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牙齒的構造的圖片
從外部形態上觀察,每個牙齒都分為牙冠、牙根兩部分。 牙冠:是牙齒顯露在口腔的部分,也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前牙的牙冠有唇面、舌面、近中面和遠中面,後牙的牙冠有頰面、舌面、近中面、遠中面和牙合面。牙根:牙根是牙齒固定在牙槽窩內的部分,也是牙齒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而有所不同。功能較弱而單純的牙齒多為單根;功能較強而復雜的牙齒,牙冠外形也比較復雜,其牙根多分叉為兩個以上,以增強牙齒在頜骨內的穩固性。牙釉質:牙釉位於牙冠表層,半透明的乳白色硬組織,是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組織,牙釉質中96%為無機物,其餘為水和有機物。牙本質:牙本質是構成牙齒主體的物質,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不如牙釉質堅硬。其所含礦物質大約是65%~70%,其餘是有機物,而且主要是蛋白質和水。牙骨質:牙骨質是構成牙根表層的鈣化組織。其硬度與身體其它骨組織一樣。牙骨質:牙骨質含有75%的無機物。23%的有機物和2%的水。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牙髓腔中的疏鬆結締組織,牙髓中含神經纖維、血管、淋巴管、造牙本質細胞和成纖維細胞。
㈡ 動物牙齒結構圖
(1)圖中①為門齒,②為臼齒.
(2)肉食性動物的牙齒分為臼齒、門齒和犬齒,而犬齒發達,可以撕裂食物,所以圖左是肉食性動物的牙齒.
(3)具有發達的①②的動物為草食性動物,食草性動物的牙齒分為臼齒和門齒,臼齒可以磨碎食物,而門齒可以切斷食物;另外食草性動物的盲腸特別發達,適於消化含纖維較多的食物.
故答案為:(1)門齒;臼齒
(2)犬齒;左
(3)食草性動物的盲腸特別發達,適於消化含纖維較多的食物
㈢ 成人牙齒結構圖片
1. ⑴① 切牙 ② 尖牙 ③ 前磨牙 ④ 磨牙 (2) 硬 牙本質 ⑤ 牙冠 ⑥ 牙頸 ⑦ 牙根 (3) ⑧ 牙釉質 ⑩ 牙骨質 ⑨ 牙髓
㈣ 牙齒內部的分布結構圖
牙齒的內部結構圖:
牙齒是由牙釉質、牙本質及牙骨質三部分組成。齒冠外層為牙釉質。內部牙本質是牙齒的的基本部分,齒齦內表層為少量牙骨質,或與牙本質一齊統稱為牙質。牙齒生成似骨,但很少吸收,然而牙齒的無機離子仍可與周圍的體液發生交換,甚至能改變牙的性質。
人類牙齒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牙本質色淡黃,牙釉質色透明:礦化程度越高,釉質越透明,外觀呈淡黃色;反之,礦化程度低牙釉質透明度差,外觀呈乳白色),牙釉質內部並不具神經與血管。
(4)牙齒的構造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科學預防齲齒飲食需要注意
蔗糖與齲病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對齲病的發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兒童起,應注意控制進食糖量,不允許臨睡前再吃糖果點心,甚至養成口中含著糖果睡覺的不良習慣。
嬰幼兒以及患各種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兒童,更應注意補充足夠的高蛋白、高脂肪、豐富的鈣、磷等礦物質、B維生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特別是新鮮水果、瓜果要多吃,以提高抗齲病的能力。因高蛋白飲食阻齲,脂肪護齒,可減少齲病的發生。
㈤ 牙齒的名稱是什麼 牙齒的結構圖分析
1、牙冠:為牙體顯露於口腔、外層為牙釉質覆蓋的部分,也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部分。
2、牙根:牙體在牙頸以下,埋於牙槽骨內的部分。也是牙體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和變異而有所不同。切牙主要用以切割食物,因此為單根,磨牙擔負主要的咀嚼功能,根多分叉為2~3根,以增強其穩固性。
3、牙頸: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呈一弧形曲線,稱為牙頸,又名頸線或頸曲線。
(5)牙齒的構造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顆恆牙,分上下左右四個區域,按牙齒的形態與功能分為切牙、尖牙、雙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對。左右成對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態相同。
位於雙尖牙的遠中。口腔中最重要的功能齒,特別是第一磨牙(六齡齒),也是最容易發生齲壞的牙齒。過早缺損磨牙將導致咀嚼功能下降,甚至影響顳頜關節,導致面型發育異常,咬合疼痛等症狀。阻生的第三磨牙(智慧齒)常導致冠周膿腫、第二磨牙齲壞等惡果,應及早處理。
㈥ 各個牙齒的位置和名字都叫什麼有圖最好謝謝啦
1、切牙:位於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有s個。
2、尖牙:位於近口角處,上、下、左、右共有4個,支撐口唇使之豐滿。
3、雙尖牙:位於尖牙之後,又稱前磨牙。
4、磨牙:位於雙尖牙之後,上、下、左、右共12個。
每一個牙齒可分為三部分,暴露在口腔中,表面有牙釉質覆蓋的部分被稱為牙冠,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被牙齦和牙槽骨包繞,表面有牙骨質覆蓋的部分是牙根,是牙體的支持部分;冠和根之間的連接處叫牙頸。
(6)牙齒的構造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的一生中總共有兩副牙列,第一副牙列被稱為乳牙列,是由20顆乳牙排列而成。從出生6-8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全部長齊,上下頜的左右側各5顆,分別為2顆乳切牙,1顆乳尖牙和2顆乳磨牙。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恆牙所替代。
根據外形乳牙可分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乳牙牙冠的顏色比恆牙白,硬度比恆牙低,體積比同名恆牙小,但外形高點突出,牙冠和牙根的界限明顯。
恆牙是繼乳牙脫落後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後無牙替代。恆牙共有32顆,上下頜的左右側各8顆,分別為2顆切牙,1顆尖牙,2顆雙尖牙和3顆磨牙。由於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趨勢,故一般人恆牙數在28-32顆之間。
㈦ 牙齒的構造的圖片
從外部形態上觀察,每個牙齒都分為牙冠、牙根兩部分。
牙冠:是牙齒顯露在口腔的部分,也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前牙的牙冠有唇面、舌面、近中面和遠中面,後牙的牙冠有頰面、舌面、近中面、遠中面和牙合面。牙根:牙根是牙齒固定在牙槽窩內的部分,也是牙齒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而有所不同。功能較弱而單純的牙齒多為單根;功能較強而復雜的牙齒,牙冠外形也比較復雜,其牙根多分叉為兩個以上,以增強牙齒在頜骨內的穩固性。牙釉質:牙釉位於牙冠表層,半透明的乳白色硬組織,是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組織,牙釉質中96%為無機物,其餘為水和有機物。牙本質:牙本質是構成牙齒主體的物質,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不如牙釉質堅硬。其所含礦物質大約是65%~70%,其餘是有機物,而且主要是蛋白質和水。牙骨質:牙骨質是構成牙根表層的鈣化組織。其硬度與身體其它骨組織一樣。牙骨質:牙骨質含有75%的無機物。23%的有機物和2%的水。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牙髓腔中的疏鬆結締組織,牙髓中含神經纖維、血管、淋巴管、造牙本質細胞和成纖維細胞。
㈧ 牙齒🦷🦷的結構
牙體組成: 牙冠、牙頸、牙根
1.牙冠:為牙體顯露於口腔、外層為牙釉質覆蓋的部分,也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部分。
2.牙根:牙體在牙頸以下,埋於牙槽骨內的部分。也是牙體的支持部分,其形態與數目隨著功能和變異而有所不同。切牙主要用以切割食物,因此為單根,磨牙擔負主要的咀嚼功能,根多分叉為2~3根,以增強其穩固性。
3.牙頸:牙冠與牙根交界處,呈一弧形曲線,稱為牙頸,又名頸線或頸曲線。
1.健康成人正常牙列包含32顆恆牙,分上下左右四個區域,按牙齒的形態與功能分為切牙、尖牙、雙尖牙(前磨牙)、磨牙,共16對。左右成對的同名牙,其解剖形態相同。
2
1.牙釉質:覆蓋於牙冠表面,是牙體組織中高度鈣化的最堅硬的部分。它半透明,呈乳白色,其顏色與牙釉質的鈣化程度有關。鈣化程度越高,釉質越透明;鈣化程度低則釉質呈乳白色、不透明。乳牙鈣化程度低,故呈乳白色。
2.牙骨質:覆蓋於牙根表面,色淡黃,硬度和骨相似,在牙頸部較薄,在根尖和磨牙根分叉處較厚。
3.牙本質:構成牙齒的主體,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色淡黃,硬度比釉質低,比骨組織稍高。牙本質中央的髓腔內充滿牙髓組織。
4.髓腔:牙體中心是一個空腔,稱髓腔,其中容納牙髓。牙髓是位於髓腔內的疏鬆結締組織,主要是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其周圍被堅硬的牙本質所包圍。
所以當牙髓發生炎症時會因為無法擴張減輕壓力而產生劇痛。髓腔在牙冠的一端擴大成室,稱髓室;另一端向牙根部縮小,呈管狀,稱根管。根管在根尖的開口叫根尖孔。髓腔內的血管、神經、淋巴等均經此孔與牙周相連通。
牙髓和牙周膜的血管除通過根尖孔交通外,尚可通過一些副根管相通。如果牙髓壞死,則牙齒顏色變暗、變灰,釉質和牙本質變脆弱,釉質失去光澤並容易折裂。
髓腔的大小不是永久不變的,無論在正常及病理的情況下,都有一些因素可以使髓腔縮小,髓腔的形態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變化:年輕的恆牙髓腔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發性牙本質的沉積,髓腔的體積也縮小;髓室頂和髓角隨著牙的磨耗而降低,髓角變圓或消失;根管變細,根孔變小;有的甚至髓腔鈣化阻塞。
牙齒的形態與功能
㈨ 下圖是牙齒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從外形看,每個牙齒可分為三部分:即[ ]
(1)①牙冠②牙頸 ③牙根 (2)④牙釉質 (3)堅硬 門齒 犬齒 前臼齒 臼齒 (4)牙釉質 牙本質 牙髓腔 齲齒 |
㈩ 牙齒結構圖
http://ke..com/view/26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