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破帽破扇破衣衫」活佛濟公,如何就成了降龍羅漢
活佛濟公,一位傳奇人物。在眾多影視劇的刻畫中,濟公瘋癲破破爛爛卻身懷絕技救苦救難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陳浩南扮演的活佛濟公,一顆伸腿瞪眼丸包治百病,兩顆救贖世間苦難,將濟公深受百姓愛戴的活佛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就是這樣一個破帽破扇破衣衫的活佛濟公,是怎麼和降龍羅漢扯上關系的呢?
濟公其實在歷史上是有真實記載的,是浙江台州人,生於公元1148年,圓寂於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濟公一生逍遙自在,雲游四方,樂善好施,經常點化世人,叫惡行善,但是他卻不似一般和尚,他嗜酒成性,卻從不爛醉,而且衣服等蔽體之物全都破破爛爛,可以說除了喝酒吃肉,其他都不正常,但是喝酒吃肉卻有違反清規戒律,在當時絕對是一神人。
『貳』 活佛濟公白雪一共有幾件衣服,請附帶圖片 謝謝 這個怎麼給分啊,教教我,給你們分啊
『叄』 活佛濟公第二部有個穿藍衣服的。(是第二部)那個穿藍衣服的好像挺漂亮的。 她叫什麼名字
你好!
穆婷婷 在《活佛濟公》第二部 血魔出世中飾演玄女宮公主冷冰心一角,和香港的洪天明有很多對手戲
她是《孔雀翎》里的女主角
也是《楚留香》新版里的柳無眉
等等電視劇
可以去網路裡面看看
希望能夠幫到你
『肆』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電視劇《濟公活佛》深得大家喜愛,影視劇里的濟公瘋瘋癲癲,愛喝酒,愛吃肉,衣著破爛,大家叫他“瘋和尚”。在正史中濟公的原型是南宋高僧李修緣,法號道濟,他也是穿著破鞋、破衣服,戴著破帽,手持破扇行天下,他不喜歡長時間坐禪,喜歡吃肉喝酒,救死扶危,被世人尊稱為“活佛濟公”,這點跟電視劇里還是非常相似的,我們來來看看李修緣傳奇的一生,和他的結局。
道濟知識淵博,非常有學問的高僧,在詩詞歌賦方面,佛學方面,醫學方面造詣很高,喜歡打抱不平,常常濟世活人,得到老百姓的喜愛,他的傳奇故事流傳百世。眾人都認為道濟瘋瘋癲癲,非僧非道,其實他不僅是行善積德的高僧,還是禪宗楊岐派第六代高僧,公元1209年,道濟在凈慈寺去世,享年61歲。
『伍』 濟公的裝束在佛家叫什麼
濟公的裝束在佛家就是糞掃衣!因為他這個衣服是,一塊一塊拼湊出來的
『陸』 濟公為何穿的破破爛爛卻還受人尊敬
提到濟公,我們很容易想到以前看過的電視劇《濟公》。裡面的濟公,穿得破破爛爛,但卻法力無邊,能夠用法力來幫助許多困苦的老百姓,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相信直到現在,都對游廣昌老師版的濟公印象深刻。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聊,現實版的濟公,到底是什麼樣子?
01
出生富貴,與佛有緣!
濟公的俗名叫李修緣,也有的人認為叫李修遠。他出生在一個姓李的富貴人家,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並且他還是是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孫。可以說,濟公要是放到在現在妥妥的一個富二代!
因為李家世代信佛,濟公的父親李茂春將近40的時候,還沒有後代。但他一心虔誠信佛,終於生了個兒子,他就是濟公。李茂春認為這是佛的安排,於是請了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深緣!
至於有人說濟公是降龍羅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傳說。相傳在濟公出生時,正好趕上國清寺羅漢堂的第十七尊羅漢(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這也是說濟公是降龍羅漢的原因所在!
02
年少修佛,皈依佛門!
濟公少年的時候因為深受天台山「佛宗道源」的思想和李府世代積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之下,就有了方外之念。
後來,由於因為他的雙親都先後去世,自己獨自一人無依無靠,就皈依了佛門,法號道濟,先入國清寺,後來又來到了杭州投奔靈隱寺瞎堂慧遠禪師,這位「佛海禪師」為濟公頒發了用具。
然而這個剛剛步入佛門的和尚,卻沒有如大多數僧人一般安心坐禪,而是變得舉止瘋癲起來。他言行叵測、不愛念經、打坐也耐不住,沉浮於市井之間,最喜歡跟小朋友玩在一塊,最喜鬥蟋蟀,呼洞猿之類的游戲。
這個和尚,按正常人的眼光來看真的是一個很差勁的和尚,所以廟里的僧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濟癲僧」。
03
行為不羈,施善人間!
正常的和尚整日吃齋念佛,濟公卻不同,他每天走街串巷,而且高興了還真的是喝酒吃肉。
並且在別人問他為什麼你是和尚,卻還要吃肉的問題時,他還說了一句詩來解答
「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這首詩看上去是濟公在為自己的不羈行為做解釋。
但實際上,詩中更蘊涵了人生的大道理:有的人看上去口中吃齋念佛,但是心裡卻無意向善,背地裡卻做盡不道德的事。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善、美,僅僅從表面上觀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而且,還必須經過長時間地的觀察、鍛煉,才能說明他的真誠和善良。濟公用自己的行為,最終證明了這一切!
濟公不僅喜歡幫人治病,而且還喜歡懲惡行善。所以百姓雖然嘴裡叫他瘋癲和尚,但實際上打心裡尊敬他。因為他乾的事情都是為了百姓好,人們都說他是羅漢轉世。至於電視劇里那些神仙的手段,真是歷史中的濟公當然是沒有了,因為他是人不是神。
歷史上的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並且很有才華的名僧。濟公佛學造詣頗高,但其一生行徑與一般出家僧人也確有不盡相同的地方。濟公一生飄逸瀟灑,遊行四方,足跡遍布浙、皖、蜀等地。他經常衣衫不整,為人采辦葯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因此,其德行為人們所傳頌。
濟公是高僧,還非常的有學問,這就能給他帶來很高的社會地位。同時他穿著破舊的衣帽,也表現了出一種「坦盪無私」的胸懷,更別說還有許多有權勢的信眾。所以面對一些為非作歹的權貴,他也敢於直面對抗。而對百姓之間的一些爭議,濟公也會出來調解。
這么一來,濟公行俠仗義,樂善好施的善舉在民眾中就留下了很好的名聲。以至於在民間有著許多地方為他立廟供奉。
04
「濟公「代表的是普通大眾對「善」的信仰!
其實,雖然說濟公是一位得道高僧,其實還不如說他是一位普通大眾的一員。因為他的衣著,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都更貼近我們普通百姓的形象。
所以,其實濟公就是一種普通百姓對公平正義,對懲惡揚善的一種追求,對」善「的一種信仰的典型代表。
所以,這也正是為什麼濟公會給我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就是代表著我們內心深處對「善」的一種追求,一種執著!
我們普通大眾對「善」的追求,並不是說非要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樣,也不是非要拯救黎民蒼生的那樣偉大,而是實實在在的把身邊的一些小善做好,把我們力所能及的一些好事辦好。
這就是大多數人對善的追求,雖然看起來是很小的追求,但如果人人都能去做,那麼再小的善事乘以十四億之後,它也會變得很大很大!
所以,在這里還是借用劉備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來與大家共勉!願我們都能心存善念,那麼將來必有福報!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各位看到的朋友能多多評論討論!歡迎大家評論關注我,關注後有更多精彩內容哦!我是一名專注於歷史的創作者,謝謝大家能多多支持!在此拜謝各位朋友了!!!
『柒』 歷史上邋遢的酒肉和尚濟公,真是能詩善文醫術高明的人嗎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笑我瘋,笑我顛,酒肉穿腸過……」,一部《濟公》的大火,使得這首歌紅遍了大江南北。
每每聽到這個歌曲,就會想到那個恣意的活佛濟公,不受世俗拘束,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但不變的是內心為民除害的善心,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和尚形象十分受人們的喜歡。但是在歷史上,真正的濟公並非是吊兒郎當的酒肉和尚,反而能詩善文,醫術高明。
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濟公圓寂,當時百姓們無不傷心欲絕,可見其在人們心目中 地位之高。縱觀濟公的一生,只追求兩個字「隨心」,這樣的生活是世人最為嚮往的,但也是最難做到的,可以說濟公這一生過得愜意而又讓人羨慕。
『捌』 真實的濟公,有三重身份,他到底是人是仙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見到濟公的形象,一把破扇子,一身破衣服,但他除惡扶弱的形象深入人心。那麼濟公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影視劇塑造出來的?傳說中,濟公原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相傳,這位李修緣平日里瘋瘋癲癲的,因此又叫「濟顛和尚」,人物形象也和我們熟知的濟公一樣,破鞋破帽破扇子,衣服也是藏污納垢,他先在國清寺出家,後來又到杭州靈隱寺、凈慈寺為僧。
濟是指扶危濟困、濟世安民,顛是說他形象瘋癲,所以人們也稱濟公為濟顛。除此之外,人們也稱他為羅漢。相傳是因為濟公出生時,國清寺羅漢堂里的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說濟公是羅漢投胎,專門下凡來拯救黎民百姓的。無論是哪種形象,濟公都在人們心中留下很好的映像。你是如何評價濟公的,在你心中他是什麼形象?
『玖』 如何評價《濟公游記》中游本昌老師的表演
游本昌老師作為老戲骨,演技自然不用說,從作品本身來看,新編《濟公游記》包括了弘揚中華文化精髓、凈化人的心靈的歷史故事。
該劇以詼諧、幽默、智慧的表現形式,歌頌了人間的真善美,並藉以隱喻當今社會所存在的道德問題,是一部寓教於樂,凝聚中國古典佛文化、民族色彩的上佳之作。游本昌先生本著以「演戲要對得起觀眾」的嚴謹作風,對劇本精雕細琢,用拍攝30集電視劇的投資,奉獻出20集精品。
相比之下,前些年翻拍的新濟公就顯得相形見絀了,為了順應當今媒體主流,迎合大眾口味,讓濟公形象更加遠離想像中的模樣。在情節上,《濟公游記》可謂及其精彩,看完之餘讓人回味無窮,而之後翻拍的作品情節拖沓,甚至讓人總想說「狗血」,這顯然是不能望其項背的。
從觀眾角度看,老一輩的人們本就是在《濟公游記》、《紅樓夢》等一代經典的電視劇作品中所浸染的,當然不會忘記。這種情懷在當今浮華喧囂的社會顯得尤為珍貴。其次,年輕人在吃慣了「大魚大肉」之後總會在經典中尋找甘露來浸潤內心,回味經典,向經典致敬這一主題永遠不會磨滅。
畢竟,華而不實的東西終究會消散,而留下的,能真正為人們所用的才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