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鵰俠侶哪部最經典
1、羅樂林、李通明版(1976年)
李通明版的小龍女幾乎沒有什麼花哨的妝扮,堪稱最質朴的小龍女。雖然主角不太著名,但扮演黃蓉的是米雪。
《神鵰俠侶 1995》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dAQpxf-hPygH412J3xp7eA?pwd=ry7w 提取碼:ry7w
楊康的兒子楊過(古天樂 飾)自小被郭靖收養,郭靖希望他學好,於是送到了桃花島跟黃葯詩學習。楊過在桃花島上整日被郭芙和大、小武欺負,一氣之下獨自出走了。
㈡ 求金庸的神鵰.射鵰各個版本的男女主角名
83版 劉德華 陳玉蓮主演
84版 孟飛 潘迎紫主演
95版 古天樂 李若彤主演
98版 任賢齊 吳倩蓮主演
新視版 李銘順 範文芳主演
還有一版,是黃曉明和劉亦菲的
劉德華版《神鵰俠侶》
陳玉蓮飾演的小龍女一身白衣,不食人間煙火,劉德華飾演的痴情獨臂楊過也基本符合原著精神,而且當時劉德華剛剛出道,正要憑該劇揚名立萬,盡心盡力,終於創下收視高潮,為他從當時的"無線五虎"之一發展到今天的"四大天王"之一打下了基礎。以劉德華當時的年紀,最符合金庸筆下楊過的年紀,其他的楊過,都嫌老了。至於小龍女陳玉蓮,她本身個性就像小龍女,外冷內熱,不食人間煙火。兩人純朴自然的感覺,忠於原著精神。這部戲可以算做金庸影視作品經典,與經典港版《射鵰英雄傳》同樣有一個討巧之處,那就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觀眾的欣賞水準與眼光也越來越高,這無疑為後來的翻拍作品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孟飛版《神鵰俠侶》
潘迎紫飾演的小龍女我認為是所有小龍女中最漂亮的,不但衣服換得最多,而且造型最美,唯一的缺憾就是狐媚之氣稍多。孟飛飾演的楊過還不錯,總的來說兩人還是比較門當戶對的。這部戲我是七年前看的,其中的黃蓉因為與我的假想形象相差較遠,反倒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古天樂版《神鵰俠侶》
相信大家對這部戲比較熟悉,這部戲拍時古天樂與李洛彤還不是什麼大牌,播放後古天樂就迅速走紅。李若彤飾演的小龍女膚色白皙,雙眸有神,古裝扮相不錯,第一視覺上最能令人接受,然則冷則冷矣,艷卻不夠,而且我懷疑她演王語嫣時還是穿的那幾套戲服。而古天樂飾演的楊過長相外形均與原著中成年後的楊過極象,前半段的眼神,有其父楊康那種壞壞邪邪的感覺,後半段經歷多後有一種成長後的穩重,演技還是不錯的。
任賢齊版《神鵰俠侶》
這部戲應該算是一部另類《神鵰俠侶》。看完全劇後,給我留下比較深印象的是任賢齊飾演的楊過與吳倩蓮飾演的小龍女小眼對小眼;吳倩蓮是從頭到尾一件白色衣服都沒有,難道真是在"活死人墓"住久了成了吸血鬼啦,而且頭上的小辮子無愧於"非洲小龍女"的稱號,眼中不時寒光閃閃,看上去比李莫愁還兇悍;在任賢齊飾演的楊過身上幾乎看不到一點原著中的影子;雖然孫興演慣了喜劇,飾演的郭靖還勉強能看;夏文汐飾演的黃蓉是最叫人受不了的,簡直是一種強奸原著的行為;整部戲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武術指導與攝影師,而武打場面激烈,也刷新金庸武俠劇的特效紀錄。
範文芳版《神鵰俠侶》
新加坡產的小龍女範文芳扮相比較輕柔,可遠觀不可褻玩,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美,氣質上比較接近原著,至於李銘順飾演的楊過顯得較為情真意切,不過有些事情過猶不及,感情若是一直放在臉上與嘴上,難免顯得有些膚淺。
㈢ 80或90年代的古裝武打劇,裡面有個叫雪兒的穿一身白衣服的女人,電視劇的名字叫什麼啊應該是港台的
《神州俠侶》
潘迎紫飾雪兒孟飛飾白雲飛應曉薇,吳元俊,貝心瑜
南宋年間,武林上互相仇殺。雪魔教為了得到武林傳說中的武功秘笈,教頭帶領弟子前往神魔山尋找。但神魔山的女公主是個武林女傑,為了師父的遺願,一直在山中,但她並不知道緣由。
在中原,一個個性頑劣,生性豪放的年輕人一飛到處拜師學藝。他性格倔強,常常觸怒師父,為避禍而來到魔山,與公主相遇....
㈣ 雪山飛狐91版里苗若蘭第幾集被玷污
91孟飛版《雪山飛狐》里苗若蘭並未被玷污 只是被 田青文 點了穴 脫了苗若蘭的衣服 放她在 杜希孟 家某間房子里 胡斐誤闖 入 不巧被苗人鳳看到誤會 而已 並未被玷污
我想你是看了陳驚鴻版《雪山飛狐》苗若蘭被福康安玷污的把 陳驚鴻版《雪山飛狐》和原著區別很大的 這劇情原著是沒有的
㈤ 武俠劇《神鵰俠侶》有多少個版本哪個版本的最經典
電視劇神鵰俠侶一個有9個版本,其中8個版本已經播出了,還是1個版本已經拍攝完畢,等待播出。
1、1976年香港佳視羅樂林、李通明版《神鵰俠侶》;
2、1983年香港TVB劉德華、陳玉蓮版《神鵰俠侶》;
3、1984年台灣中視孟飛、潘迎紫版《神鵰俠侶》;
4、1995年香港TVB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
5、1998年新加坡李銘順、範文芳版《神鵰俠侶》;
6、1998年台灣台視任賢齊、吳倩蓮版《神鵰俠侶》;
7、2006年內地黃曉明、劉亦菲版《神鵰俠侶》;
8、2014年內地陳曉、陳妍希版《神鵰俠侶》;
9、2020年內地佟夢實、毛曉慧版《神鵰俠侶》;
最經典版本是當屬95版《神鵰俠侶》,造型、武打、配樂、氛圍都非常經典。
《神鵰俠侶》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也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二部,作於1959年。楊過俠情仗義,對朋友兩肋插刀,對蒙古族的侵犯恨之入骨,為保襄陽棄私仇而先大義,無論對有斷臂之仇的郭芙,還是其餘江湖仇敵,都仁至義盡。楊過之所以敢當「情聖」之冠而無愧,完全是因為他與小龍女生死相隨的戀情。雖然程英、陸無雙對他鍾情一世,郭襄也傾心於他,然他卻對小龍女情有獨鍾。
如今《神鵰俠侶》被拍成很多版本的影視作品,今天我們來看看《神鵰俠侶》各種版本大盤點,你最喜歡哪一個?
第一個:76版神鵰俠侶
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台在《射鵰英雄傳》的成功之際再接再厲,安排羅樂林和李通明主演了這部《神鵰俠侶》,本劇也就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第一部《神鵰俠侶》。這一版「鼻祖」之作的知名度是最低的,但當年在香港首播之際曾經大受歡迎。
第二個:83版的神鵰俠侶
劉德華的楊過很好的展現了一個英雄的成長過程,而且把對小龍女的深情演得淋漓盡致,題外話,那時劉德華是真的暗戀陳玉蓮,所以你能從劇中的楊過眼神中看到無限深情。陳玉蓮的小龍女也是我認為演得最好的,最自然最本色最清新的小龍女,一看就覺得讓人不敢親近。陳玉蓮本身的個性就是小龍女這樣看似不食人間煙火。
這版也被認為是最像師徒的戀人。而且這版的有些改編很出彩。特別增加了二人在古墓生活的戲份,讓觀眾覺得他們的感情過渡很自然,這也是其他版本所沒有的。總之值得一看。我電腦里現在都還保存著這部劇。
第三個:84版神鵰
1984年,由孟飛推薦於當時《神鵰俠侶》的策劃周遊出演小龍女,由此開創了2人演藝生涯的高峰,潘迎紫與孟飛主演中國電視公司八點檔連續劇《神鵰俠侶》造成收視轟動,是當時台灣電視圈公認的「熒幕情侶」。
第四個:98版的神鵰俠侶
新加坡藝人範文芳被稱為是「獅城第一美人」,她主演了《緣盡今生》、《新阿郎》、《再世情緣》、新加坡版《神鵰俠侶》。《神鵰俠侶》之後,她的「小龍女」形象漸漸被觀眾認可,她的清純外形和 健康 的性感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注意,也為她贏得了不少的中國片約。
第五個:1995年神鵰俠侶
這個古天樂版本的神鵰是真正的經典之作了,相信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版本了吧?
95版《神鵰俠侶》在動作打鬥上有獨到之處,片中打鬥場面融入了徐克拍攝手法中的飛天竄地,全真教的劍陣、古墓派的輕功、楊過和小龍女的雙劍合壁都讓人印象深刻。電腦特技的運用也恰倒好處,蛤蟆功、降龍十八掌、一陽指等各名家絕學都展現得非常有特點,引得小孩子紛紛模仿。同時人物扮相造型更舒適,外景范圍也擴大許多。而且這個版本也是最忠於原著的。
武俠劇《神鵰俠侶》電視劇版本,我看過的就這5個版本了。
1983年劉德華、陳玉蓮主演
1984年孟飛、潘迎紫主演
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1998年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楊佩佩
2006年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張紀中
這些版本中,我最喜歡古天樂和李若彤主演的這一個版本了!李若彤長相具有東方女人的美,把小龍女的仙氣,清高孤冷高傲的氣質,演繹的淋漓盡致,讓觀眾有了深刻的記憶!同時古天樂和李若彤配合的也很好,把他們難舍難分,生命中彼此唯一的 情感 ,成為大家羨慕的神仙眷侶!!!而且片尾曲《歸去來》也成了經典曲目,被大家廣泛傳唱!
目前已經播出的比較為人所知的有劉德華、陳玉蓮1983版,孟飛、潘迎紫1984版,古天樂、李若彤1995版,李銘順、範文芳1998版,任賢齊、吳倩蓮1998版,黃曉明、劉亦菲2006版,陳曉、陳妍希2014版這幾個版本了。
劉德華、陳玉蓮1983版
因為沒有看過所以不好評價,但是劉德華的楊過顏值還是挺高的,但是小龍女可能是那個時代的審美吧~
孟飛、潘迎紫1984版
這個版本的也沒有看過,但是潘迎紫是小時候非常喜歡的女明星了,真的很漂亮了,男主的話也說不上來了。
古天樂、李若彤1995版
永遠的心頭好了,最喜歡這個版本的神鵰了,可能80後最喜歡這個版本了吧~
李銘順、範文芳1998版
這兩位現實中也是夫妻啊,不容易啊~
任賢齊、吳倩蓮1998版
真的無法欣賞黑色衣服的姑姑了,還有任賢齊看著很讓人出戲啊~
黃曉明、劉亦菲2006版
這一版的小龍女也很喜歡,黃教主那個時候也還不油膩啊~
陳曉、陳妍希2014版
小龍女最開始的造型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據說有新的版本已經開拍了
從最新劇照來看,不好說啊......
95版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根本沒有什麼16年後,小龍女跳下去就掛了,是金庸後改的
古天樂版是最經典版本的金庸武俠劇,沒有之一。古天樂跟李若彤簡直演的太完美,當然那時候的古天樂還是白古。古天樂把楊過演繹的有血有魂,忘不了他的輕狂,更忘不了他的痴情。李若彤的小龍女,一出場更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驚艷。難忘她的一襲素妝,亦難忘她的脫俗。還有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小郭襄,甚是喜歡她。這版的選角也很棒,郭芙、程英、陸無雙、甚至李莫愁也都很不錯。還有洪七公等,一直認為是83版射鵰的延續。
楊過和小龍女,從相遇到相得,再到相守,不知經歷了怎樣的磨難和煎熬。一次次相聚,又一次次分離,這樣多次反復,都是因為愛。每次總是在險象環生中,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以相聚,而每次相聚的同時又免不了產生新的磨難,不是中毒,就是旁生枝節而再度失散。相聚時那麼美好,俠骨柔情,無限蜜意,短暫的溫存繾綣足以羨煞天下鴛鴦;分散卻總因意外,常常是太為對方著想而想犧牲自我,所以每次分散都彷彿生離死別,哀婉凄楚處,令人肝腸寸斷。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真正的浪漫是需要勇氣的,奮不顧身是一種勇氣,執著守候是另一種勇氣。小龍女最後一次不辭而別後,楊過老了,思念是如此噬骨吞心,才三十多歲的男子兩鬢的頭發卻已經雪白。但真愛不老,16年後,向小郭襄提及舊事時,楊過說的一句話再次觸動我的內心:「如若能見龍兒一面,縱使千刀萬剮,我也再所不辭。」情到深處,連死亡都已變得微不足道了。
十六年,有多長。就算,兩鬢漸漸斑白,也消磨不了對你的思念,只為斷腸崖上的再會。不知道這十六載是如何蹉跎。只知,過了一秒,與你的約定就近了一刻。終將把你等到。
絕壁上你的題字,似乎滄桑了許多。依舊不見你飄飄的白色衣襟,讓過兒懷疑你的故事。縱身一躍。如果有來世,你還是過兒的姑姑。
誰知,谷底的寒潭,救了你,也成全了過兒。相逢,亦幻非夢。輕輕觸碰你的臉頰,亦感受到你指尖的溫度。是過兒,你的過兒。
金庸老先生在《神鵰俠侶》中將武功與人物性格結合起來,在武功中寫個性,成功地塑造了各種鮮活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鮮明通透,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深受大家喜歡!
謝賢1960版
1960年,謝賢拍攝電影《神鵰俠侶》,飾演楊過。
羅樂林1976版
1976年在古裝劇《神鵰俠侶》中飾演第一男主角楊過,是第一代電視劇版楊過。
傅聲1982版
1982年主演《神鵰俠侶》,飾演重情重義卻亦正亦邪的「西狂」楊過。
劉德華1983版
1983年華仔、陳玉蓮主演的《神鵰俠侶》在香港創62點收視紀錄。經典版本之一!
孟飛1984版
1984年與潘迎紫在台灣合拍電視劇《神鵰俠侶》。1985年又與潘迎紫合作拍攝《神州俠侶》一片。
古天樂1995版
1995年,古仔憑借在《神鵰俠侶》中飾演的亦正亦邪的楊過而成名,成為最經典版的「過兒」。
李銘順1998版
1998年,在新加坡版《神鵰俠侶》中飾演楊過,獲得紅星大獎台灣最受歡迎男藝人獎。
任賢齊1998版
在眾多版本的《神鵰俠侶》,本劇是遭受非最多的一部,雖然如此,任賢齊和吳倩蓮的演技卻值得肯定。當年小齊哥太紅了!
黃曉明2006版
2006年,黃教主先後翻拍了《神鵰俠侶》和《新上海灘》兩部作品,成功躋身一線演員行列。
陳曉2014版
2014年,陳曉與陳妍希主演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神鵰俠侶》播出,拿下全國同時段第一的收視率。雖然小龍女被吐槽,卻讓陳曉收獲愛情!
不統計不知道,原來翻拍了這么多版本!
武俠劇《神鵰俠侶》總共有四個版本。我最喜歡06年的《神鵰俠侶》由黃曉明扮演,我感覺總是看得很開心沒有別的那麼難受,可能是我個人原因吧!
一起來看看有哪四個版本:
第一部: 給大家介紹的是95年的《神鵰俠侶》由楊過的扮演者古天樂,同時被稱為最帥的楊過,同時也給大家塑造了一個熒屏上的經典角色還是讓觀眾們難以忘記,我覺得很多人一提起楊過就會想起古天樂扮演的楊過,當年古天樂也是非常的帥氣迷人,那一年他才25歲用現在的話講他就是一枚帥氣的小鮮肉。當時這部電視劇最早是在香港播出,之後在內地播出的,當時應該算是紅遍全國,雖然在他扮演楊過之前已經有前輩們在扮演,但是古天樂的演繹非常的優秀,再加上劇中楊過姑姑的扮演者李若彤,真的是給整部電視劇帶來了更大的亮點,整部劇的演員演技都非常的優秀,這個版本的神鵰俠侶是至今都是最受歡迎的,讓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
㈥ 主持人孟飛的資料
《南京零距離》主持人孟非的打拚故事
第一眼看到孟非,你一定覺得他很普通——他穿最平常的衣服,剃著光頭,跟大家一起擠公交車。
可是如果你真把他當成平頭百姓,那就大錯了!他是南京人最喜愛的新聞主持人;中央電視台要他,他敢說「不」;他還作為全國地方台的主持人唯一入選2004年「中國最新銳十大主持人」……他儼然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
不過如果我告訴你,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經打過5年工,在流水線上作業時,他的雙手甚至差點被機器捲走,你相信嗎?
在眾人矚目的孟非傳奇的背後,是一個堅強的人不斷超越自我的打拚故事!
夢破,落榜生四處打工
1971年,孟非出生於重慶市一個普通市民家庭。他的父母忠厚實在,對唯一的兒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歲時,由於父親工作調動,孟非一家遷居南京。此後,孟非先後在南京市第三中學和南京市第一中學讀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績很不理想。1990年高考,他的語文成績僅次於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總成績卻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復讀,但找了很多學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績單,就立刻搖頭拒絕。他也想過出去找工作,可一個高中生哪裡有人要?在家裡呆的時間一長,孟非著急了:今後怎麼辦呢?當時正逢南下淘金熱興起,為了尋找出路,他就和一幫同學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美夢。一連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馬不停蹄地到處奔走,但一無所獲。
眼看帶的錢沒了,孟非只好從小招待所搬出來跟一大群人擠在一間破爛不堪的簡易房裡。在那裡,他一遍遍翻閱著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尋找著招工信息;然後一次次去「見工」……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
一個月後,他終於謀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差事。
那種搬運工是臨時的,哪裡有活干去哪裡。不僅累,報酬也少,而且時常還得忍受工頭的責難與訓斥。一個星期後,孟非終於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真的做一輩子搬運工嗎?他前所未有地懷念起學校生活來。
搬運工只幹了一個月,孟非便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南京。在回程的火車上,他安慰自己,從頭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為了養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場跑。不久,他輾轉聽說南京一家報紙的印刷廠招工人,立刻跑去報了名——當印刷小工雖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費看報紙,已經逐步務實的孟非看重的就是這個。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當印刷工人也不容易。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廠的印報量為每周400萬份,機器需要從周二到周四不斷工作,而真正操縱印刷機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孟非從周二早上8點鍾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鍾要從機器上取下1112張報紙。在不分晝夜的連續3天工作時間里,每10個小時,他才能休息一次,時間僅為1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跟打仗沒什麼區別,而且要是手腳稍微慢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流水線作業,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會受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
第一個月忙下來,孟非拿到了僅為23元的工資,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動地淚流滿面,不容易啊!
不幹活時,孟非就抓緊時間學習。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孟非選擇了成人高考。再拿起書本,他感到無比的親切,工作強度越大,求學的慾望就越強烈。1992年9月,孟非報名進入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函授班針對社會在職人員招生,周六、周日上課。孟非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再累再忙,他都會按時聽課。
一邊打工一邊上課,孟非的生活節奏猛然加快,休息時間更是少得可憐,他沒有星期天,更沒有節假日,邊打工邊讀書僅僅2個月,他的體重就減輕了將近8公斤!
但孟非從不叫累,他憋足了勁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來!為了學習,他盡量壓縮睡覺時間,一有空就多看書。實在熬不住了,就把頭浸在冷水裡泡一泡……他每天都對自己說: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拼拼拼!小雜工終成真記者
但是幸運之神並沒有降臨到這個勤奮得不要命的小夥子頭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實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報紙的時候手竟被機器卷壓進去了!全廠一時驚慌,立刻停止了工作。
後來因為搶救及時,他的手總算保住了,但是這件事卻引起印刷廠領導的極度不滿——這次工傷事故是建廠以來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車間的領導們因此受到上級批評,因而遷怒於孟非。1993年過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廠罵了一頓,然後自己辭職了。
孟非抑鬱地走在南京街頭,欲哭無淚……
為了生活,他開始不間斷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廣告,做保安……後來聽一個朋友說開家超市挺掙錢的,孟非就到處借錢,開起了小型超市。但由於對這一領域並不熟悉,小超市最終還是於1994年初被迫關門。血本無歸的孟非心情沮喪,他覺得彷彿走進了人生的死胡同。該怎麼辦呢?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自救?倔強的孟非選擇了後者。他又一次開始到處尋找招工信息,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孟非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台文藝部體育組要一名接待員。孟非眼前一亮,自從在報社的印刷廠工作之後,他一直對媒體心嚮往之。雖然他知道,這接待員的工作最多隻是端茶倒水,接接電話……可還是去報了名。這一次,孟非打工的經歷幫了他,身體強壯能吃苦的他很快被錄用了,從此成了電視台里的一名臨時工。
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是200多名臨時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員。漸漸地,已經24歲的孟非對眼前的工作又產生了困惑,他憂心如焚:難道我這輩子只能端茶倒水嗎?
1994年7月,孟非通過兩年的函授班學習,拿到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此時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為什麼只能打雜?我也要做一名記者!
有了目標,孟非的生活里彷彿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台里,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記者出去采訪時需要帶一個扛攝像機的,孟非總是爭先恐後地去干——為這個,他多次被別的臨時工罵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獲,或者學會些采訪技巧,或者熟悉攝像機的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孟非的日記里多了些內容:記載自己每天學到的東西。為了更快地接近記者這個群體,孟非還開始了「感情投資」,他跟前跟後,幫記者和編輯們端茶倒水,打掃衛生……時間一長,不少記者跟孟非都熱乎了,孟非扛攝像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就開始交給孟非,做好後加上老記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這樣的事情,孟非總是非常高興,當成頭等大事來做。
這樣積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電視上出現的次數漸漸多了。後來,領導便格外開恩,讓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後,可以出去跑新聞。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這個臨時記者的機會了!
從此,他每天都要透支體力拚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輯、自己寫稿,甚至於自己配音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藍天一樣明朗極了!漸漸地,有一些比較大的題材領導也開始交給他做了。
那個時候,孟非的工資還是只有200多元錢。
1996年8月,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某專題片。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而孟非的敬業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這一次,孟非終於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雜的帽子,轉成了正式的記者。這個男人哭了……他在日記中對自己說:「苦難中積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來,孟非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台為了搶佔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鍾的深度報道欄目。孟非進入該組後,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由於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記者的同時也做起了編輯工作,他的工資則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節過後,由於長期勞累,孟非的頭發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時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當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頭,還別說,這光頭配著他的笑臉,顯得既聰明又精神。從此這光頭一直陪著他到現在。
感謝苦難,南京人愛上光頭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個倔強的人,每走一條路,他都不輕言放棄。要麼走到無路可走,要麼就走到最好。從1998年開始,他先後換了不少崗位,還做過一檔不成熟的談話節目的編導……這些,為他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2002年1月,江蘇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為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為《南京零距離》,時間為一個小時,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
一切准備就緒,主持人的選擇就擺到了檯面上——是沿用原來莊重型的主持人還是重新選擇主持人?台領導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打破資歷、學歷限制,在全社會進行公開競選。
孟非用他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分析了自己的優劣:平民節目,當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長得帥,關鍵是要有底層生活的閱歷,說百姓關心的話題……而這方面,放眼全台,有誰比自己更有資格?他敏銳地感覺到:機會來了!這將是他從幕後轉向台前的一個機會。可是,自己的普通話能過關嗎……孟非只猶豫了一分鍾就做出了決定:普通話可以學習模仿,那些苦難的經歷卻是他難得的寶貴財富,是模仿不來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孟非搏對了!
面試那天,孟非用詼諧的語調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艱難經歷,尤其是關於打工者的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問題。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嶄新設想,並表示會盡量彌補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話抓住了台領導的意圖,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孟非的氣質與這檔節目非常適宜!
——可是孟非到底適合不適合做主持人?他的光頭能播新聞節目嗎?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靚女,突然間冒出這樣一個人來會不會讓觀眾嚇一跳呢?主考官們議論紛紛。最後,台長發話了:「行不行,要觀眾說了算。先試試,不行再換人!」
「無知者無畏!」第一次上電視,孟非是穿著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為一檔新聞直播節目,60分鍾的時間里,他手上只有一張新聞串聯單,所播內容都是三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更別說提示器了,沒有!
這么多新聞怎麼串起來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放鬆了心情,採取一種誰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聞:他即興發揮,像拉家常一樣把平時的思考和經歷變成幽默、精到的即興評點,就成了串連詞。台領導和同事們看得心裡七上八下:這能行嗎?
誰也沒料到,《南京零距離》由於定位準確,第一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簡直是電視台有史以來最壯觀的一夜,攝制組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觀眾紛紛感嘆從未見過這么有個性的主持人。
機遇常常降臨到有準備的人身上。善於把握機遇的孟非從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於關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沒過多久,《南京零距離》收視率就一路飆升,從選稿到播報內容,孟非開始全權負責。他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新聞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類平民化的新聞主持模式。2003年7月一個月,《南京零距離》的平均收視率就高達8.3%,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驚人的17.7%,超過了同時播放的央視的《新聞聯播》,創造了收視率的奇跡。2002年一年,《南京零距離》的廣告收入高達5000萬元,孟非成為《南京零距離》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觀眾親切地把孟非稱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由於常常針砭時弊,揭發丑惡,孟非也遭到恐嚇,可是他不在乎。他保持著多年來的作息習慣:上班乘公共汽車;平時自己親自上街買菜;不時還找人拉拉家常……這些,後來都成了他的台詞和思想的來源。
關於孟非受歡迎的程度,只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就夠了。有一次,夫子廟一帶發生火災,當時路過的一個女孩兒拿著數碼相機立刻拍下了經過,等到別的媒體記者趕到,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幾家主流媒體願出高價索買照片,那個女孩子只說了一句話:「這照片我只給《南京零距離》,只給孟非。」
孟非與《南京零距離》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國內不少媒體的關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專版聯合全國各地的專家對「孟非現象」進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當紅的時候,《東方時空》的製片人時間曾通過台里的有關領導,想把孟非拉到央視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後,卻被孟非婉言謝絕了。他說,他只選擇適合自己的!
2004年初,喜訊再度傳來,孟非被評為年度「中國最新銳十大主持人」之一——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視名嘴!這足以證明,孟非,這個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輸於他這個行業的任何人了!
㈦ 為什麼現在練武術的服裝都那麼難看
那些發亮的練功服主要都是為了上台表演用的,真正練習時誰會穿它呢。一般都是自己按照這個式樣買人造棉或者其它布料來製作,舒適透氣。中式傳統練功服的好處體現在燈籠褲上,寬松舒適,不阻礙任何動作,是極好的運動服裝了。上身基本上純屬禮儀用裝。
樓主,你只追求好看不管是否合適啊。那你不妨設計女式的為三點式。哈哈。穿這個練功多涼快呀,又美觀性感,又方便穿脫..........
㈧ 帥哥孟飛的個人簡歷是什麼啊
QQ號碼:908933989
中文姓氏:楊
中文網名:孟飛
英文網名:Μǒf3(Mofe)
性別:站著撒尿的
年齡:2010年10月19日到來之前是14歲
籍貫:四川
生日:10月19號(到時候我要一個大大的哦!)
身高:165cm左右
體重:50KG左右(悄悄告訴你、我很能吃的哦!)
血型:A(擁有我們家族優良的血統哦)
鞋碼:39-40(告訴你這幹嘛啊?)
星座:天枰座---我人很好的哦
嗜好:上網、音樂、籃球、游戲
擅長樂器:沒有擅長的、五音不全
喜歡的事情:玩PS(PhotoShop) 有人說我BT、拿到張圖片就PS、嘻嘻
喜歡的音樂:R&B、Pop、Rap
喜歡的歌星:BoBo、by2、王力宏
喜歡的顏色:黑色
喜歡的數字:7(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
喜歡的食物:川菜-我自己就會做的哦!
喜歡的地方:沒有特別喜歡的,但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想去看一下
喜歡的衣服:自然、干凈、整潔
喜歡的人物:自己
喜歡的異性類型:成熟、有女人味
喜歡的籃球明星:沒有喜歡的
口頭禪:hans(汗死)
小時候的夢想:做世界首富(也是現在的夢想)
下面是我本人的人生經歷:
「楊」氏牌---孟飛智能系統、1995年中國製造,長165cm,凈重50kg。採用人工智慧、各部分零件齊全、運轉穩定、經十四多年的運行、屬質量信得過產品。該「產品」手續齊全,無限期包退包換。因發展需要、誠招一位
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製下一代「產品」
本人十分堅強:被女孩子甩了15次,還活著。
人也很好:這是15個女孩子中的13個女孩子和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你人真的很好」。
喜歡干凈:天涯何處無芳草,不能天天不洗澡!
愛護動物:所以家裡的「小強」成群。
待人熱情:男女不問,老少皆宜!
做事果斷:買東西後立刻付帳,餓了馬上就吃飯。
見義勇為:曾幫過幾位MM拉上過後拉鏈。
節約用水:便後不洗手。
視金錢為父母:我愛我的父母。
不會落井下石:用了很多方法也沒有將我的朋友從井裡面救出來,他說想見他女朋友最後一面,我二話沒說就把他女朋友扔下去了。
有同情心:我策劃了一個讓朋友失戀的計劃,好讓他跟我有同樣的心情,這就是同情心!!
我很陽光:所以黑的跟碳似的。
對人包容:我有點近視。
領悟力強:在被甩的經歷中,有個女孩子把我拉到郊外,將我送她的玫瑰花,慢慢的插在了一坨野糞上,我立刻就明白了,沒等我說我不會嫌棄你的這句話的時候,她就走了!
堅韌不拔:在茶座里和朋友海侃了6個小時之後,朋友終於去付帳了!
很浪漫:玫瑰,紅酒,小提琴手,蠟燭,還有一包康師傅
我這樣拉風的男人,無論在哪裡,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我那憂郁的眼神,稀噓的胡喳子,神乎其神的AK47槍法,還有,那瓶82年的馬爹利,都深深的出賣了我。
㈨ 非誠勿擾孟飛穿的衣服
他的衣服很普通啊,沒什麼特別之處,隨處都可以買到黑色汗衫和乳白色西服外套的!你去商場走一圈就能買到了。