹歌

【年代】:宋

【作者】:朱熹

【內容】: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岩鎖翠煙。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

道人不作陽台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三曲君看駕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許,泡沫風燈敢自憐。

四曲東西兩石岩,岩花垂露碧 毿。

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

林間有客無人識,矣乃聲中萬古心。

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

客來倚棹岩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七曲移舟上碧灘,隱屏仙掌更回看。

卻憐昨夜峰頭雨,添得飛泉幾道寒。

八曲風煙勢欲開,鼓樓岩下水縈回。

莫言此地無佳景,自是遊人不上來。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就找到這么一首,但不都是描寫天游峰的,朱熹描寫的是武夷山地區的風貌
3.描寫自然風景的古詩詞(四行),並配上插圖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S226;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關於山水有關的詩句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居秋瞑》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太多了。想起來上面幾首

⑨ 小學生十一手抄報簡單好看

⑩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的寫作背景和李白的個人簡介 簡單點 快!!

1、創作背景

天寶十二載,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詩《寄從弟宣州長史昭》,其中說道:「爾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閑。常誇雲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還出翰林,李白長期漂泊。

長期的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懷才不遇一直抑鬱不平。身心的疲憊,需要得到慰藉。

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遊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篇,《獨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2、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3、獨坐敬亭山原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4、釋義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0)獨坐敬亭山的插畫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賞析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閑,主要是為了表達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

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閑地慢慢地飄離。

詩人以「閑」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

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